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文章,最终还是加入优才卖保险行列。
国庆后起算,满打满算入职2个多月,不宣传任何产品,纯聊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说下这份代理人工作的感受。最大感受是,个人时间很充足,适合频繁往返内地香港或者一半一半的工作生活模式(比如我)。本质上作为一个纯销售岗位,我要比预想的要更适应这种以结果业绩论,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模式。相比过往的打工和创业模式,现在确实更接近刚离职创业的状态和心态。
其次,说下这份工作的预期差。最开始看了不少小红书帖子,或者过往听到对保险销售的抵触情绪都很大,我发上一篇帖子的时候也是挺担忧的。
但是实际沟通和了解下来,三个预期差挺大的:
一个是对“卖保险都是骗子”这个预期的否定。
如何自己做到去否定这个“骗子”观点,当然不是因为我入职了就说这行好,反而在我入职前自己调研的时候,通过小红书微博微信等渠道加的所谓理财顾问,没有一个曾向我出示过自己的代理人编号。而这是香港保监局强制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资质。
深入了解后更是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些人没资质也要干,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不受监管,想怎么宣传(忽悠)就怎么宣传(忽悠)。
而绝大部分有资质代理人或者经纪人,进行的活动和宣传都是受规管的,和客户的沟通记录都得主动留痕和保存。客户若认为基于虚假宣传导致保单索赔失效,代理人和其所在公司都会需要对客户进行赔偿,这都是明文写在香港《保险业条例》中的。这么明确的规定,我自认为确实不能说有资质的从业者还能去“骗”。
反而对于小红书微信之流的部分所谓理财顾问,我维持对这行业的初始印象。
二个是对这行收入的分化认知超预期。
同样多数取材于小红书,保险业平均月收入应该3-4万,但进来前多看到的是各类代理人或者经纪人,全球旅行穿金戴银,极尽奢靡。实际和身边一些同事沟通,这些其实多是部分保司部分团队的风格,用以打造人设。
从我入职这家公司的数据看,不少团队都存在很显著的1/9分化,即10%的员工,完成了团队90%以上的业绩。而从平均收入看,保险业平均水准并没有高出香港全行业的2.5万太多。大多数从业人员,还是正常上班做业绩。
三个是对 香港保险 这个品类的认知有了很大变化。
我自己人到中年,为了下一代可能多个选择来到香港,而入职保险公司的底线,也是作为生活工作的过度,且帮自己和家里人选一款或几款合适的产品作为未来风险的安全阀。
到了我这个年纪和状态,其实相比挺多人都要幸运,因为父母的养老预计有退休工资和社保医保,我们有一定积蓄且不愁吃喝。那么就只需要担心自己不会因为某些重大疾病而“因病返贫”,或者小朋友突然碰上不可预知的意外。因此我的目标会锁定在“重大疾病保障”这个品类。
当然只为了保障这个意外,内地也有这方面保障的重疾保险,我之前也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去香港买。后面了解到除了赔付条款,香港产品的优势是所缴纳的保费最终是可以有分红,换句话说是有“现金价值”的。我自己换算过不止我入司这家公司的产品,同类对比香港前四大公司的保费“现金价值”在30年-40年的时间预计有2.2%-3.1不等的收益率。
这个收益说实话单看起来,并不高。但是如果叠加本身的重大疾病保障功能,那我觉得就很可以了。了解到这里,我就差不多达到了我入职保险公司的底限目标和家里领导交付的任务😁
总的来说,体验这两个多月(实际在公司时间很短,因为家人工作原因都还没来港,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会回内地陪家人),认为这个工作其实“骗”的程度很低且风险很大,收入可观但没有必要神话。 最主要的,重疾产品设计理念上确实能打到我这类中年人的痛点,我自己都曾在车友群分享的时候碰到素未蒙面的朋友拉着我想下单😂
当然,保险产品还有诸如 储蓄,高端医疗,投资基金等,除了基金我自己不买但其实研究最多最深,其余都是稍稍买了点。
不涉及具体产品,大家如果有想要了解的方向或者其他关于香港的问题我可以帮忙排排坑。在此不做任何推荐,纯粹就是分享下感受,另外也看到论坛有兄弟在问相关事宜,不希望大家被连从业资格都没有的宣传(忽悠)了。
文章分析的很多内容并没有很深入,纯粹主观感受。如果有明显错误,欢迎指正,希望理性讨论哈。
接上一篇文章,最终还是加入优才卖保险行列。
国庆后起算,满打满算入职2个多月,不宣传任何产品,纯聊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说下这份代理人工作的感受。最大感受是,个人时间很充足,适合频繁往返内地香港或者一半一半的工作生活模式(比如我)。本质上作为一个纯销售岗位,我要比预想的要更适应这种以结果业绩论,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模式。相比过往的打工和创业模式,现在确实更接近刚离职创业的状态和心态。
其次,说下这份工作的预期差。最开始看了不少小红书帖子,或者过往听到对保险销售的抵触情绪都很大,我发上一篇帖子的时候也是挺担忧的。
但是实际沟通和了解下来,三个预期差挺大的:
一个是对“卖保险都是骗子”这个预期的否定。
如何自己做到去否定这个“骗子”观点,当然不是因为我入职了就说这行好,反而在我入职前自己调研的时候,通过小红书微博微信等渠道加的所谓理财顾问,没有一个曾向我出示过自己的代理人编号。而这是香港保监局强制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资质。
深入了解后更是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些人没资质也要干,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不受监管,想怎么宣传(忽悠)就怎么宣传(忽悠)。
而绝大部分有资质代理人或者经纪人,进行的活动和宣传都是受规管的,和客户的沟通记录都得主动留痕和保存。客户若认为基于虚假宣传导致保单索赔失效,代理人和其所在公司都会需要对客户进行赔偿,这都是明文写在香港《保险业条例》中的。这么明确的规定,我自认为确实不能说有资质的从业者还能去“骗”。
反而对于小红书微信之流的部分所谓理财顾问,我维持对这行业的初始印象。
二个是对这行收入的分化认知超预期。
同样多数取材于小红书,保险业平均月收入应该3-4万,但进来前多看到的是各类代理人或者经纪人,全球旅行穿金戴银,极尽奢靡。实际和身边一些同事沟通,这些其实多是部分保司部分团队的风格,用以打造人设。
从我入职这家公司的数据看,不少团队都存在很显著的1/9分化,即10%的员工,完成了团队90%以上的业绩。而从平均收入看,保险业平均水准并没有高出香港全行业的2.5万太多。大多数从业人员,还是正常上班做业绩。
三个是对 香港保险 这个品类的认知有了很大变化。
我自己人到中年,为了下一代可能多个选择来到香港,而入职保险公司的底线,也是作为生活工作的过度,且帮自己和家里人选一款或几款合适的产品作为未来风险的安全阀。
到了我这个年纪和状态,其实相比挺多人都要幸运,因为父母的养老预计有退休工资和社保医保,我们有一定积蓄且不愁吃喝。那么就只需要担心自己不会因为某些重大疾病而“因病返贫”,或者小朋友突然碰上不可预知的意外。因此我的目标会锁定在“重大疾病保障”这个品类。
当然只为了保障这个意外,内地也有这方面保障的重疾保险,我之前也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去香港买。后面了解到除了赔付条款,香港产品的优势是所缴纳的保费最终是可以有分红,换句话说是有“现金价值”的。我自己换算过不止我入司这家公司的产品,同类对比香港前四大公司的保费“现金价值”在30年-40年的时间预计有2.2%-3.1不等的收益率。
这个收益说实话单看起来,并不高。但是如果叠加本身的重大疾病保障功能,那我觉得就很可以了。了解到这里,我就差不多达到了我入职保险公司的底限目标和家里领导交付的任务😁
总的来说,体验这两个多月(实际在公司时间很短,因为家人工作原因都还没来港,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会回内地陪家人),认为这个工作其实“骗”的程度很低且风险很大,收入可观但没有必要神话。 最主要的,重疾产品设计理念上确实能打到我这类中年人的痛点,我自己都曾在车友群分享的时候碰到素未蒙面的朋友拉着我想下单😂
当然,保险产品还有诸如 储蓄,高端医疗,投资基金等,除了基金我自己不买但其实研究最多最深,其余都是稍稍买了点。
不涉及具体产品,大家如果有想要了解的方向或者其他关于香港的问题我可以帮忙排排坑。在此不做任何推荐,纯粹就是分享下感受,另外也看到论坛有兄弟在问相关事宜,不希望大家被连从业资格都没有的宣传(忽悠)了。
文章分析的很多内容并没有很深入,纯粹主观感受。如果有明显错误,欢迎指正,希望理性讨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