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6 6/100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2024/12/12
这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了,随着《人民的名义》再度带火了这本书,最近复刷大明王朝1566,在小红书上看到严世蕃和高育良梦幻联动,让人忍俊不禁啊。复盘这本书之前,先通过作者对这本书作两个说明:
1、这本书既不算是商业性书籍,也不算是学术性书籍,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
2、为什么单单拎出来万历十五年(即公立1587年)?
作者给了这一问题的答复:“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这本书,可以先观看《大明王朝1566》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历史类电视剧,对书中主要任务,都会有个大致印象,对明朝中期财政压力、文臣对抗等有个直观感受。
老实说对于书中观点,并没有完全理解,比如“在李贽看来,儒家的仁、道家的道和佛家的无彼此相通”。诸如此类观点还有很多,不过凭着抓大放小、逐次阅读吸收的方法,对文章进行一点点分析和摘录。
言归正传,谈一下对这本书的感受。
明朝在封建社会中,是我国汉族为统治主体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我不认可“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种观点,但是也代表了在部分人心中,明朝的分量。无论古今社会的各类问题,归根到底都可以归纳为“做蛋糕、切蛋糕”问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没大幅度提升的时候,解决矛盾不能通过做大蛋糕的方式,只能通过切蛋糕,即财富资源的强制性分配方式解决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因此才有了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杀尽门阀阶层,才有了历朝历代末期的各类农民起义等等。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300年定律”,即王朝统治很难超过300年,除了夏商周等远古选手,只剩下西汉422年、宋319年、唐289年,再其次就是明276年。古代生产力的长期地下,土地作为财富最主要的承载体,也是矛盾最为尖锐的地方,古代的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阶级,附庸在其下的还有皇亲贵族、文臣阶级、以及附庸在各大小文臣阶级周边的地主阶级。往往上一任王朝覆灭,旧有的地主阶级被屠戮殆尽,土地得以重新丈量和划分,蛋糕得以重新分配,社会矛盾大幅度缓解。而随着王朝到了中后期,土地兼并肆虐,税收问题、分配问题重新让新王朝病入膏肓。
因此,站在一个王朝的中后期,更能透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而明朝,恰好从嘉靖到万历,爷孙三代人统治了明整整一百年,明朝也在万历去世后24年覆灭。作为统治明最长时间的万历,观察那个时间点,就成为了研究明朝最佳切入点(同理,清史中大家最感兴趣的也是康雍乾阶段)。作者选取了6位当时的主人公,分别是万历(统治者)、张居正(改革者)、申时行(文臣阶级中庸——反方代表)、海瑞(文臣阶级清流——正方代表)、戚继光(军事家)、李贽(思想家),进而对当时历史进行剖析。
我们逐个分析:
1、万历:万历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在于儿童即位,在位48年,在历史上也排名第8位,不幸的是,虽贵为皇帝,但是却生活在文臣阶级烈度最大的时代,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甚至不及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万历最后30年没有出过紫禁城,贵为皇帝实为囚禁或者说是吉祥物(“精神上的活埋”)。万历是聪明的,很早看透文臣之间的斗争多为私利,或“以邀直名”,或打击竞争对手,总之是以道德的名义演示实际的利害。万历也是消极的,在无力改变之下,消极怠工,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也无力改变社会矛盾、君臣矛盾、战争矛盾,整个大帝国像一列失控的列车,在铁轨上像下自由滑行,尽管前往是悬崖峭壁,但是作为掌舵者却无能为力。
万历的不幸还在于一个深层次问题(作者反复强调),国家治理的根本不是严密的法律,还是道德的力量。这又带来两个问题:第一,道德并不是清晰明了的,道德的解释、道德的引申,存在很大变数,同一问题在不同立场上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这就成为文臣斗争的利器(“本朝的制度,应当说是不能听任这种党争发展的。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帝国的政治措施至此已和立法精神脱节,道德伦理是道德伦理,做事时则另有妙法”);第二,道德的约束标准下,需要道德的楷模,按照“万历皇帝(1人)——京官(2000人)——全国官吏(1.8万人)——读书人(1百万)——全国百姓(1-2亿人)”这一文官期望的传递效力,万历需要为京官楷模,京官再为全国官吏楷模,官吏行为指导全国百姓。万历被迫要做大量维系道德标兵的工作,他的种种自由率真的行为,都被贴上了违背道德这一巨大批判。
2、张居正:改革派。首辅的角色即时文官集团一员,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全国实际掌权者,因此其和文官既有合作、又有利益冲突,既要依赖文官改革又要影响文官利益(“你虽然深得皇帝的信任,但是文官集团仍然有足够的力量动摇你的地位,如果你不对全体文官负责的话”)。这种局面,导致改革一开始就阻力重重,历史长朝代中期的改革大多数不能成功(如王安石变法),因为这些改革往往依赖于个别个人的意志力和执政威望,改革通常是尖锐和剧烈的,社会矛盾虽然激化但是又没到国破山河在的地步,社会进行大幅度的裂变可能性不大。张的改革主要是对全国土地进行重新厘定,按照新的土地权属调节全国税收。但是张过早的病死导致改革搁置,明中最后一次有可能的大幅度缓解社会矛盾的变革戛然而止。“张居正的全套措施,彻底暴露了这一大帝国中央集权过度的不良后果。在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必然是缓慢的、有限度的。强求效率增高,超过这种限度,只会造成行政系统的内部不安,整个文官集团会因压力过高而分裂;而纠纷一起,实际问题又会升级成为道德问题。”
3、申时行:文官集团中庸派。申时行是文官集团的代表,其特点是中庸调和,他明白“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虽然他尽量在调和文官矛盾。
一个难以忽视的矛盾是:“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诩;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的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阴与阳的距离越来越远,找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折衷办法也越来越困难。”由于明清都是实行低薪制,薪水难以维持自己小家庭的日常开支,因此文官通常有三个选择,第一,贪腐。这部分人奉行的是“当官发财”理念,薪酬的高低都不会影响他们路径选择,这个要占大多数;第二,绝对清廉。代表人物海瑞,这部分是少数,包括后面东林党部分人,为人尊重却不容于群;第三,理解潜规则,用规则办事,自身则保持相对清廉的为人处世。代表人物王阳明、曾国藩,这些人是做事的人,为后人所敬仰。
4、海瑞:文官中的清流派。海瑞的典型特点,其一是尊重法律,“大明律法就有明文...”(脑海中忍不住闪现出大明王朝中海瑞台词);其二,为官清廉,“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其三,刚正不阿,毕竟海刚峰。海瑞的自我道德,对当时的政治生态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5、戚继光:军事家。戚继光的成功,在于他有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
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其一他认清了武将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和尊重支持他的谭伦、张居正交好,寻求政治支持;其二,认识到军纪重要性和战争残酷,动员各种措施严肃军纪和鼓励士兵;其三,注重经验的总结,总结军事理论。戚继光的成功在于他在自己能所触及的最大限度能,尽他所能整备军事完成了抗倭大业。
6、李贽:思想家。李贽开始对传统道德进行了思考,但是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因此观点上会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张居正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其情形类似于李贽在哲学上找不到出路”)。在现实中,他逃避家族负担或者是家族责任。李贽本质上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不过是与当时格格不入。
执政者万历无法按自己想法率真活着,改革派张居正无法推行财政改革,申时行在平衡文官之间、皇帝和官员直接矛盾也左右为难,海瑞的清廉与刚正只能为人敬仰却不能引发志同道合,戚继光只能取得局部成功却不能整顿军纪,李贽新的理念却被视为异端邪说。
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社会死气沉沉,这就是万历十五年前后的现状。究其深层次原因,文官集团本身就是地主阶级的一体两面,革命者不会革自己的命,而明后期,又是文官阶级空前强大的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只能在旧有的轨道上继续滑行,除非新的暴力运动改变生产关系...
读书笔记6 6/100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2024/12/12
这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了,随着《人民的名义》再度带火了这本书,最近复刷大明王朝1566,在小红书上看到严世蕃和高育良梦幻联动,让人忍俊不禁啊。复盘这本书之前,先通过作者对这本书作两个说明:
1、这本书既不算是商业性书籍,也不算是学术性书籍,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
2、为什么单单拎出来万历十五年(即公立1587年)?
作者给了这一问题的答复:“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这本书,可以先观看《大明王朝1566》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历史类电视剧,对书中主要任务,都会有个大致印象,对明朝中期财政压力、文臣对抗等有个直观感受。
老实说对于书中观点,并没有完全理解,比如“在李贽看来,儒家的仁、道家的道和佛家的无彼此相通”。诸如此类观点还有很多,不过凭着抓大放小、逐次阅读吸收的方法,对文章进行一点点分析和摘录。
言归正传,谈一下对这本书的感受。
明朝在封建社会中,是我国汉族为统治主体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我不认可“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种观点,但是也代表了在部分人心中,明朝的分量。无论古今社会的各类问题,归根到底都可以归纳为“做蛋糕、切蛋糕”问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没大幅度提升的时候,解决矛盾不能通过做大蛋糕的方式,只能通过切蛋糕,即财富资源的强制性分配方式解决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因此才有了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杀尽门阀阶层,才有了历朝历代末期的各类农民起义等等。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300年定律”,即王朝统治很难超过300年,除了夏商周等远古选手,只剩下西汉422年、宋319年、唐289年,再其次就是明276年。古代生产力的长期地下,土地作为财富最主要的承载体,也是矛盾最为尖锐的地方,古代的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阶级,附庸在其下的还有皇亲贵族、文臣阶级、以及附庸在各大小文臣阶级周边的地主阶级。往往上一任王朝覆灭,旧有的地主阶级被屠戮殆尽,土地得以重新丈量和划分,蛋糕得以重新分配,社会矛盾大幅度缓解。而随着王朝到了中后期,土地兼并肆虐,税收问题、分配问题重新让新王朝病入膏肓。
因此,站在一个王朝的中后期,更能透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而明朝,恰好从嘉靖到万历,爷孙三代人统治了明整整一百年,明朝也在万历去世后24年覆灭。作为统治明最长时间的万历,观察那个时间点,就成为了研究明朝最佳切入点(同理,清史中大家最感兴趣的也是康雍乾阶段)。作者选取了6位当时的主人公,分别是万历(统治者)、张居正(改革者)、申时行(文臣阶级中庸——反方代表)、海瑞(文臣阶级清流——正方代表)、戚继光(军事家)、李贽(思想家),进而对当时历史进行剖析。
我们逐个分析:
1、万历:万历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在于儿童即位,在位48年,在历史上也排名第8位,不幸的是,虽贵为皇帝,但是却生活在文臣阶级烈度最大的时代,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甚至不及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万历最后30年没有出过紫禁城,贵为皇帝实为囚禁或者说是吉祥物(“精神上的活埋”)。万历是聪明的,很早看透文臣之间的斗争多为私利,或“以邀直名”,或打击竞争对手,总之是以道德的名义演示实际的利害。万历也是消极的,在无力改变之下,消极怠工,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也无力改变社会矛盾、君臣矛盾、战争矛盾,整个大帝国像一列失控的列车,在铁轨上像下自由滑行,尽管前往是悬崖峭壁,但是作为掌舵者却无能为力。
万历的不幸还在于一个深层次问题(作者反复强调),国家治理的根本不是严密的法律,还是道德的力量。这又带来两个问题:第一,道德并不是清晰明了的,道德的解释、道德的引申,存在很大变数,同一问题在不同立场上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这就成为文臣斗争的利器(“本朝的制度,应当说是不能听任这种党争发展的。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帝国的政治措施至此已和立法精神脱节,道德伦理是道德伦理,做事时则另有妙法”);第二,道德的约束标准下,需要道德的楷模,按照“万历皇帝(1人)——京官(2000人)——全国官吏(1.8万人)——读书人(1百万)——全国百姓(1-2亿人)”这一文官期望的传递效力,万历需要为京官楷模,京官再为全国官吏楷模,官吏行为指导全国百姓。万历被迫要做大量维系道德标兵的工作,他的种种自由率真的行为,都被贴上了违背道德这一巨大批判。
2、张居正:改革派。首辅的角色即时文官集团一员,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全国实际掌权者,因此其和文官既有合作、又有利益冲突,既要依赖文官改革又要影响文官利益(“你虽然深得皇帝的信任,但是文官集团仍然有足够的力量动摇你的地位,如果你不对全体文官负责的话”)。这种局面,导致改革一开始就阻力重重,历史长朝代中期的改革大多数不能成功(如王安石变法),因为这些改革往往依赖于个别个人的意志力和执政威望,改革通常是尖锐和剧烈的,社会矛盾虽然激化但是又没到国破山河在的地步,社会进行大幅度的裂变可能性不大。张的改革主要是对全国土地进行重新厘定,按照新的土地权属调节全国税收。但是张过早的病死导致改革搁置,明中最后一次有可能的大幅度缓解社会矛盾的变革戛然而止。“张居正的全套措施,彻底暴露了这一大帝国中央集权过度的不良后果。在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必然是缓慢的、有限度的。强求效率增高,超过这种限度,只会造成行政系统的内部不安,整个文官集团会因压力过高而分裂;而纠纷一起,实际问题又会升级成为道德问题。”
3、申时行:文官集团中庸派。申时行是文官集团的代表,其特点是中庸调和,他明白“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虽然他尽量在调和文官矛盾。
一个难以忽视的矛盾是:“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诩;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的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阴与阳的距离越来越远,找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折衷办法也越来越困难。”由于明清都是实行低薪制,薪水难以维持自己小家庭的日常开支,因此文官通常有三个选择,第一,贪腐。这部分人奉行的是“当官发财”理念,薪酬的高低都不会影响他们路径选择,这个要占大多数;第二,绝对清廉。代表人物海瑞,这部分是少数,包括后面东林党部分人,为人尊重却不容于群;第三,理解潜规则,用规则办事,自身则保持相对清廉的为人处世。代表人物王阳明、曾国藩,这些人是做事的人,为后人所敬仰。
4、海瑞:文官中的清流派。海瑞的典型特点,其一是尊重法律,“大明律法就有明文...”(脑海中忍不住闪现出大明王朝中海瑞台词);其二,为官清廉,“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其三,刚正不阿,毕竟海刚峰。海瑞的自我道德,对当时的政治生态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5、戚继光:军事家。戚继光的成功,在于他有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
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其一他认清了武将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和尊重支持他的谭伦、张居正交好,寻求政治支持;其二,认识到军纪重要性和战争残酷,动员各种措施严肃军纪和鼓励士兵;其三,注重经验的总结,总结军事理论。戚继光的成功在于他在自己能所触及的最大限度能,尽他所能整备军事完成了抗倭大业。
6、李贽:思想家。李贽开始对传统道德进行了思考,但是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因此观点上会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张居正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其情形类似于李贽在哲学上找不到出路”)。在现实中,他逃避家族负担或者是家族责任。李贽本质上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不过是与当时格格不入。
执政者万历无法按自己想法率真活着,改革派张居正无法推行财政改革,申时行在平衡文官之间、皇帝和官员直接矛盾也左右为难,海瑞的清廉与刚正只能为人敬仰却不能引发志同道合,戚继光只能取得局部成功却不能整顿军纪,李贽新的理念却被视为异端邪说。
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社会死气沉沉,这就是万历十五年前后的现状。究其深层次原因,文官集团本身就是地主阶级的一体两面,革命者不会革自己的命,而明后期,又是文官阶级空前强大的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只能在旧有的轨道上继续滑行,除非新的暴力运动改变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