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被《每日必看第31期》收录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的记载颇具传奇色彩,韩国人张良先是派人刺秦,又是授黄石公书,最终辅佐刘邦,运筹帷幄,成就大业。在汉初三杰中,张良最受刘邦信任,且其结局是最好的,后世也将张良称为“谋圣”。
然而仔细考究,这段历史,仍然有不少疑点,①秦始皇出巡在层层保护之下,如何能够让刺客能够出手?②刺杀场地为何安排在博浪沙?③为什么要用投掷大铁锤的方法,有命中率保障吗?④秦始皇大怒,当场下令搜捕,为什么仍然一无所获?⑤张良达到他的目的了吗?⑥仓海君到底是何许人也,在这次事件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看这次大事件的背景,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游。首先是秦始皇的动机,嬴政五次巡游天下与泰山“封禅”盛典,看上去是要向四海之内宣传始皇帝为天下之主。其中的四次出巡都是前往战国时的六国故地。秦始皇东巡带有可以炫耀武力的扈从军队,所到名山又多有刻石铭功之举。仔细深究,我们不难发现,除了炫耀武力,秦始皇东游的政治意义应该带有震慑六国贵族遗老的意味,秦灭六国,秦法严苛,嬴政对关东六国始终是带有防范心理的,作为千古一帝,睿智的始皇帝不会不清楚贵族百姓的想法,因此阵仗必定很大,且有所准备。第二是张良的动机,史记记载,张良祖、父为韩国相国,历经韩国五位君主(比袁绍四世三公更猛)。韩国是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作为官宦世家子弟的张良与韩国普通人相比,必然具有更加强烈的复仇欲望。彼时张良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因此具备刺杀秦皇的主观能动性。
(一)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已有准备,刺客却仍能够出手?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博浪沙就是这次刺杀的关键。《史记·正义》有:“郑州阳武有博浪沙,当官道也。”《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云:“阳武有博浪沙。”《开封府志》载:“秦置阳武县属三川郡,有博浪沙。”因此,博浪沙位于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新乡市),从地形上看,此地是平原,在当时秦始皇修建了驰道,东游也必然不可能选择山地等复杂地形,电视剧上呈现的刺客与张良在山上(高地)袭击秦始皇,很可能是艺术加工。
那么在平原上可以行刺?可以。古代地名往往都有玄机,秦时博浪沙在水泽旁,《水经注·渠》记载:“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径荥泽北,东南分济,历中牟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而博浪沙即巨浪拍打岸边,枯水期则黄沙成摊。平时这种林地是不惧怕风沙天气的,然而,秦始皇修剪了驰道,我们今天看国道、省道,道路中的杂草茂林是要清理掉的,甚至为了美观,周边的树木也需要处理,统一换成比较好看的行道树。秦时大抵也是如此,这就造成了当沙尘暴发生后,能见度很低的客观事实。秦始皇东巡是是218年的春季,这个季节也是沙尘多发季。当时行刺的天气,正好是黄沙漫漫,能见度非常低,这也为行刺提供了天然便利条件。秦始皇的驰道,两边有茂密的行道树,周边是茂密的芦苇丛,当时刺客的埋伏之处,猜测是借漫天风沙,藏于草木丛生之处。行刺结束后,就沿着草丛趁机逃亡。
(二)
回到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刺客能够出手,首先,秦始皇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进行了很好的伪装——就是史记记载的副车。既能迷惑不法分子,又能显得排场宏大。今天看某些影片,大佬出行也是警车开道、人员众多,你可不要误会大佬只是讲究排场,也是要考虑安全因素的。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据《后汉书·舆服志》的记载:“大驾属车81乘,法驾半之。属车皆皂盖赤里,木,戈矛弩菔,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豹尾以前,比省中。”也就是说秦始皇的排场,很可能就是八十一辆车,始皇帝自己的“座驾”则被周围从属、副车层层护卫在中间,据说这种安排也是尉缭先实行的。第二,当时的天气是风沙扬尘天气,能见度低,自己人都看不大清楚,何况是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刺客呢?甚至估计行刺发生时,他们自己都摸不着头脑,“你这刺客怕不是有病吧?这种天气你能干啥,你能砸中皇帝你是我爹!”
(三)
为什么要用大铁锤,有命中率保障吗?没有。张良雇的人只是力士,人家又不是奥运冠军练标枪或者铅球的。但是可以说刺客肯定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大致落点范围是可以有保证的,但要一击必中,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时候张良肯定清楚秦始皇是一个庞大的车队。那么用其他的行不行,比如射箭或是刺客冲进去刺杀?你以为是在拍《英雄》电影呢?哪来的那么猛的大侠?射箭的威力也不行。选择大铁锤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可以投掷,方向和范围有一定的保证,且最关键的一点,威力巨大,多大?大到砸中了真能连人带车一起干废。核武器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威慑力。我们看当时的记载,“为铁椎重百二十斤”,这么重的玩意儿,再加上抛掷产生的加速度和惯性,小小的车撵是扛不住的,当时的车子想必是哗啦一下摔得粉碎,车中的人也一命呜呼。行刺发生后,秦始皇的心灵肯定受到了不小的伤害——还好朕聪明又有天命护体,要是真给砸中了,那不完了。因此,秦始皇大怒,大索天下十天。
(四)
为什么秦始皇大索天下十天,仍然一无所获?首先,推测行刺距离命中目标仍然有一定距离,史记记载误中副车,你可不要以为这车就是秦始皇车架旁边最近的一辆车。否则以秦始皇的性格,就不是大索天下了,直接来个一锅端,把周边可能藏匿的村庄小镇直接屠光就行。也不可能仅仅是查了十天,这件事就算了,始皇帝心里面后怕的同时,甚至有可能有点得意,看看我这英明神武的安排吧。想想袁绍落难了,回去就处死田丰,田丰说如果主公胜了,他必然能活。第二,张良与刺客早就设计好了逃亡路线,并不是惊慌失措胡乱逃亡的,张良逃到了下邳,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邳州市,当时属于东海郡。从河南到江苏,跑得也是够远的。
(五)
回过头来再想,不对啊?——你是计划用大铁锤,但是天气又差,你怎么不多准备几个大铁锤哐哐哐砸过去呢?最后果然失败了吧,仓皇出逃。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张良本来就没指望直接成功呢?甚至失败逃亡,这就是原计划(如果侥幸成功了,那更好)。串联起来,这也是为什么选择博浪沙、为什么要在风沙天气、为什么砸了一下就没有后续了。推测,张良本来就是是策划一击,丢完之后不管结果如何,直接逃跑。如果是抱着侥幸想法,躲起来再听听看成了没,没成我再来一发?那能不能不被发现就不好说了。这就牵涉第五个问题,张良的行动完全失败了吗?或者说他达到目的了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勇气,还是一时激愤?张良确实勇气可叹,但也不是逞匹夫之勇。一千多年以后,文天祥写下“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文人墨客无不称赞这次义举,何况当时苦秦久矣的六国百姓?我们看,当年汉末群雄会盟讨董,曹操怒袁绍不争,自己亲自率领所部追讨董卓,最终被徐荣打败。但这次事件以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形象,立刻光辉起来。而张良与曹操相比,则算得更深,因为曹操当时也是心中激情,最终却为流失所中。而张良不仅自己没事,刺客也没事,这水平可比太子丹之流高明了太多。后来,张良声名大振,也在下邳一带遇到了真正的明君刘邦。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张良辅佐刘邦,实现了他灭秦的抱负,当年那个观看秦皇出巡感叹“大丈夫当如是”,和刺杀秦始皇的人最终联手让秦始皇的美梦幻灭。如果秦始皇知道了,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六)
后世有一篇著名的论文评价这件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写下的《留侯论》,“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苏东坡先生写文章,确实是冠绝天下,但是在篇文章中,笔者却不赞同苏轼的观点。前文已叙,张良刺秦,是刻意而为之,它的失败也并未超出事先计划的范围。苏轼说张良侥幸不死,圯上老人感到比较惋惜,后来故意表现得傲慢来折服其心志,一是并没有考虑得很深,二也是为了支撑其写作观点。
然而苏轼有点估计的不错,他认为张良当时的水平还不够,做事稍显冲动。《史记》的记载是,“良年少,未宦事韩”。换句话说,当时的张良,是一个与秦有灭国之仇、理想远大的有识青年。那时的他,侥幸认识了一个人,推荐了一个力士,失败以后面对秦始皇的地毯式搜捕侥幸逃脱,又在逃跑的下邳侥幸遇到了圯上老人,又侥幸得到了兵书,又在下邳侥幸遇上了刘邦,一连串的侥幸,你不得不去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甚至很多人说,张良博浪沙刺秦、圯桥三进履的故事,不过是杜撰出来,用以突显留侯的伟大与传奇。这似乎是有点道理,但是如果一切都不是巧合,那么这件事是不是就顺理成章,更突显张良智谋勇气过人之处了呢?
笔者认为,最后一个问题,史记中仅记载五个字的“东见仓海君”,就是本次事件最大的玄机。先说结论,仓海君就是本次事件的主谋,年纪轻轻未经宦海生涯的的张良确实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做到如此细致周密的安排。更重要的事,需要完成该计划,所需掌握的知识与运筹,不是当时的张良能够做到的。这里面需要通天文、天象,知天气变化,选择有利于行刺的风沙天气;还要识地理,选对合适的行刺地点;能够推荐行刺合适的人选,这需要人脉广;能够选择合适的行刺手段,谋划好逃亡路线,则需要懂谋略,善于使用阴谋诡计,精通各种杀人越货之法;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情报,你准备了半天,结果秦始皇没来,或者没按时来,那你也是白干,这可不是刘邦看得那时候的巡游,告诉你位置然后让老百姓夹道称赞的,这是在巡游的路程中,皇帝什么时候在哪里是绝对需要保密的,只有有一张复杂情报网的人,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机会。当时的张良显然没有条件掌握这么多项技能,那谁可以呢?只能是这个仓海君了。史记记载,得力士,为椎百二十斤,这力士是仓海君推荐的,大铁锤也是他安排铸造的,也就是说怎么样杀人,肯定是仓海君的主意,张良自己都不了解这个刺客 ,你让他如何想出这些计划?假设这刺客体力不好,刚举起铁锤,把自己砸死了呢?如果这刺客没有这个投铁锤的特技,你能保证给秦始皇足够的威慑力吗?扔得歪得离谱,人家只会认为遇到精神病。
仓海君到底是谁呢?历史记载,沧海君,是秦时东方濊国(秽国)君主之号。沧,也写作"仓"。濊国,又作秽国,是古代朝鲜半岛东部的一个国家。太史公修史时已降为郡,自书之。括地志云:“秽貊在高丽南,新罗北,东至大海西。”朝鲜学者李瀷也称“张良之狙击,东见沧海君。说者谓沧海,即秽国,以今江陵当之”。“六国之中,韩最近秦,故避秦之事,韩必先动。史云即墨大夫说齐王建曰:‘三晋大夫不便秦,在阿、甄之间者百数’可以为证。良,韩人,欲报秦,必东走海外。见沧海君,其人必拚死袖椎,祈有一售,非素与心迹同者能然乎?不然,良何以逆知千万里外有此等人,而亟走疾取如囊物也。”仓海君是东夷君主,这样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量,当然,这个仓海君是不是真的就是朝鲜的君主沧海君,还不能够断言。
仓海君为什么能掌握那么多能力呢?笔者推测,先秦时期,有一个学派确实是掌握各种学问的,天文地理、军事杀人,它都学习。虽然被主流排斥,但一直有都有自己发育的土壤和拥趸,这就是鬼谷子创立的阴阳家。秦灭六国后,主流思想已经被法家、道家、儒家(民间)占据,《鬼谷子》在我国后世很多情况都被视作禁书。而东夷人仓海君,可能是阴阳家的爱好者,平时喜欢收藏各种典籍,针砭时政。
(七)
故事到这里,笔者给出自己的推测如下:国破家亡的张良,怀揣着复仇的梦想背井离乡,去寻求复国复仇法门,顺带拜师学艺。他遇到了东夷人仓海君,两人一见如故,张良对自己的理想和盘托出,而仓海君也非常同情张良的遭遇,对年轻人的志气与勇气赞叹有加,恰逢有情报秦始皇东巡,于是他便同张良密谋,如何帮助这个年轻人实现这个理想。光刺杀是没有用的,因为即便刺杀成功,秦朝大乱,但秦朝的军队仍然在,仓海君告诉张良,杀秦君,六国百姓并不能脱离水深火热的苦海,只有推翻大秦的统治,才能更好实现张良的抱负。张良自己,显然不是这个带领军队推翻秦朝的领袖,但五世相韩的他,完全可以做到领袖身边的一把利剑,见血封喉!他们计划先刺杀秦始皇,让张良扬名立万,当天下反秦者都知道,张良,那是坚决反秦的大英雄。待张良学成兵法谋略,再辅佐明君推翻大秦。
最终逃亡的地点,安排在了东海郡下邳,无伦行刺成功与否,都是要去那里的,因为那里有仓海君的老朋友黄石公。请黄石公好好帮助这个年轻人。应当是出于考验年轻人的目的,黄石公才百般刁难折辱张良,看看张良是不是像自己的朋友仓海君说的那么优秀。当然,张良本人是蒙在鼓里。黄石公应当也是阴阳纵横家的人物,对兵法深有研究,他假托太公之名,将自己平生所学写成了这部太公兵法,赠予张良。按现在的逻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为什么黄石公要去刁难他,为什么仅仅因为张良态度好就送给他自己的珍宝(平生所学)?如果是受朋友所托,那么一切就看上去不那么突兀了。
张良本人也是促成这件事的关键,即使仓海君的计划再好,没有张良本人提出报仇的决心,也是白搭。因此,用现在流行的观点,张良也是主谋+计划执行者。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同在徐州的沛县人刘邦,宿迁人项羽都在张良求学隐居的周边兴起,大概是最美妙的巧合吧。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每日必看》
每日必看第三十一期本文已被《每日必看第31期》收录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的记载颇具传奇色彩,韩国人张良先是派人刺秦,又是授黄石公书,最终辅佐刘邦,运筹帷幄,成就大业。在汉初三杰中,张良最受刘邦信任,且其结局是最好的,后世也将张良称为“谋圣”。
然而仔细考究,这段历史,仍然有不少疑点,①秦始皇出巡在层层保护之下,如何能够让刺客能够出手?②刺杀场地为何安排在博浪沙?③为什么要用投掷大铁锤的方法,有命中率保障吗?④秦始皇大怒,当场下令搜捕,为什么仍然一无所获?⑤张良达到他的目的了吗?⑥仓海君到底是何许人也,在这次事件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看这次大事件的背景,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游。首先是秦始皇的动机,嬴政五次巡游天下与泰山“封禅”盛典,看上去是要向四海之内宣传始皇帝为天下之主。其中的四次出巡都是前往战国时的六国故地。秦始皇东巡带有可以炫耀武力的扈从军队,所到名山又多有刻石铭功之举。仔细深究,我们不难发现,除了炫耀武力,秦始皇东游的政治意义应该带有震慑六国贵族遗老的意味,秦灭六国,秦法严苛,嬴政对关东六国始终是带有防范心理的,作为千古一帝,睿智的始皇帝不会不清楚贵族百姓的想法,因此阵仗必定很大,且有所准备。第二是张良的动机,史记记载,张良祖、父为韩国相国,历经韩国五位君主(比袁绍四世三公更猛)。韩国是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作为官宦世家子弟的张良与韩国普通人相比,必然具有更加强烈的复仇欲望。彼时张良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因此具备刺杀秦皇的主观能动性。
(一)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已有准备,刺客却仍能够出手?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博浪沙就是这次刺杀的关键。《史记·正义》有:“郑州阳武有博浪沙,当官道也。”《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云:“阳武有博浪沙。”《开封府志》载:“秦置阳武县属三川郡,有博浪沙。”因此,博浪沙位于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新乡市),从地形上看,此地是平原,在当时秦始皇修建了驰道,东游也必然不可能选择山地等复杂地形,电视剧上呈现的刺客与张良在山上(高地)袭击秦始皇,很可能是艺术加工。
那么在平原上可以行刺?可以。古代地名往往都有玄机,秦时博浪沙在水泽旁,《水经注·渠》记载:“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径荥泽北,东南分济,历中牟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而博浪沙即巨浪拍打岸边,枯水期则黄沙成摊。平时这种林地是不惧怕风沙天气的,然而,秦始皇修剪了驰道,我们今天看国道、省道,道路中的杂草茂林是要清理掉的,甚至为了美观,周边的树木也需要处理,统一换成比较好看的行道树。秦时大抵也是如此,这就造成了当沙尘暴发生后,能见度很低的客观事实。秦始皇东巡是是218年的春季,这个季节也是沙尘多发季。当时行刺的天气,正好是黄沙漫漫,能见度非常低,这也为行刺提供了天然便利条件。秦始皇的驰道,两边有茂密的行道树,周边是茂密的芦苇丛,当时刺客的埋伏之处,猜测是借漫天风沙,藏于草木丛生之处。行刺结束后,就沿着草丛趁机逃亡。
(二)
回到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刺客能够出手,首先,秦始皇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进行了很好的伪装——就是史记记载的副车。既能迷惑不法分子,又能显得排场宏大。今天看某些影片,大佬出行也是警车开道、人员众多,你可不要误会大佬只是讲究排场,也是要考虑安全因素的。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据《后汉书·舆服志》的记载:“大驾属车81乘,法驾半之。属车皆皂盖赤里,木,戈矛弩菔,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豹尾以前,比省中。”也就是说秦始皇的排场,很可能就是八十一辆车,始皇帝自己的“座驾”则被周围从属、副车层层护卫在中间,据说这种安排也是尉缭先实行的。第二,当时的天气是风沙扬尘天气,能见度低,自己人都看不大清楚,何况是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刺客呢?甚至估计行刺发生时,他们自己都摸不着头脑,“你这刺客怕不是有病吧?这种天气你能干啥,你能砸中皇帝你是我爹!”
(三)
为什么要用大铁锤,有命中率保障吗?没有。张良雇的人只是力士,人家又不是奥运冠军练标枪或者铅球的。但是可以说刺客肯定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大致落点范围是可以有保证的,但要一击必中,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时候张良肯定清楚秦始皇是一个庞大的车队。那么用其他的行不行,比如射箭或是刺客冲进去刺杀?你以为是在拍《英雄》电影呢?哪来的那么猛的大侠?射箭的威力也不行。选择大铁锤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可以投掷,方向和范围有一定的保证,且最关键的一点,威力巨大,多大?大到砸中了真能连人带车一起干废。核武器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威慑力。我们看当时的记载,“为铁椎重百二十斤”,这么重的玩意儿,再加上抛掷产生的加速度和惯性,小小的车撵是扛不住的,当时的车子想必是哗啦一下摔得粉碎,车中的人也一命呜呼。行刺发生后,秦始皇的心灵肯定受到了不小的伤害——还好朕聪明又有天命护体,要是真给砸中了,那不完了。因此,秦始皇大怒,大索天下十天。
(四)
为什么秦始皇大索天下十天,仍然一无所获?首先,推测行刺距离命中目标仍然有一定距离,史记记载误中副车,你可不要以为这车就是秦始皇车架旁边最近的一辆车。否则以秦始皇的性格,就不是大索天下了,直接来个一锅端,把周边可能藏匿的村庄小镇直接屠光就行。也不可能仅仅是查了十天,这件事就算了,始皇帝心里面后怕的同时,甚至有可能有点得意,看看我这英明神武的安排吧。想想袁绍落难了,回去就处死田丰,田丰说如果主公胜了,他必然能活。第二,张良与刺客早就设计好了逃亡路线,并不是惊慌失措胡乱逃亡的,张良逃到了下邳,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邳州市,当时属于东海郡。从河南到江苏,跑得也是够远的。
(五)
回过头来再想,不对啊?——你是计划用大铁锤,但是天气又差,你怎么不多准备几个大铁锤哐哐哐砸过去呢?最后果然失败了吧,仓皇出逃。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张良本来就没指望直接成功呢?甚至失败逃亡,这就是原计划(如果侥幸成功了,那更好)。串联起来,这也是为什么选择博浪沙、为什么要在风沙天气、为什么砸了一下就没有后续了。推测,张良本来就是是策划一击,丢完之后不管结果如何,直接逃跑。如果是抱着侥幸想法,躲起来再听听看成了没,没成我再来一发?那能不能不被发现就不好说了。这就牵涉第五个问题,张良的行动完全失败了吗?或者说他达到目的了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勇气,还是一时激愤?张良确实勇气可叹,但也不是逞匹夫之勇。一千多年以后,文天祥写下“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文人墨客无不称赞这次义举,何况当时苦秦久矣的六国百姓?我们看,当年汉末群雄会盟讨董,曹操怒袁绍不争,自己亲自率领所部追讨董卓,最终被徐荣打败。但这次事件以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形象,立刻光辉起来。而张良与曹操相比,则算得更深,因为曹操当时也是心中激情,最终却为流失所中。而张良不仅自己没事,刺客也没事,这水平可比太子丹之流高明了太多。后来,张良声名大振,也在下邳一带遇到了真正的明君刘邦。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张良辅佐刘邦,实现了他灭秦的抱负,当年那个观看秦皇出巡感叹“大丈夫当如是”,和刺杀秦始皇的人最终联手让秦始皇的美梦幻灭。如果秦始皇知道了,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六)
后世有一篇著名的论文评价这件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写下的《留侯论》,“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苏东坡先生写文章,确实是冠绝天下,但是在篇文章中,笔者却不赞同苏轼的观点。前文已叙,张良刺秦,是刻意而为之,它的失败也并未超出事先计划的范围。苏轼说张良侥幸不死,圯上老人感到比较惋惜,后来故意表现得傲慢来折服其心志,一是并没有考虑得很深,二也是为了支撑其写作观点。
然而苏轼有点估计的不错,他认为张良当时的水平还不够,做事稍显冲动。《史记》的记载是,“良年少,未宦事韩”。换句话说,当时的张良,是一个与秦有灭国之仇、理想远大的有识青年。那时的他,侥幸认识了一个人,推荐了一个力士,失败以后面对秦始皇的地毯式搜捕侥幸逃脱,又在逃跑的下邳侥幸遇到了圯上老人,又侥幸得到了兵书,又在下邳侥幸遇上了刘邦,一连串的侥幸,你不得不去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甚至很多人说,张良博浪沙刺秦、圯桥三进履的故事,不过是杜撰出来,用以突显留侯的伟大与传奇。这似乎是有点道理,但是如果一切都不是巧合,那么这件事是不是就顺理成章,更突显张良智谋勇气过人之处了呢?
笔者认为,最后一个问题,史记中仅记载五个字的“东见仓海君”,就是本次事件最大的玄机。先说结论,仓海君就是本次事件的主谋,年纪轻轻未经宦海生涯的的张良确实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做到如此细致周密的安排。更重要的事,需要完成该计划,所需掌握的知识与运筹,不是当时的张良能够做到的。这里面需要通天文、天象,知天气变化,选择有利于行刺的风沙天气;还要识地理,选对合适的行刺地点;能够推荐行刺合适的人选,这需要人脉广;能够选择合适的行刺手段,谋划好逃亡路线,则需要懂谋略,善于使用阴谋诡计,精通各种杀人越货之法;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情报,你准备了半天,结果秦始皇没来,或者没按时来,那你也是白干,这可不是刘邦看得那时候的巡游,告诉你位置然后让老百姓夹道称赞的,这是在巡游的路程中,皇帝什么时候在哪里是绝对需要保密的,只有有一张复杂情报网的人,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机会。当时的张良显然没有条件掌握这么多项技能,那谁可以呢?只能是这个仓海君了。史记记载,得力士,为椎百二十斤,这力士是仓海君推荐的,大铁锤也是他安排铸造的,也就是说怎么样杀人,肯定是仓海君的主意,张良自己都不了解这个刺客 ,你让他如何想出这些计划?假设这刺客体力不好,刚举起铁锤,把自己砸死了呢?如果这刺客没有这个投铁锤的特技,你能保证给秦始皇足够的威慑力吗?扔得歪得离谱,人家只会认为遇到精神病。
仓海君到底是谁呢?历史记载,沧海君,是秦时东方濊国(秽国)君主之号。沧,也写作"仓"。濊国,又作秽国,是古代朝鲜半岛东部的一个国家。太史公修史时已降为郡,自书之。括地志云:“秽貊在高丽南,新罗北,东至大海西。”朝鲜学者李瀷也称“张良之狙击,东见沧海君。说者谓沧海,即秽国,以今江陵当之”。“六国之中,韩最近秦,故避秦之事,韩必先动。史云即墨大夫说齐王建曰:‘三晋大夫不便秦,在阿、甄之间者百数’可以为证。良,韩人,欲报秦,必东走海外。见沧海君,其人必拚死袖椎,祈有一售,非素与心迹同者能然乎?不然,良何以逆知千万里外有此等人,而亟走疾取如囊物也。”仓海君是东夷君主,这样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量,当然,这个仓海君是不是真的就是朝鲜的君主沧海君,还不能够断言。
仓海君为什么能掌握那么多能力呢?笔者推测,先秦时期,有一个学派确实是掌握各种学问的,天文地理、军事杀人,它都学习。虽然被主流排斥,但一直有都有自己发育的土壤和拥趸,这就是鬼谷子创立的阴阳家。秦灭六国后,主流思想已经被法家、道家、儒家(民间)占据,《鬼谷子》在我国后世很多情况都被视作禁书。而东夷人仓海君,可能是阴阳家的爱好者,平时喜欢收藏各种典籍,针砭时政。
(七)
故事到这里,笔者给出自己的推测如下:国破家亡的张良,怀揣着复仇的梦想背井离乡,去寻求复国复仇法门,顺带拜师学艺。他遇到了东夷人仓海君,两人一见如故,张良对自己的理想和盘托出,而仓海君也非常同情张良的遭遇,对年轻人的志气与勇气赞叹有加,恰逢有情报秦始皇东巡,于是他便同张良密谋,如何帮助这个年轻人实现这个理想。光刺杀是没有用的,因为即便刺杀成功,秦朝大乱,但秦朝的军队仍然在,仓海君告诉张良,杀秦君,六国百姓并不能脱离水深火热的苦海,只有推翻大秦的统治,才能更好实现张良的抱负。张良自己,显然不是这个带领军队推翻秦朝的领袖,但五世相韩的他,完全可以做到领袖身边的一把利剑,见血封喉!他们计划先刺杀秦始皇,让张良扬名立万,当天下反秦者都知道,张良,那是坚决反秦的大英雄。待张良学成兵法谋略,再辅佐明君推翻大秦。
最终逃亡的地点,安排在了东海郡下邳,无伦行刺成功与否,都是要去那里的,因为那里有仓海君的老朋友黄石公。请黄石公好好帮助这个年轻人。应当是出于考验年轻人的目的,黄石公才百般刁难折辱张良,看看张良是不是像自己的朋友仓海君说的那么优秀。当然,张良本人是蒙在鼓里。黄石公应当也是阴阳纵横家的人物,对兵法深有研究,他假托太公之名,将自己平生所学写成了这部太公兵法,赠予张良。按现在的逻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为什么黄石公要去刁难他,为什么仅仅因为张良态度好就送给他自己的珍宝(平生所学)?如果是受朋友所托,那么一切就看上去不那么突兀了。
张良本人也是促成这件事的关键,即使仓海君的计划再好,没有张良本人提出报仇的决心,也是白搭。因此,用现在流行的观点,张良也是主谋+计划执行者。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同在徐州的沛县人刘邦,宿迁人项羽都在张良求学隐居的周边兴起,大概是最美妙的巧合吧。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每日必看》
每日必看第三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