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1.鲁迅说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礼教“吃人”,其实中国历史上,何止礼教“吃人”,人也吃人。
人吃人的事件,遍布史书记载。
2.北宋引进越南占城稻,粮食产量提高,奠定了工商业繁荣的基础。
3.清朝大面积种植番薯,促使人口大爆炸,乾隆时期,人口高达三亿,虽无饥荒,但也是一个饥饿的盛世。
4.1993年,粮票制度被废除,中国人才真正告别粮食短缺。化肥的使用,养活了14亿中国人。
5.把种地从农业逻辑切换到工业逻辑,粮食产量的提高就是无限的,从现代技术发展水平看,中国人永远告别了饥荒。
01
翻开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虽然现在很多人在网上喊穷,但这些人真不穷,真正穷的人,连网都上不了,连喊都没力气。
2020年,中国已经全面脱贫了,没穷人了,大家就别喊了。
脱贫,不是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房有车,而是吃饱穿暖。
中国整体上虽不富裕,但过日子还是可以的,别去攀比,幸福感就来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段子:什么是幸福?你老公的收入,比闺蜜的老公多一百块,那就是幸福。
让中国人吃饱这件事,可不简单。
中华五千年历史,人人吃饱饭,才不过近三十年的事。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里有一段话,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说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礼教“吃人”,其实中国历史上,何止礼教“吃人”,人也吃人。
吃人,最原始的原因,就是饿肚子。
吃人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易子而食”、“人相食”,《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史书都有详细记载。
仅据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403起发生过人相食的记载。
第一起记入史书的吃人事件是秦赵的长平之战,白起围攻在长平的赵军。
《史记》记载:“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赵军饿得受不了,悄悄地杀自己人来吃。
每到灾荒之年,人相食,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还有军队没军粮了,也抢不到粮食,也会吃人,要么吃老百姓,要么吃死去的战友。
安史之乱时,山西睢阳被围,守将张巡誓死守城,粮食吃光了,士兵饿得面黄肌瘦。
张巡以身作则,拉来自己老婆,杀掉煮了给士兵们吃。
然后下令全城抓妇女,吃完妇女,抓老人和孩子。
后来城破,人口从三万人降到四百人,多是被士兵吃掉的。
在五胡乱华时期,有一个叫符登的军阀,其军队号称从不带军粮,军队打到哪里,就吃到哪里,有粮吃粮,没粮吃人,打完一仗,直接从战场上拉死尸来吃。
《食人:中国古代的人吃人行为透视》这本书对于中国古代人吃人现象刨析得详细透彻,想一个月吃不下饭好减肥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02
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粮食危机得到缓解
强汉盛唐,算是中国最辉煌的历史了,但要是论吃饱饭这事,四百年的汉朝,近三百年的唐朝,真正让老百姓勉强不饿肚子的,也仅仅是几十年的时间。
汉武帝和唐玄宗晚年,汉唐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粮食一般都是一年一熟,而且也不能存放太久,所以不管之前汉唐在盛世时攒下多少家产,只要连着两年歉收,老百姓就得饿肚子。
封建王朝的统治其实非常脆弱,任何天灾人祸都有可能导致饥荒。
两宋时期,是中国工商业极度繁荣的朝代,有宋朝开放贸易的原因,也有宋朝统治者鼓励工商业发展的原因。
但真正促进工商业繁华的根本原因,是老百姓吃饱饭了。
我们试想,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钱消费其他商品,如果生产的粮食都不够吃,那人力就无法从田里分离出来,从事工商业。
宋朝的繁荣,得益于农业技术的发展。
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
占城稻具有早熟、耐干旱、粒细、适应性强、适于在高仰之田种植的特性,占城稻可以和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其生长周期短,从种植到收获仅需50天左右。
说得直白点,就是不用怎么打理,还好生长,关键是50天就能收获粮食,一块土地里,一年可以收获两次。
这相当于同样的耕地面积,产量至少翻了一倍。
北宋国土面积不及汉朝的一半,但人口却是汉朝的两倍。
据历史学家统计,北宋的人口,建国初期是3710万,到了晚期,已经高达1.2亿。
南宋时期,国土进一步被压缩,但老百姓吃饭问题还是能解决的。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最早见于南宋,意思是苏州和湖州丰收,足可供养整个南宋。
粮食单位产量上升,部分劳动力就可以从农业里脱离出来,从事工商业,粮食充足,多余的粮食也可以拿到市场上继续交易,这才奠定了两宋工商业的繁荣。
经济繁荣,自然会促进科技兴起,中国四大发明,有三大就在两宋时期。
吃饱饭是第一生产力,老百姓吃饱了,才有闲情逸致去搞发明。
03
清朝人口大爆炸,古代中国的极限生产力
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这段历史,明朝时期,南美的番薯被引进中国,易种又高产的番薯,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主食,人口得到迅速增长。
万历年间,福建商人陈振龙到菲律宾做生意,他在当地发现一种块状作物,大的像拳头一样,外皮是红色的,脆甜多汁,生和熟都能吃,产量高,还不挑地,这就是番薯。
福建是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远远比不了江南水乡一带,当地老百姓经常饿肚子。
陈振龙想把番薯带回家乡,造福老乡。
现在我们看番薯好像没什么,但在当时可是好东西啊。
殖民菲律宾的西班牙人藏着掖着不给番薯出境,陈振龙只好把番薯包裹起来,然后抹上脏泥,躲过西班牙人的检查,带回了中国。
明朝晚年,天灾人祸不断,饿殍遍野,哪怕江南一带也不免有饿死之人,但唯独福建地区靠着陈振龙带回来的番薯,躲过一劫。
番薯救了福建人,但没能救大明。
番薯在中国得到普遍推广,是在清朝。
康熙年间,番薯在走出福建,遍布整个东南沿海地区。
到了乾隆时期,番薯的种植得到官方大力支持。
全国范围内,都种上了番薯,自此,小麦、稻米、玉米、番薯,成了中国人四大粮食作物。
光景好时,吃大米白面,困难时,吃番薯玉米。
康乾盛世,一百年间,中国人口从一亿涨到三亿人。
老百姓日子虽苦,但总算稳定。
但这盛世,顶多也就不发生饥荒,饥饿的老百姓,还是普遍存在。
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的著作《饥饿的盛世》就讲述了乾隆时期老百姓的生存状况。
公元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人马戛尔尼带着使团来到中国,看到了大清真实的一面: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运河而上去京城的日子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他们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04
饥饿,离我们并不远
去年疫情期间,有过一段哄抢粮食的小插曲。
大家有没有发现,去抢米抢油的,基本上都是老一辈的人,年轻人没啥感觉,在我们看来,大米好像永远在那里,就没消失过。
90后出生的人,基本上没有经历过饥饿,有也是个别贫困地区的家庭。
我们去问问父辈那一代的人,他们经历的,可不是饥饿,而是饥荒,那是一个怎么都找不到粮食的年代。
1993年,粮票制度正式废除,这宣告了中国从食物贫瘠中走出来。
在古代,中国人经历饥荒,是因为人口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人口的繁殖超过地里的粮食增长时,饥荒爆发也就在所难免。
饥荒现象,不是中国特有,其他文明也有,上一篇《贸易是立国之本:不管疫情多严重,我们都不能闭关锁国》里提到的贸易推动战争,本质上就是抢饭吃。
这也是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陷阱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类会一直陷入这个治乱循环中。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马尔萨斯陷阱。
我们的历史课本讲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段历史时,很简单地介绍了,制度的改革,使得农民终于能吃饱饭。
但我们深思一层,真的那么简单吗?就改个制度,大家就吃饱饭了?
这制度又不是很深奥,为什么中华五千年就没摸索出来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稀罕,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其实就是租公家的田,交足一定份额后,剩下的归自己。
为什么历朝历代没解决的粮食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能解决呢?
关键不是制度,而是技术。
人类种地摆脱靠天吃饭,得感谢德国一名化学家弗里茨·哈伯。
哈伯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1909年,哈伯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同时,哈伯也是一战中德国化学兵工厂的厂长,他发明的毒气,使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
毒气战,就是哈伯“贡献”的。
人类很早就知道氮肥对于农业生产的好处,但天然氮肥是非常稀少的,只有个别肥沃的土地才有。
哈伯发明了合成氨,帮助人类可以用极其廉价的手段得到氮肥,这就让世界上每一块土地,都能生长出粮食。
说得通俗点,就是化肥。
人类有了化肥后,粮食增产年年上涨,这才解决了饥荒问题。
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粮食能连连增长,和不断提高的化肥技术分不开。
试想,如果没有化肥,包产到户后,农户的积极性再高,土地产出也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养活14亿中国人。
当然,粮食增长,不仅仅是化肥工业的功劳,种子技术也有贡献,优良的种子,配上优质的肥料,粮食想不丰收都难。
马尔萨斯提出绝望的人口陷阱理论,是基于农业生产力的技术天花板。
但现在的农业,其实早就是工业的一种。
现在农民种地,是一套工业逻辑。
工业逻辑,就是标准化、量产化、不断提高技术,不断降低单位成本。
最为重要的是,我与周边的人产生连接,其他人赋能我种地。
农业过去是什么?是一个天然的分散产业。
每个人都可以骄傲地站在农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关起门来种地,我就是自己的王。
这是农业社会。
到了现在,哪怕你只是一亩三分地,你种地也要用到化肥吧,需要种子吧。
化肥和种子哪里来?
工厂生产、企业研发,还有交通运输,运到你的当地,然后通过经销渠道卖到你手里。
这一套行动下来,农业变成了一种集中度更高的产业,换句话说,农业里面有了工业的因素。
如果我们从农业逻辑去看种地,会认为土地的产量是有限的啊,提高产量很快就到天花板了。
但如果我们用工业逻辑去思考,我们会发现,农业产量的提高,几乎是无限了。1946年,人类诞生第一台计算机,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站在当时的角度,你能想象计算机的运算能提到多少?
完全想象不到,因为再这么提高,硬件的条件就在那里,硬件就是天花板。
既然硬件是天花板,那就换硬件吧。
第1代计算机是电子管数字机。
第2代,改用晶体管。
第3代,换成集成电路。
第4代,就是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下一代,是什么呢?有人说是量子计算机。
你看,工业逻辑,产品性能的提升几乎是无限的。
重点是,对于普通人,这产品完全是性能过剩。
如果把种地从农业逻辑切换到工业逻辑,粮食的增产根本不需要担心,而且增产的速度绝对大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动画片《七龙珠》里,吃一颗仙豆,人就饱了,未来会不会发明出类似的产品呢?
对于未来,有乐观派,有悲观派。
在股市和楼市有一句话,悲观者正确,乐观者赚钱。
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发展,未来永远可期。
太长不看版:
1.鲁迅说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礼教“吃人”,其实中国历史上,何止礼教“吃人”,人也吃人。
人吃人的事件,遍布史书记载。
2.北宋引进越南占城稻,粮食产量提高,奠定了工商业繁荣的基础。
3.清朝大面积种植番薯,促使人口大爆炸,乾隆时期,人口高达三亿,虽无饥荒,但也是一个饥饿的盛世。
4.1993年,粮票制度被废除,中国人才真正告别粮食短缺。化肥的使用,养活了14亿中国人。
5.把种地从农业逻辑切换到工业逻辑,粮食产量的提高就是无限的,从现代技术发展水平看,中国人永远告别了饥荒。
01
翻开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虽然现在很多人在网上喊穷,但这些人真不穷,真正穷的人,连网都上不了,连喊都没力气。
2020年,中国已经全面脱贫了,没穷人了,大家就别喊了。
脱贫,不是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房有车,而是吃饱穿暖。
中国整体上虽不富裕,但过日子还是可以的,别去攀比,幸福感就来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段子:什么是幸福?你老公的收入,比闺蜜的老公多一百块,那就是幸福。
让中国人吃饱这件事,可不简单。
中华五千年历史,人人吃饱饭,才不过近三十年的事。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里有一段话,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说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礼教“吃人”,其实中国历史上,何止礼教“吃人”,人也吃人。
吃人,最原始的原因,就是饿肚子。
吃人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易子而食”、“人相食”,《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史书都有详细记载。
仅据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403起发生过人相食的记载。
第一起记入史书的吃人事件是秦赵的长平之战,白起围攻在长平的赵军。
《史记》记载:“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赵军饿得受不了,悄悄地杀自己人来吃。
每到灾荒之年,人相食,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还有军队没军粮了,也抢不到粮食,也会吃人,要么吃老百姓,要么吃死去的战友。
安史之乱时,山西睢阳被围,守将张巡誓死守城,粮食吃光了,士兵饿得面黄肌瘦。
张巡以身作则,拉来自己老婆,杀掉煮了给士兵们吃。
然后下令全城抓妇女,吃完妇女,抓老人和孩子。
后来城破,人口从三万人降到四百人,多是被士兵吃掉的。
在五胡乱华时期,有一个叫符登的军阀,其军队号称从不带军粮,军队打到哪里,就吃到哪里,有粮吃粮,没粮吃人,打完一仗,直接从战场上拉死尸来吃。
《食人:中国古代的人吃人行为透视》这本书对于中国古代人吃人现象刨析得详细透彻,想一个月吃不下饭好减肥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02
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粮食危机得到缓解
强汉盛唐,算是中国最辉煌的历史了,但要是论吃饱饭这事,四百年的汉朝,近三百年的唐朝,真正让老百姓勉强不饿肚子的,也仅仅是几十年的时间。
汉武帝和唐玄宗晚年,汉唐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粮食一般都是一年一熟,而且也不能存放太久,所以不管之前汉唐在盛世时攒下多少家产,只要连着两年歉收,老百姓就得饿肚子。
封建王朝的统治其实非常脆弱,任何天灾人祸都有可能导致饥荒。
两宋时期,是中国工商业极度繁荣的朝代,有宋朝开放贸易的原因,也有宋朝统治者鼓励工商业发展的原因。
但真正促进工商业繁华的根本原因,是老百姓吃饱饭了。
我们试想,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钱消费其他商品,如果生产的粮食都不够吃,那人力就无法从田里分离出来,从事工商业。
宋朝的繁荣,得益于农业技术的发展。
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
占城稻具有早熟、耐干旱、粒细、适应性强、适于在高仰之田种植的特性,占城稻可以和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其生长周期短,从种植到收获仅需50天左右。
说得直白点,就是不用怎么打理,还好生长,关键是50天就能收获粮食,一块土地里,一年可以收获两次。
这相当于同样的耕地面积,产量至少翻了一倍。
北宋国土面积不及汉朝的一半,但人口却是汉朝的两倍。
据历史学家统计,北宋的人口,建国初期是3710万,到了晚期,已经高达1.2亿。
南宋时期,国土进一步被压缩,但老百姓吃饭问题还是能解决的。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最早见于南宋,意思是苏州和湖州丰收,足可供养整个南宋。
粮食单位产量上升,部分劳动力就可以从农业里脱离出来,从事工商业,粮食充足,多余的粮食也可以拿到市场上继续交易,这才奠定了两宋工商业的繁荣。
经济繁荣,自然会促进科技兴起,中国四大发明,有三大就在两宋时期。
吃饱饭是第一生产力,老百姓吃饱了,才有闲情逸致去搞发明。
03
清朝人口大爆炸,古代中国的极限生产力
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这段历史,明朝时期,南美的番薯被引进中国,易种又高产的番薯,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主食,人口得到迅速增长。
万历年间,福建商人陈振龙到菲律宾做生意,他在当地发现一种块状作物,大的像拳头一样,外皮是红色的,脆甜多汁,生和熟都能吃,产量高,还不挑地,这就是番薯。
福建是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远远比不了江南水乡一带,当地老百姓经常饿肚子。
陈振龙想把番薯带回家乡,造福老乡。
现在我们看番薯好像没什么,但在当时可是好东西啊。
殖民菲律宾的西班牙人藏着掖着不给番薯出境,陈振龙只好把番薯包裹起来,然后抹上脏泥,躲过西班牙人的检查,带回了中国。
明朝晚年,天灾人祸不断,饿殍遍野,哪怕江南一带也不免有饿死之人,但唯独福建地区靠着陈振龙带回来的番薯,躲过一劫。
番薯救了福建人,但没能救大明。
番薯在中国得到普遍推广,是在清朝。
康熙年间,番薯在走出福建,遍布整个东南沿海地区。
到了乾隆时期,番薯的种植得到官方大力支持。
全国范围内,都种上了番薯,自此,小麦、稻米、玉米、番薯,成了中国人四大粮食作物。
光景好时,吃大米白面,困难时,吃番薯玉米。
康乾盛世,一百年间,中国人口从一亿涨到三亿人。
老百姓日子虽苦,但总算稳定。
但这盛世,顶多也就不发生饥荒,饥饿的老百姓,还是普遍存在。
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的著作《饥饿的盛世》就讲述了乾隆时期老百姓的生存状况。
公元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人马戛尔尼带着使团来到中国,看到了大清真实的一面: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运河而上去京城的日子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他们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04
饥饿,离我们并不远
去年疫情期间,有过一段哄抢粮食的小插曲。
大家有没有发现,去抢米抢油的,基本上都是老一辈的人,年轻人没啥感觉,在我们看来,大米好像永远在那里,就没消失过。
90后出生的人,基本上没有经历过饥饿,有也是个别贫困地区的家庭。
我们去问问父辈那一代的人,他们经历的,可不是饥饿,而是饥荒,那是一个怎么都找不到粮食的年代。
1993年,粮票制度正式废除,这宣告了中国从食物贫瘠中走出来。
在古代,中国人经历饥荒,是因为人口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人口的繁殖超过地里的粮食增长时,饥荒爆发也就在所难免。
饥荒现象,不是中国特有,其他文明也有,上一篇《贸易是立国之本:不管疫情多严重,我们都不能闭关锁国》里提到的贸易推动战争,本质上就是抢饭吃。
这也是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陷阱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类会一直陷入这个治乱循环中。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马尔萨斯陷阱。
我们的历史课本讲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段历史时,很简单地介绍了,制度的改革,使得农民终于能吃饱饭。
但我们深思一层,真的那么简单吗?就改个制度,大家就吃饱饭了?
这制度又不是很深奥,为什么中华五千年就没摸索出来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稀罕,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其实就是租公家的田,交足一定份额后,剩下的归自己。
为什么历朝历代没解决的粮食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能解决呢?
关键不是制度,而是技术。
人类种地摆脱靠天吃饭,得感谢德国一名化学家弗里茨·哈伯。
哈伯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1909年,哈伯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同时,哈伯也是一战中德国化学兵工厂的厂长,他发明的毒气,使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
毒气战,就是哈伯“贡献”的。
人类很早就知道氮肥对于农业生产的好处,但天然氮肥是非常稀少的,只有个别肥沃的土地才有。
哈伯发明了合成氨,帮助人类可以用极其廉价的手段得到氮肥,这就让世界上每一块土地,都能生长出粮食。
说得通俗点,就是化肥。
人类有了化肥后,粮食增产年年上涨,这才解决了饥荒问题。
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粮食能连连增长,和不断提高的化肥技术分不开。
试想,如果没有化肥,包产到户后,农户的积极性再高,土地产出也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养活14亿中国人。
当然,粮食增长,不仅仅是化肥工业的功劳,种子技术也有贡献,优良的种子,配上优质的肥料,粮食想不丰收都难。
马尔萨斯提出绝望的人口陷阱理论,是基于农业生产力的技术天花板。
但现在的农业,其实早就是工业的一种。
现在农民种地,是一套工业逻辑。
工业逻辑,就是标准化、量产化、不断提高技术,不断降低单位成本。
最为重要的是,我与周边的人产生连接,其他人赋能我种地。
农业过去是什么?是一个天然的分散产业。
每个人都可以骄傲地站在农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关起门来种地,我就是自己的王。
这是农业社会。
到了现在,哪怕你只是一亩三分地,你种地也要用到化肥吧,需要种子吧。
化肥和种子哪里来?
工厂生产、企业研发,还有交通运输,运到你的当地,然后通过经销渠道卖到你手里。
这一套行动下来,农业变成了一种集中度更高的产业,换句话说,农业里面有了工业的因素。
如果我们从农业逻辑去看种地,会认为土地的产量是有限的啊,提高产量很快就到天花板了。
但如果我们用工业逻辑去思考,我们会发现,农业产量的提高,几乎是无限了。1946年,人类诞生第一台计算机,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站在当时的角度,你能想象计算机的运算能提到多少?
完全想象不到,因为再这么提高,硬件的条件就在那里,硬件就是天花板。
既然硬件是天花板,那就换硬件吧。
第1代计算机是电子管数字机。
第2代,改用晶体管。
第3代,换成集成电路。
第4代,就是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下一代,是什么呢?有人说是量子计算机。
你看,工业逻辑,产品性能的提升几乎是无限的。
重点是,对于普通人,这产品完全是性能过剩。
如果把种地从农业逻辑切换到工业逻辑,粮食的增产根本不需要担心,而且增产的速度绝对大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动画片《七龙珠》里,吃一颗仙豆,人就饱了,未来会不会发明出类似的产品呢?
对于未来,有乐观派,有悲观派。
在股市和楼市有一句话,悲观者正确,乐观者赚钱。
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发展,未来永远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