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舰队巨大开支怕后人效仿明朝官员烧了所有航海知识 断送了中国海洋基因 40回复/ 2418741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引用 @2022年扣篮王库里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宋元加起来没五百年,哪来的挣一千年💰

宋元加起来没五百年,哪来的挣一千年💰

被黄巢杀的10w贸易商不算 唐朝开放

被黄巢杀的10w贸易商不算 唐朝开放

亮了(0)
回复
引用 @2022年扣篮王库里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宋元加起来没五百年,哪来的挣一千年💰

宋元加起来没五百年,哪来的挣一千年💰

宋朝到现代已经千年了

宋朝到现代已经千年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京东需要东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到现在居然还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亏钱?那沿海那些冒着杀头的风险走私的,是为了源源不断地援助周边国家???真是幼稚

到现在居然还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亏钱?
那沿海那些冒着杀头的风险走私的,是为了源源不断地援助周边国家???
真是幼稚

不光亏钱还把千年历史的航海史 造船技术都给烧了不让后人学习 中国大航海都出现明显断层

不光亏钱还把千年历史的航海史 造船技术都给烧了不让后人学习 中国大航海都出现明显断层

亮了(0)
回复
引用 @大汉天子汉武大帝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而是去海外宣扬大明国威的,顺便打击海盗集团、执行一下维和任务,结果东南亚那些小国见有利可图,纷纷以朝贡为名,动不动就组织两三百人的代表团带上点土特产去北京拜访朱棣,朱棣一高兴,每次都好吃好喝招待他们,他们一住就是几个月,又吃又拿又玩,带去的那些土特产换回了十倍不止的丰厚赏赐,个个都不亦乐乎,长此以往,把大明国库都吃穷了。

[图片]

查看更多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而是去海外宣扬大明国威的,顺便打击海盗集团、执行一下维和任务,结果东南亚那些小国见有利可图,纷纷以朝贡为名,动不动就组织两三百人的代表团带上点土特产去北京拜访朱棣,朱棣一高兴,每次都好吃好喝招待他们,他们一住就是几个月,又吃又拿又玩,带去的那些土特产换回了十倍不止的丰厚赏赐,个个都不亦乐乎,长此以往,把大明国库都吃穷了。

我看倭寇兴起的原因也跟朝贡有关,原来日本每年派n多个使团来朝贡,后来吃不消就限制朝贡数量然后就跑去当倭寇了

我看倭寇兴起的原因也跟朝贡有关,原来日本每年派n多个使团来朝贡,后来吃不消就限制朝贡数量然后就跑去当倭寇了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明粉真的逆天

明粉真的逆天

亮了(2)
回复
引用 @晴天爱看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赚了一千年的钱了,怎么到明朝就赔钱呢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赚了一千年的钱了,怎么到明朝就赔钱呢

事实是地方势力想吃这块独食

事实是地方势力想吃这块独食

亮了(10)
回复
引用 @希夷11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在搞下去,大明都要亡了。朝贡贸易,对官员老百姓没半点好处,相反加重他们的苦难。大明国力日渐衰退,这些文官对得起老朱家。

[图片]

查看更多

在搞下去,大明都要亡了。朝贡贸易,对官员老百姓没半点好处,相反加重他们的苦难。大明国力日渐衰退,这些文官对得起老朱家。

看看史书吧,
朝贡体系把进贡的象牙做价6.25文一斤。
中国的瓷器做价6250文一个。
然后流传下来人家进贡1000斤象牙,就写进贡各类土特产价值6250文,我们回赐10个瓷器就写回赐精美官窑价值62500文。
别把古人当傻子好吧,中国做了几千年宗主国,这种即装逼又赚钱的事手拿把攥。
当铺都知道贬低当品,抬高出货。何况国家。

看看史书吧,
朝贡体系把进贡的象牙做价6.25文一斤。
中国的瓷器做价6250文一个。
然后流传下来人家进贡1000斤象牙,就写进贡各类土特产价值6250文,我们回赐10个瓷器就写回赐精美官窑价值62500文。
别把古人当傻子好吧,中国做了几千年宗主国,这种即装逼又赚钱的事手拿把攥。
当铺都知道贬低当品,抬高出货。何况国家。

亮了(14)
回复
引用 @虎扑JR000473891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看倭寇兴起的原因也跟朝贡有关,原来日本每年派n多个使团来朝贡,后来吃不消就限制朝贡数量然后就跑去当倭寇了

我看倭寇兴起的原因也跟朝贡有关,原来日本每年派n多个使团来朝贡,后来吃不消就限制朝贡数量然后就跑去当倭寇了

错了。
是日本自己限制贸易商人数量,寥寥几个商屋可以拿到许可状,其他的就去当倭寇了。

错了。
是日本自己限制贸易商人数量,寥寥几个商屋可以拿到许可状,其他的就去当倭寇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晴天爱看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赚了一千年的钱了,怎么到明朝就赔钱呢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赚了一千年的钱了,怎么到明朝就赔钱呢

海禁海禁,不是禁了大家都下不了海,是禁止大多数人包括官方下不了海,只能让沿海的少数几家下海。朱棣让国库出钱下海,赚回来的钱却没有进国库,更没有大臣的份,搁这儿套国库钱呢,大臣们怎么会让这种事情继续下去?

海禁海禁,不是禁了大家都下不了海,是禁止大多数人包括官方下不了海,只能让沿海的少数几家下海。朱棣让国库出钱下海,赚回来的钱却没有进国库,更没有大臣的份,搁这儿套国库钱呢,大臣们怎么会让这种事情继续下去?

亮了(36)
回复
引用 @京东需要东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到现在居然还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亏钱?那沿海那些冒着杀头的风险走私的,是为了源源不断地援助周边国家???真是幼稚

到现在居然还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亏钱?
那沿海那些冒着杀头的风险走私的,是为了源源不断地援助周边国家???
真是幼稚

历史研究是要靠史料分析和论证的,不能靠猜。
我上次看到这个观点问史料的时候得到的是反问,郑和下西洋不挣钱,朱棣时期那么多工程和战事的钱是哪来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论证过程。

历史研究是要靠史料分析和论证的,不能靠猜。
我上次看到这个观点问史料的时候得到的是反问,郑和下西洋不挣钱,朱棣时期那么多工程和战事的钱是哪来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论证过程。

亮了(6)
回复
引用 @晴天爱看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那凭什么烧了前人千年航海知识,到现在宝船什么样只能靠猜

那凭什么烧了前人千年航海知识,到现在宝船什么样只能靠猜

朋友,你是官方发帖员还是真的没有认真读书,宝船?没有技术革新,没有蒸汽,没有铁甲,具体资料我没有翻约过,但所谓宝船肯定以讹传讹,最多比民间船修大点,读史要特别遵循客观的唯物主义,最怕唯心!

朋友,你是官方发帖员还是真的没有认真读书,宝船?没有技术革新,没有蒸汽,没有铁甲,具体资料我没有翻约过,但所谓宝船肯定以讹传讹,最多比民间船修大点,读史要特别遵循客观的唯物主义,最怕唯心!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大汉天子汉武大帝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而是去海外宣扬大明国威的,顺便打击海盗集团、执行一下维和任务,结果东南亚那些小国见有利可图,纷纷以朝贡为名,动不动就组织两三百人的代表团带上点土特产去北京拜访朱棣,朱棣一高兴,每次都好吃好喝招待他们,他们一住就是几个月,又吃又拿又玩,带去的那些土特产换回了十倍不止的丰厚赏赐,个个都不亦乐乎,长此以往,把大明国库都吃穷了。

[图片]

查看更多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而是去海外宣扬大明国威的,顺便打击海盗集团、执行一下维和任务,结果东南亚那些小国见有利可图,纷纷以朝贡为名,动不动就组织两三百人的代表团带上点土特产去北京拜访朱棣,朱棣一高兴,每次都好吃好喝招待他们,他们一住就是几个月,又吃又拿又玩,带去的那些土特产换回了十倍不止的丰厚赏赐,个个都不亦乐乎,长此以往,把大明国库都吃穷了。

从此所有中国人窦沉迷于天朝上国不可自拔

从此所有中国人窦沉迷于天朝上国不可自拔

亮了(0)
回复
引用 @晴天爱看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赚了一千年的钱了,怎么到明朝就赔钱呢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赚了一千年的钱了,怎么到明朝就赔钱呢

16世纪末明朝税收估计如下:


一、农业相关收入:

1600年以前,基本税额为粮食2600万石,见图一:1578年省直税粮定额(石),其中有80%的似乎已经折银。只有大约400万石粮食可以明确知道是按照每石粮食0.25两白银的比率折银交纳(金花银)。其他的折纳比率则有相当大的差异。然而,在南方,绝大多数的折纳比率浮动于每石0.5两至0.7两之间。在北方,公认的正常折纳范围在每石0.8两到1两白银之间。加耗、附加税以及其他收入的合并能够提高“石”的平均价值,但是金花银、官布折纳以及通行于湖广的每石粮食0.3两白银的低折纳比率,都将会降低这一平均值。如果无论本色和折色,推测每“石”的平均价值是0.8两白银,这样田赋正额总值将会略高于2100万两白银。对于役,我们根据7个省35个县的差徭账目可以推算出平均每县征银9724.26两。整个役银总额可能约为1000万两白银。即使它仅仅部分地摊入田赋,整个国家来源于农业土地的总收入也将增加到2500万两,甚至接近于3000万两白银。


二、盐收入:

据《大明会典》,1578年盐课银收入见图二,约129万两白银。


三、杂色收入:

据各种史料估计见图三:1570—1590年左右杂色岁入估计(单位:两),可以看到,尽管税目非常多,但是税收总额却比较小。在最理想情况下,所能征收到的最大数额也不过是378万两白银,这相对于国家的需要而言,则十分可怜。举例来说,1570年至1590年间,募兵每人年饷银18两。来自于杂色的收入,即使全额征收,也仅够支付21万名募兵的基本粮饷,这还不包括他们的服装、装备以及军镇的运作费用。相对于如此广泛的征收范围,可以认为其征收水平实际上低的可怜。而海上贸易的相关税收,更是一年不到50万两白银。

————

综上,海上贸易的收入仅占全年财政收入的不足2%。

16世纪末明朝税收估计如下:


一、农业相关收入:

1600年以前,基本税额为粮食2600万石,见图一:1578年省直税粮定额(石),其中有80%的似乎已经折银。只有大约400万石粮食可以明确知道是按照每石粮食0.25两白银的比率折银交纳(金花银)。其他的折纳比率则有相当大的差异。然而,在南方,绝大多数的折纳比率浮动于每石0.5两至0.7两之间。在北方,公认的正常折纳范围在每石0.8两到1两白银之间。加耗、附加税以及其他收入的合并能够提高“石”的平均价值,但是金花银、官布折纳以及通行于湖广的每石粮食0.3两白银的低折纳比率,都将会降低这一平均值。如果无论本色和折色,推测每“石”的平均价值是0.8两白银,这样田赋正额总值将会略高于2100万两白银。对于役,我们根据7个省35个县的差徭账目可以推算出平均每县征银9724.26两。整个役银总额可能约为1000万两白银。即使它仅仅部分地摊入田赋,整个国家来源于农业土地的总收入也将增加到2500万两,甚至接近于3000万两白银。


二、盐收入:

据《大明会典》,1578年盐课银收入见图二,约129万两白银。


三、杂色收入:

据各种史料估计见图三:1570—1590年左右杂色岁入估计(单位:两),可以看到,尽管税目非常多,但是税收总额却比较小。在最理想情况下,所能征收到的最大数额也不过是378万两白银,这相对于国家的需要而言,则十分可怜。举例来说,1570年至1590年间,募兵每人年饷银18两。来自于杂色的收入,即使全额征收,也仅够支付21万名募兵的基本粮饷,这还不包括他们的服装、装备以及军镇的运作费用。相对于如此广泛的征收范围,可以认为其征收水平实际上低的可怜。而海上贸易的相关税收,更是一年不到50万两白银。

————

综上,海上贸易的收入仅占全年财政收入的不足2%。

亮了(2)
回复
引用 @晴天爱看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那凭什么烧了前人千年航海知识,到现在宝船什么样只能靠猜

那凭什么烧了前人千年航海知识,到现在宝船什么样只能靠猜

冷知识:所谓刘大夏烧郑和档案一事,并无可靠文献记载,都是一百多年后的人说的,而且说法不一。
无论是私藏还是烧毁国家档案,都是重罪,不太理解怎么做到的

冷知识:所谓刘大夏烧郑和档案一事,并无可靠文献记载,都是一百多年后的人说的,而且说法不一。
无论是私藏还是烧毁国家档案,都是重罪,不太理解怎么做到的

亮了(0)
回复
引用 @Bayren专升本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朋友,你是官方发帖员还是真的没有认真读书,宝船?没有技术革新,没有蒸汽,没有铁甲,具体资料我没有翻约过,但所谓宝船肯定以讹传讹,最多比民间船修大点,读史要特别遵循客观的唯物主义,最怕唯心!

朋友,你是官方发帖员还是真的没有认真读书,宝船?没有技术革新,没有蒸汽,没有铁甲,具体资料我没有翻约过,但所谓宝船肯定以讹传讹,最多比民间船修大点,读史要特别遵循客观的唯物主义,最怕唯心!

古代没有海难吗 中国周边海域有大量历朝历代海难带来的古代文物出土 当然有历代古代沉船

古代没有海难吗 中国周边海域有大量历朝历代海难带来的古代文物出土 当然有历代古代沉船

亮了(2)
回复
引用 @晴天爱看球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赚了一千年的钱了,怎么到明朝就赔钱呢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赚了一千年的钱了,怎么到明朝就赔钱呢

这就要问奥斯曼人了。

这就要问奥斯曼人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打酱油的lrj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宋元那是正经的贸易。明朝那是官方朝贡体系。为了显示大国气度,经常赏赐的要远远大于进贡的。本来就吃亏,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嘛。要是像西欧殖民者那样到处掠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宋元那是正经的贸易。明朝那是官方朝贡体系。为了显示大国气度,经常赏赐的要远远大于进贡的。本来就吃亏,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嘛。要是像西欧殖民者那样到处掠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问题来了,每当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没有阴谋论了,不怀疑这个利益那个利益了

问题来了,每当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没有阴谋论了,不怀疑这个利益那个利益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打酱油的lrj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宋元那是正经的贸易。明朝那是官方朝贡体系。为了显示大国气度,经常赏赐的要远远大于进贡的。本来就吃亏,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嘛。要是像西欧殖民者那样到处掠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宋元那是正经的贸易。明朝那是官方朝贡体系。为了显示大国气度,经常赏赐的要远远大于进贡的。本来就吃亏,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嘛。要是像西欧殖民者那样到处掠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朱棣是为了显示自己正统搞魔怔了,又是永乐大典又是下南洋,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自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朱棣是为了显示自己正统搞魔怔了,又是永乐大典又是下南洋,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自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亮了(0)
回复
Re:郑和舰队巨大开支怕后人效仿明朝官员烧了所有航海知识 断送了中国海洋基因
虎扑游戏中心
历史区最热帖
两汉时期没有科举制,是举孝廉。所以那些无权无势的普通人如果想实现阶层跨越,会不会真的像“郭巨埋儿”那样炒作博眼球?类似现在的抖音直播?
中国历史上跟越南打过多少次?胜负如何?
下一个“大疆”?宇树科技“B2-W机器狗”逆天机动,让老外破防。
美国的水果是橡胶的吗?
军迷纸上谈兵:是男人应该都没有抵抗力,晒出你最喜欢的一款枪
宇辉和杜甫跨越千年的相望
小国的悲哀
刚刚差点命丧刚果金。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只能选一个,你选是长江还是黄河?
倒闭公司原因
历史区最新帖
李小龙能不能打得过黄飞鸿、霍元甲、叶问?
宇辉和杜甫跨越千年的相望
灭秦的主要功劳是属于项羽才对吧?项羽打秦国主力,楚怀王让项羽主力被消耗,而楚怀王让刘邦直接平坦入关直接摘项羽的桃子,楚怀王这么偏袒的任务布置都能做得出来,他死得不冤枉。
2025年央视春晚总导演有不?
现在国际政治还能用“三个世界”理论分析吗?
今天是他的生日,关于他的影视形象,你认为是古月还是唐国强演得更好?
张辽跳槽过多次,为何口碑比他奉先老哥好
都知道黄霑是作词大师!一起来听听他的影视剧原创配乐什么水平?
一口气看完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
一一口气看完夏朝470年历史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