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帖
朝闻道,夕死可矣。
倒装句吧,古人喜欢这样搞,高考文言文也喜欢考这些!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画面感一下就来了
楼主说的也没错,这首词用了很多送别诗里比较寻常的意象堆砌。但是妙就妙在,这些词你都知道,也不生僻,但写出来的不是你不是我不是他,只有李叔同。你读李白的诗经常会有这种感觉,词都很寻常,但只有他能想到这么写,写出来有这样的意境。
心里面戾气重的人,看什么都是黑暗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
这种词远远比意像堆叠高级多了
有一说一我觉得他是在营造装逼的人设,弘一法师这个词当然是极好的
就算是装逼吧,起码说明这歌在朴树看来值得他装这个逼
那照你这么说,天净沙秋思不是一模一样嘛,意象堆砌罢了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所以呢?
要是朴树是装逼造人设就好了,他要是懂这一套,歌迷也不至于十几年没他的歌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算不算堆叠?
非抬杠啊,朝闻道的死不是指物理上的死亡
不是,生理上的朝闻道,心理上吸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看出来了吧?这些意向,在古诗词里就是“离别”“孤寂”“凄苦”的代名词啊。所以意向重组之后,会直接唤醒读者的上述感情。更何况谱曲唱出来,有音韵加成,感觉就更强烈了。
李叔同这个词啊,尤其是上阙,简直无敌……送别送别,送时长亭洒酒揖别,古道遥望背影渐远,直到夕阳远山,山外还有山,茫然再不见,这是及近而远;别后天涯海角,却借酒入梦,虽然明面上写成别后寒梦,但经历过离别的人一下子能想到这时岂能不梦中相见,这又自远而近了……要说是意向重组,那是没错,但是用最少的字,把意向、情感、时空和逻辑甚至还有文韵和乐韵糅合到这个程度,说是堆砌意向,难以苟同
吃着火锅,唱着歌,就被麻匪劫了…
靠,兄弟你这个我真没忍住
这首歌的曲是外国歌曲吧,李叔同填词才是点睛之笔
梦见家和母亲
先点亮。然后再说一次:我没有说过这首词是在“堆砌意向”,我只是尝试回答楼主的问题“这首词究竟好在哪里”。而且,我认为这首词是送别题材中的上佳之作。[虎扑表情-你出现幻觉了]
凡有饮水处,皆有柳永词
我玩了文明6以后才知道送别的曲是加麻大民歌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