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帖
确实,说白话文更简洁就是扯蛋。白话文的优势在于明了易懂,和口头语想通,而文言文和口头语已经是两个语言系统,不利于传播。
白话文是说让你听得懂的话,简洁是想告诉你文言文能做到的白话文未必不行。哪怕现如今也应该推广,现在媒体也好,职场也好,有多少早就已经不是白话文
人无完人,道德品质和个人能力没有必然联系。他个人生活和意志导向是垃圾,但是他的文化造诣是顶级。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又不是在找圣人。
他的水平也远说不上有多高,但是他对文化研究方向的嗅觉很灵敏,所以才能写出《中国哲学史大纲》《文学改良刍议》这些提纲挈领类的文章,但是你让他深究下去,他就没这能力了。就像在高考备课组里,他不是某个学科的带头人,而是押题很准的普通老师。
新文化运动里本来就有很多矫枉过正的地方,鲁迅自己也说过,沉疴需猛药,现在回头看,当然能更客观地分辨。文言文的简洁美感带来的高雅语言感受是确实存在的,但那个时代需要的就是更简洁更普及的语言传播和教导方式,这一点白话当然远胜文言。这个片段里面,诡辩的人显然是胡适。无能为力语意里所含的那种无奈和遗憾,干不了根本表示不出来。
白话文运动简洁不是少,不是简单,而且说你听得懂的话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的人学不学数学,说不说文言文,难道数学物理都是在人们讲普通话之后才传入中国的?
李白的静夜思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 知识文化的传播,一定是用白话文才好。它能降低阅读者的门槛,简单,方便,快捷,文言文是你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够读得懂。白话文是你认字就能看的明白。。当时的社会,需要的是劳苦大众的觉醒,开阔眼界,文化普及,,,至于你说的公式定理首次传来的时候用的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这重要吗?能看得懂的人,都是人精,哪种文字都能熟练掌握。对他们来讲无所谓。
生产力才是保障文化普及的基石,改革开放前文盲率还是很高
你可拉倒吧,天天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印度搞了几十年了,文盲还是很多!
美国自己的官方文件,美国文盲率21%,阅读障碍更多,事实是普及教育,强制执行义务教育才是扫盲的关键
让老百姓能读书识字,就是要发明适合他们理解能接受的白话文,这是为了普及文化的必须
无能为力很多场景也就是个谦语,电视剧里让说人话就是干不了。
辩论不是说服对手而是说服观众,胡适虽然语言苍白但是迎合观众,辜在当时就是逆行者。毕竟国家一塌糊涂已经有目共睹,大家要听的就是改革意见
是的,新文化运动甚至还有主张废除汉字的。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否定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
矫枉必须过正,中国人就是这样
说白了,矫枉需要过正
不只是是文化,当时的整治也是一样,有识之士眼里的恰到好处的改良政府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旧中国,高层确实恰到好处,执行到中层就已经漏洞百出,落实到基层反而是越发加大了人民被剥削的力度。
运动,本来就带有极端和狂热,运动中的理智会被认为保守顽固,因为大家已失去理智,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求同存异,一切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那就可以了。
那也不能忽视这个运动的负面价值
哪负面了?
文言文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