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高家真是个神奇的家族

17回复/ 78936 浏览
虎扑JR1122622462(12级)楼主2024-05-15 23:50:25发布于浙江
北齐高家真是个神奇的家族虎扑JR1122622462 发表在历史区 https://bbs.hupu.com/history

全部回帖

收起

另外,高欢还有个应该是历史唯一的称谓—直接在姓氏后接王,即“高王”。
正常来说王号应该是按春秋时期古地名取,其中一字王又大于二字王。
比如常见的顶级一字王有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
高家因为认宗渤海高氏,所以高欢、高澄先后为渤海王,高澄更进一步为齐王(因为渤海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高洋接过了高澄的权棒直接登基建立齐国。
但是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喜欢直接称高欢为高王,这待遇真的历史独一份了。

另外,高欢还有个应该是历史唯一的称谓—直接在姓氏后接王,即“高王”。
正常来说王号应该是按春秋时期古地名取,其中一字王又大于二字王。
比如常见的顶级一字王有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
高家因为认宗渤海高氏,所以高欢、高澄先后为渤海王,高澄更进一步为齐王(因为渤海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高洋接过了高澄的权棒直接登基建立齐国。
但是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喜欢直接称高欢为高王,这待遇真的历史独一份了。

亮了(12)
回复
查看评论(3)

刘宋和北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皇族……

刘宋和北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皇族……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3)

北齐这个时代(加上高欢的东魏)挺神奇的,史书中的北齐大部分记录的是朝堂上骇人听闻的杀戮,仿佛北周灭北齐是周武王伐纣,然而北齐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民变、饥荒、“人相食”之类的衰败景象,也没有像后赵那样的大规模胡汉对立,或者像其他政权末期那样地方动不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相反它被灭国时人口是当时最多的国家,南陈300万,北周约1000万,北齐2000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北齐灭国后北齐故地的百姓从隋叛乱到安史之乱,之后彻底不跟唐一起玩了。还有从出土的墓志铭看大批北齐旧臣在国灭后选择直接致仕,不奉新朝,显然北齐故地的人对北周隋唐并不十分服气,总之当地百姓在北齐时代似乎过得并没有很糟糕,至少没有人人期盼北周来“解放”自己。
政治上,大批史料表明北齐的政治制度被隋唐继承,隋唐并没有继承北周而是北齐的,比如《北齐律》、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前身)等,详见陈寅恪、阎步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
文化上,北齐佛造像的造诣同时代最高,它的墓葬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的白瓷、彩色瓷是隋唐瓷器之祖,甚至它的服饰审美也被隋唐继承,比如圆领袍和唐刀,沈括就提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北齐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一股唐味。
还有对外交流上晋阳和邺城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繁华一时,最后著名的古代致富经《齐民要书》也成书于这个时代。
北齐真挺有意思的,史书中的北齐乍一看仿佛狮驼岭,越研究越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说它灭国了又好像没有灭,北齐的壁画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很拧巴,连李世民都不禁迷惑:文宣(高洋)狂悖之迹,桀、纣之所不为。国富人丰,不至于乱亡,何也?

北齐这个时代(加上高欢的东魏)挺神奇的,史书中的北齐大部分记录的是朝堂上骇人听闻的杀戮,仿佛北周灭北齐是周武王伐纣,然而北齐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民变、饥荒、“人相食”之类的衰败景象,也没有像后赵那样的大规模胡汉对立,或者像其他政权末期那样地方动不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相反它被灭国时人口是当时最多的国家,南陈300万,北周约1000万,北齐2000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北齐灭国后北齐故地的百姓从隋叛乱到安史之乱,之后彻底不跟唐一起玩了。还有从出土的墓志铭看大批北齐旧臣在国灭后选择直接致仕,不奉新朝,显然北齐故地的人对北周隋唐并不十分服气,总之当地百姓在北齐时代似乎过得并没有很糟糕,至少没有人人期盼北周来“解放”自己。
政治上,大批史料表明北齐的政治制度被隋唐继承,隋唐并没有继承北周而是北齐的,比如《北齐律》、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前身)等,详见陈寅恪、阎步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
文化上,北齐佛造像的造诣同时代最高,它的墓葬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的白瓷、彩色瓷是隋唐瓷器之祖,甚至它的服饰审美也被隋唐继承,比如圆领袍和唐刀,沈括就提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北齐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一股唐味。
还有对外交流上晋阳和邺城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繁华一时,最后著名的古代致富经《齐民要书》也成书于这个时代。
北齐真挺有意思的,史书中的北齐乍一看仿佛狮驼岭,越研究越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说它灭国了又好像没有灭,北齐的壁画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很拧巴,连李世民都不禁迷惑:文宣(高洋)狂悖之迹,桀、纣之所不为。国富人丰,不至于乱亡,何也?

亮了(11)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虎扑JR112262246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另外,高欢还有个应该是历史唯一的称谓—直接在姓氏后接王,即“高王”。正常来说王号应该是按春秋时期古地名取,其中一字王又大于二字王。比如常见的顶级一字王有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高家因为认宗渤海高氏,所以高欢、高澄先后为渤海王,高澄更进一步为齐王(因为渤海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高洋接过了高澄的权棒直接登基建立齐国。但是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喜欢直接称高欢为高王,这待遇真的历史独一份了。

另外,高欢还有个应该是历史唯一的称谓—直接在姓氏后接王,即“高王”。
正常来说王号应该是按春秋时期古地名取,其中一字王又大于二字王。
比如常见的顶级一字王有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
高家因为认宗渤海高氏,所以高欢、高澄先后为渤海王,高澄更进一步为齐王(因为渤海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高洋接过了高澄的权棒直接登基建立齐国。
但是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喜欢直接称高欢为高王,这待遇真的历史独一份了。

陈霸先登基前就是陈王啊,要不怎么来的陈朝

陈霸先登基前就是陈王啊,要不怎么来的陈朝

亮了(2)
回复
引用 @虎扑JR112262246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另外,高欢还有个应该是历史唯一的称谓—直接在姓氏后接王,即“高王”。正常来说王号应该是按春秋时期古地名取,其中一字王又大于二字王。比如常见的顶级一字王有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高家因为认宗渤海高氏,所以高欢、高澄先后为渤海王,高澄更进一步为齐王(因为渤海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高洋接过了高澄的权棒直接登基建立齐国。但是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喜欢直接称高欢为高王,这待遇真的历史独一份了。

另外,高欢还有个应该是历史唯一的称谓—直接在姓氏后接王,即“高王”。
正常来说王号应该是按春秋时期古地名取,其中一字王又大于二字王。
比如常见的顶级一字王有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
高家因为认宗渤海高氏,所以高欢、高澄先后为渤海王,高澄更进一步为齐王(因为渤海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高洋接过了高澄的权棒直接登基建立齐国。
但是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喜欢直接称高欢为高王,这待遇真的历史独一份了。

霸王不也叫项王么

霸王不也叫项王么

亮了(0)
回复
引用 @山上策也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刘宋和北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皇族……

刘宋和北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皇族……

还有萧齐,萧鸾萧宝卷父子太变态了,把宗室杀绝了!

还有萧齐,萧鸾萧宝卷父子太变态了,把宗室杀绝了!

亮了(2)
回复
引用 @0琉璃湖畔0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北齐这个时代(加上高欢的东魏)挺神奇的,史书中的北齐大部分记录的是朝堂上骇人听闻的杀戮,仿佛北周灭北齐是周武王伐纣,然而北齐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民变、饥荒、“人相食”之类的衰败景象,也没有像后赵那样的大规模胡汉对立,或者像其他政权末期那样地方动不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相反它被灭国时人口是当时最多的国家,南陈300万,北周约1000万,北齐2000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北齐灭国后北齐故地的百姓从隋叛乱到安史之乱,之后彻底不跟唐一起玩了。还有从出土的墓志铭看大批北齐旧臣在国灭后选择直接致仕,不奉新朝,显然北齐故地的人对北周隋唐并不十分服气,总之当地百姓在北齐时代似乎过得并没有很糟糕,至少没有人人期盼北周来“解放”自己。政治上,大批史料表明北齐的政治制度被隋唐继承,隋唐并没有继承北周而是北齐的,比如《北齐律》、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前身)等,详见陈寅恪、阎步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文化上,北齐佛造像的造诣同时代最高,它的墓葬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的白瓷、彩色瓷是隋唐瓷器之祖,甚至它的服饰审美也被隋唐继承,比如圆领袍和唐刀,沈括就提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北齐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一股唐味。还有对外交流上晋阳和邺城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繁华一时,最后著名的古代致富经《齐民要书》也成书于这个时代。北齐真挺有意思的,史书中的北齐乍一看仿佛狮驼岭,越研究越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说它灭国了又好像没有灭,北齐的壁画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很拧巴,连李世民都不禁迷惑:文宣(高洋)狂悖之迹,桀、纣之所不为。国富人丰,不至于乱亡,何也?

北齐这个时代(加上高欢的东魏)挺神奇的,史书中的北齐大部分记录的是朝堂上骇人听闻的杀戮,仿佛北周灭北齐是周武王伐纣,然而北齐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民变、饥荒、“人相食”之类的衰败景象,也没有像后赵那样的大规模胡汉对立,或者像其他政权末期那样地方动不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相反它被灭国时人口是当时最多的国家,南陈300万,北周约1000万,北齐2000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北齐灭国后北齐故地的百姓从隋叛乱到安史之乱,之后彻底不跟唐一起玩了。还有从出土的墓志铭看大批北齐旧臣在国灭后选择直接致仕,不奉新朝,显然北齐故地的人对北周隋唐并不十分服气,总之当地百姓在北齐时代似乎过得并没有很糟糕,至少没有人人期盼北周来“解放”自己。
政治上,大批史料表明北齐的政治制度被隋唐继承,隋唐并没有继承北周而是北齐的,比如《北齐律》、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前身)等,详见陈寅恪、阎步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
文化上,北齐佛造像的造诣同时代最高,它的墓葬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的白瓷、彩色瓷是隋唐瓷器之祖,甚至它的服饰审美也被隋唐继承,比如圆领袍和唐刀,沈括就提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北齐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一股唐味。
还有对外交流上晋阳和邺城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繁华一时,最后著名的古代致富经《齐民要书》也成书于这个时代。
北齐真挺有意思的,史书中的北齐乍一看仿佛狮驼岭,越研究越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说它灭国了又好像没有灭,北齐的壁画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很拧巴,连李世民都不禁迷惑:文宣(高洋)狂悖之迹,桀、纣之所不为。国富人丰,不至于乱亡,何也?

北齐的灭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料性

只能说统治者太逆天,周武帝宇文邕都没想到能灭北齐

但北齐的胡汉政策是真的好,这点北周没法搞

北齐最大的问题是皇帝,以及皇权和霸府的矛盾

北齐的灭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料性

只能说统治者太逆天,周武帝宇文邕都没想到能灭北齐

但北齐的胡汉政策是真的好,这点北周没法搞

北齐最大的问题是皇帝,以及皇权和霸府的矛盾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痞子paul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北齐的灭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料性只能说统治者太逆天,周武帝宇文邕都没想到能灭北齐但北齐的胡汉政策是真的好,这点北周没法搞北齐最大的问题是皇帝,以及皇权和霸府的矛盾

北齐的灭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料性

只能说统治者太逆天,周武帝宇文邕都没想到能灭北齐

但北齐的胡汉政策是真的好,这点北周没法搞

北齐最大的问题是皇帝,以及皇权和霸府的矛盾

某种程度上,晋阳新晋的鲜卑勋贵和汉人门阀争权可能是北齐灭亡的主要原因,关陇那边都是啥也没有的穷哥们,只能抱团取暖,所以内部矛盾相对容易整合,北齐这边各大股东整合难度大得多

某种程度上,晋阳新晋的鲜卑勋贵和汉人门阀争权可能是北齐灭亡的主要原因,关陇那边都是啥也没有的穷哥们,只能抱团取暖,所以内部矛盾相对容易整合,北齐这边各大股东整合难度大得多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0琉璃湖畔0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某种程度上,晋阳新晋的鲜卑勋贵和汉人门阀争权可能是北齐灭亡的主要原因,关陇那边都是啥也没有的穷哥们,只能抱团取暖,所以内部矛盾相对容易整合,北齐这边各大股东整合难度大得多

某种程度上,晋阳新晋的鲜卑勋贵和汉人门阀争权可能是北齐灭亡的主要原因,关陇那边都是啥也没有的穷哥们,只能抱团取暖,所以内部矛盾相对容易整合,北齐这边各大股东整合难度大得多

这倒不是,北齐说白了就是最后一个皇帝太菜了,杀了高长恭和斛律光,然后怎么打怎么输,晋阳丢掉的那一刻开始,北齐就无力回天了

这倒不是,北齐说白了就是最后一个皇帝太菜了,杀了高长恭和斛律光,然后怎么打怎么输,晋阳丢掉的那一刻开始,北齐就无力回天了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0琉璃湖畔0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北齐这个时代(加上高欢的东魏)挺神奇的,史书中的北齐大部分记录的是朝堂上骇人听闻的杀戮,仿佛北周灭北齐是周武王伐纣,然而北齐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民变、饥荒、“人相食”之类的衰败景象,也没有像后赵那样的大规模胡汉对立,或者像其他政权末期那样地方动不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相反它被灭国时人口是当时最多的国家,南陈300万,北周约1000万,北齐2000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北齐灭国后北齐故地的百姓从隋叛乱到安史之乱,之后彻底不跟唐一起玩了。还有从出土的墓志铭看大批北齐旧臣在国灭后选择直接致仕,不奉新朝,显然北齐故地的人对北周隋唐并不十分服气,总之当地百姓在北齐时代似乎过得并没有很糟糕,至少没有人人期盼北周来“解放”自己。政治上,大批史料表明北齐的政治制度被隋唐继承,隋唐并没有继承北周而是北齐的,比如《北齐律》、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前身)等,详见陈寅恪、阎步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文化上,北齐佛造像的造诣同时代最高,它的墓葬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的白瓷、彩色瓷是隋唐瓷器之祖,甚至它的服饰审美也被隋唐继承,比如圆领袍和唐刀,沈括就提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北齐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一股唐味。还有对外交流上晋阳和邺城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繁华一时,最后著名的古代致富经《齐民要书》也成书于这个时代。北齐真挺有意思的,史书中的北齐乍一看仿佛狮驼岭,越研究越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说它灭国了又好像没有灭,北齐的壁画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很拧巴,连李世民都不禁迷惑:文宣(高洋)狂悖之迹,桀、纣之所不为。国富人丰,不至于乱亡,何也?

北齐这个时代(加上高欢的东魏)挺神奇的,史书中的北齐大部分记录的是朝堂上骇人听闻的杀戮,仿佛北周灭北齐是周武王伐纣,然而北齐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民变、饥荒、“人相食”之类的衰败景象,也没有像后赵那样的大规模胡汉对立,或者像其他政权末期那样地方动不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相反它被灭国时人口是当时最多的国家,南陈300万,北周约1000万,北齐2000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北齐灭国后北齐故地的百姓从隋叛乱到安史之乱,之后彻底不跟唐一起玩了。还有从出土的墓志铭看大批北齐旧臣在国灭后选择直接致仕,不奉新朝,显然北齐故地的人对北周隋唐并不十分服气,总之当地百姓在北齐时代似乎过得并没有很糟糕,至少没有人人期盼北周来“解放”自己。
政治上,大批史料表明北齐的政治制度被隋唐继承,隋唐并没有继承北周而是北齐的,比如《北齐律》、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前身)等,详见陈寅恪、阎步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
文化上,北齐佛造像的造诣同时代最高,它的墓葬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的白瓷、彩色瓷是隋唐瓷器之祖,甚至它的服饰审美也被隋唐继承,比如圆领袍和唐刀,沈括就提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北齐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一股唐味。
还有对外交流上晋阳和邺城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繁华一时,最后著名的古代致富经《齐民要书》也成书于这个时代。
北齐真挺有意思的,史书中的北齐乍一看仿佛狮驼岭,越研究越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说它灭国了又好像没有灭,北齐的壁画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很拧巴,连李世民都不禁迷惑:文宣(高洋)狂悖之迹,桀、纣之所不为。国富人丰,不至于乱亡,何也?

你把高炜看做五百四十年后的徽钦就能理解了。

你把高炜看做五百四十年后的徽钦就能理解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痞子paul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倒不是,北齐说白了就是最后一个皇帝太菜了,杀了高长恭和斛律光,然后怎么打怎么输,晋阳丢掉的那一刻开始,北齐就无力回天了

这倒不是,北齐说白了就是最后一个皇帝太菜了,杀了高长恭和斛律光,然后怎么打怎么输,晋阳丢掉的那一刻开始,北齐就无力回天了

高纬和他爹真是“天纵奇才”

高纬和他爹真是“天纵奇才”

亮了(0)
回复
引用 @虎扑JR112262246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另外,高欢还有个应该是历史唯一的称谓—直接在姓氏后接王,即“高王”。正常来说王号应该是按春秋时期古地名取,其中一字王又大于二字王。比如常见的顶级一字王有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高家因为认宗渤海高氏,所以高欢、高澄先后为渤海王,高澄更进一步为齐王(因为渤海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高洋接过了高澄的权棒直接登基建立齐国。但是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喜欢直接称高欢为高王,这待遇真的历史独一份了。

另外,高欢还有个应该是历史唯一的称谓—直接在姓氏后接王,即“高王”。
正常来说王号应该是按春秋时期古地名取,其中一字王又大于二字王。
比如常见的顶级一字王有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
高家因为认宗渤海高氏,所以高欢、高澄先后为渤海王,高澄更进一步为齐王(因为渤海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高洋接过了高澄的权棒直接登基建立齐国。
但是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喜欢直接称高欢为高王,这待遇真的历史独一份了。

还有一个,黄巢,称帝之后部下也称“黄王”

还有一个,黄巢,称帝之后部下也称“黄王”

亮了(0)
回复

说谁呢

说谁呢[生气]

亮了(0)
回复

即便如此 还是有北齐律,英雄天子,百保鲜卑。高洋像是上帝开玩笑的产物。

即便如此 还是有北齐律,英雄天子,百保鲜卑。高洋像是上帝开玩笑的产物。

亮了(0)
回复
引用 @山上策也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刘宋和北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皇族……

刘宋和北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皇族……

那时候哪有不恶心的。。。都是家里先出一个英雄,然后迅速崩坏,刘宋,高家,萧家,包括后来的杨坚杨广..

那时候哪有不恶心的。。。都是家里先出一个英雄,然后迅速崩坏,刘宋,高家,萧家,包括后来的杨坚杨广..

亮了(2)
回复
引用 @山上策也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刘宋和北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皇族……

刘宋和北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皇族……

石虎家族不遑多让

石虎家族不遑多让

亮了(0)
回复
引用 @0琉璃湖畔0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北齐这个时代(加上高欢的东魏)挺神奇的,史书中的北齐大部分记录的是朝堂上骇人听闻的杀戮,仿佛北周灭北齐是周武王伐纣,然而北齐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民变、饥荒、“人相食”之类的衰败景象,也没有像后赵那样的大规模胡汉对立,或者像其他政权末期那样地方动不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相反它被灭国时人口是当时最多的国家,南陈300万,北周约1000万,北齐2000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北齐灭国后北齐故地的百姓从隋叛乱到安史之乱,之后彻底不跟唐一起玩了。还有从出土的墓志铭看大批北齐旧臣在国灭后选择直接致仕,不奉新朝,显然北齐故地的人对北周隋唐并不十分服气,总之当地百姓在北齐时代似乎过得并没有很糟糕,至少没有人人期盼北周来“解放”自己。政治上,大批史料表明北齐的政治制度被隋唐继承,隋唐并没有继承北周而是北齐的,比如《北齐律》、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前身)等,详见陈寅恪、阎步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文化上,北齐佛造像的造诣同时代最高,它的墓葬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的白瓷、彩色瓷是隋唐瓷器之祖,甚至它的服饰审美也被隋唐继承,比如圆领袍和唐刀,沈括就提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北齐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一股唐味。还有对外交流上晋阳和邺城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繁华一时,最后著名的古代致富经《齐民要书》也成书于这个时代。北齐真挺有意思的,史书中的北齐乍一看仿佛狮驼岭,越研究越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说它灭国了又好像没有灭,北齐的壁画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很拧巴,连李世民都不禁迷惑:文宣(高洋)狂悖之迹,桀、纣之所不为。国富人丰,不至于乱亡,何也?

北齐这个时代(加上高欢的东魏)挺神奇的,史书中的北齐大部分记录的是朝堂上骇人听闻的杀戮,仿佛北周灭北齐是周武王伐纣,然而北齐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民变、饥荒、“人相食”之类的衰败景象,也没有像后赵那样的大规模胡汉对立,或者像其他政权末期那样地方动不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相反它被灭国时人口是当时最多的国家,南陈300万,北周约1000万,北齐2000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北齐灭国后北齐故地的百姓从隋叛乱到安史之乱,之后彻底不跟唐一起玩了。还有从出土的墓志铭看大批北齐旧臣在国灭后选择直接致仕,不奉新朝,显然北齐故地的人对北周隋唐并不十分服气,总之当地百姓在北齐时代似乎过得并没有很糟糕,至少没有人人期盼北周来“解放”自己。
政治上,大批史料表明北齐的政治制度被隋唐继承,隋唐并没有继承北周而是北齐的,比如《北齐律》、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前身)等,详见陈寅恪、阎步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
文化上,北齐佛造像的造诣同时代最高,它的墓葬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的白瓷、彩色瓷是隋唐瓷器之祖,甚至它的服饰审美也被隋唐继承,比如圆领袍和唐刀,沈括就提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北齐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一股唐味。
还有对外交流上晋阳和邺城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繁华一时,最后著名的古代致富经《齐民要书》也成书于这个时代。
北齐真挺有意思的,史书中的北齐乍一看仿佛狮驼岭,越研究越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上承北魏下启隋唐,说它灭国了又好像没有灭,北齐的壁画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很拧巴,连李世民都不禁迷惑:文宣(高洋)狂悖之迹,桀、纣之所不为。国富人丰,不至于乱亡,何也?

所以黄永年先生就认为,北周灭北齐是如同元灭宋、清灭明一样,是野蛮落后的一方获得了胜利,北齐文人认为北周就是夷狄,非常瞧不起关陇集团。

所以黄永年先生就认为,北周灭北齐是如同元灭宋、清灭明一样,是野蛮落后的一方获得了胜利,北齐文人认为北周就是夷狄,非常瞧不起关陇集团。

亮了(0)
回复
Re:北齐高家真是个神奇的家族
虎扑游戏中心
历史区最热帖
哈尔科夫打不动了?怎么一个月没消息了
历史上最漂亮的人造风景是哪个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
我不管,二战第一名将必须是麦克阿瑟,谁来了也没用
地级市的知名度而论,河北算不算全国为数不多的没有冷门地级市的省份?
楚汉之争,你更喜爱刘邦还是项羽?
韩国人生活质量不错呀
二战第一名将是朱可夫么?
宋朝的文人简直是不能细究,咋这么多汉奸啊
父亲查出恶性骨髓瘤,家里人不想让他受放疗化疗的苦
历史区最新帖
杨昱乾初来乍到京城,被小偷偷了钱包,还好他是有备而来
如图所示,世界各国第一颗核弹名称及爆炸时间与地点一览表。
民国四大家族关系图
伟大无需多言
历史上最漂亮的人造风景是哪个
奥斯曼帝国在历史上什么时候衰落的?
传统儒家底蕴国家都很不错!JR们怎么看呢?
刘表刘璋的劣势究竟在什么地方,是高道德劣势吗
F22感觉有点东西,性能不错啊!
宁浩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