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付吴三桂为什么不用推恩令这样的阳谋?

87回复/ 4240213 浏览
虎扑JR0679812464(25级)楼主2024-04-18 12:25:34发布于江苏
康熙对付吴三桂为什么不用推恩令这样的阳谋?虎扑JR0679812464 发表在历史区 https://bbs.hupu.com/history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亮了(279)
回复
查看评论(7)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

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

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亮了(102)
回复
查看评论(2)

吴三桂咋不对康熙用推恩令这样的阳谋,让康熙把地盘分给十几个儿子。

吴三桂咋不对康熙用推恩令这样的阳谋,让康熙把地盘分给十几个儿子。

亮了(92)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直接开战,清廷也没少花钱啊,而且人口和税源地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直接开战,清廷也没少花钱啊,而且人口和税源地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这就叫刮骨疗毒、剜肉去疮,长痛不如短痛。

这就叫刮骨疗毒、剜肉去疮,长痛不如短痛。

亮了(54)
回复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熬几年吴三桂也不会死,只会越来越好。反而清朝廷拖不起,一半的税负都得养三藩,朝中的官多少都拿着吴三桂的银子。

熬几年吴三桂也不会死,只会越来越好。反而清朝廷拖不起,一半的税负都得养三藩,朝中的官多少都拿着吴三桂的银子。

亮了(35)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033230768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其实吴三桂的水平根本也不足以掀翻清朝。要论军事指挥水平,吴三桂只够给他舅舅祖大寿、上司洪承畴提鞋。洪承畴祖大寿都打不过清军,吴三桂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吴三桂的水平根本也不足以掀翻清朝。要论军事指挥水平,吴三桂只够给他舅舅祖大寿、上司洪承畴提鞋。洪承畴祖大寿都打不过清军,吴三桂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亮了(33)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康熙十二年至二十年,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收台湾;康熙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驱逐沙俄,二十八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统之战。在打仗情况下,吴三桂康熙十七年才死,你说说你想多熬几年?更何况,尚可喜儿子尚之信反了,耿仲明儿子耿精忠反了,孔有德女婿孙延龄反了,祖大寿儿子祖泽清反了,就这群自我感觉良好的二代,你竟然还能想着“相信后人的智慧”?

康熙十二年至二十年,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收台湾;康熙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驱逐沙俄,二十八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统之战。在打仗情况下,吴三桂康熙十七年才死,你说说你想多熬几年?更何况,尚可喜儿子尚之信反了,耿仲明儿子耿精忠反了,孔有德女婿孙延龄反了,祖大寿儿子祖泽清反了,就这群自我感觉良好的二代,你竟然还能想着“相信后人的智慧”?

亮了(33)
回复
引用 @pg19845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吴三桂反清的时候都60多岁了,清初这种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年代,你是相信他活不了几年还是更相信他能活80多?你这种看法才是开天眼。康熙削藩后面削的差点半壁江山断送出去,吴三桂都六十多了,意味着他手下那帮经历过战火的骄兵悍将也都差不多了。割据一方对军队的战斗力和手下的忠诚度都是有要求的。在熬一熬下手或者手段缓和点下手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风险

吴三桂反清的时候都60多岁了,清初这种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年代,你是相信他活不了几年还是更相信他能活80多?你这种看法才是开天眼。康熙削藩后面削的差点半壁江山断送出去,吴三桂都六十多了,意味着他手下那帮经历过战火的骄兵悍将也都差不多了。割据一方对军队的战斗力和手下的忠诚度都是有要求的。在熬一熬下手或者手段缓和点下手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风险

朱元璋就是眼瞅李善长77了还不死,他觉得自己都快死了,憋不住了,赶紧把李善长嘎了。李靖就是被李世民逼急了,带病出征,半道病死了。历史告诉人们,不能去赌人家死的快,要自己去推一把。

朱元璋就是眼瞅李善长77了还不死,他觉得自己都快死了,憋不住了,赶紧把李善长嘎了。李靖就是被李世民逼急了,带病出征,半道病死了。历史告诉人们,不能去赌人家死的快,要自己去推一把。

亮了(27)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你怎么知道拖一拖就不会开战了?历史上的汉景帝都几代了?开战没啊?还是你想吹你自己是神仙啊,知道一切,知道吴三桂几时死。你这么厉害,那说一下今年有什么大事发生啊,哪里会有地震啊?

你怎么知道拖一拖就不会开战了?历史上的汉景帝都几代了?开战没啊?还是你想吹你自己是神仙啊,知道一切,知道吴三桂几时死。你这么厉害,那说一下今年有什么大事发生啊,哪里会有地震啊?

亮了(24)
回复
引用 @虎扑JR033230768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图片]

查看更多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

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这就叫偷换概念。
这个时间正在和李定国等作战。战争期间的军费当然高。
撤蕃前,清每年给吴就200万两。

这就叫偷换概念。
这个时间正在和李定国等作战。战争期间的军费当然高。
撤蕃前,清每年给吴就200万两。

亮了(19)
回复
查看评论(2)

全部回帖

收起

其他儿子孙子得罪了又能怎样?
八九十阿哥不是都得罪了,你能咋的?

其他儿子孙子得罪了又能怎样?
八九十阿哥不是都得罪了,你能咋的?

亮了(6)
回复

吴三桂没有封地,只是手里有兵权,没必要推什么恩。不过等他死了,他的后人当然更好对付。

吴三桂没有封地,只是手里有兵权,没必要推什么恩。不过等他死了,他的后人当然更好对付。

亮了(10)
回复
查看评论(1)

吴三桂咋不对康熙用推恩令这样的阳谋,让康熙把地盘分给十几个儿子。

吴三桂咋不对康熙用推恩令这样的阳谋,让康熙把地盘分给十几个儿子。

亮了(92)
回复
查看评论(3)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亮了(18)
回复
查看评论(6)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熬几年吴三桂也不会死,只会越来越好。反而清朝廷拖不起,一半的税负都得养三藩,朝中的官多少都拿着吴三桂的银子。

熬几年吴三桂也不会死,只会越来越好。反而清朝廷拖不起,一半的税负都得养三藩,朝中的官多少都拿着吴三桂的银子。

亮了(35)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本来就是康熙瞎整,无论怎么看,武力削藩都不是最好的办法。熬几年把三番熬死,慢慢来就不用打仗。削藩搞得天下大乱,差点要退出关外,康熙还有脸自夸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亮了(279)
回复
查看评论(7)
引用 @虎扑JR033230768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亮了(13)
回复
查看评论(3)

冷知识,吴三桂没有封地,他只有军权

冷知识,吴三桂没有封地,他只有军权

亮了(6)
回复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

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

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亮了(102)
回复
查看评论(2)

推恩令能实施的前提是:景帝带着周亚夫削了7个大刺头

推恩令能实施的前提是:景帝带着周亚夫削了7个大刺头

亮了(4)
回复
引用 @虎扑JR162044999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吴三桂没有封地,只是手里有兵权,没必要推什么恩。不过等他死了,他的后人当然更好对付。

吴三桂没有封地,只是手里有兵权,没必要推什么恩。不过等他死了,他的后人当然更好对付。

等吴三桂老死,儿子也历练出来了,你咋知道更好对付。万一出个吴存勖呢。

等吴三桂老死,儿子也历练出来了,你咋知道更好对付。万一出个吴存勖呢。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033230768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图片]

查看更多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

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直接开战,清廷也没少花钱啊,而且人口和税源地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直接开战,清廷也没少花钱啊,而且人口和税源地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拖一拖,不至于非要开战,三藩之乱让清廷也出了不少血。即便开战,也不至于非要三藩同时打,东南还有个郑氏,江南有很多地主在官网,他们都不是一条心的,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错了,一定要开战。

很多至上而下的改革,都是因为没有用暴力的手段彻底铲除敌对势力,最后埋下隐患失败。

我们很多人吹嘘的明治维新,说这是自上而下改革的成功案例。实际上,明治维新也打了一场激烈的西南战争,把反天皇和新政府的势力彻底铲除了。

所以三藩一定要打,同时打也没问题。因为不反的人肯定是不反的,比如尚可喜就至死不愿谋逆,还一度挡住了西南藩镇进军的脚步。而有意反的人,他会受其他势力挑唆起来闹事。所以一并铲除没有一点毛病。

错了,一定要开战。

很多至上而下的改革,都是因为没有用暴力的手段彻底铲除敌对势力,最后埋下隐患失败。

我们很多人吹嘘的明治维新,说这是自上而下改革的成功案例。实际上,明治维新也打了一场激烈的西南战争,把反天皇和新政府的势力彻底铲除了。

所以三藩一定要打,同时打也没问题。因为不反的人肯定是不反的,比如尚可喜就至死不愿谋逆,还一度挡住了西南藩镇进军的脚步。而有意反的人,他会受其他势力挑唆起来闹事。所以一并铲除没有一点毛病。

亮了(6)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大象啃蚂蚁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直接开战,清廷也没少花钱啊,而且人口和税源地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直接开战,清廷也没少花钱啊,而且人口和税源地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这就叫刮骨疗毒、剜肉去疮,长痛不如短痛。

这就叫刮骨疗毒、剜肉去疮,长痛不如短痛。

亮了(54)
回复
引用 @虎扑JR033230768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等吴三桂老死,儿子也历练出来了,你咋知道更好对付。万一出个吴存勖呢。

[图片]

查看更多

等吴三桂老死,儿子也历练出来了,你咋知道更好对付。万一出个吴存勖呢。

呵呵,能够出个比他强的,他老吴家真的神了。

呵呵,能够出个比他强的,他老吴家真的神了。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羡慕的人生啊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熬几年吴三桂也不会死,只会越来越好。反而清朝廷拖不起,一半的税负都得养三藩,朝中的官多少都拿着吴三桂的银子。

熬几年吴三桂也不会死,只会越来越好。反而清朝廷拖不起,一半的税负都得养三藩,朝中的官多少都拿着吴三桂的银子。

一半税负是偷换概念,实际是康熙初年仗还没打完的时候。
撤蕃前给吴三桂的是每年200万两。
比撤蕃引发战争的军费少的多了。

一半税负是偷换概念,实际是康熙初年仗还没打完的时候。
撤蕃前给吴三桂的是每年200万两。
比撤蕃引发战争的军费少的多了。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虎扑JR033230768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你还能知道吴三桂什么时候死?万一活到像李成梁那样八十多岁,儿子孙子都是壮年更难对付,期间你还每年几百万两银子供着。你军饷一断供照样造反。

他儿子孙子都在北京,活的很滋润,根本不想到云南当土皇帝。

他儿子孙子都在北京,活的很滋润,根本不想到云南当土皇帝。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虎扑JR033230768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图片]

查看更多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

吴三桂一部除了每年领朝廷九百万两的军饷外,又自己私自征税。再拖几年吴三桂比清廷都有钱

这就叫偷换概念。
这个时间正在和李定国等作战。战争期间的军费当然高。
撤蕃前,清每年给吴就200万两。

这就叫偷换概念。
这个时间正在和李定国等作战。战争期间的军费当然高。
撤蕃前,清每年给吴就200万两。

亮了(19)
回复
查看评论(2)
Re:康熙对付吴三桂为什么不用推恩令这样的阳谋?
虎扑游戏中心
历史区最热帖
以前吹捧的小费文化,为何现在没人捧臭脚了
中国古代历史有没有武力,智力,打仗,政治,魅力五个方面都满格的人?
金庸小说中那几句语段打动过你?
如何客观评价刘邦的能力?
拿破仑可否称为欧陆第一名将
为什么很多人同情反派岳不群,把令狐冲说得一无是处?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汉奸
孟良崮战役是怎么回事?
王英欲对风骚妩媚的刘高夫人行不轨之事 被众兄弟阻拦!
如果你是导演,会找谁来演刘邦呢?
历史区最新帖
你认为蒋介石干过最可恶的事情是?
假如中国省份完全按方言片区划分
你喜欢哪些时期的历史人物【政治,文化,武将,商人都算】
史无前例:美国白人独立了
福建舰出海!海试官宣!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汉奸
为什么说历史上得东北者,就有实力问鼎天下?!
湖北和湖南,14座城市知名度分组pk,每组谁知名度更高?
历任日本首相列表,在任最短不到两个月,最长者为老熟人,平均任期仅一年多,什么水平?
致敬最可爱的人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