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发布了2024热搜年度报告,其意义除了让大家获知年度热点外,还能够以榜单为锚点,做更多延伸解读和深入思考。
比如电影领域榜单列出了五部作品,按关注度排名依次为《热辣滚烫》《抓娃娃》《第二十条》《好东西》和《默杀》。
首先,电影在百度的热度值和电影票房成正比,换言之,电影热度越高说明消费者抵达率越高,越有利于票房产出。
所以榜单排名第一的《热辣滚烫》,也以34.6亿的成绩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一,同时也是宣传期间占据各大平台热搜最多的电影,没有之一。
榜单上的《抓娃娃》《第二十条》也都位列2024年度票房前五,《默杀》被称为“暑期第一炸”,票房排年度第六位,落后动画电影《熊出没·逆转时空》6个多亿。这个差距延伸出另一个思考,“熊出没系列”每年一部,几乎没什么宣发,闷声发大财,二者的差距,折射出电影档期太重要了,春节档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全年票房产出最高的档期,所以《熊出没·逆转时空》占到了天时地利,哪怕《默杀》热度高很多,票房却依然落后6个多亿。
第二,口碑和票房倒挂,电影倾向产品属性,创作过程噱头先行。
榜单上的五部电影,有四部票房都10亿起跳,只有《好东西》截至发稿还没到七亿。将《热辣滚烫》和《好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票房倒挂更加鲜明。
《好东西》在某瓣评分高达9.1,是年度评分最高的电影,《热辣滚烫》稳定在7.5,口碑差距明显,但票房却是年度第一。
而且,《热辣滚烫》上映后争议非常大,“减肥电影”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导演王晶都亲自下场,用“贾玲的卖命减肥打拳”和“张艺谋导演这几年来的最佳作品”来踩一捧一,暗讽《热辣滚烫》的成功是营销和贾玲减肥的功劳。
平心而论,《热辣滚烫》相比原版《百元之恋》确实有一定差距,在拍摄技巧上也相形见绌,贾玲窗外对视、结尾拳台绕场长镜头等华彩段落,也都是照搬了《百元之恋》的拍摄手法。简言之,很多人认为《热辣滚烫》的品质,和30多亿的票房不对等。
但另一边,不但评分最高的《好东西》票房上不去,另一部口碑绝佳的《出走的决心》票房也只有1.24亿。纵观票房成功的电影,会发现都有“营销过于出色、噱头大于内容”的显著特点。
比如榜首的《热辣滚烫》,上映时最多10个话题同时登上热搜,贾玲减重后的身形一直“捂”到上映,成为营销上的重磅炸弹,难怪会被很多人吐槽是“减肥电影”,《热辣滚烫》的营销确实喧宾夺主,而且后面甚至适得其反,负面的声浪越来越大,导致电影纪录片不得已延后上映,没能助力电影宣传。
纵观年内票房成功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有异常出色的营销、足够高的热度,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就预埋了营销噱头。《热辣滚烫》是贾玲减重、《抓娃娃》是沈马组合以及反鸡娃教育,《默杀》则将血腥和残忍作为卖点,镜头也不断对准受害者,上映后营销也一以贯之。
尝到了营销成功的甜头,电影的“产品属性”越来越大于“作品属性”,噱头先行的创作方针,让好电影越来越少、营销意味越来越浓,就连即将上映的《小小的我》也效仿《热辣滚烫》的营销逻辑,始终隐藏易烊千玺的脸,制造悬念,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第三,影视寒冬持续,虹吸效应愈发明显,产业链探索新赛道。
“影视寒冬”在今年愈发明显,全年票房400多亿,比去年少了100多亿。比票房更严峻的是观影人次相比去年少了3亿多,说明很多人已经不看电影、或者少看电影了。
“影视寒冬”的成因,和经济环境、影片质量、消费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在这里不深入讨论,只说结果,最显著的就是虹吸效应愈发明显。
几年前,博纳总裁于冬曾断言“电影公司要给互联网打工”,这句话已成事实,做电影不如做平台,抓线下不如深耕互联网,猫眼和淘票票两大掌握购票命脉的平台,已经在投资、制作、发行、宣传全链条占据主要位置,是当仁不让的两大巨头。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上映的电影至少八成以上背后都有猫眼或淘票票,今年国庆档上映的10部电影,有6部都是猫眼出品或发行。两大巨头虹吸效应明显,万达、博纳、光线、儒意等传统主流电影公司,也以这两家马首是瞻,这样的行业现状,会导致小成本、有创意、高品质的电影逐步变少,“百花齐放”这四个字,在电影行业的根儿上不复存在,不可能哺育创作,这直接导致2024年的电影品质高、口碑好的电影很少,某瓣上九分的只有《好东西》一部,评分榜前十的电影,末尾的《老狐狸》只有8.0分了。
此外,影视寒冬也倒逼产业链探索新赛道。
制作发行层面,电影公司进口国外经典电影和挑选国内经典电影重映双管齐下,填补空缺、提振市场,这也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最佳选择。
同时也在寻找新的盈利点。去年跨年上映的《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在国内拿到过亿票房,全球票房更高达2.67亿美元。演唱会的实况录像搬到电影院上映,无疑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电影公司也看准了这一商机,《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上映,目前已拿到4000多万票房,每卖一张票,都是出品方和宣发方的纯利润。
而产业链的终端,电影院也在尝试多元化经营,影展、企业包场、主题放映都是常规手法,更有影院尝试在影厅里做游戏直播、婚礼、年会等,谋求在行业寒冬里苟活。
百度发布了2024热搜年度报告,其意义除了让大家获知年度热点外,还能够以榜单为锚点,做更多延伸解读和深入思考。
比如电影领域榜单列出了五部作品,按关注度排名依次为《热辣滚烫》《抓娃娃》《第二十条》《好东西》和《默杀》。
首先,电影在百度的热度值和电影票房成正比,换言之,电影热度越高说明消费者抵达率越高,越有利于票房产出。
所以榜单排名第一的《热辣滚烫》,也以34.6亿的成绩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一,同时也是宣传期间占据各大平台热搜最多的电影,没有之一。
榜单上的《抓娃娃》《第二十条》也都位列2024年度票房前五,《默杀》被称为“暑期第一炸”,票房排年度第六位,落后动画电影《熊出没·逆转时空》6个多亿。这个差距延伸出另一个思考,“熊出没系列”每年一部,几乎没什么宣发,闷声发大财,二者的差距,折射出电影档期太重要了,春节档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全年票房产出最高的档期,所以《熊出没·逆转时空》占到了天时地利,哪怕《默杀》热度高很多,票房却依然落后6个多亿。
第二,口碑和票房倒挂,电影倾向产品属性,创作过程噱头先行。
榜单上的五部电影,有四部票房都10亿起跳,只有《好东西》截至发稿还没到七亿。将《热辣滚烫》和《好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票房倒挂更加鲜明。
《好东西》在某瓣评分高达9.1,是年度评分最高的电影,《热辣滚烫》稳定在7.5,口碑差距明显,但票房却是年度第一。
而且,《热辣滚烫》上映后争议非常大,“减肥电影”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导演王晶都亲自下场,用“贾玲的卖命减肥打拳”和“张艺谋导演这几年来的最佳作品”来踩一捧一,暗讽《热辣滚烫》的成功是营销和贾玲减肥的功劳。
平心而论,《热辣滚烫》相比原版《百元之恋》确实有一定差距,在拍摄技巧上也相形见绌,贾玲窗外对视、结尾拳台绕场长镜头等华彩段落,也都是照搬了《百元之恋》的拍摄手法。简言之,很多人认为《热辣滚烫》的品质,和30多亿的票房不对等。
但另一边,不但评分最高的《好东西》票房上不去,另一部口碑绝佳的《出走的决心》票房也只有1.24亿。纵观票房成功的电影,会发现都有“营销过于出色、噱头大于内容”的显著特点。
比如榜首的《热辣滚烫》,上映时最多10个话题同时登上热搜,贾玲减重后的身形一直“捂”到上映,成为营销上的重磅炸弹,难怪会被很多人吐槽是“减肥电影”,《热辣滚烫》的营销确实喧宾夺主,而且后面甚至适得其反,负面的声浪越来越大,导致电影纪录片不得已延后上映,没能助力电影宣传。
纵观年内票房成功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有异常出色的营销、足够高的热度,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就预埋了营销噱头。《热辣滚烫》是贾玲减重、《抓娃娃》是沈马组合以及反鸡娃教育,《默杀》则将血腥和残忍作为卖点,镜头也不断对准受害者,上映后营销也一以贯之。
尝到了营销成功的甜头,电影的“产品属性”越来越大于“作品属性”,噱头先行的创作方针,让好电影越来越少、营销意味越来越浓,就连即将上映的《小小的我》也效仿《热辣滚烫》的营销逻辑,始终隐藏易烊千玺的脸,制造悬念,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第三,影视寒冬持续,虹吸效应愈发明显,产业链探索新赛道。
“影视寒冬”在今年愈发明显,全年票房400多亿,比去年少了100多亿。比票房更严峻的是观影人次相比去年少了3亿多,说明很多人已经不看电影、或者少看电影了。
“影视寒冬”的成因,和经济环境、影片质量、消费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在这里不深入讨论,只说结果,最显著的就是虹吸效应愈发明显。
几年前,博纳总裁于冬曾断言“电影公司要给互联网打工”,这句话已成事实,做电影不如做平台,抓线下不如深耕互联网,猫眼和淘票票两大掌握购票命脉的平台,已经在投资、制作、发行、宣传全链条占据主要位置,是当仁不让的两大巨头。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上映的电影至少八成以上背后都有猫眼或淘票票,今年国庆档上映的10部电影,有6部都是猫眼出品或发行。两大巨头虹吸效应明显,万达、博纳、光线、儒意等传统主流电影公司,也以这两家马首是瞻,这样的行业现状,会导致小成本、有创意、高品质的电影逐步变少,“百花齐放”这四个字,在电影行业的根儿上不复存在,不可能哺育创作,这直接导致2024年的电影品质高、口碑好的电影很少,某瓣上九分的只有《好东西》一部,评分榜前十的电影,末尾的《老狐狸》只有8.0分了。
此外,影视寒冬也倒逼产业链探索新赛道。
制作发行层面,电影公司进口国外经典电影和挑选国内经典电影重映双管齐下,填补空缺、提振市场,这也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最佳选择。
同时也在寻找新的盈利点。去年跨年上映的《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在国内拿到过亿票房,全球票房更高达2.67亿美元。演唱会的实况录像搬到电影院上映,无疑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电影公司也看准了这一商机,《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上映,目前已拿到4000多万票房,每卖一张票,都是出品方和宣发方的纯利润。
而产业链的终端,电影院也在尝试多元化经营,影展、企业包场、主题放映都是常规手法,更有影院尝试在影厅里做游戏直播、婚礼、年会等,谋求在行业寒冬里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