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比-布莱恩特成为冷血的黑曼巴,专注于掌握在NBA打出一片天的方法之前,他很有求知欲,渴望建立人际关系。
“霍华德(本文作者),今天需要我帮忙吗?”
这个声音从我的身后传来,但是我还没转过头就已经知道说话的人是谁了。
科比快步穿过洛杉矶西南学院(L.A. Southwest College)的体育馆,走向球馆出口。训练结束了,球员正慢慢散去,我当时站在球馆中央正在问球员罗伯特-霍里(Robert Horry)一些问题。
科比当时19岁,是来到湖人的第二个赛季,作为替补出场,还没有成长为全明星球员,也还没拿到冠军,更不是一个偶像或者球队头牌。当时的他还没有成长为一个英雄或恶棍,也没被冠以“曼巴”的称号,人们只是称他为科比(Kob),一个很神气又有魅力的孩子,从劳尔梅里恩高中毕业,说着流畅的意大利语,打球风格有点像乔丹。
我是湖人众多跟队记者中的一个,实时报道有关湖人的新闻。科比和我的关系也只是有过几面之缘。我通常不会看他在训练之后的例行投篮练习。他本来可以直接走开的,但是只要见到我,他经常会首先停下来。
“要我帮忙吗?”科比说。
不用,我说,没事。就算是正值壮年的天才球员偶尔也需要休息。
于是科比便离开了。我现在虽然正敲击着键盘,但我仍没从这个噩耗里缓过神来,我的手指不听使唤,我们都在从自己的记忆中寻找慰藉:让我们为之疯狂的华丽球技,激励我们的出色表现和鼓舞我们的那份固执。
在默哀的时候,我们要赞颂科比总是饱含热情和执着,以及他对比赛和家人真心的热爱。我们会为这位运动健将致以敬意。致敬他所有的得分(以及所有的投篮),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那些时不时给大鲨鱼奥尼尔、福克斯、费舍尔和大加索尔的传球。致敬他所有的荣耀、旗帜和冠军戒指,以及为球队带来的胜利。
对于我来说,我会铭记他的性格。(我知道,关于科比性格的故事和他的其他故事一样,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NBA的球星生活在打着漩涡的玻璃鱼缸中,他们的胜利和失利都记录为影像,为人添油加醋和列举。对于一个湖人的球星来说,这种情况尤为如此。名誉胜过一切。
我眼中的科比一直在为名誉而战。他和队友孤立,拒绝亲人的帮助,变得乖戾孤独。而这就是2005年左右时科比的样子—咬紧牙关,下巴轻抬,专横而又冷血,他成为了黑曼巴。
但我认识的科比在这段日子之前非常的温暖,有魅力,求知欲很强,渴望打造人际关系。我不会忘记那句话—“霍华德,需要我帮忙吗?”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他的两个姐姐沙雅(shaya)和沙莉雅(sharia)来看她们年轻自豪的弟弟训练,科比热情地向人们介绍两位姐姐。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他的高中篮球教练来访,科比顽皮地介绍他说:“就是这个人教我不要传球。”
我永远不会忘记2000年六月的一个晚上,科比坐在斯台普斯的教练的桌子上,全身为香槟浸湿,笑的很开心,看起来傻傻的,一位年轻的女性依偎在她身旁。“霍华德,这是瓦妮莎。”
一年之后,湖人又接连拿下第二个冠军,这一次是在费城称王。在更衣室一角,人们簇拥在一起,香槟挥洒的到处都是,奥尼尔领头合唱着厄尔·西蒙斯(DMX)的《派对开始》(Party Up)。但是科比却不在其中,他静坐在更衣室远处的角落,陷入沉思。
在这场高亢的庆祝和胜利背后,我感觉到了球队的脆弱。科比进入到这个成年人的联盟的时候,还是个少年。他住在郊区,受过文化教育,在意大利度过童年生活。他是乔丹的影子,他的队友奥尼尔是赛场上最具掌控力的中锋,他想在奥尼尔身旁搏得一席之地。他的性格温和内向,球队老将经常相邀去酒吧或举办party,但他却一一拒绝。
科比的生涯前期并不好过,就算是他从天才少年进化为球队巨星,这种情况仍是如此。无论在场上还是场下,科比都在努力打出证明自己的价值,打出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也是所有的球员在20岁前要做的事。奥尼尔给了他独立成长的空间。队内老将们也更加和奥尼尔亲近,而且发现难以和越来越寡言的科比交流。
但是科比渴望这些交流。
“霍华德,你打高尔夫吗?”他在一天下午问了这个问题,手指着更衣室电视上的高尔夫锦标赛。不打,我说,你会打?“不会”他回答,“我对一件事必须炉火纯青之后才回去做。”“所以你在篮球上已经炉火纯青了?”“当然。”他回答,“必须的。”
“当然”是科比在采访时喜欢用的词——也是这个我见过的最自信的球员的常用词汇。科比觉得他能成为下一个乔丹吗?当然。能赢一篮子的总冠军吗?当然。没有奥尼尔能领导球队吗?当然。能成为史上最佳球员之一吗?当然。
当科比进入联盟时,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或者绝对发生的吗?恐怕除了科比,没人敢做这样的保证。
当然,他在劳尔梅里恩时就已经是一位出色的球员,拥有华丽的脚步,超乎常人的天赋和出众的弹跳能力。但是科比绝不是体型最大、最强壮或者是速度最快的球员。文斯-卡特跳得更高。阿伦-艾弗森更快。特雷西-麦克格雷迪个子更高,臂展更长。
但科比比他们都出色的原因是他不懈的干劲和绝对的专注。没有人比科比更努力,打的时间更长或者研究过更多的比赛录像。我所见过的各个阶层的人中,没人比他更专注于打磨自己的技艺,或者更像成就伟大。
在科比生涯初期,评论家批评科比模仿乔丹,复刻乔丹的脚步,甚至模仿他的说话腔调。多么放肆,多么桀骜呀!没错,他确实是这样。他比任何人都更像乔丹,无论是风格还是态度。你知道要做到这一点有多难吗?你知道有多少人想逃避这个头衔吗?但是科比接受了它。
那些关于科比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充斥着球馆?所有的都是真实的。休赛季呢?他从不休息。科比曾整个夏天都在球馆训练,在空无一人的球馆,把一堆折叠椅当成防守者,练习各种脚步突破到篮下。要是你从其他人身上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你肯定会深表怀疑。但是如果是科比,你就知道这肯定是真实的事。那绝对是当然的。
科比不只是统治球场,他同时激励他人做同样的事。现在一整个年代的NBA球星,包括德玛尔-德罗赞、凯里-欧文和乔尔-恩比德等等都把科比视为模范、用科比来鼓舞自己以及像科比一样自我反思(这也是科比另一个努力的方面)。在那个周日,几乎全联盟的人都在推特上致敬默哀,表示同情和悲恸。
周日的多场比赛没有被叫停,这在情理之中。科比-布莱恩特,这位曾经跟腱撕裂后仍坚持罚球,坚强地抗过了所有伤病的球员,可能会为这个建议而震惊。他多想让比赛继续。对的,他肯定会说,别停,让比赛继续。
从科比身上得到鼓舞的不仅是运动员。在众多流露出惋惜之情的人当中,我收到了一位从事国家政治工作的朋友的短信,他说他“试着把科比作为职业道德的模范。”
科比全身心地,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退役后的事业当中,拍电影和电视节目,出儿童书籍,拿了奥斯卡和艾美奖,同时,他还有五枚冠军戒指。
他本来可以轻松地享受退休生活,加入家长教师会,每天送女儿上学。但那可不是科比。他开创了篮球学院——曼巴体育学院,投入精力教女儿打比赛。他大力夸赞女运动员,最近曾说一些女子篮球联盟的球员可以在现在的NBA打球。
他把这份热情和专注的职业道德传给了二女儿,13岁的Gianna,她也在加州卡拉巴萨斯的这次直升机失事中丧生。她和科比实际上是在去打比赛的路上。
距离这个新闻的公布已经几个小时过去了。我的手指仍在颤抖,我的喉咙肿胀,脑中一片乱麻。对于我这份记者工作,我们对于球员的了解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多,我们总是想多了解一些,但是到头来,我们仍不是完全了解一位球员。
但是我知道,科比十分关心篮球、家庭、传承、家庭,无论是打球,为人父,还是退役后的事业,只要他所做的事,他就要尽可能做到最好。
2016年科比退役前的几个星期,一场湖人比赛赛后,我曾和科比有个短暂的会面。我告诉他我想向他表示感谢和祝贺。我并不打算出席他的最后一场比赛。
“什么?!”他的声音很激动,有些生气,但脸上挂着笑容。“我17岁的时候你不能在场,但是我37了,你得在,兄弟。”他用手背砸了下我的胸部。“来吧,得有始有终。”
然后我就去了——然后见证了史上最伟大的离别之战。
在洛杉矶的七年记者生涯,我有幸可以见到并写科比每天的故事,2004年搬到纽约之后,我也时不时这么做。我们这些作者要写出好的文章,需要好的资源,从遇见的人,见证的高光时刻和发掘的人格上面得到启发。
科比做了太多的事,激励了太多的人。因此我永远心怀感激。
“霍华德,需要我帮忙吗?”
是的。是的,我需要。谢谢你,科比。
在科比-布莱恩特成为冷血的黑曼巴,专注于掌握在NBA打出一片天的方法之前,他很有求知欲,渴望建立人际关系。
“霍华德(本文作者),今天需要我帮忙吗?”
这个声音从我的身后传来,但是我还没转过头就已经知道说话的人是谁了。
科比快步穿过洛杉矶西南学院(L.A. Southwest College)的体育馆,走向球馆出口。训练结束了,球员正慢慢散去,我当时站在球馆中央正在问球员罗伯特-霍里(Robert Horry)一些问题。
科比当时19岁,是来到湖人的第二个赛季,作为替补出场,还没有成长为全明星球员,也还没拿到冠军,更不是一个偶像或者球队头牌。当时的他还没有成长为一个英雄或恶棍,也没被冠以“曼巴”的称号,人们只是称他为科比(Kob),一个很神气又有魅力的孩子,从劳尔梅里恩高中毕业,说着流畅的意大利语,打球风格有点像乔丹。
我是湖人众多跟队记者中的一个,实时报道有关湖人的新闻。科比和我的关系也只是有过几面之缘。我通常不会看他在训练之后的例行投篮练习。他本来可以直接走开的,但是只要见到我,他经常会首先停下来。
“要我帮忙吗?”科比说。
不用,我说,没事。就算是正值壮年的天才球员偶尔也需要休息。
于是科比便离开了。我现在虽然正敲击着键盘,但我仍没从这个噩耗里缓过神来,我的手指不听使唤,我们都在从自己的记忆中寻找慰藉:让我们为之疯狂的华丽球技,激励我们的出色表现和鼓舞我们的那份固执。
在默哀的时候,我们要赞颂科比总是饱含热情和执着,以及他对比赛和家人真心的热爱。我们会为这位运动健将致以敬意。致敬他所有的得分(以及所有的投篮),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那些时不时给大鲨鱼奥尼尔、福克斯、费舍尔和大加索尔的传球。致敬他所有的荣耀、旗帜和冠军戒指,以及为球队带来的胜利。
对于我来说,我会铭记他的性格。(我知道,关于科比性格的故事和他的其他故事一样,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NBA的球星生活在打着漩涡的玻璃鱼缸中,他们的胜利和失利都记录为影像,为人添油加醋和列举。对于一个湖人的球星来说,这种情况尤为如此。名誉胜过一切。
我眼中的科比一直在为名誉而战。他和队友孤立,拒绝亲人的帮助,变得乖戾孤独。而这就是2005年左右时科比的样子—咬紧牙关,下巴轻抬,专横而又冷血,他成为了黑曼巴。
但我认识的科比在这段日子之前非常的温暖,有魅力,求知欲很强,渴望打造人际关系。我不会忘记那句话—“霍华德,需要我帮忙吗?”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他的两个姐姐沙雅(shaya)和沙莉雅(sharia)来看她们年轻自豪的弟弟训练,科比热情地向人们介绍两位姐姐。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他的高中篮球教练来访,科比顽皮地介绍他说:“就是这个人教我不要传球。”
我永远不会忘记2000年六月的一个晚上,科比坐在斯台普斯的教练的桌子上,全身为香槟浸湿,笑的很开心,看起来傻傻的,一位年轻的女性依偎在她身旁。“霍华德,这是瓦妮莎。”
一年之后,湖人又接连拿下第二个冠军,这一次是在费城称王。在更衣室一角,人们簇拥在一起,香槟挥洒的到处都是,奥尼尔领头合唱着厄尔·西蒙斯(DMX)的《派对开始》(Party Up)。但是科比却不在其中,他静坐在更衣室远处的角落,陷入沉思。
在这场高亢的庆祝和胜利背后,我感觉到了球队的脆弱。科比进入到这个成年人的联盟的时候,还是个少年。他住在郊区,受过文化教育,在意大利度过童年生活。他是乔丹的影子,他的队友奥尼尔是赛场上最具掌控力的中锋,他想在奥尼尔身旁搏得一席之地。他的性格温和内向,球队老将经常相邀去酒吧或举办party,但他却一一拒绝。
科比的生涯前期并不好过,就算是他从天才少年进化为球队巨星,这种情况仍是如此。无论在场上还是场下,科比都在努力打出证明自己的价值,打出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也是所有的球员在20岁前要做的事。奥尼尔给了他独立成长的空间。队内老将们也更加和奥尼尔亲近,而且发现难以和越来越寡言的科比交流。
但是科比渴望这些交流。
“霍华德,你打高尔夫吗?”他在一天下午问了这个问题,手指着更衣室电视上的高尔夫锦标赛。不打,我说,你会打?“不会”他回答,“我对一件事必须炉火纯青之后才回去做。”“所以你在篮球上已经炉火纯青了?”“当然。”他回答,“必须的。”
“当然”是科比在采访时喜欢用的词——也是这个我见过的最自信的球员的常用词汇。科比觉得他能成为下一个乔丹吗?当然。能赢一篮子的总冠军吗?当然。没有奥尼尔能领导球队吗?当然。能成为史上最佳球员之一吗?当然。
当科比进入联盟时,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或者绝对发生的吗?恐怕除了科比,没人敢做这样的保证。
当然,他在劳尔梅里恩时就已经是一位出色的球员,拥有华丽的脚步,超乎常人的天赋和出众的弹跳能力。但是科比绝不是体型最大、最强壮或者是速度最快的球员。文斯-卡特跳得更高。阿伦-艾弗森更快。特雷西-麦克格雷迪个子更高,臂展更长。
但科比比他们都出色的原因是他不懈的干劲和绝对的专注。没有人比科比更努力,打的时间更长或者研究过更多的比赛录像。我所见过的各个阶层的人中,没人比他更专注于打磨自己的技艺,或者更像成就伟大。
在科比生涯初期,评论家批评科比模仿乔丹,复刻乔丹的脚步,甚至模仿他的说话腔调。多么放肆,多么桀骜呀!没错,他确实是这样。他比任何人都更像乔丹,无论是风格还是态度。你知道要做到这一点有多难吗?你知道有多少人想逃避这个头衔吗?但是科比接受了它。
那些关于科比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充斥着球馆?所有的都是真实的。休赛季呢?他从不休息。科比曾整个夏天都在球馆训练,在空无一人的球馆,把一堆折叠椅当成防守者,练习各种脚步突破到篮下。要是你从其他人身上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你肯定会深表怀疑。但是如果是科比,你就知道这肯定是真实的事。那绝对是当然的。
科比不只是统治球场,他同时激励他人做同样的事。现在一整个年代的NBA球星,包括德玛尔-德罗赞、凯里-欧文和乔尔-恩比德等等都把科比视为模范、用科比来鼓舞自己以及像科比一样自我反思(这也是科比另一个努力的方面)。在那个周日,几乎全联盟的人都在推特上致敬默哀,表示同情和悲恸。
周日的多场比赛没有被叫停,这在情理之中。科比-布莱恩特,这位曾经跟腱撕裂后仍坚持罚球,坚强地抗过了所有伤病的球员,可能会为这个建议而震惊。他多想让比赛继续。对的,他肯定会说,别停,让比赛继续。
从科比身上得到鼓舞的不仅是运动员。在众多流露出惋惜之情的人当中,我收到了一位从事国家政治工作的朋友的短信,他说他“试着把科比作为职业道德的模范。”
科比全身心地,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退役后的事业当中,拍电影和电视节目,出儿童书籍,拿了奥斯卡和艾美奖,同时,他还有五枚冠军戒指。
他本来可以轻松地享受退休生活,加入家长教师会,每天送女儿上学。但那可不是科比。他开创了篮球学院——曼巴体育学院,投入精力教女儿打比赛。他大力夸赞女运动员,最近曾说一些女子篮球联盟的球员可以在现在的NBA打球。
他把这份热情和专注的职业道德传给了二女儿,13岁的Gianna,她也在加州卡拉巴萨斯的这次直升机失事中丧生。她和科比实际上是在去打比赛的路上。
距离这个新闻的公布已经几个小时过去了。我的手指仍在颤抖,我的喉咙肿胀,脑中一片乱麻。对于我这份记者工作,我们对于球员的了解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多,我们总是想多了解一些,但是到头来,我们仍不是完全了解一位球员。
但是我知道,科比十分关心篮球、家庭、传承、家庭,无论是打球,为人父,还是退役后的事业,只要他所做的事,他就要尽可能做到最好。
2016年科比退役前的几个星期,一场湖人比赛赛后,我曾和科比有个短暂的会面。我告诉他我想向他表示感谢和祝贺。我并不打算出席他的最后一场比赛。
“什么?!”他的声音很激动,有些生气,但脸上挂着笑容。“我17岁的时候你不能在场,但是我37了,你得在,兄弟。”他用手背砸了下我的胸部。“来吧,得有始有终。”
然后我就去了——然后见证了史上最伟大的离别之战。
在洛杉矶的七年记者生涯,我有幸可以见到并写科比每天的故事,2004年搬到纽约之后,我也时不时这么做。我们这些作者要写出好的文章,需要好的资源,从遇见的人,见证的高光时刻和发掘的人格上面得到启发。
科比做了太多的事,激励了太多的人。因此我永远心怀感激。
“霍华德,需要我帮忙吗?”
是的。是的,我需要。谢谢你,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