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就不做Top 10了,做年度红黑榜吧。
毕竟Top 10局限性真的太高了。
这个榜单里会汇集所有我在2024年穿过的,足够有记忆度的球鞋。红榜会优先适合宽脚大体重突破流(我自己)的款式以及我觉得“谁选都会觉得好穿”以及“绝对代表今年Top”的球鞋。
废话就不说了,开整!
Nike篇
红榜
G.T.Cut 3
没啥好说的,Nike今年最好的实战鞋。Zoom X缓震恰到好处,外侧结构和TPU的放置位置合理,鞋身包裹OK,挑不出刺。非要说有什么问题就是你会一直觉得所有低帮超临界实战鞋都该是这个水平,但是国内的实战鞋都会在某一项性能上差点意思。
当然,我觉得也可能是鞋身上的那个钩子的魔力吧……
KD 4
我也没想到一双复刻鞋能进Nike的红榜。KD4除了前掌压脚背几乎没有实战上的硬伤,非要说的话拆了鞋垫我这个宽脚也能穿,前掌Zoom脚感还明显。
要不是价格和代言人粉丝阵容的问题,谁会放弃这个买Ja 2啊……
黑榜
Jordan Zion 3 SE
前掌位置窄到完 全 没 法 穿,前掌空间鞋垫占了几乎一半厚度,真的令人无语。
现在的解决方案是把Zion 4 SE的鞋垫塞进808 Ultra里,把维金斯1的鞋垫塞进这个鞋当雨鞋穿。这个鞋和实战在这个阶段就没太大关系了,以上。
G.T.Jump 2
Jump 2之所以没法穿不是因为“重心过高”和“鞋面稳定性不足”,而是抓地实在是让稳定性又减了几分。
甚至没Jump 1好穿,当然了什么鞋抓地都一样好的场地可以试试,缓震脚感和增高真的夸张,可以代表Nike某些程度的科技极限了。
差强人意
Ja 1
好但不够好是这几年Nike中端签名鞋的主旋律,Ja 1好穿就好穿在别的鞋都多少有点问题的这个大前提下。如果你一年要穿接近30双实战鞋打球,你是记不住这双鞋的。
多的不说了,能穿,能买,但超过400就没必要买了。
LeBron 21&22
半价入手就是极致性价比的两双鞋,21抓地有点小问题,两双球鞋的鞋头都有点顶大拇指。除此之外,顶级缓震+顶级包裹让这两双鞋在Nike几乎没有对手。
但是老勒布朗球鞋爱好者是不会认可一双“像科比的LeBron鞋”的,这个论调我估计会一直重复下去。
G.T.Hustle 2
好穿,全掌气垫的脚感足够澎湃,也好跑。
但是系带系统对于包裹的减分太多了。
这双鞋让我想起原来KD12-KD14的脚感,但是鞋身结构需要调整。至于Hustle 3,这个重心和前掌宽度我是不敢拿去打球的,纯纯猎奇球鞋。
adidas
红榜
Harden Vol.8
奠定Harden Vol.8“好穿”的基础是和7代一样以“袜套”为基础,但是更强的点在于更换外壳逻辑后更加贴合双脚的鞋身支撑。
以及更加“运动自如”的中大底结构。
不得不说Harden Vol.8确实站在了adidas阵营今年旗舰的位置,如果你不是那种特别在意鞋楦的瘦脚,这双鞋除了重量之外基本是没有硬伤的。
不过谁又敢说“重量”是硬伤呢?
黑榜
AE1
有趣的颜值,糟糕的鞋身贴合度;有趣的缓震配置,糟糕的侧向动作大底抓地力。
Harden Vol.8的反面就是AE1,好看,但是结构起反作用,不够后卫但也不十分适合锋线,内绕的系带系统会卡到脚背。
或许帅可以让人原谅他在实战表现上的一切问题,但是当你鞋柜里有四五双实战鞋的时候,它应该不会,或者绝不该成为你的打球首选。
差强人意
Dame 8 Exp
不能算好鞋的原因是全掌Bounce绝对算是落伍的脚感,外加高重心带来的速度拖累。
但你要说他能不能打球,那他确实没什么硬伤。
值得一提的是,利拉德8的这个改了鞋身的版本在我个人的审美里绝对是不输给adidas今年任何一双签名鞋的。单说“颜值带动销量”这件事,adidas确实做得不错。
Dame 9
承接上一双,利拉德9除了卡前掌和重心偏高,其实也没大问题。
但是这个假全掌内靴的设计确实有点降智,咱们就是说为啥这个鞋舌做个假袜套的视觉出来呢?是布料太贵了吗??
D.O.N Issue #6
米切尔6在设计上完全脱离了前5代的线条和逻辑,让这双鞋比起一双“速度型后卫鞋”更像一双“全能型球鞋”。
专注于跑跳发力所以调整了前后掌高差,分离式大底+中腰TPU支撑的模式十分合理,再加上鞋身的优秀包裹,你确实很难要求更多。
问题在于Lightshrike Pro前期磨合慢,后期快衰减的奇怪脚感,咱们就是说这个鞋倒也不是非要用软弹但是短命的缓震科技,要不换个填腹式Jet Boost呢?
UA
红榜
Curry 1 Flowtro
这甚至不是今年才发售的款……
但是Curry 1 Flowtro的抓地和缓震表现几乎超过了 9-11的正代,也属于是迷惑行为了。
(有一说一这个配色是整个李小龙联名里第二帅的,第一帅的在黑榜)
黑榜
Curry 11
比10好的地方在于,Curry 11包裹和支撑“上强度”了。
虽然也不至于很好,但是有。
缺点依旧是Flow这个科技对于场地的极端挑剔。还有就是,UA能不能想办法出个什么鞋垫辅助一下Flow的足弓支撑,你老是做个平板底面真的有点太无趣了。
李宁
红榜
驭帅Ultra
首先,我还是建议看到“全掌碳板+全掌超临界”的组合,就无脑买高帮版本。高帮的系带体统和鞋身能够很好地分散球鞋刚性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可以支撑舒服脚踝直线发力。
其次,驭帅Ultra是我今年穿完之后觉得“最全面”的球鞋。直到现在我都没事会穿他去打野和训练。
有推动但更倾向于稳定的缓震结构,强劲的足弓和鞋身支撑,以及适应度极快的编织鞋面包裹。如果你倾向于“保护性>提升表现”的球鞋,正常或者瘦脚,无论什么打法都可以选择驭帅Ultra!
驭帅18
几乎80%水平的驭帅Ultra,为数不多的减分项就是高重心,缓震脚感和推进度没有Ultra强。
相比起来更适合内线和突破流大体重锋线,当然不在意高重心的内线也可以入了试试看。
伽马
即便对宽脚不那么友好,即便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但是伽马确实就是今年最值得尝试的,“在某些程度上处于行业顶端”的实战鞋。
上脚轻若无物却能直觉感觉到起跳和突破的极致推动,碳板的刚性恰到好处,䨻的密度恰到好处打造的超绝碳核芯体验(没有驭帅Ultra初期的板脚,也没有JB2的推动感削弱),再加上支撑稳定的绝对优势,你很难想象这样简单的结构能打造出一双这样的球鞋。
瘦脚,喜欢轻质球鞋的突破手绝对会喜欢,其他脚型需要慎重选择,穿习惯大重量球鞋的朋友需要磨合3-4场训练再实战。
JB2
前掌有些宽,后跟耐磨一般,前掌鞋垫的凹凸初期会脚感有些奇怪。
除此之外B2和狂潮5 Pro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缓震甚至更好一些。再加上碳核芯在这双鞋上相较不那么明显但是依旧在线的推进力,很难不让人称赞一番。
比起JB1,JB2起码在评分上更像一双签名鞋了。
闪击11
薄底快靴,“销量自会替我说话”,适合宽脚中小体重后卫(不喜欢碳板推动但是又希望场地感足的朋友)。
比起10代更极致追求降重心和结构推动跑动动作的一代闪击,前掌缓震稍欠,但好穿。
依旧Shout out to赵之焜老师,好起来了!
黑榜
利刃4 V2
不能称作“黑点”,利刃4V2的内扣确实有些严重。高帮的利刃4通过高帮带来的脚踝支撑掩盖的缺点,在“低帮+更换材料”之后暴露无遗。
但是高帮利刃4还是不错的,我为数不多在今年重复购买的球鞋了属于是。
反伍4
糟糕的抗扭,难受的鞋舌定型,几乎没有作用的后跟外包结构。
选择买BBC联名是我最好的选择,毕竟买联名的话还能因为这个元素记得有事没事带它出门练练球。
驭帅18 V2
我再说一遍,工业垃圾的定位属于每一双没有搞清楚“低帮后卫鞋怎么做”就赶工出笼的产品。
和驭帅18一样高的重心,改了材料之后更差且更宽的鞋面支撑让这双鞋成为了一双典型的“低帮崴脚神器”。
我甚至说不出“200入手极香”这种话,毕竟崴脚之后的医药费会帮你补齐这一份折扣带来的性价比。
别买。
韦德11
宽体却是窄楦,这件事就已经很离谱了。
高帮却箍不住脚踝就更是无语,防侧翻引导还聊胜于无。
你还告诉我这是韦德之道正代,和我说用了多少好料。
可以出街不能打球,如果你实在喜欢它的颜值和某个配色,那就可以入,但是打球……买驭帅ULTRA吧。
差强人意
桀骜1 Low
没有缺点但是样样不精,好消息是足够耐磨,有许多好看配色。
个人建议打球少喜欢这个鞋的就买龙魂配色,经常打球的就买印纹陶。
买这个肯定比买反伍4好。
808 3 Ultra高帮
只要脚型适配就无敌的鞋款。脚感可以参考AW1(中心高点儿缓震好点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穿脱太麻烦了,但是是宽楦,宽脚又爱又恨鞋属于是。
狂怒2
宽脚狂怒鞋(也来自赵之焜老师),前掌挤脚但缓震和支撑都不错的低端档位鞋款。
前后掌䨻体验还算明显,比1缓震上舒服多了。
也比反伍4好。
音速12 & 音速12 V2
好跑,但是除了好跑一无所有的鞋。
我的健身房搭子系列。
要说有什么非常糟糕的缺点那就是鞋舌总是定不住位置,没几下就偏了,鞋带又勒脚背。能穿但是慎选。
全城12 Encore
唯一的缺点是前掌和中段拼接的部分挤脚,除此之外要缓震有缓震,要抓地有GCU,要稳定有稳定。
而且它好看啊,这不好看吗?
利刃5
利刃4放今年是能进红榜的,利刃5没进红榜的原因是压脚背+窄楦,以及初期磨合缓震需要一段时间。
硬质框架结合内填式䨻的构思是一种新尝试,但是前后高差以及填腹结构可能还能更好。
空袭11
一双很容易被忘记的球鞋,什么都有但是包括颜值在内都不如驭帅18体验好。
可以买,但是可以等驭帅19体验完后再试,反正价格差距也不大。
安踏
红榜
狂潮5 V2
可以平替狂潮5 Pro的球鞋终于出现了。一样的低趴重心,调整鞋面后比5更好的支撑以及后跟稳定,还有更扎实的大底(你懂我的意思)。
只可惜货量少,配色不多而且没啥声量,现在狂潮5 Pro价格下来了,这双鞋的定位更尴尬了。
锋芒1
今年狂潮联赛几双主推款里唯一一双宽脚能穿的鞋。
适中的全掌氮科技缓震,重心不高但脚感比较软弹,侧向支撑和后跟稳定也都十分在线。
被外观设计掩盖了许多优点的口粮鞋,可以考虑降价后入手个好看配色的选择。
黑榜
瞬息1
这双鞋出现在这里只有一个原因:我和王越两个人各自的瞬息1,侧边的支撑带都断过。
不知道瞬息1V2会不会作出工艺上的调整。
除此之外瞬息1首发的部分配色会有些不跟脚,这个也需要注意。
狂潮6
仅次于驭帅18V2的工业垃圾……
支撑差,脚踝支撑若有似无,抓地在防滑稍微差点的场地直接溜冰。
还是窄楦,宽体窄楦的这些鞋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夹层塞得啥啊,钱吗?
差强人意
Kai 1
好穿,现在也不贵了,有点压小脚趾但是换个薄鞋垫就解决了。
很经典的公式鞋体验,颜值不错配色也多。
而且他是Kai 1啊,只要不差就能卖得很好的鞋!好的配色喜欢就冲,纯实战等安踏传统折扣艺能就完事儿了!
突袭1
压脚背,窄楦,榴莲大底抓地一般,其他没啥了。
这个鞋可以当做稍微差一点的锋芒1看待,但是说实话加50就能买锋芒了,也是没必要买这个。
狂潮6 Pro
比狂潮6好多了,除了鞋内空间只适合窄脚之外,都是精英级别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侧边支撑和缓震脚感相对狂潮6的提升,不可谓不恐怖。
放在“差强人意”这里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看过狂潮5 Pro之后,很难想象6只是这样。惊喜度确实不高。
KT 10
KT10做成什么样都是那样。稳定,缓震好,抗扭是安踏乃至整个国产球鞋里的中高等水平,以及一言难尽(咋换了设计师还这样),说不出头绪只能等解释的外观。
好穿,没啥短板,等个折扣,但是11是不是该给大家点惊喜了?
361°
红榜
One Motion
200不到就能收获全掌CQT球鞋不说,透气风格的网纱+内贴结构鞋面支撑也算够用,还主攻外场。
口粮鞋盛行的当下,如果一次性把战场拉到200元级的话,One Motion确实不怕任何人。
Big 3 5.0 Quick
有趣的是每一代Big3 Quick我都更喜欢普通版。更好的重心和软弹脚感相比起Pro回馈更足,鞋身材质虽然不那么高级但是支撑和包裹也是绝对够用的。
也不知道是普通版够好,还是确实Pro版本“Pro”的思路不太对……
Big 3 Future 高帮版
回到驭帅Ultra那句话:看到“全掌碳板+全掌超临界”的组合,就无脑买高帮版本。
去年我对Future低帮版本的喜欢已经算是溢出屏幕了,这次高帮版本自然更不用说。
重点是45一下尺码现在基本都在699左右,699买一双稍微重一点的驭帅ULTRA,这诱惑谁顶得住啊?
超新星2
超新星在我看来是“国宁个人快乐系列”。1代太板脚了?弹射板结构就按照想象力来做!去年鞋身支撑适应度太低了?今年的“卫生巾”(原谅我的想象力)结构总不会有问题了吧!
但是不知道为啥超新星2的大底需要磨掉一层涂层才能穿,否则基本等于溜冰,没什么耐心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下咯。
幼稚1
幼稚1是好穿的,低帮尖头但是宽楦,皮质鞋面支撑脚感很复古,全掌内填CQT的软弹脚感也不会输给Big3 5.0 PRO。
再加上高颜值和几个能辐射到不同喜好的配色,399的价格确实很香。
黑榜
Big 3 5.0 Pro低帮
唯一的问题也是最致命的问题:鞋面带不动中底结构的重量。
多的不说了,袜套鞋的功课还得继续做。
AG4 SE
鞋面带不动中底结构的重量。
AG4的中底刚性确实很迷,磨合一段时间之后这玩意也不太能穿。
禅6
太窄了,太扁了,抓地有点糟糕。
为数不多的优点是缓震还行,支撑和包裹也不错。常打外场水泥地的瘦脚后卫可以试试。
差强人意
DVD 2 & DVD 2 SE
前期迷之板脚是这两双鞋都没进红榜的原因。适应中底脚感之后,前掌鞋头过硬的问题又会成为一些突破和碰撞后的“痛苦根源”。
咱们就是说DVD3是不是能稍微好点儿?
Big3 5.0 Quick Pro & Big3 5.0 Pro高帮
不如3经验,不如4和5的Quick普通版好穿。
5.0 Pro的高帮版是为数不多的窄楦内线鞋,表现可圈可点但是系带系统有一些迷,总是有种高帮部分绑不紧的感觉。
两双都能买,但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AG5
经典锋线鞋结构+经典锋线鞋配置。支撑、包裹、缓震都很在线。AG5除了看起来“被迫降级”似乎也没啥能喷的。
做好看点明明应该更受欢迎的吧。
匹克
红榜
欧科1
“穿去随便玩”的款式。缓震还算不错,支撑也比较在线。
唯一的问题是适应强度实战的球鞋寿命并不长,如果是有一搭没一搭打球,又要适配日常生活出街需求的选择,可以考虑一下。
(据说910 BB更强,但是它也更贵啊……)
幻驹2
突破流造型,但是是内线鞋。
相对来说“肉”感很重的缓震会在重量上拖累突破,但是对于不在意速度的球员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造型也是匹克里比较好看的,能冲!
天赋2
全能稳定好鞋,因为主打稳定所以中心中等偏高,但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AW2在我这有点扑街,但是天赋2是极好的。宽脚突破型锋线和内线都能试试。
轻灵2
比1好穿是实话,轻了,后跟缓震也有了,系带系统也更好用了。
建议调整一下中帮顶端的造型,既然冲着Gel-Hoop系列而去,那就要做到处处精工。
对于匹克来说或许路还长。
黑榜
轻灵1 SE
一双几乎完全已经不在意科技和合理性,只在意“帅”的球鞋了。
除了轻和合格的稳定之外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还好轻灵1的营销周期结束了,否则轻灵1SE的尴尬期或许还会更久。
来袭1
不是一双能打球的实战鞋,出街搭配宽口裤穿比较好。
记得多看看鞋子做工,这鞋好不好看有些挑工人(笑)。
差强人意
无双
好穿,好打,适合跑动更多但是速度不快的稳定型需求球员。主要是他够轻啊。
但是无双真的很考验你选匹克尺码的功力,小了不舒服,大了支撑和贴合又不够,确实很难受。建议官方渠道入手然后勤退换吧。
音爆3
突破脚感比较特别,有推动但是更像Zoom Pod那种硬向前弹的感觉,微妙。
稳定和鞋面支撑拉满的代价就是重,能接受再思考要不要入手吧。
(尺码比大多数匹克正一点。)
大三角3 & 大三角3 Pro
好穿,但是没有2好穿,比起2代更像是“为了新的中底结构做尝试”的一代。
3比较中庸的好穿,不会出错,3Pro后跟造型比较激进,前掌有点卡有点窄但是能适应。
讲道理大三角3和3 Pro应该是匹克这个榜单里比较优秀的款式,但是因为“性能没跟上期待”依旧只能放在差强人意这一档。
闪现6
一双在2023年可以激起球鞋圈讨论的鞋,造型和配置都有新意。
但是他上市于2024年第三季度。
能穿,能买,好穿,适合人群基本全能。但是还是要好好挑尺码(比较靠近正码)。
特步
红榜
林书豪5
网传“平替韦德10”也没太大必要。林5在后跟弧度调控上比韦德10合理很多,避免了一部分后跟不稳定的隐患。
但是比韦德10差在哪儿呢?差在了碳板刚性过强以及为了让球鞋跟脚做后跟内收。前期因为中底刚性太强,掉跟情况会比较明显,适应之后还是很好穿的。
黑榜
逆天1.3
45的鞋,43的空间,窒息。
鞋垫拆了之后空间感会好很多,逆天1的掉跟问题也解决得不错,就是鞋身容纳度太小了。
等2吧,1.3确实有些鸡肋了。
差强人意
张镇麟1
和张镇麟一样高不成(进不去NBA)低不就(国内确实算是优质锋线)的一双鞋。
为数不多的问题是侧边TPU卡脚,还有就是这个超临界的调教真的有点太软了。
中乔
红榜
毒牙3 Pro
好穿的锋线鞋,稳定,带点儿回弹。
鞋垫太厚了,换个超临界鞋垫无敌。
高低帮版本都不错,看喜欢的配色去选吧。
FE 2.0
轻质速度型球鞋的优秀案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鞋面更加轻薄的Cut3.
前掌反馈和整体缓震都很不错,唯一的问题是鞋垫太厚压缩鞋内空间,换个鞋垫就完事儿了。
黑榜
锋刺Rise 1.5
改了一道了还是窄,这鞋楦到底咋做的。
80分的中底结构,50分(甚至比1支撑更差了)的鞋身构造和用料。1.5这次改进并不成功,说实话我是有些失望的。
差强人意
锋刺5 Pro
你可以吧这双鞋当做是“中帮版的KAI 1”或者“超级合理版的狂潮5”来看待。全掌超临界配合稳定系斜面的配置十分合理,脚感和表现也都不错。如果有闲钱可以试试的款式。
锋刺Rise 2
抓地不好,鞋舌太薄。
但是在水泥地和很好的木地板上打球就是有想冲刺的感觉。
补足建议是换厚实点的,带防滑纱的厚袜子,精选好场地,你会喜欢上这个新版本的Rise的。
FE 2.5
好,但是没有2.0好。
优点是鞋内空间合理了很多,颜值也有那种“复古未来”的感觉了。能买。
其他
红榜
EQLZ 360
这个菜除了测评,就不多说了。
好穿,或者说是为数不多EQLZ打球比较爽的鞋子。
SKX Resagrip Low
抓地无敌,甚至能和旗舰李宁的GCU平起平坐。
超临界缓震中底+缓震鞋垫的表现也很强,个人感觉其实很Zoom X了。
缺点就是前掌支撑不足+高重心。讲真我没想到这鞋能这么好穿,斯凯奇有点东西的。
黑榜
AR1
窄、板、鞋面支撑脚感诡异。
据说AR2还行,反正AR1就算了。
Puma Scoot 1
如果他按照八九百卖,那绝对是完全不能买的等级。一般的缓震,一般的抓地和还算不错的鞋身稳定,这放在安踏就是300元的等级。
哦,我299买的,勉强算有性价比吧,毕竟还算挺帅的。
差强人意
EQLZ 247
这个也测评过,更适合平时出街,偶尔能打球的EQLZ。
重心有点高,实际实战会有鞋面带不动鞋底的感觉。除此之外就是大底外侧抓地一般。
还好它帅。
SPO Ranger
抛开品牌的一系列营销操作,Ranger算是设计有想法,实战表现还不错的鞋。防侧翻夸张但有用,大底抓地优秀鞋垫缓震明显,对于锋线来说算是可以入的。
缺点就是贵了点,然后麂皮材质会有遇水褪色隐患,需要注意一下。
咱们就不做Top 10了,做年度红黑榜吧。
毕竟Top 10局限性真的太高了。
这个榜单里会汇集所有我在2024年穿过的,足够有记忆度的球鞋。红榜会优先适合宽脚大体重突破流(我自己)的款式以及我觉得“谁选都会觉得好穿”以及“绝对代表今年Top”的球鞋。
废话就不说了,开整!
Nike篇
红榜
G.T.Cut 3
没啥好说的,Nike今年最好的实战鞋。Zoom X缓震恰到好处,外侧结构和TPU的放置位置合理,鞋身包裹OK,挑不出刺。非要说有什么问题就是你会一直觉得所有低帮超临界实战鞋都该是这个水平,但是国内的实战鞋都会在某一项性能上差点意思。
当然,我觉得也可能是鞋身上的那个钩子的魔力吧……
KD 4
我也没想到一双复刻鞋能进Nike的红榜。KD4除了前掌压脚背几乎没有实战上的硬伤,非要说的话拆了鞋垫我这个宽脚也能穿,前掌Zoom脚感还明显。
要不是价格和代言人粉丝阵容的问题,谁会放弃这个买Ja 2啊……
黑榜
Jordan Zion 3 SE
前掌位置窄到完 全 没 法 穿,前掌空间鞋垫占了几乎一半厚度,真的令人无语。
现在的解决方案是把Zion 4 SE的鞋垫塞进808 Ultra里,把维金斯1的鞋垫塞进这个鞋当雨鞋穿。这个鞋和实战在这个阶段就没太大关系了,以上。
G.T.Jump 2
Jump 2之所以没法穿不是因为“重心过高”和“鞋面稳定性不足”,而是抓地实在是让稳定性又减了几分。
甚至没Jump 1好穿,当然了什么鞋抓地都一样好的场地可以试试,缓震脚感和增高真的夸张,可以代表Nike某些程度的科技极限了。
差强人意
Ja 1
好但不够好是这几年Nike中端签名鞋的主旋律,Ja 1好穿就好穿在别的鞋都多少有点问题的这个大前提下。如果你一年要穿接近30双实战鞋打球,你是记不住这双鞋的。
多的不说了,能穿,能买,但超过400就没必要买了。
LeBron 21&22
半价入手就是极致性价比的两双鞋,21抓地有点小问题,两双球鞋的鞋头都有点顶大拇指。除此之外,顶级缓震+顶级包裹让这两双鞋在Nike几乎没有对手。
但是老勒布朗球鞋爱好者是不会认可一双“像科比的LeBron鞋”的,这个论调我估计会一直重复下去。
G.T.Hustle 2
好穿,全掌气垫的脚感足够澎湃,也好跑。
但是系带系统对于包裹的减分太多了。
这双鞋让我想起原来KD12-KD14的脚感,但是鞋身结构需要调整。至于Hustle 3,这个重心和前掌宽度我是不敢拿去打球的,纯纯猎奇球鞋。
adidas
红榜
Harden Vol.8
奠定Harden Vol.8“好穿”的基础是和7代一样以“袜套”为基础,但是更强的点在于更换外壳逻辑后更加贴合双脚的鞋身支撑。
以及更加“运动自如”的中大底结构。
不得不说Harden Vol.8确实站在了adidas阵营今年旗舰的位置,如果你不是那种特别在意鞋楦的瘦脚,这双鞋除了重量之外基本是没有硬伤的。
不过谁又敢说“重量”是硬伤呢?
黑榜
AE1
有趣的颜值,糟糕的鞋身贴合度;有趣的缓震配置,糟糕的侧向动作大底抓地力。
Harden Vol.8的反面就是AE1,好看,但是结构起反作用,不够后卫但也不十分适合锋线,内绕的系带系统会卡到脚背。
或许帅可以让人原谅他在实战表现上的一切问题,但是当你鞋柜里有四五双实战鞋的时候,它应该不会,或者绝不该成为你的打球首选。
差强人意
Dame 8 Exp
不能算好鞋的原因是全掌Bounce绝对算是落伍的脚感,外加高重心带来的速度拖累。
但你要说他能不能打球,那他确实没什么硬伤。
值得一提的是,利拉德8的这个改了鞋身的版本在我个人的审美里绝对是不输给adidas今年任何一双签名鞋的。单说“颜值带动销量”这件事,adidas确实做得不错。
Dame 9
承接上一双,利拉德9除了卡前掌和重心偏高,其实也没大问题。
但是这个假全掌内靴的设计确实有点降智,咱们就是说为啥这个鞋舌做个假袜套的视觉出来呢?是布料太贵了吗??
D.O.N Issue #6
米切尔6在设计上完全脱离了前5代的线条和逻辑,让这双鞋比起一双“速度型后卫鞋”更像一双“全能型球鞋”。
专注于跑跳发力所以调整了前后掌高差,分离式大底+中腰TPU支撑的模式十分合理,再加上鞋身的优秀包裹,你确实很难要求更多。
问题在于Lightshrike Pro前期磨合慢,后期快衰减的奇怪脚感,咱们就是说这个鞋倒也不是非要用软弹但是短命的缓震科技,要不换个填腹式Jet Boost呢?
UA
红榜
Curry 1 Flowtro
这甚至不是今年才发售的款……
但是Curry 1 Flowtro的抓地和缓震表现几乎超过了 9-11的正代,也属于是迷惑行为了。
(有一说一这个配色是整个李小龙联名里第二帅的,第一帅的在黑榜)
黑榜
Curry 11
比10好的地方在于,Curry 11包裹和支撑“上强度”了。
虽然也不至于很好,但是有。
缺点依旧是Flow这个科技对于场地的极端挑剔。还有就是,UA能不能想办法出个什么鞋垫辅助一下Flow的足弓支撑,你老是做个平板底面真的有点太无趣了。
李宁
红榜
驭帅Ultra
首先,我还是建议看到“全掌碳板+全掌超临界”的组合,就无脑买高帮版本。高帮的系带体统和鞋身能够很好地分散球鞋刚性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可以支撑舒服脚踝直线发力。
其次,驭帅Ultra是我今年穿完之后觉得“最全面”的球鞋。直到现在我都没事会穿他去打野和训练。
有推动但更倾向于稳定的缓震结构,强劲的足弓和鞋身支撑,以及适应度极快的编织鞋面包裹。如果你倾向于“保护性>提升表现”的球鞋,正常或者瘦脚,无论什么打法都可以选择驭帅Ultra!
驭帅18
几乎80%水平的驭帅Ultra,为数不多的减分项就是高重心,缓震脚感和推进度没有Ultra强。
相比起来更适合内线和突破流大体重锋线,当然不在意高重心的内线也可以入了试试看。
伽马
即便对宽脚不那么友好,即便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但是伽马确实就是今年最值得尝试的,“在某些程度上处于行业顶端”的实战鞋。
上脚轻若无物却能直觉感觉到起跳和突破的极致推动,碳板的刚性恰到好处,䨻的密度恰到好处打造的超绝碳核芯体验(没有驭帅Ultra初期的板脚,也没有JB2的推动感削弱),再加上支撑稳定的绝对优势,你很难想象这样简单的结构能打造出一双这样的球鞋。
瘦脚,喜欢轻质球鞋的突破手绝对会喜欢,其他脚型需要慎重选择,穿习惯大重量球鞋的朋友需要磨合3-4场训练再实战。
JB2
前掌有些宽,后跟耐磨一般,前掌鞋垫的凹凸初期会脚感有些奇怪。
除此之外B2和狂潮5 Pro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缓震甚至更好一些。再加上碳核芯在这双鞋上相较不那么明显但是依旧在线的推进力,很难不让人称赞一番。
比起JB1,JB2起码在评分上更像一双签名鞋了。
闪击11
薄底快靴,“销量自会替我说话”,适合宽脚中小体重后卫(不喜欢碳板推动但是又希望场地感足的朋友)。
比起10代更极致追求降重心和结构推动跑动动作的一代闪击,前掌缓震稍欠,但好穿。
依旧Shout out to赵之焜老师,好起来了!
黑榜
利刃4 V2
不能称作“黑点”,利刃4V2的内扣确实有些严重。高帮的利刃4通过高帮带来的脚踝支撑掩盖的缺点,在“低帮+更换材料”之后暴露无遗。
但是高帮利刃4还是不错的,我为数不多在今年重复购买的球鞋了属于是。
反伍4
糟糕的抗扭,难受的鞋舌定型,几乎没有作用的后跟外包结构。
选择买BBC联名是我最好的选择,毕竟买联名的话还能因为这个元素记得有事没事带它出门练练球。
驭帅18 V2
我再说一遍,工业垃圾的定位属于每一双没有搞清楚“低帮后卫鞋怎么做”就赶工出笼的产品。
和驭帅18一样高的重心,改了材料之后更差且更宽的鞋面支撑让这双鞋成为了一双典型的“低帮崴脚神器”。
我甚至说不出“200入手极香”这种话,毕竟崴脚之后的医药费会帮你补齐这一份折扣带来的性价比。
别买。
韦德11
宽体却是窄楦,这件事就已经很离谱了。
高帮却箍不住脚踝就更是无语,防侧翻引导还聊胜于无。
你还告诉我这是韦德之道正代,和我说用了多少好料。
可以出街不能打球,如果你实在喜欢它的颜值和某个配色,那就可以入,但是打球……买驭帅ULTRA吧。
差强人意
桀骜1 Low
没有缺点但是样样不精,好消息是足够耐磨,有许多好看配色。
个人建议打球少喜欢这个鞋的就买龙魂配色,经常打球的就买印纹陶。
买这个肯定比买反伍4好。
808 3 Ultra高帮
只要脚型适配就无敌的鞋款。脚感可以参考AW1(中心高点儿缓震好点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穿脱太麻烦了,但是是宽楦,宽脚又爱又恨鞋属于是。
狂怒2
宽脚狂怒鞋(也来自赵之焜老师),前掌挤脚但缓震和支撑都不错的低端档位鞋款。
前后掌䨻体验还算明显,比1缓震上舒服多了。
也比反伍4好。
音速12 & 音速12 V2
好跑,但是除了好跑一无所有的鞋。
我的健身房搭子系列。
要说有什么非常糟糕的缺点那就是鞋舌总是定不住位置,没几下就偏了,鞋带又勒脚背。能穿但是慎选。
全城12 Encore
唯一的缺点是前掌和中段拼接的部分挤脚,除此之外要缓震有缓震,要抓地有GCU,要稳定有稳定。
而且它好看啊,这不好看吗?
利刃5
利刃4放今年是能进红榜的,利刃5没进红榜的原因是压脚背+窄楦,以及初期磨合缓震需要一段时间。
硬质框架结合内填式䨻的构思是一种新尝试,但是前后高差以及填腹结构可能还能更好。
空袭11
一双很容易被忘记的球鞋,什么都有但是包括颜值在内都不如驭帅18体验好。
可以买,但是可以等驭帅19体验完后再试,反正价格差距也不大。
安踏
红榜
狂潮5 V2
可以平替狂潮5 Pro的球鞋终于出现了。一样的低趴重心,调整鞋面后比5更好的支撑以及后跟稳定,还有更扎实的大底(你懂我的意思)。
只可惜货量少,配色不多而且没啥声量,现在狂潮5 Pro价格下来了,这双鞋的定位更尴尬了。
锋芒1
今年狂潮联赛几双主推款里唯一一双宽脚能穿的鞋。
适中的全掌氮科技缓震,重心不高但脚感比较软弹,侧向支撑和后跟稳定也都十分在线。
被外观设计掩盖了许多优点的口粮鞋,可以考虑降价后入手个好看配色的选择。
黑榜
瞬息1
这双鞋出现在这里只有一个原因:我和王越两个人各自的瞬息1,侧边的支撑带都断过。
不知道瞬息1V2会不会作出工艺上的调整。
除此之外瞬息1首发的部分配色会有些不跟脚,这个也需要注意。
狂潮6
仅次于驭帅18V2的工业垃圾……
支撑差,脚踝支撑若有似无,抓地在防滑稍微差点的场地直接溜冰。
还是窄楦,宽体窄楦的这些鞋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夹层塞得啥啊,钱吗?
差强人意
Kai 1
好穿,现在也不贵了,有点压小脚趾但是换个薄鞋垫就解决了。
很经典的公式鞋体验,颜值不错配色也多。
而且他是Kai 1啊,只要不差就能卖得很好的鞋!好的配色喜欢就冲,纯实战等安踏传统折扣艺能就完事儿了!
突袭1
压脚背,窄楦,榴莲大底抓地一般,其他没啥了。
这个鞋可以当做稍微差一点的锋芒1看待,但是说实话加50就能买锋芒了,也是没必要买这个。
狂潮6 Pro
比狂潮6好多了,除了鞋内空间只适合窄脚之外,都是精英级别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侧边支撑和缓震脚感相对狂潮6的提升,不可谓不恐怖。
放在“差强人意”这里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看过狂潮5 Pro之后,很难想象6只是这样。惊喜度确实不高。
KT 10
KT10做成什么样都是那样。稳定,缓震好,抗扭是安踏乃至整个国产球鞋里的中高等水平,以及一言难尽(咋换了设计师还这样),说不出头绪只能等解释的外观。
好穿,没啥短板,等个折扣,但是11是不是该给大家点惊喜了?
361°
红榜
One Motion
200不到就能收获全掌CQT球鞋不说,透气风格的网纱+内贴结构鞋面支撑也算够用,还主攻外场。
口粮鞋盛行的当下,如果一次性把战场拉到200元级的话,One Motion确实不怕任何人。
Big 3 5.0 Quick
有趣的是每一代Big3 Quick我都更喜欢普通版。更好的重心和软弹脚感相比起Pro回馈更足,鞋身材质虽然不那么高级但是支撑和包裹也是绝对够用的。
也不知道是普通版够好,还是确实Pro版本“Pro”的思路不太对……
Big 3 Future 高帮版
回到驭帅Ultra那句话:看到“全掌碳板+全掌超临界”的组合,就无脑买高帮版本。
去年我对Future低帮版本的喜欢已经算是溢出屏幕了,这次高帮版本自然更不用说。
重点是45一下尺码现在基本都在699左右,699买一双稍微重一点的驭帅ULTRA,这诱惑谁顶得住啊?
超新星2
超新星在我看来是“国宁个人快乐系列”。1代太板脚了?弹射板结构就按照想象力来做!去年鞋身支撑适应度太低了?今年的“卫生巾”(原谅我的想象力)结构总不会有问题了吧!
但是不知道为啥超新星2的大底需要磨掉一层涂层才能穿,否则基本等于溜冰,没什么耐心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下咯。
幼稚1
幼稚1是好穿的,低帮尖头但是宽楦,皮质鞋面支撑脚感很复古,全掌内填CQT的软弹脚感也不会输给Big3 5.0 PRO。
再加上高颜值和几个能辐射到不同喜好的配色,399的价格确实很香。
黑榜
Big 3 5.0 Pro低帮
唯一的问题也是最致命的问题:鞋面带不动中底结构的重量。
多的不说了,袜套鞋的功课还得继续做。
AG4 SE
鞋面带不动中底结构的重量。
AG4的中底刚性确实很迷,磨合一段时间之后这玩意也不太能穿。
禅6
太窄了,太扁了,抓地有点糟糕。
为数不多的优点是缓震还行,支撑和包裹也不错。常打外场水泥地的瘦脚后卫可以试试。
差强人意
DVD 2 & DVD 2 SE
前期迷之板脚是这两双鞋都没进红榜的原因。适应中底脚感之后,前掌鞋头过硬的问题又会成为一些突破和碰撞后的“痛苦根源”。
咱们就是说DVD3是不是能稍微好点儿?
Big3 5.0 Quick Pro & Big3 5.0 Pro高帮
不如3经验,不如4和5的Quick普通版好穿。
5.0 Pro的高帮版是为数不多的窄楦内线鞋,表现可圈可点但是系带系统有一些迷,总是有种高帮部分绑不紧的感觉。
两双都能买,但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AG5
经典锋线鞋结构+经典锋线鞋配置。支撑、包裹、缓震都很在线。AG5除了看起来“被迫降级”似乎也没啥能喷的。
做好看点明明应该更受欢迎的吧。
匹克
红榜
欧科1
“穿去随便玩”的款式。缓震还算不错,支撑也比较在线。
唯一的问题是适应强度实战的球鞋寿命并不长,如果是有一搭没一搭打球,又要适配日常生活出街需求的选择,可以考虑一下。
(据说910 BB更强,但是它也更贵啊……)
幻驹2
突破流造型,但是是内线鞋。
相对来说“肉”感很重的缓震会在重量上拖累突破,但是对于不在意速度的球员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造型也是匹克里比较好看的,能冲!
天赋2
全能稳定好鞋,因为主打稳定所以中心中等偏高,但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AW2在我这有点扑街,但是天赋2是极好的。宽脚突破型锋线和内线都能试试。
轻灵2
比1好穿是实话,轻了,后跟缓震也有了,系带系统也更好用了。
建议调整一下中帮顶端的造型,既然冲着Gel-Hoop系列而去,那就要做到处处精工。
对于匹克来说或许路还长。
黑榜
轻灵1 SE
一双几乎完全已经不在意科技和合理性,只在意“帅”的球鞋了。
除了轻和合格的稳定之外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还好轻灵1的营销周期结束了,否则轻灵1SE的尴尬期或许还会更久。
来袭1
不是一双能打球的实战鞋,出街搭配宽口裤穿比较好。
记得多看看鞋子做工,这鞋好不好看有些挑工人(笑)。
差强人意
无双
好穿,好打,适合跑动更多但是速度不快的稳定型需求球员。主要是他够轻啊。
但是无双真的很考验你选匹克尺码的功力,小了不舒服,大了支撑和贴合又不够,确实很难受。建议官方渠道入手然后勤退换吧。
音爆3
突破脚感比较特别,有推动但是更像Zoom Pod那种硬向前弹的感觉,微妙。
稳定和鞋面支撑拉满的代价就是重,能接受再思考要不要入手吧。
(尺码比大多数匹克正一点。)
大三角3 & 大三角3 Pro
好穿,但是没有2好穿,比起2代更像是“为了新的中底结构做尝试”的一代。
3比较中庸的好穿,不会出错,3Pro后跟造型比较激进,前掌有点卡有点窄但是能适应。
讲道理大三角3和3 Pro应该是匹克这个榜单里比较优秀的款式,但是因为“性能没跟上期待”依旧只能放在差强人意这一档。
闪现6
一双在2023年可以激起球鞋圈讨论的鞋,造型和配置都有新意。
但是他上市于2024年第三季度。
能穿,能买,好穿,适合人群基本全能。但是还是要好好挑尺码(比较靠近正码)。
特步
红榜
林书豪5
网传“平替韦德10”也没太大必要。林5在后跟弧度调控上比韦德10合理很多,避免了一部分后跟不稳定的隐患。
但是比韦德10差在哪儿呢?差在了碳板刚性过强以及为了让球鞋跟脚做后跟内收。前期因为中底刚性太强,掉跟情况会比较明显,适应之后还是很好穿的。
黑榜
逆天1.3
45的鞋,43的空间,窒息。
鞋垫拆了之后空间感会好很多,逆天1的掉跟问题也解决得不错,就是鞋身容纳度太小了。
等2吧,1.3确实有些鸡肋了。
差强人意
张镇麟1
和张镇麟一样高不成(进不去NBA)低不就(国内确实算是优质锋线)的一双鞋。
为数不多的问题是侧边TPU卡脚,还有就是这个超临界的调教真的有点太软了。
中乔
红榜
毒牙3 Pro
好穿的锋线鞋,稳定,带点儿回弹。
鞋垫太厚了,换个超临界鞋垫无敌。
高低帮版本都不错,看喜欢的配色去选吧。
FE 2.0
轻质速度型球鞋的优秀案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鞋面更加轻薄的Cut3.
前掌反馈和整体缓震都很不错,唯一的问题是鞋垫太厚压缩鞋内空间,换个鞋垫就完事儿了。
黑榜
锋刺Rise 1.5
改了一道了还是窄,这鞋楦到底咋做的。
80分的中底结构,50分(甚至比1支撑更差了)的鞋身构造和用料。1.5这次改进并不成功,说实话我是有些失望的。
差强人意
锋刺5 Pro
你可以吧这双鞋当做是“中帮版的KAI 1”或者“超级合理版的狂潮5”来看待。全掌超临界配合稳定系斜面的配置十分合理,脚感和表现也都不错。如果有闲钱可以试试的款式。
锋刺Rise 2
抓地不好,鞋舌太薄。
但是在水泥地和很好的木地板上打球就是有想冲刺的感觉。
补足建议是换厚实点的,带防滑纱的厚袜子,精选好场地,你会喜欢上这个新版本的Rise的。
FE 2.5
好,但是没有2.0好。
优点是鞋内空间合理了很多,颜值也有那种“复古未来”的感觉了。能买。
其他
红榜
EQLZ 360
这个菜除了测评,就不多说了。
好穿,或者说是为数不多EQLZ打球比较爽的鞋子。
SKX Resagrip Low
抓地无敌,甚至能和旗舰李宁的GCU平起平坐。
超临界缓震中底+缓震鞋垫的表现也很强,个人感觉其实很Zoom X了。
缺点就是前掌支撑不足+高重心。讲真我没想到这鞋能这么好穿,斯凯奇有点东西的。
黑榜
AR1
窄、板、鞋面支撑脚感诡异。
据说AR2还行,反正AR1就算了。
Puma Scoot 1
如果他按照八九百卖,那绝对是完全不能买的等级。一般的缓震,一般的抓地和还算不错的鞋身稳定,这放在安踏就是300元的等级。
哦,我299买的,勉强算有性价比吧,毕竟还算挺帅的。
差强人意
EQLZ 247
这个也测评过,更适合平时出街,偶尔能打球的EQLZ。
重心有点高,实际实战会有鞋面带不动鞋底的感觉。除此之外就是大底外侧抓地一般。
还好它帅。
SPO Ranger
抛开品牌的一系列营销操作,Ranger算是设计有想法,实战表现还不错的鞋。防侧翻夸张但有用,大底抓地优秀鞋垫缓震明显,对于锋线来说算是可以入的。
缺点就是贵了点,然后麂皮材质会有遇水褪色隐患,需要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