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谁的影响力更大? 494回复/ 50247368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引用 @horsespace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圣只是人中南波万,仙这个字已经超脱人了

圣只是人中南波万,仙这个字已经超脱人了

仙是一个人自私的逍遥肆意,仙是芸芸众生思想品质的凝聚。
仙可有可无,圣不可或缺。

仙是一个人自私的逍遥肆意,仙是芸芸众生思想品质的凝聚。
仙可有可无,圣不可或缺。

亮了(5)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Cy李杜

Cy李杜

亮了(0)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cy

cy

亮了(0)
回复
引用 @长风无息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同时代的诗人,李白也不见高于王维啊。而且王维也没推崇过李白。至于杜甫,生前名气不大,自然也不会去和李白比较。所以还是得看后世权威人士的评价。苏轼是最中立的代表,毕竟他在文坛地位不逊色于李杜。看看苏轼的评价,苏轼认为李白的问题就是写作状态不稳定,过于依赖天赋和灵感,杜甫是天赋和学识均衡发展,风格更多样,题材更丰富,是古诗的集大成,而且把古诗发展的可能性都开拓了,所以影响的诗人自然更多、更广泛。在苏轼看来,李白对诗坛的贡献和影响,也是不如杜甫的。“子美诗集大成也”“古之诗人众矣,以杜子美为首”““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良由太白豪俊,语不甚释,集中往往有临时卒然之句,故使妄庸敢尔。若杜子美世,岂复有伪撰者耶?”

同时代的诗人,李白也不见高于王维啊。而且王维也没推崇过李白。至于杜甫,生前名气不大,自然也不会去和李白比较。所以还是得看后世权威人士的评价。
苏轼是最中立的代表,毕竟他在文坛地位不逊色于李杜。看看苏轼的评价,苏轼认为李白的问题就是写作状态不稳定,过于依赖天赋和灵感,杜甫是天赋和学识均衡发展,风格更多样,题材更丰富,是古诗的集大成,而且把古诗发展的可能性都开拓了,所以影响的诗人自然更多、更广泛。在苏轼看来,李白对诗坛的贡献和影响,也是不如杜甫的。
“子美诗集大成也”
“古之诗人众矣,以杜子美为首”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良由太白豪俊,语不甚释,集中往往有临时卒然之句,故使妄庸敢尔。若杜子美世,岂复有伪撰者耶?”

王维的意见有那么重要吗?杜甫的诗可以教你在条条框框里怎么写诗,而李白的诗不拘一格想象力超凡,这个没法教,只可意会。一个是凡人,一个是仙人,凡夫俗子是修不了仙的

王维的意见有那么重要吗?杜甫的诗可以教你在条条框框里怎么写诗,而李白的诗不拘一格想象力超凡,这个没法教,只可意会。一个是凡人,一个是仙人,凡夫俗子是修不了仙的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背书客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到底,就是李白的东西是学不来的,杜甫的东西是可以慢慢学来的。想象力这种东西,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说到底,就是李白的东西是学不来的,杜甫的东西是可以慢慢学来的。想象力这种东西,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好像梅西和总裁

好像梅西和总裁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nb

nb

亮了(0)
回复
引用 @无间杀很大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好像梅西和总裁

好像梅西和总裁

那还是不同的,总裁是奖项明显不如梅西,你让总裁拿世界杯冠军和7个金球奖,评价可不见得比梅西差。

那还是不同的,总裁是奖项明显不如梅西,你让总裁拿世界杯冠军和7个金球奖,评价可不见得比梅西差。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cy李杜

cy李杜

亮了(1)
回复
引用 @急了会说急了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现在大众稍微有点尊李贬杜的倾向,就是李白是天才,而杜甫是普通人努力到最极致所能达到的,当然学术界没有。其实两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才气不分伯仲,只不过作品风格不同罢了。李白仙气十足,而杜甫更接地气一点。

现在大众稍微有点尊李贬杜的倾向,就是李白是天才,而杜甫是普通人努力到最极致所能达到的,当然学术界没有。其实两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才气不分伯仲,只不过作品风格不同罢了。李白仙气十足,而杜甫更接地气一点。

梅西 C罗

梅西 C罗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m112358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喜欢杜甫。因为杜甫的诗里有家人有自己有国家,文以载道,“诗圣”绝对是杜工部最合适的评价,读杜甫的诗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检阅。如果从文学角度评价,以我这高中语文不及格的水平来说,我还是喜欢杜诗,因为他的用典对仗韵律都非常好。李白的诗我读来心向往之心驰神往,但不回去审视自己。

我喜欢杜甫。因为杜甫的诗里有家人有自己有国家,文以载道,“诗圣”绝对是杜工部最合适的评价,读杜甫的诗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检阅。如果从文学角度评价,以我这高中语文不及格的水平来说,我还是喜欢杜诗,因为他的用典对仗韵律都非常好。李白的诗我读来心向往之心驰神往,但不回去审视自己。

你没有李白的心境
所以无动于衷

你没有李白的心境
所以无动于衷

亮了(2)
回复
引用 @aishangtianmiao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国强则爱李白之汪洋恣肆豪气冲天,国弱则爱杜甫之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国强则爱李白之汪洋恣肆豪气冲天,国弱则爱杜甫之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真扯

真扯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1)

李白明显要强啊,天才型选手

李白明显要强啊,天才型选手

亮了(0)
回复
引用 @horsespace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圣只是人中南波万,仙这个字已经超脱人了

圣只是人中南波万,仙这个字已经超脱人了

仙圣鬼都是形容作品风格的

仙圣鬼都是形容作品风格的

亮了(8)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整容植发无套跳大神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为啥登高不押韵?

为啥登高不押韵?

唐朝人不学普通话

唐朝人不学普通话

亮了(0)
回复
引用 @急了会说急了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现在大众稍微有点尊李贬杜的倾向,就是李白是天才,而杜甫是普通人努力到最极致所能达到的,当然学术界没有。其实两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才气不分伯仲,只不过作品风格不同罢了。李白仙气十足,而杜甫更接地气一点。

现在大众稍微有点尊李贬杜的倾向,就是李白是天才,而杜甫是普通人努力到最极致所能达到的,当然学术界没有。其实两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才气不分伯仲,只不过作品风格不同罢了。李白仙气十足,而杜甫更接地气一点。

杜甫也是天才,普通人努力都达不到的

杜甫也是天才,普通人努力都达不到的

亮了(14)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白杜甫

李白杜甫

亮了(0)
回复
引用 @十年浮夸终成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众所周知,虎扑几大主场战神。詹姆斯,李白。无论从义务教育里还是面相大众的基础唐诗集选,基本都是并重或者杜甫稍微高一点。从现在社会来看,李白浪漫主义确实更趋向于当今大众主要是年轻人的思想,但是辩证的看,杜甫的更多现实主义,才更贴近于时代,思维的广阔不联系于实际,都是无根之木。

众所周知,虎扑几大主场战神。詹姆斯,李白。无论从义务教育里还是面相大众的基础唐诗集选,基本都是并重或者杜甫稍微高一点。从现在社会来看,李白浪漫主义确实更趋向于当今大众主要是年轻人的思想,但是辩证的看,杜甫的更多现实主义,才更贴近于时代,思维的广阔不联系于实际,都是无根之木。

你这也没辩证地看啊,无论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是植根现实的,李白的风格难道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吗?

你这也没辩证地看啊,无论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是植根现实的,李白的风格难道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吗?

亮了(45)
回复
引用 @悬崖逮虾户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仙圣鬼都是形容作品风格的

仙圣鬼都是形容作品风格的

圣不是形容风格的,就是形容人的

圣不是形容风格的,就是形容人的

亮了(11)
回复
引用 @棋高一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李杜二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巨,鲜有可比者。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而,随着二人的去世,李白、杜甫诗歌的优劣之争随之涌现。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扬李抑杜、扬杜抑李、李杜并重。
  中晚唐:三派观点继起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名而亲自召见,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饮”。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李侯有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用今天的话来说,贺知章、唐玄宗、杜甫都曾是李白的“粉丝”。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晚年佳作连连,诗名继起。于是,从中唐到晚唐,便开始有了李杜优劣之争,并出现了三派意见。
  在李杜之后,最初表明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元稹。杜甫的孙子知道元稹一直喜欢杜甫的诗,因此在为祖父灵柩迁葬途中,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系铭。在这篇文章中,元稹盛赞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大致来看,最早的扬杜抑李论者主要是从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腐败的角度来评判李杜的高下。
  但是,相关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与元稹等人分属不同的文人集团,论诗主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他们扬杜抑李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
  唐代帝王多好诗,唐玄宗以外,唐文宗李昂也算一位。《唐诗纪事》 曾评介:“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肃、代,而古调清俊。”唐文宗在位时曾颁布一份诏书:以李白歌诗、斐旻剑、张旭草书为三绝。由此,晚唐皮日休、吴融、郑谷诸诗人多重李白。吴融曾明确表态:“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宋代:扬杜抑李占据上风
  进入宋代以后,唐人三派并存的局面被打破了,扬杜抑李的声浪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与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有关。
  第一位大人物是欧阳修。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
  第二位大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当时的主宰相,诗文、学问堪称一流。王安石于前代诗人最推崇杜甫,曾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生前曾编选李、杜、韩、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说,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
  宋人另有诗话记载,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而且,李白的诗多写女人和酒,见识不高。
  第三位大人物是黄庭坚。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又能词,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派“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后来又发展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黄与二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都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除了这三位大人物的影响,宋代的两种环境也助长了扬杜抑李的风气。一个是文学环境。宋代文人地位甚高,好发议论,也喜欢在诗中议论。杜甫曾开以议论为诗之先河,如论诗绝句等,颇投合宋人口味。另一个是社会环境。宋代积弱积贫、边患严重,国力远不如唐代强盛。很多文士、诗人、词家,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无不忧国忧民、感慨时世。这种沉痛心情,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相融,故学杜甫者多于李白。
  两宋时期,注杜诗者亦甚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李白打抱不平,提倡李杜并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刘克庄也对扬杜抑李的现象不满,但他不敢说王安石诸公,只说元稹“抑扬太甚”,为李白鸣不平。但这些人的呼唤,终究敌不过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影响力,一时难成气候。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明清:李杜并重渐成主流
  明代初期,福建长乐有个叫高棅的人,历时近十年,编选了一部《唐诗品汇》。这是明代影响极大、历时最久的唐诗读本。当时,上至朝廷官府,下至乡村私塾,多以此书为必读教材。高棅在此书中,对李杜二家诗基本持并重态度,对二人各体诗的作用、地位均作客观评述,这就改变了两宋以来扬杜抑李的风气。
  然而,明代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宋人残存的一些影响尚存。王世贞、胡应麟是明代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诗评家,他们尽管李杜并举,视二人为大家,但在反复的论述与比较中,仍往往会流露出对杜评价略高一筹的倾向。但他们的前辈杨慎,则常常借对宋人的批评来为李白打抱不平。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 ‘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又说:“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典故……近世有爱而忘其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
  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等人,也都“严驳杜诗”,特别是王慎中,凡是宋人对杜诗褒扬处,他多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不足,几乎使杜诗体无完肤,跌到历史低点。
  由于有了宋、明人的争辩、比较和分析,人们对李杜二家诗的优劣高下、风貌种种,似乎有了更多、更清醒的认识,在原先分歧颇大的状态下也日益趋同,逐渐达成共识。清初诗坛盟主为王士祯,论诗倡神韵说,其《唐贤三昧集》的兴趣多在王维和孟浩然,对杜甫的诗不甚喜欢,以为李杜齐名,却不相似,也无所谓李杜之争。继起者沈德潜,论诗主格调说,其《唐诗别裁集》以李杜为宗。
  基本上看,清代从贺贻孙、全祖望、贺裳、冯班、赵执信到薛雪、乔亿、洪亮吉、赵翼、管世铭、姚鼐、刘熙载等,基本上都持李杜并重的态度。即使个别人有扬杜抑李或扬李抑杜的倾向与见解,也只是独抒己见,未必偏激。这方面,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较为公允。他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家,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另有隐情的。除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还因为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在虎扑上文学史论课

在虎扑上文学史论课

亮了(0)
回复
Re:李白和杜甫谁的影响力更大?
虎扑游戏中心
历史区最热帖
许褚和吕布、关、张、赵、马、典韦都交过手,以许褚为参照物可以看出这六人实力差别。
有了抗美援朝的成功案例,为何还有人认为70年代中国只能抵御苏联3天?
“晋鲁冀豫”四省的省会,你觉得哪一个相对最宜居
豆瓣投票李世民竟然被嬴政碾压
高考700分还不如做小老板的儿子?小老板的儿子,生活水平高于大多数清北毕业生。
中国古代开国功臣喜爱榜:128进64第三十场(周公VS程昱)
如果你未来的孩子突然告诉你,他以后不结婚,不生孩子,不想那么累,你会同意吗?
金庸论武,一灯和空见两个老和尚谁赢?感觉一灯实力略强,但是空见金刚不坏很克制一阳指。
长平之战,把赵括换成哪位名将能打赢白起?
朱龙赤兔巅峰对决!评选人类历史最强单兵16进8第二场:冉闵VS吕布
历史区最新帖
金庸论武,一灯和空见两个老和尚谁赢?感觉一灯实力略强,但是空见金刚不坏很克制一阳指。
1450应该是最害怕地狱的存在吧。
国军对抗战的贡献有多大?
大家觉得牛顿和李白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吗?
李 德胜离开已经48年了
喜欢下一代……
今夜将是冯傲的正名之战!得分上双10+5应该不是问题!
来了老铁
永无休止拍烂片,简称烂片永动机!刘德华,成龙,谁是?
越来越多的金姓选择改回爱新觉罗,这是什么现象?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