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说:
曹仁换防樊城以及乐进的降职调岗基本说明了曹军这几年在荆州方面损失不小。
自刘备入川后这史书无载的两年多时间里,曹军失去了汉水航道控制权,并被北推至了襄阳一线。
楼主评:
乐进降职说前面几期吐槽过了,“乐进降职”四字在这篇文章里出现不下十次。如果乐进被曹操征调打濡须之战算降职,那么诸葛亮张飞赵云被征调参加入川之战也是降职?这个前提假设首先不成立,后面推导的“曹军这几年在荆州方面损失不小”以及曹军失去了汉水航道控制权”均是子虚乌有了。
至于“北推至了襄阳一线”,属于粉圈游戏思维,受光荣游戏影响,认为仗打到哪里,就控制了哪里,实则根本不是。曹魏曾经大举攻南郡,一度包围江陵,攻占城南江中岛屿,仍然无法攻克江陵,最终在水涨前撤出。难道可以理解为曹魏控制了汉水航道,将魏吴防线推到了江陵南岸?况且吴将朱然也围过樊城,最终被司马懿率中军击退。
古代割据势力对峙,边境从来不是寸土必争,防守也从来不是处处置守,而是选择重点防守。就像曹魏防御淮南,主要靠合肥这个坚城,合肥以南诺大的淮南地区,吴人来去自如,但若不攻克合肥,也无所得。曹魏筑陈仓、吴人御西陵,都是如此。
小吏说:
乐进在此前的战斗履历是啥呢?
刚出道的时候就脾气大,性骁勇,带着千余部曲入股做了专打硬仗的陷阵都尉。(以胆烈从太祖···遣还本郡募兵,得千馀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反攻濮阳打吕布,围攻张超于雍丘,全都是先登的大功,因此还被封为广昌亭侯,人家是最早的那波封侯者,比于禁进步的都早。(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后来又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小沛,足迹遍布荆州,徐州,河内、豫州。
战绩是:皆破之。
在黄河沿线和于禁站台,杀数千人,降20余将,渡河攻获嘉,顺利回来。(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在乌巢夜袭中,乐进力战后阵斩淳于琼。(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在黎阳跟袁尚袁谭哥俩僵持时斩其大将。(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
在南皮剿灭袁谭时这大哥又先登了!(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
建安十一年论功大封赏时,外姓诸将中论功大行赏,前三位分别是:
于禁,虎威将军。
乐进,折冲将军。
张辽,荡寇将军。
曹操对这三位的表现是这么评价的:
1、能打。(武力既弘)
2、有脑子。(计略周备)
3、不偷奸耍滑。(质忠性一,守执节义)
4、不怕死,谁碰谁死。(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5、能独当一面。(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
在这里画一下重点,前面我们短暂介绍过于禁在宛城和黄河、官渡,张辽在白狼山上的表现,这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曹操夸的那句“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这三将堪称曹营攻坚最猛的三股力量。
楼主评:
这里小吏基本就是对着三国志原文用自己的话翻译了下,我也没太多意见。不过我想提一句,曹魏这边攻坚主要还是靠曹操自己。比如高干壶关反叛,乐进、李典攻几个月拿不下,曹操亲征,高干听说后直接自己跑路了,这种威慑力不是一帮将领能比的。曹魏几次著名攻城战都是曹操亲自打的。
小吏说:
乐进这辈子自打出道就是先登攻击狂魔,但是,到了襄阳和二爷在对战后差距出现了。
乐进在刘备领兵走后一度收复失地,但随后就开始没啥记载了。
倒是在寻口战关羽,人家文聘封侯了,最远南下到青泥还不一定是真的,然后就是大空白,随后被降职调走。
总之,乐进在荆州的表现和他的前半生比起来就好像被魏国经济公司封杀了一样。
为什么要封杀他呢?
有丑闻了呗。
在和二爷对战的这几年里,原本先登鬼才的进攻型狂魔乐进,被自己摸索出超级水军陆战队打法的关羽打的实在张不开嘴了。
楼主评:
小吏前面吹曹魏诸将,主要还是为后文铺垫,言下之意就是曹魏最厉害的矛对上关羽也吃瘪,说于禁、乐进不够,还要把张辽捆绑上。
有关乐进在荆州的一些列战斗我上期论述过了,并无时间记载。本身乐进传有丢失记载的嫌疑,陈寿又记得笼统。小吏强行把乐进在荆州的战功都安排在210年前,营造一段真空期,凸显魏史为乐进避讳的样子,实则不然。
一个将军,在2-3年之内打3场战斗,我觉得再正常不过了,某个将军几年内只记了一句话,甚至一句话都没有,在史书里很正常。于禁将军在襄樊之战前的记载止于封虎威将军
中间将近十年真空期,小吏如果多翻翻史书也不至于如此大惊小怪。
至于小吏提到的“封杀”,直接和史书违背。三国志明确记载乐进从征濡须之战后假节,并在驻军合肥后增邑。乐进增邑后达到一千二百户,要知道当时武将奉邑过千是不多的。乐进后不久迁右将军,理由史书记载的是“以进数有功”,不知道小吏是不是选择性遗忘这几个字。
乐进在合肥之役不久后就病死了,所以乐进从征东线及驻合肥的时候,他的人生没几年了,武将晚年在记载中逐渐暗淡也很常见。
小吏的“超级高水平水军陆战队”上期吐槽过了,不再赘述。
小吏说:
一般来讲方面军大将是不好轻易换的,因为当地的威望与熟悉度是很大一笔财富。
比如张辽晚年就一直搁合肥养老,起到了小孩不敢哭,孙权不敢闹的效果。
乐进被降职说明这四年多打的实在是不咋地,而派曹仁去荆州站台也是因为之前的江陵消耗战中曹仁作风英勇,打的顽强,是个防御高手。(其实曹仁也是进攻的一生,就是赶上周郎和二爷了)
楼主评:
小吏这边又开始随心所欲推理了。方面大将轻易不换,问题是乐进都算不上方面大将,或者当时曹魏的都督制度还未成熟。我上期说过。乐进在荆州时都未曾假节,跟文聘都分不出来高低,充其量就是临时守一下。
曹魏在日后都督制度成型后,基本是诸曹夏侯作为地方都督,曹仁是曹魏第一位以四征假节为地方都督,算是曹魏宗室镇四方的雏形。
即便张辽,也未曾真正当过方面大将,前有夏侯惇,后有曹休。
曹仁任江南都督也是很自然的事,当时诸曹夏侯里,夏侯惇长期在豫州活动,曹休、曹真、夏侯尚这些都还没啥经验,只有曹仁和夏侯渊能打,夏侯渊忙着打西线,只有曹仁而已。
小吏把乐进从征东线看成降职,本质上是受“二国演义”思维影响,不把吴人当回事。实际曹操在赤壁后频繁去东线,战事吃紧调战将很正常。
【三国正史】驳渤海小吏!关羽震华夏篇(二)曹操为何没有威震华夏的待遇
【三国正史】驳渤海小吏!关羽震华夏篇(三)如何无史料推导刘备集团北推?
小吏说:
曹仁换防樊城以及乐进的降职调岗基本说明了曹军这几年在荆州方面损失不小。
自刘备入川后这史书无载的两年多时间里,曹军失去了汉水航道控制权,并被北推至了襄阳一线。
楼主评:
乐进降职说前面几期吐槽过了,“乐进降职”四字在这篇文章里出现不下十次。如果乐进被曹操征调打濡须之战算降职,那么诸葛亮张飞赵云被征调参加入川之战也是降职?这个前提假设首先不成立,后面推导的“曹军这几年在荆州方面损失不小”以及曹军失去了汉水航道控制权”均是子虚乌有了。
至于“北推至了襄阳一线”,属于粉圈游戏思维,受光荣游戏影响,认为仗打到哪里,就控制了哪里,实则根本不是。曹魏曾经大举攻南郡,一度包围江陵,攻占城南江中岛屿,仍然无法攻克江陵,最终在水涨前撤出。难道可以理解为曹魏控制了汉水航道,将魏吴防线推到了江陵南岸?况且吴将朱然也围过樊城,最终被司马懿率中军击退。
古代割据势力对峙,边境从来不是寸土必争,防守也从来不是处处置守,而是选择重点防守。就像曹魏防御淮南,主要靠合肥这个坚城,合肥以南诺大的淮南地区,吴人来去自如,但若不攻克合肥,也无所得。曹魏筑陈仓、吴人御西陵,都是如此。
小吏说:
乐进在此前的战斗履历是啥呢?
刚出道的时候就脾气大,性骁勇,带着千余部曲入股做了专打硬仗的陷阵都尉。(以胆烈从太祖···遣还本郡募兵,得千馀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反攻濮阳打吕布,围攻张超于雍丘,全都是先登的大功,因此还被封为广昌亭侯,人家是最早的那波封侯者,比于禁进步的都早。(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后来又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小沛,足迹遍布荆州,徐州,河内、豫州。
战绩是:皆破之。
在黄河沿线和于禁站台,杀数千人,降20余将,渡河攻获嘉,顺利回来。(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在乌巢夜袭中,乐进力战后阵斩淳于琼。(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在黎阳跟袁尚袁谭哥俩僵持时斩其大将。(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
在南皮剿灭袁谭时这大哥又先登了!(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
建安十一年论功大封赏时,外姓诸将中论功大行赏,前三位分别是:
于禁,虎威将军。
乐进,折冲将军。
张辽,荡寇将军。
曹操对这三位的表现是这么评价的:
1、能打。(武力既弘)
2、有脑子。(计略周备)
3、不偷奸耍滑。(质忠性一,守执节义)
4、不怕死,谁碰谁死。(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5、能独当一面。(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
在这里画一下重点,前面我们短暂介绍过于禁在宛城和黄河、官渡,张辽在白狼山上的表现,这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曹操夸的那句“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这三将堪称曹营攻坚最猛的三股力量。
楼主评:
这里小吏基本就是对着三国志原文用自己的话翻译了下,我也没太多意见。不过我想提一句,曹魏这边攻坚主要还是靠曹操自己。比如高干壶关反叛,乐进、李典攻几个月拿不下,曹操亲征,高干听说后直接自己跑路了,这种威慑力不是一帮将领能比的。曹魏几次著名攻城战都是曹操亲自打的。
小吏说:
乐进这辈子自打出道就是先登攻击狂魔,但是,到了襄阳和二爷在对战后差距出现了。
乐进在刘备领兵走后一度收复失地,但随后就开始没啥记载了。
倒是在寻口战关羽,人家文聘封侯了,最远南下到青泥还不一定是真的,然后就是大空白,随后被降职调走。
总之,乐进在荆州的表现和他的前半生比起来就好像被魏国经济公司封杀了一样。
为什么要封杀他呢?
有丑闻了呗。
在和二爷对战的这几年里,原本先登鬼才的进攻型狂魔乐进,被自己摸索出超级水军陆战队打法的关羽打的实在张不开嘴了。
楼主评:
小吏前面吹曹魏诸将,主要还是为后文铺垫,言下之意就是曹魏最厉害的矛对上关羽也吃瘪,说于禁、乐进不够,还要把张辽捆绑上。
有关乐进在荆州的一些列战斗我上期论述过了,并无时间记载。本身乐进传有丢失记载的嫌疑,陈寿又记得笼统。小吏强行把乐进在荆州的战功都安排在210年前,营造一段真空期,凸显魏史为乐进避讳的样子,实则不然。
一个将军,在2-3年之内打3场战斗,我觉得再正常不过了,某个将军几年内只记了一句话,甚至一句话都没有,在史书里很正常。于禁将军在襄樊之战前的记载止于封虎威将军
中间将近十年真空期,小吏如果多翻翻史书也不至于如此大惊小怪。
至于小吏提到的“封杀”,直接和史书违背。三国志明确记载乐进从征濡须之战后假节,并在驻军合肥后增邑。乐进增邑后达到一千二百户,要知道当时武将奉邑过千是不多的。乐进后不久迁右将军,理由史书记载的是“以进数有功”,不知道小吏是不是选择性遗忘这几个字。
乐进在合肥之役不久后就病死了,所以乐进从征东线及驻合肥的时候,他的人生没几年了,武将晚年在记载中逐渐暗淡也很常见。
小吏的“超级高水平水军陆战队”上期吐槽过了,不再赘述。
小吏说:
一般来讲方面军大将是不好轻易换的,因为当地的威望与熟悉度是很大一笔财富。
比如张辽晚年就一直搁合肥养老,起到了小孩不敢哭,孙权不敢闹的效果。
乐进被降职说明这四年多打的实在是不咋地,而派曹仁去荆州站台也是因为之前的江陵消耗战中曹仁作风英勇,打的顽强,是个防御高手。(其实曹仁也是进攻的一生,就是赶上周郎和二爷了)
楼主评:
小吏这边又开始随心所欲推理了。方面大将轻易不换,问题是乐进都算不上方面大将,或者当时曹魏的都督制度还未成熟。我上期说过。乐进在荆州时都未曾假节,跟文聘都分不出来高低,充其量就是临时守一下。
曹魏在日后都督制度成型后,基本是诸曹夏侯作为地方都督,曹仁是曹魏第一位以四征假节为地方都督,算是曹魏宗室镇四方的雏形。
即便张辽,也未曾真正当过方面大将,前有夏侯惇,后有曹休。
曹仁任江南都督也是很自然的事,当时诸曹夏侯里,夏侯惇长期在豫州活动,曹休、曹真、夏侯尚这些都还没啥经验,只有曹仁和夏侯渊能打,夏侯渊忙着打西线,只有曹仁而已。
小吏把乐进从征东线看成降职,本质上是受“二国演义”思维影响,不把吴人当回事。实际曹操在赤壁后频繁去东线,战事吃紧调战将很正常。
【三国正史】驳渤海小吏!关羽震华夏篇(二)曹操为何没有威震华夏的待遇
【三国正史】驳渤海小吏!关羽震华夏篇(三)如何无史料推导刘备集团北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