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谁的影响力更大? 494回复/ 50247431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引用 @大郑风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

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

也是诸葛亮的迷弟,李白还是孟浩然的迷弟。

也是诸葛亮的迷弟,李白还是孟浩然的迷弟。

亮了(0)
回复
引用 @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谁告诉你,自己的偶像地位一定比自己高?J博士就是乔丹的偶像啊,你连这个事实都不敢承认吗?

谁告诉你,自己的偶像地位一定比自己高?J博士就是乔丹的偶像啊,你连这个事实都不敢承认吗?

亮了(5)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cy

cy

亮了(0)
回复

麻痹的,啥都要比个高低。李杜二人都是最顶级的,而且都不是一个风格的,影响力这玩意儿有个具体衡量标准吗?

麻痹的,啥都要比个高低。李杜二人都是最顶级的,而且都不是一个风格的,影响力这玩意儿有个具体衡量标准吗?

亮了(0)
回复
引用 @蓝白10号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就是梅西C罗的区别

就是梅西C罗的区别

不懂可以不评论的

不懂可以不评论的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cy李杜论文

cy李杜论文

亮了(0)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个人来说,读完秋兴八首,李白的诗彻底没法和杜比了(仅代表个人)

个人来说,读完秋兴八首,李白的诗彻底没法和杜比了(仅代表个人)

亮了(2)
回复
引用 @夏花Lzh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是在语文上学会几首诗就可以随便评价他俩的,你是我第一个见到用稳健不够突出来形容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种豪放的诗是杜甫写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种炫技的诗也是杜甫写的,只不过杜甫习惯于将喷薄热烈的感情反复地压抑,融入他对家国和人民的深沉情感中,所以在不懂的人眼里看来,杜诗很无趣。可是如果你真的读懂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里蕴含的血泪,你就知道什么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

不是在语文上学会几首诗就可以随便评价他俩的,你是我第一个见到用稳健不够突出来形容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种豪放的诗是杜甫写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种炫技的诗也是杜甫写的,只不过杜甫习惯于将喷薄热烈的感情反复地压抑,融入他对家国和人民的深沉情感中,所以在不懂的人眼里看来,杜诗很无趣。可是如果你真的读懂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里蕴含的血泪,你就知道什么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亮了(2)
回复
引用 @我永远端坐云端以上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白比杜甫大10岁,如何影响杜甫诗歌?

李白比杜甫大10岁,如何影响杜甫诗歌?

举个例子,李白写过“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杜甫就模仿写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模仿的明显不,甚至后半句都有点为模仿而模仿,很生硬了

举个例子,李白写过“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杜甫就模仿写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模仿的明显不,甚至后半句都有点为模仿而模仿,很生硬了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1)

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

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

亮了(0)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cy

cy

亮了(0)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干货

干货

亮了(0)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你字多,你牛逼

你字多,你牛逼

亮了(0)
回复
引用 @本泽犸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懂可以不评论的

不懂可以不评论的

天才和普通人有问题?笑了

天才和普通人有问题?笑了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蓝白10号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天才和普通人有问题?笑了

天才和普通人有问题?笑了

在村口蹲着笑是吧?

在村口蹲着笑是吧?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1)
Re:李白和杜甫谁的影响力更大?
历史区最热帖
哪首宋词才是你心目中宋词排行榜第一
中国和美国哪国的房产是永久产权?
最让人感到遗憾的历史人物是谁
西欧各国几乎没被俄国入侵过本土搞得像世仇一样?倒是他们互相可是争斗了几百年,血债不少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
拿破仑和韩信,谁的军事才能更强?
三国中这四位武将谁最强?吕布、赵云、典韦、关羽
历史区区歌,大家觉得哪一首合适
这对夫妇后来在美国遭遇车祸,迫不得已在中文互联网上众筹,结果毫无波澜没有人理他们。
哪个朝代当王爷最舒服
历史区最新帖
历史区区歌,大家觉得哪一首合适
拿破仑和韩信,谁的军事才能更强?
穷到这个地步?俄罗斯统计局:2024年上半年,俄罗斯雇员平均月工资折合6800元。
理性讨论,人类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人是不是牛顿?
中外神话中著名的犬,吞日神君哮天犬和三头犬刻耳柏洛斯如果打起来谁强?
回忆电影神话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一个视频让大家了解,“旅长”有多会整活
诸葛亮为什么考不上大学?
如果没有慈禧的存在,光绪帝能有所作为吗?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