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书时,有个爱好,会比较关注语文课本的作者,然后对应的去看作者的文学作品集。
袁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不熟悉,但是提起语文课本里的《小站》、《白杨树》,估计很多人都会有童年印象。
袁鹰,原名田钟洛,生于1924年,江苏淮安县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主任,他的散文有5篇入选过语文课本,这个非常难得,不逊色于一些知名的文坛大佬。
大家最喜欢他的哪篇文章?
1、《小站》
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快车疾驰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就在这一刹那,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一排漆成白色的小栅栏,或者还有三五个人影。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这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小屋左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写着早晨广播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箩筐的农民。几步以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小站上没有钟,也没有电铃。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的离开小站,继续走自己的征途。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小站上,却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小站》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课本,记得当年还要求背诵。文章的文笔简洁明了,娓娓道来,有种很干净、很宁静的感觉。课本插图也很简单,与文章内容贴切,偏远的小站,红瓦灰墙的小屋,具有时代特色的小黑板,零散的旅客,三三两两的蜜蜂,一切景色,都显得那么温馨。
一直以来,我很向往遇到这样的小站,可惜来来往往坐过很多躺火车,也未曾遇到过,当然也有一些县城的火车站,干净得令人眼前一亮。但当年读这篇课本的感觉,或许只存在怀旧的记忆里。
2、《白杨》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白杨》这篇文章,和杨朔的《荔枝蜜》一样,是一篇时代赞颂散文,托物喻人,此文是赞颂新中国初期的边疆建设者。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这句比较俗套,并不算高明。开头的“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一句,寥寥几笔,能把西北的景色展现出来,可见袁鹰笔力的深厚。实话实话,我还是挺喜欢袁鹰的行文,尤其是写风景方面。
这篇文章的插图,我觉得绘画水平很高,高于《小站》不止一档,全图有一种“浑黄一体”意境,火车坚定的向前驶去,契合文章主题。
3、《渡船》
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
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
旁边还有一位老太太,大约是奶奶吧。她不像孩子的妈妈那么愁眉紧锁,一上船就同别人唠叨起来。一会儿工夫,即便是最后上船的人也已经弄清孩子是生了一种急病,抱到城里,城里的大夫说一下子诊断不出什么毛病,看来比较厉害,还是赶紧乘长途汽车到杭州的儿童医院去瞧瞧吧。妈妈不愿意去,奶奶不敢做主,只好搭渡船回村再说。
渡船上的人于是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小孩没大病,大约不碍事;有的说还是趁早到杭州请大夫诊断一下才能放心;有的说多给他喝点水,也许能好点;有的说要是再过两三个钟头还不醒,那就麻烦了……年轻的妈妈一会儿看看这个人,一会儿看看那个人,这些不相识的热心人的建议使她更加焦急、更加发愁了。
这时候,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嚷起来:“哎呀!我怎么忽然糊涂起来,把她都忘了。你们上岸朝南拐,走六里路到朱家桥,那儿有位老大夫,姓陈,给小孩治病最拿手!”
这一提,好几个人几乎同时叫起来:“对对对,找她!找她!”
有一位像个干部模样的青年人说:“上个月,我们村有个两周岁孩子得了急病,差点儿断气,亏得这位老大夫,三服药就好了。”
年轻的妈妈的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奶奶心更急,已经在打听路怎么走了。
“路倒是好走,进村一问就知道。”中年妇女又想起一件事:“只是这位老大夫常在各村跑,谁知她今天在家不在家呢?”
刚刚散去的愁云,又在年轻妈妈的额上聚拢来。她茫然若失地望着那位大婶,望着船上的人,好像等待别人给她保证,保证那位老大夫专在家等着医治她的心肝宝贝。
船上的人只好沉默了。那位好心的大婶仍然安慰着年轻的妈妈,劝她去碰碰看,一面轻轻地帮她拍拍裹得紧紧的孩子,好像那孩子快要从沉睡中被惊醒了。
这时候,人们听到船夫一篙一篙下水的声音。渡船已经过了河心。
大队干部模样的青年人坐在船头,眺望着对岸。猛得,他高兴得叫起来:“你们看,你们看,那不是陈大夫么?”
对岸渡口,有几个人正从堤上走下河滩来,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着一根手杖,健步走在前头。夕阳洒在她满头银发上,显得神采奕奕。
渡船上的人几乎同声欢呼起来,比自己干完了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还要高兴。年轻的妈妈拍着自己的孩子,嘴轻轻地动着,好像在对孩子说些什么。奶奶忍不住喊了声“谢天谢地”。
渡船还没停妥,那个青年人就一个箭步跳上河滩,赶紧扶住那位鹤发童颜的老大夫,把她搀上船来。还没等过河的人全下船,渡船已经成了临时的门诊部。
每一个过河的人都欢欢喜喜地踏上跳板,上了河滩,还不时回过头来看看。在渡船上,那位慈祥而又精神的老大夫正在给孩子搭脉,正在向孩子的妈妈和奶奶询问什么……直到人们在河堤上快转弯了,最后再回头望一望,还能看到渡船仍然停在河边。年轻的妈妈的脸上已经露出笑容。
——《渡船》这篇课本,大概很多人没什么印象了,可能是不是重点课本,也没有课文插图。全文大概讲年轻的母亲带生病的娃去看病的情况,乡亲们的热情也许只存在以前的年代。这篇文章可能是反映了建国初期国家大力推进乡镇赤脚医生走进农村的历史。
4、《井冈翠竹》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翻神采。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
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表们想起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山上缺粮的年月。那时,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你看那行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提子也能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
——《井冈翠竹》这篇是初中课文,我没学过。大概是另外一个版本,我们广东初中时已经不用人教版语文。
5、《黄河的主人》
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一泻千里的规模,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
大水车在河边缓缓地转动着,从滔滔激流里吞下一木罐一木罐的黄水,倾注进木槽,流到渠道里去。这是兰州特有的大水车,也只有这种比二层楼房还高的大水车,才能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岸上人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什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占,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
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浮。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但是在亲眼看到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就如同坐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睛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据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上,紧贴着脚就是深不见底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睛也不敢睁一睁的。但是,如果只凭冲劲,天不怕地不怕,就随便往羊皮筏上一蹲,那也会出大乱子。兰州的同志说,多坐坐羊皮筏子,可以锻炼意志、毅力和细心。可惜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这种锻炼的机会已经不十分多了。眼前这只筏子,你看它马不停蹄,顺流直下,像一支箭似的直射向雁滩。
然而,羊皮筏上的艄公,应该是更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手里呢,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就凭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这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这篇课文也没什么印象了,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这个知识点,我记得也是语文书学的,插图好像是黄河,水上飘荡着遥远的羊皮筏子影子。
以前读书时,有个爱好,会比较关注语文课本的作者,然后对应的去看作者的文学作品集。
袁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不熟悉,但是提起语文课本里的《小站》、《白杨树》,估计很多人都会有童年印象。
袁鹰,原名田钟洛,生于1924年,江苏淮安县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主任,他的散文有5篇入选过语文课本,这个非常难得,不逊色于一些知名的文坛大佬。
大家最喜欢他的哪篇文章?
1、《小站》
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快车疾驰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就在这一刹那,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一排漆成白色的小栅栏,或者还有三五个人影。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这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小屋左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写着早晨广播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箩筐的农民。几步以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小站上没有钟,也没有电铃。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的离开小站,继续走自己的征途。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小站上,却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小站》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课本,记得当年还要求背诵。文章的文笔简洁明了,娓娓道来,有种很干净、很宁静的感觉。课本插图也很简单,与文章内容贴切,偏远的小站,红瓦灰墙的小屋,具有时代特色的小黑板,零散的旅客,三三两两的蜜蜂,一切景色,都显得那么温馨。
一直以来,我很向往遇到这样的小站,可惜来来往往坐过很多躺火车,也未曾遇到过,当然也有一些县城的火车站,干净得令人眼前一亮。但当年读这篇课本的感觉,或许只存在怀旧的记忆里。
2、《白杨》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白杨》这篇文章,和杨朔的《荔枝蜜》一样,是一篇时代赞颂散文,托物喻人,此文是赞颂新中国初期的边疆建设者。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这句比较俗套,并不算高明。开头的“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一句,寥寥几笔,能把西北的景色展现出来,可见袁鹰笔力的深厚。实话实话,我还是挺喜欢袁鹰的行文,尤其是写风景方面。
这篇文章的插图,我觉得绘画水平很高,高于《小站》不止一档,全图有一种“浑黄一体”意境,火车坚定的向前驶去,契合文章主题。
3、《渡船》
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
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
旁边还有一位老太太,大约是奶奶吧。她不像孩子的妈妈那么愁眉紧锁,一上船就同别人唠叨起来。一会儿工夫,即便是最后上船的人也已经弄清孩子是生了一种急病,抱到城里,城里的大夫说一下子诊断不出什么毛病,看来比较厉害,还是赶紧乘长途汽车到杭州的儿童医院去瞧瞧吧。妈妈不愿意去,奶奶不敢做主,只好搭渡船回村再说。
渡船上的人于是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小孩没大病,大约不碍事;有的说还是趁早到杭州请大夫诊断一下才能放心;有的说多给他喝点水,也许能好点;有的说要是再过两三个钟头还不醒,那就麻烦了……年轻的妈妈一会儿看看这个人,一会儿看看那个人,这些不相识的热心人的建议使她更加焦急、更加发愁了。
这时候,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嚷起来:“哎呀!我怎么忽然糊涂起来,把她都忘了。你们上岸朝南拐,走六里路到朱家桥,那儿有位老大夫,姓陈,给小孩治病最拿手!”
这一提,好几个人几乎同时叫起来:“对对对,找她!找她!”
有一位像个干部模样的青年人说:“上个月,我们村有个两周岁孩子得了急病,差点儿断气,亏得这位老大夫,三服药就好了。”
年轻的妈妈的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奶奶心更急,已经在打听路怎么走了。
“路倒是好走,进村一问就知道。”中年妇女又想起一件事:“只是这位老大夫常在各村跑,谁知她今天在家不在家呢?”
刚刚散去的愁云,又在年轻妈妈的额上聚拢来。她茫然若失地望着那位大婶,望着船上的人,好像等待别人给她保证,保证那位老大夫专在家等着医治她的心肝宝贝。
船上的人只好沉默了。那位好心的大婶仍然安慰着年轻的妈妈,劝她去碰碰看,一面轻轻地帮她拍拍裹得紧紧的孩子,好像那孩子快要从沉睡中被惊醒了。
这时候,人们听到船夫一篙一篙下水的声音。渡船已经过了河心。
大队干部模样的青年人坐在船头,眺望着对岸。猛得,他高兴得叫起来:“你们看,你们看,那不是陈大夫么?”
对岸渡口,有几个人正从堤上走下河滩来,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着一根手杖,健步走在前头。夕阳洒在她满头银发上,显得神采奕奕。
渡船上的人几乎同声欢呼起来,比自己干完了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还要高兴。年轻的妈妈拍着自己的孩子,嘴轻轻地动着,好像在对孩子说些什么。奶奶忍不住喊了声“谢天谢地”。
渡船还没停妥,那个青年人就一个箭步跳上河滩,赶紧扶住那位鹤发童颜的老大夫,把她搀上船来。还没等过河的人全下船,渡船已经成了临时的门诊部。
每一个过河的人都欢欢喜喜地踏上跳板,上了河滩,还不时回过头来看看。在渡船上,那位慈祥而又精神的老大夫正在给孩子搭脉,正在向孩子的妈妈和奶奶询问什么……直到人们在河堤上快转弯了,最后再回头望一望,还能看到渡船仍然停在河边。年轻的妈妈的脸上已经露出笑容。
——《渡船》这篇课本,大概很多人没什么印象了,可能是不是重点课本,也没有课文插图。全文大概讲年轻的母亲带生病的娃去看病的情况,乡亲们的热情也许只存在以前的年代。这篇文章可能是反映了建国初期国家大力推进乡镇赤脚医生走进农村的历史。
4、《井冈翠竹》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翻神采。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
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表们想起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山上缺粮的年月。那时,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你看那行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提子也能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
——《井冈翠竹》这篇是初中课文,我没学过。大概是另外一个版本,我们广东初中时已经不用人教版语文。
5、《黄河的主人》
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一泻千里的规模,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
大水车在河边缓缓地转动着,从滔滔激流里吞下一木罐一木罐的黄水,倾注进木槽,流到渠道里去。这是兰州特有的大水车,也只有这种比二层楼房还高的大水车,才能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岸上人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什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占,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
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浮。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但是在亲眼看到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就如同坐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睛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据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上,紧贴着脚就是深不见底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睛也不敢睁一睁的。但是,如果只凭冲劲,天不怕地不怕,就随便往羊皮筏上一蹲,那也会出大乱子。兰州的同志说,多坐坐羊皮筏子,可以锻炼意志、毅力和细心。可惜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这种锻炼的机会已经不十分多了。眼前这只筏子,你看它马不停蹄,顺流直下,像一支箭似的直射向雁滩。
然而,羊皮筏上的艄公,应该是更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手里呢,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就凭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这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这篇课文也没什么印象了,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这个知识点,我记得也是语文书学的,插图好像是黄河,水上飘荡着遥远的羊皮筏子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