京台高铁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真的能完成吗?福建到对岸直线距离最近也得130公里。

499回复/ 50305920 浏览
贰零零捌第肆順位(23级)楼主2024-05-25 21:21:56发布于江苏
京台高铁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真的能完成吗?福建到对岸直线距离最近也得130公里。贰零零捌第肆順位 发表在历史区 https://bbs.hupu.com/history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引用 @虎扑JR061134209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亮了(1094)
回复
查看评论(14)
引用 @世界微尘里95010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平潭这边海底隧道入口都预留好了
可行性验证早做好了
只等政治环境允许就开工了

平潭这边海底隧道入口都预留好了
可行性验证早做好了
只等政治环境允许就开工了

亮了(547)
回复
查看评论(8)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亮了(1220)
回复
查看评论(31)
引用 @世界微尘里95010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本人也不懂地质学,看你说的如此语焉不详就考据了一下,个人认为就算只是政治宣誓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这个规划,引用一篇论文作为对你的回复:

从地震和地质角度看修建海峡隧道的可行性

由于岛上的花东纵谷作为洋壳对陆壳的碰撞地带, 形成南北向的东西两大强震发生带, 这对海峡地震的发生, 起了很好的屏障作用;东边来的挤压力在这两个带上聚集和释放了。海峡区作为陆壳, 深部受到较小的水平压力而表部又受东西向的引张, 反映在地震活动上同岛上有明显不同。

海峡两端因有近东西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存在, 应力在此集中, 而对海峡内部也起着屏障作用。海峡内部近南北向断层同台岛两端类转换断层相交叉, 形成了强震发生的适宜地段, 如南沃附近7.1级的历史地震就是例证;而海峡内部没有强震, 就是个反证。

令人担心的是北北东—北东向福建滨海深大断裂带和海峡南北两端的EW向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交汇处。看来该处的位置, 离海峡内可选隧道路线的区域, 尚有一定距离。即使未来有较强地震, 也不会对海峡隧道造成大的影响。

根据几十年的仪器记录, 海峡内最大地震未超过6级, 海底沉积物从Q3以来, 地层为厚300 m以上页岩夹砂页岩, 层面平缓无褶皱, 也没有大断层带存在, 说明未受过≥6级地震的影响。

由于海峡位于陆壳上, 其地震属板内地震型, 若海峡区内震级上限不超过6级, 则发生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地面的位错, 更何况将来的隧道, 按以往工程经验, 多建在地下一定的深处, 约在海床下40 m, 即或发生地震, 位错量也会更小。这同岛上强震发生带所见位错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岛上强震发生带, 作30°的倾斜, 仰冲盘相对较薄, 上面为自由空间, 地震时振动强烈, 因此集集地震, 仰冲引起的位移量很大。这同陆壳内部, 板内强震发生带, 断层多属高角度, 断层两盘都受地体围限, 两者是绝然不同的, 故同等级的地震, 其位错量相差巨大, 后者仅是前者的几分之一。

隧道重点设防地区, 应是其岛上的出入口, 它距离台岛西部强震带较近, 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大陆一侧的出入口, 地震安全设防问题较易解决。为慎重计, 现代技术不难查明海峡内部和隧道东西两端是否有强震发生地段的存在, 以便进一步核实。在海峡隧道工程启动前, 可以进行此项测试。

本人也不懂地质学,看你说的如此语焉不详就考据了一下,个人认为就算只是政治宣誓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这个规划,引用一篇论文作为对你的回复:

从地震和地质角度看修建海峡隧道的可行性

由于岛上的花东纵谷作为洋壳对陆壳的碰撞地带, 形成南北向的东西两大强震发生带, 这对海峡地震的发生, 起了很好的屏障作用;东边来的挤压力在这两个带上聚集和释放了。海峡区作为陆壳, 深部受到较小的水平压力而表部又受东西向的引张, 反映在地震活动上同岛上有明显不同。

海峡两端因有近东西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存在, 应力在此集中, 而对海峡内部也起着屏障作用。海峡内部近南北向断层同台岛两端类转换断层相交叉, 形成了强震发生的适宜地段, 如南沃附近7.1级的历史地震就是例证;而海峡内部没有强震, 就是个反证。

令人担心的是北北东—北东向福建滨海深大断裂带和海峡南北两端的EW向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交汇处。看来该处的位置, 离海峡内可选隧道路线的区域, 尚有一定距离。即使未来有较强地震, 也不会对海峡隧道造成大的影响。

根据几十年的仪器记录, 海峡内最大地震未超过6级, 海底沉积物从Q3以来, 地层为厚300 m以上页岩夹砂页岩, 层面平缓无褶皱, 也没有大断层带存在, 说明未受过≥6级地震的影响。

由于海峡位于陆壳上, 其地震属板内地震型, 若海峡区内震级上限不超过6级, 则发生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地面的位错, 更何况将来的隧道, 按以往工程经验, 多建在地下一定的深处, 约在海床下40 m, 即或发生地震, 位错量也会更小。这同岛上强震发生带所见位错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岛上强震发生带, 作30°的倾斜, 仰冲盘相对较薄, 上面为自由空间, 地震时振动强烈, 因此集集地震, 仰冲引起的位移量很大。这同陆壳内部, 板内强震发生带, 断层多属高角度, 断层两盘都受地体围限, 两者是绝然不同的, 故同等级的地震, 其位错量相差巨大, 后者仅是前者的几分之一。

隧道重点设防地区, 应是其岛上的出入口, 它距离台岛西部强震带较近, 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大陆一侧的出入口, 地震安全设防问题较易解决。为慎重计, 现代技术不难查明海峡内部和隧道东西两端是否有强震发生地段的存在, 以便进一步核实。在海峡隧道工程启动前, 可以进行此项测试。

亮了(313)
回复
查看评论(9)
引用 @虎扑JR061134209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亮了(537)
回复
查看评论(9)
引用 @Dwade559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烟台到大连的渤海隧道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已经到论证阶段了。

烟台到大连的渤海隧道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已经到论证阶段了。

亮了(319)
回复
查看评论(13)
引用 @海岛恶霸史迪仔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钱到位你以为建不了吗? 1海南没钱2没有zz意义3连接的是徐闻,广东也不愿意出钱。

钱到位你以为建不了吗? 1海南没钱2没有zz意义3连接的是徐闻,广东也不愿意出钱。

亮了(196)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Dwade559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几十年前就规划好了,16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中远期规划依然有京台通道,专家每年集中技术论证一次,海底地质勘探早就摸清楚了,其余段早就建成通车了。接驳口也预留好了,十几年前平潭综合实验区就成立了,国家级综合实验区,正厅建制,你还在纠结会不会建能不能建

几十年前就规划好了,16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中远期规划依然有京台通道,专家每年集中技术论证一次,海底地质勘探早就摸清楚了,其余段早就建成通车了。接驳口也预留好了,十几年前平潭综合实验区就成立了,国家级综合实验区,正厅建制,你还在纠结会不会建能不能建

亮了(275)
回复
查看评论(6)
引用 @沙漠流浪20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烟台到大连的渤海隧道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已经到论证阶段了。

烟台到大连的渤海隧道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已经到论证阶段了。

海湾和海峡不是一个概念,何苦渤海湾不是地震带

海湾和海峡不是一个概念,何苦渤海湾不是地震带

亮了(167)
回复
查看评论(2)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亮了(131)
回复
查看评论(8)
引用 @真的拉风吗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话谁不容易,我还说完不成我吃屎,打嘴炮敲键盘要求文化水平不高

说话谁不容易,我还说完不成我吃屎,打嘴炮敲键盘要求文化水平不高

你们俩带勺了吗 就跑来骗吃骗喝

你们俩带勺了吗 就跑来骗吃骗喝

亮了(94)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沙漠流浪20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烟台到大连的渤海隧道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已经到论证阶段了。

烟台到大连的渤海隧道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已经到论证阶段了。

渤海水太浅了,建桥轻而易举。台湾海峡水有点深,确实不好建设

渤海水太浅了,建桥轻而易举。台湾海峡水有点深,确实不好建设

亮了(90)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海岛恶霸史迪仔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广东是不乐意建这个桥,对广东没帮助,海南四处找钱,中央说优先级靠后

广东是不乐意建这个桥,对广东没帮助,海南四处找钱,中央说优先级靠后

亮了(85)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虎扑JR061134209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主要我感觉这个收益没那么大吧,这个工程少说大几千亿的投资,甚至上万亿,都是全体国民的钱,咱也还没发达到可以不计成本的地步。高铁/高速说到底还是运人,这个海峡也不是很宽,更加密集的短途航班/船运也完全能做得到。

主要我感觉这个收益没那么大吧,这个工程少说大几千亿的投资,甚至上万亿,都是全体国民的钱,咱也还没发达到可以不计成本的地步。高铁/高速说到底还是运人,这个海峡也不是很宽,更加密集的短途航班/船运也完全能做得到。

亮了(84)
回复
查看评论(5)
引用 @虎扑JR016705253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实话,难度比川藏铁路小多了,而川藏铁路已经开工了

说实话,难度比川藏铁路小多了,而川藏铁路已经开工了

说实话难度比川藏铁路大多了。

说实话难度比川藏铁路大多了。

亮了(77)
回复
引用 @Dwade559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人工岛安排上

人工岛安排上

亮了(76)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海岛恶霸史迪仔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海南没钱,广东没需求

海南没钱,广东没需求

亮了(114)
回复
引用 @Dwade559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关键是地震带,还有台风不知道影响大么

关键是地震带,还有台风不知道影响大么

亮了(73)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061134209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能不能别张口就来?你学土木的?

能不能别张口就来?你学土木的?

亮了(177)
回复
查看评论(5)
引用 @赤色天使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本人也不懂地质学,看你说的如此语焉不详就考据了一下,个人认为就算只是政治宣誓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这个规划,引用一篇论文作为对你的回复:从地震和地质角度看修建海峡隧道的可行性由于岛上的花东纵谷作为洋壳对陆壳的碰撞地带, 形成南北向的东西两大强震发生带, 这对海峡地震的发生, 起了很好的屏障作用;东边来的挤压力在这两个带上聚集和释放了。海峡区作为陆壳, 深部受到较小的水平压力而表部又受东西向的引张, 反映在地震活动上同岛上有明显不同。海峡两端因有近东西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存在, 应力在此集中, 而对海峡内部也起着屏障作用。海峡内部近南北向断层同台岛两端类转换断层相交叉, 形成了强震发生的适宜地段, 如南沃附近7.1级的历史地震就是例证;而海峡内部没有强震, 就是个反证。令人担心的是北北东—北东向福建滨海深大断裂带和海峡南北两端的EW向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交汇处。看来该处的位置, 离海峡内可选隧道路线的区域, 尚有一定距离。即使未来有较强地震, 也不会对海峡隧道造成大的影响。根据几十年的仪器记录, 海峡内最大地震未超过6级, 海底沉积物从Q3以来, 地层为厚300 m以上页岩夹砂页岩, 层面平缓无褶皱, 也没有大断层带存在, 说明未受过≥6级地震的影响。由于海峡位于陆壳上, 其地震属板内地震型, 若海峡区内震级上限不超过6级, 则发生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地面的位错, 更何况将来的隧道, 按以往工程经验, 多建在地下一定的深处, 约在海床下40 m, 即或发生地震, 位错量也会更小。这同岛上强震发生带所见位错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岛上强震发生带, 作30°的倾斜, 仰冲盘相对较薄, 上面为自由空间, 地震时振动强烈, 因此集集地震, 仰冲引起的位移量很大。这同陆壳内部, 板内强震发生带, 断层多属高角度, 断层两盘都受地体围限, 两者是绝然不同的, 故同等级的地震, 其位错量相差巨大, 后者仅是前者的几分之一。隧道重点设防地区, 应是其岛上的出入口, 它距离台岛西部强震带较近, 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大陆一侧的出入口, 地震安全设防问题较易解决。为慎重计, 现代技术不难查明海峡内部和隧道东西两端是否有强震发生地段的存在, 以便进一步核实。在海峡隧道工程启动前, 可以进行此项测试。

[图片]

查看更多

本人也不懂地质学,看你说的如此语焉不详就考据了一下,个人认为就算只是政治宣誓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这个规划,引用一篇论文作为对你的回复:

从地震和地质角度看修建海峡隧道的可行性

由于岛上的花东纵谷作为洋壳对陆壳的碰撞地带, 形成南北向的东西两大强震发生带, 这对海峡地震的发生, 起了很好的屏障作用;东边来的挤压力在这两个带上聚集和释放了。海峡区作为陆壳, 深部受到较小的水平压力而表部又受东西向的引张, 反映在地震活动上同岛上有明显不同。

海峡两端因有近东西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存在, 应力在此集中, 而对海峡内部也起着屏障作用。海峡内部近南北向断层同台岛两端类转换断层相交叉, 形成了强震发生的适宜地段, 如南沃附近7.1级的历史地震就是例证;而海峡内部没有强震, 就是个反证。

令人担心的是北北东—北东向福建滨海深大断裂带和海峡南北两端的EW向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交汇处。看来该处的位置, 离海峡内可选隧道路线的区域, 尚有一定距离。即使未来有较强地震, 也不会对海峡隧道造成大的影响。

根据几十年的仪器记录, 海峡内最大地震未超过6级, 海底沉积物从Q3以来, 地层为厚300 m以上页岩夹砂页岩, 层面平缓无褶皱, 也没有大断层带存在, 说明未受过≥6级地震的影响。

由于海峡位于陆壳上, 其地震属板内地震型, 若海峡区内震级上限不超过6级, 则发生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地面的位错, 更何况将来的隧道, 按以往工程经验, 多建在地下一定的深处, 约在海床下40 m, 即或发生地震, 位错量也会更小。这同岛上强震发生带所见位错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岛上强震发生带, 作30°的倾斜, 仰冲盘相对较薄, 上面为自由空间, 地震时振动强烈, 因此集集地震, 仰冲引起的位移量很大。这同陆壳内部, 板内强震发生带, 断层多属高角度, 断层两盘都受地体围限, 两者是绝然不同的, 故同等级的地震, 其位错量相差巨大, 后者仅是前者的几分之一。

隧道重点设防地区, 应是其岛上的出入口, 它距离台岛西部强震带较近, 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大陆一侧的出入口, 地震安全设防问题较易解决。为慎重计, 现代技术不难查明海峡内部和隧道东西两端是否有强震发生地段的存在, 以便进一步核实。在海峡隧道工程启动前, 可以进行此项测试。

老哥,你专业得违规了

老哥,你专业得违规了

亮了(6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MelodyMarks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有个疑问 琼州海峡比这个窄,为啥一直没有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呢?

[图片]

查看更多

有个疑问 琼州海峡比这个窄,为啥一直没有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呢?

海南没钱建,广东有钱不想建,这桥就是给北方自驾去海南度假的,对广东发展没意义

海南没钱建,广东有钱不想建,这桥就是给北方自驾去海南度假的,对广东发展没意义

亮了(61)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世界微尘里95010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北线不在地震带

北线不在地震带

亮了(60)
回复
引用 @山羊分腿腾越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还真有不知道这高铁肯定默认海底通的吧

还真有不知道这高铁肯定默认海底通的吧[捂脸][捂脸]

亮了(59)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沙漠流浪20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渤海湾地震带是被你开除的吗?以我国政府的行事准则,没有把握的事会拿到明面上来说吗?

渤海湾地震带是被你开除的吗?以我国政府的行事准则,没有把握的事会拿到明面上来说吗?


拿渤海湾单发式,来碰瓷台湾海峡连发式地震带?是一个水平层面的概念吗?

拿渤海湾单发式,来碰瓷台湾海峡连发式地震带?是一个水平层面的概念吗?

亮了(9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lgcolin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平潭这边海底隧道入口都预留好了可行性验证早做好了只等政治环境允许就开工了

[图片]

查看更多

平潭这边海底隧道入口都预留好了
可行性验证早做好了
只等政治环境允许就开工了

房价如何?

房价如何?

亮了(58)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虎扑JR1573625938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几十年前就规划好了,16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中远期规划依然有京台通道,专家每年集中技术论证一次,海底地质勘探早就摸清楚了,其余段早就建成通车了。接驳口也预留好了,十几年前平潭综合实验区就成立了,国家级综合实验区,正厅建制,你还在纠结会不会建能不能建

[图片]

查看更多

几十年前就规划好了,16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中远期规划依然有京台通道,专家每年集中技术论证一次,海底地质勘探早就摸清楚了,其余段早就建成通车了。接驳口也预留好了,十几年前平潭综合实验区就成立了,国家级综合实验区,正厅建制,你还在纠结会不会建能不能建

这就叫专业

这就叫专业

亮了(52)
回复
引用 @海岛恶霸史迪仔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猜猜海南省的简称是什么?

猜猜海南省的简称是什么?

亮了(50)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山羊分腿腾越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早就有技术验证了,是海底隧道

早就有技术验证了,是海底隧道

亮了(50)
回复
引用 @Alex-2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远了点,建在厦门这边多好。

[图片]

查看更多

远了点,建在厦门这边多好。

当时三个备选方案
平潭到台北
莆田到台中
厦门到台南
平潭这边距离最近 海底地质最稳定 地震风险也小

当时三个备选方案
平潭到台北
莆田到台中
厦门到台南
平潭这边距离最近 海底地质最稳定 地震风险也小

亮了(49)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阉鸡圣手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房价如何?

[图片]

查看更多

房价如何?

现在八千到一万出头,过来抄底

现在八千到一万出头,过来抄底

亮了(47)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小红书JR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得花多少钱啊,土木又要热起来了

[图片]

查看更多

这得花多少钱啊,土木又要热起来了

这个就像青藏铁路一样,都是不计成本的工程必须要修通

这个就像青藏铁路一样,都是不计成本的工程必须要修通

亮了(44)
回复
引用 @世界微尘里95010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台湾海峡这一条都在地震带上

成都在地震带上不。我正坐地铁呢

成都在地震带上不。我正坐地铁呢

亮了(42)
回复
引用 @Droseei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问题建了以后船怎么过,绕外海走?…

问题建了以后船怎么过,绕外海走?…

还是建隧道一劳永逸

还是建隧道一劳永逸

亮了(39)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小红书JR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得花多少钱啊,土木又要热起来了

[图片]

查看更多

这得花多少钱啊,土木又要热起来了

我给你算算哈,正常隧道一公里大概十个亿,一百公里就是千亿,考虑到海峡各种特殊情况以及复杂性,成本翻三倍至少,就是三千亿,其实毛毛雨了。

我给你算算哈,正常隧道一公里大概十个亿,一百公里就是千亿,考虑到海峡各种特殊情况以及复杂性,成本翻三倍至少,就是三千亿,其实毛毛雨了。

亮了(38)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赤色天使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本人也不懂地质学,看你说的如此语焉不详就考据了一下,个人认为就算只是政治宣誓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这个规划,引用一篇论文作为对你的回复:从地震和地质角度看修建海峡隧道的可行性由于岛上的花东纵谷作为洋壳对陆壳的碰撞地带, 形成南北向的东西两大强震发生带, 这对海峡地震的发生, 起了很好的屏障作用;东边来的挤压力在这两个带上聚集和释放了。海峡区作为陆壳, 深部受到较小的水平压力而表部又受东西向的引张, 反映在地震活动上同岛上有明显不同。海峡两端因有近东西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存在, 应力在此集中, 而对海峡内部也起着屏障作用。海峡内部近南北向断层同台岛两端类转换断层相交叉, 形成了强震发生的适宜地段, 如南沃附近7.1级的历史地震就是例证;而海峡内部没有强震, 就是个反证。令人担心的是北北东—北东向福建滨海深大断裂带和海峡南北两端的EW向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交汇处。看来该处的位置, 离海峡内可选隧道路线的区域, 尚有一定距离。即使未来有较强地震, 也不会对海峡隧道造成大的影响。根据几十年的仪器记录, 海峡内最大地震未超过6级, 海底沉积物从Q3以来, 地层为厚300 m以上页岩夹砂页岩, 层面平缓无褶皱, 也没有大断层带存在, 说明未受过≥6级地震的影响。由于海峡位于陆壳上, 其地震属板内地震型, 若海峡区内震级上限不超过6级, 则发生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地面的位错, 更何况将来的隧道, 按以往工程经验, 多建在地下一定的深处, 约在海床下40 m, 即或发生地震, 位错量也会更小。这同岛上强震发生带所见位错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岛上强震发生带, 作30°的倾斜, 仰冲盘相对较薄, 上面为自由空间, 地震时振动强烈, 因此集集地震, 仰冲引起的位移量很大。这同陆壳内部, 板内强震发生带, 断层多属高角度, 断层两盘都受地体围限, 两者是绝然不同的, 故同等级的地震, 其位错量相差巨大, 后者仅是前者的几分之一。隧道重点设防地区, 应是其岛上的出入口, 它距离台岛西部强震带较近, 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大陆一侧的出入口, 地震安全设防问题较易解决。为慎重计, 现代技术不难查明海峡内部和隧道东西两端是否有强震发生地段的存在, 以便进一步核实。在海峡隧道工程启动前, 可以进行此项测试。

[图片]

查看更多

本人也不懂地质学,看你说的如此语焉不详就考据了一下,个人认为就算只是政治宣誓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这个规划,引用一篇论文作为对你的回复:

从地震和地质角度看修建海峡隧道的可行性

由于岛上的花东纵谷作为洋壳对陆壳的碰撞地带, 形成南北向的东西两大强震发生带, 这对海峡地震的发生, 起了很好的屏障作用;东边来的挤压力在这两个带上聚集和释放了。海峡区作为陆壳, 深部受到较小的水平压力而表部又受东西向的引张, 反映在地震活动上同岛上有明显不同。

海峡两端因有近东西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存在, 应力在此集中, 而对海峡内部也起着屏障作用。海峡内部近南北向断层同台岛两端类转换断层相交叉, 形成了强震发生的适宜地段, 如南沃附近7.1级的历史地震就是例证;而海峡内部没有强震, 就是个反证。

令人担心的是北北东—北东向福建滨海深大断裂带和海峡南北两端的EW向及NW向类转换断层的交汇处。看来该处的位置, 离海峡内可选隧道路线的区域, 尚有一定距离。即使未来有较强地震, 也不会对海峡隧道造成大的影响。

根据几十年的仪器记录, 海峡内最大地震未超过6级, 海底沉积物从Q3以来, 地层为厚300 m以上页岩夹砂页岩, 层面平缓无褶皱, 也没有大断层带存在, 说明未受过≥6级地震的影响。

由于海峡位于陆壳上, 其地震属板内地震型, 若海峡区内震级上限不超过6级, 则发生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地面的位错, 更何况将来的隧道, 按以往工程经验, 多建在地下一定的深处, 约在海床下40 m, 即或发生地震, 位错量也会更小。这同岛上强震发生带所见位错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岛上强震发生带, 作30°的倾斜, 仰冲盘相对较薄, 上面为自由空间, 地震时振动强烈, 因此集集地震, 仰冲引起的位移量很大。这同陆壳内部, 板内强震发生带, 断层多属高角度, 断层两盘都受地体围限, 两者是绝然不同的, 故同等级的地震, 其位错量相差巨大, 后者仅是前者的几分之一。

隧道重点设防地区, 应是其岛上的出入口, 它距离台岛西部强震带较近, 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大陆一侧的出入口, 地震安全设防问题较易解决。为慎重计, 现代技术不难查明海峡内部和隧道东西两端是否有强震发生地段的存在, 以便进一步核实。在海峡隧道工程启动前, 可以进行此项测试。

专业的我都看不完

专业的我都看不完

亮了(38)
回复
引用 @虎扑JR016705253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实话,难度比川藏铁路小多了,而川藏铁路已经开工了

说实话,难度比川藏铁路小多了,而川藏铁路已经开工了

你是咋想的。海里会比陆地难度低。

你是咋想的。海里会比陆地难度低。

亮了(36)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1573625938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几十年前就规划好了,16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中远期规划依然有京台通道,专家每年集中技术论证一次,海底地质勘探早就摸清楚了,其余段早就建成通车了。接驳口也预留好了,十几年前平潭综合实验区就成立了,国家级综合实验区,正厅建制,你还在纠结会不会建能不能建

[图片]

查看更多

几十年前就规划好了,16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中远期规划依然有京台通道,专家每年集中技术论证一次,海底地质勘探早就摸清楚了,其余段早就建成通车了。接驳口也预留好了,十几年前平潭综合实验区就成立了,国家级综合实验区,正厅建制,你还在纠结会不会建能不能建

这得花多少钱啊,土木又要热起来了

这得花多少钱啊,土木又要热起来了

亮了(36)
回复
查看评论(6)
引用 @lgcolin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平潭这边海底隧道入口都预留好了可行性验证早做好了只等政治环境允许就开工了

[图片]

查看更多

平潭这边海底隧道入口都预留好了
可行性验证早做好了
只等政治环境允许就开工了

远了点,建在厦门这边多好。

远了点,建在厦门这边多好。

亮了(36)
回复
查看评论(1)

你说难度大?难度越大鱼越贵!

你说难度大?难度越大鱼越贵!

亮了(35)
回复
引用 @SaulNiguez8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主要我感觉这个收益没那么大吧,这个工程少说大几千亿的投资,甚至上万亿,都是全体国民的钱,咱也还没发达到可以不计成本的地步。高铁/高速说到底还是运人,这个海峡也不是很宽,更加密集的短途航班/船运也完全能做得到。

[图片]

查看更多

主要我感觉这个收益没那么大吧,这个工程少说大几千亿的投资,甚至上万亿,都是全体国民的钱,咱也还没发达到可以不计成本的地步。高铁/高速说到底还是运人,这个海峡也不是很宽,更加密集的短途航班/船运也完全能做得到。

收益?你知道拉萨火车站为什么属于军事重地吗。

收益?你知道拉萨火车站为什么属于军事重地吗。

亮了(34)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沙漠流浪20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烟台到大连的渤海隧道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已经到论证阶段了。

烟台到大连的渤海隧道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已经到论证阶段了。

哥们都说了几十年了,我也希望能通,但是遥遥无期啊

哥们都说了几十年了,我也希望能通,但是遥遥无期啊

亮了(32)
回复
引用 @worldparty3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海底隧道啊,国产盾构130公里几年就挖通了,赶在2035通车很有希望

[图片]

查看更多

海底隧道啊,国产盾构130公里几年就挖通了,赶在2035通车很有希望

海底用盾构机?建议你看看港珠澳大桥怎么建的

海底用盾构机?建议你看看港珠澳大桥怎么建的

亮了(3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maxtheslayer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广东是不乐意建这个桥,对广东没帮助,海南四处找钱,中央说优先级靠后

广东是不乐意建这个桥,对广东没帮助,海南四处找钱,中央说优先级靠后

主要还是钱的问题,乐不乐意不影响,整个岛都没有湛江突出来那块地人多

主要还是钱的问题,乐不乐意不影响,整个岛都没有湛江突出来那块地人多

亮了(32)
回复
引用 @虎扑JR061134209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说实话真说的这么简单,海南广东跨海大桥早就建了

亮了(63)
回复
查看评论(11)
引用 @阉鸡圣手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房价如何?

[图片]

查看更多

房价如何?

平潭高峰到1.8w
简直离谱

平潭高峰到1.8w
简直离谱

亮了(30)
回复
引用 @山羊分腿腾越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海底隧道啊,国产盾构130公里几年就挖通了,赶在2035通车很有希望

海底隧道啊,国产盾构130公里几年就挖通了,赶在2035通车很有希望

亮了(42)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真的拉风吗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话谁不容易,我还说完不成我吃屎,打嘴炮敲键盘要求文化水平不高

说话谁不容易,我还说完不成我吃屎,打嘴炮敲键盘要求文化水平不高

他可能要几十年后吃,你可是要从现在吃,一直吃几十年甚至永远

他可能要几十年后吃,你可是要从现在吃,一直吃几十年甚至永远

亮了(27)
回复
引用 @虎扑JR061134209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问题建了以后船怎么过,绕外海走?…

问题建了以后船怎么过,绕外海走?…

亮了(54)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Dwade559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这可是一两百公里的跨海哥们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技术上来说应该没有多大问题,钱够就行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技术上来说应该没有多大问题,钱够就行

亮了(26)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061134209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修跨海大桥看的是平均深度?你搁这闹呢?

修跨海大桥看的是平均深度?你搁这闹呢?

亮了(26)
回复
查看评论(2)

全部回帖

收起

你说难度大?难度越大鱼越贵!

你说难度大?难度越大鱼越贵!

亮了(35)
回复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也就五六十米,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制只要ZZ障碍排除了这事儿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亮了(1220)
回复
查看评论(31)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说话谁不容易,我还说完不成我吃屎,打嘴炮敲键盘要求文化水平不高

说话谁不容易,我还说完不成我吃屎,打嘴炮敲键盘要求文化水平不高

亮了(1239)
回复
查看评论(15)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基本上没机会也没必要,中间还要无限制的通航,除非铁路走海底

亮了(131)
回复
查看评论(8)

有战略意义,这桥一修,便于管理台湾海峡。

有战略意义,这桥一修,便于管理台湾海峡。

亮了(1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吃什么💩,说明白

吃什么💩,说明白

亮了(11)
回复
查看评论(1)

平潭岛站过去,高铁站都预留有位置

平潭岛站过去,高铁站都预留有位置

亮了(8)
回复
引用 @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哈哈。

哈哈。

亮了(10)
回复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建成后装死不回复不就好了

建成后装死不回复不就好了

亮了(697)
回复
查看评论(9)

难,主要是时不时就地震,感觉风险太大

难,主要是时不时就地震,感觉风险太大

亮了(10)
回复
查看评论(1)

跨海那一段,我真觉得基本等于吹流弊了,不可能建的。。。

跨海那一段,我真觉得基本等于吹流弊了,不可能建的。。。

亮了(1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又来骗吃骗喝是吧

又来骗吃骗喝是吧

亮了(14)
回复
Re:京台高铁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真的能完成吗?福建到对岸直线距离最近也得130公里。
虎扑游戏中心
历史区最热帖
罗翔是公知还是公仆,他9.7的评分是怎么来的?
缅怀艾公,清的就是真的!
中国二十大街头小吃
首先不能斩魏忠贤!!然后早点迁都可能还有的救!
吴用策划的江州劫法场怎么越看越不对劲啊?!
媒体宣传的&实际发生的。
JRS以貂蝉的颜值,放到现代,跟集美们能打个几几开?
马保国老师深圳酒吧表演闪电鞭
虽然说不应该种族歧视,可是.......
2024中国发达城市名单
历史区最新帖
有没有写太平天国的历史书推荐啊
白居易
不应该是选秀女吗
无解
马云还会去耶路撒冷的哭墙倾诉他的伤心事吗
日本第一季度gdp负增长1.8%
媒体宣传的&实际发生的。
假设现在的地球上有两个国家,大专毕业的人在A国年收入5万元人民币,北京大学毕业的人在A国年收入50万元人民币。大专毕业的人在B国年收入10万元人民币,北京大学毕业的人在B国年收入25万元人民币。
现在川渝汉族人来源及比例推测,湖广后裔近一半
各省份父系Y染色体成分比例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