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后放言,“先灭吴,后灭魏”。这听起来像是在心血来潮之余大放厥词,其实不然。这些话向三国舞台放出了一颗野心,同时也向三国舞台炫耀了一个战略意向。蜀弱于吴,吴弱于魏,这一事实不影响刘备喊口号。但是,相信自己能灭吴、灭魏,不等于证明自己能灭吴、灭魏。“先灭吴”之灭吴,差一点异化为灭蜀。彝陵之战的终局是,七百里连营的大军,只剩下“百十余人”,这是名副其实的全军覆没。刘备等人一再表示,与“吴狗”不共戴天,但是刘备一死风向瞬息大变。诸葛亮主导的西蜀集团,立即将共同戴天置换了不共戴天,并且迫不及待地派邓芝“往结东吴”!关羽之死、张飞之死,悄无声地湮没在一片“吴、蜀连和”的叫嚣声中。刘备的“先灭吴”,诸葛亮的“往结东吴”,均与彝陵之战的前因后果有关。先是诸葛亮诈取荆州引发孙刘反目,后由吕蒙白衣渡江夺回荆州,最后,孙权下令诸杀关羽。张飞之死,只是一个不足为道的插曲。刘备的“先伐吴”,是饮鸩止渴。诸葛亮一开始便主张“先伐魏,后伐吴”,诸葛亮认为,“魏贼若除,吴自宾服”。刘备的“先伐吴”与诸葛亮的“先伐魏”,始终处于对峙和冲突状态。刘备活着,“先伐吴”具有唯一性;刘备病逝,“先伐魏”具有唯一性。实际上,伐吴,伐魏,都属于固执者的行动。西蜀江湖一直被两个固执者操弄着,这也是西蜀江湖的败因之一。
刘备称帝后放言,“先灭吴,后灭魏”。这听起来像是在心血来潮之余大放厥词,其实不然。这些话向三国舞台放出了一颗野心,同时也向三国舞台炫耀了一个战略意向。蜀弱于吴,吴弱于魏,这一事实不影响刘备喊口号。但是,相信自己能灭吴、灭魏,不等于证明自己能灭吴、灭魏。“先灭吴”之灭吴,差一点异化为灭蜀。彝陵之战的终局是,七百里连营的大军,只剩下“百十余人”,这是名副其实的全军覆没。刘备等人一再表示,与“吴狗”不共戴天,但是刘备一死风向瞬息大变。诸葛亮主导的西蜀集团,立即将共同戴天置换了不共戴天,并且迫不及待地派邓芝“往结东吴”!关羽之死、张飞之死,悄无声地湮没在一片“吴、蜀连和”的叫嚣声中。刘备的“先灭吴”,诸葛亮的“往结东吴”,均与彝陵之战的前因后果有关。先是诸葛亮诈取荆州引发孙刘反目,后由吕蒙白衣渡江夺回荆州,最后,孙权下令诸杀关羽。张飞之死,只是一个不足为道的插曲。刘备的“先伐吴”,是饮鸩止渴。诸葛亮一开始便主张“先伐魏,后伐吴”,诸葛亮认为,“魏贼若除,吴自宾服”。刘备的“先伐吴”与诸葛亮的“先伐魏”,始终处于对峙和冲突状态。刘备活着,“先伐吴”具有唯一性;刘备病逝,“先伐魏”具有唯一性。实际上,伐吴,伐魏,都属于固执者的行动。西蜀江湖一直被两个固执者操弄着,这也是西蜀江湖的败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