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帖
不做什么更宏观的叙事,说明了表音和表意语言系统在舶来词上的处理区别,尤其到最后两个词就非常明显不是说中国没有音译舶来词,但纯音译确实比较少,大多会“信达雅”一下
一般外来语音译成中文不会超过三个音节,超过肯定换其他说法
中国也有部分融合英文的,例如其中说的Internet,中文应该叫因特网或者英特网,不应该叫网络。前两个字发音就是借鉴英文的发音的,再融合中文的网。
现在叫互联网吧,哪还有人说因特网了暴露年龄了
现在叫互联网吧,哪还有人说因特网了[微笑]暴露年龄了
因特网用的时间很短,常出现在专业教材中,常用的还是互联网
有趣
为什么都不穿鞋?不味吗?
为什么美国牛哄哄的坐中间?还想当大哥吗?
有,只是很少,比如歇斯底里
明显就是最异质的中文最值得关注,结果全体人装出一副对中文没啥兴趣的态度,反而更关心原本的英文发音在各个地方变化成什么发音,隐含的意思还是英文雅言为尊,其他的都是方言乐子。中文都不屑于参加你们这种低级趣味
tiktok上有个专门对比中日韩三国发音的,做了很多集,日本好一点,大概还有20%是自己的发音,韩国要不然就是汉语发音,要不然就是英语外来词,几乎没有自己的东西。
洗发水中文也可以叫香波,外来词
用的少,就像球鞋以前也叫波鞋!
这些还是些常用词简单的,但凡搞点专业性词汇,一个个都抓瞎,看不懂听不懂
那也是极少数
因为说香波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洗发水一听就知道是用来洗头发的水。中文的优势就在于碰到新事物时,常用字简单一组就可以表达含义。
在日韩估计书叫布克,苹果叫挨炮,狗叫倒戈,那叫一个地道儿
一般超过三个音节以上的外来语不会被直接用在中文里
这就不得不提歇斯底里了
[图片]
这不是意象化的典型吗
沙发,咖啡,还有很多词汇其实是来自日本(字是汉字,词是日本那边造的)
为毛韩国人要用韩语说“在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