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杨利伟出征前的照片 670回复/ 501858508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这个真是英雄啊

这个真是英雄啊

亮了(0)
回复
引用 @sai77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杨利伟自述《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有人问我,你们在上天之前有没有写遗嘱什么的,需不需要留下什么话。 大家知道,战士上战场之前会写请战书和遗嘱。虽然我们也作为军人奉命出征,但从来没有写过遗嘱,没人想到这件事。我清楚地知道,航天飞行面临着极高的风险,但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回不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火箭和飞船总重达到487吨,当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得像一块铁。 开始时飞船非常平稳,缓慢地、徐徐升起,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心想:这很平常啊,也没多大劲啊!后来我知道,飞船的起飞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各种负荷是逐步加大的。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有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曲线变化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我的身体感觉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意外出现了。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共振持续了26秒以后,慢慢减轻。当从那种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之后,我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同一次重生。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的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人员研究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 回到地面后,我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谁也不敢吱声,因为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我在飞船上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 按照科学家的设计,只有“神五”平安回到地面,我的这次太空任务才算真正圆满完成。而飞船返回,是一个特别的阶段——人类自从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以来,已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的11人就是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牺牲的,我对此非常清楚。 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在343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就像刹车一样。 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调头”,我感到飞船持续减速,向地球的方向靠近。 5时58分,飞船的速度减到一定数值,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无动力飞行状态。此后的飞船飞行并不是自由落体,而是使用升力控制技术,按照地面输入的数据,瞄准理论着陆点,依靠飞船上的小型发动机不断调整姿态,沿返回轨道向着陆场飞行。 如果出了故障,升力控制失效,飞船返回就会是弹道式的,不可控地下来。比如2008年4月19日,韩国的李素妍搭乘俄罗斯“联盟TMA—11”飞船,与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一名俄罗斯航天员一同返航时,飞船就是以弹道式着陆的,当时偏离预定地点420公里,航天员除了遭遇颠簸,还承受了最高10个G的过载,据称李素妍因此受伤。 6时0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实际上这是一种技术,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但接着看到的情景让我非常紧张。我看到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oC~1800oC的超高温度。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个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头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为什么两边不一块儿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的是不同的材料。以前每次做飞船发射与返回的实验时,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被烧得黑漆漆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里面亲眼目睹,谁都不会想到这种情况。

杨利伟自述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有人问我,你们在上天之前有没有写遗嘱什么的,需不需要留下什么话。

大家知道,战士上战场之前会写请战书和遗嘱。虽然我们也作为军人奉命出征,但从来没有写过遗嘱,没人想到这件事。我清楚地知道,航天飞行面临着极高的风险,但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回不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火箭和飞船总重达到487吨,当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得像一块铁。

开始时飞船非常平稳,缓慢地、徐徐升起,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心想:这很平常啊,也没多大劲啊!后来我知道,飞船的起飞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各种负荷是逐步加大的。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有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曲线变化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我的身体感觉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意外出现了。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共振持续了26秒以后,慢慢减轻。当从那种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之后,我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同一次重生。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的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人员研究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

回到地面后,我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谁也不敢吱声,因为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我在飞船上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

按照科学家的设计,只有“神五”平安回到地面,我的这次太空任务才算真正圆满完成。而飞船返回,是一个特别的阶段——人类自从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以来,已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的11人就是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牺牲的,我对此非常清楚。

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在343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就像刹车一样。

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调头”,我感到飞船持续减速,向地球的方向靠近。

5时58分,飞船的速度减到一定数值,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无动力飞行状态。此后的飞船飞行并不是自由落体,而是使用升力控制技术,按照地面输入的数据,瞄准理论着陆点,依靠飞船上的小型发动机不断调整姿态,沿返回轨道向着陆场飞行。

如果出了故障,升力控制失效,飞船返回就会是弹道式的,不可控地下来。比如2008年4月19日,韩国的李素妍搭乘俄罗斯“联盟TMA—11”飞船,与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一名俄罗斯航天员一同返航时,飞船就是以弹道式着陆的,当时偏离预定地点420公里,航天员除了遭遇颠簸,还承受了最高10个G的过载,据称李素妍因此受伤。

6时0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实际上这是一种技术,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但接着看到的情景让我非常紧张。我看到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oC~1800oC的超高温度。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个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头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为什么两边不一块儿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的是不同的材料。以前每次做飞船发射与返回的实验时,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被烧得黑漆漆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里面亲眼目睹,谁都不会想到这种情况。

🐮🐮🐮

🐮🐮🐮

亮了(1)
回复
引用 @虎扑JR119264336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有点逆天😯

有点逆天😯

亮了(0)
回复

亮了(0)
回复
引用 @LenSean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最后一顿还吃这么寒酸 致敬

最后一顿还吃这么寒酸 致敬

旁边那两位才是花钱买不来的

旁边那两位才是花钱买不来的

亮了(2)
回复
引用 @平田真大弧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如果真的有传的那么牛,狂是应该的

[图片]

查看更多

如果真的有传的那么牛,狂是应该的

王天风说了,别指望有能力的人脾气好

王天风说了,别指望有能力的人脾气好

亮了(14)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虎扑JR0234716445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美英为啥要告诉你。。

美英为啥要告诉你。。

这时候怎么不说科学无国界了?

这时候怎么不说科学无国界了?

亮了(12)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用户0160792689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那年全河南一共13个大学生

那年全河南一共13个大学生

牛逼,开贴讲讲你爷爷的故事,你家不是高干,都是书香门第,你应该是政府单位吧

牛逼,开贴讲讲你爷爷的故事,你家不是高干,都是书香门第,你应该是政府单位吧

亮了(14)
回复
引用 @毒奶一波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看文字都喘不过气来

[图片]

查看更多

看文字都喘不过气来

同感,太吓人了,我去看看这书

同感,太吓人了,我去看看这书

亮了(2)
回复
引用 @聪明的阿狸3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信谣,不传谣。神五,杨利伟靠意志力撑过来是真的,受了内伤再也不能上天是假的。落地开舱,嘴角有血,擦干净重拍是真的,但那只是嘴角磕到了麦克风,皮外伤而已。杨不再上天不是因为他身体原因,而是为了保护他,因为他已经是中国航天的图腾,为了不像加加林那样因为飞机失事而身亡,对杨的保护是全方面的,不只是不让上飞船了,连他回家探亲都要被严格保护。

不信谣,不传谣。

神五,杨利伟靠意志力撑过来是真的,受了内伤再也不能上天是假的。

落地开舱,嘴角有血,擦干净重拍是真的,但那只是嘴角磕到了麦克风,皮外伤而已。

杨不再上天不是因为他身体原因,而是为了保护他,因为他已经是中国航天的图腾,为了不像加加林那样因为飞机失事而身亡,对杨的保护是全方面的,不只是不让上飞船了,连他回家探亲都要被严格保护。

05年大一新生军训,列队两三百米夹道欢迎杨利伟来砚湖种树,结果专车直接开到树坑前才下车,扶着铁锹拍照,然后上车走了,整个过程至多两分钟

05年大一新生军训,列队两三百米夹道欢迎杨利伟来砚湖种树,结果专车直接开到树坑前才下车,扶着铁锹拍照,然后上车走了,整个过程至多两分钟

亮了(4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龙岗吴彦祖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哈哈知道你考不上编制了

哈哈知道你考不上编制了

亮了(5)
回复
引用 @nomoresky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乖乖,就你这大嘴巴,我怕99年的事你都说

乖乖,就你这大嘴巴,我怕99年的事你都说

??什么事

??什么事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sai77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杨利伟自述《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有人问我,你们在上天之前有没有写遗嘱什么的,需不需要留下什么话。 大家知道,战士上战场之前会写请战书和遗嘱。虽然我们也作为军人奉命出征,但从来没有写过遗嘱,没人想到这件事。我清楚地知道,航天飞行面临着极高的风险,但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回不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火箭和飞船总重达到487吨,当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得像一块铁。 开始时飞船非常平稳,缓慢地、徐徐升起,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心想:这很平常啊,也没多大劲啊!后来我知道,飞船的起飞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各种负荷是逐步加大的。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有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曲线变化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我的身体感觉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意外出现了。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共振持续了26秒以后,慢慢减轻。当从那种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之后,我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同一次重生。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的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人员研究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 回到地面后,我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谁也不敢吱声,因为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我在飞船上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 按照科学家的设计,只有“神五”平安回到地面,我的这次太空任务才算真正圆满完成。而飞船返回,是一个特别的阶段——人类自从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以来,已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的11人就是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牺牲的,我对此非常清楚。 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在343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就像刹车一样。 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调头”,我感到飞船持续减速,向地球的方向靠近。 5时58分,飞船的速度减到一定数值,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无动力飞行状态。此后的飞船飞行并不是自由落体,而是使用升力控制技术,按照地面输入的数据,瞄准理论着陆点,依靠飞船上的小型发动机不断调整姿态,沿返回轨道向着陆场飞行。 如果出了故障,升力控制失效,飞船返回就会是弹道式的,不可控地下来。比如2008年4月19日,韩国的李素妍搭乘俄罗斯“联盟TMA—11”飞船,与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一名俄罗斯航天员一同返航时,飞船就是以弹道式着陆的,当时偏离预定地点420公里,航天员除了遭遇颠簸,还承受了最高10个G的过载,据称李素妍因此受伤。 6时0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实际上这是一种技术,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但接着看到的情景让我非常紧张。我看到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oC~1800oC的超高温度。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个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头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为什么两边不一块儿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的是不同的材料。以前每次做飞船发射与返回的实验时,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被烧得黑漆漆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里面亲眼目睹,谁都不会想到这种情况。

杨利伟自述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有人问我,你们在上天之前有没有写遗嘱什么的,需不需要留下什么话。

大家知道,战士上战场之前会写请战书和遗嘱。虽然我们也作为军人奉命出征,但从来没有写过遗嘱,没人想到这件事。我清楚地知道,航天飞行面临着极高的风险,但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回不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火箭和飞船总重达到487吨,当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得像一块铁。

开始时飞船非常平稳,缓慢地、徐徐升起,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心想:这很平常啊,也没多大劲啊!后来我知道,飞船的起飞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各种负荷是逐步加大的。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有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曲线变化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我的身体感觉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意外出现了。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共振持续了26秒以后,慢慢减轻。当从那种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之后,我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同一次重生。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的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人员研究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

回到地面后,我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谁也不敢吱声,因为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我在飞船上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

按照科学家的设计,只有“神五”平安回到地面,我的这次太空任务才算真正圆满完成。而飞船返回,是一个特别的阶段——人类自从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以来,已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的11人就是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牺牲的,我对此非常清楚。

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在343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就像刹车一样。

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调头”,我感到飞船持续减速,向地球的方向靠近。

5时58分,飞船的速度减到一定数值,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无动力飞行状态。此后的飞船飞行并不是自由落体,而是使用升力控制技术,按照地面输入的数据,瞄准理论着陆点,依靠飞船上的小型发动机不断调整姿态,沿返回轨道向着陆场飞行。

如果出了故障,升力控制失效,飞船返回就会是弹道式的,不可控地下来。比如2008年4月19日,韩国的李素妍搭乘俄罗斯“联盟TMA—11”飞船,与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一名俄罗斯航天员一同返航时,飞船就是以弹道式着陆的,当时偏离预定地点420公里,航天员除了遭遇颠簸,还承受了最高10个G的过载,据称李素妍因此受伤。

6时0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实际上这是一种技术,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但接着看到的情景让我非常紧张。我看到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oC~1800oC的超高温度。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个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头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为什么两边不一块儿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的是不同的材料。以前每次做飞船发射与返回的实验时,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被烧得黑漆漆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里面亲眼目睹,谁都不会想到这种情况。

致敬航天英雄!

致敬航天英雄!

亮了(0)
回复
引用 @A股十年老韭菜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火箭加速过程中有一段已经缺氧大脑空白了,以为都要没了,靠意志挺过去,采访他有这一段吧

火箭加速过程中有一段已经缺氧大脑空白了,以为都要没了,靠意志挺过去,采访他有这一段吧

最最危险的应该是共振,身体五脏六腑都一起强烈共振,太容易没了,致敬英雄

最最危险的应该是共振,身体五脏六腑都一起强烈共振,太容易没了,致敬英雄

亮了(0)
回复

[微笑]

亮了(0)
回复
引用 @龙岗吴彦祖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当然自豪了,你不是因为不想加入,只是加入不了罢了

当然自豪了,你不是因为不想加入,只是加入不了罢了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黑丶子没菊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毕竟屁股下一个大炮仗呢

毕竟屁股下一个大炮仗呢

亮了(0)
回复
Re:2003年,杨利伟出征前的照片
步行街主干道最热帖
35岁,没什么技能,忽然被国企开出了 ……
无果的相亲,失眠的老妈
xxn记错了上课时间带着寝室的人坐了一下午,还不忘去举报男生都没来,结果发现没课 ​​​
粤菜属于所有菜系最健康的吧!
韩寒对话陈丹青: 我觉得当作家不太好,因为泡妞不方便。
卷走20亿,这个世界这么疯狂了吗?
我敢保证陈佩斯朱时茂这一段小品百分之九十的人没看过,自此以后他们便消失在了春晚的舞台上。
你的救命恩人杀了人。帮助警察抓到他奖1000w。现在他来你家避难,你会怎么办
和丈母娘住一起真烦啊
各国民众如何吃意大利面?
步行街主干道最新帖
【一手贷款数据源头#飞机#AD80932】
关于车险 有懂的兄弟吗 求教
今天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今天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你们喜欢吃什么
快快乐乐的生活
开开心心
不懂就问,这个事情的可信度有多少?
不处
对女朋友没有杏冲动怎么办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