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太多了,举几个例子名气大点的例子吧。
田穰苴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理念,他也靠这个扭转了局势。
著名的襄樊之战,徐晃带人去支援襄樊的时候,曹操考虑到他带的新兵很多,所以让他等所有援兵都到齐了再前进,徐晃到了以后没等人齐就发动了进攻,最终打败了关羽解了襄樊之围。后来曹操对他的评价很高。
隋灭南陈之战打到建业时,杨广作为总指挥下令韩擒虎和贺若弼先合兵一处,等他到了再发动进攻。但是俩人都知道南陈弱的不行,都心照不宣的各自发动了进攻,后来争功的时候俩人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听将令。
还有就得提一下502了,在这块他是最有发言权的。“抗命”的事情他干了一大堆,建议你看一下解放战争期间他的事迹。在淮海战役末期,所有情报都显示杜会从徐州东面逃走,让他把兵力放在徐州东面。但是502觉得杜聿明会从徐州西面逃走,于是他就没有听指示,大胆的把兵力放在了徐州南面,这样无论杜聿明无论从东西哪个方面跑都有机会追的上。果不其然杜聿明最后走的是徐州西,也成功的全歼了果军几十万主力。
那可太多了,举几个例子名气大点的例子吧。
田穰苴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理念,他也靠这个扭转了局势。
著名的襄樊之战,徐晃带人去支援襄樊的时候,曹操考虑到他带的新兵很多,所以让他等所有援兵都到齐了再前进,徐晃到了以后没等人齐就发动了进攻,最终打败了关羽解了襄樊之围。后来曹操对他的评价很高。
隋灭南陈之战打到建业时,杨广作为总指挥下令韩擒虎和贺若弼先合兵一处,等他到了再发动进攻。但是俩人都知道南陈弱的不行,都心照不宣的各自发动了进攻,后来争功的时候俩人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听将令。
还有就得提一下502了,在这块他是最有发言权的。“抗命”的事情他干了一大堆,建议你看一下解放战争期间他的事迹。在淮海战役末期,所有情报都显示杜会从徐州东面逃走,让他把兵力放在徐州东面。但是502觉得杜聿明会从徐州西面逃走,于是他就没有听指示,大胆的把兵力放在了徐州南面,这样无论杜聿明无论从东西哪个方面跑都有机会追的上。果不其然杜聿明最后走的是徐州西,也成功的全歼了果军几十万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