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历史区的JRs,欢迎来到“历史研究速递”栏目,从今天起,阿扑将带来最新的前沿历史研究文章推荐,分享历史学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大家提供一个严肃史学的学习、讨论场景。
我们的栏目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更是一个理性讨论的交流场景。如果你对相关话题感兴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是历史的讲述者和研究者。
本期文章:《关于史实真相与历史真实问题的辨析——以镇江之战的海龄殉难事件为例》
作者:王先明,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来源:原文刊载于《史学集刊》2024年第4期,原文约1.4万字,下述为部分内容摘录和提炼
【原文摘要】
在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之战中,守将海龄殉难事件一时竟成聚讼之谜。在史实真相查实后,朝廷对海龄的嘉赏赐典,却遭到士民抵制。镇江民众抵拒的关键问题并不在其死亡之细故末节上,而依然聚焦于“尽忠殉国”大节方面。
海龄悲剧性地自杀或自焚的史实真相,并不能成就其“尽节尽忠”的人生定评。时人在日常生活中琐碎片段的场景记录,已经立体地呈现了他原本鲜活而真实的形象。镇江失陷及其失陷后的惨剧与海龄“误国殃民,莫此为甚”的行为有着密切关联。海龄殉难的史实真相无法遮蔽历史的真实。
【内容概览】
一、海龄殉难事件的背景与争议
鸦片战争期间,镇江之战是关键战役,海龄作为守将,在英军攻击下自焚而亡。海龄死后,关于其死因的传言四起,包括“不知所终”、“全家殉节”、“为乱民所杀”等多种说法,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
镇江之战:鸦片战争末期,镇江之战是关键战役,英军6000多人攻击下,1600名守城旗兵全军溃败,镇江失陷。
海龄身份:海龄(郭洛罗氏,满洲镶白旗人)是驻守镇江的旗兵副都统,战败后自焚而亡。
传言与争议:海龄死后,关于其死因的传言四起,包括“不知所终”、“全家殉节”、“为乱民所杀”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
二、海龄之死的真相
朝廷调查:朝廷下令严查海龄的下落,最终多方查证确认海龄自焚殉国。
英方记录:英方记录提供了海龄自焚殉难的证据,与中方史料相互印证,证实了海龄的死因。
作者通过比勘多方史料,虽然细节不尽相同,认为“海龄战败,亦自投火中死”的史实真相足可证实。
三、朝廷的处置时间线梳理
朝廷的反应:海龄自焚殉国的消息传出后,朝廷最初对海龄的下落不明表示关注,并下令严查核实。
官员奏报不一:钦差大臣耆英和参赞大臣齐慎最初对海龄的下落表示“不知下落”,而程矞采则为其开脱,称其力战遇难。
朝廷的褒奖:经过调查,朝廷确认海龄尽忠殉难,并发布恤典奖赏,诏令将其入祀,即列入官方祭祀的名单。
士民的抵制:朝廷的褒奖遭到了镇江士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海龄的行为不符合“尽忠殉国”的形象,并且对他的死因持有异议。
御史黄宗汉的上奏:御史黄宗汉上奏,要求查明海龄的死情和镇江城陷的原因,他提出海龄误杀良民,导致民变,英军乘机入城。
朝廷的进一步审查:朝廷对黄宗汉的奏折表示重视,并严令相关官员彻查,要求不得仓促奏报,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
最终定论:江苏巡抚程矞采复查后报告,海龄与其家人自缢,衙署被焚烧,尸骨仅存,并非被民戕害,也不是海龄激成内变导致英军入城。经过近3个月的调查,朝廷最终维持了对海龄的褒奖,并由地方官建立专祠入祀。
四、镇城士民的抵制
然而,朝廷几经查核的定论依然受到士民的坚挺抵拒,明言海龄当日以杀人为事,戮及无辜。海龄之死之所以激起时论之争,且持久不竭,究其根本点不在于其“自缢”或“自焚”的最终了结。而是聚焦于其“大节”上的失职和暴行:
其一,镇江失陷,海龄难辞其咎。
其二,纵兵杀民,残暴良善。
其三,专断横暴,与同城官员势同水火。
海龄驻守镇江已近两年,镇江民众对其作为和行事早已深知。以至于在强敌围困的危难时刻,海龄防守失当,罔顾民众死活,以至于城中扰乱,几成火坑,百姓惟恐英夷之不破城也。历史的真实竟然如此惊惧和吊诡!
五、日常与非常之辨
集体记忆:历史的真实不仅仅在于瞬间的历史事件,而是深植于日常生活的琐碎记忆中。在当时《草间日记》《京口偾城录》《壬寅见纪略》的记载中,记载了许多海龄以枪刃逐民、监禁拷掠等事迹。尽管三种文本所记详略不同,各有侧重,但在关于海龄形象和作为的记述方面却有着惊人一致性,即视民众为寇仇的海都统已经是镇城民众的集体记忆。
海龄形象:海龄的形象和作为在镇江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已有定评,其殉难的史实真相无法改变历史的真实。即使海龄最终悲剧性地自杀或自焚的史实真相,但这并不能成就其“尽节尽忠”的人生。朝廷精心查核并昭告的“该副都统为国捐躯,忠义可嘉”的恤典,断然无法获得镇江士民的认同。
事实上,在镇江布防问题上,本来存在足够的时空优势。而海龄非但毫无军事布防,反而一意祸乱镇城,这也促成了镇城民众对海龄的无比愤恨。
六、史实真相与历史真实
文章通过对海龄殉难事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史实真相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记忆在社会认同中的重要性。即使朝廷确认海龄为国捐躯,忠义可嘉,但镇江士民并不认同,因为他们基于日常生活的记忆和社会性建构形成了对海龄的负面评价。通过这个案例,作者探讨了历史事件的多维度解读,以及官方记载与民间记忆之间的差异。
来源:原文刊载于《史学集刊》2024年第4期,原文约1.4万字,上述为部分内容摘录和观点提炼
往期栏目
各位历史区的JRs,欢迎来到“历史研究速递”栏目,从今天起,阿扑将带来最新的前沿历史研究文章推荐,分享历史学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大家提供一个严肃史学的学习、讨论场景。
我们的栏目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更是一个理性讨论的交流场景。如果你对相关话题感兴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是历史的讲述者和研究者。
本期文章:《关于史实真相与历史真实问题的辨析——以镇江之战的海龄殉难事件为例》
作者:王先明,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来源:原文刊载于《史学集刊》2024年第4期,原文约1.4万字,下述为部分内容摘录和提炼
【原文摘要】
在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之战中,守将海龄殉难事件一时竟成聚讼之谜。在史实真相查实后,朝廷对海龄的嘉赏赐典,却遭到士民抵制。镇江民众抵拒的关键问题并不在其死亡之细故末节上,而依然聚焦于“尽忠殉国”大节方面。
海龄悲剧性地自杀或自焚的史实真相,并不能成就其“尽节尽忠”的人生定评。时人在日常生活中琐碎片段的场景记录,已经立体地呈现了他原本鲜活而真实的形象。镇江失陷及其失陷后的惨剧与海龄“误国殃民,莫此为甚”的行为有着密切关联。海龄殉难的史实真相无法遮蔽历史的真实。
【内容概览】
一、海龄殉难事件的背景与争议
鸦片战争期间,镇江之战是关键战役,海龄作为守将,在英军攻击下自焚而亡。海龄死后,关于其死因的传言四起,包括“不知所终”、“全家殉节”、“为乱民所杀”等多种说法,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
镇江之战:鸦片战争末期,镇江之战是关键战役,英军6000多人攻击下,1600名守城旗兵全军溃败,镇江失陷。
海龄身份:海龄(郭洛罗氏,满洲镶白旗人)是驻守镇江的旗兵副都统,战败后自焚而亡。
传言与争议:海龄死后,关于其死因的传言四起,包括“不知所终”、“全家殉节”、“为乱民所杀”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
二、海龄之死的真相
朝廷调查:朝廷下令严查海龄的下落,最终多方查证确认海龄自焚殉国。
英方记录:英方记录提供了海龄自焚殉难的证据,与中方史料相互印证,证实了海龄的死因。
作者通过比勘多方史料,虽然细节不尽相同,认为“海龄战败,亦自投火中死”的史实真相足可证实。
三、朝廷的处置时间线梳理
朝廷的反应:海龄自焚殉国的消息传出后,朝廷最初对海龄的下落不明表示关注,并下令严查核实。
官员奏报不一:钦差大臣耆英和参赞大臣齐慎最初对海龄的下落表示“不知下落”,而程矞采则为其开脱,称其力战遇难。
朝廷的褒奖:经过调查,朝廷确认海龄尽忠殉难,并发布恤典奖赏,诏令将其入祀,即列入官方祭祀的名单。
士民的抵制:朝廷的褒奖遭到了镇江士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海龄的行为不符合“尽忠殉国”的形象,并且对他的死因持有异议。
御史黄宗汉的上奏:御史黄宗汉上奏,要求查明海龄的死情和镇江城陷的原因,他提出海龄误杀良民,导致民变,英军乘机入城。
朝廷的进一步审查:朝廷对黄宗汉的奏折表示重视,并严令相关官员彻查,要求不得仓促奏报,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
最终定论:江苏巡抚程矞采复查后报告,海龄与其家人自缢,衙署被焚烧,尸骨仅存,并非被民戕害,也不是海龄激成内变导致英军入城。经过近3个月的调查,朝廷最终维持了对海龄的褒奖,并由地方官建立专祠入祀。
四、镇城士民的抵制
然而,朝廷几经查核的定论依然受到士民的坚挺抵拒,明言海龄当日以杀人为事,戮及无辜。海龄之死之所以激起时论之争,且持久不竭,究其根本点不在于其“自缢”或“自焚”的最终了结。而是聚焦于其“大节”上的失职和暴行:
其一,镇江失陷,海龄难辞其咎。
其二,纵兵杀民,残暴良善。
其三,专断横暴,与同城官员势同水火。
海龄驻守镇江已近两年,镇江民众对其作为和行事早已深知。以至于在强敌围困的危难时刻,海龄防守失当,罔顾民众死活,以至于城中扰乱,几成火坑,百姓惟恐英夷之不破城也。历史的真实竟然如此惊惧和吊诡!
五、日常与非常之辨
集体记忆:历史的真实不仅仅在于瞬间的历史事件,而是深植于日常生活的琐碎记忆中。在当时《草间日记》《京口偾城录》《壬寅见纪略》的记载中,记载了许多海龄以枪刃逐民、监禁拷掠等事迹。尽管三种文本所记详略不同,各有侧重,但在关于海龄形象和作为的记述方面却有着惊人一致性,即视民众为寇仇的海都统已经是镇城民众的集体记忆。
海龄形象:海龄的形象和作为在镇江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已有定评,其殉难的史实真相无法改变历史的真实。即使海龄最终悲剧性地自杀或自焚的史实真相,但这并不能成就其“尽节尽忠”的人生。朝廷精心查核并昭告的“该副都统为国捐躯,忠义可嘉”的恤典,断然无法获得镇江士民的认同。
事实上,在镇江布防问题上,本来存在足够的时空优势。而海龄非但毫无军事布防,反而一意祸乱镇城,这也促成了镇城民众对海龄的无比愤恨。
六、史实真相与历史真实
文章通过对海龄殉难事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史实真相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记忆在社会认同中的重要性。即使朝廷确认海龄为国捐躯,忠义可嘉,但镇江士民并不认同,因为他们基于日常生活的记忆和社会性建构形成了对海龄的负面评价。通过这个案例,作者探讨了历史事件的多维度解读,以及官方记载与民间记忆之间的差异。
来源:原文刊载于《史学集刊》2024年第4期,原文约1.4万字,上述为部分内容摘录和观点提炼
往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