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知乎,作者为「q9adg」
#攻城略地#
实际上,我认为小米汽车目前的成功是被高估的。
车本身的确不错,但是“不错”和“不错”之间是有区别的。
仅仅只是创造一个定位不错的车型,做到产品本身不错,有小而美的做法,也有大而深的做法。
小米选的是小而美的做法——很类似软件开发的“最小可用产品”概念。
但制造业不是软件业。软件业只要最开始的产品立住了,用户数量就可以指数级增长。但是制造业要用户数量增长,就必须要实打实的产能去顶。
现在问题来了——这个产能基础,你是要在最小可用产品实现之前就开始动手做起来,还是在最小可用产品实现之后才开始做?
软件开发背景出身的人会本能的决定“先搞开发,打算产品本身先迭代几次,市场验证成功后再考虑大产能问题”。因为未谋其胜,先虑其败,先为其不可败,而后为其可胜,这是很通顺的道理。
但按照这个做法,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所有的技术研发、初期的产线规划,都会围绕“最小可用产品“为中心,出现不可避免的短视倾向。
研发电机,就可能专注于怎么让这个初代产品表现出色,而不是为一整个系列的未来前景打下坚实基础。
研发底盘,就可能为这款电机做特化,谋求第一件产品的惊艳感,而不是面向未来大量车型的衍生,仅把初代产品作为关键技术验证看待。
这个围绕“将最小可用产品打造成爆款”为中心的思路,会导致一个系统性问题——产能规划天然的不足。
因为这个初代爆款要做好没爆的准备,所以不能在一开始就投入重金去打造底子坚实的制造基础,以防市场反馈不好,产品要大幅转向,到时候投入过大的生产线踏空,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而正经的——或者说“传统”的造车逻辑是什么呢?
是我看准了电动车产业,我料定将来电动车必然大兴,那么我自然知道我不是只做轻型车、性能车,而是我肯定要做全系列车型。那么哪怕我最初的车型就是一个非常特化的、定位确切的车型,我在研发和建设产线的时候也会充分的考虑将来这个产线兼容和扩张的需求。
而且我从心理上就接受前几代产品实验性比较大,我不会仅仅围绕前几代产品、尤其是第一款产品去做产线规划。
我的工厂建设一开始就是这么考虑的——首要目标是要在五年后、我已经推出了一整个系列的车型、并且我的通用底盘、动力系统等等体系得到多车型充分验证的前提下,我要有一个到时候我无论具体做什么车型都能在产能上应付的生产力。
这个思路,一开始做工厂建设就会留有余地,做得很“柔性”,而且规划一开始就很大——例如会多拿很多地,关注当地的能源、水源、仓储、物流的冗余空间。
它不是一个“先看第一款能不能爆款,先一切都围绕尽快出爆款考虑,优先保证如果这一款没爆的话损失最小化。确保第一款没成功,我们有钱围绕第二个爆款(这个新爆款可能与老思路完全不同)再来一次甚至两次”的策略。
而这个恐怕恰恰正是小米的策略,也是它现在非常大力鼓吹的“只花了100亿就做出了Su7”的真正要害所在。
仅仅以偷袭鬼子一个碉堡为核心目标去拉队伍,当然可以只要十来个人七八条枪。
但是要考虑不但拿下一个碉堡、还要占据县城、还要能顶住鬼子一轮轮的反扑确保整个县成为可靠的根据地,那就不能在刚凑齐十来个人七八条枪的时候就开战。
如果我们把这两派分别叫做夺堡流的和占城流,就会发现夺堡流的思路是这样的——我其实有两百人马,我先只拿出二十个人去夺堡,要是夺不成,我可能再赌一次,最大伤亡四十人,再不行我就不打了。
在这个思路下,我另外的160人根本动都不动,在家躺着省粮食。但我会把这160人称为“整个队伍的一部分”“我一共准备了两百人”。
而占城流的做法呢?首先在出发打第一个碉堡之前,就整个200人队伍都在训练,因为不管这第一个碉堡打得如何,我都需要训练程度更好的人去占住整座城只不过我这直接要出发去打的20人要具体练一些打这个碉堡的专门科目,剩下的180人要先练体能、学认地图、扫盲识字都要搞。
第一轮二十人打下来了,我们总结经验,给其他180人设立新科目进一步加练。要是没打下来,那么我们总结教训,剩下的180人一样要加科目进一步加练。
同样准备了200人力,我们就没考虑过“第二波没打下来就撤”,考虑的是“除非200人全打光,否则一定要拿下整个县并且要守住”。
所以,绝不能允许在不管第几波拿下碉堡时,剩下的大量后备部队还处在连枪都没摸过、还要现教识字的状态。
这才是为什么其他车厂——尤其是比亚迪、蔚来这些做了大量前期基础投入的车厂“一千亿看上去比不过小米的一百亿有效”的根本原因。
也正是小米“意外地”拿下了第一座碉堡后反而感到纠结困窘的问题所在——理论上ta准备了两百人,但此刻那180人甚至还没到部队报道、连新兵训练都还没开始。
好处是此时“总沉没成本很低”,坏处是县城鬼子大部队正在紧急登车向失守的碉堡奔袭而来,你只有至多四十八小时把剩下的青壮布置到位,顶住接下来的反攻。
你可以靠新夺下的碉堡再顶一顶,再争取一些时间给青壮们尽量训练好一点。
但是,这里要提醒一个新风险——这次你很可能被迫要“以顶住下一次进攻为中心”再次出现短视现象。
因为即使你再次顶住了这次县中队的第一波反击,还有从省里开着装甲车来的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
现在的问题是——在同样的做到“拿下全县并坚持到鬼子基本放弃完全攻略的企图”这个中期节点的要求下,夺堡流在最初的成本和风险优势,真的可以确保实现这个中期目标的总成本和总风险也有足够优势吗?
其实这个才是“造车新势力”要面对的真正时代拷问。
坦率讲——在所有“造车新势力”里,比亚迪和蔚来在本质上还是在遵从工业发展的经典逻辑——“像造车、造飞机一样造新能源车”。
而小鹏、理想先不论,至少小米是真的有“像造手机一样造车”。
这两者的根本差别不在于是否“整合供应链”,而在于“那180人有没有提前投入训练”。
提前为永久占领全城动员潜力,会造成“严重财务风险”,但却可以在中长期逐渐实现战略性的成本和风险优势——不仅体现在产能更能跟上扩张节奏上,也表现为新品类和老品类的新升级会越来越快的涌现出来。
小米在“夺堡奇兵”这一集干很好,但问题是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连续剧,不但不止一集,甚至都不止一季。
小米何时推出其他车种,是一个很值得观察的指标。
----------------分割线----------------
最后锐评一下这篇文章:作者的角度可以说别出心裁,对于小米爆品思维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对于这个路线的缺点说得也很在理,但是我对于小米的信心更足一些。
方法论和路径依赖是一体两面,做得好就是方法论,做不好就是路径依赖。雷军的创业方法论一直是在进步的,反倒是网友们的路径依赖更加严重一些,这也是为什么3月28号前后舆论反差如此之大。具体来说,雷军创办小米时吸取了金山时期没能抓住风口的教训,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手机,做小米汽车时吸取了小米内功不足的教训,投了很多汽车供应链并且加大研发投入;网友们则是认为雷军会复制小米手机的打法,做大众市场的极致性价比,却没想到su7是轿跑而且和友商比起来性价比并不突出。如果你今天还用旧日眼光看小米,那未来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和想象不符的现实。
我对小米汽车有信心的根本原因在于小米汽车业务合理的利润率,小米汽车首份财报显示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15.4%,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可能很低,但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已经是不错的数据了。有合理的利润做支撑,小米才能留得住人才,当年miui迅速拉垮很大原因就是留不住人才,小米公司跳槽出去的轻易就能拿两三倍的薪水,说到底还是小米待遇不及友商。现在小米汽车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我相信雷军一定会给汽车部门员工至少行业平均水平的待遇,只要有精兵良将在手,就能打造一个接一个的爆款,就能应对友商的挑战。
本文来自知乎,作者为「q9adg」
#攻城略地#
实际上,我认为小米汽车目前的成功是被高估的。
车本身的确不错,但是“不错”和“不错”之间是有区别的。
仅仅只是创造一个定位不错的车型,做到产品本身不错,有小而美的做法,也有大而深的做法。
小米选的是小而美的做法——很类似软件开发的“最小可用产品”概念。
但制造业不是软件业。软件业只要最开始的产品立住了,用户数量就可以指数级增长。但是制造业要用户数量增长,就必须要实打实的产能去顶。
现在问题来了——这个产能基础,你是要在最小可用产品实现之前就开始动手做起来,还是在最小可用产品实现之后才开始做?
软件开发背景出身的人会本能的决定“先搞开发,打算产品本身先迭代几次,市场验证成功后再考虑大产能问题”。因为未谋其胜,先虑其败,先为其不可败,而后为其可胜,这是很通顺的道理。
但按照这个做法,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所有的技术研发、初期的产线规划,都会围绕“最小可用产品“为中心,出现不可避免的短视倾向。
研发电机,就可能专注于怎么让这个初代产品表现出色,而不是为一整个系列的未来前景打下坚实基础。
研发底盘,就可能为这款电机做特化,谋求第一件产品的惊艳感,而不是面向未来大量车型的衍生,仅把初代产品作为关键技术验证看待。
这个围绕“将最小可用产品打造成爆款”为中心的思路,会导致一个系统性问题——产能规划天然的不足。
因为这个初代爆款要做好没爆的准备,所以不能在一开始就投入重金去打造底子坚实的制造基础,以防市场反馈不好,产品要大幅转向,到时候投入过大的生产线踏空,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而正经的——或者说“传统”的造车逻辑是什么呢?
是我看准了电动车产业,我料定将来电动车必然大兴,那么我自然知道我不是只做轻型车、性能车,而是我肯定要做全系列车型。那么哪怕我最初的车型就是一个非常特化的、定位确切的车型,我在研发和建设产线的时候也会充分的考虑将来这个产线兼容和扩张的需求。
而且我从心理上就接受前几代产品实验性比较大,我不会仅仅围绕前几代产品、尤其是第一款产品去做产线规划。
我的工厂建设一开始就是这么考虑的——首要目标是要在五年后、我已经推出了一整个系列的车型、并且我的通用底盘、动力系统等等体系得到多车型充分验证的前提下,我要有一个到时候我无论具体做什么车型都能在产能上应付的生产力。
这个思路,一开始做工厂建设就会留有余地,做得很“柔性”,而且规划一开始就很大——例如会多拿很多地,关注当地的能源、水源、仓储、物流的冗余空间。
它不是一个“先看第一款能不能爆款,先一切都围绕尽快出爆款考虑,优先保证如果这一款没爆的话损失最小化。确保第一款没成功,我们有钱围绕第二个爆款(这个新爆款可能与老思路完全不同)再来一次甚至两次”的策略。
而这个恐怕恰恰正是小米的策略,也是它现在非常大力鼓吹的“只花了100亿就做出了Su7”的真正要害所在。
仅仅以偷袭鬼子一个碉堡为核心目标去拉队伍,当然可以只要十来个人七八条枪。
但是要考虑不但拿下一个碉堡、还要占据县城、还要能顶住鬼子一轮轮的反扑确保整个县成为可靠的根据地,那就不能在刚凑齐十来个人七八条枪的时候就开战。
如果我们把这两派分别叫做夺堡流的和占城流,就会发现夺堡流的思路是这样的——我其实有两百人马,我先只拿出二十个人去夺堡,要是夺不成,我可能再赌一次,最大伤亡四十人,再不行我就不打了。
在这个思路下,我另外的160人根本动都不动,在家躺着省粮食。但我会把这160人称为“整个队伍的一部分”“我一共准备了两百人”。
而占城流的做法呢?首先在出发打第一个碉堡之前,就整个200人队伍都在训练,因为不管这第一个碉堡打得如何,我都需要训练程度更好的人去占住整座城只不过我这直接要出发去打的20人要具体练一些打这个碉堡的专门科目,剩下的180人要先练体能、学认地图、扫盲识字都要搞。
第一轮二十人打下来了,我们总结经验,给其他180人设立新科目进一步加练。要是没打下来,那么我们总结教训,剩下的180人一样要加科目进一步加练。
同样准备了200人力,我们就没考虑过“第二波没打下来就撤”,考虑的是“除非200人全打光,否则一定要拿下整个县并且要守住”。
所以,绝不能允许在不管第几波拿下碉堡时,剩下的大量后备部队还处在连枪都没摸过、还要现教识字的状态。
这才是为什么其他车厂——尤其是比亚迪、蔚来这些做了大量前期基础投入的车厂“一千亿看上去比不过小米的一百亿有效”的根本原因。
也正是小米“意外地”拿下了第一座碉堡后反而感到纠结困窘的问题所在——理论上ta准备了两百人,但此刻那180人甚至还没到部队报道、连新兵训练都还没开始。
好处是此时“总沉没成本很低”,坏处是县城鬼子大部队正在紧急登车向失守的碉堡奔袭而来,你只有至多四十八小时把剩下的青壮布置到位,顶住接下来的反攻。
你可以靠新夺下的碉堡再顶一顶,再争取一些时间给青壮们尽量训练好一点。
但是,这里要提醒一个新风险——这次你很可能被迫要“以顶住下一次进攻为中心”再次出现短视现象。
因为即使你再次顶住了这次县中队的第一波反击,还有从省里开着装甲车来的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
现在的问题是——在同样的做到“拿下全县并坚持到鬼子基本放弃完全攻略的企图”这个中期节点的要求下,夺堡流在最初的成本和风险优势,真的可以确保实现这个中期目标的总成本和总风险也有足够优势吗?
其实这个才是“造车新势力”要面对的真正时代拷问。
坦率讲——在所有“造车新势力”里,比亚迪和蔚来在本质上还是在遵从工业发展的经典逻辑——“像造车、造飞机一样造新能源车”。
而小鹏、理想先不论,至少小米是真的有“像造手机一样造车”。
这两者的根本差别不在于是否“整合供应链”,而在于“那180人有没有提前投入训练”。
提前为永久占领全城动员潜力,会造成“严重财务风险”,但却可以在中长期逐渐实现战略性的成本和风险优势——不仅体现在产能更能跟上扩张节奏上,也表现为新品类和老品类的新升级会越来越快的涌现出来。
小米在“夺堡奇兵”这一集干很好,但问题是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连续剧,不但不止一集,甚至都不止一季。
小米何时推出其他车种,是一个很值得观察的指标。
----------------分割线----------------
最后锐评一下这篇文章:作者的角度可以说别出心裁,对于小米爆品思维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对于这个路线的缺点说得也很在理,但是我对于小米的信心更足一些。
方法论和路径依赖是一体两面,做得好就是方法论,做不好就是路径依赖。雷军的创业方法论一直是在进步的,反倒是网友们的路径依赖更加严重一些,这也是为什么3月28号前后舆论反差如此之大。具体来说,雷军创办小米时吸取了金山时期没能抓住风口的教训,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手机,做小米汽车时吸取了小米内功不足的教训,投了很多汽车供应链并且加大研发投入;网友们则是认为雷军会复制小米手机的打法,做大众市场的极致性价比,却没想到su7是轿跑而且和友商比起来性价比并不突出。如果你今天还用旧日眼光看小米,那未来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和想象不符的现实。
我对小米汽车有信心的根本原因在于小米汽车业务合理的利润率,小米汽车首份财报显示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15.4%,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可能很低,但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已经是不错的数据了。有合理的利润做支撑,小米才能留得住人才,当年miui迅速拉垮很大原因就是留不住人才,小米公司跳槽出去的轻易就能拿两三倍的薪水,说到底还是小米待遇不及友商。现在小米汽车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我相信雷军一定会给汽车部门员工至少行业平均水平的待遇,只要有精兵良将在手,就能打造一个接一个的爆款,就能应对友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