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来想发关于小米最近事故增多的文章,后面想了想就算了,结果没想到事件继续发酵,那就还是聊两句吧。
首先,现在的电车性能可以说是严重过剩的,不要说五六百匹,甚至有一千匹马力的,就两三百匹的动力在市区里都是用不上的,而且中国绝大多数的路况都不支持你在马路上开快。所以我之前跟人争论关于z9gt这个轮上马力的问题其实本质上是没有价值的,车主和潜在车主都不在乎这点,只有一些黑子喜欢拿这个说事儿。
话题再回到小米这个上来,如果小米每个月就卖两三千台,那么你全关esp没什么问题,因为量很小,一年就卖那么点量,而且能被吸引过去的多半都是对车子有一定了解的人,所以出事故的概率其实没有那么大,而且因为销量低,所以出事故的绝对值也很低,可能你半年都看不到一起。
但恰恰是小米流量太高,热度太高,现在两万台冲3w台的量,这就问题很大了,你吸引了太多刚出社会,对性能车毫无认知,也没有驾驶能力的新手去买这台车,那么你出事故的概率就是百分百。
一个是你基数大,二是客户本身就不成熟,更是放大了出事故的概率。
中国过去几十年,并不缺乏爆款国民车,很多企业都曾经引领一时的风尚,但是能坚持四五年,甚至十年下来屹立不倒的车企其实少之又少,十根手指头能掰扯清楚。
所以卖车造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车评人最喜欢吹赛道性能,吹操控,吸引很多小年轻关注,他们以为买了小米su7自己就是藤原拓海,能上山下海飙车,其实只是在作死而已。
所以任何车企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是说舆论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从2w突破到4w是个坎,从4w突破到10w更是个坎,能迈过这几个坎的寥寥无几。
所以有些人拿su7卖的特别好,就推论说小米未来一定会大卖,这完全是经验主义的判断。
现在小米出事故频繁上热搜,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哪儿来的钱买车??多半是父母掏的吧?父母天天刷抖音看到这么多人讨论su7的事故,他们还愿意掏这个钱么?
当然不是说su7就一定会销量下滑,但这种负面新闻一定会阻挡一部分潜在客户。而且处理不好,对整个企业形象都是个负面标签,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消化。小米如果被“鬼火”强绑定在一起,而且现在已经有相当多人已经这样做了,那么对小米未来的潜在增长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小米从屌丝机到现在旗舰能卖上四五千花了多少年才做到,好不容易做爆款车,二十多万并不便宜,但现在出现这样的舆论危机,其实还是因为被很多车评人或者一些内部的工程师给误导了。
中国消费者从来都不需要什么性能车,我们没有不限速高速,也没有便宜而且到处都有的赛道可玩,我们的人均持有车的量很低,人家欧美都是从小就学开车,我们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考驾照,概念完全不一样。
所以为什么byd这么保守?你想想如果笛子esp标定跟小米对齐,一年四五百万的出货量,马路上得多出多少事故?笛子还能走到今天么?早就被口水淹没死了。
小米现在好像推了个新手模式,但是这个意义很小,因为才三百公里,新手要完全熟练开车起码得有几千公里的里程。而如果小米开始限制功率,那么它的营销基础就不在了,它成了个家用买菜车,那为什么不买其他品牌呢??这是小米要再回过头去反反复复思考的问题。
敬畏马力,敬畏性能。小米应该去多多给他的用户宣传车辆的基础知识,去做更多的设计来限制车主胡来,甚至该限制功率的就限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基数上去后,出事故的概率是百分百。特斯拉曾经遇到过最大的舆论危机,当然他现在依然卖的不错,但也没有增长了。但特斯拉能撑过去不代表小米能撑过去,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反噬到手机品牌。所以说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都要感觉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总结下吧,希望小米能好好内部反思,想出好的策略去解决相关问题。国内愿意好好在车上面下功夫的企业并不多,这个生态位还是需要有一个这样的企业存在的。虽然我不开这种性能车,我更喜欢z9gt这种调性的车,但我也不希望小米倒闭。还是祝小米越来越好吧。
昨天本来想发关于小米最近事故增多的文章,后面想了想就算了,结果没想到事件继续发酵,那就还是聊两句吧。
首先,现在的电车性能可以说是严重过剩的,不要说五六百匹,甚至有一千匹马力的,就两三百匹的动力在市区里都是用不上的,而且中国绝大多数的路况都不支持你在马路上开快。所以我之前跟人争论关于z9gt这个轮上马力的问题其实本质上是没有价值的,车主和潜在车主都不在乎这点,只有一些黑子喜欢拿这个说事儿。
话题再回到小米这个上来,如果小米每个月就卖两三千台,那么你全关esp没什么问题,因为量很小,一年就卖那么点量,而且能被吸引过去的多半都是对车子有一定了解的人,所以出事故的概率其实没有那么大,而且因为销量低,所以出事故的绝对值也很低,可能你半年都看不到一起。
但恰恰是小米流量太高,热度太高,现在两万台冲3w台的量,这就问题很大了,你吸引了太多刚出社会,对性能车毫无认知,也没有驾驶能力的新手去买这台车,那么你出事故的概率就是百分百。
一个是你基数大,二是客户本身就不成熟,更是放大了出事故的概率。
中国过去几十年,并不缺乏爆款国民车,很多企业都曾经引领一时的风尚,但是能坚持四五年,甚至十年下来屹立不倒的车企其实少之又少,十根手指头能掰扯清楚。
所以卖车造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车评人最喜欢吹赛道性能,吹操控,吸引很多小年轻关注,他们以为买了小米su7自己就是藤原拓海,能上山下海飙车,其实只是在作死而已。
所以任何车企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是说舆论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从2w突破到4w是个坎,从4w突破到10w更是个坎,能迈过这几个坎的寥寥无几。
所以有些人拿su7卖的特别好,就推论说小米未来一定会大卖,这完全是经验主义的判断。
现在小米出事故频繁上热搜,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哪儿来的钱买车??多半是父母掏的吧?父母天天刷抖音看到这么多人讨论su7的事故,他们还愿意掏这个钱么?
当然不是说su7就一定会销量下滑,但这种负面新闻一定会阻挡一部分潜在客户。而且处理不好,对整个企业形象都是个负面标签,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消化。小米如果被“鬼火”强绑定在一起,而且现在已经有相当多人已经这样做了,那么对小米未来的潜在增长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小米从屌丝机到现在旗舰能卖上四五千花了多少年才做到,好不容易做爆款车,二十多万并不便宜,但现在出现这样的舆论危机,其实还是因为被很多车评人或者一些内部的工程师给误导了。
中国消费者从来都不需要什么性能车,我们没有不限速高速,也没有便宜而且到处都有的赛道可玩,我们的人均持有车的量很低,人家欧美都是从小就学开车,我们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考驾照,概念完全不一样。
所以为什么byd这么保守?你想想如果笛子esp标定跟小米对齐,一年四五百万的出货量,马路上得多出多少事故?笛子还能走到今天么?早就被口水淹没死了。
小米现在好像推了个新手模式,但是这个意义很小,因为才三百公里,新手要完全熟练开车起码得有几千公里的里程。而如果小米开始限制功率,那么它的营销基础就不在了,它成了个家用买菜车,那为什么不买其他品牌呢??这是小米要再回过头去反反复复思考的问题。
敬畏马力,敬畏性能。小米应该去多多给他的用户宣传车辆的基础知识,去做更多的设计来限制车主胡来,甚至该限制功率的就限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基数上去后,出事故的概率是百分百。特斯拉曾经遇到过最大的舆论危机,当然他现在依然卖的不错,但也没有增长了。但特斯拉能撑过去不代表小米能撑过去,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反噬到手机品牌。所以说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都要感觉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总结下吧,希望小米能好好内部反思,想出好的策略去解决相关问题。国内愿意好好在车上面下功夫的企业并不多,这个生态位还是需要有一个这样的企业存在的。虽然我不开这种性能车,我更喜欢z9gt这种调性的车,但我也不希望小米倒闭。还是祝小米越来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