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在这个奥运周期可谓是全线溃败。男篮一泻千里,女篮高开低走,三人篮球费钱费力最后也只是混到个奥运资格而已。面对这样“抽象”的国篮成绩,很多人都在要求姚明下课。当然,有反对者,也就有支持者,为姚明说好话,找理由的声音也不少,并认为姚明正在做给后人乘凉的“栽树”工作,不可急功近利只看今天的国字号成绩。
但笔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只看国字号成绩稀烂就全盘否定姚明确实有点片面。另一方面,“不可急功近利”不等于“一事无成”,更不可以成为姚明的免死金牌。不急功近利可以,但我们必须看到,姚明现在做的工作,搭建的体系,所谓的“栽树工作”,有没有成为荫荫森林的可能。
首先,我们要明白,选姚明执掌男篮的目标是什么?如果选姚明,只是为了搭建一个娱乐CBA平台,大家能通过这个平台挣到大钱。那姚明现在的工作,倒是也不能所一无是处,至少CBA确实看到了一点挣钱的可能性。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中国篮球迷,不是把CBA当综艺看的,而是希望这个联赛能够帮助中国篮球水平的进步。也就是,最终目标必然是要落到国家队的竞技水平上。你cba再能挣钱,但是锻练不了球员,球员进去了只会快速躺平沦为平庸,最终导致男篮国家队水平越来越差的话,那也是不合格的。很多人把篮球市场化等同于篮球水平的提高,认为只要篮球能挣钱,挣大钱,那自然打球的人会变多,篮球水平会提高。这种想法过于理所当然。事实上,挣钱如果过于容易,反而会出现反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下,什么样的市场化,才能对国家队篮球水平产生正面影响?
1. 国家队水平的提升,究竟需要什么?
短期内提升国家队的水平,自然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我们曾经用过的,短期集训狠狠补课练基本功;请高水平教练;送出球员拉练打高水平比赛等等。但这些方式都只是短期内行为,属于考试前的突击补课。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要真正提升国家队水平,必须要先做到一下两点:一是有足够多的青训人才涌现;二是有足够有竞争性的联赛环境。前者保证了篮球运动员的人球基数,对于一个团队运动,打球的人太少了那只能矮子里拔将军。后者保证了球员有危机感,时时刻刻催促自己进步。因此,评估姚明的工作其实也并不复杂,我们只需要看他有没有搭建这样的体系,即便体系没有搭建完成,他之前的工作是否有可能在未来搭建出这样的体系,即可。
2. 现存的成功的篮球体系有哪些,都是怎么运作的?
现在世界篮球比较先进的国家,无外乎是两种体系。一种是类似美国的体教结合的选拔人才的体系。NBA的球队只是职业球队,没有青年队,不负责青训。提供青训人才的是学校——他们国家有大量的优秀的基层教练扎根各个中学、大学,有完善并且充满竞争性的学校篮球联赛,有充裕的奖学金吸引学生从事篮球。但是,真正能到NBA讨口饭吃的,却是极少一部分。因为高薪岗位的稀缺+高薪岗位非常诱人,想分到一杯羹就必须刻苦的练习并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那些已经在nba打上球的也必须充满危机意识时刻提升自己,保证自己不被取代。体教结合模式,依靠投向学校的资源吸引人才走上篮球道路,而即便没有走上职业之路,大学的经历也让他们转行更容易。残酷的职业篮球竞争保证了球员能时刻督促自己进步。
另一种职业篮球体系的代表就是欧洲的俱乐部体系。社会存在数量非常多的俱乐部,而且绝大部分职业半职业俱乐部都有自己的青训。小孩在早期可以完全免费的接受到篮球启蒙,而天赋好的孩子更有机会去大俱乐部接受更高水平教练的启蒙。这种福利性质的篮球启蒙保证了他们篮球人才的基数。到了俱乐部层面,他们设置非常多级别的篮球联赛,并有升降级。对于顶级联赛的球员,混日子是不可能的,你的松懈可能导致球队降级,也可能导致你直接丢掉饭碗。而对于年轻球员,他们日常的学业是通过和学校的合作,比如白天在学校上课,下午来俱乐部训练的模式。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早日打上一线队。他们锻炼自己的方式一是通过青年联赛,天赋好的会比较年轻就进入一线队;而天赋一般的,到了年龄也不会选择在球队里蹉跎,而是会谋求转会租借到弱队或者低级别球队打球的机会,早日在成年队联赛里打出名堂。升降级确保了没有人敢于在联赛中懈怠,每一场联赛都是真刀真枪的。为了早日在能拿更高薪水的顶级联赛出头的年轻人也始终保持着对老队员的压力,从而形成正反馈。
3. 姚明现在究竟搭建了怎样的体系呢?
首先,姚明进行了体教结合的探索。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和发展阶段不完全兼容体教结合。而且还有一个灵魂问题,你篮球体教结合了,足球要不要体教结合,其他项目要不要?凭什么只给你篮球奖学金或者专项拨款呢?所以,现阶段的问题一是大学篮球的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大学尚且如此,高中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就更少了。没有资源的支持让好的教练下沉学校,那学校里自然很难培养出足够多的篮球人才。我们的CBA选秀制度,虽然每年确实能从CUBA选到几个苗子,但数量太少,能做球队基石的更是凤毛麟角,根本无法给老球员带来足够的危机感。学校不具备培养优秀苗子的能力,许多大学篮球人才的篮球启蒙和前期培养其实还是在依靠俱乐部青训。因此,虽然探索了体教结合,有一点成果,但能拿来称道的只是从零到一走出了第一步。可是走出第一步,不等于你能走出第二步,第三步。现实是,走出第二步、第三步的难度是呈几何级增长的,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到美式体教结合的水平,甚至能不能继续走下去,都是绝对的未知数。所以,我国的体教结合之路,卡在了培养不出足够多的年轻人才这一步。
其次,因为体教结合暂时走到了瓶颈,所以俱乐部青训这条路不敢丢。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联赛取消了升降级,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恢复升降级的可能性。各俱乐部早已适应了十余年的舒适期,躺平期,当然更希望能躺着分蛋糕,不希望蛋糕再被分出去。俱乐部拒绝有竞争的环境,年轻人进入这种环境中自然很难保持紧迫感。对于那些弱队的年轻人,大概率进不去季后赛,输球也不担心降级。赢球难,赢球奖金挣不到没关系,至少不用担心降级降薪。而且,许多中上游球队的球员,找不到租借去低水平联赛上场打球的机会,因为联赛就那么几个球队,所以他们只能枯坐板凳在垃圾时间上场,得不到足够的锻炼。俱乐部之间的青年队比赛诚然是很有意义的,可是对于一些距离顶级联赛水平还有点差距,但可以挑战次级联赛水平的年轻人,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次级联赛,导致他们还是只能在青年队蹉跎。缺少升降级,缺乏危机感;缺少俱乐部岗位,缺少锻炼机会。导致了我们现在的体系无法提供足够有竞争性的联赛环境。
4. 纵观全球,现存的CBA体系,是一朵奇葩。面对这种奇葩的姚明,必须要看到问题,挺身而出,拿出解决的思路
综上所述,世界上依靠俱乐部青训的国家,都有升降级制度保证青训球员能打上球,并保持联赛的竞争性。而没有升降级的国家,都完成了体教结合的整合,保证了大量资源投入学校提供篮球人才,从校园篮球就开始了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然而我国现存的篮球体系,属于完全的两不靠,并且吸满了负面效应。一方面,校园篮球获得的资源不足,根本提供不了足够的人才,堪称鸡肋。而且在现有的国情下,看不到真正实现体教结合的希望。资源给的不够,在俱乐部呆的好好的青训教练也不可能去校园。另一方面,没了升降级的CBA竞争力极差,球员毫无危机意识。球员进入CBA拿到饭碗和合同后马上躺平的不在少数。球员之间的流动性也极差,一点都不像正常的俱乐部联赛。缺少低级别联赛的练级机会,青年队员机会大大减少,挑战老队员的成长周期也变长了。诚然我们每年还是能看到几个面貌不错的新面孔,但是远远不够。以德国为例,他们在国家队和国家青年队之间还能组建两支过渡男篮,去打比赛锻炼。而如果我们也在国家队之外组织两支过渡男篮,就难免会不得不选入很多歪瓜裂枣了——因为我们在职业联赛有稳定出场时间的国内球员太少了,联赛又没有竞争性,根本给国家队提供不了足够的人才来选择。
综上所述,现在姚明的问题不是国家队选帅,或者国家队选人。而是他究竟想搭建怎样的篮球体系。到底是学欧洲,还是学美国?现实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四不像体系是彻头彻尾失败的,必须改革。导致四不像的原因不能全怪姚明,毕竟取消升降级这步臭棋二十年前就走出来了。但前任走了臭棋,不等于姚明无责任。姚明上台的责任就是拨乱反正,而不是随波逐流。要么,你打通体教结合这条路,要么,你打碎现在老板们的温柔乡,重新搭建有升降级的联赛。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不可能成事的,必须要敢于推进改革, 选姚明,不就是看重了他在球迷中的威望,方便他力推改革么?而现实是,一方面,他动不了,或者不敢动,或者不想动老板们的利益;另一方面,他转向去搞体教结合,发现处处碰壁掣肘甚多。诚然,不管哪条路都是艰难的,但你必须有魄力和能力去做出突破,才是合格的主席。而不是一方面和老板们和稀泥分蛋糕,另一方面两手一摊告诉我们国情问题体教结合搞不下去我尽力了。如果真是如此,球迷对姚明的信任迟早会完全流失,指望依靠他的威望来推动改革也只能是镜中水月。
至于国家队的溃败,其实都是现阶段四不像篮球体系带来的恶果罢了。国家队溃败不能全怪姚明,但是,姚明现在的作为,让人看不到国家队有从溃败中走出来,并触底反弹的可能性,这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题外话:作为青岛球迷,曾对杨瀚森非常期待。第一年在CBA的他不能说完全没进步,但是实事求是的说,他有太多的比赛在划水了,这就是CBA低劣竞争环境的体现。这个副作用不仅仅会影响杨瀚森,也会影响每一个青年才俊。如果我们只能靠早早把球员送出去才能培养篮球人才的话,那要这个CBA何用?
中国篮球在这个奥运周期可谓是全线溃败。男篮一泻千里,女篮高开低走,三人篮球费钱费力最后也只是混到个奥运资格而已。面对这样“抽象”的国篮成绩,很多人都在要求姚明下课。当然,有反对者,也就有支持者,为姚明说好话,找理由的声音也不少,并认为姚明正在做给后人乘凉的“栽树”工作,不可急功近利只看今天的国字号成绩。
但笔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只看国字号成绩稀烂就全盘否定姚明确实有点片面。另一方面,“不可急功近利”不等于“一事无成”,更不可以成为姚明的免死金牌。不急功近利可以,但我们必须看到,姚明现在做的工作,搭建的体系,所谓的“栽树工作”,有没有成为荫荫森林的可能。
首先,我们要明白,选姚明执掌男篮的目标是什么?如果选姚明,只是为了搭建一个娱乐CBA平台,大家能通过这个平台挣到大钱。那姚明现在的工作,倒是也不能所一无是处,至少CBA确实看到了一点挣钱的可能性。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中国篮球迷,不是把CBA当综艺看的,而是希望这个联赛能够帮助中国篮球水平的进步。也就是,最终目标必然是要落到国家队的竞技水平上。你cba再能挣钱,但是锻练不了球员,球员进去了只会快速躺平沦为平庸,最终导致男篮国家队水平越来越差的话,那也是不合格的。很多人把篮球市场化等同于篮球水平的提高,认为只要篮球能挣钱,挣大钱,那自然打球的人会变多,篮球水平会提高。这种想法过于理所当然。事实上,挣钱如果过于容易,反而会出现反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下,什么样的市场化,才能对国家队篮球水平产生正面影响?
1. 国家队水平的提升,究竟需要什么?
短期内提升国家队的水平,自然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我们曾经用过的,短期集训狠狠补课练基本功;请高水平教练;送出球员拉练打高水平比赛等等。但这些方式都只是短期内行为,属于考试前的突击补课。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要真正提升国家队水平,必须要先做到一下两点:一是有足够多的青训人才涌现;二是有足够有竞争性的联赛环境。前者保证了篮球运动员的人球基数,对于一个团队运动,打球的人太少了那只能矮子里拔将军。后者保证了球员有危机感,时时刻刻催促自己进步。因此,评估姚明的工作其实也并不复杂,我们只需要看他有没有搭建这样的体系,即便体系没有搭建完成,他之前的工作是否有可能在未来搭建出这样的体系,即可。
2. 现存的成功的篮球体系有哪些,都是怎么运作的?
现在世界篮球比较先进的国家,无外乎是两种体系。一种是类似美国的体教结合的选拔人才的体系。NBA的球队只是职业球队,没有青年队,不负责青训。提供青训人才的是学校——他们国家有大量的优秀的基层教练扎根各个中学、大学,有完善并且充满竞争性的学校篮球联赛,有充裕的奖学金吸引学生从事篮球。但是,真正能到NBA讨口饭吃的,却是极少一部分。因为高薪岗位的稀缺+高薪岗位非常诱人,想分到一杯羹就必须刻苦的练习并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那些已经在nba打上球的也必须充满危机意识时刻提升自己,保证自己不被取代。体教结合模式,依靠投向学校的资源吸引人才走上篮球道路,而即便没有走上职业之路,大学的经历也让他们转行更容易。残酷的职业篮球竞争保证了球员能时刻督促自己进步。
另一种职业篮球体系的代表就是欧洲的俱乐部体系。社会存在数量非常多的俱乐部,而且绝大部分职业半职业俱乐部都有自己的青训。小孩在早期可以完全免费的接受到篮球启蒙,而天赋好的孩子更有机会去大俱乐部接受更高水平教练的启蒙。这种福利性质的篮球启蒙保证了他们篮球人才的基数。到了俱乐部层面,他们设置非常多级别的篮球联赛,并有升降级。对于顶级联赛的球员,混日子是不可能的,你的松懈可能导致球队降级,也可能导致你直接丢掉饭碗。而对于年轻球员,他们日常的学业是通过和学校的合作,比如白天在学校上课,下午来俱乐部训练的模式。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早日打上一线队。他们锻炼自己的方式一是通过青年联赛,天赋好的会比较年轻就进入一线队;而天赋一般的,到了年龄也不会选择在球队里蹉跎,而是会谋求转会租借到弱队或者低级别球队打球的机会,早日在成年队联赛里打出名堂。升降级确保了没有人敢于在联赛中懈怠,每一场联赛都是真刀真枪的。为了早日在能拿更高薪水的顶级联赛出头的年轻人也始终保持着对老队员的压力,从而形成正反馈。
3. 姚明现在究竟搭建了怎样的体系呢?
首先,姚明进行了体教结合的探索。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和发展阶段不完全兼容体教结合。而且还有一个灵魂问题,你篮球体教结合了,足球要不要体教结合,其他项目要不要?凭什么只给你篮球奖学金或者专项拨款呢?所以,现阶段的问题一是大学篮球的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大学尚且如此,高中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就更少了。没有资源的支持让好的教练下沉学校,那学校里自然很难培养出足够多的篮球人才。我们的CBA选秀制度,虽然每年确实能从CUBA选到几个苗子,但数量太少,能做球队基石的更是凤毛麟角,根本无法给老球员带来足够的危机感。学校不具备培养优秀苗子的能力,许多大学篮球人才的篮球启蒙和前期培养其实还是在依靠俱乐部青训。因此,虽然探索了体教结合,有一点成果,但能拿来称道的只是从零到一走出了第一步。可是走出第一步,不等于你能走出第二步,第三步。现实是,走出第二步、第三步的难度是呈几何级增长的,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到美式体教结合的水平,甚至能不能继续走下去,都是绝对的未知数。所以,我国的体教结合之路,卡在了培养不出足够多的年轻人才这一步。
其次,因为体教结合暂时走到了瓶颈,所以俱乐部青训这条路不敢丢。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联赛取消了升降级,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恢复升降级的可能性。各俱乐部早已适应了十余年的舒适期,躺平期,当然更希望能躺着分蛋糕,不希望蛋糕再被分出去。俱乐部拒绝有竞争的环境,年轻人进入这种环境中自然很难保持紧迫感。对于那些弱队的年轻人,大概率进不去季后赛,输球也不担心降级。赢球难,赢球奖金挣不到没关系,至少不用担心降级降薪。而且,许多中上游球队的球员,找不到租借去低水平联赛上场打球的机会,因为联赛就那么几个球队,所以他们只能枯坐板凳在垃圾时间上场,得不到足够的锻炼。俱乐部之间的青年队比赛诚然是很有意义的,可是对于一些距离顶级联赛水平还有点差距,但可以挑战次级联赛水平的年轻人,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次级联赛,导致他们还是只能在青年队蹉跎。缺少升降级,缺乏危机感;缺少俱乐部岗位,缺少锻炼机会。导致了我们现在的体系无法提供足够有竞争性的联赛环境。
4. 纵观全球,现存的CBA体系,是一朵奇葩。面对这种奇葩的姚明,必须要看到问题,挺身而出,拿出解决的思路
综上所述,世界上依靠俱乐部青训的国家,都有升降级制度保证青训球员能打上球,并保持联赛的竞争性。而没有升降级的国家,都完成了体教结合的整合,保证了大量资源投入学校提供篮球人才,从校园篮球就开始了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然而我国现存的篮球体系,属于完全的两不靠,并且吸满了负面效应。一方面,校园篮球获得的资源不足,根本提供不了足够的人才,堪称鸡肋。而且在现有的国情下,看不到真正实现体教结合的希望。资源给的不够,在俱乐部呆的好好的青训教练也不可能去校园。另一方面,没了升降级的CBA竞争力极差,球员毫无危机意识。球员进入CBA拿到饭碗和合同后马上躺平的不在少数。球员之间的流动性也极差,一点都不像正常的俱乐部联赛。缺少低级别联赛的练级机会,青年队员机会大大减少,挑战老队员的成长周期也变长了。诚然我们每年还是能看到几个面貌不错的新面孔,但是远远不够。以德国为例,他们在国家队和国家青年队之间还能组建两支过渡男篮,去打比赛锻炼。而如果我们也在国家队之外组织两支过渡男篮,就难免会不得不选入很多歪瓜裂枣了——因为我们在职业联赛有稳定出场时间的国内球员太少了,联赛又没有竞争性,根本给国家队提供不了足够的人才来选择。
综上所述,现在姚明的问题不是国家队选帅,或者国家队选人。而是他究竟想搭建怎样的篮球体系。到底是学欧洲,还是学美国?现实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四不像体系是彻头彻尾失败的,必须改革。导致四不像的原因不能全怪姚明,毕竟取消升降级这步臭棋二十年前就走出来了。但前任走了臭棋,不等于姚明无责任。姚明上台的责任就是拨乱反正,而不是随波逐流。要么,你打通体教结合这条路,要么,你打碎现在老板们的温柔乡,重新搭建有升降级的联赛。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不可能成事的,必须要敢于推进改革, 选姚明,不就是看重了他在球迷中的威望,方便他力推改革么?而现实是,一方面,他动不了,或者不敢动,或者不想动老板们的利益;另一方面,他转向去搞体教结合,发现处处碰壁掣肘甚多。诚然,不管哪条路都是艰难的,但你必须有魄力和能力去做出突破,才是合格的主席。而不是一方面和老板们和稀泥分蛋糕,另一方面两手一摊告诉我们国情问题体教结合搞不下去我尽力了。如果真是如此,球迷对姚明的信任迟早会完全流失,指望依靠他的威望来推动改革也只能是镜中水月。
至于国家队的溃败,其实都是现阶段四不像篮球体系带来的恶果罢了。国家队溃败不能全怪姚明,但是,姚明现在的作为,让人看不到国家队有从溃败中走出来,并触底反弹的可能性,这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题外话:作为青岛球迷,曾对杨瀚森非常期待。第一年在CBA的他不能说完全没进步,但是实事求是的说,他有太多的比赛在划水了,这就是CBA低劣竞争环境的体现。这个副作用不仅仅会影响杨瀚森,也会影响每一个青年才俊。如果我们只能靠早早把球员送出去才能培养篮球人才的话,那要这个CBA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