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比较深入接触篮球,大概是在初二快要上初三的时候,在此之前,基本不怎么踏入篮球场,有也是临时被人强行拉上场凑人数,接到队友的传球,几个人立马向着我围过来,我抱着球就跑……
“走步了!走步了……”对手大叫。
那时完全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乐趣可言。
初二时,有人教我投篮,那时渐渐发觉,能把那颗橙红色的球弄进篮框去,有点意思。
正值升初三的时候,提前补课,大热天的,顶着烈日,只要有篮球,不管是7号球还是5号球,拿了就往球场上钻。
这时候稍微懂些规则了,知道走步、翻腕、打手、阻挡这些了。
于是沉浸在篮球场的时间增加了,天天在那琢磨着要怎么把那个球弄进篮框里去。
上了高一,自认为投篮还可以的我,站到了体育老师说的会打球的那一群人里去,其实我只是篮下反手上篮还不错而已。
高中几年,我对篮球的兴趣越发浓烈。
从一开始的中远距离投篮,到后来的内线背打小勾手,我的打法越来越多样,和一些高手过招时也有点底气了。
另外,我还发觉,篮球带给我的,还有很多。
比如:
打球让我长高了,变壮了,体质也变好了,让我远离了以前三天两头就找上门来的感冒发烧啥的。
篮球让我的性格变得开朗、阳光、更有男生应该有的样子,尤其是在夏天,有时会晒得和半个非洲人一样,我却引以为豪。
通过一次次的交手,一些陌生人渐渐变成了朋友,甚至好朋友,那一颗一斤多重的球,竟是联络感情、连接友谊的纽带。
之前我觉得结交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篮球场上发生的一切让我改观了,高中时期、大学时期甚至出了社会,我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从球场上结识的。
高中的时候,我甚至有了自己比较固定的队友组合,现在也成了少有的时不时会聚在一起的好兄弟。
大学时期我觉得我的能力还行,便自荐成了系里的篮球裁判,会代表系里去吹校际的篮球赛,出来社会之后,依然觉得一两个人把控一场比赛有很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于是报名了三级裁判的班,高分拿到了三级裁判资格证。
在校园里时,一旦有想不通、不开心的事情,我的选择就是抱上篮球,来到篮球场,用一个个的小勾手,一个个的花式上篮,将心中那些不快和压抑,通通宣泄出来。
随着汗水如注般由额头滴落,球衣早已湿透贴在身上,我的心情却已豁然开朗,望着那天边的晚霞,或是那皎洁的明月,感觉整个人无比轻松。
篮球让我自信,让我反应速度提升,让我的竞争意识和欲望加强了,也让我培养出了团队精神。
每次踏上场地,我想的就是要赢。自己强,便带着队友一起打下比赛;自己弱,便协作队友做好份内之事——总之,总是不留遗力。
工作之后,留给我打球的时间,无非就是周末双休的时候,或者晚上下班之后,一个约球群,三五个朋友,约好时间地点,带着装备就出发了。
虽然已经是养生局,但没有丢掉的,还是那股子竞争的意识和精神,即使年龄已经无法支撑那么高强度的跳跃和奔跑,但依然乐此不疲,为了一颗球,会奋不顾身地冲抢。
以前是光着脚丫都能打的年代,现在是专业球鞋、护膝、护踝啥的全管上,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特别惜命,生怕自己那早已经伤痕累累的身躯,又给弄伤了。
即便这些伤痕都是打篮球带来的,可心中那对篮球的热爱却并不曾退散。
前几年过年时,我会组织村里的年轻小伙,给村民们来上几天精彩的球赛,我又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疫情期间,比赛没法继续了,等到疫情结束,小伙子们重新约起比赛,我已经变成了嘴里含着海豚哨,目光坚定的裁判——一样在场上奔走,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到球赛中去了。
有时我会想,篮球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我可能丢失掉了一些其他东西,比如吉他、徒步、跑步还有书法,能在某些时刻用来慰籍心灵的事物,大概只剩下篮球了,所以我再不能让它从我生活中丢失掉。
人到中年,一旦懒起来,会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比如跑步,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没法一直坚持下去,久而久之,整个人变得懒散,没有活力和动力。
以前能坚持一周一两天篮球的,现在大概是半年也没有一次,要么是天气不允许,要么是时间对不上。
然而,在适当的时候,我还是会坚定信念:早早起床——比上班都要早,穿戴好,抱起那颗曾经带给我无限欢乐、现在是慰籍一个中年男人心灵的篮球,沐浴着早晨新鲜的空气与柔和的阳光,走上球场。
运球、收球、起跳、中投出手……转身、腾挪、小勾手……
唰……
这便是那个时刻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没有之一。
(完)
初次比较深入接触篮球,大概是在初二快要上初三的时候,在此之前,基本不怎么踏入篮球场,有也是临时被人强行拉上场凑人数,接到队友的传球,几个人立马向着我围过来,我抱着球就跑……
“走步了!走步了……”对手大叫。
那时完全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乐趣可言。
初二时,有人教我投篮,那时渐渐发觉,能把那颗橙红色的球弄进篮框去,有点意思。
正值升初三的时候,提前补课,大热天的,顶着烈日,只要有篮球,不管是7号球还是5号球,拿了就往球场上钻。
这时候稍微懂些规则了,知道走步、翻腕、打手、阻挡这些了。
于是沉浸在篮球场的时间增加了,天天在那琢磨着要怎么把那个球弄进篮框里去。
上了高一,自认为投篮还可以的我,站到了体育老师说的会打球的那一群人里去,其实我只是篮下反手上篮还不错而已。
高中几年,我对篮球的兴趣越发浓烈。
从一开始的中远距离投篮,到后来的内线背打小勾手,我的打法越来越多样,和一些高手过招时也有点底气了。
另外,我还发觉,篮球带给我的,还有很多。
比如:
打球让我长高了,变壮了,体质也变好了,让我远离了以前三天两头就找上门来的感冒发烧啥的。
篮球让我的性格变得开朗、阳光、更有男生应该有的样子,尤其是在夏天,有时会晒得和半个非洲人一样,我却引以为豪。
通过一次次的交手,一些陌生人渐渐变成了朋友,甚至好朋友,那一颗一斤多重的球,竟是联络感情、连接友谊的纽带。
之前我觉得结交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篮球场上发生的一切让我改观了,高中时期、大学时期甚至出了社会,我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从球场上结识的。
高中的时候,我甚至有了自己比较固定的队友组合,现在也成了少有的时不时会聚在一起的好兄弟。
大学时期我觉得我的能力还行,便自荐成了系里的篮球裁判,会代表系里去吹校际的篮球赛,出来社会之后,依然觉得一两个人把控一场比赛有很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于是报名了三级裁判的班,高分拿到了三级裁判资格证。
在校园里时,一旦有想不通、不开心的事情,我的选择就是抱上篮球,来到篮球场,用一个个的小勾手,一个个的花式上篮,将心中那些不快和压抑,通通宣泄出来。
随着汗水如注般由额头滴落,球衣早已湿透贴在身上,我的心情却已豁然开朗,望着那天边的晚霞,或是那皎洁的明月,感觉整个人无比轻松。
篮球让我自信,让我反应速度提升,让我的竞争意识和欲望加强了,也让我培养出了团队精神。
每次踏上场地,我想的就是要赢。自己强,便带着队友一起打下比赛;自己弱,便协作队友做好份内之事——总之,总是不留遗力。
工作之后,留给我打球的时间,无非就是周末双休的时候,或者晚上下班之后,一个约球群,三五个朋友,约好时间地点,带着装备就出发了。
虽然已经是养生局,但没有丢掉的,还是那股子竞争的意识和精神,即使年龄已经无法支撑那么高强度的跳跃和奔跑,但依然乐此不疲,为了一颗球,会奋不顾身地冲抢。
以前是光着脚丫都能打的年代,现在是专业球鞋、护膝、护踝啥的全管上,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特别惜命,生怕自己那早已经伤痕累累的身躯,又给弄伤了。
即便这些伤痕都是打篮球带来的,可心中那对篮球的热爱却并不曾退散。
前几年过年时,我会组织村里的年轻小伙,给村民们来上几天精彩的球赛,我又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疫情期间,比赛没法继续了,等到疫情结束,小伙子们重新约起比赛,我已经变成了嘴里含着海豚哨,目光坚定的裁判——一样在场上奔走,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到球赛中去了。
有时我会想,篮球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我可能丢失掉了一些其他东西,比如吉他、徒步、跑步还有书法,能在某些时刻用来慰籍心灵的事物,大概只剩下篮球了,所以我再不能让它从我生活中丢失掉。
人到中年,一旦懒起来,会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比如跑步,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没法一直坚持下去,久而久之,整个人变得懒散,没有活力和动力。
以前能坚持一周一两天篮球的,现在大概是半年也没有一次,要么是天气不允许,要么是时间对不上。
然而,在适当的时候,我还是会坚定信念:早早起床——比上班都要早,穿戴好,抱起那颗曾经带给我无限欢乐、现在是慰籍一个中年男人心灵的篮球,沐浴着早晨新鲜的空气与柔和的阳光,走上球场。
运球、收球、起跳、中投出手……转身、腾挪、小勾手……
唰……
这便是那个时刻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没有之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