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科举第一榜 137回复/ 50521803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亮了(0)
回复
引用 @calligia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当时章衡的章家以及曾巩的曾家,都出了很多人才。章家是最高的山,叔侄三人差不多做到了文臣武将的顶峰。曾家没出过厉害的官,但出了十几个。这届还有个隐藏大神刘几,这家伙本来是太学体的老大,结果欧阳修提倡古文运动,把太学体给抛弃了,他名落孙山。过了一届,他学了新古文卷土重来,直接高中状元。

当时章衡的章家以及曾巩的曾家,都出了很多人才。章家是最高的山,叔侄三人差不多做到了文臣武将的顶峰。曾家没出过厉害的官,但出了十几个。这届还有个隐藏大神刘几,这家伙本来是太学体的老大,结果欧阳修提倡古文运动,把太学体给抛弃了,他名落孙山。过了一届,他学了新古文卷土重来,直接高中状元。

怕主考记得他还把名字换了

怕主考记得他还把名字换了

亮了(10)
回复
引用 @虎头帮扑主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是说本是状元?欧阳修怀疑是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嫌降为榜眼?

不是说本是状元?
欧阳修怀疑是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嫌降为榜眼?

那只是其中一科,总成绩苏轼差的远

那只是其中一科,总成绩苏轼差的远

亮了(0)
回复

为什么进士里出了好多宰相 前三名没有呢?

为什么进士里出了好多宰相 前三名没有呢?

亮了(0)
回复
引用 @滕大官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为国抡才,那把官做明白的应该首推谁呢

查看更多

为国抡才,那把官做明白的应该首推谁呢

章惇章惇

章惇章惇

亮了(2)
回复

不是说苏轼第二???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答的超级牛逼,其他考官都交口称赞,误以为只有他学生曾巩才能有此表现,为了避嫌列为第二,时候发现并不是曾巩的,而是苏轼的

不是说苏轼第二???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答的超级牛逼,其他考官都交口称赞,误以为只有他学生曾巩才能有此表现,为了避嫌列为第二,时候发现并不是曾巩的,而是苏轼的

亮了(0)
回复
引用 @冰拿铁少冰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曾巩是超级大腿,这次带2个亲弟2个妹夫1个堂弟一起中榜,曾家3代出了19个进士

曾巩是超级大腿,这次带2个亲弟2个妹夫1个堂弟一起中榜,曾家3代出了19个进士

这就直接把整个家族地位提升了一档,跻身当时超级豪门了吧

这就直接把整个家族地位提升了一档,跻身当时超级豪门了吧

亮了(27)
回复
查看评论(2)

亮了(0)
回复
引用 @施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宰执天下

宰执天下

印象深刻,小说里最后的吃鸡选手就是韩大锤和这里面的章惇了

印象深刻,小说里最后的吃鸡选手就是韩大锤和这里面的章惇了

亮了(12)
回复
引用 @catnip1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可以看这个https://www.sudongpo.org/su-shi-ming-ci/苏轼进士科名次甲第考释——兼说宋朝进士甲乙丙科问题

可以看这个
https://www.sudongpo.org/su-shi-ming-ci/
苏轼进士科名次甲第考释——兼说宋朝进士甲乙丙科问题

替嫌长的兄弟萌总结一下,当时省试分为四个场次的考试,苏轼是其中一场主题“刑赏”的第二名,因为前面的场次表现不好,所以欧阳修对这篇文章“乃至第二”。应该是将他提拔到了这个主题的第2名,从而保住了他,而不是民间传言所说的避嫌曾巩将他降到了第二名。当年最终的省试第一名有记载,叫李实。苏轼也不负期望,在最后一场“春秋对义”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了殿试。殿试第一名是章衡,部分史料记载苏轼为乙科第四名,但这应该是后人推测的,实际并没有这么具体。殿试后苏轼没有直接去小县赴任,而是参加了制科考试(纯策论,无临场诗赋),取得了极好的成绩,最后以制科考试获得了进士前列的待遇。
文章实在是太长了,要是总结有误我立刻删除。

替嫌长的兄弟萌总结一下,当时省试分为四个场次的考试,苏轼是其中一场主题“刑赏”的第二名,因为前面的场次表现不好,所以欧阳修对这篇文章“乃至第二”。应该是将他提拔到了这个主题的第2名,从而保住了他,而不是民间传言所说的避嫌曾巩将他降到了第二名。当年最终的省试第一名有记载,叫李实。苏轼也不负期望,在最后一场“春秋对义”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了殿试。殿试第一名是章衡,部分史料记载苏轼为乙科第四名,但这应该是后人推测的,实际并没有这么具体。殿试后苏轼没有直接去小县赴任,而是参加了制科考试(纯策论,无临场诗赋),取得了极好的成绩,最后以制科考试获得了进士前列的待遇。
文章实在是太长了,要是总结有误我立刻删除。

亮了(48)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calligia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当时章衡的章家以及曾巩的曾家,都出了很多人才。章家是最高的山,叔侄三人差不多做到了文臣武将的顶峰。曾家没出过厉害的官,但出了十几个。这届还有个隐藏大神刘几,这家伙本来是太学体的老大,结果欧阳修提倡古文运动,把太学体给抛弃了,他名落孙山。过了一届,他学了新古文卷土重来,直接高中状元。

当时章衡的章家以及曾巩的曾家,都出了很多人才。章家是最高的山,叔侄三人差不多做到了文臣武将的顶峰。曾家没出过厉害的官,但出了十几个。这届还有个隐藏大神刘几,这家伙本来是太学体的老大,结果欧阳修提倡古文运动,把太学体给抛弃了,他名落孙山。过了一届,他学了新古文卷土重来,直接高中状元。

换赛道第一人~~

换赛道第一人~~

亮了(8)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Oct巨齿鲨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苏澈拯救大弟苏轼,官至宰相

[图片]

查看更多

苏澈拯救大弟苏轼,官至宰相

严格一点,应该是相当于副宰相

严格一点,应该是相当于副宰相

亮了(2)
回复
引用 @书小凉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替嫌长的兄弟萌总结一下,当时省试分为四个场次的考试,苏轼是其中一场主题“刑赏”的第二名,因为前面的场次表现不好,所以欧阳修对这篇文章“乃至第二”。应该是将他提拔到了这个主题的第2名,从而保住了他,而不是民间传言所说的避嫌曾巩将他降到了第二名。当年最终的省试第一名有记载,叫李实。苏轼也不负期望,在最后一场“春秋对义”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了殿试。殿试第一名是章衡,部分史料记载苏轼为乙科第四名,但这应该是后人推测的,实际并没有这么具体。殿试后苏轼没有直接去小县赴任,而是参加了制科考试(纯策论,无临场诗赋),取得了极好的成绩,最后以制科考试获得了进士前列的待遇。文章实在是太长了,要是总结有误我立刻删除。

[图片]

查看更多

替嫌长的兄弟萌总结一下,当时省试分为四个场次的考试,苏轼是其中一场主题“刑赏”的第二名,因为前面的场次表现不好,所以欧阳修对这篇文章“乃至第二”。应该是将他提拔到了这个主题的第2名,从而保住了他,而不是民间传言所说的避嫌曾巩将他降到了第二名。当年最终的省试第一名有记载,叫李实。苏轼也不负期望,在最后一场“春秋对义”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了殿试。殿试第一名是章衡,部分史料记载苏轼为乙科第四名,但这应该是后人推测的,实际并没有这么具体。殿试后苏轼没有直接去小县赴任,而是参加了制科考试(纯策论,无临场诗赋),取得了极好的成绩,最后以制科考试获得了进士前列的待遇。
文章实在是太长了,要是总结有误我立刻删除。

补充一下,极好的成绩指的是北宋制科第一人。

补充一下,极好的成绩指的是北宋制科第一人。

亮了(7)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1482396398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补充一下,极好的成绩指的是北宋制科第一人。

补充一下,极好的成绩指的是北宋制科第一人。

好像不是,应该是第二人。根据这篇文章所说,第1人应该是宋仁宗时期的吴育。

好像不是,应该是第二人。根据这篇文章所说,第1人应该是宋仁宗时期的吴育。

亮了(10)
回复
引用 @wenxi啊啊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就是这批人当官后宋开始一年不如一年

就是这批人当官后宋开始一年不如一年

好像真是

好像真是

亮了(0)
回复

为什么上面的不出名
因为过得太舒服了

为什么上面的不出名
因为过得太舒服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calligia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就一百多名,他就策论写的好点,但还胡编乱造,也是欧阳修他们好说话。像诗词这块,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竟然不及格。他能进到前面才奇怪了呢。不过当时的状元章衡真的挺保他的,像苏堤就是章衡叫他修建的。后来又有个弟弟苏辙给他擦屁股,不然以他的政治智商,早被吃干抹净了。很多人觉得苏轼流放岭南挺可惜的,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就一百多名,他就策论写的好点,但还胡编乱造,也是欧阳修他们好说话。像诗词这块,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竟然不及格。他能进到前面才奇怪了呢。不过当时的状元章衡真的挺保他的,像苏堤就是章衡叫他修建的。后来又有个弟弟苏辙给他擦屁股,不然以他的政治智商,早被吃干抹净了。很多人觉得苏轼流放岭南挺可惜的,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你要不查下他几次流放被贬的时候 他弟弟什么官职

你要不查下他几次流放被贬的时候 他弟弟什么官职

亮了(2)
回复
引用 @依剑封候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就直接把整个家族地位提升了一档,跻身当时超级豪门了吧

这就直接把整个家族地位提升了一档,跻身当时超级豪门了吧

有一个就是超级豪门了,还来一群,相当于你家3代有19个厅级以上的干部,这能量不敢想

有一个就是超级豪门了,还来一群,相当于你家3代有19个厅级以上的干部,这能量不敢想

亮了(48)
回复
引用 @calligia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那个就是他弟弟苏辙编的,要是以综合来看,苏轼诗词歌赋这块是不及格的,这就必然和前三甲没关系了。而就算是策论,当时曾巩没记错应该39岁了,苏轼还是个小年轻,两人的社会阅历完全不同,写策论根本就大不同。所以就不可能出现欧阳修避嫌的情况。

那个就是他弟弟苏辙编的,要是以综合来看,苏轼诗词歌赋这块是不及格的,这就必然和前三甲没关系了。而就算是策论,当时曾巩没记错应该39岁了,苏轼还是个小年轻,两人的社会阅历完全不同,写策论根本就大不同。所以就不可能出现欧阳修避嫌的情况。

春秋笔法罢了,苏轼的墓志铭是苏辙写的,他是乙科,差不多应该是第五等

春秋笔法罢了,苏轼的墓志铭是苏辙写的,他是乙科,差不多应该是第五等

亮了(0)
回复
引用 @冰拿铁少冰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曾巩是超级大腿,这次带2个亲弟2个妹夫1个堂弟一起中榜,曾家3代出了19个进士

曾巩是超级大腿,这次带2个亲弟2个妹夫1个堂弟一起中榜,曾家3代出了19个进士

不会是曾参的后人吧

不会是曾参的后人吧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Re:千年科举第一榜
虎扑游戏中心
历史区最热帖
某书:男朋友为我放弃浙大报了武大
德国归还八国联军侵华时掠夺的文物,历史即将翻来它崭新的一页!
如果穿越回五千年前降临地球,你会在哪里建国?
穿越到汉武帝后期成为太子刘据,怎么改变命运,不被自杀
在你们的城市,普通话更强势还是方言更强势?
容妃的下场是不是自己作得?
扶苏胤禵都是带兵,为何说法不同?
你最意难平的历史人物是谁呢?
康熙跟猪有什么仇?一天之间要射死310头猪?这么射胳膊不废了吗?
你们喜欢阿拉伯吗?
历史区最新帖
如果崇祯换成赵构,他会苟多长时间?
虽然我坚信我的美国爹爹一定登陆过月球,但我还是有几个问题始终搞不明白。
尊龙扮演的末代皇帝被誉为历史上最帅气的皇帝,他的魅力几乎媲美顶级明星。
“李世民”篡位
这是什么电影啊,一看就是大制作
A只管对错 B只管对自己有利否 C纵观对公司有利否,公司里面这3种大家最倾向哪个
你最意难平的历史人物是谁呢?
如何评价正史之中的诸葛亮?
海瑞为人处世被低估了,看同期的夏言曾冼,沈炼杨继盛,仇鸾,胡宗宪,等等
安禄山手下十五万精锐去打怛罗斯之战能赢吗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