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联和王治郅,谁是更好的球员?
以CBA全明星这个级别,来整理两名球员的年份,结果如下:
易建联:2006-2020 共15个赛季(22-36岁)
王治郅:1998-2011 共14个赛季(21-34岁)
大致在00年的奥运会展现了全面的特质,这让人们对他未来充满想象。首先,他长时间与大姚搭档,站4号位。因为年轻、脚踝和膝盖未受过大伤,此时的大致有着尚可的运动能力,配合他的体型,所以即使在四号位防守也是合格的。其次,大致在比赛展现了极佳的投篮手感,保持了96年奥运会90+%的罚球命中率,同时投出了41.7%(0.8/2.0)的三分产效,这在当时的内线中是超前的存在。
那么他的这些特质,在一年多后带到了NBA。想要比较阿联和大致谁是更好的球员,讨论大致在NBA的02-05年,是大致没有打世界赛和亚洲赛的时间,也可以说是大致最强的时间段,对两者的讨论非常重要。
大致的较完整赛季从02年开始,02年的大致是独行侠(季后赛强队)的轮换末端,他出战55场的场均数据如下:
10.9min TOV:0.5 PF:1.5
5.6+2.0(0.3/1.7)+0.4+0.2+0.3
USG%:22.4% TS%:56.4%
PER:16.1 WS/48:0.121 OBPM:1.8 BPM:0.7
大多数情况,大致都在上半场某节节末或垃圾时间登场,并不是球队主要轮换,面对的对手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强,但是他在这赛季单位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是强队首发的水准。
实际上,大致肯定没有这个水准。但是,他在比赛中定位明确——大个子三分投手。大致的手感柔和、出手顺畅且快速,因为老尼尔森的信任,大致可以发挥他的特长,拉开空间射空位三分。他在这赛季每36分钟能够出手7.0次三分,即使是放在现在的内线,也是顶级空间型内线才能完成的。在篮下,大致也能保持着56.4%的正常命中率。最终,大致交出了56.4%,这个对于当时内线来说较高的真实命中率。
对于大致的01-02赛季,约翰霍林格认为,王治郅是一个正面的射手型内线,而且防守端的位置感和意识很到位,并没有那么差,值得更多的出场时间和更高的轮换次序。这无疑是对大致的肯定。
由于02年的出色表现,大致转身与快船签下迷你中产的三年合同,这在中国球员当中是极为难得和罕见的。不过,大致在快船的定位就没有那么适合他了,他减少了三分出手从而加产到篮下,虽然保持着56.9的篮下命中率,但是并没有维持住前一年在三分线上的优异表现,近框和中距离区域也是比较低效,最终交出了48.5%的真实命中率,成为可替代球员当中的一员。
往后的两年,无论是在快船还是热火,大致都鲜有上场机会,时间也非常少,场上发挥也比较差,三分和篮下都没有维持住以往表现。
那么在对抗等级下降和易于发挥球员特点的夏联赛场中,大致的数据如下:
02-03赛季: 03-04赛季:
14.5+6.0 11.0+4.0
04-05赛季:
5场 23.8min TOV:0.8 PF:2.8
13.0+4.4(0.8/3.6)+0.6+0.8+0.8
USG:24.5% TS:53.6%
GMSC:8.6 SPR:3.8 FIC:7.3
他在夏联的舞台稳定展示了不错的水准,稳定拿到首发的同时发挥了其贡献,也展示了自己的特点。在进攻端,投射方面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分效率也不低,在近框区域也发挥了自己脚步的优势从而保证了近框命中率;防守端也暴露了自己的困境,他的篮板还是比较差,护框贡献也不够多。
总的来说,在NBA赛场,大致在单年份发挥出比阿联更高的水平,实打实打出了一些东西,也符合球迷的部分畅想。但是,由于场次和时间,究竟是实力还是小样本的爆发,我们不得而知。其次,大致在独行侠的超前定位,对他打出这样的表现是不小的助力。而在快船等球队的定位,是当时更符合主流的判断,大致在这样的定位中与先前水准差距巨大,侧面也说明大致能在NBA能拿出手和维持的东西太少。
在离开NBA后的fiba赛场,大致大体保持着00、01年的水准。在06年的关键战役,他找回了柔和的手感,在外线连续发炮;在08年也能在替补短暂的17.7分钟补充火力点;在10年能当好二传手的角色,在高位及时传球给卡位摆脱的阿联。在06、09、10的亚洲赛场,作为球队的第一得分点,也能稳定贡献30%USG、60%TS的高产高效输出。
总的来说,阿联相对于大致的优势:
一、体能。阿联长期证明了他能在30min甚至32min以上贡献高水准的比赛,而从国际赛场来看,大致的上场时间维持在25分钟左右,往上走就会因为体能和犯规而受到限制。
二、防守。阿联长期证明了他在fiba赛场是一个优秀的篮板手,良好的护筐手和优秀的协防手,同时也是一个扎实的掩护人。由于运动能力和体型,对手后卫极少会选择与阿联对位挡拆,实施大打小。大致则是一个较差的篮板手、平庸的护筐手。他的防守选位尚可,体型也较大,但是移动速度较慢、运动能力一般,这造成了他面对补防选择和防挡拆时十分挣扎。
3、数据。在fiba赛场上,从数据的角度更多的比赛场次和时间,都证明了阿联是更好的球员。
我精选了中国男篮在大赛的场次,选择了较有质量的对手,球员上场时间也选取了15分钟以上:
1、在世界赛中,世界大赛正赛(奥运会、男篮世界杯)、奥运会落选赛、男篮世界杯预选赛(澳新和最终参加世界杯的亚洲对手且对方阵容较完整)
2、在亚洲赛中,男篮亚洲杯及前身亚锦赛四强赛、小组赛对阵四强(最终排名或净胜分)的比赛
以上比赛的对手,对于每个年份的中国队来说,属于能力接近或者强于本队很多,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参考性。
阿联和大致在数据方面差距不小,阿联往往填满数据栏,效率也不会低下,而大致在效率方面虽偶有优势,但是其他贡献较少。
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从二人的比赛中见端倪。阿联在比赛中进攻防守都有不小的贡献,进攻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态,防守端一直是球队最信赖的选择。从角色来看,阿联在2006-2008年有过良好的配角时期,发挥自己定点、机动性和篮板的优势,做主攻手也有快速的转变,此后十余年都证明了在亚洲赛甚至是世界赛完成一个高产中效的得分手是没有问题的。
大致往往有效命中率更高,柔和的手感、出色的脚步、稳定的持球使得他无论在哪个区域都有不错的效率,但是由于缺乏造罚球能力,运动能力和体能并不突出,他从未展现过在世界正赛高产的表现。虽然在07-08赛季的夏联面对高强度的对手展现了高产超高效,但是场均6.8次犯规(夏联10次犯规犯满)也证实了在正常的比赛不太可能持续有高产的表现,所以我对此是十分存疑的,并且大致从未在世界正赛有过20+表现,结合他在防守贡献较小,整体数据弱于阿联也是情理之中(作为对比,阿联则是共2次30+、10次20+)。
当然,大致的传球比阿联要好不少。大致往往能凭借投射威胁和传球手法,在高位与姚明或者阿联进行高低位配合,也能在挡拆后及时二传给空位队友。这比阿联强上不少,阿联的视野较窄、传球手法也有待商榷。但是,整个职业生涯,无论是CBA、NBA还是fiba的比赛,从未有球队将大致作为组织中锋的选择,小加索尔式比赛对于大致来说并不是常态化,所以对于串联队友这方面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最后总结,阿联可以说在个人进攻要略优于大致,防守水平阿联优于大致不少,大致在串联队友和战术选择更有优势,但优势有限。大致存在最高级别联赛优于阿联的年份,但样本量还是过少,并且后续无法保持。在fiba赛场中,大量的比赛都证明了阿联对比大致有不小的优势,再结合阿联比赛贡献的全面性,更长的巅峰生涯,我认为易建联是更好的球员。
注:
GMSC:Game Score(GMSC)是约翰霍林格在十几年前提出的一种衡量球员单场贡献的算法,从设计理念上看更注重球员的“填表”能力,也可以看做另类的PER单场版本。
FIC:Floor Impact Counter (FIC)是RealGM的PER和PIE版本。它是在2007年开发的,与其他效率数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赋予助攻、自主进攻以及进攻篮板更多的权重。
SPR:Simple PlayerRating(SPR)的权重系数来自NBA15年份的RAPM,旨在通过面板数据来估算出一个球员最可能的RAPM值,包括他面板上体现出来的或没体现出来的但大概率存在的无形影响。不青睐于低效的持球型球员,突显了抢断对于回合争夺的重要性及干扰对手球权的体型,惩罚了失误多的球员(失误使球队进攻回合结束,可能还会给对面构成反击机会)。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豆腐牛杂加河粉 或者微博:Chamberlain_a,给我小小的支持,谢谢
易建联和王治郅,谁是更好的球员?
以CBA全明星这个级别,来整理两名球员的年份,结果如下:
易建联:2006-2020 共15个赛季(22-36岁)
王治郅:1998-2011 共14个赛季(21-34岁)
大致在00年的奥运会展现了全面的特质,这让人们对他未来充满想象。首先,他长时间与大姚搭档,站4号位。因为年轻、脚踝和膝盖未受过大伤,此时的大致有着尚可的运动能力,配合他的体型,所以即使在四号位防守也是合格的。其次,大致在比赛展现了极佳的投篮手感,保持了96年奥运会90+%的罚球命中率,同时投出了41.7%(0.8/2.0)的三分产效,这在当时的内线中是超前的存在。
那么他的这些特质,在一年多后带到了NBA。想要比较阿联和大致谁是更好的球员,讨论大致在NBA的02-05年,是大致没有打世界赛和亚洲赛的时间,也可以说是大致最强的时间段,对两者的讨论非常重要。
大致的较完整赛季从02年开始,02年的大致是独行侠(季后赛强队)的轮换末端,他出战55场的场均数据如下:
10.9min TOV:0.5 PF:1.5
5.6+2.0(0.3/1.7)+0.4+0.2+0.3
USG%:22.4% TS%:56.4%
PER:16.1 WS/48:0.121 OBPM:1.8 BPM:0.7
大多数情况,大致都在上半场某节节末或垃圾时间登场,并不是球队主要轮换,面对的对手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强,但是他在这赛季单位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是强队首发的水准。
实际上,大致肯定没有这个水准。但是,他在比赛中定位明确——大个子三分投手。大致的手感柔和、出手顺畅且快速,因为老尼尔森的信任,大致可以发挥他的特长,拉开空间射空位三分。他在这赛季每36分钟能够出手7.0次三分,即使是放在现在的内线,也是顶级空间型内线才能完成的。在篮下,大致也能保持着56.4%的正常命中率。最终,大致交出了56.4%,这个对于当时内线来说较高的真实命中率。
对于大致的01-02赛季,约翰霍林格认为,王治郅是一个正面的射手型内线,而且防守端的位置感和意识很到位,并没有那么差,值得更多的出场时间和更高的轮换次序。这无疑是对大致的肯定。
由于02年的出色表现,大致转身与快船签下迷你中产的三年合同,这在中国球员当中是极为难得和罕见的。不过,大致在快船的定位就没有那么适合他了,他减少了三分出手从而加产到篮下,虽然保持着56.9的篮下命中率,但是并没有维持住前一年在三分线上的优异表现,近框和中距离区域也是比较低效,最终交出了48.5%的真实命中率,成为可替代球员当中的一员。
往后的两年,无论是在快船还是热火,大致都鲜有上场机会,时间也非常少,场上发挥也比较差,三分和篮下都没有维持住以往表现。
那么在对抗等级下降和易于发挥球员特点的夏联赛场中,大致的数据如下:
02-03赛季: 03-04赛季:
14.5+6.0 11.0+4.0
04-05赛季:
5场 23.8min TOV:0.8 PF:2.8
13.0+4.4(0.8/3.6)+0.6+0.8+0.8
USG:24.5% TS:53.6%
GMSC:8.6 SPR:3.8 FIC:7.3
他在夏联的舞台稳定展示了不错的水准,稳定拿到首发的同时发挥了其贡献,也展示了自己的特点。在进攻端,投射方面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分效率也不低,在近框区域也发挥了自己脚步的优势从而保证了近框命中率;防守端也暴露了自己的困境,他的篮板还是比较差,护框贡献也不够多。
总的来说,在NBA赛场,大致在单年份发挥出比阿联更高的水平,实打实打出了一些东西,也符合球迷的部分畅想。但是,由于场次和时间,究竟是实力还是小样本的爆发,我们不得而知。其次,大致在独行侠的超前定位,对他打出这样的表现是不小的助力。而在快船等球队的定位,是当时更符合主流的判断,大致在这样的定位中与先前水准差距巨大,侧面也说明大致能在NBA能拿出手和维持的东西太少。
在离开NBA后的fiba赛场,大致大体保持着00、01年的水准。在06年的关键战役,他找回了柔和的手感,在外线连续发炮;在08年也能在替补短暂的17.7分钟补充火力点;在10年能当好二传手的角色,在高位及时传球给卡位摆脱的阿联。在06、09、10的亚洲赛场,作为球队的第一得分点,也能稳定贡献30%USG、60%TS的高产高效输出。
总的来说,阿联相对于大致的优势:
一、体能。阿联长期证明了他能在30min甚至32min以上贡献高水准的比赛,而从国际赛场来看,大致的上场时间维持在25分钟左右,往上走就会因为体能和犯规而受到限制。
二、防守。阿联长期证明了他在fiba赛场是一个优秀的篮板手,良好的护筐手和优秀的协防手,同时也是一个扎实的掩护人。由于运动能力和体型,对手后卫极少会选择与阿联对位挡拆,实施大打小。大致则是一个较差的篮板手、平庸的护筐手。他的防守选位尚可,体型也较大,但是移动速度较慢、运动能力一般,这造成了他面对补防选择和防挡拆时十分挣扎。
3、数据。在fiba赛场上,从数据的角度更多的比赛场次和时间,都证明了阿联是更好的球员。
我精选了中国男篮在大赛的场次,选择了较有质量的对手,球员上场时间也选取了15分钟以上:
1、在世界赛中,世界大赛正赛(奥运会、男篮世界杯)、奥运会落选赛、男篮世界杯预选赛(澳新和最终参加世界杯的亚洲对手且对方阵容较完整)
2、在亚洲赛中,男篮亚洲杯及前身亚锦赛四强赛、小组赛对阵四强(最终排名或净胜分)的比赛
以上比赛的对手,对于每个年份的中国队来说,属于能力接近或者强于本队很多,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参考性。
阿联和大致在数据方面差距不小,阿联往往填满数据栏,效率也不会低下,而大致在效率方面虽偶有优势,但是其他贡献较少。
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从二人的比赛中见端倪。阿联在比赛中进攻防守都有不小的贡献,进攻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态,防守端一直是球队最信赖的选择。从角色来看,阿联在2006-2008年有过良好的配角时期,发挥自己定点、机动性和篮板的优势,做主攻手也有快速的转变,此后十余年都证明了在亚洲赛甚至是世界赛完成一个高产中效的得分手是没有问题的。
大致往往有效命中率更高,柔和的手感、出色的脚步、稳定的持球使得他无论在哪个区域都有不错的效率,但是由于缺乏造罚球能力,运动能力和体能并不突出,他从未展现过在世界正赛高产的表现。虽然在07-08赛季的夏联面对高强度的对手展现了高产超高效,但是场均6.8次犯规(夏联10次犯规犯满)也证实了在正常的比赛不太可能持续有高产的表现,所以我对此是十分存疑的,并且大致从未在世界正赛有过20+表现,结合他在防守贡献较小,整体数据弱于阿联也是情理之中(作为对比,阿联则是共2次30+、10次20+)。
当然,大致的传球比阿联要好不少。大致往往能凭借投射威胁和传球手法,在高位与姚明或者阿联进行高低位配合,也能在挡拆后及时二传给空位队友。这比阿联强上不少,阿联的视野较窄、传球手法也有待商榷。但是,整个职业生涯,无论是CBA、NBA还是fiba的比赛,从未有球队将大致作为组织中锋的选择,小加索尔式比赛对于大致来说并不是常态化,所以对于串联队友这方面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最后总结,阿联可以说在个人进攻要略优于大致,防守水平阿联优于大致不少,大致在串联队友和战术选择更有优势,但优势有限。大致存在最高级别联赛优于阿联的年份,但样本量还是过少,并且后续无法保持。在fiba赛场中,大量的比赛都证明了阿联对比大致有不小的优势,再结合阿联比赛贡献的全面性,更长的巅峰生涯,我认为易建联是更好的球员。
注:
GMSC:Game Score(GMSC)是约翰霍林格在十几年前提出的一种衡量球员单场贡献的算法,从设计理念上看更注重球员的“填表”能力,也可以看做另类的PER单场版本。
FIC:Floor Impact Counter (FIC)是RealGM的PER和PIE版本。它是在2007年开发的,与其他效率数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赋予助攻、自主进攻以及进攻篮板更多的权重。
SPR:Simple PlayerRating(SPR)的权重系数来自NBA15年份的RAPM,旨在通过面板数据来估算出一个球员最可能的RAPM值,包括他面板上体现出来的或没体现出来的但大概率存在的无形影响。不青睐于低效的持球型球员,突显了抢断对于回合争夺的重要性及干扰对手球权的体型,惩罚了失误多的球员(失误使球队进攻回合结束,可能还会给对面构成反击机会)。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豆腐牛杂加河粉 或者微博:Chamberlain_a,给我小小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