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搞一个帝王排行榜 1737回复/ 50317488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引用 @虎扑JR189245014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来来来,看这个

[图片]

查看更多

来来来,看这个

你老是说别人是秦吹是汉吹,你自己就一直在那硬吹唐太宗。人家自己都承认平定四海的只有秦皇汉武

你老是说别人是秦吹是汉吹,你自己就一直在那硬吹唐太宗。人家自己都承认平定四海的只有秦皇汉武

亮了(0)
回复
引用 @挥剑问秦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图片]

查看更多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够了吗宝贝,古今中外这么多赞誉,你的政哥哥拿什么比?

够了吗宝贝,古今中外这么多赞誉,你的政哥哥拿什么比?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189245014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也没说朱元璋和乾隆孰强孰弱啊,你刚才一口一个朱元璋虚空神不是叫的挺欢吗

我也没说朱元璋和乾隆孰强孰弱啊,你刚才一口一个朱元璋虚空神不是叫的挺欢吗

本来就是虚空神啊,除了被明吹吹,还有啥?开历史倒车吗

本来就是虚空神啊,除了被明吹吹,还有啥?开历史倒车吗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虎扑JR089682212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教科书都进不去的就不要吹了,还出题人,刘彻压根不如刘邦,被吹那么高

[图片]

[图片]

查看更多

教科书都进不去的就不要吹了,还出题人,刘彻压根不如刘邦,被吹那么高

谁告诉你教科书没有的?李二粉造谣成性

谁告诉你教科书没有的?李二粉造谣成性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089682212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查看更多

下面贴几句历代评价李世民一
欧阳修:“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文天祥:“太宗全不知道闺门之
耻、将相之夸、末年辽东一行、终不能以克其血气之暴、其心也骄。”
陈普:“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末路荒唐如炀帝,蜀江更起度辽船。”
朱熹:“(唐太宗)一切假仁借意以
5
行其私。
宋高宗:“(唐太宗)夸大而好名。”
明太祖:“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战斗。”
李贽:“好个魏微,若太宗,倒底有沽名之念在”,“太宗好名之心,
1
逗漏于此矣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音大炎在《书康隐大子传后》中所早人灭住书居际人寸房+所
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下面贴几句历代评价李世民一
欧阳修:“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文天祥:“太宗全不知道闺门之
耻、将相之夸、末年辽东一行、终不能以克其血气之暴、其心也骄。”
陈普:“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末路荒唐如炀帝,蜀江更起度辽船。”
朱熹:“(唐太宗)一切假仁借意以
5
行其私。
宋高宗:“(唐太宗)夸大而好名。”
明太祖:“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战斗。”
李贽:“好个魏微,若太宗,倒底有沽名之念在”,“太宗好名之心,
1
逗漏于此矣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音大炎在《书康隐大子传后》中所早人灭住书居际人寸房+所
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089682212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查看更多

亮了(4)
回复
引用 @虎扑JR089682212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本来就是虚空神啊,除了被明吹吹,还有啥?开历史倒车吗

[图片]

[图片]

查看更多

本来就是虚空神啊,除了被明吹吹,还有啥?开历史倒车吗

李二粉太能作了吧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李二粉太能作了吧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亮了(0)
回复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亮了(0)
回复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亮了(0)
回复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亮了(0)
回复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亮了(0)
回复

判断“贞观之治”的含金量,主要得看那些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活得怎么样。

这方面,史学界有很充分的研究可供参考。比如,晏金铭的考据结论是,贞观民众至少需要拿出收成的四分之一交给朝廷:“一家‘课户’,如能拥有耕地五十亩,全年生产粮食(粟或稻米)五十石,每年须无偿地将其中的十一石二斗贡纳给国家,占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二强,再加上各种杂徭、附加等税,则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是就正常年景而说的,如遇水旱虫蝗等自然灾害,粮食歉收,那就不是百分之二十五了。至于那些‘受田’二三十亩乃至十亩五亩的贫下户,……他们的赋役负担,则不是全年粮食生产收入的百分二十几,而是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五十以上。这样苛重的赋役剥削,显然远远地超过了农民的实际负担能力。……贞观年间‘课户’的负担竟高达全年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另一位学者王士立也得出了相近的数据,且认为余粮只够民众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和最简单的再生产需求:“贞观时期……宽乡农民受田百亩,如都种粮食,中常年景一年可得粟百石左右。但是这百石的收获物,约有四分之一要交给国家。……以一家五口计算,岁食米三十六石或粟六十石。除去口粮尚余栗十五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大致可维持全家穿衣、修理和购置炊具、农具、送往迎来和养生送死等费用。这只是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维持了简单再生产的条件。若遇丰稔,其境况可能要好一点;如遇凶歉,则境况还要差些。受田三十亩的狭乡农民,中常年景只能得粟三十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除去租调,即使不以庸代役,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了。”亦即:所谓“贞观之治”,不过是百姓终于过上了饿不死的日子。

《中国赋税史》(2003)中的计算,也很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的民生实况:

“均田、租庸调制下农民负担和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如何呢?贞观年间唐太宗到灵口时,见到这里农民一丁授田三十亩,敦煌户籍残卷中各丁授田的平均数,也在三十亩左右或略多,我们按一丁授田三十亩计算。当时的粮食产量,……亩产一般为一石,三十亩共收三十石。丁男为户主的一夫一妇五口之家,主要就是靠这三十石来生活的。这三十石中,……按唐代规定,……所缴租庸调户税地税共为七石七斗五升。三十石收获物在上缴这些租税外,还余二十二石二斗五升。

“一夫一妇的五口之家所需口粮,据《唐六典·尚书刑部》所载,……全家五口每日需口粮七升二合,全年共需口粮二十五石九斗二升。但缴纳租税后只剩下二十二石二斗五升,还缺少三石六斗七升,也就是说每年还缺少一个月以上的口粮。何况农民除吃饭以外,还需要种子、农具、肥料等生产资料和衣物往来等日常必不可少的开支,那就更加入不敷出了。……至于像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述的那样,贫苦农民授田数额还要低予三十亩这个平均数,如果一户只能授田十亩、五亩,那是连租调也缴不起的。”

亦即:这种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

台湾学者吴章铨对唐初民生的研究结论,也大体如此:



“(唐初)平常人家耕地三十余亩,可以养活三四口,家庭人口再多,便要忍饥耐寒了。如果所耕的是上好田地,土地生产力好,那就宽裕些,如果是贫瘠田,就很难支持。”

其实,贞观君臣也很清楚,自己造出的“贞观之治”的含金量。

贞观四年,李世民“狩于鹿苑,见野人多褴褛”,发现很多穷人连衣服都穿不起。

贞观五年,李世民拟修造洛阳宫,民部尚书戴胄上奏,批评朝廷赋役繁重,沉痛说道:“九成作役,余丁向尽……乱离甫尔,户口单弱,一人就役,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仗,从役者责其糇粮,尽室经营,多不能济。”

大意是:陛下修筑九成宫,把征兵役后剩余的民间壮丁全征完了,百姓家中有一个人去服役,全家生计就要陷入困顿。服兵役要自己准备器具,服徭役要自己准备粮食,举全家之力,也没法置办齐备。

贞观六年,李世民心痒难耐想要去泰山封禅,魏征劝阻他不要搞事,理由是:从伊水和洛水往东,一直到泰山、东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远不是什么天下大治的景象。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往怀州游猎。有人上奏,批评朝廷长期勒令“山东众丁”营造宫苑,还说如今的徭役“不下隋时”,可与暴隋相比,怀州、洛阳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老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太宗对着侍臣发怒,说这种批评是在诋毁君王,“有似咒诅”,与诅咒一个性质。

同年,还有侍御史马周上奏说,本朝人口不及隋朝的十分之一,但征发徭役却不遑多让,“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老百姓被朝廷的徭役折磨得死去活来,“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我下基层调查,底层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认为陛下你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执意发兵攻打高昌,河西百姓全都遭了秧,“飞刍挽栗,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百姓或死于徭役,或为逃避徭役而成为流民,总之是被朝廷逼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也是在这一年,魏征上奏批评李世民的爱民之心不能有始有终,“顷年以来,天下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百姓被朝廷的徭役弄得精疲力尽,关中百姓尤其惨,“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如果遇上水旱之灾,作物歉收,吃不上饭,恐怕会有人起来造反。

也是在这一年,史书记载,“吴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饥,人相食”。

贞观十五年,房玄龄,高士廉路上遇到少府少监窦德素,询问为什么又在修太极宫北门。窦把二人的询问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大怒,对着房玄龄,高士廉大骂“关你屁事”(何预君事),此后,“朝臣都不论事”,众人缄默不言。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下发诏书:“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隋末赋役重数,人往往自折肢体体,谓之‘福手’、‘福足’,至是遗风犹存,故禁之。”大意是:自今往后,再有百姓胆敢弄断自己的手足,以求逃避朝廷的赋役,不但要依法治罪,赋役也不能因为残疾而免除。李世民在诏书里把民众自残手足归咎于“隋末遗风”,当然纯属狡辩,如吕思勉所言:

“是时役苟不重,民安肯自伤残?

如果不是朝廷的赋役逼得百姓活不下去,谁会狠得下心来自残手足?如果不是民间自残手足的现象已经很严重,李世民也不至于下这样的诏书。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准备二次进攻高丽,征发剑南道民众造船,民众欲用钱来代替劳役,结果“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卖房子卖田产卖儿女,也没法缴足朝廷所定的役钱,只有外逃一途,民众外逃,无人耕种,粮价随之暴涨,社会遂陷入骚乱动荡,同年,因不堪赋役,“眉、邛、雅三州”民众起来造反。

贞观二十三年夏,李世民死。

略言之,终贞观之世,民众始终处于一种饿不死、活不起的困顿境遇。而这,又与李世民所信奉的“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的理念直接相关——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

判断“贞观之治”的含金量,主要得看那些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活得怎么样。

这方面,史学界有很充分的研究可供参考。比如,晏金铭的考据结论是,贞观民众至少需要拿出收成的四分之一交给朝廷:“一家‘课户’,如能拥有耕地五十亩,全年生产粮食(粟或稻米)五十石,每年须无偿地将其中的十一石二斗贡纳给国家,占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二强,再加上各种杂徭、附加等税,则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是就正常年景而说的,如遇水旱虫蝗等自然灾害,粮食歉收,那就不是百分之二十五了。至于那些‘受田’二三十亩乃至十亩五亩的贫下户,……他们的赋役负担,则不是全年粮食生产收入的百分二十几,而是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五十以上。这样苛重的赋役剥削,显然远远地超过了农民的实际负担能力。……贞观年间‘课户’的负担竟高达全年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另一位学者王士立也得出了相近的数据,且认为余粮只够民众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和最简单的再生产需求:“贞观时期……宽乡农民受田百亩,如都种粮食,中常年景一年可得粟百石左右。但是这百石的收获物,约有四分之一要交给国家。……以一家五口计算,岁食米三十六石或粟六十石。除去口粮尚余栗十五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大致可维持全家穿衣、修理和购置炊具、农具、送往迎来和养生送死等费用。这只是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维持了简单再生产的条件。若遇丰稔,其境况可能要好一点;如遇凶歉,则境况还要差些。受田三十亩的狭乡农民,中常年景只能得粟三十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除去租调,即使不以庸代役,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了。”亦即:所谓“贞观之治”,不过是百姓终于过上了饿不死的日子。

《中国赋税史》(2003)中的计算,也很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的民生实况:

“均田、租庸调制下农民负担和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如何呢?贞观年间唐太宗到灵口时,见到这里农民一丁授田三十亩,敦煌户籍残卷中各丁授田的平均数,也在三十亩左右或略多,我们按一丁授田三十亩计算。当时的粮食产量,……亩产一般为一石,三十亩共收三十石。丁男为户主的一夫一妇五口之家,主要就是靠这三十石来生活的。这三十石中,……按唐代规定,……所缴租庸调户税地税共为七石七斗五升。三十石收获物在上缴这些租税外,还余二十二石二斗五升。

“一夫一妇的五口之家所需口粮,据《唐六典·尚书刑部》所载,……全家五口每日需口粮七升二合,全年共需口粮二十五石九斗二升。但缴纳租税后只剩下二十二石二斗五升,还缺少三石六斗七升,也就是说每年还缺少一个月以上的口粮。何况农民除吃饭以外,还需要种子、农具、肥料等生产资料和衣物往来等日常必不可少的开支,那就更加入不敷出了。……至于像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述的那样,贫苦农民授田数额还要低予三十亩这个平均数,如果一户只能授田十亩、五亩,那是连租调也缴不起的。”

亦即:这种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

台湾学者吴章铨对唐初民生的研究结论,也大体如此:



“(唐初)平常人家耕地三十余亩,可以养活三四口,家庭人口再多,便要忍饥耐寒了。如果所耕的是上好田地,土地生产力好,那就宽裕些,如果是贫瘠田,就很难支持。”

其实,贞观君臣也很清楚,自己造出的“贞观之治”的含金量。

贞观四年,李世民“狩于鹿苑,见野人多褴褛”,发现很多穷人连衣服都穿不起。

贞观五年,李世民拟修造洛阳宫,民部尚书戴胄上奏,批评朝廷赋役繁重,沉痛说道:“九成作役,余丁向尽……乱离甫尔,户口单弱,一人就役,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仗,从役者责其糇粮,尽室经营,多不能济。”

大意是:陛下修筑九成宫,把征兵役后剩余的民间壮丁全征完了,百姓家中有一个人去服役,全家生计就要陷入困顿。服兵役要自己准备器具,服徭役要自己准备粮食,举全家之力,也没法置办齐备。

贞观六年,李世民心痒难耐想要去泰山封禅,魏征劝阻他不要搞事,理由是:从伊水和洛水往东,一直到泰山、东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远不是什么天下大治的景象。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往怀州游猎。有人上奏,批评朝廷长期勒令“山东众丁”营造宫苑,还说如今的徭役“不下隋时”,可与暴隋相比,怀州、洛阳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老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太宗对着侍臣发怒,说这种批评是在诋毁君王,“有似咒诅”,与诅咒一个性质。

同年,还有侍御史马周上奏说,本朝人口不及隋朝的十分之一,但征发徭役却不遑多让,“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老百姓被朝廷的徭役折磨得死去活来,“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我下基层调查,底层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认为陛下你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执意发兵攻打高昌,河西百姓全都遭了秧,“飞刍挽栗,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百姓或死于徭役,或为逃避徭役而成为流民,总之是被朝廷逼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也是在这一年,魏征上奏批评李世民的爱民之心不能有始有终,“顷年以来,天下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百姓被朝廷的徭役弄得精疲力尽,关中百姓尤其惨,“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如果遇上水旱之灾,作物歉收,吃不上饭,恐怕会有人起来造反。

也是在这一年,史书记载,“吴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饥,人相食”。

贞观十五年,房玄龄,高士廉路上遇到少府少监窦德素,询问为什么又在修太极宫北门。窦把二人的询问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大怒,对着房玄龄,高士廉大骂“关你屁事”(何预君事),此后,“朝臣都不论事”,众人缄默不言。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下发诏书:“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隋末赋役重数,人往往自折肢体体,谓之‘福手’、‘福足’,至是遗风犹存,故禁之。”大意是:自今往后,再有百姓胆敢弄断自己的手足,以求逃避朝廷的赋役,不但要依法治罪,赋役也不能因为残疾而免除。李世民在诏书里把民众自残手足归咎于“隋末遗风”,当然纯属狡辩,如吕思勉所言:

“是时役苟不重,民安肯自伤残?

如果不是朝廷的赋役逼得百姓活不下去,谁会狠得下心来自残手足?如果不是民间自残手足的现象已经很严重,李世民也不至于下这样的诏书。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准备二次进攻高丽,征发剑南道民众造船,民众欲用钱来代替劳役,结果“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卖房子卖田产卖儿女,也没法缴足朝廷所定的役钱,只有外逃一途,民众外逃,无人耕种,粮价随之暴涨,社会遂陷入骚乱动荡,同年,因不堪赋役,“眉、邛、雅三州”民众起来造反。

贞观二十三年夏,李世民死。

略言之,终贞观之世,民众始终处于一种饿不死、活不起的困顿境遇。而这,又与李世民所信奉的“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的理念直接相关——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

亮了(4)
回复
引用 @河北菜菜花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谁告诉你教科书没有的?李二粉造谣成性

[图片]

[图片]

查看更多

谁告诉你教科书没有的?李二粉造谣成性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2)

判断“贞观之治”的含金量,主要得看那些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活得怎么样。

这方面,史学界有很充分的研究可供参考。比如,晏金铭的考据结论是,贞观民众至少需要拿出收成的四分之一交给朝廷:“一家‘课户’,如能拥有耕地五十亩,全年生产粮食(粟或稻米)五十石,每年须无偿地将其中的十一石二斗贡纳给国家,占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二强,再加上各种杂徭、附加等税,则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是就正常年景而说的,如遇水旱虫蝗等自然灾害,粮食歉收,那就不是百分之二十五了。至于那些‘受田’二三十亩乃至十亩五亩的贫下户,……他们的赋役负担,则不是全年粮食生产收入的百分二十几,而是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五十以上。这样苛重的赋役剥削,显然远远地超过了农民的实际负担能力。……贞观年间‘课户’的负担竟高达全年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另一位学者王士立也得出了相近的数据,且认为余粮只够民众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和最简单的再生产需求:“贞观时期……宽乡农民受田百亩,如都种粮食,中常年景一年可得粟百石左右。但是这百石的收获物,约有四分之一要交给国家。……以一家五口计算,岁食米三十六石或粟六十石。除去口粮尚余栗十五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大致可维持全家穿衣、修理和购置炊具、农具、送往迎来和养生送死等费用。这只是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维持了简单再生产的条件。若遇丰稔,其境况可能要好一点;如遇凶歉,则境况还要差些。受田三十亩的狭乡农民,中常年景只能得粟三十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除去租调,即使不以庸代役,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了。”亦即:所谓“贞观之治”,不过是百姓终于过上了饿不死的日子。

《中国赋税史》(2003)中的计算,也很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的民生实况:

“均田、租庸调制下农民负担和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如何呢?贞观年间唐太宗到灵口时,见到这里农民一丁授田三十亩,敦煌户籍残卷中各丁授田的平均数,也在三十亩左右或略多,我们按一丁授田三十亩计算。当时的粮食产量,……亩产一般为一石,三十亩共收三十石。丁男为户主的一夫一妇五口之家,主要就是靠这三十石来生活的。这三十石中,……按唐代规定,……所缴租庸调户税地税共为七石七斗五升。三十石收获物在上缴这些租税外,还余二十二石二斗五升。

“一夫一妇的五口之家所需口粮,据《唐六典·尚书刑部》所载,……全家五口每日需口粮七升二合,全年共需口粮二十五石九斗二升。但缴纳租税后只剩下二十二石二斗五升,还缺少三石六斗七升,也就是说每年还缺少一个月以上的口粮。何况农民除吃饭以外,还需要种子、农具、肥料等生产资料和衣物往来等日常必不可少的开支,那就更加入不敷出了。……至于像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述的那样,贫苦农民授田数额还要低予三十亩这个平均数,如果一户只能授田十亩、五亩,那是连租调也缴不起的。”

亦即:这种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

台湾学者吴章铨对唐初民生的研究结论,也大体如此:



“(唐初)平常人家耕地三十余亩,可以养活三四口,家庭人口再多,便要忍饥耐寒了。如果所耕的是上好田地,土地生产力好,那就宽裕些,如果是贫瘠田,就很难支持。”

其实,贞观君臣也很清楚,自己造出的“贞观之治”的含金量。

贞观四年,李世民“狩于鹿苑,见野人多褴褛”,发现很多穷人连衣服都穿不起。

贞观五年,李世民拟修造洛阳宫,民部尚书戴胄上奏,批评朝廷赋役繁重,沉痛说道:“九成作役,余丁向尽……乱离甫尔,户口单弱,一人就役,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仗,从役者责其糇粮,尽室经营,多不能济。”

大意是:陛下修筑九成宫,把征兵役后剩余的民间壮丁全征完了,百姓家中有一个人去服役,全家生计就要陷入困顿。服兵役要自己准备器具,服徭役要自己准备粮食,举全家之力,也没法置办齐备。

贞观六年,李世民心痒难耐想要去泰山封禅,魏征劝阻他不要搞事,理由是:从伊水和洛水往东,一直到泰山、东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远不是什么天下大治的景象。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往怀州游猎。有人上奏,批评朝廷长期勒令“山东众丁”营造宫苑,还说如今的徭役“不下隋时”,可与暴隋相比,怀州、洛阳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老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太宗对着侍臣发怒,说这种批评是在诋毁君王,“有似咒诅”,与诅咒一个性质。

同年,还有侍御史马周上奏说,本朝人口不及隋朝的十分之一,但征发徭役却不遑多让,“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老百姓被朝廷的徭役折磨得死去活来,“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我下基层调查,底层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认为陛下你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执意发兵攻打高昌,河西百姓全都遭了秧,“飞刍挽栗,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百姓或死于徭役,或为逃避徭役而成为流民,总之是被朝廷逼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也是在这一年,魏征上奏批评李世民的爱民之心不能有始有终,“顷年以来,天下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百姓被朝廷的徭役弄得精疲力尽,关中百姓尤其惨,“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如果遇上水旱之灾,作物歉收,吃不上饭,恐怕会有人起来造反。

也是在这一年,史书记载,“吴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饥,人相食”。

贞观十五年,房玄龄,高士廉路上遇到少府少监窦德素,询问为什么又在修太极宫北门。窦把二人的询问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大怒,对着房玄龄,高士廉大骂“关你屁事”(何预君事),此后,“朝臣都不论事”,众人缄默不言。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下发诏书:“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隋末赋役重数,人往往自折肢体体,谓之‘福手’、‘福足’,至是遗风犹存,故禁之。”大意是:自今往后,再有百姓胆敢弄断自己的手足,以求逃避朝廷的赋役,不但要依法治罪,赋役也不能因为残疾而免除。李世民在诏书里把民众自残手足归咎于“隋末遗风”,当然纯属狡辩,如吕思勉所言:

“是时役苟不重,民安肯自伤残?

如果不是朝廷的赋役逼得百姓活不下去,谁会狠得下心来自残手足?如果不是民间自残手足的现象已经很严重,李世民也不至于下这样的诏书。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准备二次进攻高丽,征发剑南道民众造船,民众欲用钱来代替劳役,结果“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卖房子卖田产卖儿女,也没法缴足朝廷所定的役钱,只有外逃一途,民众外逃,无人耕种,粮价随之暴涨,社会遂陷入骚乱动荡,同年,因不堪赋役,“眉、邛、雅三州”民众起来造反。

贞观二十三年夏,李世民死。

略言之,终贞观之世,民众始终处于一种饿不死、活不起的困顿境遇。而这,又与李世民所信奉的“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的理念直接相关——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

判断“贞观之治”的含金量,主要得看那些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活得怎么样。

这方面,史学界有很充分的研究可供参考。比如,晏金铭的考据结论是,贞观民众至少需要拿出收成的四分之一交给朝廷:“一家‘课户’,如能拥有耕地五十亩,全年生产粮食(粟或稻米)五十石,每年须无偿地将其中的十一石二斗贡纳给国家,占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二强,再加上各种杂徭、附加等税,则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是就正常年景而说的,如遇水旱虫蝗等自然灾害,粮食歉收,那就不是百分之二十五了。至于那些‘受田’二三十亩乃至十亩五亩的贫下户,……他们的赋役负担,则不是全年粮食生产收入的百分二十几,而是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五十以上。这样苛重的赋役剥削,显然远远地超过了农民的实际负担能力。……贞观年间‘课户’的负担竟高达全年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另一位学者王士立也得出了相近的数据,且认为余粮只够民众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和最简单的再生产需求:“贞观时期……宽乡农民受田百亩,如都种粮食,中常年景一年可得粟百石左右。但是这百石的收获物,约有四分之一要交给国家。……以一家五口计算,岁食米三十六石或粟六十石。除去口粮尚余栗十五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大致可维持全家穿衣、修理和购置炊具、农具、送往迎来和养生送死等费用。这只是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维持了简单再生产的条件。若遇丰稔,其境况可能要好一点;如遇凶歉,则境况还要差些。受田三十亩的狭乡农民,中常年景只能得粟三十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除去租调,即使不以庸代役,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了。”亦即:所谓“贞观之治”,不过是百姓终于过上了饿不死的日子。

《中国赋税史》(2003)中的计算,也很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的民生实况:

“均田、租庸调制下农民负担和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如何呢?贞观年间唐太宗到灵口时,见到这里农民一丁授田三十亩,敦煌户籍残卷中各丁授田的平均数,也在三十亩左右或略多,我们按一丁授田三十亩计算。当时的粮食产量,……亩产一般为一石,三十亩共收三十石。丁男为户主的一夫一妇五口之家,主要就是靠这三十石来生活的。这三十石中,……按唐代规定,……所缴租庸调户税地税共为七石七斗五升。三十石收获物在上缴这些租税外,还余二十二石二斗五升。

“一夫一妇的五口之家所需口粮,据《唐六典·尚书刑部》所载,……全家五口每日需口粮七升二合,全年共需口粮二十五石九斗二升。但缴纳租税后只剩下二十二石二斗五升,还缺少三石六斗七升,也就是说每年还缺少一个月以上的口粮。何况农民除吃饭以外,还需要种子、农具、肥料等生产资料和衣物往来等日常必不可少的开支,那就更加入不敷出了。……至于像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述的那样,贫苦农民授田数额还要低予三十亩这个平均数,如果一户只能授田十亩、五亩,那是连租调也缴不起的。”

亦即:这种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

台湾学者吴章铨对唐初民生的研究结论,也大体如此:



“(唐初)平常人家耕地三十余亩,可以养活三四口,家庭人口再多,便要忍饥耐寒了。如果所耕的是上好田地,土地生产力好,那就宽裕些,如果是贫瘠田,就很难支持。”

其实,贞观君臣也很清楚,自己造出的“贞观之治”的含金量。

贞观四年,李世民“狩于鹿苑,见野人多褴褛”,发现很多穷人连衣服都穿不起。

贞观五年,李世民拟修造洛阳宫,民部尚书戴胄上奏,批评朝廷赋役繁重,沉痛说道:“九成作役,余丁向尽……乱离甫尔,户口单弱,一人就役,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仗,从役者责其糇粮,尽室经营,多不能济。”

大意是:陛下修筑九成宫,把征兵役后剩余的民间壮丁全征完了,百姓家中有一个人去服役,全家生计就要陷入困顿。服兵役要自己准备器具,服徭役要自己准备粮食,举全家之力,也没法置办齐备。

贞观六年,李世民心痒难耐想要去泰山封禅,魏征劝阻他不要搞事,理由是:从伊水和洛水往东,一直到泰山、东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远不是什么天下大治的景象。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往怀州游猎。有人上奏,批评朝廷长期勒令“山东众丁”营造宫苑,还说如今的徭役“不下隋时”,可与暴隋相比,怀州、洛阳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老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太宗对着侍臣发怒,说这种批评是在诋毁君王,“有似咒诅”,与诅咒一个性质。

同年,还有侍御史马周上奏说,本朝人口不及隋朝的十分之一,但征发徭役却不遑多让,“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老百姓被朝廷的徭役折磨得死去活来,“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我下基层调查,底层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认为陛下你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执意发兵攻打高昌,河西百姓全都遭了秧,“飞刍挽栗,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百姓或死于徭役,或为逃避徭役而成为流民,总之是被朝廷逼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也是在这一年,魏征上奏批评李世民的爱民之心不能有始有终,“顷年以来,天下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百姓被朝廷的徭役弄得精疲力尽,关中百姓尤其惨,“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如果遇上水旱之灾,作物歉收,吃不上饭,恐怕会有人起来造反。

也是在这一年,史书记载,“吴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饥,人相食”。

贞观十五年,房玄龄,高士廉路上遇到少府少监窦德素,询问为什么又在修太极宫北门。窦把二人的询问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大怒,对着房玄龄,高士廉大骂“关你屁事”(何预君事),此后,“朝臣都不论事”,众人缄默不言。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下发诏书:“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隋末赋役重数,人往往自折肢体体,谓之‘福手’、‘福足’,至是遗风犹存,故禁之。”大意是:自今往后,再有百姓胆敢弄断自己的手足,以求逃避朝廷的赋役,不但要依法治罪,赋役也不能因为残疾而免除。李世民在诏书里把民众自残手足归咎于“隋末遗风”,当然纯属狡辩,如吕思勉所言:

“是时役苟不重,民安肯自伤残?

如果不是朝廷的赋役逼得百姓活不下去,谁会狠得下心来自残手足?如果不是民间自残手足的现象已经很严重,李世民也不至于下这样的诏书。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准备二次进攻高丽,征发剑南道民众造船,民众欲用钱来代替劳役,结果“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卖房子卖田产卖儿女,也没法缴足朝廷所定的役钱,只有外逃一途,民众外逃,无人耕种,粮价随之暴涨,社会遂陷入骚乱动荡,同年,因不堪赋役,“眉、邛、雅三州”民众起来造反。

贞观二十三年夏,李世民死。

略言之,终贞观之世,民众始终处于一种饿不死、活不起的困顿境遇。而这,又与李世民所信奉的“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的理念直接相关——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

亮了(2)
回复

判断“贞观之治”的含金量,主要得看那些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活得怎么样。

这方面,史学界有很充分的研究可供参考。比如,晏金铭的考据结论是,贞观民众至少需要拿出收成的四分之一交给朝廷:“一家‘课户’,如能拥有耕地五十亩,全年生产粮食(粟或稻米)五十石,每年须无偿地将其中的十一石二斗贡纳给国家,占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二强,再加上各种杂徭、附加等税,则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是就正常年景而说的,如遇水旱虫蝗等自然灾害,粮食歉收,那就不是百分之二十五了。至于那些‘受田’二三十亩乃至十亩五亩的贫下户,……他们的赋役负担,则不是全年粮食生产收入的百分二十几,而是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五十以上。这样苛重的赋役剥削,显然远远地超过了农民的实际负担能力。……贞观年间‘课户’的负担竟高达全年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另一位学者王士立也得出了相近的数据,且认为余粮只够民众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和最简单的再生产需求:“贞观时期……宽乡农民受田百亩,如都种粮食,中常年景一年可得粟百石左右。但是这百石的收获物,约有四分之一要交给国家。……以一家五口计算,岁食米三十六石或粟六十石。除去口粮尚余栗十五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大致可维持全家穿衣、修理和购置炊具、农具、送往迎来和养生送死等费用。这只是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维持了简单再生产的条件。若遇丰稔,其境况可能要好一点;如遇凶歉,则境况还要差些。受田三十亩的狭乡农民,中常年景只能得粟三十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除去租调,即使不以庸代役,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了。”亦即:所谓“贞观之治”,不过是百姓终于过上了饿不死的日子。

《中国赋税史》(2003)中的计算,也很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的民生实况:

“均田、租庸调制下农民负担和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如何呢?贞观年间唐太宗到灵口时,见到这里农民一丁授田三十亩,敦煌户籍残卷中各丁授田的平均数,也在三十亩左右或略多,我们按一丁授田三十亩计算。当时的粮食产量,……亩产一般为一石,三十亩共收三十石。丁男为户主的一夫一妇五口之家,主要就是靠这三十石来生活的。这三十石中,……按唐代规定,……所缴租庸调户税地税共为七石七斗五升。三十石收获物在上缴这些租税外,还余二十二石二斗五升。

“一夫一妇的五口之家所需口粮,据《唐六典·尚书刑部》所载,……全家五口每日需口粮七升二合,全年共需口粮二十五石九斗二升。但缴纳租税后只剩下二十二石二斗五升,还缺少三石六斗七升,也就是说每年还缺少一个月以上的口粮。何况农民除吃饭以外,还需要种子、农具、肥料等生产资料和衣物往来等日常必不可少的开支,那就更加入不敷出了。……至于像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述的那样,贫苦农民授田数额还要低予三十亩这个平均数,如果一户只能授田十亩、五亩,那是连租调也缴不起的。”

亦即:这种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

台湾学者吴章铨对唐初民生的研究结论,也大体如此:



“(唐初)平常人家耕地三十余亩,可以养活三四口,家庭人口再多,便要忍饥耐寒了。如果所耕的是上好田地,土地生产力好,那就宽裕些,如果是贫瘠田,就很难支持。”

其实,贞观君臣也很清楚,自己造出的“贞观之治”的含金量。

贞观四年,李世民“狩于鹿苑,见野人多褴褛”,发现很多穷人连衣服都穿不起。

贞观五年,李世民拟修造洛阳宫,民部尚书戴胄上奏,批评朝廷赋役繁重,沉痛说道:“九成作役,余丁向尽……乱离甫尔,户口单弱,一人就役,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仗,从役者责其糇粮,尽室经营,多不能济。”

大意是:陛下修筑九成宫,把征兵役后剩余的民间壮丁全征完了,百姓家中有一个人去服役,全家生计就要陷入困顿。服兵役要自己准备器具,服徭役要自己准备粮食,举全家之力,也没法置办齐备。

贞观六年,李世民心痒难耐想要去泰山封禅,魏征劝阻他不要搞事,理由是:从伊水和洛水往东,一直到泰山、东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远不是什么天下大治的景象。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往怀州游猎。有人上奏,批评朝廷长期勒令“山东众丁”营造宫苑,还说如今的徭役“不下隋时”,可与暴隋相比,怀州、洛阳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老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太宗对着侍臣发怒,说这种批评是在诋毁君王,“有似咒诅”,与诅咒一个性质。

同年,还有侍御史马周上奏说,本朝人口不及隋朝的十分之一,但征发徭役却不遑多让,“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老百姓被朝廷的徭役折磨得死去活来,“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我下基层调查,底层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认为陛下你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执意发兵攻打高昌,河西百姓全都遭了秧,“飞刍挽栗,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百姓或死于徭役,或为逃避徭役而成为流民,总之是被朝廷逼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也是在这一年,魏征上奏批评李世民的爱民之心不能有始有终,“顷年以来,天下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百姓被朝廷的徭役弄得精疲力尽,关中百姓尤其惨,“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如果遇上水旱之灾,作物歉收,吃不上饭,恐怕会有人起来造反。

也是在这一年,史书记载,“吴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饥,人相食”。

贞观十五年,房玄龄,高士廉路上遇到少府少监窦德素,询问为什么又在修太极宫北门。窦把二人的询问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大怒,对着房玄龄,高士廉大骂“关你屁事”(何预君事),此后,“朝臣都不论事”,众人缄默不言。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下发诏书:“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隋末赋役重数,人往往自折肢体体,谓之‘福手’、‘福足’,至是遗风犹存,故禁之。”大意是:自今往后,再有百姓胆敢弄断自己的手足,以求逃避朝廷的赋役,不但要依法治罪,赋役也不能因为残疾而免除。李世民在诏书里把民众自残手足归咎于“隋末遗风”,当然纯属狡辩,如吕思勉所言:

“是时役苟不重,民安肯自伤残?

如果不是朝廷的赋役逼得百姓活不下去,谁会狠得下心来自残手足?如果不是民间自残手足的现象已经很严重,李世民也不至于下这样的诏书。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准备二次进攻高丽,征发剑南道民众造船,民众欲用钱来代替劳役,结果“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卖房子卖田产卖儿女,也没法缴足朝廷所定的役钱,只有外逃一途,民众外逃,无人耕种,粮价随之暴涨,社会遂陷入骚乱动荡,同年,因不堪赋役,“眉、邛、雅三州”民众起来造反。

贞观二十三年夏,李世民死。

略言之,终贞观之世,民众始终处于一种饿不死、活不起的困顿境遇。而这,又与李世民所信奉的“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的理念直接相关——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

判断“贞观之治”的含金量,主要得看那些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活得怎么样。

这方面,史学界有很充分的研究可供参考。比如,晏金铭的考据结论是,贞观民众至少需要拿出收成的四分之一交给朝廷:“一家‘课户’,如能拥有耕地五十亩,全年生产粮食(粟或稻米)五十石,每年须无偿地将其中的十一石二斗贡纳给国家,占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二强,再加上各种杂徭、附加等税,则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是就正常年景而说的,如遇水旱虫蝗等自然灾害,粮食歉收,那就不是百分之二十五了。至于那些‘受田’二三十亩乃至十亩五亩的贫下户,……他们的赋役负担,则不是全年粮食生产收入的百分二十几,而是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五十以上。这样苛重的赋役剥削,显然远远地超过了农民的实际负担能力。……贞观年间‘课户’的负担竟高达全年农业生产收获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另一位学者王士立也得出了相近的数据,且认为余粮只够民众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和最简单的再生产需求:“贞观时期……宽乡农民受田百亩,如都种粮食,中常年景一年可得粟百石左右。但是这百石的收获物,约有四分之一要交给国家。……以一家五口计算,岁食米三十六石或粟六十石。除去口粮尚余栗十五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大致可维持全家穿衣、修理和购置炊具、农具、送往迎来和养生送死等费用。这只是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维持了简单再生产的条件。若遇丰稔,其境况可能要好一点;如遇凶歉,则境况还要差些。受田三十亩的狭乡农民,中常年景只能得粟三十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除去租调,即使不以庸代役,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了。”亦即:所谓“贞观之治”,不过是百姓终于过上了饿不死的日子。

《中国赋税史》(2003)中的计算,也很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的民生实况:

“均田、租庸调制下农民负担和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如何呢?贞观年间唐太宗到灵口时,见到这里农民一丁授田三十亩,敦煌户籍残卷中各丁授田的平均数,也在三十亩左右或略多,我们按一丁授田三十亩计算。当时的粮食产量,……亩产一般为一石,三十亩共收三十石。丁男为户主的一夫一妇五口之家,主要就是靠这三十石来生活的。这三十石中,……按唐代规定,……所缴租庸调户税地税共为七石七斗五升。三十石收获物在上缴这些租税外,还余二十二石二斗五升。

“一夫一妇的五口之家所需口粮,据《唐六典·尚书刑部》所载,……全家五口每日需口粮七升二合,全年共需口粮二十五石九斗二升。但缴纳租税后只剩下二十二石二斗五升,还缺少三石六斗七升,也就是说每年还缺少一个月以上的口粮。何况农民除吃饭以外,还需要种子、农具、肥料等生产资料和衣物往来等日常必不可少的开支,那就更加入不敷出了。……至于像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述的那样,贫苦农民授田数额还要低予三十亩这个平均数,如果一户只能授田十亩、五亩,那是连租调也缴不起的。”

亦即:这种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

台湾学者吴章铨对唐初民生的研究结论,也大体如此:



“(唐初)平常人家耕地三十余亩,可以养活三四口,家庭人口再多,便要忍饥耐寒了。如果所耕的是上好田地,土地生产力好,那就宽裕些,如果是贫瘠田,就很难支持。”

其实,贞观君臣也很清楚,自己造出的“贞观之治”的含金量。

贞观四年,李世民“狩于鹿苑,见野人多褴褛”,发现很多穷人连衣服都穿不起。

贞观五年,李世民拟修造洛阳宫,民部尚书戴胄上奏,批评朝廷赋役繁重,沉痛说道:“九成作役,余丁向尽……乱离甫尔,户口单弱,一人就役,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仗,从役者责其糇粮,尽室经营,多不能济。”

大意是:陛下修筑九成宫,把征兵役后剩余的民间壮丁全征完了,百姓家中有一个人去服役,全家生计就要陷入困顿。服兵役要自己准备器具,服徭役要自己准备粮食,举全家之力,也没法置办齐备。

贞观六年,李世民心痒难耐想要去泰山封禅,魏征劝阻他不要搞事,理由是:从伊水和洛水往东,一直到泰山、东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远不是什么天下大治的景象。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往怀州游猎。有人上奏,批评朝廷长期勒令“山东众丁”营造宫苑,还说如今的徭役“不下隋时”,可与暴隋相比,怀州、洛阳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老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太宗对着侍臣发怒,说这种批评是在诋毁君王,“有似咒诅”,与诅咒一个性质。

同年,还有侍御史马周上奏说,本朝人口不及隋朝的十分之一,但征发徭役却不遑多让,“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老百姓被朝廷的徭役折磨得死去活来,“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我下基层调查,底层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认为陛下你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执意发兵攻打高昌,河西百姓全都遭了秧,“飞刍挽栗,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百姓或死于徭役,或为逃避徭役而成为流民,总之是被朝廷逼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也是在这一年,魏征上奏批评李世民的爱民之心不能有始有终,“顷年以来,天下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百姓被朝廷的徭役弄得精疲力尽,关中百姓尤其惨,“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如果遇上水旱之灾,作物歉收,吃不上饭,恐怕会有人起来造反。

也是在这一年,史书记载,“吴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饥,人相食”。

贞观十五年,房玄龄,高士廉路上遇到少府少监窦德素,询问为什么又在修太极宫北门。窦把二人的询问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大怒,对着房玄龄,高士廉大骂“关你屁事”(何预君事),此后,“朝臣都不论事”,众人缄默不言。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下发诏书:“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隋末赋役重数,人往往自折肢体体,谓之‘福手’、‘福足’,至是遗风犹存,故禁之。”大意是:自今往后,再有百姓胆敢弄断自己的手足,以求逃避朝廷的赋役,不但要依法治罪,赋役也不能因为残疾而免除。李世民在诏书里把民众自残手足归咎于“隋末遗风”,当然纯属狡辩,如吕思勉所言:

“是时役苟不重,民安肯自伤残?

如果不是朝廷的赋役逼得百姓活不下去,谁会狠得下心来自残手足?如果不是民间自残手足的现象已经很严重,李世民也不至于下这样的诏书。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准备二次进攻高丽,征发剑南道民众造船,民众欲用钱来代替劳役,结果“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卖房子卖田产卖儿女,也没法缴足朝廷所定的役钱,只有外逃一途,民众外逃,无人耕种,粮价随之暴涨,社会遂陷入骚乱动荡,同年,因不堪赋役,“眉、邛、雅三州”民众起来造反。

贞观二十三年夏,李世民死。

略言之,终贞观之世,民众始终处于一种饿不死、活不起的困顿境遇。而这,又与李世民所信奉的“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的理念直接相关——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

亮了(2)
回复
引用 @河北菜菜花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下面贴几句历代评价李世民一欧阳修:“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文天祥:“太宗全不知道闺门之耻、将相之夸、末年辽东一行、终不能以克其血气之暴、其心也骄。”陈普:“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末路荒唐如炀帝,蜀江更起度辽船。”朱熹:“(唐太宗)一切假仁借意以5行其私。宋高宗:“(唐太宗)夸大而好名。”明太祖:“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战斗。”李贽:“好个魏微,若太宗,倒底有沽名之念在”,“太宗好名之心,1逗漏于此矣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音大炎在《书康隐大子传后》中所早人灭住书居际人寸房+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图片]

查看更多

下面贴几句历代评价李世民一
欧阳修:“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文天祥:“太宗全不知道闺门之
耻、将相之夸、末年辽东一行、终不能以克其血气之暴、其心也骄。”
陈普:“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末路荒唐如炀帝,蜀江更起度辽船。”
朱熹:“(唐太宗)一切假仁借意以
5
行其私。
宋高宗:“(唐太宗)夸大而好名。”
明太祖:“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战斗。”
李贽:“好个魏微,若太宗,倒底有沽名之念在”,“太宗好名之心,
1
逗漏于此矣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音大炎在《书康隐大子传后》中所早人灭住书居际人寸房+所
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
王仲荤:“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我们承认贞观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对来说,有其可以肯定之处。‘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其户口不足隋极盛1/2,部分地区仍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骄奢纵欲,大肆挥霍,必然会大大加重人民的摇役负担,对此,马周在奏疏中直陈其弊说:“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但唐太宗不仅视若同闻,还倡言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对此,老百姓为了逃避摇役负担,不得不纷纷逃亡;甚或砍断自己的手和脚,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于摇役繁重,怨声载道。
黄永年:“旧时史书包括新旧《唐书》,《通鉴》对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无不极尽夸饰只能事,即近时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实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实录》和国史等的蒙蔽。
李世民:“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顶,让我复制一把,继续发到这里头

顶,让我复制一把,继续发到这里头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1)

在贞观年间漫长的进谏与纳谏游戏中,李世民与他的臣僚们变得越来越形式主义。大臣们极力想要压抑太宗的私欲,将他纳入“内圣外王”的正确轨道,所以频繁进谏。李世民则几乎逢谏必纳,对进谏者无不大加赏赐,但在行动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改观。奖赏了谏臣之后,他想去游猎,仍然会去;他想修筑新的别宫,仍然会修。

追溯起来,这场纳谏游戏,其实是从玄武门事变后开始的。事变后的李世民,急于重塑自己的帝位合法性,遂与怀有“内圣外王”理想的知识分子们一拍即合,开启了一场“从谏如流”的表演秀——李世民不断地纳谏,不断地奖赏进谏者,但对于执行进谏的内容,一直兴趣索然。

随着在位时间的久长,帝位的合法性问题渐渐变得不是问题(至少已经弱化),李世民开始不想玩这种游戏了。

内心深处,李世民不想再玩从谏如流的游戏,但同时他又很在乎自己的历史形像,多次违制向史官索求关于自己的历史记录——贞观九年,他希望能够阅读国史,结果被谏议大夫朱子奢抵制了回去;贞观十三年,他又询问褚遂良自己起居注里的具体内容,担心里面记载了自己的缺点……最终,他如愿以偿从房玄龄手里看到了国史,并对撰史工作给出了“重要指示”。

这种纠结,将贞观时代的李世民变成了一位演员。他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做出了刻意的修饰。他不止一次地通过与臣僚们对话的方式,塑造出自己生活简朴、爱惜民力的光辉形象。在这些令人感动不已的对话背后,九成宫、大明宫、飞山宫、襄城宫……也正同时破土动工。九成宫被舆论指责修建得过于华丽,他下令将其摧毁;襄城宫同样被摧毁,原因却是修出来后不合自己的心意。

贞观二十余年,李世民接受了太多的进谏。然而接受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大多数的进谏最后并没有得到贯彻。当他在朝堂之上充分展示自己虚怀若谷的帝王风度,当他对犯颜直谏的宽容被史官们载入实录之中后,很快他就忘记了谏言的具体内容。

对李世民而言,重要的是接受进谏,而不是接受进谏的内容 。

在贞观年间漫长的进谏与纳谏游戏中,李世民与他的臣僚们变得越来越形式主义。大臣们极力想要压抑太宗的私欲,将他纳入“内圣外王”的正确轨道,所以频繁进谏。李世民则几乎逢谏必纳,对进谏者无不大加赏赐,但在行动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改观。奖赏了谏臣之后,他想去游猎,仍然会去;他想修筑新的别宫,仍然会修。

追溯起来,这场纳谏游戏,其实是从玄武门事变后开始的。事变后的李世民,急于重塑自己的帝位合法性,遂与怀有“内圣外王”理想的知识分子们一拍即合,开启了一场“从谏如流”的表演秀——李世民不断地纳谏,不断地奖赏进谏者,但对于执行进谏的内容,一直兴趣索然。

随着在位时间的久长,帝位的合法性问题渐渐变得不是问题(至少已经弱化),李世民开始不想玩这种游戏了。

内心深处,李世民不想再玩从谏如流的游戏,但同时他又很在乎自己的历史形像,多次违制向史官索求关于自己的历史记录——贞观九年,他希望能够阅读国史,结果被谏议大夫朱子奢抵制了回去;贞观十三年,他又询问褚遂良自己起居注里的具体内容,担心里面记载了自己的缺点……最终,他如愿以偿从房玄龄手里看到了国史,并对撰史工作给出了“重要指示”。

这种纠结,将贞观时代的李世民变成了一位演员。他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做出了刻意的修饰。他不止一次地通过与臣僚们对话的方式,塑造出自己生活简朴、爱惜民力的光辉形象。在这些令人感动不已的对话背后,九成宫、大明宫、飞山宫、襄城宫……也正同时破土动工。九成宫被舆论指责修建得过于华丽,他下令将其摧毁;襄城宫同样被摧毁,原因却是修出来后不合自己的心意。

贞观二十余年,李世民接受了太多的进谏。然而接受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大多数的进谏最后并没有得到贯彻。当他在朝堂之上充分展示自己虚怀若谷的帝王风度,当他对犯颜直谏的宽容被史官们载入实录之中后,很快他就忘记了谏言的具体内容。

对李世民而言,重要的是接受进谏,而不是接受进谏的内容 。

亮了(2)
回复
Re:客观搞一个帝王排行榜
历史区最热帖
小时候的夜晚,月亮真的有这么亮吗?
为什么加拿大面积世界第二,在一众大国里却毫无存在感?
哪两种食物单拿出来不出挑,但组合起来绝配?
美国人这么敬佩凯末尔?每次美国总统访问土耳其,都要去凯末尔墓地前鞠躬献花。
一个视频让你了解整个中东局势
西方的高税收对普通人友好吗?
如果周华健或者任贤齐进四大天王,那么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他们能挤掉四人中的谁?
为什么产能过剩被视为是一种灾难呢?
有哪些不亲临发源地就吃不上的中国美食?
白登之战怎么就被吹成了刘邦的胜利?
历史区最新帖
当年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是不是已经看透犹太民族的本质了?
司马家族还有后人吗?
张士诚生平
为什么每次提水浒传提宋江总有一群人在下面黑李雪健?只要不喜欢宋江就是受李雪健影响了,其实宋江是大英雄,我们都是云读者。这群人是有组织的吗?
对于能力不差的历史人物来说。长寿能生孩子是不是最顶级的天赋?
赵云一枪秒杀高览,这么硬的战绩为何被低估了
以前的老剧为啥要黑刘邦
如果周华健或者任贤齐进四大天王,那么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他们能挤掉四人中的谁?
如图所示,文鸯被誉为三国后期最厉害的一位将领。
如图所示,从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来看,未出山之前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后用一生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