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帖
史书上是说的很明白啊,赵军前期主动进攻,失利。然后筑壁垒,秦军夺取西壁垒后,赵军才坚壁拒战,坚持不出兵的。之后秦国才用反间计换掉廉颇,就是为了让赵军出兵接战。人家廉颇坚守之后,一地未失,秦军主动想办法让赵王换掉廉颇,你书都看到哪里去了?
[图片]
史书上是说的很明白啊,赵军前期主动进攻,失利。然后筑壁垒,秦军夺取西壁垒后,赵军才坚壁拒战,坚持不出兵的。之后秦国才用反间计换掉廉颇,就是为了让赵军出兵接战。人家廉颇坚守之后,一地未失,秦军主动想办法让赵王换掉廉颇,你书都看到哪里去了?
又来瞎扯。
长平之战记载很多,比较详细的就是这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上党之争造成的对峙是3年,但长平之战只打了5个多月。
BC262年,上党之争。秦先拿下上党;然后赵遂反攻,拉锯。
到BC260年长平之战正式爆发前,秦实际上已经实控了上党大部分地区。
然后老王同学在4月找了个理由,开始攻击。廉颇过来过招。
4月到7月,老王追着老廉打,自己看记录。
7月老廉顶不住,开始坚壁清野,但老王强攻,破了西垒壁。
此后秦军没有强攻,秦赵无交兵(秦只挑战,赵也不出),直到9月赵括上任。
7-9月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秦赵双方都搞外交和备战了。
也就是说,廉颇坚壁清野未必守得住,因为西垒壁就是在全面防守后,被强攻破掉的。
又来瞎扯。
长平之战记载很多,比较详细的就是这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上党之争造成的对峙是3年,但长平之战只打了5个多月。
BC262年,上党之争。秦先拿下上党;然后赵遂反攻,拉锯。
到BC260年长平之战正式爆发前,秦实际上已经实控了上党大部分地区。
然后老王同学在4月找了个理由,开始攻击。廉颇过来过招。
4月到7月,老王追着老廉打,自己看记录。
7月老廉顶不住,开始坚壁清野,但老王强攻,破了西垒壁。
此后秦军没有强攻,秦赵无交兵(秦只挑战,赵也不出),直到9月赵括上任。
7-9月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秦赵双方都搞外交和备战了。
也就是说,廉颇坚壁清野未必守得住,因为西垒壁就是在全面防守后,被强攻破掉的。
史书上是说的很明白啊,赵军前期主动进攻,失利。然后筑壁垒,秦军夺取西壁垒后,赵军才坚壁拒战,坚持不出兵的。之后秦国才用反间计换掉廉颇,就是为了让赵军出兵接战。人家廉颇坚守之后,一地未失,秦军主动想办法让赵王换掉廉颇,你书都看到哪里去了?
[图片]
史书上是说的很明白啊,赵军前期主动进攻,失利。然后筑壁垒,秦军夺取西壁垒后,赵军才坚壁拒战,坚持不出兵的。之后秦国才用反间计换掉廉颇,就是为了让赵军出兵接战。人家廉颇坚守之后,一地未失,秦军主动想办法让赵王换掉廉颇,你书都看到哪里去了?
你所谓赵军前期进攻失利是没有的事。
赵进攻的时候都是上党之争。就是BC260年四月之前的事,为了夺回上党,但是经过两年拉锯,上党大部分地区最后被秦军实控。
四月之前,两家罢兵了一段时间。
四月秦军找了个理由发起攻击,正式拉开长平大战。赵是被动防御。
这段时间隔着河拉扯了几回后,赵军不敌,被追着打。
再然后就是7月廉颇筑坚壁守(不出去打了),但是西垒壁依然被攻破。
接着秦军不进攻了,赵军也不出去了,安静了2个月,两家都开始做最后备战。
9月赵括上任,接着发生了赵国借粮于齐遭拒的事,同时秦举国征兵,然后被围的赵括粮绝突围被射杀,被隔绝的大本营断粮随后被破,接着诈坑…结束。
赵国战败几乎无可更改。
1.坚壁防守也防不住,被破西垒壁;
2.国内在收获季节无粮可以支持作战,借粮又失败。就算廉颇真能死守到10月,也会因为无粮支撑败战的。
考虑到秦军征发全国可战之兵到投入战斗的时间,那么实际上赵国缺粮应该就在7-8月被秦国知道了。所以秦国才敢举国征兵,打算一战解决。要不然秦国高层也不至于这么么莽吧!!
征兵到进入战场,至少得1个月吧。整个长平就打了半年时间结束了。倒推下,最晚9月赵括上任前,秦国已经知道赵国无粮了吧。
你所谓赵军前期进攻失利是没有的事。
赵进攻的时候都是上党之争。就是BC260年四月之前的事,为了夺回上党,但是经过两年拉锯,上党大部分地区最后被秦军实控。
四月之前,两家罢兵了一段时间。
四月秦军找了个理由发起攻击,正式拉开长平大战。赵是被动防御。
这段时间隔着河拉扯了几回后,赵军不敌,被追着打。
再然后就是7月廉颇筑坚壁守(不出去打了),但是西垒壁依然被攻破。
接着秦军不进攻了,赵军也不出去了,安静了2个月,两家都开始做最后备战。
9月赵括上任,接着发生了赵国借粮于齐遭拒的事,同时秦举国征兵,然后被围的赵括粮绝突围被射杀,被隔绝的大本营断粮随后被破,接着诈坑…结束。
赵国战败几乎无可更改。
1.坚壁防守也防不住,被破西垒壁;
2.国内在收获季节无粮可以支持作战,借粮又失败。就算廉颇真能死守到10月,也会因为无粮支撑败战的。
考虑到秦军征发全国可战之兵到投入战斗的时间,那么实际上赵国缺粮应该就在7-8月被秦国知道了。所以秦国才敢举国征兵,打算一战解决。要不然秦国高层也不至于这么么莽吧!!
征兵到进入战场,至少得1个月吧。整个长平就打了半年时间结束了。倒推下,最晚9月赵括上任前,秦国已经知道赵国无粮了吧。
而且关于兵力史书根本没有仔细记载,双方兵力肯定有差距,但绝对不会太大
而且关于兵力史书根本没有仔细记载,双方兵力肯定有差距,但绝对不会太大
9月前,秦赵兵力应该不大。
之后赵军断粮,秦赵兵力只怕相差巨大。
毕竟秦国举国而战,征发全国15岁以上可战之力投入长平。我们权当这是一句夸张的描述,不至于全国,但是最近的几个地方肯定是能做到的吧。
那么至少会多出原先兵力的1/3。
为什么这么说,参考秦兵役。以前征兵家里可以留人,但现在15岁你就得上,你觉得会多出多少人?!
秦军举国征兵参战,赵没有。人数会差别很小么?!
9月前,秦赵兵力应该不大。
之后赵军断粮,秦赵兵力只怕相差巨大。
毕竟秦国举国而战,征发全国15岁以上可战之力投入长平。我们权当这是一句夸张的描述,不至于全国,但是最近的几个地方肯定是能做到的吧。
那么至少会多出原先兵力的1/3。
为什么这么说,参考秦兵役。以前征兵家里可以留人,但现在15岁你就得上,你觉得会多出多少人?!
秦军举国征兵参战,赵没有。人数会差别很小么?!
你所谓赵军前期进攻失利是没有的事。赵进攻的时候都是上党之争。就是BC260年四月之前的事,为了夺回上党,但是经过两年拉锯,上党大部分地区最后被秦军实控。四月之前,两家罢兵了一段时间。四月秦军找了个理由发起攻击,正式拉开长平大战。赵是被动防御。这段时间隔着河拉扯了几回后,赵军不敌,被追着打。再然后就是7月廉颇筑坚壁守(不出去打了),但是西垒壁依然被攻破。接着秦军不进攻了,赵军也不出去了,安静了2个月,两家都开始做最后备战。9月赵括上任,接着发生了赵国借粮于齐遭拒的事,同时秦举国征兵,然后被围的赵括粮绝突围被射杀,被隔绝的大本营断粮随后被破,接着诈坑…结束。赵国战败几乎无可更改。1.坚壁防守也防不住,被破西垒壁;2.国内在收获季节无粮可以支持作战,借粮又失败。就算廉颇真能死守到10月,也会因为无粮支撑败战的。考虑到秦军征发全国可战之兵到投入战斗的时间,那么实际上赵国缺粮应该就在7-8月被秦国知道了。所以秦国才敢举国征兵,打算一战解决。要不然秦国高层也不至于这么么莽吧!!征兵到进入战场,至少得1个月吧。整个长平就打了半年时间结束了。倒推下,最晚9月赵括上任前,秦国已经知道赵国无粮了吧。
你所谓赵军前期进攻失利是没有的事。
赵进攻的时候都是上党之争。就是BC260年四月之前的事,为了夺回上党,但是经过两年拉锯,上党大部分地区最后被秦军实控。
四月之前,两家罢兵了一段时间。
四月秦军找了个理由发起攻击,正式拉开长平大战。赵是被动防御。
这段时间隔着河拉扯了几回后,赵军不敌,被追着打。
再然后就是7月廉颇筑坚壁守(不出去打了),但是西垒壁依然被攻破。
接着秦军不进攻了,赵军也不出去了,安静了2个月,两家都开始做最后备战。
9月赵括上任,接着发生了赵国借粮于齐遭拒的事,同时秦举国征兵,然后被围的赵括粮绝突围被射杀,被隔绝的大本营断粮随后被破,接着诈坑…结束。
赵国战败几乎无可更改。
1.坚壁防守也防不住,被破西垒壁;
2.国内在收获季节无粮可以支持作战,借粮又失败。就算廉颇真能死守到10月,也会因为无粮支撑败战的。
考虑到秦军征发全国可战之兵到投入战斗的时间,那么实际上赵国缺粮应该就在7-8月被秦国知道了。所以秦国才敢举国征兵,打算一战解决。要不然秦国高层也不至于这么么莽吧!!
征兵到进入战场,至少得1个月吧。整个长平就打了半年时间结束了。倒推下,最晚9月赵括上任前,秦国已经知道赵国无粮了吧。
你要不再看看?这不是赵军先动手?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这是秦军不打了么?这不是秦军进攻,赵军不打了么?廉颇在丢失西壁垒之后才开始坚守不出。秦军没办法就用计换掉廉颇。你口口声声史书记载,你真的看过白起王翦列传么?
你要不再看看?这不是赵军先动手?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这是秦军不打了么?这不是秦军进攻,赵军不打了么?廉颇在丢失西壁垒之后才开始坚守不出。秦军没办法就用计换掉廉颇。你口口声声史书记载,你真的看过白起王翦列传么?
史书上是说的很明白啊,赵军前期主动进攻,失利。然后筑壁垒,秦军夺取西壁垒后,赵军才坚壁拒战,坚持不出兵的。之后秦国才用反间计换掉廉颇,就是为了让赵军出兵接战。人家廉颇坚守之后,一地未失,秦军主动想办法让赵王换掉廉颇,你书都看到哪里去了?
[图片]
史书上是说的很明白啊,赵军前期主动进攻,失利。然后筑壁垒,秦军夺取西壁垒后,赵军才坚壁拒战,坚持不出兵的。之后秦国才用反间计换掉廉颇,就是为了让赵军出兵接战。人家廉颇坚守之后,一地未失,秦军主动想办法让赵王换掉廉颇,你书都看到哪里去了?
关于长平之战,史记在各人列传里都有记载,然后资治通鉴也有记载。把这些涉及到长平之战的记载关联起来看,你就会知道到底是我没看书,还是你们没看书。
然后拿一张地图,再结合以上文章看,你更会发现到底谁读了书。
最后,把书里记载在这几年的非长平之战的文章也拿出来比对,你就会发现战争之外的外交。
全部对比、关联结束的结论就是:
1.赵国外交失败,合纵抗秦已无法形成。所以魏不出兵、齐不借粮、楚军太少没能形成威胁;
2.赵国无粮、也无有效援军;
3.廉颇实际守不住,只是秦军强攻西垒壁后再无强攻。而是一边搞外交,一边备战。
翻开书你仔细看一看,到底谁没读书?
关于长平之战,史记在各人列传里都有记载,然后资治通鉴也有记载。把这些涉及到长平之战的记载关联起来看,你就会知道到底是我没看书,还是你们没看书。
然后拿一张地图,再结合以上文章看,你更会发现到底谁读了书。
最后,把书里记载在这几年的非长平之战的文章也拿出来比对,你就会发现战争之外的外交。
全部对比、关联结束的结论就是:
1.赵国外交失败,合纵抗秦已无法形成。所以魏不出兵、齐不借粮、楚军太少没能形成威胁;
2.赵国无粮、也无有效援军;
3.廉颇实际守不住,只是秦军强攻西垒壁后再无强攻。而是一边搞外交,一边备战。
翻开书你仔细看一看,到底谁没读书?
又来瞎扯。长平之战记载很多,比较详细的就是这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上党之争造成的对峙是3年,但长平之战只打了5个多月。BC262年,上党之争。秦先拿下上党;然后赵遂反攻,拉锯。到BC260年长平之战正式爆发前,秦实际上已经实控了上党大部分地区。然后老王同学在4月找了个理由,开始攻击。廉颇过来过招。4月到7月,老王追着老廉打,自己看记录。7月老廉顶不住,开始坚壁清野,但老王强攻,破了西垒壁。此后秦军没有强攻,秦赵无交兵(秦只挑战,赵也不出),直到9月赵括上任。7-9月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秦赵双方都搞外交和备战了。也就是说,廉颇坚壁清野未必守得住,因为西垒壁就是在全面防守后,被强攻破掉的。
又来瞎扯。
长平之战记载很多,比较详细的就是这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上党之争造成的对峙是3年,但长平之战只打了5个多月。
BC262年,上党之争。秦先拿下上党;然后赵遂反攻,拉锯。
到BC260年长平之战正式爆发前,秦实际上已经实控了上党大部分地区。
然后老王同学在4月找了个理由,开始攻击。廉颇过来过招。
4月到7月,老王追着老廉打,自己看记录。
7月老廉顶不住,开始坚壁清野,但老王强攻,破了西垒壁。
此后秦军没有强攻,秦赵无交兵(秦只挑战,赵也不出),直到9月赵括上任。
7-9月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秦赵双方都搞外交和备战了。
也就是说,廉颇坚壁清野未必守得住,因为西垒壁就是在全面防守后,被强攻破掉的。
你是睁眼瞎么?白起王翦列传写得明明白白。西壁垒丢时候,廉颇才坚守不出,秦军进攻无果,用计换掉廉颇。你要是看不懂汉字,就回去从小学重新学起。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你是睁眼瞎么?白起王翦列传写得明明白白。西壁垒丢时候,廉颇才坚守不出,秦军进攻无果,用计换掉廉颇。你要是看不懂汉字,就回去从小学重新学起。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关于长平之战,史记在各人列传里都有记载,然后资治通鉴也有记载。把这些涉及到长平之战的记载关联起来看,你就会知道到底是我没看书,还是你们没看书。然后拿一张地图,再结合以上文章看,你更会发现到底谁读了书。最后,把书里记载在这几年的非长平之战的文章也拿出来比对,你就会发现战争之外的外交。全部对比、关联结束的结论就是:1.赵国外交失败,合纵抗秦已无法形成。所以魏不出兵、齐不借粮、楚军太少没能形成威胁;2.赵国无粮、也无有效援军;3.廉颇实际守不住,只是秦军强攻西垒壁后再无强攻。而是一边搞外交,一边备战。翻开书你仔细看一看,到底谁没读书?
关于长平之战,史记在各人列传里都有记载,然后资治通鉴也有记载。把这些涉及到长平之战的记载关联起来看,你就会知道到底是我没看书,还是你们没看书。
然后拿一张地图,再结合以上文章看,你更会发现到底谁读了书。
最后,把书里记载在这几年的非长平之战的文章也拿出来比对,你就会发现战争之外的外交。
全部对比、关联结束的结论就是:
1.赵国外交失败,合纵抗秦已无法形成。所以魏不出兵、齐不借粮、楚军太少没能形成威胁;
2.赵国无粮、也无有效援军;
3.廉颇实际守不住,只是秦军强攻西垒壁后再无强攻。而是一边搞外交,一边备战。
翻开书你仔细看一看,到底谁没读书?
笑死了,又不是只有赵军缺粮,秦军一样缺粮。主动进攻打不过,难道不守去送么?
长平之战,廉颇用了3种策略。显示主动小规模试探,损兵折将。后来依托壁垒接战,壁垒都丢了。最后坚壁不出,秦军束手无策。摆明了苟下去才有胜机。如果僵持下去秦军必胜无疑,秦军用反间计换掉廉颇的目的是什么?帮赵军么?真是笑掉大牙。
笑死了,又不是只有赵军缺粮,秦军一样缺粮。主动进攻打不过,难道不守去送么?
长平之战,廉颇用了3种策略。显示主动小规模试探,损兵折将。后来依托壁垒接战,壁垒都丢了。最后坚壁不出,秦军束手无策。摆明了苟下去才有胜机。如果僵持下去秦军必胜无疑,秦军用反间计换掉廉颇的目的是什么?帮赵军么?真是笑掉大牙。
你要不再看看?这不是赵军先动手?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这是秦军不打了么?这不是秦军进攻,赵军不打了么?廉颇在丢失西壁垒之后才开始坚守不出。秦军没办法就用计换掉廉颇。你口口声声史书记载,你真的看过白起王翦列传么?
[图片]
你要不再看看?这不是赵军先动手?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这是秦军不打了么?这不是秦军进攻,赵军不打了么?廉颇在丢失西壁垒之后才开始坚守不出。秦军没办法就用计换掉廉颇。你口口声声史书记载,你真的看过白起王翦列传么?
你看看前一句说的是什么?
四月,老王因为赵按据上党民而攻赵,这是开战了。是老王先打的。
你说的是发生在此后的时候。
七月,廉颇垒壁守之。就是已经坚壁清野了……只不过老王强攻拔掉了西垒壁。
然后停止了强攻,只挑战,赵不出。没有交锋。
原文顺序你是直接忽略前文么?!
四月开战,7月破了西垒壁之后,只挑战无交锋啊。
你看看前一句说的是什么?
四月,老王因为赵按据上党民而攻赵,这是开战了。是老王先打的。
你说的是发生在此后的时候。
七月,廉颇垒壁守之。就是已经坚壁清野了……只不过老王强攻拔掉了西垒壁。
然后停止了强攻,只挑战,赵不出。没有交锋。
原文顺序你是直接忽略前文么?!
四月开战,7月破了西垒壁之后,只挑战无交锋啊。
笑死了,又不是只有赵军缺粮,秦军一样缺粮。主动进攻打不过,难道不守去送么?长平之战,廉颇用了3种策略。显示主动小规模试探,损兵折将。后来依托壁垒接战,壁垒都丢了。最后坚壁不出,秦军束手无策。摆明了苟下去才有胜机。如果僵持下去秦军必胜无疑,秦军用反间计换掉廉颇的目的是什么?帮赵军么?真是笑掉大牙。
[图片]
笑死了,又不是只有赵军缺粮,秦军一样缺粮。主动进攻打不过,难道不守去送么?
长平之战,廉颇用了3种策略。显示主动小规模试探,损兵折将。后来依托壁垒接战,壁垒都丢了。最后坚壁不出,秦军束手无策。摆明了苟下去才有胜机。如果僵持下去秦军必胜无疑,秦军用反间计换掉廉颇的目的是什么?帮赵军么?真是笑掉大牙。
廉颇死守,秦军束手无策的描述在哪里?!我为啥没见过?!
1.廉颇垒壁死守,先被破了西垒壁。秦军至此无强攻,秦赵无交兵。这是战场上。战场之外呢?
2.战场之外,秦杜绝了魏的出兵,给齐警告导致齐不借粮,防务楚国导致楚兵无法有效支援赵,同时使间赵国撤掉廉颇,并且偷偷安排白起进入长平。这些都是备战之策啊。
如何叫束手无策……
人家秦摆明了就是要干一波大的,所以停止了强攻积极备战。到你这变成了束手无策!
廉颇死守,秦军束手无策的描述在哪里?!我为啥没见过?!
1.廉颇垒壁死守,先被破了西垒壁。秦军至此无强攻,秦赵无交兵。这是战场上。战场之外呢?
2.战场之外,秦杜绝了魏的出兵,给齐警告导致齐不借粮,防务楚国导致楚兵无法有效支援赵,同时使间赵国撤掉廉颇,并且偷偷安排白起进入长平。这些都是备战之策啊。
如何叫束手无策……
人家秦摆明了就是要干一波大的,所以停止了强攻积极备战。到你这变成了束手无策!
你是睁眼瞎么?白起王翦列传写得明明白白。西壁垒丢时候,廉颇才坚守不出,秦军进攻无果,用计换掉廉颇。你要是看不懂汉字,就回去从小学重新学起。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你是睁眼瞎么?白起王翦列传写得明明白白。西壁垒丢时候,廉颇才坚守不出,秦军进攻无果,用计换掉廉颇。你要是看不懂汉字,就回去从小学重新学起。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七月,筑垒壁守之。
这时候起,已经是死守了。然后被破,廉颇在另一个壁垒坚守不出。秦军数挑战(注意不是攻击),赵不出。
文章是要整体去读的,而不是摘开了看。依你的意思,西垒壁是没有坚守,而是出去浪了才被破的????西垒壁不是廉颇部署的??
7月破了西垒壁之后,秦赵直到9月无交锋,因为秦军没有强攻,只是挑战。
七月,筑垒壁守之。
这时候起,已经是死守了。然后被破,廉颇在另一个壁垒坚守不出。秦军数挑战(注意不是攻击),赵不出。
文章是要整体去读的,而不是摘开了看。依你的意思,西垒壁是没有坚守,而是出去浪了才被破的????西垒壁不是廉颇部署的??
7月破了西垒壁之后,秦赵直到9月无交锋,因为秦军没有强攻,只是挑战。
笑死了,又不是只有赵军缺粮,秦军一样缺粮。主动进攻打不过,难道不守去送么?长平之战,廉颇用了3种策略。显示主动小规模试探,损兵折将。后来依托壁垒接战,壁垒都丢了。最后坚壁不出,秦军束手无策。摆明了苟下去才有胜机。如果僵持下去秦军必胜无疑,秦军用反间计换掉廉颇的目的是什么?帮赵军么?真是笑掉大牙。
[图片]
笑死了,又不是只有赵军缺粮,秦军一样缺粮。主动进攻打不过,难道不守去送么?
长平之战,廉颇用了3种策略。显示主动小规模试探,损兵折将。后来依托壁垒接战,壁垒都丢了。最后坚壁不出,秦军束手无策。摆明了苟下去才有胜机。如果僵持下去秦军必胜无疑,秦军用反间计换掉廉颇的目的是什么?帮赵军么?真是笑掉大牙。
秦军缺粮不假,但是最起码不是缺的要命。
秦军不需要去借粮,并且还能增兵增粮!
赵军呢。直接断粮,被迫借粮。
相当于秦没钱,但是手里有个1万块能支持半年,着急了还能雇人赶工;
而赵也没钱,手里只有10块,只能支持1个月。
这就是都缺粮,问题程度一样么?!
秦军缺粮不假,但是最起码不是缺的要命。
秦军不需要去借粮,并且还能增兵增粮!
赵军呢。直接断粮,被迫借粮。
相当于秦没钱,但是手里有个1万块能支持半年,着急了还能雇人赶工;
而赵也没钱,手里只有10块,只能支持1个月。
这就是都缺粮,问题程度一样么?!
9月前,秦赵兵力应该不大。之后赵军断粮,秦赵兵力只怕相差巨大。毕竟秦国举国而战,征发全国15岁以上可战之力投入长平。我们权当这是一句夸张的描述,不至于全国,但是最近的几个地方肯定是能做到的吧。那么至少会多出原先兵力的1/3。为什么这么说,参考秦兵役。以前征兵家里可以留人,但现在15岁你就得上,你觉得会多出多少人?!秦军举国征兵参战,赵没有。人数会差别很小么?!
9月前,秦赵兵力应该不大。
之后赵军断粮,秦赵兵力只怕相差巨大。
毕竟秦国举国而战,征发全国15岁以上可战之力投入长平。我们权当这是一句夸张的描述,不至于全国,但是最近的几个地方肯定是能做到的吧。
那么至少会多出原先兵力的1/3。
为什么这么说,参考秦兵役。以前征兵家里可以留人,但现在15岁你就得上,你觉得会多出多少人?!
秦军举国征兵参战,赵没有。人数会差别很小么?!
现在普遍推测的是秦军55~60万,赵国45万,这种大级别战役这种差距很大吗?更何况你赵国还是守方,能被轻易的做到诱敌深入,并被几千人切断粮道,这种蠢的不能再蠢了,也只有你这种人会吹
现在普遍推测的是秦军55~60万,赵国45万,这种大级别战役这种差距很大吗?更何况你赵国还是守方,能被轻易的做到诱敌深入,并被几千人切断粮道,这种蠢的不能再蠢了,也只有你这种人会吹
笑死了,又不是只有赵军缺粮,秦军一样缺粮。主动进攻打不过,难道不守去送么?长平之战,廉颇用了3种策略。显示主动小规模试探,损兵折将。后来依托壁垒接战,壁垒都丢了。最后坚壁不出,秦军束手无策。摆明了苟下去才有胜机。如果僵持下去秦军必胜无疑,秦军用反间计换掉廉颇的目的是什么?帮赵军么?真是笑掉大牙。
[图片]
笑死了,又不是只有赵军缺粮,秦军一样缺粮。主动进攻打不过,难道不守去送么?
长平之战,廉颇用了3种策略。显示主动小规模试探,损兵折将。后来依托壁垒接战,壁垒都丢了。最后坚壁不出,秦军束手无策。摆明了苟下去才有胜机。如果僵持下去秦军必胜无疑,秦军用反间计换掉廉颇的目的是什么?帮赵军么?真是笑掉大牙。
关于缺粮程度,其实长平之战之后也有体现。
长平之战结束。就在下一年,也就是距离长平之战结束不足12个月,秦军包围了邯郸。
秦军居然有粮支持部队直接围攻赵首都邯郸,说明当时长平缺粮也只是暂时的。
反观赵国。邯郸被围是怎么个情况: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
严重缺粮。
BC262上党之争,赵国能主动出兵和秦军拉扯,但最后失去了上党大部分地区的控制;
BC260长平之战,4月秦先发起战争,赵防御。然后10月粮绝兵败。
BC259年九月,距离长平之战结束11个月(不足一年),秦军就有粮食组织新一轮的更强大的攻势直接发动邯郸之围。然后双方干了十七个月,他国援军进入战场帮助打退了秦军。
这就说明问题,秦军在长平之战是只是短暂缺粮,而赵军是真的没粮了。
如果其他国的援军不来,这次邯郸之围就是赵国最后一战了。
那么为什么长平之战,他国未援?这就是长平之战之外的外交,也是7月到9月之间秦赵没有交锋的原因。这期间那么多事你们完全看不到,只说廉颇死守了——秦军也未攻啊!因为秦国这时候准备干波大的,四处在搞外交和备战。
为啥他要搞大的,大概率是知道赵国粮食不够了,所以想一战而定。要不然后面的操作纯属莽夫行为了。
2个月时间里,战场上秦军不攻,赵军也不动。战场外,秦和魏、和齐、和楚谈条件,和赵离间,自家备战。
赵也在行动啊。和秦谈和、和齐借粮借兵、和楚借兵、和魏求援。只是除了楚之外,其他计划都落空了。
然后外交环境已定,没办法了只能决死了。才出现赵括上任的事。
廉颇死守,没粮没援啊。怎办??
关于缺粮程度,其实长平之战之后也有体现。
长平之战结束。就在下一年,也就是距离长平之战结束不足12个月,秦军包围了邯郸。
秦军居然有粮支持部队直接围攻赵首都邯郸,说明当时长平缺粮也只是暂时的。
反观赵国。邯郸被围是怎么个情况: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
严重缺粮。
BC262上党之争,赵国能主动出兵和秦军拉扯,但最后失去了上党大部分地区的控制;
BC260长平之战,4月秦先发起战争,赵防御。然后10月粮绝兵败。
BC259年九月,距离长平之战结束11个月(不足一年),秦军就有粮食组织新一轮的更强大的攻势直接发动邯郸之围。然后双方干了十七个月,他国援军进入战场帮助打退了秦军。
这就说明问题,秦军在长平之战是只是短暂缺粮,而赵军是真的没粮了。
如果其他国的援军不来,这次邯郸之围就是赵国最后一战了。
那么为什么长平之战,他国未援?这就是长平之战之外的外交,也是7月到9月之间秦赵没有交锋的原因。这期间那么多事你们完全看不到,只说廉颇死守了——秦军也未攻啊!因为秦国这时候准备干波大的,四处在搞外交和备战。
为啥他要搞大的,大概率是知道赵国粮食不够了,所以想一战而定。要不然后面的操作纯属莽夫行为了。
2个月时间里,战场上秦军不攻,赵军也不动。战场外,秦和魏、和齐、和楚谈条件,和赵离间,自家备战。
赵也在行动啊。和秦谈和、和齐借粮借兵、和楚借兵、和魏求援。只是除了楚之外,其他计划都落空了。
然后外交环境已定,没办法了只能决死了。才出现赵括上任的事。
廉颇死守,没粮没援啊。怎办??
现在普遍推测的是秦军55~60万,赵国45万,这种大级别战役这种差距很大吗?更何况你赵国还是守方,能被轻易的做到诱敌深入,并被几千人切断粮道,这种蠢的不能再蠢了,也只有你这种人会吹
[图片]
现在普遍推测的是秦军55~60万,赵国45万,这种大级别战役这种差距很大吗?更何况你赵国还是守方,能被轻易的做到诱敌深入,并被几千人切断粮道,这种蠢的不能再蠢了,也只有你这种人会吹
不是粮道问题!
是赵国问齐国借粮了!!!
就算粮道畅通,粮从哪来?!
不是粮道问题!
是赵国问齐国借粮了!!!
就算粮道畅通,粮从哪来?!
现在普遍推测的是秦军55~60万,赵国45万,这种大级别战役这种差距很大吗?更何况你赵国还是守方,能被轻易的做到诱敌深入,并被几千人切断粮道,这种蠢的不能再蠢了,也只有你这种人会吹
[图片]
现在普遍推测的是秦军55~60万,赵国45万,这种大级别战役这种差距很大吗?更何况你赵国还是守方,能被轻易的做到诱敌深入,并被几千人切断粮道,这种蠢的不能再蠢了,也只有你这种人会吹
参战总兵力90万,差距10-15万,你告诉我差距不大。
行,都这份上了。差距确实不打。
我们最大的体育馆只能装5万人。去看看,感受下。
参战总兵力90万,差距10-15万,你告诉我差距不大。
行,都这份上了。差距确实不打。
我们最大的体育馆只能装5万人。去看看,感受下。
赵括被包围后,指挥饥饿疲惫的赵军发起几十次突围的冲锋,仍然能保持军队阵型不乱,进退有度,可见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赵括被包围后,指挥饥饿疲惫的赵军发起几十次突围的冲锋,仍然能保持军队阵型不乱,进退有度,可见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反观杜兰特都是大周联盟的,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反观杜兰特[狗头]都是大周联盟的,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现在普遍推测的是秦军55~60万,赵国45万,这种大级别战役这种差距很大吗?更何况你赵国还是守方,能被轻易的做到诱敌深入,并被几千人切断粮道,这种蠢的不能再蠢了,也只有你这种人会吹
[图片]
现在普遍推测的是秦军55~60万,赵国45万,这种大级别战役这种差距很大吗?更何况你赵国还是守方,能被轻易的做到诱敌深入,并被几千人切断粮道,这种蠢的不能再蠢了,也只有你这种人会吹
其实关键问题就是粮。
我们都知道四月开打,廉颇连着败阵丢地。到七月,廉颇筑垒壁死守,接着被攻破西垒壁。然后两军没有交锋,直到9月赵括上任。
7-9月战场上没战事,那战场外发生了什么?
秦搞外交,并且有前提“齐楚亲则退兵,不亲就继续干死赵”。1.和魏谈条件使魏不出兵;2.接着和齐谈条件使得齐也做壁上观甚至不借粮给赵;3.再和楚谈条件但没谈成,所以陈兵防务楚使得楚兵未能加入战场;4.拒绝赵和谈,并离间;6.积极备战,让白起偷偷进长平。
赵也没歇着,一边找援一边和谈,同时借粮。但是都没奏效!!!!全部失败。
也就是说,在9月的时候,赵可能除了不知道白起来了之外,其余的都知晓了:1.秦军要干大仗;2.没有援兵;3.粮食没有了。
怎么办?没粮没援怎么办?廉颇在前面守,但是粮食已经没有了…他能守几天?!
接下来的事更证明这一点。秦军增兵,那赵军为啥不增?是没人么?不是你要知道11个月后邯郸之战还有人的。那为啥不增兵?
还有。长平之战结束后仅仅11个月后,秦军围了邯郸。邯郸什么情况:记载里说根本没有粮食……
然后围了十七个月,终于等到魏、齐、楚出兵进入战场,打退秦军。
也就是说,赵军实际上无法自身去抵挡秦军的。秦军如果不考虑政治外交,是能单方面击败赵军的。之所以廉颇死守的时候,秦军不强攻,是因为在做决战准备。
并不是廉颇死守就能守住(事实上西垒壁被破),而是秦军应该知晓了赵国的“病”,想趁你病要你命一波干死。所以才暂时停战,四处搞外交环境。
所有事件连起来看,比对、关联起来看。无粮才是赵国死局,而不是粮道被绝。
粮道被绝你可以出兵抢回来啊,毕竟绝粮道的秦军不是什么几十万精锐。那为啥不抢回来?而是借粮!
因为就算粮道不绝,也无粮可送。
秦军绝粮道大概率是上个保险,而不是关键一招。
其实关键问题就是粮。
我们都知道四月开打,廉颇连着败阵丢地。到七月,廉颇筑垒壁死守,接着被攻破西垒壁。然后两军没有交锋,直到9月赵括上任。
7-9月战场上没战事,那战场外发生了什么?
秦搞外交,并且有前提“齐楚亲则退兵,不亲就继续干死赵”。1.和魏谈条件使魏不出兵;2.接着和齐谈条件使得齐也做壁上观甚至不借粮给赵;3.再和楚谈条件但没谈成,所以陈兵防务楚使得楚兵未能加入战场;4.拒绝赵和谈,并离间;6.积极备战,让白起偷偷进长平。
赵也没歇着,一边找援一边和谈,同时借粮。但是都没奏效!!!!全部失败。
也就是说,在9月的时候,赵可能除了不知道白起来了之外,其余的都知晓了:1.秦军要干大仗;2.没有援兵;3.粮食没有了。
怎么办?没粮没援怎么办?廉颇在前面守,但是粮食已经没有了…他能守几天?!
接下来的事更证明这一点。秦军增兵,那赵军为啥不增?是没人么?不是你要知道11个月后邯郸之战还有人的。那为啥不增兵?
还有。长平之战结束后仅仅11个月后,秦军围了邯郸。邯郸什么情况:记载里说根本没有粮食……
然后围了十七个月,终于等到魏、齐、楚出兵进入战场,打退秦军。
也就是说,赵军实际上无法自身去抵挡秦军的。秦军如果不考虑政治外交,是能单方面击败赵军的。之所以廉颇死守的时候,秦军不强攻,是因为在做决战准备。
并不是廉颇死守就能守住(事实上西垒壁被破),而是秦军应该知晓了赵国的“病”,想趁你病要你命一波干死。所以才暂时停战,四处搞外交环境。
所有事件连起来看,比对、关联起来看。无粮才是赵国死局,而不是粮道被绝。
粮道被绝你可以出兵抢回来啊,毕竟绝粮道的秦军不是什么几十万精锐。那为啥不抢回来?而是借粮!
因为就算粮道不绝,也无粮可送。
秦军绝粮道大概率是上个保险,而不是关键一招。
七月,筑垒壁守之。这时候起,已经是死守了。然后被破,廉颇在另一个壁垒坚守不出。秦军数挑战(注意不是攻击),赵不出。文章是要整体去读的,而不是摘开了看。依你的意思,西垒壁是没有坚守,而是出去浪了才被破的????西垒壁不是廉颇部署的??7月破了西垒壁之后,秦赵直到9月无交锋,因为秦军没有强攻,只是挑战。
七月,筑垒壁守之。
这时候起,已经是死守了。然后被破,廉颇在另一个壁垒坚守不出。秦军数挑战(注意不是攻击),赵不出。
文章是要整体去读的,而不是摘开了看。依你的意思,西垒壁是没有坚守,而是出去浪了才被破的????西垒壁不是廉颇部署的??
7月破了西垒壁之后,秦赵直到9月无交锋,因为秦军没有强攻,只是挑战。
从逻辑上他已经聊爆了……放他条生路吧
从逻辑上他已经聊爆了……放他条生路吧
你看看前一句说的是什么?四月,老王因为赵按据上党民而攻赵,这是开战了。是老王先打的。你说的是发生在此后的时候。七月,廉颇垒壁守之。就是已经坚壁清野了……只不过老王强攻拔掉了西垒壁。然后停止了强攻,只挑战,赵不出。没有交锋。原文顺序你是直接忽略前文么?!四月开战,7月破了西垒壁之后,只挑战无交锋啊。
你看看前一句说的是什么?
四月,老王因为赵按据上党民而攻赵,这是开战了。是老王先打的。
你说的是发生在此后的时候。
七月,廉颇垒壁守之。就是已经坚壁清野了……只不过老王强攻拔掉了西垒壁。
然后停止了强攻,只挑战,赵不出。没有交锋。
原文顺序你是直接忽略前文么?!
四月开战,7月破了西垒壁之后,只挑战无交锋啊。
别逗了,秦军攻击上党关廉颇什么事?廉颇什么时候上任的你看不到么?廉颇上任之后第一句记载就是赵军士卒犯秦斥兵,说明廉颇刚上来是很主动的试探,你看不懂么?
别逗了,秦军攻击上党关廉颇什么事?廉颇什么时候上任的你看不到么?廉颇上任之后第一句记载就是赵军士卒犯秦斥兵,说明廉颇刚上来是很主动的试探,你看不懂么?
上海匡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B2-20211235 沪ICP备2021021198号-6 Copyright ©2021 KUANGHUI All Rights Reserved. 匡慧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