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米安》
书中的主人公辛克莱自小出生在衣食无忧的富有家庭,他身边的一切都是美好,稳定且温暖的。但早熟的德米安却意识到在这所谓的“光明世界”的背后,也存在着混乱,暴力的“黑暗世界”。它们之间没有界限。辛克莱在第一章中认为自己终会走向光明的正道,但他对自己生存的“光明世界”感到无聊,反而渴望接触“黑暗世界”。于是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反叛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一段寻找真正自我的旅程。
辛克莱在他人生的暴风雨中遇到了德米安,德米安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孤独迷茫的主角。而主角学会聆听自己的声音,最终构建起自我的精神之岛,形成了新的自我认同。正如黑塞所说,“德米安实际上并非真实的人,而是一种理念”。德米安给他带来的阿布拉克萨斯之理念引导着辛克莱摆脱外部世界的拘束,让他自由地走进内心的世界,探索充满可能性的自我。
人的一生都有探索自我的使命,这条路艰难崎岖,没有他人的帮助,甚至还要打破我们对于“光明世界”的依恋,走入内心的黑暗深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应面对和正视“恶”,这需要打破人生的平静,虽然其路途充满辛苦,但这是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而主人公辛克莱从小到大,都在试图走出那个单调的“光明世界”。幸运的是他探索时遇到了生命的贵人德米安,在一次次面对内心黑暗与恐惧的过程中,他没有退缩,反而坚定了自己的内心,找到自我,摸索前进,坦然地走向未来,从而实现自我的破茧成蝶。
因此黑塞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走出心灵舒适区,需要我们意识到自我意志的力量,同时善于运用它,不停在人生的大海中以实践发现它的价值。这些价值并不来源于世俗的认可,并不是源于那个光明但苍白的“明亮世界”,而只是源于自己忠实探索自我内心法则的过程。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如鸟儿飞出自己所依赖的“蛋壳”获得内心的自洽。虽然人可能永远无法归家,但在我们彼此道路相交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家。
2.《在轮下》
《在轮下》里的汉斯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是个天赋异禀的男孩,在全国统考中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成为黑林村里第一个上毛尔布隆神学院的人,自然成为整个小村庄的骄傲。
汉斯的回忆中他有一段非常幸福且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候,他会跑去卡普佛堡买兔粮,在皮革厂边上的河岸钓鱼,既不会头痛也不会有忧愁。”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和谐。“当手中握着一条冰冷、鲜活的鱼儿,还在不停地扭动,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了。”
然而这样的快乐却十分短暂,这些爱好被父母和学校老师视作多余,父亲不准他钓鱼,于是他放下了手中的钓鱼竿,只能拿起厚重的课本,学习复杂的古代语言和代数课程,他被沉重的学业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他虽然被其他人认为很有天赋,但没人关心这位天赋异禀的少年的情感世界,也没人去关心他精神上的痛苦。
在神学院这种对个体情感、独特性的忽视更加严重,神学院更为严苛高压的管理制度,让汉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他为海尔纳那放荡不羁的性格所吸引,与他的相处过程中,他对以往的平静生活产生怀疑,而对之前所忽略的“黑暗世界”产生好奇,他渴望在那条越轨的道路上找到自我。但这种寻找也只是一场虚无。而海尔纳的被开除以及校方的非人性管理让他彻底失去生活的热情,他无法寻找到缺失的自我意识,最终神经衰弱,一蹶不振,最终走向生命的毁灭。
一个人的成长能不能简单用外在的成绩、金钱、服从性来衡量呢?当然不是。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将自己作为爱的对象,形成稳定的自我建构。汉斯的自我毁灭过程放到如今的环境中也具有很强的警戒意义。如果个体的内心为形,为外所驱使,那么个体内心的声音始终无法被聆听,内心的诉求始终无法被满足,那个体也就不会真正地认识自我,让自我在共同体中有合适的定位,个体的自我认知就会出现埃里克森所说的“同一性混乱”,也就不会形成稳定的自我建构。故事中汉斯并未将自己作为爱的对象,他没有将自己和其他人在爱的领域中放于同一起跑线,也因此,他无法真正地了解、尊重自己,当然他也就无法真正地找到自己的价值,也就不会有自我驱使的力量。这种“不合群”的孤独与迷茫也就在心中就不会让个体镇定、平和,当一个人始终处于焦虑与迷茫时,他就无法拥有行动力,自然也就无法拥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因此,当外界的环境不能轻易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先将自己作为爱的对象。
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爱自己的能力,那么他也可以有同样的能力去爱别人。拥有爱自己的能力就必然要对自己爱护、尊重、负责与了解,对自己的爱护、尊重、负责与了解也就能够真正意义上去自我接纳与自我认识,自然也就会形成有效的自我建构。有效稳定的自我建构和认同是我们生命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有了自我的认同才会有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好地认识自我。
3.《悉达多》
这篇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主题却很宏大,借佛陀悉达多的修炼历程去探寻个体的成长之路。在故事中,悉达多抛下家庭、挚友、爱人、孩子,不惜一切去探寻自己心目中真实的自我。主人公悉达多从高贵的婆罗门之子到沙门,再到堕入尘世、沉迷声色,最终晚年真正觉悟,他的一生代表了无数人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曲折向上的过程,由一开始对自我的向外探寻,到苦修后让个体经历“非我”的痛苦,最后再重新向内面对自我,探索自我的精神世界,达到对自我更高的认知。我想这非常符合王国维所说的三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感受到外求的焦渴后,开始对自我的认知产生怀疑,进而以苦修与纵欲麻痹自我的精神,达到逃避痛苦的目的,但这始终是在逃避自我,而要想真正地认识自我,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接纳自我。
4.《美的历程》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以整体性和宏观的历史眼光,从第一章龙飞凤舞到第十章明清工艺,简要地阐明了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中国美学的绚丽图景。其中李泽厚对中国美学的许多概念都进行了表面上的讲述与梳理。尤其是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概念,如“有意味的形式”“优美与壮美”“形似与神似”的概念,在阅读中对我启发十分明显。这些都能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美学的深厚。
5.《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他在其中探讨了“爱”这样一个宏大的话题。在这本书里,他将爱明确为一种艺术。爱是一种克服分离、达到和谐,最终创造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倾向的艺术。当然爱并非是自然习得,而是需要我们系统地学习爱的理论,熟悉爱的实践原则。而在后面的两章就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爱的理论和实践。
在第二章中,弗洛姆强调人的成长是伴随着与自然、母体的分离,而这种分离容易给个体造成焦虑与恐惧,而人类为了克服这种分离的恐惧就会寻求一些手段,但在其中最能保持个体创造性和尊严的方法就是发展爱的艺术,而非是精神的迷狂或者是标准化的一致。发展爱能够让我们达成个体与他者融为一体的效果。因此成熟的爱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它是一种主动进行‘给予’的能力。”。所以成熟的爱一定包含对别人的尊重、了解、责任和关心,在这种过程中也在发现与认识自己。
在第四章中,弗洛姆爱的艺术并不只存在于理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爱的体验。在体验中个体需要确立规范,培养专心与耐心,并且要给予它最大的关注。同时,我们需要克服对自我的自恋,这样在爱的体验中,我们可以保持尊重、谦卑与理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爱中达到与外界的和谐统一。爱的艺术并不只存在于理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爱的体验。
6.《一只狼在放哨》
这是伊朗导演阿巴斯的诗作。阿巴斯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能够拍出诗性电影的导演,更是一个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的诗人。他的诗歌短小精悍,无固定的题目,但善于在生活的琐碎片段与切面中发现生命与宇宙的哲思,能够在密集跳跃的短句中达到”一瞬中瞥见永恒“的效果,读起来富有画面感,令人回味无穷。
1.《德米安》
书中的主人公辛克莱自小出生在衣食无忧的富有家庭,他身边的一切都是美好,稳定且温暖的。但早熟的德米安却意识到在这所谓的“光明世界”的背后,也存在着混乱,暴力的“黑暗世界”。它们之间没有界限。辛克莱在第一章中认为自己终会走向光明的正道,但他对自己生存的“光明世界”感到无聊,反而渴望接触“黑暗世界”。于是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反叛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一段寻找真正自我的旅程。
辛克莱在他人生的暴风雨中遇到了德米安,德米安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孤独迷茫的主角。而主角学会聆听自己的声音,最终构建起自我的精神之岛,形成了新的自我认同。正如黑塞所说,“德米安实际上并非真实的人,而是一种理念”。德米安给他带来的阿布拉克萨斯之理念引导着辛克莱摆脱外部世界的拘束,让他自由地走进内心的世界,探索充满可能性的自我。
人的一生都有探索自我的使命,这条路艰难崎岖,没有他人的帮助,甚至还要打破我们对于“光明世界”的依恋,走入内心的黑暗深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应面对和正视“恶”,这需要打破人生的平静,虽然其路途充满辛苦,但这是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而主人公辛克莱从小到大,都在试图走出那个单调的“光明世界”。幸运的是他探索时遇到了生命的贵人德米安,在一次次面对内心黑暗与恐惧的过程中,他没有退缩,反而坚定了自己的内心,找到自我,摸索前进,坦然地走向未来,从而实现自我的破茧成蝶。
因此黑塞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走出心灵舒适区,需要我们意识到自我意志的力量,同时善于运用它,不停在人生的大海中以实践发现它的价值。这些价值并不来源于世俗的认可,并不是源于那个光明但苍白的“明亮世界”,而只是源于自己忠实探索自我内心法则的过程。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如鸟儿飞出自己所依赖的“蛋壳”获得内心的自洽。虽然人可能永远无法归家,但在我们彼此道路相交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家。
2.《在轮下》
《在轮下》里的汉斯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是个天赋异禀的男孩,在全国统考中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成为黑林村里第一个上毛尔布隆神学院的人,自然成为整个小村庄的骄傲。
汉斯的回忆中他有一段非常幸福且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候,他会跑去卡普佛堡买兔粮,在皮革厂边上的河岸钓鱼,既不会头痛也不会有忧愁。”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和谐。“当手中握着一条冰冷、鲜活的鱼儿,还在不停地扭动,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了。”
然而这样的快乐却十分短暂,这些爱好被父母和学校老师视作多余,父亲不准他钓鱼,于是他放下了手中的钓鱼竿,只能拿起厚重的课本,学习复杂的古代语言和代数课程,他被沉重的学业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他虽然被其他人认为很有天赋,但没人关心这位天赋异禀的少年的情感世界,也没人去关心他精神上的痛苦。
在神学院这种对个体情感、独特性的忽视更加严重,神学院更为严苛高压的管理制度,让汉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他为海尔纳那放荡不羁的性格所吸引,与他的相处过程中,他对以往的平静生活产生怀疑,而对之前所忽略的“黑暗世界”产生好奇,他渴望在那条越轨的道路上找到自我。但这种寻找也只是一场虚无。而海尔纳的被开除以及校方的非人性管理让他彻底失去生活的热情,他无法寻找到缺失的自我意识,最终神经衰弱,一蹶不振,最终走向生命的毁灭。
一个人的成长能不能简单用外在的成绩、金钱、服从性来衡量呢?当然不是。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将自己作为爱的对象,形成稳定的自我建构。汉斯的自我毁灭过程放到如今的环境中也具有很强的警戒意义。如果个体的内心为形,为外所驱使,那么个体内心的声音始终无法被聆听,内心的诉求始终无法被满足,那个体也就不会真正地认识自我,让自我在共同体中有合适的定位,个体的自我认知就会出现埃里克森所说的“同一性混乱”,也就不会形成稳定的自我建构。故事中汉斯并未将自己作为爱的对象,他没有将自己和其他人在爱的领域中放于同一起跑线,也因此,他无法真正地了解、尊重自己,当然他也就无法真正地找到自己的价值,也就不会有自我驱使的力量。这种“不合群”的孤独与迷茫也就在心中就不会让个体镇定、平和,当一个人始终处于焦虑与迷茫时,他就无法拥有行动力,自然也就无法拥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因此,当外界的环境不能轻易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先将自己作为爱的对象。
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爱自己的能力,那么他也可以有同样的能力去爱别人。拥有爱自己的能力就必然要对自己爱护、尊重、负责与了解,对自己的爱护、尊重、负责与了解也就能够真正意义上去自我接纳与自我认识,自然也就会形成有效的自我建构。有效稳定的自我建构和认同是我们生命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有了自我的认同才会有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好地认识自我。
3.《悉达多》
这篇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主题却很宏大,借佛陀悉达多的修炼历程去探寻个体的成长之路。在故事中,悉达多抛下家庭、挚友、爱人、孩子,不惜一切去探寻自己心目中真实的自我。主人公悉达多从高贵的婆罗门之子到沙门,再到堕入尘世、沉迷声色,最终晚年真正觉悟,他的一生代表了无数人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曲折向上的过程,由一开始对自我的向外探寻,到苦修后让个体经历“非我”的痛苦,最后再重新向内面对自我,探索自我的精神世界,达到对自我更高的认知。我想这非常符合王国维所说的三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感受到外求的焦渴后,开始对自我的认知产生怀疑,进而以苦修与纵欲麻痹自我的精神,达到逃避痛苦的目的,但这始终是在逃避自我,而要想真正地认识自我,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接纳自我。
4.《美的历程》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以整体性和宏观的历史眼光,从第一章龙飞凤舞到第十章明清工艺,简要地阐明了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中国美学的绚丽图景。其中李泽厚对中国美学的许多概念都进行了表面上的讲述与梳理。尤其是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概念,如“有意味的形式”“优美与壮美”“形似与神似”的概念,在阅读中对我启发十分明显。这些都能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美学的深厚。
5.《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他在其中探讨了“爱”这样一个宏大的话题。在这本书里,他将爱明确为一种艺术。爱是一种克服分离、达到和谐,最终创造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倾向的艺术。当然爱并非是自然习得,而是需要我们系统地学习爱的理论,熟悉爱的实践原则。而在后面的两章就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爱的理论和实践。
在第二章中,弗洛姆强调人的成长是伴随着与自然、母体的分离,而这种分离容易给个体造成焦虑与恐惧,而人类为了克服这种分离的恐惧就会寻求一些手段,但在其中最能保持个体创造性和尊严的方法就是发展爱的艺术,而非是精神的迷狂或者是标准化的一致。发展爱能够让我们达成个体与他者融为一体的效果。因此成熟的爱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它是一种主动进行‘给予’的能力。”。所以成熟的爱一定包含对别人的尊重、了解、责任和关心,在这种过程中也在发现与认识自己。
在第四章中,弗洛姆爱的艺术并不只存在于理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爱的体验。在体验中个体需要确立规范,培养专心与耐心,并且要给予它最大的关注。同时,我们需要克服对自我的自恋,这样在爱的体验中,我们可以保持尊重、谦卑与理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爱中达到与外界的和谐统一。爱的艺术并不只存在于理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爱的体验。
6.《一只狼在放哨》
这是伊朗导演阿巴斯的诗作。阿巴斯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能够拍出诗性电影的导演,更是一个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的诗人。他的诗歌短小精悍,无固定的题目,但善于在生活的琐碎片段与切面中发现生命与宇宙的哲思,能够在密集跳跃的短句中达到”一瞬中瞥见永恒“的效果,读起来富有画面感,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