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孙兴慜,欧洲的俱乐部平台是不是100%适合自己,自己是不是真的无可取代的。 对于亚洲人来说,可能真的一个孙兴慜可以给一群亚洲的孩子一个梦。 但是真要去实现这个梦,其中要付出的艰辛努力可想而知,而且这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境遇都是不同的。 有的起点很高,众星捧月,泯然众人。 欧洲一大堆青年才俊,为什么踢出来的也就那么几个。 真的强化国内的平台竞争力才是首要的,如果国内的联赛竞争力足够强,看看以前早期的国家队人才。 看看05那届虽然是昙花一现的国青,但是哪一个不是俱乐部中流砥柱的存在? 金字塔底层的人足够多,就不怕塔尖不够丰富。 武磊出国的时间虽然晚,但是他的球商和素质基本在国内是独一档的存在。 欧洲俱乐部也不傻,为什么要给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给球队带来帮助的人机会。 或者是给足了机会,却没有把握住。 有时候努力是一回事,但是努力转化成成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还有,或许不是中国人不适合踢球,而是我们本身的社会背景和人文交流的方式本身决定的。 我们很真正的融入西方文化,毕竟一只脚踏出去踩在的是别人的土地上。 我们不可能要别人都学习我们的文化,那时候是我们如何去融入。 下面这句话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爱听:中国人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是建立在对于自身文化竞争力和认知的不自信。 虽然这几年国家的强盛已经给国人充分的自信心,但是真的走出去,自己去面对文化的碰撞的时候。 天赋不再是最好的,甚至于对自我认知不足,再去面对世界的时候,真的剩下的只会是无力。 因为你在国内习惯了做优等生,或者塔尖上的人。 离开了国内,什么都不是。 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各个领域,其实都存在,我们看到的面还是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