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

328回复/ 501389146 浏览
我真的不懂球(123级)楼主2022-03-06 21:04:00发布于江苏
孙权为什么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我真的不懂球 发表在历史区 https://bbs.hupu.com/history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亮了(1748)
回复
查看评论(13)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亮了(641)
回复
查看评论(10)
引用 @三叠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
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没有必要人快死了还要试探。刘备用人方面还是强的。

没有必要人快死了还要试探。刘备用人方面还是强的。

亮了(275)
回复
查看评论(3)

因为那会就没几个追封哥哥为皇帝的先例。司马炎追封司马师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孙柯基追封孙策为王合情合理,只不过不能世袭显得太小家子气。

因为那会就没几个追封哥哥为皇帝的先例。司马炎追封司马师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孙柯基追封孙策为王合情合理,只不过不能世袭显得太小家子气。

亮了(595)
回复
查看评论(5)

那孙策的儿子就有继承权

那孙策的儿子就有继承权

亮了(237)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看球二十年的小球迷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再烂的摊子也是一方蛇头,你以为刘备是什么好鸟,就是摆着给诸葛亮压力。

再烂的摊子也是一方蛇头,你以为刘备是什么好鸟,就是摆着给诸葛亮压力。

刘备的仁德天下皆知,到你嘴里不是什么好鸟,那敢问阁下又是什么好鸟?

刘备的仁德天下皆知,到你嘴里不是什么好鸟,那敢问阁下又是什么好鸟?

亮了(115)
回复
查看评论(2)

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君主。别说什么为了子孙不起纷争,孙权不是那种人

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君主。别说什么为了子孙不起纷争,孙权不是那种人

亮了(206)
回复
查看评论(1)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亮了(91)
回复
查看评论(11)
引用 @虎扑JR158737792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孙策死的时候,他儿子才几岁。而且那会都是给汉朝当官的,孙策自己才是个讨逆将军,如果传给儿子,这群手下还愿意跟着不愿意就不好说了,曹操可以直接再封几个太守就把孙策的地盘抢了。陶谦也有儿子,而且俩儿子也都不小了,最后还是把地盘给刘备了。

孙策死的时候,他儿子才几岁。而且那会都是给汉朝当官的,孙策自己才是个讨逆将军,如果传给儿子,这群手下还愿意跟着不愿意就不好说了,曹操可以直接再封几个太守就把孙策的地盘抢了。陶谦也有儿子,而且俩儿子也都不小了,最后还是把地盘给刘备了。

亮了(70)
回复
引用 @zjjccc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也有道理。当时各国对于篡位、称帝、追封这一套东西还不熟悉,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谨慎一点很正常。
不能以后世篡位都篡出心得、篡出体制的眼光去衡量当时。

也有道理。当时各国对于篡位、称帝、追封这一套东西还不熟悉,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谨慎一点很正常。
不能以后世篡位都篡出心得、篡出体制的眼光去衡量当时。

亮了(68)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先主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不是哪种人?是哪种人你规定的?

查看更多

不是哪种人?是哪种人你规定的?

你看看孙权晚年太子和鲁王的事,明显就是故意让两儿子死斗,这种父亲是什么样的父亲还有怎么说?

你看看孙权晚年太子和鲁王的事,明显就是故意让两儿子死斗,这种父亲是什么样的父亲还有怎么说?

亮了(58)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鐘念语na火火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司马师当了多年一把手 司马昭才多长时间

司马师当了多年一把手 司马昭才多长时间

亮了(53)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脱了猛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孙十万则不然。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孙权和自己的亲信密聊立孙霸为太子的可行性,没过几天陆逊就懵懵懂懂的来劝谏,孙权以为自己身边都有陆逊的耳朵,没杀陆逊已经算手下留情了

孙权和自己的亲信密聊立孙霸为太子的可行性,没过几天陆逊就懵懵懂懂的来劝谏,孙权以为自己身边都有陆逊的耳朵,没杀陆逊已经算手下留情了

亮了(106)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脱了猛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孙十万则不然。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陆逊人都他气死了,他还要派人去堵着门问别人二十岁的儿子自己刚死的爹的罪状,这心眼真的比芝麻还要小

陆逊人都他气死了,他还要派人去堵着门问别人二十岁的儿子自己刚死的爹的罪状,这心眼真的比芝麻还要小

亮了(46)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三叠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
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张昭传》注引《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到诸葛、张昭那时候在集团内部的地位,真想反早反了,还会等你在这试探不试探,智商正常点的君主都知道那时候该怎么做。

(《张昭传》注引《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到诸葛、张昭那时候在集团内部的地位,真想反早反了,还会等你在这试探不试探,智商正常点的君主都知道那时候该怎么做。

亮了(51)
回复
引用 @三叠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
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试探有用吗,刘备都要死了,再说了就算真的有反心谁胆子这么大会在老大问你的时候这样说,装也会装一下啊

试探有用吗,刘备都要死了,再说了就算真的有反心谁胆子这么大会在老大问你的时候这样说,装也会装一下啊

亮了(45)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虎扑JR158737792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柴荣:估计他听说过我的故事。

柴荣:估计他听说过我的故事。

亮了(53)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脱了猛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孙十万则不然。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孙权晚年多疑,陆逊明面上死于太子党争,实则因其才智过人,又属江东大族,孙权知道儿子斗不过他,且东吴的政治结构跟蜀汉有很大区别,孙权需要的是挂名丞相,实君虚相,容不下陆逊此等英才。不得不说,三国的三位主公晚年都问题挺大,曹操嗜血,孙权多疑,刘备刚愎,噫吁嚱!

孙权晚年多疑,陆逊明面上死于太子党争,实则因其才智过人,又属江东大族,孙权知道儿子斗不过他,且东吴的政治结构跟蜀汉有很大区别,孙权需要的是挂名丞相,实君虚相,容不下陆逊此等英才。不得不说,三国的三位主公晚年都问题挺大,曹操嗜血,孙权多疑,刘备刚愎,噫吁嚱!

亮了(45)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明俍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加入立储之争,他不死谁死

加入立储之争,他不死谁死

不加入就不会死了吗 古代立储 他到了那个位置了 想明哲保身哪有那么容易 孙权自己后期年纪大了 想法一天一变 手下怎么做都不会和他心意的

不加入就不会死了吗 古代立储 他到了那个位置了 想明哲保身哪有那么容易 孙权自己后期年纪大了 想法一天一变 手下怎么做都不会和他心意的

亮了(39)
回复
引用 @hjxvmy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那么高洋追封高澄又怎么说

查看更多

那么高洋追封高澄又怎么说

高澄和高洋的关系明显被抹黑了,他俩不可能关系很差的,高澄在世时高洋一直是二把手,高洋对高澄儿女也超级好,给哥哥追封个皇帝合情合理

高澄和高洋的关系明显被抹黑了,他俩不可能关系很差的,高澄在世时高洋一直是二把手,高洋对高澄儿女也超级好,给哥哥追封个皇帝合情合理

亮了(4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阿拉gakki尤依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是每个人都有刘备的度量

不是每个人都有刘备的度量

这跟度量不度量有个屁关系,智商正常点的君主都知道这时候就是赌一把手下第一重臣的忠心。

(孙)策谓(张)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跟度量不度量有个屁关系,智商正常点的君主都知道这时候就是赌一把手下第一重臣的忠心。

(孙)策谓(张)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亮了(34)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鐘念语na火火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亮了(76)
回复
查看评论(7)
引用 @先主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封完就把司马攸挤兑走,直接气死了那是真厚道

查看更多

封完就把司马攸挤兑走,直接气死了那是真厚道

实话实说司马炎已经算很厚道了,但是当他病重时朝臣密谋拥立司马攸,连太子妃之父贾充都不置可否意图观望,给谁都不能再忍了

实话实说司马炎已经算很厚道了,但是当他病重时朝臣密谋拥立司马攸,连太子妃之父贾充都不置可否意图观望,给谁都不能再忍了

亮了(65)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zjjccc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按这么说,违法持有玉玺的孙坚还封了武烈皇帝,岂不也应该因为要考虑蜀汉感受和法理同样不封?太牵强了

按这么说,违法持有玉玺的孙坚还封了武烈皇帝,岂不也应该因为要考虑蜀汉感受和法理同样不封?太牵强了

亮了(3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zjjccc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曹魏是禅让,蜀汉是延续。
就孙吴名不正言不顺,怎么看都是反贼…
不仅称帝是,曹丞相就不说了,刘备也是左将军豫州牧。
孙策和孙权早期就是个杂号将军

曹魏是禅让,蜀汉是延续。
就孙吴名不正言不顺,怎么看都是反贼…
不仅称帝是,曹丞相就不说了,刘备也是左将军豫州牧。
孙策和孙权早期就是个杂号将军

亮了(59)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金刺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刘备的仁德天下皆知,到你嘴里不是什么好鸟,那敢问阁下又是什么好鸟?

刘备的仁德天下皆知,到你嘴里不是什么好鸟,那敢问阁下又是什么好鸟?

如果一个人能装一辈子仁义,那他就是真仁义
好多独醒侠喷刘备,然后一点证据都挖不出

如果一个人能装一辈子仁义,那他就是真仁义
好多独醒侠喷刘备,然后一点证据都挖不出

亮了(3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鐘念语na火火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封完就把司马攸挤兑走,直接气死了那是真厚道

封完就把司马攸挤兑走,直接气死了那是真厚道

亮了(89)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虎扑JR158737792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赵匡胤两个儿子都20多岁了一样没传,孙策这算啥。

赵匡胤两个儿子都20多岁了一样没传,孙策这算啥。

亮了(57)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遍插茱萸少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宗法上算是司马师儿子了

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宗法上算是司马师儿子了

实际上还是亲兄弟之间的内斗,并且司马炎追封太多,对八王之乱负有直接责任。这点上孙柯基起码做的更好,当然还是小家子气就是了,别人王位都世袭,到他那就给大侄子孙绍一个吴侯。

实际上还是亲兄弟之间的内斗,并且司马炎追封太多,对八王之乱负有直接责任。这点上孙柯基起码做的更好,当然还是小家子气就是了,别人王位都世袭,到他那就给大侄子孙绍一个吴侯。

亮了(24)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hentai曹先生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没有必要人快死了还要试探。刘备用人方面还是强的。

没有必要人快死了还要试探。刘备用人方面还是强的。

试探个鬼,且不说刘备手上当时除了诸葛以外核心班底死走逃亡,他再把诸葛杀了还剩谁?就说以当时那个状况诸葛真想反刘备能指挥的动谁?就算真有刀斧手,刀斧手傻子吗?躺病床上的刘备和可能的新帝谁给的更多?

试探个鬼,且不说刘备手上当时除了诸葛以外核心班底死走逃亡,他再把诸葛杀了还剩谁?就说以当时那个状况诸葛真想反刘备能指挥的动谁?就算真有刀斧手,刀斧手傻子吗?躺病床上的刘备和可能的新帝谁给的更多?

亮了(29)
回复
引用 @虎扑JR1398407005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试探个鸡儿,就蜀国那烂摊子,也就诸葛亮愿意接盘,换个心态稍微差点的,早特么撂挑子不干了

试探个鸡儿,就蜀国那烂摊子,也就诸葛亮愿意接盘,换个心态稍微差点的,早特么撂挑子不干了

就是跟张鲁一样投了,跟曹老板混。照样荣华富贵

就是跟张鲁一样投了,跟曹老板混。照样荣华富贵

亮了(22)
回复
引用 @脱了猛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孙十万则不然。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加入立储之争,他不死谁死

加入立储之争,他不死谁死

亮了(42)
回复
查看评论(5)
引用 @先主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你先让刘备把他爸追封了再来说孙权刻薄寡恩吧

查看更多

你先让刘备把他爸追封了再来说孙权刻薄寡恩吧

😓刘备的江山是他爸帮他打的吗

😓刘备的江山是他爸帮他打的吗

亮了(19)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白羽摘雕弓丶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因为那会就没几个追封哥哥为皇帝的先例。司马炎追封司马师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孙柯基追封孙策为王合情合理,只不过不能世袭显得太小家子气。

因为那会就没几个追封哥哥为皇帝的先例。司马炎追封司马师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孙柯基追封孙策为王合情合理,只不过不能世袭显得太小家子气。

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宗法上算是司马师儿子了

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宗法上算是司马师儿子了

亮了(19)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武磊失单刀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孙权和自己的亲信密聊立孙霸为太子的可行性,没过几天陆逊就懵懵懂懂的来劝谏,孙权以为自己身边都有陆逊的耳朵,没杀陆逊已经算手下留情了

孙权和自己的亲信密聊立孙霸为太子的可行性,没过几天陆逊就懵懵懂懂的来劝谏,孙权以为自己身边都有陆逊的耳朵,没杀陆逊已经算手下留情了

全琮害了大都督

全琮害了大都督

亮了(20)
回复
查看评论(1)

应该是正常操作,刘秀也是把他哥哥追封为王,不过可以世袭

应该是正常操作,刘秀也是把他哥哥追封为王,不过可以世袭

亮了(23)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一针见血周玄毅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按这么说,违法持有玉玺的孙坚还封了武烈皇帝,岂不也应该因为要考虑蜀汉感受和法理同样不封?太牵强了

按这么说,违法持有玉玺的孙坚还封了武烈皇帝,岂不也应该因为要考虑蜀汉感受和法理同样不封?太牵强了

所以这楼就是胡扯,孙权压根就是小心眼!

所以这楼就是胡扯,孙权压根就是小心眼!

亮了(16)
回复
引用 @三叠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
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少看地摊文学

少看地摊文学

亮了(14)
回复
引用 @zjjccc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还有一个原因。三国时期称帝是有先后顺序的,曹丕篡汉,他是第一个称帝的,既然已经篡位夺权,就不在乎自己祖上算不算提前篡的。因为曹魏已经称帝了,所以蜀汉想继承汉的合法政权,第二个称帝。东吴是看到蜀汉称帝后,小心翼翼第三个宣布的,宣布前还得打探一下蜀汉的反应,虽然实力上没问题,但是道义和法理上称帝,不是这么容易。如果追封孙策,好像是孙策是提前谋反的,道理上也不行

曹丕好歹是合法手续,刘是汉室宗亲。孙一点合法理由都没

曹丕好歹是合法手续,刘是汉室宗亲。孙一点合法理由都没

亮了(13)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158737792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因为一个杂号将军根本没位可传,没有周瑜张昭坚决站台,连孙权都压不住,何况一个娃娃。事实上孙权刚上位的时候主要敌人是他的叔叔们。
因为一个杂号将军根本没位可传,没有周瑜张昭坚决站台,连孙权都压不住,何况一个娃娃。事实上孙权刚上位的时候主要敌人是他的叔叔们。
亮了(12)
回复
引用 @白羽摘雕弓丶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说了当时没先例,孙柯基又不能参照后面的事。他只看到他之前的,刘秀的哥哥刘演,创立之劳比孙策只多不少,一样是追封王爵。当时并不流行追授旁系亲属为皇帝。

说了当时没先例,孙柯基又不能参照后面的事。他只看到他之前的,刘秀的哥哥刘演,创立之劳比孙策只多不少,一样是追封王爵。当时并不流行追授旁系亲属为皇帝。

刘演和孙策不是一回事。刘演到死都是刘玄的手下,他死后除了刘玄的猜忌和一些虚名之外是没啥给刘秀留下的。刘秀挣天下的基础还是通过政治联姻,自身的号召力和游说,即使是南阳豪族的支持也不好说有多少来自刘演,多少来自刘秀本身。
至于孙策留给孙权的,可是实打实的江东地盘,和张昭周瑜等能臣。没有孙策托孤,谁理孙权啊。

刘演和孙策不是一回事。刘演到死都是刘玄的手下,他死后除了刘玄的猜忌和一些虚名之外是没啥给刘秀留下的。刘秀挣天下的基础还是通过政治联姻,自身的号召力和游说,即使是南阳豪族的支持也不好说有多少来自刘演,多少来自刘秀本身。
至于孙策留给孙权的,可是实打实的江东地盘,和张昭周瑜等能臣。没有孙策托孤,谁理孙权啊。

亮了(12)
回复
引用 @三叠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这个其实可能是试探吧
真实意图很难说的清

你以为是湖人啊 动不动就试探

你以为是湖人啊 动不动就试探

亮了(13)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hjxvmy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那么高洋追封高澄又怎么说

查看更多

那么高洋追封高澄又怎么说

说了当时没先例,孙柯基又不能参照后面的事。他只看到他之前的,刘秀的哥哥刘演,创立之劳比孙策只多不少,一样是追封王爵。当时并不流行追授旁系亲属为皇帝。

说了当时没先例,孙柯基又不能参照后面的事。他只看到他之前的,刘秀的哥哥刘演,创立之劳比孙策只多不少,一样是追封王爵。当时并不流行追授旁系亲属为皇帝。

亮了(27)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明俍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加入立储之争,他不死谁死

加入立储之争,他不死谁死

孙权要是刘备,白帝城托孤得改成“白帝城卧龙终归天”

孙权要是刘备,白帝城托孤得改成“白帝城卧龙终归天”

亮了(14)
回复
引用 @看球二十年的小球迷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再烂的摊子也是一方蛇头,你以为刘备是什么好鸟,就是摆着给诸葛亮压力。

再烂的摊子也是一方蛇头,你以为刘备是什么好鸟,就是摆着给诸葛亮压力。

这种摊子接了真会死九族的,没点胆气和能力真不敢接的,现在一群人嘲笑乌克兰那位戏子,他这个时候把位置让出来,您敢接吗?

这种摊子接了真会死九族的,没点胆气和能力真不敢接的,现在一群人嘲笑乌克兰那位戏子,他这个时候把位置让出来,您敢接吗?

亮了(27)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脱了猛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孙十万则不然。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孙权刚跟宫内亲信单独讨论了立孙霸的可能性,没多久陆逊就来劝谏不要立孙霸。陆逊必死啊

孙权刚跟宫内亲信单独讨论了立孙霸的可能性,没多久陆逊就来劝谏不要立孙霸。陆逊必死啊

亮了(29)
回复
引用 @D博士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也有道理。当时各国对于篡位、称帝、追封这一套东西还不熟悉,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谨慎一点很正常。不能以后世篡位都篡出心得、篡出体制的眼光去衡量当时。

也有道理。当时各国对于篡位、称帝、追封这一套东西还不熟悉,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谨慎一点很正常。
不能以后世篡位都篡出心得、篡出体制的眼光去衡量当时。

篡出心得,篡出体质
秀儿

篡出心得,篡出体质
秀儿

亮了(1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明俍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加入立储之争,他不死谁死

加入立储之争,他不死谁死

王八蛋君主就是这样的。

王八蛋君主就是这样的。

亮了(31)
回复

全部回帖

收起

那孙策的儿子就有继承权

那孙策的儿子就有继承权

亮了(237)
回复
查看评论(1)

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君主。别说什么为了子孙不起纷争,孙权不是那种人

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君主。别说什么为了子孙不起纷争,孙权不是那种人

亮了(206)
回复
查看评论(1)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亮了(91)
回复
查看评论(11)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亮了(1748)
回复
查看评论(13)

因为那会就没几个追封哥哥为皇帝的先例。司马炎追封司马师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孙柯基追封孙策为王合情合理,只不过不能世袭显得太小家子气。

因为那会就没几个追封哥哥为皇帝的先例。司马炎追封司马师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孙柯基追封孙策为王合情合理,只不过不能世袭显得太小家子气。

亮了(595)
回复
查看评论(5)

小心眼呗

小心眼呗

亮了(4)
回复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一方面是孙策有子,子有孙,

更多是跟皇帝本身性格有关,晋得国再不正,司马炎自身性格而言,还算比较厚道。

孙十万则不然。

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印象里好像就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可蜀汉诸葛亮喋血五丈原,还算死得其所,

同为架海紫金粱的陆逊,遇到孙权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善终都谈不上。
亮了(641)
回复
查看评论(10)

因为政治家首重得失。追封孙策没有任何好处,坏处一大堆。

因为政治家首重得失。追封孙策没有任何好处,坏处一大堆。

亮了(0)
回复

孙权刻薄寡恩,忘恩负义

孙权刻薄寡恩,忘恩负义

亮了(11)
回复

应该是正常操作,刘秀也是把他哥哥追封为王,不过可以世袭

应该是正常操作,刘秀也是把他哥哥追封为王,不过可以世袭

亮了(23)
回复
查看评论(3)

因为景王没有亲生儿子,司马攸是从文王那边过继来的,和司马炎是亲兄弟(即使这样,因为继承问题司马炎和司马攸之间也充满了猜忌)。

而孙策自己有儿子,要是也追封皇帝,孙权没了之后这继承权怎么算啊?

因为景王没有亲生儿子,司马攸是从文王那边过继来的,和司马炎是亲兄弟(即使这样,因为继承问题司马炎和司马攸之间也充满了猜忌)。

而孙策自己有儿子,要是也追封皇帝,孙权没了之后这继承权怎么算啊?

亮了(1)
回复
引用 @huren555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应该是正常操作,刘秀也是把他哥哥追封为王,不过可以世袭

应该是正常操作,刘秀也是把他哥哥追封为王,不过可以世袭

汉朝的王不都是可以世袭的么

汉朝的王不都是可以世袭的么

亮了(3)
回复

高洋都追封高澄,北齐后来的内乱和追封没关系,孙权就是渣

高洋都追封高澄,北齐后来的内乱和追封没关系,孙权就是渣

亮了(4)
回复
引用 @虎扑JR158737792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位子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赵匡胤两个儿子都20多岁了一样没传,孙策这算啥。

赵匡胤两个儿子都20多岁了一样没传,孙策这算啥。

亮了(57)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2018加油好好干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赵匡胤两个儿子都20多岁了一样没传,孙策这算啥。

查看更多

赵匡胤两个儿子都20多岁了一样没传,孙策这算啥。

马上有人拿野史杠你了

马上有人拿野史杠你了

亮了(5)
回复
查看评论(2)

结果司马攸就被挤兑死了,你还拿来自以为聪明

结果司马攸就被挤兑死了,你还拿来自以为聪明

亮了(0)
回复
引用 @哟发飞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君主。别说什么为了子孙不起纷争,孙权不是那种人

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君主。别说什么为了子孙不起纷争,孙权不是那种人

不是哪种人?是哪种人你规定的?

不是哪种人?是哪种人你规定的?

亮了(5)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鐘念语na火火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主要是孙策有儿子,追帝有继承权问题,但是我感觉十万真的很逗 不追封为帝就算了,封孙策 长沙桓王 ,然后给孙策儿子封了个吴侯。宗法制影响下 司马炎追封大伯景帝,让嗣子司马攸事实上在宗族里是司马师嫡长子 ,继承权反而比司马炎强,导致有人依附支持 动荡朝政,兄弟阋墙这样也不好。 但是这样的地位不追封个皇帝进太庙 实在太不厚道,也很无解

封完就把司马攸挤兑走,直接气死了那是真厚道

封完就把司马攸挤兑走,直接气死了那是真厚道

亮了(89)
回复
查看评论(4)

他追封了孙策,那不是孙策的儿子也有当皇帝的法理

他追封了孙策,那不是孙策的儿子也有当皇帝的法理

亮了(0)
回复
Re:孙权为什么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
历史区最热帖
上帝已经眷顾了美国二百年,究竟还要再过多少年美国才会盛极而衰?
全国100强镇,广东就进了36个镇!江苏有33个镇!
选一人做三军统帅,你会选谁?
中餐无论味道还是技法都堪称世界第一,为什么却没能像西餐那样风靡全球,甚至还不如日料流行?
在文学小说里,为什么很多人对伪君子比如岳不群的厌恶远大于真小人比如田伯光?
理性讨论,3个成年女性能否打的过一个成年男性?
给诸葛亮一个韩信和给诸葛亮四千戚家军,哪个北伐胜算大?
九版任盈盈露真容,你喜欢哪一版?
《射雕英雄传》里打架必输的柯镇恶为什么还能被叫做大侠?
为什么二战十大名将里面没有中国人?
历史区最新帖
你记忆里吃的最爽的一次是吃的什么美食?
以色列给真主党的最后通牒:后撤,否则开战
邮政车:你能限别人的高,但是拿我没办法。
理性讨论,3个成年女性能否打的过一个成年男性?
朱元璋的太子权利大还是朱棣的太子权利大
从韩日来看,为何殖民地的色情业都普遍发达?
为什么二战十大名将里面没有中国人?
为什么太尉周勃丞相陈平不立年幼容易控制的小皇帝反而要拥立正值盛年的汉文帝刘恒呢
诸葛亮vs管仲,比影响力。
各版本杨过在郭襄面前摘面具,考验郭襄的时刻到了!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