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已经告一段落的享界S9“飞坡”事件,又生出了新的波澜。
11月22日,享界汽车法务部发布了一则消息。声称已经正式起诉自媒体“袁启聪”,理由是后者发布了关于享界S9不客观、不严谨的测试结论,严重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享界汽车的声誉。
老实说,看到这则消息,我是很懵的。不论这件事在8月底有多火,也已经过去3个多月的时间了,袁启聪还曾被封了几天,虽然不确定是不是自导自演,起码这事已经没什么水花。
现在选择“旧事重提”,不论结果如何,都很难对享界品牌产生任何正面的影响。从商业的角度,直接无视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享界依然选择了逆流而上。
这件事后续会如何发展?为什么享界坚持要起诉?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糊涂官司,一地鸡毛
享界的“起诉声明”发出后,袁启聪第一时间进行了“应战”,表示自己会积极应诉,还上了高度,表示会“实事求是,相信法律”。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我们之前已经掰扯过。起因是袁启聪发布了享界S9的测试视频,说这款车飞坡时会出现颠簸转向,当然也批评了说屏幕是歪的等等,反正整个态度对享界S9确实并不太“友善”。
随后其他汽车博主提出质疑,袁启聪承认测试中有人为因素,却并非故意,而是车辆姿态不好,颠簸太厉害,把自己的胳膊带动了,并不是主动干预。这件事,压根就没法“对证”了。
享界再强势,顶多就是等来袁启聪的一个半阴半阳的道歉。说屏幕并不是歪的,也是能对齐的。虽然姿态不好,但颠簸的时候只要方向盘不被颠的转动,还是能走直线的。享界S9是一款特别好的车,超过迈巴赫云云。
自媒体博主绝对是能做出这种事来的,之前张雪峰给哈尔滨理工大学“道歉”就是这样。反正就是我错了,你是特别特别好的“学校”(产品),但本质上其实是二次伤害。
至于享界指责的测试不客观、不严谨,老实说在当前的汽车行业,真算不上啥大事。或者从另外的角度讲,如今有几家自媒体的测试足够严谨呢?哪怕是汽车社区自己组织的测试,也经常被诟病。而自媒体的测评,本身也以主观感受为主。比袁启聪言辞更加激烈的比比皆是,只是这一次造成的舆论影响特别严重而已。
这也是为何袁启聪敢“积极应战”的关键,倒不是说他就有多占理。他做的测评很多,被他夸的车一定就是那么好吗?当然未必。被他“拎出来”的享界S9也未必是那么差。但不管怎么说,在当前的大市场环境下,他的问题确实不算大。
(2)杀鸡儆猴?还是甩锅?
当然了,也许有人会说享界这样做是“杀鸡儆猴”。对于这些对自己品牌不友好的自媒体,就应该这样。确实有车企这样做过,但与袁启聪的情况又不太一样。
比如比亚迪之前起诉龙猪-集车等几个自媒体,就属于谋定而后动,光证据就搜集了超过一年,而且最后打的痛点是造谣。比如说三元锂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安全,说比亚迪销量作假等等,这些事情都是一查便知,或者直接从电化学原理上就能得出结论。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流量太没下限了。
相对而言,袁启聪的问题绝对没那么突出,大多数时候测评也都比较平和。你可以说他“隐藏”得比较好,但他的言论确实也没那么出格。
这也意味着,即使享界最终将袁启聪“打倒”了,恐怕消费者心中也不会认为他就有多大的错,对品牌依然是负面的影响。
既然注定“收益”不会太大,最近袁启聪也没有太针对享界S9,为何享界依然坚持要起诉呢?个人觉得还是与享界S9的市场表现相关。
说白了,只要你卖得好,别人再怎么黑也不算啥事。理想被人黑了多少年三大件是“冰箱彩电大沙发”,没有技术,各种诋毁比享界严重多了。但销量一直居高不下,也没人当回事。
如果卖得不好,尤其像享界S9这样那么高的人气,如今月销连2000辆都超不过,确实不大好看。
对于北汽来说,销量拉胯成这样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既不能说自己的车差(那不是打自己脸吗?),现在也不能说价格定太高(之前我就说单电机40万有点过了),也不能质疑“队友”(华为你敢碰?),那就只能是其他原因了。刚好袁启聪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不那么光彩的角色,就你了。
但这样做究竟是让自己面子上过得去,还是真对品牌有非常大好处,就只有北汽冷暖自知了。
(3)法务并不万能,产品才是王道
印象中还是从特斯拉开始,车企纷纷成立了法务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毕竟以车企之力想要找自媒体的“麻烦”,确实不算困难。
但个人看来,破除质疑最好的办法,永远都是产品。
一直以来,爆品都是被质疑最多的,过去的CR-V、哈弗H6,最近两年的秦PLUS、宋PLUS,这些车都是被放在显微镜下看,各种谩骂也不绝于耳,但很难动摇它们的地位。为何?本质上还是产品均衡性足够好,同价位买这样的车不会错。
年初的时候理想MEGA被“万人捅”,为什么那么伤?还是因为50多万的定价亮点太少了。三电没有优势,智能化表现也不够突出,再加上造型争议被放大,流量产品最终没能转化为爆品。理想也告过抹黑MEGA的“黑手”,但终是于事无补。
现如今的享界S9也是一样,袁启聪的嘲讽为何这么“刺耳”?本质上讲还是在40万这个价位,享界S9的操控确实不能服众。不说对比腾势Z9 GT这样的配易三方科技的车型了,就基本的转向精度、方向盘灵敏度以及动力响应速度,都不一定匹配价位。
就好像你说黄圣依丑,她只会一笑置之,你要说麦琳丑,她可能就要睡不着觉了。
我们之前扒过享界S9的“底子”,北汽官方的说法是采用了升级版的BE22平台,该平台之前开发的内部代号是C71KB-F01,来自北美新势力lucid,原型是B级车,这让它很难有很好的操控基础。
但这种判断并不是绝对的,一款车火不火,依然是看综合实力。
比如我们之前也说,小鹏MONA M03是滴滴网约车的底子,做成高性能轿跑可能有些勉强。但当它祭出10万出头的价格,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而享界S9的定位是40万+,或许这才是它曲高和寡的根本,而不是袁启聪几个月前的一则视频。
写在最后
之前有消息提到,享界S9 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6万辆,销量预期是月销过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基本没希望实现了。好在享界S9增程版已经进入路试阶段,对于这个级别的消费者来说,增程版可能比纯电版更受欢迎,也算是留了一个利好吧。
对于志在破冰行政轿车市场的享界来说,相比于“打倒”一个微不足道的袁启聪,好好规划一下接下来的增程版本,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本以为已经告一段落的享界S9“飞坡”事件,又生出了新的波澜。
11月22日,享界汽车法务部发布了一则消息。声称已经正式起诉自媒体“袁启聪”,理由是后者发布了关于享界S9不客观、不严谨的测试结论,严重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享界汽车的声誉。
老实说,看到这则消息,我是很懵的。不论这件事在8月底有多火,也已经过去3个多月的时间了,袁启聪还曾被封了几天,虽然不确定是不是自导自演,起码这事已经没什么水花。
现在选择“旧事重提”,不论结果如何,都很难对享界品牌产生任何正面的影响。从商业的角度,直接无视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享界依然选择了逆流而上。
这件事后续会如何发展?为什么享界坚持要起诉?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糊涂官司,一地鸡毛
享界的“起诉声明”发出后,袁启聪第一时间进行了“应战”,表示自己会积极应诉,还上了高度,表示会“实事求是,相信法律”。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我们之前已经掰扯过。起因是袁启聪发布了享界S9的测试视频,说这款车飞坡时会出现颠簸转向,当然也批评了说屏幕是歪的等等,反正整个态度对享界S9确实并不太“友善”。
随后其他汽车博主提出质疑,袁启聪承认测试中有人为因素,却并非故意,而是车辆姿态不好,颠簸太厉害,把自己的胳膊带动了,并不是主动干预。这件事,压根就没法“对证”了。
享界再强势,顶多就是等来袁启聪的一个半阴半阳的道歉。说屏幕并不是歪的,也是能对齐的。虽然姿态不好,但颠簸的时候只要方向盘不被颠的转动,还是能走直线的。享界S9是一款特别好的车,超过迈巴赫云云。
自媒体博主绝对是能做出这种事来的,之前张雪峰给哈尔滨理工大学“道歉”就是这样。反正就是我错了,你是特别特别好的“学校”(产品),但本质上其实是二次伤害。
至于享界指责的测试不客观、不严谨,老实说在当前的汽车行业,真算不上啥大事。或者从另外的角度讲,如今有几家自媒体的测试足够严谨呢?哪怕是汽车社区自己组织的测试,也经常被诟病。而自媒体的测评,本身也以主观感受为主。比袁启聪言辞更加激烈的比比皆是,只是这一次造成的舆论影响特别严重而已。
这也是为何袁启聪敢“积极应战”的关键,倒不是说他就有多占理。他做的测评很多,被他夸的车一定就是那么好吗?当然未必。被他“拎出来”的享界S9也未必是那么差。但不管怎么说,在当前的大市场环境下,他的问题确实不算大。
(2)杀鸡儆猴?还是甩锅?
当然了,也许有人会说享界这样做是“杀鸡儆猴”。对于这些对自己品牌不友好的自媒体,就应该这样。确实有车企这样做过,但与袁启聪的情况又不太一样。
比如比亚迪之前起诉龙猪-集车等几个自媒体,就属于谋定而后动,光证据就搜集了超过一年,而且最后打的痛点是造谣。比如说三元锂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安全,说比亚迪销量作假等等,这些事情都是一查便知,或者直接从电化学原理上就能得出结论。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流量太没下限了。
相对而言,袁启聪的问题绝对没那么突出,大多数时候测评也都比较平和。你可以说他“隐藏”得比较好,但他的言论确实也没那么出格。
这也意味着,即使享界最终将袁启聪“打倒”了,恐怕消费者心中也不会认为他就有多大的错,对品牌依然是负面的影响。
既然注定“收益”不会太大,最近袁启聪也没有太针对享界S9,为何享界依然坚持要起诉呢?个人觉得还是与享界S9的市场表现相关。
说白了,只要你卖得好,别人再怎么黑也不算啥事。理想被人黑了多少年三大件是“冰箱彩电大沙发”,没有技术,各种诋毁比享界严重多了。但销量一直居高不下,也没人当回事。
如果卖得不好,尤其像享界S9这样那么高的人气,如今月销连2000辆都超不过,确实不大好看。
对于北汽来说,销量拉胯成这样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既不能说自己的车差(那不是打自己脸吗?),现在也不能说价格定太高(之前我就说单电机40万有点过了),也不能质疑“队友”(华为你敢碰?),那就只能是其他原因了。刚好袁启聪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不那么光彩的角色,就你了。
但这样做究竟是让自己面子上过得去,还是真对品牌有非常大好处,就只有北汽冷暖自知了。
(3)法务并不万能,产品才是王道
印象中还是从特斯拉开始,车企纷纷成立了法务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毕竟以车企之力想要找自媒体的“麻烦”,确实不算困难。
但个人看来,破除质疑最好的办法,永远都是产品。
一直以来,爆品都是被质疑最多的,过去的CR-V、哈弗H6,最近两年的秦PLUS、宋PLUS,这些车都是被放在显微镜下看,各种谩骂也不绝于耳,但很难动摇它们的地位。为何?本质上还是产品均衡性足够好,同价位买这样的车不会错。
年初的时候理想MEGA被“万人捅”,为什么那么伤?还是因为50多万的定价亮点太少了。三电没有优势,智能化表现也不够突出,再加上造型争议被放大,流量产品最终没能转化为爆品。理想也告过抹黑MEGA的“黑手”,但终是于事无补。
现如今的享界S9也是一样,袁启聪的嘲讽为何这么“刺耳”?本质上讲还是在40万这个价位,享界S9的操控确实不能服众。不说对比腾势Z9 GT这样的配易三方科技的车型了,就基本的转向精度、方向盘灵敏度以及动力响应速度,都不一定匹配价位。
就好像你说黄圣依丑,她只会一笑置之,你要说麦琳丑,她可能就要睡不着觉了。
我们之前扒过享界S9的“底子”,北汽官方的说法是采用了升级版的BE22平台,该平台之前开发的内部代号是C71KB-F01,来自北美新势力lucid,原型是B级车,这让它很难有很好的操控基础。
但这种判断并不是绝对的,一款车火不火,依然是看综合实力。
比如我们之前也说,小鹏MONA M03是滴滴网约车的底子,做成高性能轿跑可能有些勉强。但当它祭出10万出头的价格,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而享界S9的定位是40万+,或许这才是它曲高和寡的根本,而不是袁启聪几个月前的一则视频。
写在最后
之前有消息提到,享界S9 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6万辆,销量预期是月销过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基本没希望实现了。好在享界S9增程版已经进入路试阶段,对于这个级别的消费者来说,增程版可能比纯电版更受欢迎,也算是留了一个利好吧。
对于志在破冰行政轿车市场的享界来说,相比于“打倒”一个微不足道的袁启聪,好好规划一下接下来的增程版本,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或许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