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是真舍不得杀自己五岁的孙子吗?

回复/ 42135023 浏览
兰尼斯特詹姆(23级)楼主2022-05-30 19:13:09发布于江苏
石虎是真舍不得杀自己五岁的孙子吗?兰尼斯特詹姆 发表在历史区 https://bbs.hupu.com/history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这个也不算矛盾吧。

石虎:我不想杀这个孙子了。

大臣:你都把他全家杀了,还把他爹虐得那么惨,不杀他就是养虎为患啊。

说到此处,石虎想到自己是咋虐杀石宣的,万一把这孙子养大了,自己可能也要遭一样的罪了,也只能顺着大臣的意思了。


史料可能是没描写那么细。

这个也不算矛盾吧。

石虎:我不想杀这个孙子了。

大臣:你都把他全家杀了,还把他爹虐得那么惨,不杀他就是养虎为患啊。

说到此处,石虎想到自己是咋虐杀石宣的,万一把这孙子养大了,自己可能也要遭一样的罪了,也只能顺着大臣的意思了。


史料可能是没描写那么细。

亮了(336)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有错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两晋十六国以降到隋的很多皇帝不能以常理夺之,况且石虎又是里面癫狂的佼佼者之一,其实并不奇怪,就像高洋杀爱姬取琵琶骨,然后又大哭,这他到底是爱不爱这个爱姬呢?

两晋十六国以降到隋的很多皇帝不能以常理夺之,况且石虎又是里面癫狂的佼佼者之一,其实并不奇怪,就像高洋杀爱姬取琵琶骨,然后又大哭,这他到底是爱不爱这个爱姬呢?

亮了(183)
回复
查看评论(2)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亮了(195)
回复
查看评论(8)

这种事情显然并不矛盾,有些事情你情感上不想做,但理智告诉你不做不行。
一个合格的阵营领袖必须有一眼看破事物本质的能力,并克服情感上的阻力,迅速分析出利弊。
否则只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手下,不需要复旦责任,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只需要执行命令。

例如曹操坑杀俘虏,马超郑成功弃父,刘邦扔孩子,刘备抛妻弃子女。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扔掉的那些亲生孩子。

这种事情显然并不矛盾,有些事情你情感上不想做,但理智告诉你不做不行。
一个合格的阵营领袖必须有一眼看破事物本质的能力,并克服情感上的阻力,迅速分析出利弊。
否则只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手下,不需要复旦责任,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只需要执行命令。

例如曹操坑杀俘虏,马超郑成功弃父,刘邦扔孩子,刘备抛妻弃子女。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扔掉的那些亲生孩子。

亮了(75)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一针见血周玄毅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两晋十六国以降到隋的很多皇帝不能以常理夺之,况且石虎又是里面癫狂的佼佼者之一,其实并不奇怪,就像高洋杀爱姬取琵琶骨,然后又大哭,这他到底是爱不爱这个爱姬呢?

两晋十六国以降到隋的很多皇帝不能以常理夺之,况且石虎又是里面癫狂的佼佼者之一,其实并不奇怪,就像高洋杀爱姬取琵琶骨,然后又大哭,这他到底是爱不爱这个爱姬呢?

应该是近亲结婚太多了,多少带点精神问题

应该是近亲结婚太多了,多少带点精神问题

亮了(64)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有错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个不难理解。

石虎杀了儿子全家,如果留下孙子难免长大会报仇,所以他犹豫中并不下令。

同理,行刑官已经杀了他儿子全家,如果留下孙子不死,那么孩子长大肯定要将他满门杀光。

趁着石虎没下令赦免,赶紧斩草除根。

这个不难理解。

石虎杀了儿子全家,如果留下孙子难免长大会报仇,所以他犹豫中并不下令。

同理,行刑官已经杀了他儿子全家,如果留下孙子不死,那么孩子长大肯定要将他满门杀光。

趁着石虎没下令赦免,赶紧斩草除根。

亮了(65)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robinlee2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应该是近亲结婚太多了,多少带点精神问题

应该是近亲结婚太多了,多少带点精神问题

那个时期上层人均磕五石散,嗨大了

那个时期上层人均磕五石散,嗨大了

亮了(48)
回复

史家的态度非常微妙,谋逆要杀全家,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则,不能说石虎杀得不对,但儒家讲究仁义,杀亲人是政治不正确,这种两难的案例非常极端,因此必须写下来,让年轻人自己去想想,石虎杀孙对还是不对。

实际这是个教书用的材料了。

史家的态度非常微妙,谋逆要杀全家,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则,不能说石虎杀得不对,但儒家讲究仁义,杀亲人是政治不正确,这种两难的案例非常极端,因此必须写下来,让年轻人自己去想想,石虎杀孙对还是不对。

实际这是个教书用的材料了。

亮了(59)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罗长功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杀儿子没斩草除根的多的去吧,孙子长大后和爷爷的关系也还可以

杀儿子没斩草除根的多的去吧,孙子长大后和爷爷的关系也还可以

下手的人呢?杀不了爷爷拿你这个行刑官的人头出出气行不行?

下手的人呢?杀不了爷爷拿你这个行刑官的人头出出气行不行?

亮了(31)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有错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随便传句话都可能添油加醋,更何况多少年后的文人杜撰了

随便传句话都可能添油加醋,更何况多少年后的文人杜撰了

亮了(27)
回复
引用 @有错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也得看什么时候,中年晚年人可不一样,石虎残暴没有任何疑问

也得看什么时候,中年晚年人可不一样,石虎残暴没有任何疑问

亮了(24)
回复
引用 @齐王丶韩信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也不算矛盾吧。石虎:我不想杀这个孙子了。大臣:你都把他全家杀了,还把他爹虐得那么惨,不杀他就是养虎为患啊。说到此处,石虎想到自己是咋虐杀石宣的,万一把这孙子养大了,自己可能也要遭一样的罪了,也只能顺着大臣的意思了。史料可能是没描写那么细。

这个也不算矛盾吧。

石虎:我不想杀这个孙子了。

大臣:你都把他全家杀了,还把他爹虐得那么惨,不杀他就是养虎为患啊。

说到此处,石虎想到自己是咋虐杀石宣的,万一把这孙子养大了,自己可能也要遭一样的罪了,也只能顺着大臣的意思了。


史料可能是没描写那么细。

养虎为患?咔嚓,这个大臣也没了…(石虎的统治下,虎要说成兽,避讳他的名字)

养虎为患?咔嚓,这个大臣也没了…(石虎的统治下,虎要说成兽,避讳他的名字)

亮了(42)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有错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李元璋杀了多少人?被杀的人里面他的子孙我记得是一个没有

李元璋杀了多少人?被杀的人里面他的子孙我记得是一个没有

亮了(13)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banditsm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李元璋杀了多少人?被杀的人里面他的子孙我记得是一个没有

李元璋杀了多少人?被杀的人里面他的子孙我记得是一个没有

这特么李元璋是哪位?你把明太祖姓都给改了?

这特么李元璋是哪位?你把明太祖姓都给改了?

亮了(14)
回复
查看评论(2)

全部回帖

收起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亮了(195)
回复
查看评论(8)
引用 @有错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也得看什么时候,中年晚年人可不一样,石虎残暴没有任何疑问

也得看什么时候,中年晚年人可不一样,石虎残暴没有任何疑问

亮了(24)
回复

这种事情显然并不矛盾,有些事情你情感上不想做,但理智告诉你不做不行。
一个合格的阵营领袖必须有一眼看破事物本质的能力,并克服情感上的阻力,迅速分析出利弊。
否则只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手下,不需要复旦责任,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只需要执行命令。

例如曹操坑杀俘虏,马超郑成功弃父,刘邦扔孩子,刘备抛妻弃子女。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扔掉的那些亲生孩子。

这种事情显然并不矛盾,有些事情你情感上不想做,但理智告诉你不做不行。
一个合格的阵营领袖必须有一眼看破事物本质的能力,并克服情感上的阻力,迅速分析出利弊。
否则只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手下,不需要复旦责任,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只需要执行命令。

例如曹操坑杀俘虏,马超郑成功弃父,刘邦扔孩子,刘备抛妻弃子女。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扔掉的那些亲生孩子。

亮了(75)
回复
查看评论(2)

看了魔法师?

看了魔法师?

亮了(1)
回复

史家的态度非常微妙,谋逆要杀全家,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则,不能说石虎杀得不对,但儒家讲究仁义,杀亲人是政治不正确,这种两难的案例非常极端,因此必须写下来,让年轻人自己去想想,石虎杀孙对还是不对。

实际这是个教书用的材料了。

史家的态度非常微妙,谋逆要杀全家,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则,不能说石虎杀得不对,但儒家讲究仁义,杀亲人是政治不正确,这种两难的案例非常极端,因此必须写下来,让年轻人自己去想想,石虎杀孙对还是不对。

实际这是个教书用的材料了。

亮了(59)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有错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随便传句话都可能添油加醋,更何况多少年后的文人杜撰了

随便传句话都可能添油加醋,更何况多少年后的文人杜撰了

亮了(27)
回复

这个也不算矛盾吧。

石虎:我不想杀这个孙子了。

大臣:你都把他全家杀了,还把他爹虐得那么惨,不杀他就是养虎为患啊。

说到此处,石虎想到自己是咋虐杀石宣的,万一把这孙子养大了,自己可能也要遭一样的罪了,也只能顺着大臣的意思了。


史料可能是没描写那么细。

这个也不算矛盾吧。

石虎:我不想杀这个孙子了。

大臣:你都把他全家杀了,还把他爹虐得那么惨,不杀他就是养虎为患啊。

说到此处,石虎想到自己是咋虐杀石宣的,万一把这孙子养大了,自己可能也要遭一样的罪了,也只能顺着大臣的意思了。


史料可能是没描写那么细。

亮了(336)
回复
查看评论(3)

杀-不想杀-唉还是杀了吧,而且还不如考虑考虑为什么他这孙子能跑过去抱着他的大腿,士兵干什么用的

杀-不想杀-唉还是杀了吧,而且还不如考虑考虑为什么他这孙子能跑过去抱着他的大腿,士兵干什么用的

亮了(0)
回复
引用 @桥下刻章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史家的态度非常微妙,谋逆要杀全家,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则,不能说石虎杀得不对,但儒家讲究仁义,杀亲人是政治不正确,这种两难的案例非常极端,因此必须写下来,让年轻人自己去想想,石虎杀孙对还是不对。

实际这是个教书用的材料了。

史家的态度非常微妙,谋逆要杀全家,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则,不能说石虎杀得不对,但儒家讲究仁义,杀亲人是政治不正确,这种两难的案例非常极端,因此必须写下来,让年轻人自己去想想,石虎杀孙对还是不对。

实际这是个教书用的材料了。

还是双标。谋逆是要诛九族的。谋逆者的父亲该不该杀?兄弟该不该杀?皇子谋反,亲爹不杀,把老丈人一家杀了,这算啥啊

还是双标。谋逆是要诛九族的。谋逆者的父亲该不该杀?兄弟该不该杀?皇子谋反,亲爹不杀,把老丈人一家杀了,这算啥啊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1)

就是想杀的,手足相残,外儒内法,虚伪得很,要不然为什么要改制呢。另外跟人也有关,很多在曹操那不得不杀的,到刘备这儿都能不杀。

就是想杀的,手足相残,外儒内法,虚伪得很,要不然为什么要改制呢。另外跟人也有关,很多在曹操那不得不杀的,到刘备这儿都能不杀。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鹰的眼睛sky新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就是想杀的,手足相残,外儒内法,虚伪得很,要不然为什么要改制呢。另外跟人也有关,很多在曹操那不得不杀的,到刘备这儿都能不杀。

就是想杀的,手足相残,外儒内法,虚伪得很,要不然为什么要改制呢。另外跟人也有关,很多在曹操那不得不杀的,到刘备这儿都能不杀。

跟外儒内法搭不上边,石虎还信佛呢,结果杀儿子属他花样多

跟外儒内法搭不上边,石虎还信佛呢,结果杀儿子属他花样多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有错么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这里我也有疑问,石虎这种皇帝,哪天不高兴找个理由比如左脚先迈进宫门什么的就杀你全家。这种领导底下的执法官哪里敢这样自作主张。要么这段历史是假的,石虎并没有留情。要么石虎不是像记载的那么残暴,被后人黑了。

两晋十六国以降到隋的很多皇帝不能以常理夺之,况且石虎又是里面癫狂的佼佼者之一,其实并不奇怪,就像高洋杀爱姬取琵琶骨,然后又大哭,这他到底是爱不爱这个爱姬呢?

两晋十六国以降到隋的很多皇帝不能以常理夺之,况且石虎又是里面癫狂的佼佼者之一,其实并不奇怪,就像高洋杀爱姬取琵琶骨,然后又大哭,这他到底是爱不爱这个爱姬呢?

亮了(183)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一针见血周玄毅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两晋十六国以降到隋的很多皇帝不能以常理夺之,况且石虎又是里面癫狂的佼佼者之一,其实并不奇怪,就像高洋杀爱姬取琵琶骨,然后又大哭,这他到底是爱不爱这个爱姬呢?

两晋十六国以降到隋的很多皇帝不能以常理夺之,况且石虎又是里面癫狂的佼佼者之一,其实并不奇怪,就像高洋杀爱姬取琵琶骨,然后又大哭,这他到底是爱不爱这个爱姬呢?

应该是近亲结婚太多了,多少带点精神问题

应该是近亲结婚太多了,多少带点精神问题

亮了(64)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三阵三德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种事情显然并不矛盾,有些事情你情感上不想做,但理智告诉你不做不行。一个合格的阵营领袖必须有一眼看破事物本质的能力,并克服情感上的阻力,迅速分析出利弊。否则只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手下,不需要复旦责任,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只需要执行命令。例如曹操坑杀俘虏,马超郑成功弃父,刘邦扔孩子,刘备抛妻弃子女。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扔掉的那些亲生孩子。

这种事情显然并不矛盾,有些事情你情感上不想做,但理智告诉你不做不行。
一个合格的阵营领袖必须有一眼看破事物本质的能力,并克服情感上的阻力,迅速分析出利弊。
否则只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手下,不需要复旦责任,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只需要执行命令。

例如曹操坑杀俘虏,马超郑成功弃父,刘邦扔孩子,刘备抛妻弃子女。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扔掉的那些亲生孩子。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亮了(14)
回复
引用 @齐王丶韩信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也不算矛盾吧。石虎:我不想杀这个孙子了。大臣:你都把他全家杀了,还把他爹虐得那么惨,不杀他就是养虎为患啊。说到此处,石虎想到自己是咋虐杀石宣的,万一把这孙子养大了,自己可能也要遭一样的罪了,也只能顺着大臣的意思了。史料可能是没描写那么细。

这个也不算矛盾吧。

石虎:我不想杀这个孙子了。

大臣:你都把他全家杀了,还把他爹虐得那么惨,不杀他就是养虎为患啊。

说到此处,石虎想到自己是咋虐杀石宣的,万一把这孙子养大了,自己可能也要遭一样的罪了,也只能顺着大臣的意思了。


史料可能是没描写那么细。

养虎为患?咔嚓,这个大臣也没了…(石虎的统治下,虎要说成兽,避讳他的名字)

养虎为患?咔嚓,这个大臣也没了…(石虎的统治下,虎要说成兽,避讳他的名字)

亮了(42)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桥下刻章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史家的态度非常微妙,谋逆要杀全家,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则,不能说石虎杀得不对,但儒家讲究仁义,杀亲人是政治不正确,这种两难的案例非常极端,因此必须写下来,让年轻人自己去想想,石虎杀孙对还是不对。

实际这是个教书用的材料了。

史家的态度非常微妙,谋逆要杀全家,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则,不能说石虎杀得不对,但儒家讲究仁义,杀亲人是政治不正确,这种两难的案例非常极端,因此必须写下来,让年轻人自己去想想,石虎杀孙对还是不对。

实际这是个教书用的材料了。

史书就是教材,里面的内容太多宣传价值观的东西了,一件事情,来个春秋笔法

史书就是教材,里面的内容太多宣传价值观的东西了,一件事情,来个春秋笔法

亮了(0)
回复
引用 @哥谭骑士蝙蝠侠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养虎为患?咔嚓,这个大臣也没了…(石虎的统治下,虎要说成兽,避讳他的名字)

养虎为患?咔嚓,这个大臣也没了…(石虎的统治下,虎要说成兽,避讳他的名字)

哈哈 还是你机灵啊

哈哈 还是你机灵啊

亮了(6)
回复

石虎有心赦免是臆想的

石虎有心赦免是臆想的

亮了(0)
回复
Re:石虎是真舍不得杀自己五岁的孙子吗?
虎扑游戏中心
历史区最热帖
虽然乾隆嘴上说皇爷爷历史第一,但他心里是否认为自己才是帝王历史第一?
最新全球上市公司总市值40强,什么水平?
历史上哪个皇帝的综合能力最强?
1444年神圣罗马帝国
你曾误解过哪个历史人物?
曹操仅仅是一个枭雄的原因之一是他做错了几件事
韩国人生活质量不错呀
亚洲八大名将
周瑜在中国的知名度如果是t1,谢玄的知名度大概在什么级别?
用中国古人对比梅西=嬴政的地位+李世民的能力+诸葛亮的人品
历史区最新帖
互联网那些正在消失的记忆。
这些洋人再厉害又怎样
按照西方标准 除了有魏蜀吴三个帝国 还有过魏公国 魏王国 汉中王国 吴王国
孙立人和李梅,懂得都懂
王志宇
我不管,二战第一名将必须是麦克阿瑟,谁来了也没用
朱德彭德怀
朱可夫
曹操仅仅是一个枭雄的原因之一是他做错了几件事
必然是烧烤大师–李梅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