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超导这个事情现在咋说啊。。。2023.7.31

425回复/ 50748662 浏览
myTestHeap(53级)楼主2023-07-31 14:30:50发布于湖南
常温超导这个事情现在咋说啊。。。2023.7.31myTestHeap 发表在步行街主干道 https://bbs.hupu.com/topic-daily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引用 @虎扑JR1981634349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看韩国人的操作,两拨人争先恐后发表,他们应该不是故意骗人,

我感觉是韩国人做出来一个疑似超导的材料,还没来得及验证。

第一帮人觉得,这个可能是真的,不等验证了,赶紧发表了,有诺奖就是我们三的。

第二波人一看,我擦,大家一块做的东西,凭什么你们先发表了。也赶紧写文章发了。

看韩国人的操作,两拨人争先恐后发表,他们应该不是故意骗人,

我感觉是韩国人做出来一个疑似超导的材料,还没来得及验证。

第一帮人觉得,这个可能是真的,不等验证了,赶紧发表了,有诺奖就是我们三的。

第二波人一看,我擦,大家一块做的东西,凭什么你们先发表了。也赶紧写文章发了。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亮了(4800)
回复
查看评论(30)
引用 @建工集团总经理唐小虎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之前有一个科普,韩国这个就是认真的民科

[图片]

查看更多

之前有一个科普,韩国这个就是认真的民科

民科算不上,有个发nature 的顶级大佬叫kim的给他们背书,第二篇论文有他名字。。。

民科算不上,有个发nature 的顶级大佬叫kim的给他们背书,第二篇论文有他名字。。。

亮了(1898)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国内研究所试着复制了,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现象,但是好像还是不行,不过有个新的方向也很不错了,世界太需要一次科技进步了。

国内研究所试着复制了,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现象,但是好像还是不行,不过有个新的方向也很不错了,世界太需要一次科技进步了。

亮了(1500)
回复
查看评论(7)
引用 @杜兰特隔扣斯嘉丽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看简介的话被崔英植和这俩学生感动到了怎么回事儿?

[图片]

查看更多

看简介的话被崔英植和这俩学生感动到了怎么回事儿?

我死之后继续研究,在完美实现前不要让世界知道它的存在,这个台词确实很戏剧化

我死之后继续研究,在完美实现前不要让世界知道它的存在,这个台词确实很戏剧化

亮了(1278)
回复
查看评论(7)
引用 @神在仰望我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亮了(1012)
回复
查看评论(24)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感觉就是很有希望,但是限制于实验条件和研究的精细化、完备化程度,这个材料的特性,工艺目前还没有被完掌握。就像古代人不知道钢和铁的根本区别是含碳量的不同一样,这个材料还是很有潜力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个人愚见

感觉就是很有希望,但是限制于实验条件和研究的精细化、完备化程度,这个材料的特性,工艺目前还没有被完掌握。就像古代人不知道钢和铁的根本区别是含碳量的不同一样,这个材料还是很有潜力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个人愚见

亮了(1448)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看这个故事,即使不真但是可能有点东西,但是有多有少就看后面故事的继续了。

看这个故事,即使不真但是可能有点东西,但是有多有少就看后面故事的继续了。

亮了(417)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大木头脑袋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看这种小道消息没用的,看资本市场,看证券市场。这是最直观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在官方消息出来前。市场肯定已经搞了一波大的了。

看这种小道消息没用的,看资本市场,看证券市场。这是最直观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在官方消息出来前。市场肯定已经搞了一波大的了。

你当资本万能呢?科学界还没鉴定出真假,你资本就能鉴定是吧?你资本顶多凭借信息差割割韭菜,现在科学界的信息还没定数吧。

你当资本万能呢?科学界还没鉴定出真假,你资本就能鉴定是吧?你资本顶多凭借信息差割割韭菜,现在科学界的信息还没定数吧。

亮了(618)
回复
查看评论(9)
引用 @杰西卡晨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超导会在超低温环境下被发现?因为在超低温下粒子的状态比常温相对稳定,使得电子传输更平顺平稳,所以在超低温下超导现象会被发现。但你说超导只能在超低温环境下出现吗?理论上就不一定吧?只能说超低温使得材料粒子更稳定,更稳定的粒子实现了超导。那理论上是不是就可能存在一种材料,在常温条件或者液氮条件下就稳定?这种可能性很大吧?换句话说室温超导理论上就是能够实现的,只不过这种材料还没合成或者被发现。我说的或许在科学角度上不太严谨,但怎么也比你空说一句秦始皇稍微有点逻辑吧?或者说你觉得我上述表述哪里有舔韩媚外让你不舒服了?

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超导会在超低温环境下被发现?因为在超低温下粒子的状态比常温相对稳定,使得电子传输更平顺平稳,所以在超低温下超导现象会被发现。
但你说超导只能在超低温环境下出现吗?理论上就不一定吧?只能说超低温使得材料粒子更稳定,更稳定的粒子实现了超导。那理论上是不是就可能存在一种材料,在常温条件或者液氮条件下就稳定?这种可能性很大吧?换句话说室温超导理论上就是能够实现的,只不过这种材料还没合成或者被发现。
我说的或许在科学角度上不太严谨,但怎么也比你空说一句秦始皇稍微有点逻辑吧?或者说你觉得我上述表述哪里有舔韩媚外让你不舒服了?

你给他说这么多干啥,他懂吗也可能都不习惯看这么多字

你给他说这么多干啥,他懂吗也可能都不习惯看这么多字

亮了(356)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神在仰望我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看简介的话被崔英植和这俩学生感动到了怎么回事儿?

看简介的话被崔英植和这俩学生感动到了怎么回事儿?

亮了(549)
回复
查看评论(5)
引用 @池竹肆宇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国内研究所试着复制了,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现象,但是好像还是不行,不过有个新的方向也很不错了,世界太需要一次科技进步了。

[图片]

查看更多

国内研究所试着复制了,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现象,但是好像还是不行,不过有个新的方向也很不错了,世界太需要一次科技进步了。

我看到的国内超导大牛的说法是有一些超导特性,但是非常微弱。他说也许可以把它定义成“类超导”材料。

我看到的国内超导大牛的说法是有一些超导特性,但是非常微弱。他说也许可以把它定义成“类超导”材料。

亮了(356)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不知道,个人从逻辑角度感觉可能是真的,应该是合成物里面有超导的成分但是纯度不高,合成应该也很不容易要看运气吧,起码他们手上的样品应该没问题。不过一切都说不好,现在lk出来发声了说是愿意把手上的样品拿出来给大家检测,反正我们就抱着吃瓜心态看就是了

不知道,个人从逻辑角度感觉可能是真的,应该是合成物里面有超导的成分但是纯度不高,合成应该也很不容易要看运气吧,起码他们手上的样品应该没问题。不过一切都说不好,现在lk出来发声了说是愿意把手上的样品拿出来给大家检测,反正我们就抱着吃瓜心态看就是了

亮了(472)
回复
引用 @myTestHeap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倒是乐观很多。。我觉得有点戏。。感觉真正做了实验的都说有抗磁性。。。。。需要进一步做哈实验。。。

我倒是乐观很多。。我觉得有点戏。。感觉真正做了实验的都说有抗磁性。。。。。需要进一步做哈实验。。。

铜本身就有抗磁性,你把一个带抗磁性的材料炼金进去有抗磁性不是太合理了么。

就跟你拿铁和其他材料炼了个金最后你发现能被磁铁吸起来一点,这时候你会觉得你这个材料很了不起么

铜本身就有抗磁性,你把一个带抗磁性的材料炼金进去有抗磁性不是太合理了么。

就跟你拿铁和其他材料炼了个金最后你发现能被磁铁吸起来一点,这时候你会觉得你这个材料很了不起么

亮了(348)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杜兰特隔扣斯嘉丽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看简介的话被崔英植和这俩学生感动到了怎么回事儿?

[图片]

查看更多

看简介的话被崔英植和这俩学生感动到了怎么回事儿?

很多研究都是这么来的。甚至要许多年后才有成果。但被人为干扰了。

很多研究都是这么来的。甚至要许多年后才有成果。但被人为干扰了。

亮了(216)
回复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但是是撞出来的,现在怎么撞的不清楚

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但是是撞出来的,现在怎么撞的不清楚

亮了(207)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吹毛求了个疵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奸笑][奸笑]大佬的名誉哈哈哈,就我在美国博士所见所闻,学术圈这群人,天下乌鸦一般黑

[奸笑][奸笑]大佬的名誉哈哈哈,就我在美国博士所见所闻,学术圈这群人,天下乌鸦一般黑

如果这次完全是假的,kim就身败名裂了,他可能是韩裔搞物理的最顶尖几个人,学术生涯在这赌,你要吹牛b也得长个脑子

如果这次完全是假的,kim就身败名裂了,他可能是韩裔搞物理的最顶尖几个人,学术生涯在这赌,你要吹牛b也得长个脑子

亮了(398)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Desperadoho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kim一听就像是姓金的韩国人。。

这kim一听就像是姓金的韩国人。。

本来就是韩国人啊

本来就是韩国人啊

亮了(192)
回复
引用 @myTestHeap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民科算不上,有个发nature 的顶级大佬叫kim的给他们背书,第二篇论文有他名字。。。

民科算不上,有个发nature 的顶级大佬叫kim的给他们背书,第二篇论文有他名字。。。

这kim一听就像是姓金的韩国人。。

这kim一听就像是姓金的韩国人。。

亮了(292)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纽菲尔德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看到的国内超导大牛的说法是有一些超导特性,但是非常微弱。他说也许可以把它定义成“类超导”材料。

我看到的国内超导大牛的说法是有一些超导特性,但是非常微弱。他说也许可以把它定义成“类超导”材料。

我看的那个研究所报告好像也是这么说的,有一定概率触发超导特性,很不稳定,不过他们还在尝试研究和优化,希望有好消息。

我看的那个研究所报告好像也是这么说的,有一定概率触发超导特性,很不稳定,不过他们还在尝试研究和优化,希望有好消息。

亮了(168)
回复
引用 @弃羽66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死之后继续研究,在完美实现前不要让世界知道它的存在,这个台词确实很戏剧化

[图片]

查看更多

我死之后继续研究,在完美实现前不要让世界知道它的存在,这个台词确实很戏剧化

很像,动漫里面的台词啊

很像,动漫里面的台词啊

亮了(164)
回复
引用 @雪落长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科学很多时候就是撞大运,不然谁能相信胶带沾出单层石墨烯。

科学很多时候就是撞大运,不然谁能相信胶带沾出单层石墨烯。

还能得诺贝尔奖!又是抛光机又是电子显微镜什么的,花那么大劲,原来两块钱的胶带就能解决问题。

还能得诺贝尔奖!又是抛光机又是电子显微镜什么的,花那么大劲,原来两块钱的胶带就能解决问题。

亮了(139)
回复
引用 @混世松鼠大魔王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多大的大佬也得看复现

[图片]

查看更多

多大的大佬也得看复现

大佬赌上了自己的名誉出来说各大实验室一个月内会陆续成功复现,他也可以为各大实验室提供帮助。从逻辑上我是相信的

大佬赌上了自己的名誉出来说各大实验室一个月内会陆续成功复现,他也可以为各大实验室提供帮助。从逻辑上我是相信的

亮了(338)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myTestHeap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民科算不上,有个发nature 的顶级大佬叫kim的给他们背书,第二篇论文有他名字。。。

民科算不上,有个发nature 的顶级大佬叫kim的给他们背书,第二篇论文有他名字。。。

多大的大佬也得看复现

多大的大佬也得看复现

亮了(142)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韩国这下是不是要出诺奖了

韩国这下是不是要出诺奖了

要是最后真的是常温超导,那诺贝尔发明那点东西属于是碰瓷

要是最后真的是常温超导,那诺贝尔发明那点东西属于是碰瓷

亮了(138)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弃羽66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但是是撞出来的,现在怎么撞的不清楚

[图片]

查看更多

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但是是撞出来的,现在怎么撞的不清楚

科学很多时候就是撞大运,不然谁能相信胶带沾出单层石墨烯。

科学很多时候就是撞大运,不然谁能相信胶带沾出单层石墨烯。

亮了(130)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吹毛求了个疵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奸笑][奸笑]大佬的名誉哈哈哈,就我在美国博士所见所闻,学术圈这群人,天下乌鸦一般黑

[奸笑][奸笑]大佬的名誉哈哈哈,就我在美国博士所见所闻,学术圈这群人,天下乌鸦一般黑

黑是黑,但黑的前提还名誉,学术界的名誉就相当于政治界的权力演艺界的名气,对他们而言名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一个学术界大佬能压上自己的名誉来为这件事站台,那么起码说明这是一条新路子,或者说他失了智了。

黑是黑,但黑的前提还名誉,学术界的名誉就相当于政治界的权力演艺界的名气,对他们而言名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一个学术界大佬能压上自己的名誉来为这件事站台,那么起码说明这是一条新路子,或者说他失了智了。

亮了(125)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神在仰望我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感谢科普,一下子就清晰了

感谢科普,一下子就清晰了

亮了(12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类似于这探测到座山里有金元素,但是挖不倒金子的感觉。

类似于这探测到座山里有金元素,但是挖不倒金子的感觉。

亮了(239)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杰西卡晨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到底是谁说口号了?我的逻辑是:超导现象需要非常稳定的粒子材料,这种稳定的记忆材料在超低温高压环境下容易获得。但是如果在常温常压下就有这种稳定的粒子材料,那超低温高压就不是必须条件。你说你是秦始皇的逻辑是什么?说出来让人信服啊?

到底是谁说口号了?
我的逻辑是:超导现象需要非常稳定的粒子材料,这种稳定的记忆材料在超低温高压环境下容易获得。但是如果在常温常压下就有这种稳定的粒子材料,那超低温高压就不是必须条件。
你说你是秦始皇的逻辑是什么?说出来让人信服啊?

你的逻辑很清晰 他就是个智商低下的杠精。。

你的逻辑很清晰 他就是个智商低下的杠精。。

亮了(119)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杰西卡晨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超导会在超低温环境下被发现?因为在超低温下粒子的状态比常温相对稳定,使得电子传输更平顺平稳,所以在超低温下超导现象会被发现。但你说超导只能在超低温环境下出现吗?理论上就不一定吧?只能说超低温使得材料粒子更稳定,更稳定的粒子实现了超导。那理论上是不是就可能存在一种材料,在常温条件或者液氮条件下就稳定?这种可能性很大吧?换句话说室温超导理论上就是能够实现的,只不过这种材料还没合成或者被发现。我说的或许在科学角度上不太严谨,但怎么也比你空说一句秦始皇稍微有点逻辑吧?或者说你觉得我上述表述哪里有舔韩媚外让你不舒服了?

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超导会在超低温环境下被发现?因为在超低温下粒子的状态比常温相对稳定,使得电子传输更平顺平稳,所以在超低温下超导现象会被发现。
但你说超导只能在超低温环境下出现吗?理论上就不一定吧?只能说超低温使得材料粒子更稳定,更稳定的粒子实现了超导。那理论上是不是就可能存在一种材料,在常温条件或者液氮条件下就稳定?这种可能性很大吧?换句话说室温超导理论上就是能够实现的,只不过这种材料还没合成或者被发现。
我说的或许在科学角度上不太严谨,但怎么也比你空说一句秦始皇稍微有点逻辑吧?或者说你觉得我上述表述哪里有舔韩媚外让你不舒服了?

逻辑清晰,有理有据,看着很舒服

逻辑清晰,有理有据,看着很舒服

亮了(103)
回复
引用 @神在仰望我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之前看老高小莫说世界每多少年会发现一个奇点颠覆人类的生活,下一次的奇点就在25年左右,世界会发生变化。主要他做视频都是讲的特别玄乎的东西,当个乐子看。不会真的有这种规律吧

之前看老高小莫说世界每多少年会发现一个奇点颠覆人类的生活,下一次的奇点就在25年左右,世界会发生变化。主要他做视频都是讲的特别玄乎的东西,当个乐子看。不会真的有这种规律吧

亮了(208)
回复
查看评论(7)
引用 @池竹肆宇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国内研究所试着复制了,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现象,但是好像还是不行,不过有个新的方向也很不错了,世界太需要一次科技进步了。

[图片]

查看更多

国内研究所试着复制了,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现象,但是好像还是不行,不过有个新的方向也很不错了,世界太需要一次科技进步了。

真想在有生只能见识一下科技飞升

真想在有生只能见识一下科技飞升

亮了(10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雪落长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科学很多时候就是撞大运,不然谁能相信胶带沾出单层石墨烯。

科学很多时候就是撞大运,不然谁能相信胶带沾出单层石墨烯。

所以他们折腾了这么多年撞出来两次已经很可以了,现在自己实在是撞不出来了,内部又出现问题,所以发论文让世界各大实验室帮他们复现,看看还能不能撞出来

所以他们折腾了这么多年撞出来两次已经很可以了,现在自己实在是撞不出来了,内部又出现问题,所以发论文让世界各大实验室帮他们复现,看看还能不能撞出来

亮了(94)
回复
引用 @雨花石与黑蝴蝶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感觉就是很有希望,但是限制于实验条件和研究的精细化、完备化程度,这个材料的特性,工艺目前还没有被完掌握。就像古代人不知道钢和铁的根本区别是含碳量的不同一样,这个材料还是很有潜力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个人愚见

[图片]

查看更多

感觉就是很有希望,但是限制于实验条件和研究的精细化、完备化程度,这个材料的特性,工艺目前还没有被完掌握。就像古代人不知道钢和铁的根本区别是含碳量的不同一样,这个材料还是很有潜力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个人愚见

应该说像中药能治病 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成分如何起的作用 比如青蒿 后来才提取出青蒿素

应该说像中药能治病 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成分如何起的作用 比如青蒿 后来才提取出青蒿素

亮了(9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神在仰望我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让我想起了美国一个人,说利用电可以让物体悬浮,写了一大堆论文,然后真公开演示的时候就不好使了,然后他一堆借口,以后几年又宣称在自己实验室成功了,但是之后再也没办法复刻,跟开玩笑似的

让我想起了美国一个人,说利用电可以让物体悬浮,写了一大堆论文,然后真公开演示的时候就不好使了,然后他一堆借口,以后几年又宣称在自己实验室成功了,但是之后再也没办法复刻,跟开玩笑似的

亮了(94)
回复
引用 @池竹肆宇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国内研究所试着复制了,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现象,但是好像还是不行,不过有个新的方向也很不错了,世界太需要一次科技进步了。

[图片]

查看更多

国内研究所试着复制了,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现象,但是好像还是不行,不过有个新的方向也很不错了,世界太需要一次科技进步了。

华中科技大学弄出来了一粒,有抗磁性,但不敢继续验证了,正在猛猛炼第三锅

华中科技大学弄出来了一粒,有抗磁性,但不敢继续验证了,正在猛猛炼第三锅

亮了(96)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韩国这下是不是要出诺奖了

韩国这下是不是要出诺奖了

常温超导怕是可以让诺贝尓奖变成lk奖 虽然理性考虑应该是假的 但是是真希望他是真的

常温超导怕是可以让诺贝尓奖变成lk奖 虽然理性考虑应该是假的 但是是真希望他是真的

亮了(82)
回复
引用 @弃羽66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华中科技大学弄出来了一粒,有抗磁性,但不敢继续验证了,正在猛猛炼第三锅

华中科技大学弄出来了一粒,有抗磁性,但不敢继续验证了,正在猛猛炼第三锅

估计全球各地都在猛炼。

估计全球各地都在猛炼。

亮了(83)
回复
查看评论(1)

基本算是没戏了

基本算是没戏了

亮了(77)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神在仰望我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大佬赌上了自己的名誉出来说各大实验室一个月内会陆续成功复现,他也可以为各大实验室提供帮助。从逻辑上我是相信的

大佬赌上了自己的名誉出来说各大实验室一个月内会陆续成功复现,他也可以为各大实验室提供帮助。从逻辑上我是相信的

目前来看,没有大牛出来一锤定音说是假的,大家还在跃跃欲试,好像是说韩国那边隐藏了步骤细节。

目前来看,没有大牛出来一锤定音说是假的,大家还在跃跃欲试,好像是说韩国那边隐藏了步骤细节。

亮了(83)
回复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起码他们自己觉得是真的,就是不知道其他实验室能否重复

起码他们自己觉得是真的,就是不知道其他实验室能否重复

亮了(81)
回复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嗯…怎么说呢,感觉除了国内的自媒体在吹其他地方半点风声没有的样子。跟上次印度佬的发布完全无法比

嗯…怎么说呢,感觉除了国内的自媒体在吹其他地方半点风声没有的样子。跟上次印度佬的发布完全无法比

亮了(81)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弃羽66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华中科技大学弄出来了一粒,有抗磁性,但不敢继续验证了,正在猛猛炼第三锅

华中科技大学弄出来了一粒,有抗磁性,但不敢继续验证了,正在猛猛炼第三锅

看评论区里说最差也是突破性的抗磁材料

看评论区里说最差也是突破性的抗磁材料

亮了(83)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DonCiC篮下滴神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民科民科民科民科棒子棒子棒子棒子棒子

[图片]

查看更多

民科民科民科民科棒子棒子棒子棒子棒子

8.1日15:55重磅更新:

全球首个公开成功复现

lk99

悬浮实验的实验室花落中国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公开成功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Sukbae Lee等人公布的首发视频要明显的多!

即:哔站up主 关山口男子技师,链接如下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4p4y1V7kS?-Arouter=story&buvid=Z740C2779F4AC2814780B800E70DF32109AD&is_story_h5=false&mid=TYGGWnGbNKcd5RvOveESKA%3D%3D&p=1&plat_i​m.bilibili.com/video/BV14p4y1V7kS?-Arouter=story&bu

作者:Atlantis-火蓝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49582/answer/3144011623

8.1日15:55重磅更新:

全球首个公开成功复现

lk99

悬浮实验的实验室花落中国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公开成功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Sukbae Lee等人公布的首发视频要明显的多!

即:哔站up主 关山口男子技师,链接如下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4p4y1V7kS?-Arouter=story&buvid=Z740C2779F4AC2814780B800E70DF32109AD&is_story_h5=false&mid=TYGGWnGbNKcd5RvOveESKA%3D%3D&p=1&plat_i​m.bilibili.com/video/BV14p4y1V7kS?-Arouter=story&bu

作者:Atlantis-火蓝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49582/answer/3144011623

亮了(78)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神在仰望我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你可以看一下知乎上有人梳理了事情的全过程,简直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超级简单说就是一切起源于L和K的导师崔东植在90年代提出的一个超导理论,但是和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切不被主流接受。崔东植的学生L和K(也就是论文里面的一作二作)1999 年在崔东植的实验室里意外合成出了第一块样品(LK-99的雏形),这块样品具有某种复合超导的特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重新制造出这个样品,甚至因为纯度太低而不法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2008年L和K在首尔地下室成立了二人小公司继续从事研究。2017年,导师崔东植去世,据说留下遗言“摆脱了,继续研究下去,在它完美的实现之前不要让世界看到它”。后面,同为高丽大学的教授Kwon权英完(也就是抢发第一批论文的三作)加入了团队 (任CTO) ,权英远以自己的地位和知名度拉来了投资,且为LK哥俩准备了高丽大学R&D中心的研究室。得到资助后,他们有了仪器 (ESR)来测试物体是否有超导性。经过一千多次不断重复烧制的实验,在2020年的时候K因为一次意外又重新烧成功了一份样品,通过回放监控发现是晶体管过程中破裂了正好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了氧气,终于解开了困扰了二十年的谜团。后面就是为了抢夺成果,权英远试图抛弃崔东植的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超导现象,和LK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在2020年的时候他们投稿过一次,但是因为过于粗糙,同时同年印度人的室温超导作假被撤稿,导致他们投稿失败。为了成功投稿,LK联系了韩裔美国教授金教授(也就是第二篇论文后面的作者)来背书,他是研究超导体的大牛,论文引用一万+的,在他的帮助下研究进展很快,但是论文也还没有完善还没到可以发的时候。后面就是到了四个月前,权英远被提出了团队,所以他抢发了一篇只有LK和他三个作者的论文,但是因为他确实没啥贡献比较打酱油,所以论文很粗糙,各种数据也很不完善。LK马上联系了美国的金教授,被迫整理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发表(但是其实也还没有到特别完善的地步)。

这次团队分裂好像因为诺贝尔奖只能署名三人,他们引入那个kim后把投资人挤出去了,所以投资人急了提前发表了

这次团队分裂好像因为诺贝尔奖只能署名三人,他们引入那个kim后把投资人挤出去了,所以投资人急了提前发表了

亮了(80)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弃羽66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死之后继续研究,在完美实现前不要让世界知道它的存在,这个台词确实很戏剧化

[图片]

查看更多

我死之后继续研究,在完美实现前不要让世界知道它的存在,这个台词确实很戏剧化

翻译的锅,就跟许秀名言一样

翻译的锅,就跟许秀名言一样

亮了(70)
回复
引用 @大木头脑袋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看这种小道消息没用的,看资本市场,看证券市场。这是最直观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在官方消息出来前。市场肯定已经搞了一波大的了。

看这种小道消息没用的,看资本市场,看证券市场。这是最直观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在官方消息出来前。市场肯定已经搞了一波大的了。

市场不一样要等实验室出真假结果。。

唯一不同的,市场可以提前炒概念,消息出来不论真假相关股就被炒开了

市场不一样要等实验室出真假结果。。

唯一不同的,市场可以提前炒概念,消息出来不论真假相关股就被炒开了

亮了(101)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只缘妖雾又重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图片]

查看更多

所以,到底是真的假的

b站有一个叫关山口男子技师的up主也在复现,看评论区他解释了很多东西,只能说至少这次韩国人没造假

b站有一个叫关山口男子技师的up主也在复现,看评论区他解释了很多东西,只能说至少这次韩国人没造假

亮了(6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百事可乐9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高等文明给我们设定的定时跳跃点。。。

高等文明给我们设定的定时跳跃点。。。

新资料片按时上线,新等级,新角色,新格局,快来一起玩吧。

新资料片按时上线,新等级,新角色,新格局,快来一起玩吧。

亮了(6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devilaimy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当资本万能呢?科学界还没鉴定出真假,你资本就能鉴定是吧?你资本顶多凭借信息差割割韭菜,现在科学界的信息还没定数吧。

你当资本万能呢?科学界还没鉴定出真假,你资本就能鉴定是吧?你资本顶多凭借信息差割割韭菜,现在科学界的信息还没定数吧。

难得见这么明白的,资本主要是指商人资本,它只能干把已有的东西,利用信息差和空间差来谋利的活

难得见这么明白的,资本主要是指商人资本,它只能干把已有的东西,利用信息差和空间差来谋利的活

亮了(61)
回复

全部回帖

收起

之前有一个科普,韩国这个就是认真的民科

之前有一个科普,韩国这个就是认真的民科

亮了(73)
回复
查看评论(1)

看这种小道消息没用的,看资本市场,看证券市场。这是最直观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在官方消息出来前。市场肯定已经搞了一波大的了。

看这种小道消息没用的,看资本市场,看证券市场。这是最直观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在官方消息出来前。市场肯定已经搞了一波大的了。

亮了(295)
回复
查看评论(5)

问就是再等三四天

问就是再等三四天

亮了(15)
回复

基本算是没戏了

基本算是没戏了

亮了(77)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建工集团总经理唐小虎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之前有一个科普,韩国这个就是认真的民科

[图片]

查看更多

之前有一个科普,韩国这个就是认真的民科

民科算不上,有个发nature 的顶级大佬叫kim的给他们背书,第二篇论文有他名字。。。

民科算不上,有个发nature 的顶级大佬叫kim的给他们背书,第二篇论文有他名字。。。

亮了(1898)
回复
查看评论(4)

这种程度的突破如果是真的,那么哪怕不关心科学发展的人也都会知道

这种程度的突破如果是真的,那么哪怕不关心科学发展的人也都会知道

亮了(2)
回复
引用 @粉面菜蛋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基本算是没戏了

[图片]

查看更多

基本算是没戏了

我倒是乐观很多。。我觉得有点戏。。感觉真正做了实验的都说有抗磁性。。。。。需要进一步做哈实验。。。

我倒是乐观很多。。我觉得有点戏。。感觉真正做了实验的都说有抗磁性。。。。。需要进一步做哈实验。。。

亮了(22)
回复
查看评论(2)

已经出结果的实验室,没发现抗磁性。陆续还会有其他实验室公布结果。

已经出结果的实验室,没发现抗磁性。陆续还会有其他实验室公布结果。

亮了(15)
回复

做完的实验室应该都是没验证成功的,然后等着看同行有没有成功的,不然早就爆出来了

做完的实验室应该都是没验证成功的,然后等着看同行有没有成功的,不然早就爆出来了

亮了(8)
回复

室温超导这东西,去年到前几个月,美国科学家就有提出,被推翻,又反转好几次了,我是对这个不乐观。
能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感觉就是因为他是韩国人提出的。

室温超导这东西,去年到前几个月,美国科学家就有提出,被推翻,又反转好几次了,我是对这个不乐观。
能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感觉就是因为他是韩国人提出的。

亮了(12)
回复
查看评论(1)

国外热度很低 可信度不高

国外热度很低 可信度不高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myTestHeap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倒是乐观很多。。我觉得有点戏。。感觉真正做了实验的都说有抗磁性。。。。。需要进一步做哈实验。。。

我倒是乐观很多。。我觉得有点戏。。感觉真正做了实验的都说有抗磁性。。。。。需要进一步做哈实验。。。

毫安级的电流,就算是真的,未必有用……

毫安级的电流,就算是真的,未必有用……

亮了(5)
回复
查看评论(1)

亮了(61)
回复
引用 @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你猜如果常温超导材料真的被发现,最大的受益国是哪个?

你猜如果常温超导材料真的被发现,最大的受益国是哪个?

亮了(19)
回复
引用 @粉面菜蛋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基本算是没戏了

[图片]

查看更多

基本算是没戏了

hxd你名字这款泡面到底好吃吗

hxd你名字这款泡面到底好吃吗

亮了(6)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LuckyCotton2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hxd你名字这款泡面到底好吃吗

hxd你名字这款泡面到底好吃吗

讲真的,我吃过很多泡面,粉面菜蛋真的很一般……只要是里面同时有面,粉,蛋,三样全是我最爱的,而且比其他稀有口味的贵了仅仅1-2块钱,所以我对这玩意挺有好感。但是真论味道,这玩意挺一般的

讲真的,我吃过很多泡面,粉面菜蛋真的很一般……只要是里面同时有面,粉,蛋,三样全是我最爱的,而且比其他稀有口味的贵了仅仅1-2块钱,所以我对这玩意挺有好感。但是真论味道,这玩意挺一般的

亮了(9)
回复
引用 @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超导会在超低温环境下被发现?因为在超低温下粒子的状态比常温相对稳定,使得电子传输更平顺平稳,所以在超低温下超导现象会被发现。
但你说超导只能在超低温环境下出现吗?理论上就不一定吧?只能说超低温使得材料粒子更稳定,更稳定的粒子实现了超导。那理论上是不是就可能存在一种材料,在常温条件或者液氮条件下就稳定?这种可能性很大吧?换句话说室温超导理论上就是能够实现的,只不过这种材料还没合成或者被发现。
我说的或许在科学角度上不太严谨,但怎么也比你空说一句秦始皇稍微有点逻辑吧?或者说你觉得我上述表述哪里有舔韩媚外让你不舒服了?

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超导会在超低温环境下被发现?因为在超低温下粒子的状态比常温相对稳定,使得电子传输更平顺平稳,所以在超低温下超导现象会被发现。
但你说超导只能在超低温环境下出现吗?理论上就不一定吧?只能说超低温使得材料粒子更稳定,更稳定的粒子实现了超导。那理论上是不是就可能存在一种材料,在常温条件或者液氮条件下就稳定?这种可能性很大吧?换句话说室温超导理论上就是能够实现的,只不过这种材料还没合成或者被发现。
我说的或许在科学角度上不太严谨,但怎么也比你空说一句秦始皇稍微有点逻辑吧?或者说你觉得我上述表述哪里有舔韩媚外让你不舒服了?

亮了(1237)
回复
查看评论(9)
引用 @idols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室温超导这东西,去年到前几个月,美国科学家就有提出,被推翻,又反转好几次了,我是对这个不乐观。能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感觉就是因为他是韩国人提出的。

室温超导这东西,去年到前几个月,美国科学家就有提出,被推翻,又反转好几次了,我是对这个不乐观。
能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感觉就是因为他是韩国人提出的。

那个好歹是室温超高压,
这个是室温常压……

那个好歹是室温超高压,
这个是室温常压……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1)
Re:常温超导这个事情现在咋说啊。。。2023.7.31
虎扑游戏中心
步行街主干道最热帖
又看到有人吹梅西中柱了,我科普下,中柱属于射偏,连射正都不算。
如何看待农夫山泉也出绿瓶纯净水这件事
认识一下,交个朋友
武大郎向仙人许愿变得人高马大后
扒一扒新西兰的真实情况,网上说的那么好是真的吗?
电商格局彻底被改写
中国最具统治力的影视演员?
演唱会遇人工增雨引发部分粉丝不满,徐州气象: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保障农业抗旱
妹妹高考成绩出来了,想问下南航的航空航天器怎么样啊
隐形冠军!不起眼却不简单的大学
步行街主干道最新帖
(求助)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高考完了,是民办本科还是铁路大专?
大家平时外卖一般吃什么?花多少?
当我们遇到更好的人时,却发现已经用完了最好的自己。
专业
这是程序员还是大爷?
那个真空玩具好猛,几秒就到最大值
jr们我有一个志愿填报的很重要问题!求解!
2024届高考生有什么好点的专业吗?
是不是XX把皇里队带到不属于它的高度,看看皇里队的哪个球员,是国家队的核心球员取得国家大赛冠军了吗,离开了这个利益共同体,所有球员都在慕洲杯美洲杯拉胯了,过去十年,在欧冠赛场,皇里获利程度史上第一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