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帖
苏东坡也不是说谁弱势就站队谁,他其实也是改革派,只是很温和的那种,蜀中派就是如此,他队王安石说的就是你这改革太猛,国家一时难以适应,对司马光的保守派一刀切,他也是竭力阻止的,结果两头不讨好
[图片]
他说王安石拗相公,说司马光是司马牛,但他也是倔脾气一个啊,,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这哥仨是真对脾气。。只适合做朋友,不适合一起干事业。。。。。。
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成王败寇,哪有什么对错
王安石搞的是改革,不是整人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苏轼是反对王安石不好的政策,支持王安石好的政策,但是政治只有立场没有对错
放在当时很多人都其实是两面摇摆苏轼政治立场很让人琢磨不透,当前他就站在弱势的那一方或许他们心中真有一份信念吧,要不然根本没法解释,所有的新旧党政只不过是都想用自己的方法来拯救羸弱的朝堂
王安石全盘改革步子过大,司马光全盘反对顽固保守,苏轼代表大多数人支持一部分王的改革也反对一部分王的改革,大体这样。
从哪里看出司马光是贤相???
砸缸看出的
其实王安石也是基层起来的,他的改革以前在地方实施过的。只是样本范围太小,加上改革的时候没有先整顿吏治,导致新政实施过程中参差不齐拗相公又没有察觉,认为反对新政的都是旧党人员。。所以苏轼才是最好的改革者,新党也好,旧党也罢,都太绝对了,非此即彼
在专制皇权的环境下,王安石的改革最终只能沦为为统治阶级敛财的工具,百姓的负担更重了,这可能也是司马光等一众保守派反对其改革的原因之一。但不做任何挣扎,也只是眼睁睁看着国家慢慢把血流干。所以改革与否不是关键,怎样改革也不是关键,关键是专制主义本身。
保守派反对变法只是因为动到他们的蛋糕而已,北宋的士大夫日子过的是真好,王安石变法就是从这些人口袋里拿钱,他们能不反对吗?
养望啊,可以不理朝政在民间养望赚名声啊
啊!带宋与士大夫共天下,司马光这一众保守派是什么阶级啊!
王安石的很多思路非常超前,但是很难说是不是超出了宋代生产力的制约,许多事不是你做的成了,别人做也能成。司马光的问题很简单,他几乎没有长时间做过基层,唯一一次碰军政出的丑很难看,完全从台谏走到了有宰执资格的。两个人性格又都很执拗,就很难完全解决。同时作为前后期衔接的元祐时期的权力又被高滔滔掌握,高氏本身素质并不适合,太容易上头了,“圣性严毅”(这话真难为史官了)。而旧党也缺少拥有足够权术水平、执政能力强还能够平衡朝堂的宰执人选(毕竟新党里有好几个能独当一面的大臣)。
古代通信技术达不到
用对错去评判俩个历史人物显得有点狭隘司马光一个资治通鉴让大家觉得这人不赖
谁说政治斗争没有对错?
你弄错了。无论如何百姓都会被剥削,变法变得是各方分成,国家多拿剥削阶层就少拿。王安石的问题是没有可靠班底,没有几个官真的为国家敛财,只是为自己争功。
政治哪有对错,皇帝缺钱打仗了,就利用王安石变法去敛钱,王安石二愣子一个,就开始整了,爱谁谁,谁反对整谁。皇帝用了几年,国库有钱了,但是抱怨声太大了,于是弃了王安石又用司马光。之后打西夏打的几场仗钱又不多了,又启用王安石,之后又弃用。皇权的玩具而已,两条狗去争什么对错
皇帝是真缺钱,而且是持续缺钱,他是希望一直用王安石的。奈何王安石干活比较糙,问题出的太多,被人抓住机会干下去了。并不是皇帝坑王安石,是皇帝权威不够。
司马光跟严嵩一个级别,祸国殃民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