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那么强大,为什么却短短存在了38年? 156回复/ 2737353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引用 @hupu5427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正面回答完了,你人呢?对着我一顿输出,现在怎么没人了,我等着你给我科普呢

我正面回答完了,你人呢?对着我一顿输出,现在怎么没人了,我等着你给我科普呢

33楼和39楼都有我的帖子,你不妨先看看,如有不明的地方,可以再讨论。

33楼和39楼都有我的帖子,你不妨先看看,如有不明的地方,可以再讨论。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毒狼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没懂我的意思,杨坚留的确实多,问题是越多就越好么?杨坚的制度从全国吸血的效率有些过高了,国富民穷,意味着民间冗余少,民心不在大隋呗

你没懂我的意思,杨坚留的确实多,问题是越多就越好么?杨坚的制度从全国吸血的效率有些过高了,国富民穷,意味着民间冗余少,民心不在大隋呗

一个基本的史实:杨坚时期的朝廷财富积累丰富,恰恰是建立在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的基础上。我很好奇你们是从哪儿学来的所谓杨坚吸血效率高之类的说法,还有所谓国富民穷之类的说法。

你们不能只从网络上学史啊。

一个基本的史实:杨坚时期的朝廷财富积累丰富,恰恰是建立在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的基础上。我很好奇你们是从哪儿学来的所谓杨坚吸血效率高之类的说法,还有所谓国富民穷之类的说法。

你们不能只从网络上学史啊。

亮了(2)
回复
引用 @hupu5427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而且唐基本沿用了隋的地方制度,怎么唐朝没有几十年就没了?你想强调什么?千万别再给我扯出贵族集团这种玩意啊

[图片]

查看更多

而且唐基本沿用了隋的地方制度,怎么唐朝没有几十年就没了?你想强调什么?千万别再给我扯出贵族集团这种玩意啊

隋的灭亡的确不是因为制度改革,而是因为杨广实施了过于沉重的徭役和兵役政策,唐延续隋的地方制度恰恰是其富强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杨广的行为把改革的红利迅速提前耗尽了。

隋的灭亡的确不是因为制度改革,而是因为杨广实施了过于沉重的徭役和兵役政策,唐延续隋的地方制度恰恰是其富强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杨广的行为把改革的红利迅速提前耗尽了。

亮了(4)
回复
引用 @又小xhw拿媳妇手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科举确实应该是隋朝最重要的变革制度了 但是也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发展,而且唐朝才成熟

科举确实应该是隋朝最重要的变革制度了 但是也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发展,而且唐朝才成熟

你啊,还是先搞清楚我上面说的废郡改革吧。。。。

你啊,还是先搞清楚我上面说的废郡改革吧。。。。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这里有一份不是太完整的杨广徭役兵役的记录表。我们通过史料的整理可以发现,杨广在上位前六年,就发动了至少4-5次百万级民夫的超级工程(建东都,开通济渠,修长城,凿太行山、开永济渠),几乎每年一次,大业元年甚至一年之内同时发动两次这样的工程,而且由于工程大多督迫严急,所以直接造成大量民夫死亡,多次出现“死亡过半”这样的描述。其余中小型工程不计其数,中间还夹杂着征契丹和征吐谷浑这样的战争。有记录出现的隋鼎盛人口在大业五年,约4600万口,发动如此多百万级民夫的超级工程,大型战争,中小型工程,而且死亡人数如此之高,以至于大业四年开永济渠的时候,已经出现“丁男不供,以妇女从役”的“盛况”。4600万人口的规模,在中古时期不可谓不高,是东汉末之后出现的又一个人口高峰,但在短短4-5年内就被杨广折腾至此,你可以体会一下。但即便如此,隋直到大业六年才出现有记录的零星起义,大业七年杨广继续作妖大规模征兵为攻打高句丽做准备,这才引发了遍及关东地区的多个起义(如王薄、窦建德和瓦岗等等)。但即便如此,杨广一征高句丽,仍能征发到高达百万的府兵,高达200多万的后勤民夫。。。。直到一征高句丽失败,损失数十万府兵和数十万民夫,二征高句丽才出现府兵征发不足,不得不以募兵骁果充实兵源的情况。你如果稍微理解下上面所列情况的数字,自然能体会杨坚留下的摊子含金量有多高。

查看更多


这里有一份不是太完整的杨广徭役兵役的记录表。
我们通过史料的整理可以发现,杨广在上位前六年,就发动了至少4-5次百万级民夫的超级工程(建东都,开通济渠,修长城,凿太行山、开永济渠),几乎每年一次,大业元年甚至一年之内同时发动两次这样的工程,而且由于工程大多督迫严急,所以直接造成大量民夫死亡,多次出现“死亡过半”这样的描述。其余中小型工程不计其数,中间还夹杂着征契丹和征吐谷浑这样的战争。
有记录出现的隋鼎盛人口在大业五年,约4600万口,发动如此多百万级民夫的超级工程,大型战争,中小型工程,而且死亡人数如此之高,以至于大业四年开永济渠的时候,已经出现“丁男不供,以妇女从役”的“盛况”。
4600万人口的规模,在中古时期不可谓不高,是东汉末之后出现的又一个人口高峰,但在短短4-5年内就被杨广折腾至此,你可以体会一下。
但即便如此,隋直到大业六年才出现有记录的零星起义,大业七年杨广继续作妖大规模征兵为攻打高句丽做准备,这才引发了遍及关东地区的多个起义(如王薄、窦建德和瓦岗等等)。
但即便如此,杨广一征高句丽,仍能征发到高达百万的府兵,高达200多万的后勤民夫。。。。直到一征高句丽失败,损失数十万府兵和数十万民夫,二征高句丽才出现府兵征发不足,不得不以募兵骁果充实兵源的情况。

你如果稍微理解下上面所列情况的数字,自然能体会杨坚留下的摊子含金量有多高。

我看完只能体会到杨广把人不当人看到含金量有多高,而且隋朝之前是北周,杨坚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北周的遗产,所以这个含金量是不是也要有北周武帝一份呢,全给杨坚不合适吧,要知道隋朝建立到灭亡都只有二十多年,没有前朝的积累有些东西他变也变不出这么多啊

我看完只能体会到杨广把人不当人看到含金量有多高,而且隋朝之前是北周,杨坚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北周的遗产,所以这个含金量是不是也要有北周武帝一份呢,全给杨坚不合适吧,要知道隋朝建立到灭亡都只有二十多年,没有前朝的积累有些东西他变也变不出这么多啊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hupu5427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北周的制度改革就是被低估了,许多人根本不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一看隋的制度比秦汉变化这么多就以为都是隋朝搞的,所以疯狂吹隋朝的制度改革

[图片]

查看更多

北周的制度改革就是被低估了,许多人根本不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一看隋的制度比秦汉变化这么多就以为都是隋朝搞的,所以疯狂吹隋朝的制度改革

又一个基本的史学常识:
隋的制度改革,更多是参考学习北齐和南朝梁陈的结果,对北周的制度改革学习反而较少,拨乱反正的意味其实更浓。

你说许多人根本不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你这几句话一出来,反倒说明你自己恰恰是这样的人。

又一个基本的史学常识:
隋的制度改革,更多是参考学习北齐和南朝梁陈的结果,对北周的制度改革学习反而较少,拨乱反正的意味其实更浓。

你说许多人根本不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你这几句话一出来,反倒说明你自己恰恰是这样的人。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用户39467209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就是干得事太多了。慢慢干,还不会这么快凉。打高丽,修运河。

就是干得事太多了。慢慢干,还不会这么快凉。打高丽,修运河。

隋炀帝换成狗都不会灭的这么快

隋炀帝换成狗都不会灭的这么快

亮了(14)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历史上有两个大一统朝代,改革变革的力度是最大的,同样的这两个朝代都非常短命,一个是隋,一个是秦

历史上有两个大一统朝代,改革变革的力度是最大的,同样的这两个朝代都非常短命,一个是隋,一个是秦

短命王朝后面都跟着一个长命王朝,历史总是很相似

短命王朝后面都跟着一个长命王朝,历史总是很相似

亮了(84)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无字仓颉也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科举。。。

科举。。。

科举?你去搜搜,科举在隋朝实行的怎么样?

科举?你去搜搜,科举在隋朝实行的怎么样?

亮了(0)
回复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啊,还是先搞清楚我上面说的废郡改革吧。。。。

你啊,还是先搞清楚我上面说的废郡改革吧。。。。

牛逼

牛逼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hupu5427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看完只能体会到杨广把人不当人看到含金量有多高,而且隋朝之前是北周,杨坚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北周的遗产,所以这个含金量是不是也要有北周武帝一份呢,全给杨坚不合适吧,要知道隋朝建立到灭亡都只有二十多年,没有前朝的积累有些东西他变也变不出这么多啊

[图片]

查看更多

我看完只能体会到杨广把人不当人看到含金量有多高,而且隋朝之前是北周,杨坚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北周的遗产,所以这个含金量是不是也要有北周武帝一份呢,全给杨坚不合适吧,要知道隋朝建立到灭亡都只有二十多年,没有前朝的积累有些东西他变也变不出这么多啊

我普及两个史学常识:
1 杨坚接手北朝的基业,总人口大约2900万余口,至杨坚末年,已经增长到约4500万余口,你先体会下人口的增量。

2 朝廷编户人口及府兵数量,极大程度受到朝廷政策的影响,简单来说,如果朝廷赋役负担严重,编户会大量逃亡,府兵也是,前者的负担主要是朝廷赋税和徭役,后者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在杨广如此高频率、大规模和高损耗率的情况下,大业七年和八年仍然能征发到如此大量的府兵和民夫,足以说明隋文帝时期的赋役负担和兵役负担,包括土地兼并情况,还远不到让百姓感到负担巨大的程度。

以上两点,尤其是第二点,不妨认真看一看。

我普及两个史学常识:
1 杨坚接手北朝的基业,总人口大约2900万余口,至杨坚末年,已经增长到约4500万余口,你先体会下人口的增量。

2 朝廷编户人口及府兵数量,极大程度受到朝廷政策的影响,简单来说,如果朝廷赋役负担严重,编户会大量逃亡,府兵也是,前者的负担主要是朝廷赋税和徭役,后者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在杨广如此高频率、大规模和高损耗率的情况下,大业七年和八年仍然能征发到如此大量的府兵和民夫,足以说明隋文帝时期的赋役负担和兵役负担,包括土地兼并情况,还远不到让百姓感到负担巨大的程度。

以上两点,尤其是第二点,不妨认真看一看。

亮了(2)
回复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33楼和39楼都有我的帖子,你不妨先看看,如有不明的地方,可以再讨论。

33楼和39楼都有我的帖子,你不妨先看看,如有不明的地方,可以再讨论。

我看完了,地方制度的变革又不是只有隋朝再改,每朝每代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地方制度进行修改,隋朝完成了大一统,它的地方制度是一定要改的,隋初的改革确实很牛批,但他不是自己突然蹦出来的,隋朝的许多制度都是在南北朝尤其是北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所以别把什么功劳都往隋这一个朝代身上堆好吗?更别往一个人身上堆,而且这和隋朝为什么灭亡有屁关系,你说一堆然后跑题了,你答题从小都这么答的?

我看完了,地方制度的变革又不是只有隋朝再改,每朝每代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地方制度进行修改,隋朝完成了大一统,它的地方制度是一定要改的,隋初的改革确实很牛批,但他不是自己突然蹦出来的,隋朝的许多制度都是在南北朝尤其是北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所以别把什么功劳都往隋这一个朝代身上堆好吗?更别往一个人身上堆,而且这和隋朝为什么灭亡有屁关系,你说一堆然后跑题了,你答题从小都这么答的?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hupu5427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看完只能体会到杨广把人不当人看到含金量有多高,而且隋朝之前是北周,杨坚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北周的遗产,所以这个含金量是不是也要有北周武帝一份呢,全给杨坚不合适吧,要知道隋朝建立到灭亡都只有二十多年,没有前朝的积累有些东西他变也变不出这么多啊

[图片]

查看更多

我看完只能体会到杨广把人不当人看到含金量有多高,而且隋朝之前是北周,杨坚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北周的遗产,所以这个含金量是不是也要有北周武帝一份呢,全给杨坚不合适吧,要知道隋朝建立到灭亡都只有二十多年,没有前朝的积累有些东西他变也变不出这么多啊

上面帖子所说的内容,有非常明确的反例:
李世民执政末期,因为徭役兵役频繁,已经出现了大量福手福足的现象(即民夫和府兵不堪负担,自断手足逃避徭役和兵役);
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出现了“户口减半”的现象;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因为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所以编户和府兵大量逃亡,导致均田制和府兵制崩溃,这才是之后出现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这些反例,你不妨对比着我上面说的第二点来解读下。

上面帖子所说的内容,有非常明确的反例:
李世民执政末期,因为徭役兵役频繁,已经出现了大量福手福足的现象(即民夫和府兵不堪负担,自断手足逃避徭役和兵役);
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出现了“户口减半”的现象;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因为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所以编户和府兵大量逃亡,导致均田制和府兵制崩溃,这才是之后出现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这些反例,你不妨对比着我上面说的第二点来解读下。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又小xhw拿媳妇手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牛逼

牛逼

杨坚时期的改革,是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一系列全面的改革,所谓科举,所谓废郡,都不过是这个完整体系中的一两环而已。

其余的如三省六部制的正式确立、九品中正制的正式废除、府兵制的改革等等,你都不妨了解了解。

杨坚时期的改革,是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一系列全面的改革,所谓科举,所谓废郡,都不过是这个完整体系中的一两环而已。

其余的如三省六部制的正式确立、九品中正制的正式废除、府兵制的改革等等,你都不妨了解了解。

亮了(0)
回复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至少唐初对隋制基本是继承,而改革甚少,而隋制相对北周,更多的是改革,而继承甚少。

关于这点,你可以稍微看看我上面几个帖子提到的。

至少唐初对隋制基本是继承,而改革甚少,而隋制相对北周,更多的是改革,而继承甚少。

关于这点,你可以稍微看看我上面几个帖子提到的。

亮了(0)
回复
引用 @虎扑JR1543690859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想说唐代安史之乱对于当时的北京、河北人来说安禄山可谓是救星天降猛人,你李唐盛世江山与百姓与安禄山何干?

[图片]

查看更多

我想说唐代安史之乱对于当时的北京、河北人来说安禄山可谓是救星天降猛人,你李唐盛世江山与百姓与安禄山何干?

救星?安禄山在北京河北干了啥好事?

救星?安禄山在北京河北干了啥好事?

亮了(6)
回复

只不过是古代又是中国自己家的事儿,对秦和隋收着,就连日本人占领的时候都比那仨sb对老百姓好。

只不过是古代又是中国自己家的事儿,对秦和隋收着,就连日本人占领的时候都比那仨sb对老百姓好。

亮了(0)
回复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又一个基本的史学常识:隋的制度改革,更多是参考学习北齐和南朝梁陈的结果,对北周的制度改革学习反而较少,拨乱反正的意味其实更浓。你说许多人根本不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你这几句话一出来,反倒说明你自己恰恰是这样的人。

又一个基本的史学常识:
隋的制度改革,更多是参考学习北齐和南朝梁陈的结果,对北周的制度改革学习反而较少,拨乱反正的意味其实更浓。

你说许多人根本不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你这几句话一出来,反倒说明你自己恰恰是这样的人。

陈寅格说的是吧,问题是他说的也不全对啊,而且他自己都承认北周到隋唐是递进的关系,隋的制度确实是吸取南北朝的制度演化,杨坚的律法也是北周北齐的都借鉴了,而且隋的府兵制,冕服制度,官阶等制度都是从北周继承下来的,你说继承哪个比重大比重小一定对嘛,反正我认为北周继承的部分比南朝多,你也可以不认

陈寅格说的是吧,问题是他说的也不全对啊,而且他自己都承认北周到隋唐是递进的关系,隋的制度确实是吸取南北朝的制度演化,杨坚的律法也是北周北齐的都借鉴了,而且隋的府兵制,冕服制度,官阶等制度都是从北周继承下来的,你说继承哪个比重大比重小一定对嘛,反正我认为北周继承的部分比南朝多,你也可以不认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hupu54271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看完了,地方制度的变革又不是只有隋朝再改,每朝每代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地方制度进行修改,隋朝完成了大一统,它的地方制度是一定要改的,隋初的改革确实很牛批,但他不是自己突然蹦出来的,隋朝的许多制度都是在南北朝尤其是北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所以别把什么功劳都往隋这一个朝代身上堆好吗?更别往一个人身上堆,而且这和隋朝为什么灭亡有屁关系,你说一堆然后跑题了,你答题从小都这么答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我看完了,地方制度的变革又不是只有隋朝再改,每朝每代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地方制度进行修改,隋朝完成了大一统,它的地方制度是一定要改的,隋初的改革确实很牛批,但他不是自己突然蹦出来的,隋朝的许多制度都是在南北朝尤其是北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所以别把什么功劳都往隋这一个朝代身上堆好吗?更别往一个人身上堆,而且这和隋朝为什么灭亡有屁关系,你说一堆然后跑题了,你答题从小都这么答的?

我个人建议你,还是稍微认真看看我之前解释过的:制度虽然都要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变化,但演进和进化从来不是匀速的,而是有某些关键点,关键人物和重大变化节点的。
如你所说,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但如隋如此重大的变革,却只有寥寥几次(如秦、隋、元等)。所以讨论历史问题不能搞这种模糊概念,而要深入历史细节。

最后,隋改革和灭亡的关系,我没和你探讨过,我回答的是上面某贴“隋没有啥重大变革”的观点。所以这点上你可以不用再和我纠缠了。

我个人建议你,还是稍微认真看看我之前解释过的:制度虽然都要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变化,但演进和进化从来不是匀速的,而是有某些关键点,关键人物和重大变化节点的。
如你所说,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但如隋如此重大的变革,却只有寥寥几次(如秦、隋、元等)。所以讨论历史问题不能搞这种模糊概念,而要深入历史细节。

最后,隋改革和灭亡的关系,我没和你探讨过,我回答的是上面某贴“隋没有啥重大变革”的观点。所以这点上你可以不用再和我纠缠了。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1)
Re:隋朝那么强大,为什么却短短存在了38年?
历史区最热帖
这个物种就这么快消失了
为何四川方言在走强,而武汉方言在走弱?
龙门镖局送镖失败,殷素素按约定杀光72口人,有没有错
为什么北方的宗族观念没有南方强
沙特本国人平均月工资2600美元,为何有人会相信沙特是一个富裕国家?
知乎热帖,日本文化为什么输出那么厉害?
全国哪个省对于省会的认同感最强?
胡军版乔峰什么水平,可不可以坐二争一
为什么日子越来越好祖国越来越强大,而我们的国足却是年年退步?
巅峰杨过打得过巅峰郭靖吗
历史区最新帖
秋冬季节多练腿,阳气满满人不痿
叫太宗的是不是都有点得位不正
【导致听泉鉴宝停播的一场直播,疑似被入天局】
如果给诸葛亮十只水箭龟和一个无限能源精灵中心可否守住蜀国?
如何评价孔子的弟子子贡?
历史上孔子的弟子,优秀在哪里
荀子为何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
晋朝和清朝那个朝代给我们华夏带来的屈辱更多?
真武大帝当年威震北俱芦洲
到底是哪传的说法说候亮平他岳父比赵立春等级还高的?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