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智驾异常导致集体撞车丑闻,近期成了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热点。从自媒体到权威主流媒体,无不对此竞相报道。
有主流媒体甚至发出严厉质疑:“智能汽车的安全岂容有BUG?”。
足见这次碰撞,对人们信心的打击有多大。
如今十多天过去了,仍未见小米汽车公开表达任何歉意,更没有见到小米汽车向消费者和公众进行公开道歉。
各大媒体报道显示,这起发生在11月14日中午至15日凌晨的碰撞事件,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导致70多位不同地方的小米SU7车主在自动泊车时,发生智能异常,导致车辆碰撞受损。北京一位小米SU7车主在11月14日晚间6时许发生碰撞后,第一时间便与小米汽车客服联系,小米汽车客服却让车主上报保险公司,对车辆功能异常一无所知。随着发生碰撞事故的车主纷纷发声,直到第二天北京这位车主再次联系客服时,才被告知是小米系统BUG,导致自动泊车功能异常。小米官方承担所有维修费用,维修期间每天提供1500个小米积分(价值150元)补贴,作为维修期间的出行补贴。
这里不妨试想一下,倘若这次智能异常不是发生在停车区域,而是突然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智能驾驶中,那将是什么样的后果呢?另外,在自动泊车时都会突然出现智能异常,以后在道路上行驶时,是否也会突然出现智能异常呢?任何一个有点头脑的人,或许都会思考这个问题。
因此,小米汽车的这次事故,并非是简单的撞车那么简单,性质还是非常严重的,甚至让人有些细思极恐。
那么小米汽车,为何至今都没有公开对这一严重问题进行道歉呢?难道它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不敢正视这个问题?或者是其它什么原因?但不论什么原因,这种置消费者和公众的疑虑于不顾,都是对消费者和公众的不尊重,也不是一种彻底的负责任行为。因为帮车主把车修好和赠送那点价值有限的积分,并不能消除消费者和公众对安全的担心。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上海权威电视媒体采访时表示,70辆小米汽车泊车发生事故,它这个场景肯定有一个共性,它是在什么条件下触发这个故障。张翔还说,新车下线前,把所有的实验都做一遍,该做的都做了,有故障的话它能检测出来。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小米汽车在新车上市前,有没有把所有可能存在的BUG 和故障都检测一遍了呢?
这时,就不能不让人想起那些老牌严谨的传统车企,它们为什么造一辆车,竟然要花费4-6年的周期和时间了。因为它们希望把车交给消费者之前,能够尽量测试和找出车辆可能存在的问题,凡是有可能存在问题的车,哪怕是延迟上市时间,也要把问题解决掉,拒绝把不可靠的车交给消费者,这也是汽车工业的传统和精神。
而小米汽车自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成立,到 2024年4月29日,雷军宣布小米量产的第10000辆整车正式下线,也就三年零一个月,何况小米汽车先前并无任何造车经验,只不过接收了吉利汽车等车企的一点人才。这样的造车速度,加上这样的造车基础,与行业规律是不是相差甚远呢?这样的汽车制造,究竟是否靠谱呢?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安全永远都应该放在第一位,不仅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都应该如此,正如主流媒体所质疑的:“智能汽车的安全岂容有BUG”?而小米汽车在同一时段,因功能突然异常,造成那么多车主集体撞车,小米汽车岂能不为这样的丑闻道歉?道歉,既是对消费者和公众的尊重,也是对汽车行业精神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是对自身问题的深刻反思。
小米汽车,应该公开道歉!
小米汽车智驾异常导致集体撞车丑闻,近期成了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热点。从自媒体到权威主流媒体,无不对此竞相报道。
有主流媒体甚至发出严厉质疑:“智能汽车的安全岂容有BUG?”。
足见这次碰撞,对人们信心的打击有多大。
如今十多天过去了,仍未见小米汽车公开表达任何歉意,更没有见到小米汽车向消费者和公众进行公开道歉。
各大媒体报道显示,这起发生在11月14日中午至15日凌晨的碰撞事件,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导致70多位不同地方的小米SU7车主在自动泊车时,发生智能异常,导致车辆碰撞受损。北京一位小米SU7车主在11月14日晚间6时许发生碰撞后,第一时间便与小米汽车客服联系,小米汽车客服却让车主上报保险公司,对车辆功能异常一无所知。随着发生碰撞事故的车主纷纷发声,直到第二天北京这位车主再次联系客服时,才被告知是小米系统BUG,导致自动泊车功能异常。小米官方承担所有维修费用,维修期间每天提供1500个小米积分(价值150元)补贴,作为维修期间的出行补贴。
这里不妨试想一下,倘若这次智能异常不是发生在停车区域,而是突然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智能驾驶中,那将是什么样的后果呢?另外,在自动泊车时都会突然出现智能异常,以后在道路上行驶时,是否也会突然出现智能异常呢?任何一个有点头脑的人,或许都会思考这个问题。
因此,小米汽车的这次事故,并非是简单的撞车那么简单,性质还是非常严重的,甚至让人有些细思极恐。
那么小米汽车,为何至今都没有公开对这一严重问题进行道歉呢?难道它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不敢正视这个问题?或者是其它什么原因?但不论什么原因,这种置消费者和公众的疑虑于不顾,都是对消费者和公众的不尊重,也不是一种彻底的负责任行为。因为帮车主把车修好和赠送那点价值有限的积分,并不能消除消费者和公众对安全的担心。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上海权威电视媒体采访时表示,70辆小米汽车泊车发生事故,它这个场景肯定有一个共性,它是在什么条件下触发这个故障。张翔还说,新车下线前,把所有的实验都做一遍,该做的都做了,有故障的话它能检测出来。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小米汽车在新车上市前,有没有把所有可能存在的BUG 和故障都检测一遍了呢?
这时,就不能不让人想起那些老牌严谨的传统车企,它们为什么造一辆车,竟然要花费4-6年的周期和时间了。因为它们希望把车交给消费者之前,能够尽量测试和找出车辆可能存在的问题,凡是有可能存在问题的车,哪怕是延迟上市时间,也要把问题解决掉,拒绝把不可靠的车交给消费者,这也是汽车工业的传统和精神。
而小米汽车自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成立,到 2024年4月29日,雷军宣布小米量产的第10000辆整车正式下线,也就三年零一个月,何况小米汽车先前并无任何造车经验,只不过接收了吉利汽车等车企的一点人才。这样的造车速度,加上这样的造车基础,与行业规律是不是相差甚远呢?这样的汽车制造,究竟是否靠谱呢?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安全永远都应该放在第一位,不仅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都应该如此,正如主流媒体所质疑的:“智能汽车的安全岂容有BUG”?而小米汽车在同一时段,因功能突然异常,造成那么多车主集体撞车,小米汽车岂能不为这样的丑闻道歉?道歉,既是对消费者和公众的尊重,也是对汽车行业精神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是对自身问题的深刻反思。
小米汽车,应该公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