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去森林公园散步,总能见到两个人。
一位是男士,六十来岁,穿着得体,T恤运动裤和登山鞋,牌子品质都不错,背囊也挺好。这个年纪的男士,得体比穿金戴银更难,比如有些人穿着西装皮鞋爬山,就会显得很奇怪。另一位是六十出头的阿姨,穿着也相当得体。
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一边走路,一边翻路边的垃圾桶,然后将里面的瓶瓶罐罐放到自己手中的大塑料袋里。公园挺大,如果完整走一圈下来要两个半小时,他们锻炼着身体,顺便捡一堆瓶瓶罐罐回去卖——之所以确定他们是要拿去卖,是因为曾经听到他们和朋友或途经保安的对话。
公园有点远,绝大多数人都是开车前来。有一次,我刚好在停车区见到那位男士,开的车也很不错,比我开的贵多了。
大概2019年,我有段时间习惯中午去爬山,几乎每天都会碰上一个六十出头的阿姨在环山路上快步走。她背着一个大包,经过垃圾桶就翻一翻,把别人丢在里面的矿泉水瓶和饮料瓶捡出来,放到包里带走。
因为经常见,有一次我就跟她点了点头,正往包里塞饮料瓶的阿姨看到我的视线,略带一点尴尬和紧张地说了句:“能卖钱呢!”
这个阿姨穿着打扮还算不错,整齐干净,连她背着的那个大包,款式也不错。有一天下山,我看她开车走,开的是十几万的家用车。老人能开车,起码说明当年有条件学车,现在也养得起车。这样的情况,即使经济条件不是太好,负担也不会特别重,但她就喜欢每天捡矿泉水瓶和饮料瓶去卖。
很多人见到这种事情,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民生多艰”的角度。无数人日子难过,这是事实。但据我观察,在垃圾桶里捡饮料瓶罐的这几位,日子不会太拮据,真正拮据的人,不可能每天开着私家车去大老远的公园优哉游哉走一圈,然后捡垃圾回去卖。
前两年还经常有人吐槽,说自家小区里总有老人在垃圾桶里捡纸箱。尽管垃圾桶里极其肮脏,但不妨碍他们捡出那些沾有厨余的快递纸皮箱,带回家攒起来再拿去卖。从照片来看,小区环境都不错,其中不乏北京上海深圳的小区。可是住着上千万乃至几千万元的房子,许多老人却还是改不了捡垃圾的习惯。
有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勤俭节约,但与许多同代人一样,他们选择是得不偿失的过度方式。
谁也不知道垃圾桶里会有什么,会不会有脏东西,山间的垃圾桶会不会有蛇虫鼠蚁。一旦出了问题,也许是卖多少个瓶瓶罐罐都无法承担的医药费。
以前还经常见到相关新闻,有些人家里就像废品站,什么都舍不得扔,堆到家里完全放不下。
很少有人会想到,如果一样东西(比如旧电视)在未来几年内不可能再使用,那么放在家里占地方产生的种种不便,对自己会是巨大困扰。但如果卖掉,可能会帮助到有需要的家庭,还更环保。
尤其是在物质更新极快的当下,把旧电器留在家里,或者把新的电子产品留起来舍不得用,都是一场灾难,因为你将不可能再用得上。我就见过不少人吐槽,说自己当年买给父母的翻盖手机,老人家舍不得用,非要留起来,没过几年就成了废品。
中国老人多半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生活极度节俭。勤俭节约不是坏事,但不应过火。而且过度节约往往是更大浪费,比如翻盖手机舍不得用,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用不上,送人也没人要,这是何等浪费?
因为过于勤俭,中国老人往往对消费有一种极度苛刻的执念。可他们喜欢挂在嘴边的“从前”,大家都没钱,日子真的过得好吗?
因为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多的物质需求、过于内卷的竞争模式,加上新闻平台、社交媒体和广告等各种信息渠道的狂轰乱炸,许多人深陷于精神内耗。提倡“简单生活”“回归自然”的心灵鸡汤,也因此被许多人所信奉。他们认为,在物质相对匮乏的过去,生活反而更为和谐,人与人如此,人与物也如此。
许多生活错觉由此产生,许多人相信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认为自行车比汽车更能承载,觉得炉子比暖气更温暖。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些说法都未必经得起推敲,但从心理层面来说,这种“错觉”早已根深蒂固。
许多人怀念的“从前慢”,未必是真心希望慢,而是一种物质匮乏与知识匮乏时期的被动要求。70后和80后在成长经历中,都会对父母提倡的“家电五分钟标准”有印象。这个标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那一代人会约定俗成一般遵循这个原则。从早期的黑白电视到后来的彩电与空调,都是如此,冰箱门的频繁开关也是无数家庭禁止之事。
它实际上都是匮乏年代的思维模式,因为当年任何一件电器都来之不易,许多人认为一样电器可能要用一辈子,所以倍加爱护。但因为知识层面与物质层面一样匮乏,所以就会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爱护。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断舍离”,因为一个空空荡荡只有几样东西的房子,其实并不适合生活。刻意在物质上选择断舍离,未必会带来内心宁静,也许只是在刻意拒绝生活。但反过来,过于刻意的节俭,其实与肆意消费一样,都深陷于物质陷阱,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近期去森林公园散步,总能见到两个人。
一位是男士,六十来岁,穿着得体,T恤运动裤和登山鞋,牌子品质都不错,背囊也挺好。这个年纪的男士,得体比穿金戴银更难,比如有些人穿着西装皮鞋爬山,就会显得很奇怪。另一位是六十出头的阿姨,穿着也相当得体。
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一边走路,一边翻路边的垃圾桶,然后将里面的瓶瓶罐罐放到自己手中的大塑料袋里。公园挺大,如果完整走一圈下来要两个半小时,他们锻炼着身体,顺便捡一堆瓶瓶罐罐回去卖——之所以确定他们是要拿去卖,是因为曾经听到他们和朋友或途经保安的对话。
公园有点远,绝大多数人都是开车前来。有一次,我刚好在停车区见到那位男士,开的车也很不错,比我开的贵多了。
大概2019年,我有段时间习惯中午去爬山,几乎每天都会碰上一个六十出头的阿姨在环山路上快步走。她背着一个大包,经过垃圾桶就翻一翻,把别人丢在里面的矿泉水瓶和饮料瓶捡出来,放到包里带走。
因为经常见,有一次我就跟她点了点头,正往包里塞饮料瓶的阿姨看到我的视线,略带一点尴尬和紧张地说了句:“能卖钱呢!”
这个阿姨穿着打扮还算不错,整齐干净,连她背着的那个大包,款式也不错。有一天下山,我看她开车走,开的是十几万的家用车。老人能开车,起码说明当年有条件学车,现在也养得起车。这样的情况,即使经济条件不是太好,负担也不会特别重,但她就喜欢每天捡矿泉水瓶和饮料瓶去卖。
很多人见到这种事情,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民生多艰”的角度。无数人日子难过,这是事实。但据我观察,在垃圾桶里捡饮料瓶罐的这几位,日子不会太拮据,真正拮据的人,不可能每天开着私家车去大老远的公园优哉游哉走一圈,然后捡垃圾回去卖。
前两年还经常有人吐槽,说自家小区里总有老人在垃圾桶里捡纸箱。尽管垃圾桶里极其肮脏,但不妨碍他们捡出那些沾有厨余的快递纸皮箱,带回家攒起来再拿去卖。从照片来看,小区环境都不错,其中不乏北京上海深圳的小区。可是住着上千万乃至几千万元的房子,许多老人却还是改不了捡垃圾的习惯。
有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勤俭节约,但与许多同代人一样,他们选择是得不偿失的过度方式。
谁也不知道垃圾桶里会有什么,会不会有脏东西,山间的垃圾桶会不会有蛇虫鼠蚁。一旦出了问题,也许是卖多少个瓶瓶罐罐都无法承担的医药费。
以前还经常见到相关新闻,有些人家里就像废品站,什么都舍不得扔,堆到家里完全放不下。
很少有人会想到,如果一样东西(比如旧电视)在未来几年内不可能再使用,那么放在家里占地方产生的种种不便,对自己会是巨大困扰。但如果卖掉,可能会帮助到有需要的家庭,还更环保。
尤其是在物质更新极快的当下,把旧电器留在家里,或者把新的电子产品留起来舍不得用,都是一场灾难,因为你将不可能再用得上。我就见过不少人吐槽,说自己当年买给父母的翻盖手机,老人家舍不得用,非要留起来,没过几年就成了废品。
中国老人多半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生活极度节俭。勤俭节约不是坏事,但不应过火。而且过度节约往往是更大浪费,比如翻盖手机舍不得用,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用不上,送人也没人要,这是何等浪费?
因为过于勤俭,中国老人往往对消费有一种极度苛刻的执念。可他们喜欢挂在嘴边的“从前”,大家都没钱,日子真的过得好吗?
因为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多的物质需求、过于内卷的竞争模式,加上新闻平台、社交媒体和广告等各种信息渠道的狂轰乱炸,许多人深陷于精神内耗。提倡“简单生活”“回归自然”的心灵鸡汤,也因此被许多人所信奉。他们认为,在物质相对匮乏的过去,生活反而更为和谐,人与人如此,人与物也如此。
许多生活错觉由此产生,许多人相信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认为自行车比汽车更能承载,觉得炉子比暖气更温暖。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些说法都未必经得起推敲,但从心理层面来说,这种“错觉”早已根深蒂固。
许多人怀念的“从前慢”,未必是真心希望慢,而是一种物质匮乏与知识匮乏时期的被动要求。70后和80后在成长经历中,都会对父母提倡的“家电五分钟标准”有印象。这个标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那一代人会约定俗成一般遵循这个原则。从早期的黑白电视到后来的彩电与空调,都是如此,冰箱门的频繁开关也是无数家庭禁止之事。
它实际上都是匮乏年代的思维模式,因为当年任何一件电器都来之不易,许多人认为一样电器可能要用一辈子,所以倍加爱护。但因为知识层面与物质层面一样匮乏,所以就会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爱护。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断舍离”,因为一个空空荡荡只有几样东西的房子,其实并不适合生活。刻意在物质上选择断舍离,未必会带来内心宁静,也许只是在刻意拒绝生活。但反过来,过于刻意的节俭,其实与肆意消费一样,都深陷于物质陷阱,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