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1代的9.8盎司到第2代9.5盎司,第三个年头了,9.3盎司,我的天,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这是科技最真实的体现。没有好底子的公司,没有大量的科研成本投入,仅仅靠东切一块,西拆一块是不可能造出一双适应NBA的球鞋的。
而CL系列的目的一直很明确:“更轻才能更快”。篮球不光有大山一样的身高、岩石一样的肌肉,这样的球员更讲究保护性与稳定性。除了这些,还有拥有速度的外线球员,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轻、快,一样是篮球场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今年adi的3双Crazy系列,Quick、Fast以及当中的老大哥Light都是好的产品。Quick、Fast有帖子介绍了,因为穿的多数为adi当打球星,对于这些球星的定位清晰,球鞋功能明确,且都是力推的新品、新人,所以曝光量在一个漫长的赛季里都不算小了。
上两张当年的照片:
霍乐迪
我大公牛的罗斯
Crazy Light1在球员穿着上,最大的惊喜来自罗斯,当时没有Quick和Fast的概念,感觉一双Light已经能包括他所有的个性了。而且让他能暂时“放弃”自己的PE,来试试这款CL,还是很新鲜的。
特科格鲁
库克的
CL2穿着的球员印象里比较深的有两位,其一麦迪,他的球风飘逸灵活,偶尔也能霸气外露一下,和CL2的感觉真的挺搭的。其二斯密斯,穿上它感觉挺惊讶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斯密斯被戏称为另一个勒布朗...每每周末的10佳球都能见到他暴扣的身影,而年度10佳盖帽里也有不少这个左手将追身大帽的身影。
德文哈里斯
麦迪
鹰王斯密斯还有布拉德利都穿过CL2
当然少不了霍乐迪...
鱼总一只倾心于CL2 Low不曾改变。鱼总原来在nike的时候,总是没有离开过大Max配置的球鞋,他的穿鞋风格让人以为和拉希德华莱士一样是一成不变的。没想到换签adi后风格也随之改变,挑选CL这样轻质的系列之外,更让人意外的确实选择了Low款。和鱼总肌肉男,棒子PG的形象不符合啊,不过倒是从侧面说明了CL系列的稳定性以及保护性是不错的,至少鱼总认可了。
小前锋里,海沃德穿过CL2,巴恩斯则是在773 2和CL2 Low里轮着穿。巴恩斯几乎一整个赛季没见过他打球了,具体咋样不好说,也就不乱评价了。
比较少见的是这位——德拉蒙德,选秀模板为霍华德的超级、年轻、新秀、内线,活塞未来希望之一,也穿了很久的CL 2。德拉蒙德是个扎实好用还有大把潜力的内线。和活塞现在一种内线一样,放到早前的马克希尔或者最近几年的门罗一样,都让人无限期待ing。除了霍华德的签名款外,似乎CL系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的球风硬朗外还带着一点灵活。偷偷说一句:2K里如果把他换来做替补内线,好用,不贵...
不知不觉的,CL已经第三代了。以前宣传新鞋的节奏都是在NBA开赛前几周,然后是全明星赛前后,然后不晓得什么时候,季后赛也成了推新鞋的一个宣传季了。当一拨拨的中国行开始了以后,新赛季球鞋宣传的周期整整提前了3个月,几乎是紧接着总决赛的节奏。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渠道”,以前11月能看到的鞋子,现在几乎4月份就能看到了。
配色绝对是主流夏天色,雪碧的节奏。看惯了CL 1和2,觉得3瞬间大不同了。
1的感觉是CL这个系列的一个雏形,除了砍掉多余的重量外,第一代如此轻质的产品必然还需要兼顾。首要的任务是要消除消费者对球鞋保护性的顾虑。所以CL1的外观有点像拳击鞋,还有点像球员裹脚的纱布,模块化还是挺严重的,当时感觉已经挺牛掰的了...
2和1的型没太大差别,大底也仅做了有限的改动,但鞋面的改动着实不小。在1解决了轻质与保护性共存的问题后,2的鞋面改进挺大的,且去模块化成功,让鞋子看起来更一体化。就是偏运动属性太明显。而且2的鞋面在配色上尝试了更多比1更复杂的配色,以便适应穿着者不同的需要而进行搭配
到了3,感觉脱胎换骨了一般:鞋带扣是锯齿状的,连线状态的肯定也会多一些重量;鞋面的网面面积似乎更大了一点;中底俨然全新改造过...
1的不完整、2的进步造就了3的质变
细节,给人感觉比1和2都要细腻一点,中底、大底也做了不小的改变,回头细说
细腻的鞋面处理,3D SprintWeb的功力
细看其实分3层,压缩鞋面、网面、内层。细节到位,赞!
鞋面略厚实,尼龙的网面透气孔也够大够密
鞋面接近中底的位置双层车线,鞋面和前掌的几乎一样
最上层一圈白色的只是涂料
后边的一圈白色的和下面的翠绿色一起,都是Sprint Frame支撑板,前掌的白色才是缓震胶。那圈黄色的也是减震胶,光滑一点,因为做了涂层,而白色的有点磨砂的感觉,两个是一样的。
高帮还是给人很多安全感的
Sprint Web,Web那里并非做工问题,而是拍照前我手贱,抠起来看看内里是不是和Sprint Frame缝在一起的,答案是yes
外底和1、2完全不一样了,1、2的底更简单,对于急停和抓地力感觉更胜一筹。3则设计的更为灵活。
实际穿着:
鞋帮比起1,更硬一点,不是脆,支撑性更好一点,穿脱也很容易。
这个部分是鞋帮的外侧,除了传承1、2外层的“三条杠”,增加了稳定性外,内里也多了一块很薄的TPU,能更好的固定脚踝,防止外翻。内侧的里层则没有这块TPU。
外层蓝色的网面虽然设计复杂,细看是一层线,绕两圈结的网,但密度大,网眼大小平均,而且紧贴内层的鞋面。
黄色的内层,除了能见到较大的透气孔外,还能见到透气孔很小,密度比蓝色外层更高的透气网,很细腻,穿进去有点皮质球鞋的感觉。透气性能相当好,当然缺点就是不能防尘防水了。
另一个角度看黄色的内层,透气孔似乎更清晰一点。鞋帮的记忆海绵,切割工整,走线清晰,做工大赞!
再说缓震,中底翠绿色的SprintFrame一直有良好的衍伸,几乎到了前脚掌,包围着放Micoach的凹槽。露出来白色的部分就是缓震胶。前掌一整块,后掌集中在后跟。
鞋垫已经不像1代一样标记上Light和Comfort两种了,不过看拍照时候拗出来的样子,也应该知道带点肉色的是comfort,白色硬点的是light。厚度上来说,没差的,材料上一个是硅胶的,一个是泡沫的,追求速度的选择白色的Light,追求舒适性的选择comfort,穿过1、2代的都知道。不罗嗦了
Non Marking大底,除了分块装的设计外,纹路是宽细不一的水波纹,且是放射性的,像涟漪一样化开。中心是给变向,转身的时候设计的。且外露了部分缓震胶。
Radial Wavebone Traction Surface(波浪纹抓地外底),细腻的波浪纹拥有上佳的抓地力,可以在后卫球员做急停等动作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后跟和1、2代都不一样,1、2带分两块,比较平整,讲究抓地,急停等等。而3代的后跟是立体的两块,外围一圈蓝色负责抓地,中间外露的缓震胶向上凹进去,有点类似拱桥的设计,好像以前物理缓震一样。
后跟比起1、2来,有很大的调整,2代的感觉整个是塌下去的,Sprint Frame负责包裹住后跟,在打球的时候能固定住就没其它什么事了。但第3代的后跟是重点改良部分,adi那天广州旗舰店开幕,产品部的朋友还特意拉着我去CL3的地方告诉我:后跟改了,回头你试试,什么个情况。和手头的2代对比了一下,面积没有太大改变,后跟外底两侧线条更直了一点,比起1代,外底侧面略微小了一圈。
而缓震胶和Sprint Frame拼接的地方从正后方看是" >< "这样的一个形状,省多少材料,减轻多少重量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它除了以前的包裹部分,还多了一份承托。虽然没有以前1、2代的承托那么宽,但感觉3也是相当稳定的。尤其是变向和启动后,非常的跟脚。
整体来说,3是集中了1、2代的优点,虽然比起1、2来说,3更轻,但因为优点显著突出,所以无论包裹性、稳定性、甚至舒适感都较前两代为佳。
最后说说这一系列的Crazy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前有一双Eric Gordan的Crazy Fast,因为是后期sample版本,所以脚感和市售不会有太大差别。
Fast,是特点相当突出的一双鞋,直上直下,快来快去,它所有的设计功能还有特点都是为了一个“快”字服务的,本来我以为这仅是为了后卫服务的一双鞋,不过一整个赛季看下来也有不少内线穿着这双鞋,并且在自己打球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很好的包裹性能以及支撑性,对内线来说可能也是一双相当好的选择。“唯快不破”,自己打球的特点突出,就不要埋没了,选一双特点一样的球鞋是王道。
Quick,最接近adidas早先设计球鞋概念的一双鞋子,模块化的底部,将足部不同的接触面直接反映在鞋底,让在快、停、切、跳这几个常用的篮球脚步动作里游刃自如。Quick甚至能保证你横移的舒适性,这点比起Fast和Light都是相当强的,真的做到了adi所说的“灵动”。
Light,我们接触的最早的Crazy系列,它的重量一代比一代轻,但脚感一代比一代好,不是说突然间有个质的大飞跃,而是一代一代累计下来,每双你都能感觉到脚感提升,3最显著的是在稳定性以及包裹性上。Light这个系列适合几乎全部的位置,它有很多Fast和Quikc的特点在里面。当然,价格也是3双里面最贵的,优势集中,性能均衡,好鞋!
3个理由买下它:
外形好
性能上集中了前两代的优点,且中底改良,值得一试
几乎适应各个位置,各种风格,买就没错了
从第1代的9.8盎司到第2代9.5盎司,第三个年头了,9.3盎司,我的天,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这是科技最真实的体现。没有好底子的公司,没有大量的科研成本投入,仅仅靠东切一块,西拆一块是不可能造出一双适应NBA的球鞋的。
而CL系列的目的一直很明确:“更轻才能更快”。篮球不光有大山一样的身高、岩石一样的肌肉,这样的球员更讲究保护性与稳定性。除了这些,还有拥有速度的外线球员,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轻、快,一样是篮球场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今年adi的3双Crazy系列,Quick、Fast以及当中的老大哥Light都是好的产品。Quick、Fast有帖子介绍了,因为穿的多数为adi当打球星,对于这些球星的定位清晰,球鞋功能明确,且都是力推的新品、新人,所以曝光量在一个漫长的赛季里都不算小了。
上两张当年的照片:
霍乐迪
我大公牛的罗斯
Crazy Light1在球员穿着上,最大的惊喜来自罗斯,当时没有Quick和Fast的概念,感觉一双Light已经能包括他所有的个性了。而且让他能暂时“放弃”自己的PE,来试试这款CL,还是很新鲜的。
特科格鲁
库克的
CL2穿着的球员印象里比较深的有两位,其一麦迪,他的球风飘逸灵活,偶尔也能霸气外露一下,和CL2的感觉真的挺搭的。其二斯密斯,穿上它感觉挺惊讶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斯密斯被戏称为另一个勒布朗...每每周末的10佳球都能见到他暴扣的身影,而年度10佳盖帽里也有不少这个左手将追身大帽的身影。
德文哈里斯
麦迪
鹰王斯密斯还有布拉德利都穿过CL2
当然少不了霍乐迪...
鱼总一只倾心于CL2 Low不曾改变。鱼总原来在nike的时候,总是没有离开过大Max配置的球鞋,他的穿鞋风格让人以为和拉希德华莱士一样是一成不变的。没想到换签adi后风格也随之改变,挑选CL这样轻质的系列之外,更让人意外的确实选择了Low款。和鱼总肌肉男,棒子PG的形象不符合啊,不过倒是从侧面说明了CL系列的稳定性以及保护性是不错的,至少鱼总认可了。
小前锋里,海沃德穿过CL2,巴恩斯则是在773 2和CL2 Low里轮着穿。巴恩斯几乎一整个赛季没见过他打球了,具体咋样不好说,也就不乱评价了。
比较少见的是这位——德拉蒙德,选秀模板为霍华德的超级、年轻、新秀、内线,活塞未来希望之一,也穿了很久的CL 2。德拉蒙德是个扎实好用还有大把潜力的内线。和活塞现在一种内线一样,放到早前的马克希尔或者最近几年的门罗一样,都让人无限期待ing。除了霍华德的签名款外,似乎CL系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的球风硬朗外还带着一点灵活。偷偷说一句:2K里如果把他换来做替补内线,好用,不贵...
不知不觉的,CL已经第三代了。以前宣传新鞋的节奏都是在NBA开赛前几周,然后是全明星赛前后,然后不晓得什么时候,季后赛也成了推新鞋的一个宣传季了。当一拨拨的中国行开始了以后,新赛季球鞋宣传的周期整整提前了3个月,几乎是紧接着总决赛的节奏。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渠道”,以前11月能看到的鞋子,现在几乎4月份就能看到了。
配色绝对是主流夏天色,雪碧的节奏。看惯了CL 1和2,觉得3瞬间大不同了。
1的感觉是CL这个系列的一个雏形,除了砍掉多余的重量外,第一代如此轻质的产品必然还需要兼顾。首要的任务是要消除消费者对球鞋保护性的顾虑。所以CL1的外观有点像拳击鞋,还有点像球员裹脚的纱布,模块化还是挺严重的,当时感觉已经挺牛掰的了...
2和1的型没太大差别,大底也仅做了有限的改动,但鞋面的改动着实不小。在1解决了轻质与保护性共存的问题后,2的鞋面改进挺大的,且去模块化成功,让鞋子看起来更一体化。就是偏运动属性太明显。而且2的鞋面在配色上尝试了更多比1更复杂的配色,以便适应穿着者不同的需要而进行搭配
到了3,感觉脱胎换骨了一般:鞋带扣是锯齿状的,连线状态的肯定也会多一些重量;鞋面的网面面积似乎更大了一点;中底俨然全新改造过...
1的不完整、2的进步造就了3的质变
细节,给人感觉比1和2都要细腻一点,中底、大底也做了不小的改变,回头细说
细腻的鞋面处理,3D SprintWeb的功力
细看其实分3层,压缩鞋面、网面、内层。细节到位,赞!
鞋面略厚实,尼龙的网面透气孔也够大够密
鞋面接近中底的位置双层车线,鞋面和前掌的几乎一样
最上层一圈白色的只是涂料
后边的一圈白色的和下面的翠绿色一起,都是Sprint Frame支撑板,前掌的白色才是缓震胶。那圈黄色的也是减震胶,光滑一点,因为做了涂层,而白色的有点磨砂的感觉,两个是一样的。
高帮还是给人很多安全感的
Sprint Web,Web那里并非做工问题,而是拍照前我手贱,抠起来看看内里是不是和Sprint Frame缝在一起的,答案是yes
外底和1、2完全不一样了,1、2的底更简单,对于急停和抓地力感觉更胜一筹。3则设计的更为灵活。
实际穿着:
鞋帮比起1,更硬一点,不是脆,支撑性更好一点,穿脱也很容易。
这个部分是鞋帮的外侧,除了传承1、2外层的“三条杠”,增加了稳定性外,内里也多了一块很薄的TPU,能更好的固定脚踝,防止外翻。内侧的里层则没有这块TPU。
外层蓝色的网面虽然设计复杂,细看是一层线,绕两圈结的网,但密度大,网眼大小平均,而且紧贴内层的鞋面。
黄色的内层,除了能见到较大的透气孔外,还能见到透气孔很小,密度比蓝色外层更高的透气网,很细腻,穿进去有点皮质球鞋的感觉。透气性能相当好,当然缺点就是不能防尘防水了。
另一个角度看黄色的内层,透气孔似乎更清晰一点。鞋帮的记忆海绵,切割工整,走线清晰,做工大赞!
再说缓震,中底翠绿色的SprintFrame一直有良好的衍伸,几乎到了前脚掌,包围着放Micoach的凹槽。露出来白色的部分就是缓震胶。前掌一整块,后掌集中在后跟。
鞋垫已经不像1代一样标记上Light和Comfort两种了,不过看拍照时候拗出来的样子,也应该知道带点肉色的是comfort,白色硬点的是light。厚度上来说,没差的,材料上一个是硅胶的,一个是泡沫的,追求速度的选择白色的Light,追求舒适性的选择comfort,穿过1、2代的都知道。不罗嗦了
Non Marking大底,除了分块装的设计外,纹路是宽细不一的水波纹,且是放射性的,像涟漪一样化开。中心是给变向,转身的时候设计的。且外露了部分缓震胶。
Radial Wavebone Traction Surface(波浪纹抓地外底),细腻的波浪纹拥有上佳的抓地力,可以在后卫球员做急停等动作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后跟和1、2代都不一样,1、2带分两块,比较平整,讲究抓地,急停等等。而3代的后跟是立体的两块,外围一圈蓝色负责抓地,中间外露的缓震胶向上凹进去,有点类似拱桥的设计,好像以前物理缓震一样。
后跟比起1、2来,有很大的调整,2代的感觉整个是塌下去的,Sprint Frame负责包裹住后跟,在打球的时候能固定住就没其它什么事了。但第3代的后跟是重点改良部分,adi那天广州旗舰店开幕,产品部的朋友还特意拉着我去CL3的地方告诉我:后跟改了,回头你试试,什么个情况。和手头的2代对比了一下,面积没有太大改变,后跟外底两侧线条更直了一点,比起1代,外底侧面略微小了一圈。
而缓震胶和Sprint Frame拼接的地方从正后方看是" >< "这样的一个形状,省多少材料,减轻多少重量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它除了以前的包裹部分,还多了一份承托。虽然没有以前1、2代的承托那么宽,但感觉3也是相当稳定的。尤其是变向和启动后,非常的跟脚。
整体来说,3是集中了1、2代的优点,虽然比起1、2来说,3更轻,但因为优点显著突出,所以无论包裹性、稳定性、甚至舒适感都较前两代为佳。
最后说说这一系列的Crazy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前有一双Eric Gordan的Crazy Fast,因为是后期sample版本,所以脚感和市售不会有太大差别。
Fast,是特点相当突出的一双鞋,直上直下,快来快去,它所有的设计功能还有特点都是为了一个“快”字服务的,本来我以为这仅是为了后卫服务的一双鞋,不过一整个赛季看下来也有不少内线穿着这双鞋,并且在自己打球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很好的包裹性能以及支撑性,对内线来说可能也是一双相当好的选择。“唯快不破”,自己打球的特点突出,就不要埋没了,选一双特点一样的球鞋是王道。
Quick,最接近adidas早先设计球鞋概念的一双鞋子,模块化的底部,将足部不同的接触面直接反映在鞋底,让在快、停、切、跳这几个常用的篮球脚步动作里游刃自如。Quick甚至能保证你横移的舒适性,这点比起Fast和Light都是相当强的,真的做到了adi所说的“灵动”。
Light,我们接触的最早的Crazy系列,它的重量一代比一代轻,但脚感一代比一代好,不是说突然间有个质的大飞跃,而是一代一代累计下来,每双你都能感觉到脚感提升,3最显著的是在稳定性以及包裹性上。Light这个系列适合几乎全部的位置,它有很多Fast和Quikc的特点在里面。当然,价格也是3双里面最贵的,优势集中,性能均衡,好鞋!
3个理由买下它:
外形好
性能上集中了前两代的优点,且中底改良,值得一试
几乎适应各个位置,各种风格,买就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