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直隶总督:陈夔龙(1857年5月25日—1948年8月17日),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室名花近楼、松寿堂等,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原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十二年(1886)中进士。起于寒士,官运亨通,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历官顺天府尹、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
宣统元年(1909)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勋复辟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曾反对废除科举。1912年陈夔龙告假辞官,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上海。1948年逝世,葬于杭州三台山麓。
山东巡抚:孙宝琦(1867年—1931年) ,字慕韩,晚年署名孟晋老人,浙江杭州人,晚清至民国时期重臣、北洋政府第四任代理国务总理、外交家。
自幼好学。以父荫任户部主事,后改任候补直隶道员。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随光绪帝至西安。1901年任驻德、澳、法等国使馆随员。1902年7月,升任出使法国大臣。1905年回国,署顺天府尹。1907年4月,出使德意志,筹措讨还青岛事宜。1908年回国,充帮办津浦铁路大臣。1911年任山东巡抚。当年爆发辛亥革命,在山东宣布独立,后又取消独立。1913年9月,任袁世凯北京政府外交总长。1914年2月兼代国务总理。1914年5月辞去国务总理,专任外交总长(次长曹汝霖)。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支持袁世凯中立政策。1915年1月因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辞去外交总长(陆征祥接任),任审计院长。1916年4月任财务总长,6月兼汉冶萍公司董事长。1919年任招商局董事会会长。1920年春任经济调查局总裁(税务督办)。1922年1月任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会长;同年4月任外交部太平洋会议善后委员会副会长。
1924年1月15日经总统曹锟提名,国会通过,任国务总理兼任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提出“奉行宪法”、“和平统一”的施政方针。任内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向德国索赔成功。当年7月2日,因与曹锟嫡系财政总长王克敏不和,提出辞职。由外交总长顾维钧代理国务总理。1925年2月被段祺瑞任命淞沪商埠督办;同年8月,被任命为驻苏联大使,未就。1926年任中法大学董事长。1931年2月在上海去世。
山西巡抚:陆钟琦(1848—1911),字申甫,顺天宛平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做过溥仪父亲载沣的老师。
1911年10月由江苏布政使任上调任山西巡抚。10月6日到达太原。仅仅四天之后,武昌起义爆发。十一天之后,长沙、西安同日宣布独立,脱离满清政府。这个时候,北京的满清权贵、皇亲国戚忙着把资产转移到外国银行,仅庆亲王就转移了几百万大洋,以至于银行纷纷破产。达官显贵纷纷忙着逃难,而刚到山西的陆钟琦却不识时务的企图挽救行将就木的满清朝廷。陆钟琦大概意识到山西新军已经被革命党所掌握,于是以防止陕西起义军东渡黄河为由,派新军八十五标离开太原开往晋南。同时,调大同的旧军来太原守卫军火库等要害部门。为了防止新军起义抢夺军火库的武器弹药,陆钟琦还下令将库存的三千支新式步枪连同子弹调往河南。但他的这些措施没能阻挡山西新军起义,而是促进了起义。后来,发动起义的阎锡山将陆钟琦的措施概括为“运枪开兵”。当控制着新军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得知陆钟琦要运枪到河南的消息,就断然决定提前发动起义。1911年10月29日早晨,起义新军士兵持枪冲入巡抚衙门,阎锡山质问陆钟琦是否参加起义,陆钟琦顽固拒绝,阎锡山当即下令将陆钟琦乱枪击毙。从陆钟琦就任山西巡抚,到被击毙仅仅二十三天。伯夷、叔齐式的恪守,注定了陆钟琦的悲剧下场。
河南巡抚:齐耀琳(1863一?)字震岩,吉林伊通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年出任天津道。1905年任安徽按察使。1909年(宣统元年)任直隶提法使。1911年任江苏布政使,旋改任河南布政使;同年12月升任河南巡抚,未几任盐务大臣。辛亥革命时,曾竭力阻挠河南独立,杀害进步学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吉林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等职。1915年12月,北京政府授其一等伯。1916年7月,任江苏省省长。1917年7月,一度代理江苏督军。1920年9月去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古学院经史会研究员。1949年去台湾。
两江总督:张人骏(1846年2月24日—1927年2月8日),幼名寿康,原字健庵,后改为千里,号安圃,晚号湛存居士,直隶丰润县(今河北丰润)大齐坨村人。清末政治家,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张人骏十九岁考中同治甲子科举人,二十三岁考中同治戊辰科进士。历官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先任广西桂平梧盐法道,后任广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山东布政使,再则由山东布政使升为各省疆吏,历任漕运总督、山东巡抚、山西巡抚、广东巡抚,由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再移两江总督,直至辛亥革命弃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侵占了东沙群岛,张人骏这时正任两广总督,他一方面与日本驻粤领事交涉,收回东沙群岛,并于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派水师提督李准、副将吴敬荣、刘义宽等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等军舰前往西沙群岛,查明岛屿15座,命名勒石,并在永兴岛升旗鸣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诸岛为中国神圣领土。清亡之后先去青岛闲居,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日德交战,又去天津英租界家住约十余年,1927年卒于天津,享年82岁,溥仪赐谥“文贞”。
张人骏在忠君保国思想基础上,敢于大义凛然,与外强不懈抗争,维护国家主权。 由于他在担任两广总督时曾乘坐兵舰巡视南海诸岛,故南海诸岛中有一块岛礁被命名为“人骏滩”,以作纪念。
江苏巡抚:程德全(1860年7月22日—1930年5月29日),字纯如,号雪楼、本良,四川云阳(今属重庆)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程德全为廪贡生出身,光绪十四年(1888年),程德全入三姓副都统文格幕当差。光绪十六年(1890年),入国子监肄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程德全赴黑龙江入副都统寿山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受命赴前敌督队,积极筹战,后任黑龙江营务处总办。次年,擢升直隶州知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擢升道员,赏加副都统衔,署理齐齐哈尔副都统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擢升黑龙江将军。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任奉天巡抚。宣统元年(1910年),调任江苏巡抚,参与预备立宪。宣统二年(1911年)11月5日,程德全被推为苏军都督,成了第一位参加革命的清朝封疆大吏。12月3日,就任江苏都督。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程德全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部总长,曾经与章太炎等先后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共和党等。袁世凯任总统后,被任命为江苏都督,着手恢复秩序。民国二年(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曾亲赴上海处理“宋案”并公布内幕。他反对二次革命,主张与革命党人调和,后辞职退出政界隐居上海,闭门诵经。民国十五年(1926年),受戒于常州天宁寺,法名寂照。民国十九年(1930年)5月29日,病逝于上海,享年70岁。其遗著有《程中丞奏稿》、《抚吴文牍》等。
安徽巡抚:朱家宝(1860年一1923年)字经田。华宁县宁州镇人。清朝安徽巡抚、吉林巡抚、光绪十八年进士。
坚忍伉直,一以洁清自励。善黄庭坚书法,雄伟有力。《桐城马其昶撰墓志铭》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选翰林院编修,再授礼部祭司,后历任直隶平乡、新城、南和知县。为直隶总督袁世凯所赏识,被袁推为“近畿循吏第一”,升保定知府,被派往日本考察政务,回国后升江苏按察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荐为吉林巡抚,未赴任,三十三年(1907年)安庆起义后移任安徽巡抚。1908年11月镇压了马炮营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后,浙、苏等省宣告独立。安徽革命党人为地方治安计,促朱家宝宣布独立,他顽固地拒绝说:“家宝食清之禄,死清之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诸君勿复多言。”后来,袁世凯派人密电朱家宝“宜顺应时势,静候变化,不可胶垫书生成见,贻误大局”,朱顿会袁意,态度翻然改变,遂于11月8日宣告安徽独立,被推为安徽都督。次日,在皖之赣军黄焕章部围攻都督府迫饷,朱家宝逾墙而出,缒城逃走。
1913年1月,任参议院议员;12月任政治会议议员。1914年2月被袁世凯任命为直隶民政长兼都督;5月,改任直隶巡按使加将军衔。1915年袁世凯称帝前夕,他给袁上“奏折”,称“奏请皇帝陛下圣鉴”,袁称帝后受封一等伯。
1916年7月,被段祺瑞内阁命为直隶省长兼督军。
1917年7月,赞助张勋复辟,授民政尚书。复辟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8年10月返天津寓居。
江西巡抚:冯汝骙(1863~1911),清朝最后一任江西巡抚。字星岩,河南祥符(今开封)人,祖籍安徽绩溪。建筑学家冯纪忠祖父。光绪九年(1883)癸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充任军机章京,累迁郎中。出任四川顺庆府知府,因母丧丁忧去职。守丧结束,起用为山东青州知府,调直隶大名。光绪三十一年(1905),迁湖北盐法道。次年,调任安徽徽宁池太道,又迁甘肃按察使。不久,升任陕西布政使,擢浙江巡抚。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任江西巡抚,任内整顿税务,推行新政。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长江下游各省震动。南昌新军起事响应,推举汝骙为都督,宣布独立,汝骙坚决拒绝。于是被遣送离开省城。行至九江,服毒自尽,成为汉人官僚中为清朝殉节的第一人。清廷诏谥忠愍。
两广总督:张鸣岐(1875年—1945年9月15日),字坚白,山东无棣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1898年师从名举岑春煊,颇得赏识。1900年后,随岑春煊赴陕西、四川、两广等地,历任两广学务、营务处、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1910年因贿赂庆亲王奕劻而升任两广总督兼署广州将军,顽固拥护帝制,反对民主共和,大肆捕杀革命党人。1911年4月指挥镇压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后,携款潜逃日本。袁世凯执政后回国,1915年因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被封为一等伯爵。袁世凯死后,张鸣岐逃往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与白坚武狼狈为奸,勾结日本特务。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公开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历任汉奸要职。1945年3月,日军濒于战败之际,张鸣岐又与王揖唐、殷汝耕等人发起乙酉法会,祈祷“大东亚战争必胜”。1945年9月15日在民众的一片声讨中死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广西巡抚:沈秉堃(1862 -1913)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幼岚。监生出身。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由成绵龙茂道迁甘肃按察使,寻调云南。1908年授云南布政使。1910年(宣统二年)10月擢广西巡抚。武昌起义后,在广西革命势力的推动下,宣布独立,被推为广西都督。旋因受副都督陆荣廷的排挤,到南京谒见黄兴,被任为南京留守府高等顾问及国民捐督办。后死于北京。
湖广总督:博尔济吉特·瑞澂(1863年-1915年),清末大臣。字莘儒,号心如,蒙古族,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因留守北京有功,擢升九江道。1905年调任上海道。1907年先后任江西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同年10月升任两江总督,1910年升任湖广总督。武昌起义爆发,逃往上海。旋被清廷革职。民国成立后,没收其存于钱庄的百万财产,1915年死于上海寓所。
湖南巡抚:余诚格(1856~1926),字寿平,号至斋,又字去非,号愧庵。安徽望江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广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宣统3年闰6月(1911年8月)恩寿被革后任陕西巡抚。同年8月(10月)调任湖南巡抚,严密监视新军与革命党人活动。武昌起义后,湖南于9月初1(10月22日)率先响应。余化装逃跑。
宣统三年(1911), 辛亥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当清廷摇摇欲坠之际,余诚格受命就任湖南巡抚。为严密监视新军和革命党人,任用湖南豪绅黄忠浩为全省巡防统领。当革命烈火烧到长沙时,巡防营倒戈,新军起义。八名手持短枪的起义军,冲到巡抚衙前要“大帅”出来答话,余诚格一面挂起“大汉”白旗,作为缓兵之计,一面剪去长辫,穿戴闲衣小帽,从后院选出,乘湘班轮船逃到上海。余诚格到上海寓居不久,便组织安徽旅沪同乡会并担任会长,掌管了同乡会的财产。民国10年,王亚樵(安徽合肥人)为纪念他的亡友韩恢(字复炎)创办“复炎小学”,要求同乡会资助,余大骂王亚樵是敲诈勒索。王亚樵一怒之下,便邀集柏烈武、许世英等同乡商议决定接管会馆。一天,他率领七八名随从,径往闸北中兴路的余诚格寓所,勒令余诚格办理会馆移交手续,当即遭到余诚格的严词拒绝。王亚樵性格刚烈,吩咐随从用预备好的利剪,将余诚格的长辫剪下,并令其限期移交,否则,“今天剪掉你的辫子,明天就割掉你的脑袋”。办移交那天,余诚格点烛焚香,跪在“万寿台”前,脑后又拖着一支辫子,王亚樵怒不可遏,又命其随从剪下。民国15年余诚格在安庆天台里寿终正寝时,脑后还拖着一支长辫。
闽浙总督:松寿(1849年-1911年),字鹤龄,佟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末年闽浙总督。
荫生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担任山东按察使,二十二年(1896年),转任江宁布政使,二十四年(1898年),升任江西巡抚,三年后历任江苏巡抚、河南巡抚,二十八年(1902年),入朝担任工部右侍郎,之后出任热河都统,三十一年(1905年),再次入朝担任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次年出任察哈尔都统。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担任闽浙总督。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福建省内的革命军起事,松寿兵败,在福州的府邸内吞金自杀。清廷追赠太子少保,子孙世袭二等轻车都尉,谥号忠节。
浙江巡抚:增韫,字子固,蒙古镶黄旗人,满清最后一任浙江巡抚。附生出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任奉天府尹,旋署湖北按察使,调直隶按察使,历官直隶布政使等。1908年擢浙江巡抚。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11月4日,新军敢死队攻入巡抚衙门,逮捕增韫。因他与督汤寿潜有交情,汤做都督后,释放了他。后再未担任过实职。袁世凯称帝前,网罗了一批清朝遗老到北京担任参政院参政,增韫也在其中。袁垮台后,增韫回到东北,当过哈尔滨佛教会会长,组织过慈善会,后来在哈尔滨终老。
四川总督:赵尔丰(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末正蓝旗人,晚清名臣赵尔巽之弟,清朝大臣。
赵尔丰出身辽东官宦世家,仕途起于山西。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赵尔丰受命在山西边境阻击联军。1905年西藏发生杀害清朝驻藏大臣的“巴塘事件”,赵尔丰提兵进藏,击败叛军,并阻止英国势力对西藏的觊觎。此后赵尔丰任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赵尔丰继任四川总督,8月5日,赵尔丰出席川汉公司股东大会。9月7日,赵尔丰将保路运动的骨干分子十余人扣押,此时同志会会众赶到总督署要求放人,民众开始冲击总督署,赵尔丰下令开枪,中弹者惨呼倒地,这起事件后被称为“成都血案”,此案是赵尔丰的一大败笔。后各省独立,由赵尔丰收拾四川的乱局。10月29日起,赵尔丰陆续释放在押的保路运动领袖。11月22日签署《四川独立条约》,交割军政之权,交权后不久,成都发生兵变,赵尔丰出面呼吁,帮助平息兵变。于12月21日晚上被尹昌衡突袭,次日,赵尔丰死于公审大会。
赵尔丰素以“屠夫”著称, 但其在川边藏区实行改土归流,使川边藏区人民摆脱了数百年来沉重的枷锁,获得了社会相对安定的局面,促进了经济、文教、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不仅粉碎了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在英帝国主义策划下分裂川边藏区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粉碎了英帝国主义企图打通印缅、穿插藏地、俯瞰川滇的阴谋,巩固了中国西南国防。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1844年7月8日—1927年9月3日),字公让,号次珊,别号无补,清末汉军正蓝旗人,奉天铁岭(今辽宁铁岭市)人,一说山东莱州人,祖籍山东蓬莱,清末民初政治家、改革家。
赵尔巽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安徽、陕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后任湖南巡抚、民部尚书、盛京将军、江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武昌起义后在奉天(今辽宁)成立保安会,阻扰辛亥革命。民国成立,任奉天都督,不久辞职。民国三年(1914年),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袁世凯称帝时,被尊为“嵩山四友”之一。民国十四年(1925年),段祺瑞执政期间,任善后会议议长、临时参议院议长。时人尊其为“次帅”“赵次帅”“赵制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卒,享年83岁。
清末,赵尔巽历任数个地方重镇的封疆大吏,在任职期间不遗余力地推进吏治、军制、财政、社会、教育、警务、狱制等多方面的新政改革。任户部尚书时,在变通捐税,筹措经费,整顿盐厘,改革币制等多方面颇有建树。但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力图维护清廷统治,受人诟病。
吉林巡抚:陈昭常(1867~1914年),字筒持(墀、池),号平叔,广东广州府新会县潮连乡巷头村(今属江门市郊区)人。陈昭常于光绪十五年(1889 年)中举人,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一等编修等职, 后改任刑部主事,候选道员。1897年随南海张荫桓出使英国,同年到广西任洋务局会办等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督练公所督办、洋务局总办、 总理行营营务处,节制水陆军。以剿办广西梧州、郁州、浔州各属土匪有功,于光绪二十五年六月赏戴花翎。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上京,先后任长春知府、山海关道员。后任京榆铁路总办、京张铁路总办、 邮传部右丞等。1903年,被袁世凯奏留赴天津随同办理商约谈判。1905年任京张铁路总办,与詹天佑一起创办第一条由中国人设计施工的铁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督办延吉边务兼吉林省各军翼长、署珲春副都统。宣统二年(1910年7月23日)署吉林巡抚,次年实授。 民国元年(1912年),陈昭常被推举为吉林都督, 次年兼吉林民政长。民国3年(1914年)10月15日,病逝于赴任途中,终年47 岁。著有《廿四花风馆诗词钞》、《廿四花风馆文集》行世。陈昭常为巩固吉林东部边疆、开通图们江出海航线、吉林政改作出了重要贡献。
黑龙江巡抚:宋小濂 (1860-1926),字友梅。吉林省双阳县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工诗善书,被喻为“吉林三杰”之一。
1883年,宋小濂在郡应童子试,得到了当时代理通判李金镛的赏识,破格取他为生员。本冀科举入仕,不幸严父早逝,为谋生计,1887年秋,宋小濂赴奉天投军。
翌年夏,前往卜奎从军。冬应李金镛之召赴漠河金矿局,任随办文案兼交涉外事,从此“半生心事在筹边,黑水黄沙二十年。”临起程时,宋小濂的朋友们非常忧虑漠河的奇荒和寒冷,劝阻他不要前往。宋小濂一方面因当时冷峻环境所迫,另一方面深感李金镛的提携之恩,并欲借此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
因此,没有依从朋友们的劝说,毅然决定要奔赴漠河。临行前为了安慰各位热心朋友,写下《留别》三首,以示对友人的依恋、叙别和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宋小濂跟随李金镛奔赴漠河,一路上他毫无抱怨辛劳困苦之意,悉心考察了中俄两国边境。对清廷不注重加强边防,强邻侵境的现实,他写了七律《雅克萨城怀古》,来抒发自己的忧国情怀,遣责清廷的腐败无能和将国土拱手让人的行径。
宋小濂来到漠河金矿局,与李金镛朝夕相处。李金镛的言行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宋小濂尤其钦佩李金镛在对俄交涉中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筹办矿务不惮劳苦,关心部属胜过自己的品格。因此,在漠河期间,宋小濂尽心尽力协助李金镛处理矿务各事。
在闲暇之余,宋小濂与同仁刘建生、屠荫堂、钟勉孚等10人,组成了“塞鸿诗社”。大家拈题分韵,斗险争奇,为边塞的文学繁荣,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1890年,李金镛死于任所不久,金厂被俄人占有。经多方面交涉,方由北洋派员收回,并委宋小濂为金厂提调。
在宋小濂任金厂提调期间,他多次与俄方交涉,争得了不少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并写成了《北徼纪游》一书。最可贵的是他在《北徼纪游》一书中不但详细记述了自己由齐齐哈尔至漠河的路途见闻、李金镛创办漠河金矿的经过,而且写出了广大官吏和矿工不畏寒苦,奋发创业的精神。
1904年,齐齐哈尔副都统兼垦务大臣程德全求才,很欣赏宋小濂的文才与谨慎谦恭,请他在自己幕府中任文案处总理。因他才华出色,程德全保举他试署海伦厅同知。不久,又保奏他升为道员。
1906年8月12日,宋小濂被提升为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负责铁路交涉事宜。据理力争,虽屡经挫折,仍不稍退让,与俄人相持两年余,会议140余次,于1907年秋,终使俄国侵略者同意签订购地、木植两改订合同,收回被沙俄侵占的中东铁路附近的十分之九的林区,增加地租和木煤税,挽回利权。
铁路交涉事将成,抚蒙实边事重,同年冬,出任呼伦贝尔副都统。1911年,升迁到江省民政司使司,1912年改任都督兼民政长。翌年,宋小濂被调到北京,居京6载,无所事事。1919年又起用为东省铁路督办。
1922年挂冠复进京。是时皖系和直系军阀把持着政权。进京后,郁郁不得志,又加落到衰老之年,就不得不在厚俸中,过起把酒看花的有职无权,半朝半隐的闲散生活。名新居日止园,以“好学不知老”名其室曰晚学斋。
陕甘总督:长庚(?-1915),清代将领。满族。字少白。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同治年间,白彦虎寇乌鲁木齐城,长庚奉瓜尔佳·荣全命率兵往援。光绪六年(1880年)授巴彦岱领队大臣。后任伊犁副都统。十四年任驻藏大臣,与将军爱新觉罗·岐元、川督刘秉璋共同镇压瞻对藏民起义。调升伊犁将军。时,英俄两国因掠夺我边疆以兵压境。长庚致书新疆巡抚陶模,谓:“属地当争,边地当守,兵衅万不可开,……只能备预不虞,徐图转圆。”又巴尔鲁克山久为俄国强借,时期已到,俄提出续借,长庚坚持急应收回。二十年甘肃回民大起义,复西向新疆,长庚派兵扼守珠勒都斯等地,将义军镇压于罗布淖尔,二十六年庚子之役,俄国派兵进入伊犁,长庚与俄领交涉,凡教堂及俄人财产,力任保护。三十一年复授伊犁将军。议筹饷练兵,裁巡抚、将军设总督兼巡抚,筑西安至兰州、归化至包头、包头至古城各铁路,未行。宣统元年(1909年)升陕甘总督。三年武昌起义,清室退位,交印而去。
陕西巡抚:升允(1858年-1931年7月23日),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蒙古镶黄旗人。清末官员,宗社党主要成员之一。
清廷授多罗特公,主要担任过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陕甘总督等要职。宣统元年,升允曾因上疏反对立宪,以妨碍新政之过失被革职,之后寓居西安满城。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又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总理陕西军事。升允率甘军东进,连下十余城,逼近西安。1912年2月,清帝溥仪退位,甘军得知消息,拒不与革命军作战,升允西退。此后往来于天津、大连、青岛之间,结纳宗社党人,图谋复辟。1931年7月23日病逝于天津租界,逊帝溥仪赠谥曰文忠。
新疆巡抚:袁大化(1851~1935),安徽涡阳人,原淮军幕僚参谋,荐保至道员(相当于专员)。1910年初冬,由江西巡抚调任新疆巡抚。新疆建省以来共有8位巡抚,他是最后一位。终老于天津,享年85岁。
宣统三年(1911 年),袁大化被起用为新疆巡抚。是年,武昌起义,民国建立。新疆革命党人刘先俊,在迪化(乌鲁木齐)组织武装起义。袁大化接叛徒告密,捕杀革命党首领刘先俊等4 人。11 月19 日伊犁宣布独立,杀清将军志锐,拥广福为都督。袁大化悍然不为共和所动,一面派兵进剿,一面向宣统请旨讨伐。与义军相持于果子沟、大河沿、四棵树、精河一带,互有伤亡。12 月25 日,北京诏告清帝宣统逊位,袁大化称病辞职,北京复电慰留。袁大化竟又组织兵力,继续进攻伊犁,在云子庙、黑山、沙泉、塔桥等地与起义部队相峙。北京电令其停战议和,袁大化又以焉耆、库本、轮台三地义军戕害长官为口实,出兵镇压巴里坤回民起义,杀死驻地官员。袁大化又赴哈密督战。嗣后,革命军进攻迪化,袁大化夜半逃遁,离开新疆。在途中寄友人诗中云:“……转瞬山河都改色。”自称:“耿耿丹心照大清,东山空起负苍生,天公不老月常在,惟尔能教黑白明。”
袁大化离新疆后,蛰居天津。民国初年,张勋复辟时,曾授他“议政大臣”之位。当时,已兴学校,袁大化以学校课本是革命党人所编为由,不准孙儿入学,在家另设私塾。
30 年代初,“满洲国”成立,日本关东军遣人邀袁大化去长春,袁大化答道,“一臣不事二主”,拒之。民国24 年(1935年),于天津去世。
云贵总督:李经羲(1857年—1925年9月18日),安徽合肥人。字仲仙(一作仲轩、密生),号悔庵,晚号蜕叟。晚清末年至民国时期官僚、云贵总督、政治人物、李鸿章的侄儿、李鹤章的第三子。
李经羲于光绪五年(1879)以优贡捐奖道员,1887年6月,任四川永宁道,后任湖南盐粮道、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等职。光绪二十七年(1901)升为广西巡抚,旋调云南巡抚。1902年12月署贵州巡抚。1904年5月,调任广西巡抚。1905年冬任安徽铁路矿务总理。1907年病免。1909年2月,升任云贵总督。辛亥革命时,被蔡锷礼送出境,与王芝祥、于右任等在北京组织国事维持会;于1913年12月被袁世凯任为政治会议议长、翌年5月改任参政院参政。十月任审计院院长。1915年10月袁世凯称帝时,封其与徐世昌、赵尔巽、张謇为“嵩山四友”。次年6月袁死后,避居天津。1917年夏,黎元洪与段祺瑞在中国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发生“府院之争”。5月黎元洪下令罢免段的国务总理后,被任命为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后因张勋复辟,李经羲就任不足一周即去职,后人把他称为“短命总理”。1925年9月18日在上海病逝,享年65岁。
贵州巡抚:沈瑜庆(1858-1918年),贵州最后一位巡抚。初名志雨,字爱苍,号涛园,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沈葆桢四子,出嗣尔康(廷元子、大铭孙),移居上海。邑庠生,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特用主事,刑部广西司行走、江南水师学堂总办、淮扬海道护理漕运总督,历任湖南按察使、山东按察使、广东按察使、江西布政使、云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护理江西巡抚、贵州巡抚。民国初,任《福建通志》总纂。1918年九月初二日卒,宣统帝谥为敬裕。著有《涛园集》。故居现宫巷26号。长女沈鹊应为林旭之妻。
RT
直隶总督:陈夔龙(1857年5月25日—1948年8月17日),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室名花近楼、松寿堂等,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原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十二年(1886)中进士。起于寒士,官运亨通,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历官顺天府尹、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
宣统元年(1909)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勋复辟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曾反对废除科举。1912年陈夔龙告假辞官,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上海。1948年逝世,葬于杭州三台山麓。
山东巡抚:孙宝琦(1867年—1931年) ,字慕韩,晚年署名孟晋老人,浙江杭州人,晚清至民国时期重臣、北洋政府第四任代理国务总理、外交家。
自幼好学。以父荫任户部主事,后改任候补直隶道员。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随光绪帝至西安。1901年任驻德、澳、法等国使馆随员。1902年7月,升任出使法国大臣。1905年回国,署顺天府尹。1907年4月,出使德意志,筹措讨还青岛事宜。1908年回国,充帮办津浦铁路大臣。1911年任山东巡抚。当年爆发辛亥革命,在山东宣布独立,后又取消独立。1913年9月,任袁世凯北京政府外交总长。1914年2月兼代国务总理。1914年5月辞去国务总理,专任外交总长(次长曹汝霖)。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支持袁世凯中立政策。1915年1月因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辞去外交总长(陆征祥接任),任审计院长。1916年4月任财务总长,6月兼汉冶萍公司董事长。1919年任招商局董事会会长。1920年春任经济调查局总裁(税务督办)。1922年1月任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会长;同年4月任外交部太平洋会议善后委员会副会长。
1924年1月15日经总统曹锟提名,国会通过,任国务总理兼任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提出“奉行宪法”、“和平统一”的施政方针。任内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向德国索赔成功。当年7月2日,因与曹锟嫡系财政总长王克敏不和,提出辞职。由外交总长顾维钧代理国务总理。1925年2月被段祺瑞任命淞沪商埠督办;同年8月,被任命为驻苏联大使,未就。1926年任中法大学董事长。1931年2月在上海去世。
山西巡抚:陆钟琦(1848—1911),字申甫,顺天宛平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做过溥仪父亲载沣的老师。
1911年10月由江苏布政使任上调任山西巡抚。10月6日到达太原。仅仅四天之后,武昌起义爆发。十一天之后,长沙、西安同日宣布独立,脱离满清政府。这个时候,北京的满清权贵、皇亲国戚忙着把资产转移到外国银行,仅庆亲王就转移了几百万大洋,以至于银行纷纷破产。达官显贵纷纷忙着逃难,而刚到山西的陆钟琦却不识时务的企图挽救行将就木的满清朝廷。陆钟琦大概意识到山西新军已经被革命党所掌握,于是以防止陕西起义军东渡黄河为由,派新军八十五标离开太原开往晋南。同时,调大同的旧军来太原守卫军火库等要害部门。为了防止新军起义抢夺军火库的武器弹药,陆钟琦还下令将库存的三千支新式步枪连同子弹调往河南。但他的这些措施没能阻挡山西新军起义,而是促进了起义。后来,发动起义的阎锡山将陆钟琦的措施概括为“运枪开兵”。当控制着新军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得知陆钟琦要运枪到河南的消息,就断然决定提前发动起义。1911年10月29日早晨,起义新军士兵持枪冲入巡抚衙门,阎锡山质问陆钟琦是否参加起义,陆钟琦顽固拒绝,阎锡山当即下令将陆钟琦乱枪击毙。从陆钟琦就任山西巡抚,到被击毙仅仅二十三天。伯夷、叔齐式的恪守,注定了陆钟琦的悲剧下场。
河南巡抚:齐耀琳(1863一?)字震岩,吉林伊通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年出任天津道。1905年任安徽按察使。1909年(宣统元年)任直隶提法使。1911年任江苏布政使,旋改任河南布政使;同年12月升任河南巡抚,未几任盐务大臣。辛亥革命时,曾竭力阻挠河南独立,杀害进步学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吉林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等职。1915年12月,北京政府授其一等伯。1916年7月,任江苏省省长。1917年7月,一度代理江苏督军。1920年9月去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古学院经史会研究员。1949年去台湾。
两江总督:张人骏(1846年2月24日—1927年2月8日),幼名寿康,原字健庵,后改为千里,号安圃,晚号湛存居士,直隶丰润县(今河北丰润)大齐坨村人。清末政治家,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张人骏十九岁考中同治甲子科举人,二十三岁考中同治戊辰科进士。历官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先任广西桂平梧盐法道,后任广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山东布政使,再则由山东布政使升为各省疆吏,历任漕运总督、山东巡抚、山西巡抚、广东巡抚,由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再移两江总督,直至辛亥革命弃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侵占了东沙群岛,张人骏这时正任两广总督,他一方面与日本驻粤领事交涉,收回东沙群岛,并于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派水师提督李准、副将吴敬荣、刘义宽等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等军舰前往西沙群岛,查明岛屿15座,命名勒石,并在永兴岛升旗鸣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诸岛为中国神圣领土。清亡之后先去青岛闲居,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日德交战,又去天津英租界家住约十余年,1927年卒于天津,享年82岁,溥仪赐谥“文贞”。
张人骏在忠君保国思想基础上,敢于大义凛然,与外强不懈抗争,维护国家主权。 由于他在担任两广总督时曾乘坐兵舰巡视南海诸岛,故南海诸岛中有一块岛礁被命名为“人骏滩”,以作纪念。
江苏巡抚:程德全(1860年7月22日—1930年5月29日),字纯如,号雪楼、本良,四川云阳(今属重庆)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程德全为廪贡生出身,光绪十四年(1888年),程德全入三姓副都统文格幕当差。光绪十六年(1890年),入国子监肄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程德全赴黑龙江入副都统寿山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受命赴前敌督队,积极筹战,后任黑龙江营务处总办。次年,擢升直隶州知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擢升道员,赏加副都统衔,署理齐齐哈尔副都统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擢升黑龙江将军。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任奉天巡抚。宣统元年(1910年),调任江苏巡抚,参与预备立宪。宣统二年(1911年)11月5日,程德全被推为苏军都督,成了第一位参加革命的清朝封疆大吏。12月3日,就任江苏都督。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程德全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部总长,曾经与章太炎等先后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共和党等。袁世凯任总统后,被任命为江苏都督,着手恢复秩序。民国二年(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曾亲赴上海处理“宋案”并公布内幕。他反对二次革命,主张与革命党人调和,后辞职退出政界隐居上海,闭门诵经。民国十五年(1926年),受戒于常州天宁寺,法名寂照。民国十九年(1930年)5月29日,病逝于上海,享年70岁。其遗著有《程中丞奏稿》、《抚吴文牍》等。
安徽巡抚:朱家宝(1860年一1923年)字经田。华宁县宁州镇人。清朝安徽巡抚、吉林巡抚、光绪十八年进士。
坚忍伉直,一以洁清自励。善黄庭坚书法,雄伟有力。《桐城马其昶撰墓志铭》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选翰林院编修,再授礼部祭司,后历任直隶平乡、新城、南和知县。为直隶总督袁世凯所赏识,被袁推为“近畿循吏第一”,升保定知府,被派往日本考察政务,回国后升江苏按察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荐为吉林巡抚,未赴任,三十三年(1907年)安庆起义后移任安徽巡抚。1908年11月镇压了马炮营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后,浙、苏等省宣告独立。安徽革命党人为地方治安计,促朱家宝宣布独立,他顽固地拒绝说:“家宝食清之禄,死清之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诸君勿复多言。”后来,袁世凯派人密电朱家宝“宜顺应时势,静候变化,不可胶垫书生成见,贻误大局”,朱顿会袁意,态度翻然改变,遂于11月8日宣告安徽独立,被推为安徽都督。次日,在皖之赣军黄焕章部围攻都督府迫饷,朱家宝逾墙而出,缒城逃走。
1913年1月,任参议院议员;12月任政治会议议员。1914年2月被袁世凯任命为直隶民政长兼都督;5月,改任直隶巡按使加将军衔。1915年袁世凯称帝前夕,他给袁上“奏折”,称“奏请皇帝陛下圣鉴”,袁称帝后受封一等伯。
1916年7月,被段祺瑞内阁命为直隶省长兼督军。
1917年7月,赞助张勋复辟,授民政尚书。复辟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8年10月返天津寓居。
江西巡抚:冯汝骙(1863~1911),清朝最后一任江西巡抚。字星岩,河南祥符(今开封)人,祖籍安徽绩溪。建筑学家冯纪忠祖父。光绪九年(1883)癸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充任军机章京,累迁郎中。出任四川顺庆府知府,因母丧丁忧去职。守丧结束,起用为山东青州知府,调直隶大名。光绪三十一年(1905),迁湖北盐法道。次年,调任安徽徽宁池太道,又迁甘肃按察使。不久,升任陕西布政使,擢浙江巡抚。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任江西巡抚,任内整顿税务,推行新政。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长江下游各省震动。南昌新军起事响应,推举汝骙为都督,宣布独立,汝骙坚决拒绝。于是被遣送离开省城。行至九江,服毒自尽,成为汉人官僚中为清朝殉节的第一人。清廷诏谥忠愍。
两广总督:张鸣岐(1875年—1945年9月15日),字坚白,山东无棣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1898年师从名举岑春煊,颇得赏识。1900年后,随岑春煊赴陕西、四川、两广等地,历任两广学务、营务处、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1910年因贿赂庆亲王奕劻而升任两广总督兼署广州将军,顽固拥护帝制,反对民主共和,大肆捕杀革命党人。1911年4月指挥镇压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后,携款潜逃日本。袁世凯执政后回国,1915年因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被封为一等伯爵。袁世凯死后,张鸣岐逃往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与白坚武狼狈为奸,勾结日本特务。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公开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历任汉奸要职。1945年3月,日军濒于战败之际,张鸣岐又与王揖唐、殷汝耕等人发起乙酉法会,祈祷“大东亚战争必胜”。1945年9月15日在民众的一片声讨中死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广西巡抚:沈秉堃(1862 -1913)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幼岚。监生出身。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由成绵龙茂道迁甘肃按察使,寻调云南。1908年授云南布政使。1910年(宣统二年)10月擢广西巡抚。武昌起义后,在广西革命势力的推动下,宣布独立,被推为广西都督。旋因受副都督陆荣廷的排挤,到南京谒见黄兴,被任为南京留守府高等顾问及国民捐督办。后死于北京。
湖广总督:博尔济吉特·瑞澂(1863年-1915年),清末大臣。字莘儒,号心如,蒙古族,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因留守北京有功,擢升九江道。1905年调任上海道。1907年先后任江西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同年10月升任两江总督,1910年升任湖广总督。武昌起义爆发,逃往上海。旋被清廷革职。民国成立后,没收其存于钱庄的百万财产,1915年死于上海寓所。
湖南巡抚:余诚格(1856~1926),字寿平,号至斋,又字去非,号愧庵。安徽望江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广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宣统3年闰6月(1911年8月)恩寿被革后任陕西巡抚。同年8月(10月)调任湖南巡抚,严密监视新军与革命党人活动。武昌起义后,湖南于9月初1(10月22日)率先响应。余化装逃跑。
宣统三年(1911), 辛亥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当清廷摇摇欲坠之际,余诚格受命就任湖南巡抚。为严密监视新军和革命党人,任用湖南豪绅黄忠浩为全省巡防统领。当革命烈火烧到长沙时,巡防营倒戈,新军起义。八名手持短枪的起义军,冲到巡抚衙前要“大帅”出来答话,余诚格一面挂起“大汉”白旗,作为缓兵之计,一面剪去长辫,穿戴闲衣小帽,从后院选出,乘湘班轮船逃到上海。余诚格到上海寓居不久,便组织安徽旅沪同乡会并担任会长,掌管了同乡会的财产。民国10年,王亚樵(安徽合肥人)为纪念他的亡友韩恢(字复炎)创办“复炎小学”,要求同乡会资助,余大骂王亚樵是敲诈勒索。王亚樵一怒之下,便邀集柏烈武、许世英等同乡商议决定接管会馆。一天,他率领七八名随从,径往闸北中兴路的余诚格寓所,勒令余诚格办理会馆移交手续,当即遭到余诚格的严词拒绝。王亚樵性格刚烈,吩咐随从用预备好的利剪,将余诚格的长辫剪下,并令其限期移交,否则,“今天剪掉你的辫子,明天就割掉你的脑袋”。办移交那天,余诚格点烛焚香,跪在“万寿台”前,脑后又拖着一支辫子,王亚樵怒不可遏,又命其随从剪下。民国15年余诚格在安庆天台里寿终正寝时,脑后还拖着一支长辫。
闽浙总督:松寿(1849年-1911年),字鹤龄,佟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末年闽浙总督。
荫生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担任山东按察使,二十二年(1896年),转任江宁布政使,二十四年(1898年),升任江西巡抚,三年后历任江苏巡抚、河南巡抚,二十八年(1902年),入朝担任工部右侍郎,之后出任热河都统,三十一年(1905年),再次入朝担任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次年出任察哈尔都统。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担任闽浙总督。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福建省内的革命军起事,松寿兵败,在福州的府邸内吞金自杀。清廷追赠太子少保,子孙世袭二等轻车都尉,谥号忠节。
浙江巡抚:增韫,字子固,蒙古镶黄旗人,满清最后一任浙江巡抚。附生出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任奉天府尹,旋署湖北按察使,调直隶按察使,历官直隶布政使等。1908年擢浙江巡抚。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11月4日,新军敢死队攻入巡抚衙门,逮捕增韫。因他与督汤寿潜有交情,汤做都督后,释放了他。后再未担任过实职。袁世凯称帝前,网罗了一批清朝遗老到北京担任参政院参政,增韫也在其中。袁垮台后,增韫回到东北,当过哈尔滨佛教会会长,组织过慈善会,后来在哈尔滨终老。
四川总督:赵尔丰(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末正蓝旗人,晚清名臣赵尔巽之弟,清朝大臣。
赵尔丰出身辽东官宦世家,仕途起于山西。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赵尔丰受命在山西边境阻击联军。1905年西藏发生杀害清朝驻藏大臣的“巴塘事件”,赵尔丰提兵进藏,击败叛军,并阻止英国势力对西藏的觊觎。此后赵尔丰任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赵尔丰继任四川总督,8月5日,赵尔丰出席川汉公司股东大会。9月7日,赵尔丰将保路运动的骨干分子十余人扣押,此时同志会会众赶到总督署要求放人,民众开始冲击总督署,赵尔丰下令开枪,中弹者惨呼倒地,这起事件后被称为“成都血案”,此案是赵尔丰的一大败笔。后各省独立,由赵尔丰收拾四川的乱局。10月29日起,赵尔丰陆续释放在押的保路运动领袖。11月22日签署《四川独立条约》,交割军政之权,交权后不久,成都发生兵变,赵尔丰出面呼吁,帮助平息兵变。于12月21日晚上被尹昌衡突袭,次日,赵尔丰死于公审大会。
赵尔丰素以“屠夫”著称, 但其在川边藏区实行改土归流,使川边藏区人民摆脱了数百年来沉重的枷锁,获得了社会相对安定的局面,促进了经济、文教、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不仅粉碎了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在英帝国主义策划下分裂川边藏区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粉碎了英帝国主义企图打通印缅、穿插藏地、俯瞰川滇的阴谋,巩固了中国西南国防。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1844年7月8日—1927年9月3日),字公让,号次珊,别号无补,清末汉军正蓝旗人,奉天铁岭(今辽宁铁岭市)人,一说山东莱州人,祖籍山东蓬莱,清末民初政治家、改革家。
赵尔巽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安徽、陕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后任湖南巡抚、民部尚书、盛京将军、江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武昌起义后在奉天(今辽宁)成立保安会,阻扰辛亥革命。民国成立,任奉天都督,不久辞职。民国三年(1914年),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袁世凯称帝时,被尊为“嵩山四友”之一。民国十四年(1925年),段祺瑞执政期间,任善后会议议长、临时参议院议长。时人尊其为“次帅”“赵次帅”“赵制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卒,享年83岁。
清末,赵尔巽历任数个地方重镇的封疆大吏,在任职期间不遗余力地推进吏治、军制、财政、社会、教育、警务、狱制等多方面的新政改革。任户部尚书时,在变通捐税,筹措经费,整顿盐厘,改革币制等多方面颇有建树。但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力图维护清廷统治,受人诟病。
吉林巡抚:陈昭常(1867~1914年),字筒持(墀、池),号平叔,广东广州府新会县潮连乡巷头村(今属江门市郊区)人。陈昭常于光绪十五年(1889 年)中举人,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一等编修等职, 后改任刑部主事,候选道员。1897年随南海张荫桓出使英国,同年到广西任洋务局会办等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督练公所督办、洋务局总办、 总理行营营务处,节制水陆军。以剿办广西梧州、郁州、浔州各属土匪有功,于光绪二十五年六月赏戴花翎。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上京,先后任长春知府、山海关道员。后任京榆铁路总办、京张铁路总办、 邮传部右丞等。1903年,被袁世凯奏留赴天津随同办理商约谈判。1905年任京张铁路总办,与詹天佑一起创办第一条由中国人设计施工的铁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督办延吉边务兼吉林省各军翼长、署珲春副都统。宣统二年(1910年7月23日)署吉林巡抚,次年实授。 民国元年(1912年),陈昭常被推举为吉林都督, 次年兼吉林民政长。民国3年(1914年)10月15日,病逝于赴任途中,终年47 岁。著有《廿四花风馆诗词钞》、《廿四花风馆文集》行世。陈昭常为巩固吉林东部边疆、开通图们江出海航线、吉林政改作出了重要贡献。
黑龙江巡抚:宋小濂 (1860-1926),字友梅。吉林省双阳县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工诗善书,被喻为“吉林三杰”之一。
1883年,宋小濂在郡应童子试,得到了当时代理通判李金镛的赏识,破格取他为生员。本冀科举入仕,不幸严父早逝,为谋生计,1887年秋,宋小濂赴奉天投军。
翌年夏,前往卜奎从军。冬应李金镛之召赴漠河金矿局,任随办文案兼交涉外事,从此“半生心事在筹边,黑水黄沙二十年。”临起程时,宋小濂的朋友们非常忧虑漠河的奇荒和寒冷,劝阻他不要前往。宋小濂一方面因当时冷峻环境所迫,另一方面深感李金镛的提携之恩,并欲借此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
因此,没有依从朋友们的劝说,毅然决定要奔赴漠河。临行前为了安慰各位热心朋友,写下《留别》三首,以示对友人的依恋、叙别和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宋小濂跟随李金镛奔赴漠河,一路上他毫无抱怨辛劳困苦之意,悉心考察了中俄两国边境。对清廷不注重加强边防,强邻侵境的现实,他写了七律《雅克萨城怀古》,来抒发自己的忧国情怀,遣责清廷的腐败无能和将国土拱手让人的行径。
宋小濂来到漠河金矿局,与李金镛朝夕相处。李金镛的言行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宋小濂尤其钦佩李金镛在对俄交涉中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筹办矿务不惮劳苦,关心部属胜过自己的品格。因此,在漠河期间,宋小濂尽心尽力协助李金镛处理矿务各事。
在闲暇之余,宋小濂与同仁刘建生、屠荫堂、钟勉孚等10人,组成了“塞鸿诗社”。大家拈题分韵,斗险争奇,为边塞的文学繁荣,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1890年,李金镛死于任所不久,金厂被俄人占有。经多方面交涉,方由北洋派员收回,并委宋小濂为金厂提调。
在宋小濂任金厂提调期间,他多次与俄方交涉,争得了不少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并写成了《北徼纪游》一书。最可贵的是他在《北徼纪游》一书中不但详细记述了自己由齐齐哈尔至漠河的路途见闻、李金镛创办漠河金矿的经过,而且写出了广大官吏和矿工不畏寒苦,奋发创业的精神。
1904年,齐齐哈尔副都统兼垦务大臣程德全求才,很欣赏宋小濂的文才与谨慎谦恭,请他在自己幕府中任文案处总理。因他才华出色,程德全保举他试署海伦厅同知。不久,又保奏他升为道员。
1906年8月12日,宋小濂被提升为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负责铁路交涉事宜。据理力争,虽屡经挫折,仍不稍退让,与俄人相持两年余,会议140余次,于1907年秋,终使俄国侵略者同意签订购地、木植两改订合同,收回被沙俄侵占的中东铁路附近的十分之九的林区,增加地租和木煤税,挽回利权。
铁路交涉事将成,抚蒙实边事重,同年冬,出任呼伦贝尔副都统。1911年,升迁到江省民政司使司,1912年改任都督兼民政长。翌年,宋小濂被调到北京,居京6载,无所事事。1919年又起用为东省铁路督办。
1922年挂冠复进京。是时皖系和直系军阀把持着政权。进京后,郁郁不得志,又加落到衰老之年,就不得不在厚俸中,过起把酒看花的有职无权,半朝半隐的闲散生活。名新居日止园,以“好学不知老”名其室曰晚学斋。
陕甘总督:长庚(?-1915),清代将领。满族。字少白。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同治年间,白彦虎寇乌鲁木齐城,长庚奉瓜尔佳·荣全命率兵往援。光绪六年(1880年)授巴彦岱领队大臣。后任伊犁副都统。十四年任驻藏大臣,与将军爱新觉罗·岐元、川督刘秉璋共同镇压瞻对藏民起义。调升伊犁将军。时,英俄两国因掠夺我边疆以兵压境。长庚致书新疆巡抚陶模,谓:“属地当争,边地当守,兵衅万不可开,……只能备预不虞,徐图转圆。”又巴尔鲁克山久为俄国强借,时期已到,俄提出续借,长庚坚持急应收回。二十年甘肃回民大起义,复西向新疆,长庚派兵扼守珠勒都斯等地,将义军镇压于罗布淖尔,二十六年庚子之役,俄国派兵进入伊犁,长庚与俄领交涉,凡教堂及俄人财产,力任保护。三十一年复授伊犁将军。议筹饷练兵,裁巡抚、将军设总督兼巡抚,筑西安至兰州、归化至包头、包头至古城各铁路,未行。宣统元年(1909年)升陕甘总督。三年武昌起义,清室退位,交印而去。
陕西巡抚:升允(1858年-1931年7月23日),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蒙古镶黄旗人。清末官员,宗社党主要成员之一。
清廷授多罗特公,主要担任过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陕甘总督等要职。宣统元年,升允曾因上疏反对立宪,以妨碍新政之过失被革职,之后寓居西安满城。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又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总理陕西军事。升允率甘军东进,连下十余城,逼近西安。1912年2月,清帝溥仪退位,甘军得知消息,拒不与革命军作战,升允西退。此后往来于天津、大连、青岛之间,结纳宗社党人,图谋复辟。1931年7月23日病逝于天津租界,逊帝溥仪赠谥曰文忠。
新疆巡抚:袁大化(1851~1935),安徽涡阳人,原淮军幕僚参谋,荐保至道员(相当于专员)。1910年初冬,由江西巡抚调任新疆巡抚。新疆建省以来共有8位巡抚,他是最后一位。终老于天津,享年85岁。
宣统三年(1911 年),袁大化被起用为新疆巡抚。是年,武昌起义,民国建立。新疆革命党人刘先俊,在迪化(乌鲁木齐)组织武装起义。袁大化接叛徒告密,捕杀革命党首领刘先俊等4 人。11 月19 日伊犁宣布独立,杀清将军志锐,拥广福为都督。袁大化悍然不为共和所动,一面派兵进剿,一面向宣统请旨讨伐。与义军相持于果子沟、大河沿、四棵树、精河一带,互有伤亡。12 月25 日,北京诏告清帝宣统逊位,袁大化称病辞职,北京复电慰留。袁大化竟又组织兵力,继续进攻伊犁,在云子庙、黑山、沙泉、塔桥等地与起义部队相峙。北京电令其停战议和,袁大化又以焉耆、库本、轮台三地义军戕害长官为口实,出兵镇压巴里坤回民起义,杀死驻地官员。袁大化又赴哈密督战。嗣后,革命军进攻迪化,袁大化夜半逃遁,离开新疆。在途中寄友人诗中云:“……转瞬山河都改色。”自称:“耿耿丹心照大清,东山空起负苍生,天公不老月常在,惟尔能教黑白明。”
袁大化离新疆后,蛰居天津。民国初年,张勋复辟时,曾授他“议政大臣”之位。当时,已兴学校,袁大化以学校课本是革命党人所编为由,不准孙儿入学,在家另设私塾。
30 年代初,“满洲国”成立,日本关东军遣人邀袁大化去长春,袁大化答道,“一臣不事二主”,拒之。民国24 年(1935年),于天津去世。
云贵总督:李经羲(1857年—1925年9月18日),安徽合肥人。字仲仙(一作仲轩、密生),号悔庵,晚号蜕叟。晚清末年至民国时期官僚、云贵总督、政治人物、李鸿章的侄儿、李鹤章的第三子。
李经羲于光绪五年(1879)以优贡捐奖道员,1887年6月,任四川永宁道,后任湖南盐粮道、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等职。光绪二十七年(1901)升为广西巡抚,旋调云南巡抚。1902年12月署贵州巡抚。1904年5月,调任广西巡抚。1905年冬任安徽铁路矿务总理。1907年病免。1909年2月,升任云贵总督。辛亥革命时,被蔡锷礼送出境,与王芝祥、于右任等在北京组织国事维持会;于1913年12月被袁世凯任为政治会议议长、翌年5月改任参政院参政。十月任审计院院长。1915年10月袁世凯称帝时,封其与徐世昌、赵尔巽、张謇为“嵩山四友”。次年6月袁死后,避居天津。1917年夏,黎元洪与段祺瑞在中国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发生“府院之争”。5月黎元洪下令罢免段的国务总理后,被任命为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后因张勋复辟,李经羲就任不足一周即去职,后人把他称为“短命总理”。1925年9月18日在上海病逝,享年65岁。
贵州巡抚:沈瑜庆(1858-1918年),贵州最后一位巡抚。初名志雨,字爱苍,号涛园,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沈葆桢四子,出嗣尔康(廷元子、大铭孙),移居上海。邑庠生,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特用主事,刑部广西司行走、江南水师学堂总办、淮扬海道护理漕运总督,历任湖南按察使、山东按察使、广东按察使、江西布政使、云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护理江西巡抚、贵州巡抚。民国初,任《福建通志》总纂。1918年九月初二日卒,宣统帝谥为敬裕。著有《涛园集》。故居现宫巷26号。长女沈鹊应为林旭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