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帖
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原话是朱可夫协调,罗斯基操刀的。火星行动的第一责任人不是朱可夫,是科涅夫。 结果到你这里就是巴格拉季昂功劳是朱可夫的,拒绝让他担负火星的重大责任。巴格拉季昂攻势的成功显然是集体的功劳。而火星的失败朱可夫有领导责任,但是直接指挥导致失败,最大的问题显然是科涅夫。朱可夫是没有及时纠正。
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原话是朱可夫协调,罗斯基操刀的。火星行动的第一责任人不是朱可夫,是科涅夫。
结果到你这里就是巴格拉季昂功劳是朱可夫的,拒绝让他担负火星的重大责任。
巴格拉季昂攻势的成功显然是集体的功劳。而火星的失败朱可夫有领导责任,但是直接指挥导致失败,最大的问题显然是科涅夫。朱可夫是没有及时纠正。
二战通呀,老哥
二战通呀,老哥
朱可夫:没有五倍优势的仗不要喊我指挥
朱可夫:没有五倍优势的仗不要喊我指挥
朱可夫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哪里有优势啊!
这两个战役之后, 即使他啥都不干, 只要苏联胜利,他就是二战第一名将了。
朱可夫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哪里有优势啊!
这两个战役之后, 即使他啥都不干, 只要苏联胜利,他就是二战第一名将了。
曼施坦因不是保路斯被围后才接手的南方集群嘛?
曼施坦因不是保路斯被围后才接手的南方集群嘛?
曼从来就没有打算真去救保卢斯,他的兵力分配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住南线深入的A军群,然后收拢部队寻求正面决战杀伤苏军有生力量以扭转斯大林格勒形势,曼最近时已经突到离保卢斯30公里处,在确保A军群安全后曼一秒都没有停留,火速撤退,给保卢斯留了一封信:该投你就投了吧。
曼从来就没有打算真去救保卢斯,他的兵力分配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住南线深入的A军群,然后收拢部队寻求正面决战杀伤苏军有生力量以扭转斯大林格勒形势,曼最近时已经突到离保卢斯30公里处,在确保A军群安全后曼一秒都没有停留,火速撤退,给保卢斯留了一封信:该投你就投了吧。
那咱们就讨论下填线步兵。如你所说战前苏军560万人,41年到42年有动员了2000多万人。如此庞大的人数优势面对300万德国陆军。但是并没有打出来碾压的战绩,41年到43年2月,苏军最大的成绩就是把战争从劣势拉回到均势。这不还是说明基层德军官兵训练有素和高质量,配上出色的指挥官,就足够抵消苏军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吗?要是再赶上苏军指挥官水平拙劣,那就是42年各种用部队送人头的场景。真正的战争出现逆转,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43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以及库尔斯克后一系列会战(比如第四次哈尔科夫),把自己的装甲力量损耗没了,再加上战线兵力由原来的300万衰减到了250万,最后加上苏军指挥官战争艺术的进步。苏军拼命发起第聂伯河战役,拿回基辅,解放半个乌克兰。苏联得到新的人力资源后,战争才得以掌握主动权。
那咱们就讨论下填线步兵。如你所说战前苏军560万人,41年到42年有动员了2000多万人。如此庞大的人数优势面对300万德国陆军。但是并没有打出来碾压的战绩,41年到43年2月,苏军最大的成绩就是把战争从劣势拉回到均势。
这不还是说明基层德军官兵训练有素和高质量,配上出色的指挥官,就足够抵消苏军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吗?要是再赶上苏军指挥官水平拙劣,那就是42年各种用部队送人头的场景。
真正的战争出现逆转,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43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以及库尔斯克后一系列会战(比如第四次哈尔科夫),把自己的装甲力量损耗没了,再加上战线兵力由原来的300万衰减到了250万,最后加上苏军指挥官战争艺术的进步。苏军拼命发起第聂伯河战役,拿回基辅,解放半个乌克兰。苏联得到新的人力资源后,战争才得以掌握主动权。
你和他回那么多干嘛?他自己列了个表格里德国在战争中动员了1800万人,结果自己说苏联就是军队员额长期1000万以上,对东线德军数量优势大的要死。一分不清存量和流量的关系,不知道苏军在莫斯科之前的战役中由于被突袭和高层错误指挥导致对德军战损比很低下所以武装力量的存量经常是不到1000万的。二是闭口不谈德国人动员的数量一样很多,天天就是德军在东线200万人。这种德吹你还能和他一直扯我就佩服,我直接找他错误打他脸了。
你和他回那么多干嘛?他自己列了个表格里德国在战争中动员了1800万人,结果自己说苏联就是军队员额长期1000万以上,对东线德军数量优势大的要死。一分不清存量和流量的关系,不知道苏军在莫斯科之前的战役中由于被突袭和高层错误指挥导致对德军战损比很低下所以武装力量的存量经常是不到1000万的。二是闭口不谈德国人动员的数量一样很多,天天就是德军在东线200万人。这种德吹你还能和他一直扯我就佩服,我直接找他错误打他脸了。
奥德河和柏林战役不是?你自己看看你上的图,不就是在证明我的观点吗?顺便在给你几个比如44年的敖德萨克里米亚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45年的维也纳攻势。这些都是苏军伤亡要小于甚至是远小于德军。
奥德河和柏林战役不是?你自己看看你上的图,不就是在证明我的观点吗?顺便在给你几个比如44年的敖德萨克里米亚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45年的维也纳攻势。这些都是苏军伤亡要小于甚至是远小于德军。
托尔布欣被低估了,个人感觉苏联将领里他能排前五,米乌斯河暴打霍利特,克里米亚的解放者,雅西打出苏方最好看的交战比,巴拉顿湖维也纳打得也不错,结果名气完全没有瓦图京大
托尔布欣被低估了,个人感觉苏联将领里他能排前五,米乌斯河暴打霍利特,克里米亚的解放者,雅西打出苏方最好看的交战比,巴拉顿湖维也纳打得也不错,结果名气完全没有瓦图京大
我就问你朱可夫哪次不是空军绝对优势,兵力火力优势?德军没补给绝口不提
哈哈哈哈,你觉得莫斯科战役喝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苏军哪来的绝对制空权。。。另外,苏联空军夜战能力是四大空军中最落后的。。。
哈哈哈哈,你觉得莫斯科战役喝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苏军哪来的绝对制空权。。。另外,苏联空军夜战能力是四大空军中最落后的。。。
真是无脑的言论。你说曼施坦因能和朱可夫争一争也就算了,其他的那几个?博克在莫斯科刚和朱可夫较量过,然后被打出来了经典的莫斯科保卫战。维亚济马口袋后,苏军11月14日兵力才70万人,博克兵力105万。然后被朱可夫放空两翼,精锐堵在中线,沿着大路部署纵深防御。古德里安推进到图拉后,被50集和第一骑兵军反击,南线被打崩。面对危局,博克自暴自弃的把最后的预备队扔到了朱可夫重点防御的中路,然后攻势彻底歇菜。莫德尔:莫德尔确实可以说打赢了朱可夫,但是代价是保卢斯那边被全歼,说朱可夫在堆人,他何尝不是?1942年7月为了阻止朱可夫他,一个集团军就有5个装甲师,其实还行GD这样的精锐。这才挡住朱可夫的推进,然后南线主攻的A,B集团军群只有6.5个装甲师。至于火星,火星指挥官又不是朱可夫。。。。所以莫德尔取得的防御战胜利,是建立在掏光德军预备队的前提下,死队友不死贫道。隆美尔,古德里安?这是一个级别的指挥官就在这里比较?
真是无脑的言论。
你说曼施坦因能和朱可夫争一争也就算了,其他的那几个?
博克在莫斯科刚和朱可夫较量过,然后被打出来了经典的莫斯科保卫战。维亚济马口袋后,苏军11月14日兵力才70万人,博克兵力105万。然后被朱可夫放空两翼,精锐堵在中线,沿着大路部署纵深防御。古德里安推进到图拉后,被50集和第一骑兵军反击,南线被打崩。面对危局,博克自暴自弃的把最后的预备队扔到了朱可夫重点防御的中路,然后攻势彻底歇菜。
莫德尔:莫德尔确实可以说打赢了朱可夫,但是代价是保卢斯那边被全歼,说朱可夫在堆人,他何尝不是?1942年7月为了阻止朱可夫他,一个集团军就有5个装甲师,其实还行GD这样的精锐。这才挡住朱可夫的推进,然后南线主攻的A,B集团军群只有6.5个装甲师。至于火星,火星指挥官又不是朱可夫。。。。所以莫德尔取得的防御战胜利,是建立在掏光德军预备队的前提下,死队友不死贫道。
隆美尔,古德里安?这是一个级别的指挥官就在这里比较?
朱可夫是大元帅,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跟他不是一个级别的
朱可夫是大元帅,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跟他不是一个级别的
空军绝对优势?就连44年VVS都保证不了制空权,还绝对优势😂,更何况42和43年。火力绝对优势和坦克绝对优势,是数据上火炮数量和坦克数量优势非常大,然后呢?被德军量少而质量高的炮兵和装甲兵来回点名。基层官兵素质和战术素养的巨大差距,你也提也不提吗?德军一个车组经常在44年能打出1:3的交换比,43年更离谱。这些军队建设和训练的问题朱可夫有啥办法?和德国人说先停2年,我先把部队训练好,咱们再打?
空军绝对优势?就连44年VVS都保证不了制空权,还绝对优势😂,更何况42和43年。火力绝对优势和坦克绝对优势,是数据上火炮数量和坦克数量优势非常大,然后呢?被德军量少而质量高的炮兵和装甲兵来回点名。基层官兵素质和战术素养的巨大差距,你也提也不提吗?
德军一个车组经常在44年能打出1:3的交换比,43年更离谱。这些军队建设和训练的问题朱可夫有啥办法?和德国人说先停2年,我先把部队训练好,咱们再打?
火炮数量上苏军很好看的一个原因是双方统计口径不一样,我记得德国人好像不统计81一下口径的迫击炮。所以苏联的火炮看起来优势吓死人。。
火炮数量上苏军很好看的一个原因是双方统计口径不一样,我记得德国人好像不统计81一下口径的迫击炮。所以苏联的火炮看起来优势吓死人。。
你要看哪个后期了,苏军兵源素质只有到了45年才会占优,因为德军老兵已经被耗光了,人力资源也到了极限。但是即使是45年德军老牌部队战斗力也强于苏军的近卫军。其实核心原因很简单。苏军伤亡率居高不下,一直没有多少老兵能留下来,即使留下来也会去执行下一阶段最难得任务。一直处在这一循环当中。而43年到44年苏军在不停的进攻,因为41年到42年苏联人力资源也到了极限。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这些伤亡惨重的攻势正是为了获得继续战争的资本。所以苏军43年到44年执行的所有进攻计划,都不会吝惜伤亡,要的是快速收复失地。
你要看哪个后期了,苏军兵源素质只有到了45年才会占优,因为德军老兵已经被耗光了,人力资源也到了极限。但是即使是45年德军老牌部队战斗力也强于苏军的近卫军。
其实核心原因很简单。苏军伤亡率居高不下,一直没有多少老兵能留下来,即使留下来也会去执行下一阶段最难得任务。一直处在这一循环当中。
而43年到44年苏军在不停的进攻,因为41年到42年苏联人力资源也到了极限。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这些伤亡惨重的攻势正是为了获得继续战争的资本。所以苏军43年到44年执行的所有进攻计划,都不会吝惜伤亡,要的是快速收复失地。
前期装备和人员素质比不了德国,后期带着快速攻进和占领德国本土的目标去的,伤亡不是第一考虑的因素,伤亡大跟这两样关系相当大
前期装备和人员素质比不了德国,后期带着快速攻进和占领德国本土的目标去的,伤亡不是第一考虑的因素,伤亡大跟这两样关系相当大
这不是屁话,美国当时压根没参战不是看戏看什么,罗斯福倒是想帮忙实际上物资也没运过去多少,基本上是苏联人自己打赢的
这不是屁话,美国当时压根没参战不是看戏看什么,罗斯福倒是想帮忙实际上物资也没运过去多少,基本上是苏联人自己打赢的
美国从诺曼底才正式进入欧洲战场吧,之前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太平洋战场跟小日子打,虽然对苏联有不少物质帮助,但是欧战主要就是苏联扛下来了
美国从诺曼底才正式进入欧洲战场吧,之前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太平洋战场跟小日子打,虽然对苏联有不少物质帮助,但是欧战主要就是苏联扛下来了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哈哈哈,原来是吹民国的。那个德国动员1800万,在苏联只有200万的坑先填上吧德吹
哈哈哈,原来是吹民国的。那个德国动员1800万,在苏联只有200万的坑先填上吧德吹
上海匡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B2-20211235 沪ICP备2021021198号-6 Copyright ©2021 KUANGHUI All Rights Reserved. 匡慧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