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看到的几段话,感觉很有道理,分享给JRs看看:
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人们使用“学霸”和“学渣”这两个词。一个孩子的人品和道德不坏,只是学习成绩不够好,我们就可以说他“渣”。这两个词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错误的导向——教育对人的评价只剩下分数这个唯一的标准。当学习和分数、评价挂钩,孩子们就在心里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如果考不好,我就不会被父母和老师喜欢。于是,负面的情绪体验和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习变成了痛苦的事。
分数导向的单一评价标准在这些年变得越来越严苛。早些年,我们评价一个学校好不好,说的是大学本科升学率,接下来变成“一本率”,再往后是有多少学生能考上“985”学校,现在是“清北率”。有一次,我们去一所中学调研。一位老师告诉我们,有孩子说:“我上大学后才知道全中国原来有这么多大学。我妈原来和我说,你以后不是考清华,就是考北大。”
以考“清北”来衡量教育的成败,就意味着考不上清北的孩子都不重要。当人们接受这样的评价规则,投身于这样的内卷和竞争,就必然有大多数孩子遭遇否定。那些成功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看似是赢家,实则一点都不轻松: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提供充分的自我肯定。某种意义上来说,越成功越脆弱。
单一的评价体系挂靠的是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学校被教育GDP左右;家长和孩子被“上了好小学就能上好初中,上了好初中才能考好高中,考好大学,最后找一个好工作”的逻辑左右;好工作的评价标准又往往被金钱把持。
孩子们并不是顺理成章地接纳成年人教给他们的功利主义,他们的内心经历着价值观的迷茫、混乱和冲突。学习本身的艰苦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种艰苦的价值。
微博上看到的几段话,感觉很有道理,分享给JRs看看:
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人们使用“学霸”和“学渣”这两个词。一个孩子的人品和道德不坏,只是学习成绩不够好,我们就可以说他“渣”。这两个词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错误的导向——教育对人的评价只剩下分数这个唯一的标准。当学习和分数、评价挂钩,孩子们就在心里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如果考不好,我就不会被父母和老师喜欢。于是,负面的情绪体验和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习变成了痛苦的事。
分数导向的单一评价标准在这些年变得越来越严苛。早些年,我们评价一个学校好不好,说的是大学本科升学率,接下来变成“一本率”,再往后是有多少学生能考上“985”学校,现在是“清北率”。有一次,我们去一所中学调研。一位老师告诉我们,有孩子说:“我上大学后才知道全中国原来有这么多大学。我妈原来和我说,你以后不是考清华,就是考北大。”
以考“清北”来衡量教育的成败,就意味着考不上清北的孩子都不重要。当人们接受这样的评价规则,投身于这样的内卷和竞争,就必然有大多数孩子遭遇否定。那些成功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看似是赢家,实则一点都不轻松: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提供充分的自我肯定。某种意义上来说,越成功越脆弱。
单一的评价体系挂靠的是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学校被教育GDP左右;家长和孩子被“上了好小学就能上好初中,上了好初中才能考好高中,考好大学,最后找一个好工作”的逻辑左右;好工作的评价标准又往往被金钱把持。
孩子们并不是顺理成章地接纳成年人教给他们的功利主义,他们的内心经历着价值观的迷茫、混乱和冲突。学习本身的艰苦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种艰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