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TGA评奖让很多人都对媒体评奖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厌恶,什么黑幕、歧视之类的言论都有,但我觉得在现有的环境下,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办法能够比媒体评奖更加靠谱了
事先叠甲:看我的历史发言能够看出我不支持黑猴拿年度,也不支持小机器人,但我觉得小机器人拿奖有其合理性
首先,玩过一款游戏才能有公正评判这款游戏的资格,我认为这不应该有异议。而这个世界上能够把一年内的绝大部分大作都完整玩一遍,并沉下心来思考游戏质量的,除了专业的游戏媒体以外,可能只有做视频的游戏主播了。很多人觉得游戏媒体测评不靠谱,但99%的玩家甚至都做不到每年TGA年度提名的游戏全部都游玩一遍,不说多了,今年所有年度提名的游戏都完整玩过一遍的,整个论坛上估计最多1%的人,这种玩家有什么资格“公正的评判”年度游戏呢?
而虽然游戏媒体也有很多个编辑,但是他们内部至少会审核,至少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则,所以当涉及到游戏间的横向对比时,很难有比游戏媒体评分更靠谱的指标了。
而MC评分作为综合了绝大部分权威媒体评分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一两家媒体的片面性,所以从纯游戏质量角度考虑,MC评分至少能90%的呈现一个游戏的水平高低。
其次,我听到很多声音说就应该看steam评分和销量,不应该看媒体评价;然而这也是完全没有办法做到相对公正。看steam评分的话,那单平台的怎么办,任天堂、索尼的独占游戏难道全部丧失评奖资格吗?跨平台评分怎么对比?这没法比。
以及,steam评分受太多“游戏质量”之外的因素牵连了,比如价格,有的游戏性价比较低,所以很多人打差评,但是他游戏质量实际很高。有的游戏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就因为游戏开发者大放厥词,让玩家去刷差评,比如最近的博得之门3,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玩家的评价真的比MC评分更有参考价值?我不这么认为
再来说销量,销量我认为确实应该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标准,但也不应该作为主要的标准。销量收到营销策略、IP属性、定价策略、游戏类型、平台策略等多方面的影响。举个例子,双人成行够优秀吧,但在这个游戏类型下,顶天也就几百万销量了;霍格沃茨质量很高吗?也就普通3A吧,但是销量两千万,基本上是4个血源诅咒的销量了,这就是IP的加成。刺客信条、2k、cod这种游戏你说很多时候续作质量高吗?基本也在吃老本,但不妨碍能卖出千万级别的销量。所以销量本身能说明一些事情,但只是游戏质量很小一方面的映射罢了。
(顺便一提我觉得今年最优秀的独立游戏是动物井,很多专业的测评博主、媒体也都专门发文吹过,但销量嘛。。。)
最后,我觉得媒体评奖就一定会是合理的吗?当然不是,一方面媒体的主要话语权还是在西方世界,我们的游戏(或者音乐、电影、小说等)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偏见,所以肯定在国际大奖的评价上会有一定程度的劣势;另一方面,媒体有媒体的看法,他们的角度有时候会和玩家不一定相同,例如过于追求创新性、注重政治正确等,所以理论上最好引入一定量的资深玩家团体来制衡一下,例如整体有40票,资深玩家团体占10票这样,或许会有利于选择。
最最后,来说一下我对本次TGA的看法:黑猴在TGA的评判标准上确实不到年度游戏的标准,无论是MC评分(我认为即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偏见,MC评分最多也就是86-88分),还是创新性(系统上没有太多的创新,美术倒是很惊艳,其实该拿个最佳美术的),还是完成度(后面部分有点太赶了,完成度上有扣分),在整个年度游戏提名中都是中游水平。拿到最佳动作已经很好了(这个奖项其实非常重要,基本仅次于最佳动作冒险、最佳角色扮演了)。
小机器人是个好游戏,不要被现在网上的评价带了节奏,如果喜欢这类游戏的且有PS5的,真心建议玩一下,它的乐趣确实云游戏没法获得的,如果不是我早早就玩儿过前作的话,我云游戏的时候也会觉得这个游戏是个cjb。在TGA之前,这个游戏在绝大部分平台上的评价都是非常正面的,可惜。。。。
余温过去,相信大家也冷静了一些,欢迎大家理性讨论,当然也欢迎大家激情开喷~
今年的TGA评奖让很多人都对媒体评奖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厌恶,什么黑幕、歧视之类的言论都有,但我觉得在现有的环境下,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办法能够比媒体评奖更加靠谱了
事先叠甲:看我的历史发言能够看出我不支持黑猴拿年度,也不支持小机器人,但我觉得小机器人拿奖有其合理性
首先,玩过一款游戏才能有公正评判这款游戏的资格,我认为这不应该有异议。而这个世界上能够把一年内的绝大部分大作都完整玩一遍,并沉下心来思考游戏质量的,除了专业的游戏媒体以外,可能只有做视频的游戏主播了。很多人觉得游戏媒体测评不靠谱,但99%的玩家甚至都做不到每年TGA年度提名的游戏全部都游玩一遍,不说多了,今年所有年度提名的游戏都完整玩过一遍的,整个论坛上估计最多1%的人,这种玩家有什么资格“公正的评判”年度游戏呢?
而虽然游戏媒体也有很多个编辑,但是他们内部至少会审核,至少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则,所以当涉及到游戏间的横向对比时,很难有比游戏媒体评分更靠谱的指标了。
而MC评分作为综合了绝大部分权威媒体评分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一两家媒体的片面性,所以从纯游戏质量角度考虑,MC评分至少能90%的呈现一个游戏的水平高低。
其次,我听到很多声音说就应该看steam评分和销量,不应该看媒体评价;然而这也是完全没有办法做到相对公正。看steam评分的话,那单平台的怎么办,任天堂、索尼的独占游戏难道全部丧失评奖资格吗?跨平台评分怎么对比?这没法比。
以及,steam评分受太多“游戏质量”之外的因素牵连了,比如价格,有的游戏性价比较低,所以很多人打差评,但是他游戏质量实际很高。有的游戏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就因为游戏开发者大放厥词,让玩家去刷差评,比如最近的博得之门3,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玩家的评价真的比MC评分更有参考价值?我不这么认为
再来说销量,销量我认为确实应该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标准,但也不应该作为主要的标准。销量收到营销策略、IP属性、定价策略、游戏类型、平台策略等多方面的影响。举个例子,双人成行够优秀吧,但在这个游戏类型下,顶天也就几百万销量了;霍格沃茨质量很高吗?也就普通3A吧,但是销量两千万,基本上是4个血源诅咒的销量了,这就是IP的加成。刺客信条、2k、cod这种游戏你说很多时候续作质量高吗?基本也在吃老本,但不妨碍能卖出千万级别的销量。所以销量本身能说明一些事情,但只是游戏质量很小一方面的映射罢了。
(顺便一提我觉得今年最优秀的独立游戏是动物井,很多专业的测评博主、媒体也都专门发文吹过,但销量嘛。。。)
最后,我觉得媒体评奖就一定会是合理的吗?当然不是,一方面媒体的主要话语权还是在西方世界,我们的游戏(或者音乐、电影、小说等)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偏见,所以肯定在国际大奖的评价上会有一定程度的劣势;另一方面,媒体有媒体的看法,他们的角度有时候会和玩家不一定相同,例如过于追求创新性、注重政治正确等,所以理论上最好引入一定量的资深玩家团体来制衡一下,例如整体有40票,资深玩家团体占10票这样,或许会有利于选择。
最最后,来说一下我对本次TGA的看法:黑猴在TGA的评判标准上确实不到年度游戏的标准,无论是MC评分(我认为即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偏见,MC评分最多也就是86-88分),还是创新性(系统上没有太多的创新,美术倒是很惊艳,其实该拿个最佳美术的),还是完成度(后面部分有点太赶了,完成度上有扣分),在整个年度游戏提名中都是中游水平。拿到最佳动作已经很好了(这个奖项其实非常重要,基本仅次于最佳动作冒险、最佳角色扮演了)。
小机器人是个好游戏,不要被现在网上的评价带了节奏,如果喜欢这类游戏的且有PS5的,真心建议玩一下,它的乐趣确实云游戏没法获得的,如果不是我早早就玩儿过前作的话,我云游戏的时候也会觉得这个游戏是个cjb。在TGA之前,这个游戏在绝大部分平台上的评价都是非常正面的,可惜。。。。
余温过去,相信大家也冷静了一些,欢迎大家理性讨论,当然也欢迎大家激情开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