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58回复/ 031437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然后就到了关羽的襄樊之战。(襄樊之战的考证争论很多,我只取其中我相信的一种来讲)

襄樊之战是这么开始的。有一天,汉江发洪水,把襄阳樊城两城都淹了。关羽于是发兵包围两城,气势极盛。关羽发兵清扫了原来驻守在樊城外的,于禁等七营部队。曹仁在一个部下的劝说下(陈矫?)死守,局面相当危急。

(我更倾向于襄樊之战是一次自然灾害,然后被关羽抓住机会打击。而不是关羽制造的灾害。汉水是条大江,不是那么容易象三国演义说的那样容易修筑水利工事的。三国有一次水攻,曹操引水灌平原。这次曹操是彻底的兵力优势,而且完成了全面的包围才做的。修筑水利工事用劳力超多,不看好关羽的兵力能充足成这个样子。)
然后就到了关羽的襄樊之战。(襄樊之战的考证争论很多,我只取其中我相信的一种来讲)

襄樊之战是这么开始的。有一天,汉江发洪水,把襄阳樊城两城都淹了。关羽于是发兵包围两城,气势极盛。关羽发兵清扫了原来驻守在樊城外的,于禁等七营部队。曹仁在一个部下的劝说下(陈矫?)死守,局面相当危急。

(我更倾向于襄樊之战是一次自然灾害,然后被关羽抓住机会打击。而不是关羽制造的灾害。汉水是条大江,不是那么容易象三国演义说的那样容易修筑水利工事的。三国有一次水攻,曹操引水灌平原。这次曹操是彻底的兵力优势,而且完成了全面的包围才做的。修筑水利工事用劳力超多,不看好关羽的兵力能充足成这个样子。)
亮了(0)
回复
襄樊之战,先来批评一下关羽将攻击面拉的太大。关羽兵力其实是很稀薄的,(刘备刚刚发动了汉中之战)关羽这次行动的本意是利用自然灾害来获取一些利益,没错,关羽的战场准备和嗅觉在这一战充分的体现。他可以说把这场自然灾害用到了极至。



但是,在一个巨大的战果的诱惑下,关羽并没有合理的控制。他把作战面拉的太大。包围了两个城市,清理了城外七营,随后又和赶来的徐晃对峙。以关羽当时的兵力是做不到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的。如果他仅把目标放在,拿下襄阳,然后用水军隔绝汉江很可能他就胜利凯旋了。军事行动是需要计算的(运筹帷幄,筹就是算术用的砝码)。关羽恰恰就失误在他的贪婪上了,贪图一个巨大的战果。正因为,他需要一个巨大的战果,需要巨大的部队,他更加竭尽能力的调出了江陵公安的守军。为孙权偷袭给出了机会。
襄樊之战,先来批评一下关羽将攻击面拉的太大。关羽兵力其实是很稀薄的,(刘备刚刚发动了汉中之战)关羽这次行动的本意是利用自然灾害来获取一些利益,没错,关羽的战场准备和嗅觉在这一战充分的体现。他可以说把这场自然灾害用到了极至。



但是,在一个巨大的战果的诱惑下,关羽并没有合理的控制。他把作战面拉的太大。包围了两个城市,清理了城外七营,随后又和赶来的徐晃对峙。以关羽当时的兵力是做不到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的。如果他仅把目标放在,拿下襄阳,然后用水军隔绝汉江很可能他就胜利凯旋了。军事行动是需要计算的(运筹帷幄,筹就是算术用的砝码)。关羽恰恰就失误在他的贪婪上了,贪图一个巨大的战果。正因为,他需要一个巨大的战果,需要巨大的部队,他更加竭尽能力的调出了江陵公安的守军。为孙权偷袭给出了机会。
亮了(1)
回复
然后,就产生了故事的两面,一面是“关羽威震华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令一面是江陵公安被偷袭。败走麦城。关羽的指挥风格,如我前面所说,是轻灵多变善于抓住机会。恰好和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武力风格形成强烈反差。他擅长抓住水灾的机会,给予曹军毁灭性的打击,其实军事指挥的水平已经在那里了,不应该太过贬低。

这一系列的战役中,三方的决策都非常精彩。司马懿对曹操提出利用孙权压制关羽的计划。孙权则秘密上表,请求讨伐关羽效力。孙权还调走了吕蒙放松关羽的警戒。事实上孙刘在南三郡之战之后,联盟都名存实亡。本来关羽控制的荆州就已经被压缩的毫无战略空间了,自然经不住孙权倾国的一击,何况主力都尚在襄阳。倒过来,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死守也改变不了什么,根本不可能拖到关羽回军救援。)倒是吕蒙手上又添一场精彩的游说手术刀战役(南三郡之战后,他就擅长这个了)。

如果要仔细解读关羽之死的责任,关羽自己冒险的战略计划是最大的责任。然后是刘备冒然的丢失了长沙桂阳半个零陵导致的战略纵深缺乏。本来赤壁后荆州的分割,孙权就是占了优势。水军极高的机动力,加上吕蒙潇洒自如的指挥。关羽的高潮和悲剧相连本来就是正常。
然后,就产生了故事的两面,一面是“关羽威震华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令一面是江陵公安被偷袭。败走麦城。关羽的指挥风格,如我前面所说,是轻灵多变善于抓住机会。恰好和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武力风格形成强烈反差。他擅长抓住水灾的机会,给予曹军毁灭性的打击,其实军事指挥的水平已经在那里了,不应该太过贬低。

这一系列的战役中,三方的决策都非常精彩。司马懿对曹操提出利用孙权压制关羽的计划。孙权则秘密上表,请求讨伐关羽效力。孙权还调走了吕蒙放松关羽的警戒。事实上孙刘在南三郡之战之后,联盟都名存实亡。本来关羽控制的荆州就已经被压缩的毫无战略空间了,自然经不住孙权倾国的一击,何况主力都尚在襄阳。倒过来,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死守也改变不了什么,根本不可能拖到关羽回军救援。)倒是吕蒙手上又添一场精彩的游说手术刀战役(南三郡之战后,他就擅长这个了)。

如果要仔细解读关羽之死的责任,关羽自己冒险的战略计划是最大的责任。然后是刘备冒然的丢失了长沙桂阳半个零陵导致的战略纵深缺乏。本来赤壁后荆州的分割,孙权就是占了优势。水军极高的机动力,加上吕蒙潇洒自如的指挥。关羽的高潮和悲剧相连本来就是正常。
亮了(0)
回复
相对来说,三国志中强调的性格傲慢,反而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刘备统治时代本来就透支国力(不透支国力能定蜀?),军民二心也很正常。对比马超败的一塌糊涂,尚有人怀念的统治境界。关羽这军队还在手,却分崩离析的境界确实还是低了不少。

如果一下的话,关羽的战略计划能仔细一些,比如拿下襄阳,他就尚有组织水军向上庸撤退的可能。刘备在汉中刚打出信心,需要的不是再一场威震华夏,而是扎扎实实的实力。关羽在国家战略上体会用意也还是有些差距。
相对来说,三国志中强调的性格傲慢,反而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刘备统治时代本来就透支国力(不透支国力能定蜀?),军民二心也很正常。对比马超败的一塌糊涂,尚有人怀念的统治境界。关羽这军队还在手,却分崩离析的境界确实还是低了不少。

如果一下的话,关羽的战略计划能仔细一些,比如拿下襄阳,他就尚有组织水军向上庸撤退的可能。刘备在汉中刚打出信心,需要的不是再一场威震华夏,而是扎扎实实的实力。关羽在国家战略上体会用意也还是有些差距。
亮了(0)
回复
回头表扬吕蒙。就一句话,这人已经玩招降上瘾了。
回头表扬吕蒙。就一句话,这人已经玩招降上瘾了。
亮了(0)
回复
魏讽之乱略过。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死了。

(曹操)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如果我们以演义的眼光来看,曹操就已经是个很难达到的人物了。而正史的曹操要比演义的更伟大。不用多说,就引《三国志》(这个稍克制过度)和《魏书》(这个稍吹牛了一点)的评语来概括曹操一生就行了。

三国志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魏书
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馀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虏对陈,意思安间,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於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於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馀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
魏讽之乱略过。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死了。

(曹操)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如果我们以演义的眼光来看,曹操就已经是个很难达到的人物了。而正史的曹操要比演义的更伟大。不用多说,就引《三国志》(这个稍克制过度)和《魏书》(这个稍吹牛了一点)的评语来概括曹操一生就行了。

三国志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魏书
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馀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虏对陈,意思安间,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於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於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馀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
亮了(0)
回复
Otao兄,曹操被妖魔化 始于哪个年代?
Otao兄,曹操被妖魔化 始于哪个年代?
亮了(0)
回复
[quote][b]引用127楼 @兽人皇帝 发表的[/b]:
Otao兄,曹操被妖魔化 始于哪个年代?[/quote]
老实说,我不知道。应该和最早说三国的这一批说书人有关吧。宋?
[quote][b]引用127楼 @兽人皇帝 发表的[/b]:
Otao兄,曹操被妖魔化 始于哪个年代?[/quote]
老实说,我不知道。应该和最早说三国的这一批说书人有关吧。宋?
亮了(0)
回复
(曹操一生逸事极多,绝大多数可信度有限。比如曹操七十二疑冢这类的。)

曹操一生最被夸耀的几点,简朴、用兵、识人、宽恕。这些特质,其实都是可以在曹操一生中,看到踪迹的。任何一个人经历过粮草物资短缺到极点的苦痛(例如和吕布打濮阳),大概都会明白节约物资的意义。但是笃行简朴,到终身不变,这无疑是精湛到极点的修身。用兵和识人,曹操的一生都在进步。曹操早年在陈留战斗的时候,犯了不少用兵的错误(如打徐州),识人也是(魏种不弃我!)。谈到宽恕,他一生恰恰是天下人负他的多,他负天下人的少。(张绣,毕谌,魏种都是好例子。)他眼光高远,不怀私仇(也是修身),这后来也得到了众多部下的回报。

曹操被抹黑最多的恰恰是功高震主后权力清洗的部分。这些恰恰是权力斗争无奈之举,曹操的权位已经不允许他推让或是退缩,好好的把国家权力担负起来才是正确的。如果曹操要避免这些丑恶的事发生,早点让献帝禅让就行了,他其实早就有这个实力了(比如赤壁之后)。曹操宁可自己危险一些,背负一些骂名,也不肯去动摇一下汉献帝的位置。恰恰是他的忠诚,不是对汉献帝的忠诚,是对自己内心的忠诚(参考夏侯惇推辞魏官,这也是修身)。
(曹操一生逸事极多,绝大多数可信度有限。比如曹操七十二疑冢这类的。)

曹操一生最被夸耀的几点,简朴、用兵、识人、宽恕。这些特质,其实都是可以在曹操一生中,看到踪迹的。任何一个人经历过粮草物资短缺到极点的苦痛(例如和吕布打濮阳),大概都会明白节约物资的意义。但是笃行简朴,到终身不变,这无疑是精湛到极点的修身。用兵和识人,曹操的一生都在进步。曹操早年在陈留战斗的时候,犯了不少用兵的错误(如打徐州),识人也是(魏种不弃我!)。谈到宽恕,他一生恰恰是天下人负他的多,他负天下人的少。(张绣,毕谌,魏种都是好例子。)他眼光高远,不怀私仇(也是修身),这后来也得到了众多部下的回报。

曹操被抹黑最多的恰恰是功高震主后权力清洗的部分。这些恰恰是权力斗争无奈之举,曹操的权位已经不允许他推让或是退缩,好好的把国家权力担负起来才是正确的。如果曹操要避免这些丑恶的事发生,早点让献帝禅让就行了,他其实早就有这个实力了(比如赤壁之后)。曹操宁可自己危险一些,背负一些骂名,也不肯去动摇一下汉献帝的位置。恰恰是他的忠诚,不是对汉献帝的忠诚,是对自己内心的忠诚(参考夏侯惇推辞魏官,这也是修身)。
亮了(1)
回复
关于最后一点其实可以争议一下。曹操毕竟逼死了荀彧(曹操逼死?还是自己吓死的?)。我更愿意相信曹操是大忠若奸。
关于最后一点其实可以争议一下。曹操毕竟逼死了荀彧(曹操逼死?还是自己吓死的?)。我更愿意相信曹操是大忠若奸。
亮了(0)
回复
[quote][b]引用130楼 @otao 发表的[/b]:
关于最后一点其实可以争议一下。曹操毕竟逼死了荀彧(曹操逼死?还是自己吓死的?)。我更愿意相信曹操是大忠若奸。[/quote]


因为 荀彧威望太高?
[quote][b]引用130楼 @otao 发表的[/b]:
关于最后一点其实可以争议一下。曹操毕竟逼死了荀彧(曹操逼死?还是自己吓死的?)。我更愿意相信曹操是大忠若奸。[/quote]


因为 荀彧威望太高?
亮了(0)
回复
[quote][b]引用130楼 @otao 发表的[/b]:
关于最后一点其实可以争议一下。曹操毕竟逼死了荀彧(曹操逼死?还是自己吓死的?)。我更愿意相信曹操是大忠若奸。[/quote]

旬家是大族,应该不会明显的、主动的逼死这种重臣、老臣吧。
这或许在王朝改革的士族利益分配中,一种妥协的结果。

荀彧不死,曹氏后人无法在拥护汉室的朝臣口水中顺利上位,旬氏家族也没法在曹家的统治下继续享有大族利益,荀彧的死,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堵住了一批人的口,为旬家的继续生存也留够了本。
[quote][b]引用130楼 @otao 发表的[/b]:
关于最后一点其实可以争议一下。曹操毕竟逼死了荀彧(曹操逼死?还是自己吓死的?)。我更愿意相信曹操是大忠若奸。[/quote]

旬家是大族,应该不会明显的、主动的逼死这种重臣、老臣吧。
这或许在王朝改革的士族利益分配中,一种妥协的结果。

荀彧不死,曹氏后人无法在拥护汉室的朝臣口水中顺利上位,旬氏家族也没法在曹家的统治下继续享有大族利益,荀彧的死,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堵住了一批人的口,为旬家的继续生存也留够了本。
亮了(0)
回复
[quote][b]引用132楼 @科斯定理 发表的[/b]:


旬家是大族,应该不会明显的、主动的逼死这种重臣、老臣吧。
这或许在王朝改革的士族利益分配中,一种妥协的结果。

荀彧不死,曹氏后人无法在拥护汉室的朝臣口水中顺利上位,旬氏家族也没法在曹家的统治下继续享有大族利益,荀彧的死,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堵住了一批人的口,为旬家的继续生存也留够了本。[/quote]
这个分析的合理。当然不会明做,但是曹操让荀彧来劳军这事就够明确了。

大族利益不是曹操荀彧考虑的事情。荀彧不死,或者晚点死,曹操始终就会有所避让。
[quote][b]引用132楼 @科斯定理 发表的[/b]:


旬家是大族,应该不会明显的、主动的逼死这种重臣、老臣吧。
这或许在王朝改革的士族利益分配中,一种妥协的结果。

荀彧不死,曹氏后人无法在拥护汉室的朝臣口水中顺利上位,旬氏家族也没法在曹家的统治下继续享有大族利益,荀彧的死,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堵住了一批人的口,为旬家的继续生存也留够了本。[/quote]
这个分析的合理。当然不会明做,但是曹操让荀彧来劳军这事就够明确了。

大族利益不是曹操荀彧考虑的事情。荀彧不死,或者晚点死,曹操始终就会有所避让。
亮了(0)
回复
曹操的死是很突然的。他死时几位重要的儿子都不在身边。曹丕在邺城,曹彰在长安。然后发生了臧霸率青州兵出走的事。一般来说,乱世中大将去世是会导致动乱的。但是,曹操对他身后的事情已经布置的足够清楚了。夏侯惇屯青徐,曹仁控襄阳南阳,曹彰督管关中,河北曹丕独任。自己死在洛阳。



曹操对各部将领的恩德到这个时候就开始显露出来了。除去臧霸,洛阳至少有十部以上的部队,他们都没有任何动作。因为将军们发自内心的拥护曹操和他的继承者。



二月,曹丕抵达了洛阳,汉献帝禅让,魏朝开始。



曹丕称帝是不得不做的。因为他能力不足,恩德不足,需要正统。曹操就是有人反抗,也足以依靠军队碾压,所以虽然功高震主了大半辈子,还是得到了善终。曹操建立的恩德很快就会消散,曹丕必须抓紧时间建立自己的正统。



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曹丕为安抚孙权,策令孙权为吴王。孙权内部关于是否称帝有不少争论,孙权最后没有同意,是为了在外交上争取和曹魏合作的可能。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称帝。对刘备称帝的态度和称汉中王相似。如果刘备能够做点戏,立个傀儡皇帝,会对他赢得民心更加有利。可是以刘备的年纪性格来说,称帝是必然之选。历史会记住一个卖草鞋出身的皇帝,却未必会记住一个卖草鞋出身的王。

曹操的死是很突然的。他死时几位重要的儿子都不在身边。曹丕在邺城,曹彰在长安。然后发生了臧霸率青州兵出走的事。一般来说,乱世中大将去世是会导致动乱的。但是,曹操对他身后的事情已经布置的足够清楚了。夏侯惇屯青徐,曹仁控襄阳南阳,曹彰督管关中,河北曹丕独任。自己死在洛阳。



曹操对各部将领的恩德到这个时候就开始显露出来了。除去臧霸,洛阳至少有十部以上的部队,他们都没有任何动作。因为将军们发自内心的拥护曹操和他的继承者。



二月,曹丕抵达了洛阳,汉献帝禅让,魏朝开始。



曹丕称帝是不得不做的。因为他能力不足,恩德不足,需要正统。曹操就是有人反抗,也足以依靠军队碾压,所以虽然功高震主了大半辈子,还是得到了善终。曹操建立的恩德很快就会消散,曹丕必须抓紧时间建立自己的正统。



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曹丕为安抚孙权,策令孙权为吴王。孙权内部关于是否称帝有不少争论,孙权最后没有同意,是为了在外交上争取和曹魏合作的可能。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称帝。对刘备称帝的态度和称汉中王相似。如果刘备能够做点戏,立个傀儡皇帝,会对他赢得民心更加有利。可是以刘备的年纪性格来说,称帝是必然之选。历史会记住一个卖草鞋出身的皇帝,却未必会记住一个卖草鞋出身的王。

亮了(0)
回复
随后,刘备开始组织军队,准备反攻荆州。夷陵之战迫在眉睫。东吴方面,作战经验技巧最丰富的吕蒙突然得病去世了。临去世时,孙权在公安亲自照看吕蒙的病情。“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时间悄悄的翻过了曹操关羽吕蒙的一页,来到了诸葛亮司马懿陆逊的一页。
随后,刘备开始组织军队,准备反攻荆州。夷陵之战迫在眉睫。东吴方面,作战经验技巧最丰富的吕蒙突然得病去世了。临去世时,孙权在公安亲自照看吕蒙的病情。“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时间悄悄的翻过了曹操关羽吕蒙的一页,来到了诸葛亮司马懿陆逊的一页。
亮了(0)
回复
曹操虽然杀了那么多的自己人,但御下能力还是十分值得称道的,疑人不用。
曹操虽然杀了那么多的自己人,但御下能力还是十分值得称道的,疑人不用。
亮了(0)
回复
[quote][b]引用136楼 @科斯定理 发表的[/b]:
曹操虽然杀了那么多的自己人,但御下能力还是十分值得称道的,疑人不用。[/quote]
曹操其实在杀人和收编上还是偏收编的。当然,有些挑战了底线的人是不可能宽恕的。比如董承,比如陈宫。
[quote][b]引用136楼 @科斯定理 发表的[/b]:
曹操虽然杀了那么多的自己人,但御下能力还是十分值得称道的,疑人不用。[/quote]
曹操其实在杀人和收编上还是偏收编的。当然,有些挑战了底线的人是不可能宽恕的。比如董承,比如陈宫。
亮了(0)
回复
[quote][b]引用137楼 @otao 发表的[/b]:

曹操其实在杀人和收编上还是偏收编的。当然,有些挑战了底线的人是不可能宽恕的。比如董承,比如陈宫。[/quote]

嗯,昌豨、孔融、沮授也属此类人物,而不杀张绣,应该属于讲政治吧,何况张绣的结局待考量。

但是,杀高顺是否草率了些。

另外,自己人里面,待武将向来不错,文臣可没少杀,崔琰娄圭杨修这些,没有手软。
[quote][b]引用137楼 @otao 发表的[/b]:

曹操其实在杀人和收编上还是偏收编的。当然,有些挑战了底线的人是不可能宽恕的。比如董承,比如陈宫。[/quote]

嗯,昌豨、孔融、沮授也属此类人物,而不杀张绣,应该属于讲政治吧,何况张绣的结局待考量。

但是,杀高顺是否草率了些。

另外,自己人里面,待武将向来不错,文臣可没少杀,崔琰娄圭杨修这些,没有手软。
亮了(0)
回复
[quote][b]引用138楼 @科斯定理 发表的[/b]:

嗯,昌豨、孔融、沮授也属此类人物,而不杀张绣,应该属于讲政治吧,何况张绣的结局待考量。



但是,杀高顺是否草率了些。



另外,自己人里面,待武将向来不错,文臣可没少杀,崔琰娄圭杨修这些,没有手软。[/quote]

曹操历来实用主义和军事型导向的,废话连篇又不干活的,基本在曹操这里都要靠边站。(这也是曹操这个政 府效率所在)。要是再加上资格老地位高,恃才傲物的。基本就死定了。崔琰娄圭杨修这三位恰好中枪,顺便孔融也中枪。
[quote][b]引用138楼 @科斯定理 发表的[/b]:

嗯,昌豨、孔融、沮授也属此类人物,而不杀张绣,应该属于讲政治吧,何况张绣的结局待考量。



但是,杀高顺是否草率了些。



另外,自己人里面,待武将向来不错,文臣可没少杀,崔琰娄圭杨修这些,没有手软。[/quote]

曹操历来实用主义和军事型导向的,废话连篇又不干活的,基本在曹操这里都要靠边站。(这也是曹操这个政 府效率所在)。要是再加上资格老地位高,恃才傲物的。基本就死定了。崔琰娄圭杨修这三位恰好中枪,顺便孔融也中枪。
亮了(1)
回复
追了半天,下面没了么
追了半天,下面没了么
亮了(0)
回复
Re: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虎扑游戏中心
步行街主干道最热帖
欧冠和英超收视率连CBA都比不上,为什么篮球收视率比足球高这么多?足球影响力是真不行了。
欧美是怎么杜绝托关系走后门的?
手机和手表说我打鼾严重,建议就医。医院查了一天也没查出个什么。回家才发现,罪魁祸首是她。
~ 2024开年至今,大家单曲循环最多歌是什么?
无愧于“战场出租车”称号,直接被打穿了都
有实力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啊,爽
荒岛呆一年,只能选三样
老哥们,你见过哪些超级炸裂的GIF?
双非计算机本科和985生化环材哪个更好就业
肚子痛
步行街主干道最新帖
罗本复体 凯恩反超
『每日多猜,根据下图你能说出电影名称吗』
男生回答一下有些事情是不是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23届二本毕业生进厂打工的真实感想
崩铁出角色太快,不知道抽什么
『每日一猜,根据下图你能说出电影名称吗』
皇马or拜仁?
1
是不是不觉得酒难喝的人,再怎么喝也不会上瘾;而烟抽多了一定会上瘾?
真的没意思兄弟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