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和某些X皇X霸X仙X后粉眼里的刘邦不同,汉高当为史上好评最多的帝王。
本人立场依旧是高帝粉丝,所以只收录夸耀部分,按时间排序。
————————————————————————————
作者:黄部长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92839342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怀王诸老将:“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郦食其:“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後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
张良: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曹参: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樊哙:“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吕雉:“高皇帝匡饬天下,诸有功者皆受分弟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
群臣[1]:“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异姓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刘敬: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陆贾:“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彊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轝,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於汉!”
赵佗:“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自今以来,去帝制黄屋左纛。”
柴武:“陛下宽仁,诸侯虽有畔亡,而复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大王所知。今王以败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归!”
张敖:“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原君无复出口。”
刘恒: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
宋昌:汉兴,除秦烦苛,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
贾谊: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馀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七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刘安: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发适戍,入刍槁,头会箕赋,输于少府。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道路死人以沟量。当此之时,忠谏者谓之不祥,而道仁义者谓之狂。逮至高皇帝存亡继绝,举天下之大义,身自奋袂执锐,以为百姓请命于皇天。当此之时,天下雄俊豪英,暴露于野泽,前蒙矢石,而后堕溪壑,出百死而绐一生,以争天下之权,奋武厉诚,以决一旦之命。
伍被: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於是百姓离心瓦解,欲为乱者十家而七。客谓高皇帝曰:‘时可矣。’高皇帝曰:‘待之,圣人当起东南间。’不一年,陈胜吴广发矣。高皇始於丰沛,一倡天下不期而响应者不可胜数也。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百姓原之,若旱之望雨,故起於行陈之中而立为天子,功高三王,德传无穷。
司马迁: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八年之间,天下三嬗,事繁变众,
禹贡: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循古节俭,宫女不过十馀,厩马百馀匹。
朱博:帝王之道不必相袭,各由时务。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扬雄:“昔有强秦,封豕其士,窫窳其民,凿齿之徒相与摩牙而争之。豪俊糜沸云扰,群黎为之不康。于是上帝眷顾高祖,高祖奉命,顺斗极,运天关,横巨海,漂昆仑,提剑而叱之。所过麾摲邑,下将降旗,一日之战,不可殚记。当此之勤,头蓬不暇梳,饥不及餐,鞮鍪生虮虱,介胄被沾汗,以为万姓请命乎皇天。乃展人之所诎,振人之所乏,规亿载,恢帝业,七年之间而天下密如也。
刘苍:高皇帝受命诛暴,元元各得其所,万国咸熙,作《武德》之舞。
范升:先王崇政,尊美屏恶。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勋臣,颂其德美。生则宠以殊礼,奏事不名,入门不趋。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传于无穷。斯诚大汉厚下安人,长久之德,所以累世十余,历载数百,废而复兴,绝而复续者也。
马援:隗嚣与援共卧起,问以东方流言及京师得失。援说嚣曰:“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每接讌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嚣曰:“卿谓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嚣意不怿,曰:“如卿言,反复胜邪?”然雅信援,故遂遣长子恂入质。
班固:皇矣汉祖,纂尧之绪。实天生德,聪明神武。秦人不纲,罔漏于楚。爰兹发迹,断蛇奋旅。神母告符,硃旗乃举。粤蹈秦郊,婴来稽首。革命创制,三章是纪。应天顺民,五星同晷。项氏畔换,黜我巴、汉。西土宅心,战士愤怒。乘畔而运,席卷三秦。割据河山,保此怀民。股肱萧、曹,社稷是经。爪牙信、布,腹心良、平。龚行天罚,赫赫明明。
杨终:高祖平乱,约法三章。太宗至仁,除去收孥。万姓廓然,蒙被更生,泽及昆虫,功垂万世。
祭遵: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熏臣,颂其德美。生则宠以殊礼,奏事不名,入门不趋;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传于无穷。斯诚大汉厚下安人,长久之德,所以累世十余,立载数百,废而复兴,绝而复续者也。
张衡:高祖膺籙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所推必亡,所存必固。扫项军于垓下,绁子婴于轵涂。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是以西匠营宫,目翫阿房。规摹逾溢,不度不臧。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弗康。
荀悦: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陈蕃:昔高祖创业,万邦息肩,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刘协: 昔我圣祖受命,创业肇基,造我区夏,鉴古今之制,通爵等之差,尽封山川以立藩屏,使异姓亲戚,并列土地,据国而王,所以保乂天命,安固万嗣。历世承平,臣主无事。世祖中兴而时有难易,是以旷年数百,无异姓诸侯王之位。
孔融:武王从后稷以来,至其身相积五十世,俱有鱼乌之瑞。至高祖一身修德瑞有四:吕公望形而荐女;吕后见云知其处;白蛇分,神母哭;西入关,五星聚。又武王伐纣,斩而刺之;高祖入秦,赦子婴而遣之,是宽裕又不如高祖也。
荀悦:高祖开建大业。统毕元功,度量规矩,不可尚矣[2]。天下初定,庶业草创,故韶夏之音,天下未闻焉。
应瑒:且高帝龙飞丰沛,虎据秦楚,唯德是建,唯贤是与。陆郦摛其文辨,良平奋其权谞,萧何创其章律,叔孙定其庠序,周樊展其忠教,韩彭列其威武。明达天下者,非一士之术;营造宫庙者,非一匠之矩也。
仲长统:昔高祖诛秦、项,而陟天子之位,光武讨纂臣,而复已亡之汉,皆受命之圣主也。萧、曹、丙、魏、平、勃、霍光之等,夷诸吕,尊大宗,废昌邑而立孝宣,经纬国家,镇安社稷,一代之名臣也。二主数子之所以震威四海,布德生民,建功立业,流名百世者,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
曹操: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小。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哩,创定王业,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
诸葛亮: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
陆逊: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
曹冏:故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遂成帝业。自开关以来,其兴立功勋,未有若汉祖之易也。夫伐深根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理势然也。汉监秦之失,封殖子弟,及诸吕擅权,图危刘氏,而天下所以不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东牟朱虚授命于内,齐、代、吴、楚作卫于外故也。向使高祖踵亡秦之法,忽先王之制,则天下已传,非刘氏有也。
陆景:汉高帝发迹泗水,龙起丰沛,仁以怀远,武以弭难,任奇纳策,遂埽秦项,被以惠泽,饰以文德,文武并作,祚流世长,此高帝之举也。秦、汉俱杖兵用武,以取天下,汉何以昌?秦何以亡?秦知取而不知守,汉取守之具备矣乎!
司马炎: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
皇甫谧:观汉祖之取天下也,遭秦世暴乱,不阶尺土之姿,不权将相之柄,发迹泗亭,奋其智谋,羁勒英雄,鞭驱天下;或以威服,或以德致,或以义成,或以权断;逆顺不常,霸、王之道杂焉。是以圣居帝王之位,无一定之制,三代之美,故难及矣。
傅玄:君莫贤于高祖,臣莫奇于韩信。
陆机:芒茫宇宙,上墋下黩。波振四海,尘飞五岳。九服徘徊,三灵改卜。赫矣高祖,肇载天禄。沈迹中乡,飞名帝录。庆云应辉,皇阶授木。龙兴泗滨,虎啸丰谷。彤云昼聚,素灵夜哭。金精仍颓,朱光以渥。万邦宅心,骏民效足....震风过物,清浊效响。大人于兴,利在攸往。弘海者川,崇山惟壤。韶濩错音,衮龙比象。明明众哲,同济天网。剑宣其利,鉴献其朗。文武四充,汉祚克广。悠悠遐风,千载是仰。
挚虞:汉祖明达,兼咨权武,总御羣雄,翦翕强楚。奄正华夏,经略区宇,遂登天位,缵尧之绪。
刘渊: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过唐日。中宗孝宣皇帝搜扬俊乂,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王,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
石勒: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其群臣皆顿首称万岁。”
王鉴: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
习凿齿:夫成业者系于所为,不系所藉;立功者言其所济,不言所起。是故汉高禀命于怀王,刘氏乘毙于亡秦,超二伪以远嗣,不论近而计功,考五德于帝典,不疑道于力政,季无承楚之号,汉有继周之业,取之既美,而己德亦重故也。
拓跋珪:世俗谓汉高起于布衣而有天下, 此未达其故也。夫刘承尧统,旷世继德,有蛇龙之征,致云彩之应,五纬上聚,天人俱协,明革命之主,大运所钟,不可以非望求也。
元澄:昔汉帝力疾,讨灭英布;高皇卧病,亲除显达。夫以万乘之主,岂 忘宴安,实以侵名乱正,计不得已。
庾信:游子思旧,来归沛宫,还迎故老,更召歌童,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
宇文邕:汉王约法,除其苛政;姬王轻典,刑彼新邦。
沈炯:何武关之狭隘,而汉祖之英雄,山万里而仰云雨,水百仞而写蜿虹。若一夫而守隘,岂万众之能攻。
李世民: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观高祖、殷汤,仰其德行,譬若阴阳调,四时会,法令均,万民乐,则麒麟呈其祥。汉祖、殷汤,岂非麒麟之类乎!
长孙无忌:帝王合 与日月同例,常加祭享,义在报功。爰及隋代,并遵斯典。汉高祖祭法无文,但以前代迄今,多行秦、汉故事。始皇无道,所以弃之。汉祖典章,法垂于后。自隋已下,亦在祠例。伏惟大唐稽古垂化,网罗前典,唯此一礼,咸秩未申。今请聿遵故 事,三年一祭。以仲春之月,祭唐尧于平阳,以契配;祭虞舜于河东,以咎繇配; 祭夏禹于安邑,以伯益配;祭殷汤于偃师,以伊尹配;祭周文王于邦,以太公配; 祭武王于镐,以周公、召公配;祭汉高祖于长陵,以萧何配。
颜师古:伏以汉祖拨乱,惩艾前失,大启九国,杂以霸道,规模宏远,历诈延长。
李旦:天造草昧,雄图纠纷。赫赫高祖,应若兴云。秦原鹿丧,沛泽蛇分。大风一起,南面我君。
李隆基:黄轩抚运,既统蚩尤之旅;炎汉应期,亦有陈豨之伐。虽德合仁覆,或震雷霆之威;功侔载物,匪容原野之罪。盖所以除残救暴,伐罪恤人,圣帝贤君,孰能无此?
李亨:昔昆夷作患,周宣兴薄伐之役;陈豨称乱,汉祖发亲征之师。盖所以禁暴除凶,取威靖难,上以保宗社,下以拯黎元,古者帝五,兹道无替。
白居易:高皇帝将欲戡时难,拨祸乱,乃耀圣武,奋英断,提神剑于手中,斩灵蛇于泽畔。何精诚之潜发,信天地之幽赞。卒能灭强楚,降暴秦,创王业于炎汉。
柳宗元:高帝诞膺圣祚,以垂德厚,探昊穹之奥旨,载幽明之休佑,杀白帝于大泽以承其灵,建赤旗于沛邑以昭其神,假手于赢,以混诸侯,凭力于项,以离关东。
李白:嬴氏秽德,金精摧伤。秦鹿克获,汉风飞扬。赤龙登天,白日升光。阴虹贼虐,诸吕扰攘。朱虚来归,会酌高堂。雄剑奋击,太后震惶。爰锄产禄,大运乃昌。功冠帝室,于今不亡。
张守节:汉人承秦苛法,约法三章。反其忠政,使民不倦,得天统矣。故太史公引礼文为此赞者,美高祖能变易秦敝,使百姓安宁。
杜甫:信周武之多幸,存汉祖之自强。
司马贞: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氾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冯用之:汉祖入关,不行杀戮,善安人也;秦室宝货,悉分士卒,善利人也。卒收天下之心,享天下之福,此圣人之作也。项籍反是而亡,不亦宜乎!
李观:孔子云,无忧者其惟文王乎!然孝武亦庶而铸之。始乎高皇勤功,功阶乎天;累圣重光,光烛乎泉。解殷之罗,要发以轻刑;沃秦之焚,以起民于焦原,故国无困民,民无异心。
徐铉:昔黄帝法月满而铸镜,用能照烛怪魅,辟除不祥。大禹收贡金以铸鼎,使民知神奸,以远不若。汉高祖佩斩蛇之剑,以拨乱除害,奄有天下。是三者皆人力之所为也,咸能辅佐兴运,与时隐现,其可诬乎?
(耶律阿保机)刘亿: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赵普:昔高祖奋布衣,起丰沛,诛暴楚,灭强秦,不五七年平定天下,而雄图大略,自轩昊以降,未见其伦。
徐梦莘:如汉高祖唐太宗最为英主地土九州中闲亦少放肆陆贾言不可马上治魏徵疏十渐以正其失矧此虏君臣万万计不出此其事夥民众两倍於彼乎!陛下欲雪大耻图中兴正在今日当焦劳克己虚心听纳虽休勿休日慎一日人才不必尽贤能也。
苏洵:夫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王安石:后世循高祖则鲜有败事,不循则失。
苏轼:古之英主,无出汉高。
苏辙:汉高皇帝庙有石,高三尺六寸,中裂如破竹,不尽者寸。父老曰:“此帝之试剑石也。”熙宁十年,蜀人苏轼为彭城守,弟辙实従入庙,观石而为之铭曰:维汉之兴,三代无有。提剑一呼,豪杰奔走。厥初自试,山石为剖。夜断长蛇,旦泣神母。指麾东西,秦、项授首。敛然三尺,一夫之偶。大人将之,山岳颓仆。用巨物灵,不复凡手。武库焚荡,帝命下取。岿然斯石,不尚有旧。
张拭:准仁义足以得天下之心,三王是也。高帝之兴,亦有合乎此。是以能剪暴秦,灭强项,而卒基汉业。
吕祖谦:高祖问周昌:“我如何主”对曰桀,纣之主。太宗谓玄素曰:“我何如桀、纣”?对曰:此役不息,而归于乱。夫二君,三代而下英主也。
尹起莘:自三代而下,惟汉得天下为正。
王应麟:汉高祖起布衣,灭秦、楚,自后世处之,必夸大功业,以为轶尧、舜,驾汤、武矣。其教令曰:“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言甚简而无自矜之意。此所以诒厥子孙,享四百年之祚欤。
郝经:故上世称圣王者,以舜为首,其次则称文、武;后世之称圣王者,以高帝为首,其次则称光武。皆知进退存亡之理,时乘御天,卒以龙德而位天位者也。至于魏孝文,虽不逮于文武高光,迁都洛阳,总干问罪,辞顺而返;齐人侵轶,报之以兵,闻丧而还;进退以礼,不陨师徒,卒全龙德为用。夏变夷之贤主,亦其次也。彼凭威恃力,以逞无疆之欲,皆亢龙之师也。秦苻坚,金海陵,亢而不悔者也。汉武帝、唐太宗,亢而有悔者也。虽皆亢龙悔而知退,又其次也。
戈直:昔汉祖入秦宫,能无所幸,识者知其智不在小,奄奠区宇,规模宏远矣,非唐祖所及也,太宗其庶几乎?
叶子奇:“ 帝王之盛节,三代而下,汉高为最,昭烈次之,光武唐太宗 ,伯仲耳。”
朱元璋: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胡翰:秦亡而汉承之,圣王之继乱世,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崇教化而兴起之,词其几也。陈经立纪以为万事法程,此又一几又也。高帝以宽仁定天下,规模宏远矣。
张居正:高皇帝以神武定天下,其治主于威强。前代繁文苛礼,乱政陋习,铲消殆尽;其所芟除夷灭秦法,不严于此矣。
朱瞻基:“太宗非汉高比也,其论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后皆如所言。太宗遗命李世勣最为失当,汉高优矣。自古人君知人为难,信哉!
魏观:“太宗虽才兼文武,而于为善未免矫揉。高祖豁达大度,规摹弘远,以此观之,高祖为优。”
李贽: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
赵汸:汉兴,接秦之弊。高祖重本抑末,轻徭薄役,故文景之世国家无事,百姓给足,府库充实,人人自爱,而重犯法。
邹漪:皇上试思昔之开天辟地者,无如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有一不从战争挞伐中磨砺而出者乎?我朝开天辟地者,无如高皇帝,有一不从冲锋陷阵而成者乎
万应隆:汉高豁达大度,从谏如流,故不阶尺土,一民五载而成帝业。
王正: 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
魏裔介:三代而后,人君能用天下之豪杰而尽其才,未有若汉之高帝者也。
刘文淇:夫高祖所分巴、蜀、汉中三郡之地,仅四十一县。而项羽所王之九郡,亦足见项氏之强盛。而卒为高祖所灭,太史公所谓非大圣,孰能当此受使而帝者?其信然已。
毛泽东: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顾颉刚:汉高帝起自平民,大刀阔斧,打出了天下。他不像王莽的出于世家,他没有什么家谱,他也不想造一本假家谱。
林剑鸣:总之,中国的统一虽然始于秦灭六国,而其实完成则应在汉初,而创建西汉王朝的刘邦,就是担负这一历史使命的伟大人物。以前,史学家对刘邦这方面的功绩阐述颇有忽略。今仅以此文,供方家指正。
张传玺:刘邦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帝王,他在中国历史上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可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当然这是不公平的。造成这样的历史错觉,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对刘邦的历史功绩缺乏应有的认识。第二,受传统保守观点的影响。
汤因比: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可能和某些X皇X霸X仙X后粉眼里的刘邦不同,汉高当为史上好评最多的帝王。
本人立场依旧是高帝粉丝,所以只收录夸耀部分,按时间排序。
————————————————————————————
作者:黄部长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92839342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怀王诸老将:“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郦食其:“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後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
张良: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曹参: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樊哙:“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吕雉:“高皇帝匡饬天下,诸有功者皆受分弟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
群臣[1]:“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异姓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刘敬: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陆贾:“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彊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轝,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於汉!”
赵佗:“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自今以来,去帝制黄屋左纛。”
柴武:“陛下宽仁,诸侯虽有畔亡,而复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大王所知。今王以败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归!”
张敖:“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原君无复出口。”
刘恒: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
宋昌:汉兴,除秦烦苛,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
贾谊: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馀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七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刘安: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发适戍,入刍槁,头会箕赋,输于少府。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道路死人以沟量。当此之时,忠谏者谓之不祥,而道仁义者谓之狂。逮至高皇帝存亡继绝,举天下之大义,身自奋袂执锐,以为百姓请命于皇天。当此之时,天下雄俊豪英,暴露于野泽,前蒙矢石,而后堕溪壑,出百死而绐一生,以争天下之权,奋武厉诚,以决一旦之命。
伍被: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於是百姓离心瓦解,欲为乱者十家而七。客谓高皇帝曰:‘时可矣。’高皇帝曰:‘待之,圣人当起东南间。’不一年,陈胜吴广发矣。高皇始於丰沛,一倡天下不期而响应者不可胜数也。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百姓原之,若旱之望雨,故起於行陈之中而立为天子,功高三王,德传无穷。
司马迁: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八年之间,天下三嬗,事繁变众,
禹贡: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循古节俭,宫女不过十馀,厩马百馀匹。
朱博:帝王之道不必相袭,各由时务。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扬雄:“昔有强秦,封豕其士,窫窳其民,凿齿之徒相与摩牙而争之。豪俊糜沸云扰,群黎为之不康。于是上帝眷顾高祖,高祖奉命,顺斗极,运天关,横巨海,漂昆仑,提剑而叱之。所过麾摲邑,下将降旗,一日之战,不可殚记。当此之勤,头蓬不暇梳,饥不及餐,鞮鍪生虮虱,介胄被沾汗,以为万姓请命乎皇天。乃展人之所诎,振人之所乏,规亿载,恢帝业,七年之间而天下密如也。
刘苍:高皇帝受命诛暴,元元各得其所,万国咸熙,作《武德》之舞。
范升:先王崇政,尊美屏恶。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勋臣,颂其德美。生则宠以殊礼,奏事不名,入门不趋。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传于无穷。斯诚大汉厚下安人,长久之德,所以累世十余,历载数百,废而复兴,绝而复续者也。
马援:隗嚣与援共卧起,问以东方流言及京师得失。援说嚣曰:“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每接讌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嚣曰:“卿谓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嚣意不怿,曰:“如卿言,反复胜邪?”然雅信援,故遂遣长子恂入质。
班固:皇矣汉祖,纂尧之绪。实天生德,聪明神武。秦人不纲,罔漏于楚。爰兹发迹,断蛇奋旅。神母告符,硃旗乃举。粤蹈秦郊,婴来稽首。革命创制,三章是纪。应天顺民,五星同晷。项氏畔换,黜我巴、汉。西土宅心,战士愤怒。乘畔而运,席卷三秦。割据河山,保此怀民。股肱萧、曹,社稷是经。爪牙信、布,腹心良、平。龚行天罚,赫赫明明。
杨终:高祖平乱,约法三章。太宗至仁,除去收孥。万姓廓然,蒙被更生,泽及昆虫,功垂万世。
祭遵: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熏臣,颂其德美。生则宠以殊礼,奏事不名,入门不趋;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传于无穷。斯诚大汉厚下安人,长久之德,所以累世十余,立载数百,废而复兴,绝而复续者也。
张衡:高祖膺籙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所推必亡,所存必固。扫项军于垓下,绁子婴于轵涂。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是以西匠营宫,目翫阿房。规摹逾溢,不度不臧。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弗康。
荀悦: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陈蕃:昔高祖创业,万邦息肩,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刘协: 昔我圣祖受命,创业肇基,造我区夏,鉴古今之制,通爵等之差,尽封山川以立藩屏,使异姓亲戚,并列土地,据国而王,所以保乂天命,安固万嗣。历世承平,臣主无事。世祖中兴而时有难易,是以旷年数百,无异姓诸侯王之位。
孔融:武王从后稷以来,至其身相积五十世,俱有鱼乌之瑞。至高祖一身修德瑞有四:吕公望形而荐女;吕后见云知其处;白蛇分,神母哭;西入关,五星聚。又武王伐纣,斩而刺之;高祖入秦,赦子婴而遣之,是宽裕又不如高祖也。
荀悦:高祖开建大业。统毕元功,度量规矩,不可尚矣[2]。天下初定,庶业草创,故韶夏之音,天下未闻焉。
应瑒:且高帝龙飞丰沛,虎据秦楚,唯德是建,唯贤是与。陆郦摛其文辨,良平奋其权谞,萧何创其章律,叔孙定其庠序,周樊展其忠教,韩彭列其威武。明达天下者,非一士之术;营造宫庙者,非一匠之矩也。
仲长统:昔高祖诛秦、项,而陟天子之位,光武讨纂臣,而复已亡之汉,皆受命之圣主也。萧、曹、丙、魏、平、勃、霍光之等,夷诸吕,尊大宗,废昌邑而立孝宣,经纬国家,镇安社稷,一代之名臣也。二主数子之所以震威四海,布德生民,建功立业,流名百世者,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
曹操: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小。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哩,创定王业,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
诸葛亮: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
陆逊: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
曹冏:故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遂成帝业。自开关以来,其兴立功勋,未有若汉祖之易也。夫伐深根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理势然也。汉监秦之失,封殖子弟,及诸吕擅权,图危刘氏,而天下所以不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东牟朱虚授命于内,齐、代、吴、楚作卫于外故也。向使高祖踵亡秦之法,忽先王之制,则天下已传,非刘氏有也。
陆景:汉高帝发迹泗水,龙起丰沛,仁以怀远,武以弭难,任奇纳策,遂埽秦项,被以惠泽,饰以文德,文武并作,祚流世长,此高帝之举也。秦、汉俱杖兵用武,以取天下,汉何以昌?秦何以亡?秦知取而不知守,汉取守之具备矣乎!
司马炎: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
皇甫谧:观汉祖之取天下也,遭秦世暴乱,不阶尺土之姿,不权将相之柄,发迹泗亭,奋其智谋,羁勒英雄,鞭驱天下;或以威服,或以德致,或以义成,或以权断;逆顺不常,霸、王之道杂焉。是以圣居帝王之位,无一定之制,三代之美,故难及矣。
傅玄:君莫贤于高祖,臣莫奇于韩信。
陆机:芒茫宇宙,上墋下黩。波振四海,尘飞五岳。九服徘徊,三灵改卜。赫矣高祖,肇载天禄。沈迹中乡,飞名帝录。庆云应辉,皇阶授木。龙兴泗滨,虎啸丰谷。彤云昼聚,素灵夜哭。金精仍颓,朱光以渥。万邦宅心,骏民效足....震风过物,清浊效响。大人于兴,利在攸往。弘海者川,崇山惟壤。韶濩错音,衮龙比象。明明众哲,同济天网。剑宣其利,鉴献其朗。文武四充,汉祚克广。悠悠遐风,千载是仰。
挚虞:汉祖明达,兼咨权武,总御羣雄,翦翕强楚。奄正华夏,经略区宇,遂登天位,缵尧之绪。
刘渊: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过唐日。中宗孝宣皇帝搜扬俊乂,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王,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
石勒: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其群臣皆顿首称万岁。”
王鉴: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
习凿齿:夫成业者系于所为,不系所藉;立功者言其所济,不言所起。是故汉高禀命于怀王,刘氏乘毙于亡秦,超二伪以远嗣,不论近而计功,考五德于帝典,不疑道于力政,季无承楚之号,汉有继周之业,取之既美,而己德亦重故也。
拓跋珪:世俗谓汉高起于布衣而有天下, 此未达其故也。夫刘承尧统,旷世继德,有蛇龙之征,致云彩之应,五纬上聚,天人俱协,明革命之主,大运所钟,不可以非望求也。
元澄:昔汉帝力疾,讨灭英布;高皇卧病,亲除显达。夫以万乘之主,岂 忘宴安,实以侵名乱正,计不得已。
庾信:游子思旧,来归沛宫,还迎故老,更召歌童,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
宇文邕:汉王约法,除其苛政;姬王轻典,刑彼新邦。
沈炯:何武关之狭隘,而汉祖之英雄,山万里而仰云雨,水百仞而写蜿虹。若一夫而守隘,岂万众之能攻。
李世民: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观高祖、殷汤,仰其德行,譬若阴阳调,四时会,法令均,万民乐,则麒麟呈其祥。汉祖、殷汤,岂非麒麟之类乎!
长孙无忌:帝王合 与日月同例,常加祭享,义在报功。爰及隋代,并遵斯典。汉高祖祭法无文,但以前代迄今,多行秦、汉故事。始皇无道,所以弃之。汉祖典章,法垂于后。自隋已下,亦在祠例。伏惟大唐稽古垂化,网罗前典,唯此一礼,咸秩未申。今请聿遵故 事,三年一祭。以仲春之月,祭唐尧于平阳,以契配;祭虞舜于河东,以咎繇配; 祭夏禹于安邑,以伯益配;祭殷汤于偃师,以伊尹配;祭周文王于邦,以太公配; 祭武王于镐,以周公、召公配;祭汉高祖于长陵,以萧何配。
颜师古:伏以汉祖拨乱,惩艾前失,大启九国,杂以霸道,规模宏远,历诈延长。
李旦:天造草昧,雄图纠纷。赫赫高祖,应若兴云。秦原鹿丧,沛泽蛇分。大风一起,南面我君。
李隆基:黄轩抚运,既统蚩尤之旅;炎汉应期,亦有陈豨之伐。虽德合仁覆,或震雷霆之威;功侔载物,匪容原野之罪。盖所以除残救暴,伐罪恤人,圣帝贤君,孰能无此?
李亨:昔昆夷作患,周宣兴薄伐之役;陈豨称乱,汉祖发亲征之师。盖所以禁暴除凶,取威靖难,上以保宗社,下以拯黎元,古者帝五,兹道无替。
白居易:高皇帝将欲戡时难,拨祸乱,乃耀圣武,奋英断,提神剑于手中,斩灵蛇于泽畔。何精诚之潜发,信天地之幽赞。卒能灭强楚,降暴秦,创王业于炎汉。
柳宗元:高帝诞膺圣祚,以垂德厚,探昊穹之奥旨,载幽明之休佑,杀白帝于大泽以承其灵,建赤旗于沛邑以昭其神,假手于赢,以混诸侯,凭力于项,以离关东。
李白:嬴氏秽德,金精摧伤。秦鹿克获,汉风飞扬。赤龙登天,白日升光。阴虹贼虐,诸吕扰攘。朱虚来归,会酌高堂。雄剑奋击,太后震惶。爰锄产禄,大运乃昌。功冠帝室,于今不亡。
张守节:汉人承秦苛法,约法三章。反其忠政,使民不倦,得天统矣。故太史公引礼文为此赞者,美高祖能变易秦敝,使百姓安宁。
杜甫:信周武之多幸,存汉祖之自强。
司马贞: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氾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冯用之:汉祖入关,不行杀戮,善安人也;秦室宝货,悉分士卒,善利人也。卒收天下之心,享天下之福,此圣人之作也。项籍反是而亡,不亦宜乎!
李观:孔子云,无忧者其惟文王乎!然孝武亦庶而铸之。始乎高皇勤功,功阶乎天;累圣重光,光烛乎泉。解殷之罗,要发以轻刑;沃秦之焚,以起民于焦原,故国无困民,民无异心。
徐铉:昔黄帝法月满而铸镜,用能照烛怪魅,辟除不祥。大禹收贡金以铸鼎,使民知神奸,以远不若。汉高祖佩斩蛇之剑,以拨乱除害,奄有天下。是三者皆人力之所为也,咸能辅佐兴运,与时隐现,其可诬乎?
(耶律阿保机)刘亿: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赵普:昔高祖奋布衣,起丰沛,诛暴楚,灭强秦,不五七年平定天下,而雄图大略,自轩昊以降,未见其伦。
徐梦莘:如汉高祖唐太宗最为英主地土九州中闲亦少放肆陆贾言不可马上治魏徵疏十渐以正其失矧此虏君臣万万计不出此其事夥民众两倍於彼乎!陛下欲雪大耻图中兴正在今日当焦劳克己虚心听纳虽休勿休日慎一日人才不必尽贤能也。
苏洵:夫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王安石:后世循高祖则鲜有败事,不循则失。
苏轼:古之英主,无出汉高。
苏辙:汉高皇帝庙有石,高三尺六寸,中裂如破竹,不尽者寸。父老曰:“此帝之试剑石也。”熙宁十年,蜀人苏轼为彭城守,弟辙实従入庙,观石而为之铭曰:维汉之兴,三代无有。提剑一呼,豪杰奔走。厥初自试,山石为剖。夜断长蛇,旦泣神母。指麾东西,秦、项授首。敛然三尺,一夫之偶。大人将之,山岳颓仆。用巨物灵,不复凡手。武库焚荡,帝命下取。岿然斯石,不尚有旧。
张拭:准仁义足以得天下之心,三王是也。高帝之兴,亦有合乎此。是以能剪暴秦,灭强项,而卒基汉业。
吕祖谦:高祖问周昌:“我如何主”对曰桀,纣之主。太宗谓玄素曰:“我何如桀、纣”?对曰:此役不息,而归于乱。夫二君,三代而下英主也。
尹起莘:自三代而下,惟汉得天下为正。
王应麟:汉高祖起布衣,灭秦、楚,自后世处之,必夸大功业,以为轶尧、舜,驾汤、武矣。其教令曰:“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言甚简而无自矜之意。此所以诒厥子孙,享四百年之祚欤。
郝经:故上世称圣王者,以舜为首,其次则称文、武;后世之称圣王者,以高帝为首,其次则称光武。皆知进退存亡之理,时乘御天,卒以龙德而位天位者也。至于魏孝文,虽不逮于文武高光,迁都洛阳,总干问罪,辞顺而返;齐人侵轶,报之以兵,闻丧而还;进退以礼,不陨师徒,卒全龙德为用。夏变夷之贤主,亦其次也。彼凭威恃力,以逞无疆之欲,皆亢龙之师也。秦苻坚,金海陵,亢而不悔者也。汉武帝、唐太宗,亢而有悔者也。虽皆亢龙悔而知退,又其次也。
戈直:昔汉祖入秦宫,能无所幸,识者知其智不在小,奄奠区宇,规模宏远矣,非唐祖所及也,太宗其庶几乎?
叶子奇:“ 帝王之盛节,三代而下,汉高为最,昭烈次之,光武唐太宗 ,伯仲耳。”
朱元璋: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胡翰:秦亡而汉承之,圣王之继乱世,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崇教化而兴起之,词其几也。陈经立纪以为万事法程,此又一几又也。高帝以宽仁定天下,规模宏远矣。
张居正:高皇帝以神武定天下,其治主于威强。前代繁文苛礼,乱政陋习,铲消殆尽;其所芟除夷灭秦法,不严于此矣。
朱瞻基:“太宗非汉高比也,其论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后皆如所言。太宗遗命李世勣最为失当,汉高优矣。自古人君知人为难,信哉!
魏观:“太宗虽才兼文武,而于为善未免矫揉。高祖豁达大度,规摹弘远,以此观之,高祖为优。”
李贽: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
赵汸:汉兴,接秦之弊。高祖重本抑末,轻徭薄役,故文景之世国家无事,百姓给足,府库充实,人人自爱,而重犯法。
邹漪:皇上试思昔之开天辟地者,无如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有一不从战争挞伐中磨砺而出者乎?我朝开天辟地者,无如高皇帝,有一不从冲锋陷阵而成者乎
万应隆:汉高豁达大度,从谏如流,故不阶尺土,一民五载而成帝业。
王正: 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
魏裔介:三代而后,人君能用天下之豪杰而尽其才,未有若汉之高帝者也。
刘文淇:夫高祖所分巴、蜀、汉中三郡之地,仅四十一县。而项羽所王之九郡,亦足见项氏之强盛。而卒为高祖所灭,太史公所谓非大圣,孰能当此受使而帝者?其信然已。
毛泽东: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顾颉刚:汉高帝起自平民,大刀阔斧,打出了天下。他不像王莽的出于世家,他没有什么家谱,他也不想造一本假家谱。
林剑鸣:总之,中国的统一虽然始于秦灭六国,而其实完成则应在汉初,而创建西汉王朝的刘邦,就是担负这一历史使命的伟大人物。以前,史学家对刘邦这方面的功绩阐述颇有忽略。今仅以此文,供方家指正。
张传玺:刘邦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帝王,他在中国历史上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可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当然这是不公平的。造成这样的历史错觉,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对刘邦的历史功绩缺乏应有的认识。第二,受传统保守观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