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条命换1条命,值不值?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的朋友应该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时候现实可能更残酷,比如现在的伯纳乌,安切洛蒂不得不面临拯救一个“巨婴”。
看到有资深坛友在问:“安胖不喜欢不想用姆巴佩,被迫使用,好像已经成了事实依据了。
可是这个有事实依据么?”质疑的理由是主帅安切洛蒂对姆巴佩从来都是夸赞,没有任何的否定、批评,对于他的加盟也没有反对和抗拒的言论和举止。
再简单不过的现实就是:拯救“巨婴”姆巴佩就是安切洛蒂接到的任务,让不让他上场不取决于他的意志,因为这是高层意志。
很难想象,混迹论坛多年的皇马坛友居然理解不了这是“高层意志”的存在使然。至于质疑的理由,似乎也是基于对安切洛蒂一向以来“好好先生”一般逢人一向以夸为主而绝不公开打脸的老好人性格一无所知。
论坛上已经有人戏称姆巴佩为“小佛爷”,以对应弗洛伦蒂诺的“老佛爷”,其实大差不差,除非弗洛伦蒂诺自己否定自己的这一标志性引援,否则他在位一天,姆巴佩的首发和主力位置极其不容挑战的特殊地位是无法动摇和改变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个“巨婴”姆巴佩安胖能不能不救?不能!否则,走人!
【一、最佳团队接纳“巨婴”前锋之后彻底崩盘——皇马的“姆巴佩死结”】
相信看过一个赛季以上球的球迷(甚至都不用那么多)都或多或少明白一点:并不是把身价最高的球星堆在一起,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眼下皇马的“姆巴佩死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姆巴佩顶着“世一人”、“当世第一即战力”的赞誉加盟上赛季欧冠、西甲联赛双丰收的皇马,不但未能取得不少媒体提出的“足坛大结局”双赢局面,发展到现在姆巴佩表现惨不忍睹特别是进球得分方式单一、效率低下,皇马主场连续大比分输掉国家德比(0:4负巴萨)、欧洲德比(1:3负米兰),卫冕前景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对于看球的球迷而言,姆巴佩的问题其实在西甲联赛第一场就暴露出来了(很多人更是在赛季前就有担忧),联赛两连平开局,后来通过安切洛蒂的调整和一些点球进球勉强支撑,虽然战绩有所掩盖,但最终在西甲的国家德比和欧冠的欧洲德比中集中爆发。
一言以蔽之,就是:顶着上赛季“最佳前锋”头衔的大兵“姆巴佩”加入上赛季“最佳球队”,在上赛季“最佳教练”安切洛蒂的执教下,个人表现展现出“巨婴”本质,也拖累着队友和团队。
然而,很遗憾,目前来看,皇马的这个“姆巴佩死结”无解。
【二、无须顾左右而言它,正视、直视问题:“巨婴”是表象,更是原因所在】
球队发挥不佳,分析原因,固然可以从伤病、防守、进攻组织创造机会等各个方面去找,但比赛看下来。
其实简单来说,一言以蔽之,就是姆巴佩处理球的技术不足导致进攻端的低效进而使压力倒灌、防守崩盘。更简单点就是:大兵姆巴佩以一己之力摧毁了皇马的攻防体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需要大家对皇马这支球队、对姆巴佩达成一个共识——现在的皇马虽然踢得是防守反击,但却是以进攻减小防守压力的球队,而姆巴佩体现出来的传停带射、无球跑位等基本功技术意识都不过关。
【三、“巨婴”姆巴佩对体系的冲击或者说摧毁是全方位的,不唯进攻,还有防守】
皇马的防守和中场问题确实存在,很多球迷根据“得中场者得天下”、“防守赢得冠军”之类的名言,提出会不会是这些原因更重要?
这就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说皇马是以进攻减小防守压力的球队。
【1、现在的皇马球员不会防守,一旦没有简单明确的防守目标就抓瞎】
这就不得不提皇马技战术打法特别是防守的变迁以及上赛季成功的关键。
很多人提到之前的皇马,动辄“欧冠三连”、“典礼中场”,殊不知,现在的皇马早已不是之前的那支皇马,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皇马缺真正懂防守的人,没有回收控球、防守的资本。
欧冠三连时期皇马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摩德里奇、拉莫斯、伊斯科、马塞洛,加上本泽马,成绩和观赏性都有保障,摩德里奇和拉莫斯(当然,还有伊斯科,一度还有佩佩)的存在使得皇马完全有回收、守得住、控得住的资本。很多人吹“典礼中场”,其实“典礼中场”盛名之下,克罗斯和卡塞米罗防守有所不足,克罗斯具备一点防守意识(他的移动和防守覆盖面、责任心本身就是问题,导致他所在的这一侧的防守其实很薄弱,加上左后卫马塞洛的存在有利有弊),而卡塞米罗的防守意识仅限于注意和中卫之间的站位,摩德里奇当时至少有一大半的精力放在随时给卡塞米罗填坑,兼顾右路防守,使得摩德里奇无法在进攻中投入更多。这也是齐达内时期这种形势常态化,皇马关键比赛很多时候全队踢得很猥琐、伊斯科上去控球消耗、而后阶段性提速进攻发力搞死对手的原因所在。
所幸,摩德里奇身后有个好中卫拉莫斯。佩佩离开之后,在皇马防线中,真正去判断危险、去防守的只有拉莫斯。瓦拉内这种基本限于自保,只想负责自己区域内盯人、拦截。判断场上敌我动态,根据形势的变化,找准时机,移动选择自己的位置,去防守关键点,这是一个中卫真正的责任心。这就是格局、责任心的区别。在拉莫斯这里,做为一个中卫,自扫门前雪是不够的。他的着眼点在于,怎么防守住对方的进攻。(拉莫斯的偶像是马尔蒂尼。后者也正是这样一个球员。当然这种踢法,也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因为你的着眼点不在于自己不出事,所以要考虑的东西更多。在形势危险时,即便位置不利,也要冒着风险冲过去做出拦截。这种情况下身体的控制无疑也会困难得多。很多不大懂的球迷不理解为何一些声名赫赫的防守球员,在职业生涯中会有一些触目惊心的失误。拉莫斯曾经大致回怼过教练,大意是有些动作明知道失误也要去做。一个真正想防守的人,发现危险,却因位置不利,跑过去后,想要迅速把身体调整过来已经很难了。这种情况下,从下意识就会做出动作,失误也就在所难免。)看看欧冠三连时期后面有个拉莫斯他干多少事?要补左路、盯对方箭头之余随时上抢。拉莫斯之后,皇马有哪个中卫能有效上抢封对方的进攻吗?好中卫实在太难得了,要脑子、身体素质、责任感、技巧兼备。而上抢是中卫必要的部分,好中卫越来越可贵。
其实18年的欧冠决赛已经可以看出皇马的底细。弗洛伦蒂诺是重国际巨星轻(甚至打压)本土球员的,但消耗的前提是你要守得住,所谓典礼中场防守能力不足,摩德里奇必须要把很大精力投入防守,因此必须要有人承担中场的进攻,不得不用伊斯科。那年踢得不轻松,伊斯科到处接应控球,缓解了很大压力,即便如此,皇马前30分钟一次射门都没有。一开始马塞洛进攻中踢的也很谨慎,因为拉莫斯同时兼顾防守箭头萨拉赫,承担中卫本质任务加补左路,因为盯萨拉赫的任务太重,无法给马塞洛更多支援。摩德里奇不敢过半场,他主防蒂亚戈(蒂亚戈那赛季很厉害,是变速和向右转移、给萨拉赫和阿诺德制造一对一的发起者),把红军的变速能力了遏制了。随后基本控制住了利物浦的进攻节奏,尽量减少一对一,当萨拉赫下场,拉莫斯覆盖住了左侧,马塞洛解套后积极压上,伊斯科靠近这一侧逐渐形成攻势,利物浦的防守压力逐渐加大,中场的站位逐渐向防守转向,然后摩德里奇防守压力减轻后逐渐压上,打到这就是没人能防住皇马、等利物浦犯错的局。然后贝尔上马上打穿利物浦。
摩德里奇没有以前那么强悍,随着年龄增加,体能,精力下降固然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在于,过去摩德里奇的身后是拉莫斯、佩佩。
22年拿下欧冠后,安切洛蒂并没有积极地去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在22-23赛季爆发,对战曼城0:4兵败伊蒂哈德球场,他以为可以先上来整体回收、防守,但现实打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根本守不住!
这场0:4粉碎了安胖和大家的幻想,并不是回收就能守住的,你不懂真正的防守,空有人数和身体堆人防守,对方灵活走位、牵扯、转移、调动就可以找到空档实现射门和得分(问题的本质就是防守中防渗透突破,不能贴得太近,而防射门就必须要贴近,本身就是两难的问题,说到底要看防守意识和防守能力的)。
因为这支皇马特别是中后场,除了摩德里奇,基本没有真正懂防守会防守的人。通过大量的比赛,你可以发现,这支皇马队内不乏一众技术不错、身体和防守态度不错肯积极跑动拼抢的球星,但他们的防守仅限于追着球跑,看球不看人,不会去预判真正存在的危险、去防守,始终慢半拍甚至更多,因为你追着球跑很多时候总不如别人球转移来得快,何况像曼城这样的球队传球和接应到位都很快。(所以我们直到上赛季还可以看到队内最高龄的摩德里奇盯防对方重要攻击手地同时一再地扭头观察本方半场的球员站位,不乏第一个全速冲刺回追回防到本方禁区破坏,化解一次足以改变战局的险情等场景。那些摩德里奇替补登场处处补漏的场景,看得人既让人高兴庆幸,也让人心疼:如果和这些年轻人这样踢半场,四处补漏,还不得把摩德里奇累趴下?)
卡塞米罗虽然不懂防守,但他至少还懂得观察本方中卫的站位,而楚阿梅尼毫无防守选位、预判危险的意识,他对防守的理解还始终停留在追着球跑、再把球抢下来的阶段,于是一对一抢球的简单局面是他发挥的时刻,而局面一复杂,他的表现就看不下去了。很多人提出让卡马文加踢后腰,不幸的是,这帮年轻人,巴尔韦德、卡马文加、楚阿梅尼们都是不真正懂防守只会抢球、更适合投入进攻的主儿,更不幸的是一众后卫也大多是缺乏预判真正危险、真正懂防守的主儿,而更多局限在盯着球,一遇到复杂局面基本就交待。(相对而言,如上赛季所见,反倒显得克罗斯这样一个以移动、覆盖不足闻名的老将是对危险预判、站位选择反应最快的一个。)
【2、安切洛蒂中庸之道,立足实际“看菜做饭”取得成功】
那怎么办呢?
安切洛蒂上赛季的应对充分展现了中庸之道,就是:不勉强。既然皇马的中场防守意识、传球组织度不高(克罗斯虽然防守意识和态度端正了,但技术能力不够,使用太局限,强度一大,只能在靠近左边路的区域拿球 会影响整个攻防站位。看去年决赛,多特蒙德做得很不错。在有逼抢压力时,克罗斯只能在左侧安全区域拿球,这会极大削弱中场中路的攻防。多特蒙德狠抓这点,上半场打得很成功。中场中路失势,中路压不上,你又没有中锋,当然难以形成威胁。克罗斯在安全区域拿球,无法形成实质性的组织,卡马文加本身防守时缺少脑子,中路拿球处境就更糟糕了。多特蒙德上半场那强度很凶,不仅抢得凶,断球后在中场线就开始启动加速了,打得就是卡马文加回防不好的点),中卫平庸,安切洛蒂知道强行去弥补,反而会削弱其它方面,但是我可以打边路,尽可能地把丢球区域放在不那么危险的边路。
和瓜迪奥拉这样“我要什么样的球员,我要我的球员怎样踢球”主观性很强的教练不同,安切洛蒂的思路是:我有什么样的球员,我就踢什么样的足球。我有的是一堆身体好速度快不会判断危险但善于抢球的球员,我的球员能跑,丢位置了也能快速回防,手上的牌决定了我要更多在中场甚至前场抢,拉开距离一对一(皇马的球员只适应这种简单的防守),消耗对手、争取得分,摩德里奇这张王牌我留在手里,改变比赛局势用(开场的思路,那种连续的转换和冲刺,拼抢节奏决定了摩德里奇放上去效果不会大,且先上他就失去了这一后手)
对决曼城之前,安切洛蒂其实在淘汰赛首轮对阵莱比锡红牛时特意演练了下整体回收、防守控球,结果证明现在的皇马玩不转,整体回收差点就被莱比锡红牛淘汰。
进攻方面,以侧翼进攻和打身后为主。面对曼城这样的对手,贝林厄姆必须要更多顶上去,因为以的皇马防守能力,没办法受到曼城持续施压。所以,维尼修斯从侧翼向中路的进攻需要中路的相互呼应,正面有牵制,边路进攻也好,打身后也好,才有持续性。
主力中锋缺失(本方劣势的时候,上一个没有个人冲击力的高中锋,等于少打一人),前腰位的贝林厄姆动作一致性强,有中锋的技术和身形,位置必须适当前提,更多压上到中锋位置,吸引对方正面防守火力,应对对方中卫正面对抗,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一人回撤、一人打身后(这两人技术好、灵活、速度快,对方防守如果没有人数优势,就无法跟上回撤的维尼修斯,也无法跟上插身后的罗德里戈)走位和冲击配合贝林厄姆,牵制曼城很大程度的防守。
其实,皇马虽然上赛季踢出了最佳团队的表现,前场三人组更是极限发挥,兼具攻击手和策应中场的特点,但其实成功依然有运气因素,也呈现出劣势与优势并存且同样突出的特点:
第一,人员配置,进攻方面优势在于善于长距离地纵深进攻(这不是说打长传,而是进攻上更加注重纵深打击,依赖于核心球员的大范围扯动),短于局部的劣势弥补,加上板凳深度不足,使得60分钟后拉锯战能力下降。
第二,防守方面,长于个人身体对抗平均素质,短于防守意识,因此尽量要简化防守局面。
第三,摩德里奇替补上场可有效弥补前两点的弊端,既能加强整体防守智商,又可以通过基于出色盘带无死角传球的串联策动,在全队大范围扯动能力下降时,把握住战机,在有限的机会打出进攻威胁。摩德里奇上来前,其实皇马没有守的资本,妄图回收,就有可能造成黑天鹅到灰犀牛的悲剧,必须力争前60分钟取得优势,因为板凳深度不足,确立一定优势后方可退守。
第四,皇马要在90分钟比赛中做出取舍,已不能指望强强对话中,保持70-80分钟的高质量,60分钟是极限,放在哪个时间段,必须权衡好。
以对曼城为例,曼城防守也差,他们防身后球给了皇马很多机会,但皇马和曼城比结阵应战不是对手,以曼城踢球快速的转移和走位,皇马队员的意识和个人的处理跟不上,只能在中场绞杀,真让曼城打到阵地是防不住的。但怎么做到这点?就是从前场就要给曼城后防上强度。这光靠侧翼不行。打身后、侧翼进攻,中锋位要有人,这也是前腰贝林厄姆那么多压上的原因所在。只有给曼城防线强度够了,曼城中场更多回撤,皇马那帮年轻人才有更多在中场身体对抗的机会。中前场的抢断又能加强进攻的威胁。皇马前60分钟不能有缓一缓的想法,没那个能力。等到最后20多分钟,曼城集体的走位传切速度下来了,就能沦为更多一对一的对抗。这又是皇马的机会。摩德里奇的经验、技术这时就能发挥关键作用。问题就在于皇马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这需要运气。
上赛季来看,维尼修斯意识、技术、速度兼备,能力强、观察力好,还很有全队意识,这种人就是豪门核心,而且非常好学、谦逊。他在左路可是防守、牵制、冲刺,为中锋营造空间,累活一点都没少干,但当安切洛蒂需要他更多离开甜点位去引领进攻,他对新角色的投入和拿出的表现,无愧于球队核心,这也是上赛季皇马拿下欧冠的战法根本。皇马因为防守的问题需要前场保持攻击纵深,维尼修斯是决定进攻方向的点,对对方防守、形势的观察做得更好,知道该怎么去移动、发动进攻,对纵深理解好,回撤、扯边、转身前插,他要大范围地跑动接应,这样的踢法消耗很大。罗德里戈就是看着维尼修斯动,还停留在怎么接应拿球队员这个层面。而贝林厄姆、罗德里戈要不断快速插上,还要兼顾防守,消耗同样很大。而全队加强前场拼抢的打法相比于控球、回收防守等也更容易消耗体能,没办法,球员特点决定了技战术,决定了皇马必须付出更多的体能和跑动。所以,成功并不是随随便便到来了,虽然人员配置在不断弱化,但皇马终究通过立足人员特点、扬长避短、增加更多拼抢和体能消耗,用活有限的板凳资源,利用团队的有效互补和团结付出,实现了欧冠、联赛双丰收。
【四、“巨婴”是怎么形成的?管窥体系崩溃下的应对思路】
既然体系已经崩溃,巨婴又必须拯救,那么应对思路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围绕姆巴佩重建体系;一个则是围绕原有体系,让姆巴佩融入。
那么如何围绕姆巴佩重建体系呢?这并不简单。巨婴是怎么形成的?这恐怕要回溯到2018年世界杯,也许成功来得太早也太过容易。当我们回看这些年来,法国队是如何迁就姆巴佩,让他风光无限时,就会发现,德尚是在法国队中锋、前腰、右边锋、后腰都能很好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要求前腰格列兹曼、右边锋登贝莱超额完成防守任务,给姆巴佩不防守擦屁股,而左后卫特奥的助攻又给他限制了对方边路的防守,这种情况下让这个巨婴只需要留着体力拼速度优势完成插上射门完成收割就行。人员鼎盛的法国队对他的迁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即便如此他不回防,特奥也会出现一个人顶不住的情况,法国队的双后腰左移,格列兹曼不拼命防守根本堵不住,登贝莱必要时候回撤到底线附近防守,于是坊间就有了“格兽腰”、“登右卫”的诨号,同时进攻任务也要很好完成,不然影响力进攻,被媒体攻击的也是二人,姆巴佩不粘锅。相比维尼修斯,姆巴佩真是被惯坏了的孩子,只想在甜点位踢球,只想着节省体力决定比赛。姆巴佩的问题在哪呢,他能担当进攻的引领者?这是巴黎曾经期望的,但他从来不是。他只想在自己的甜点位去决定比赛。不防守,边路的阿什拉夫玩命地助攻给他拉开空间。这才有恩里克把他放在中锋位。你不想防守,你想决定比赛,那我把你放在最前面,结果他还是习惯性地拉到左侧。打边路的时候不想防守,想着决定比赛?既然你想当英雄,那你就去踢中锋吧。我们都知道打边路,对方不好限制你正面拿球,也更容易发挥速度优势,但是你要承担一定的防守任务。你不想防守,你想球队无限支援,那你就引领球队的进攻。梅西、罗本都这样。这叫投入与产出匹配。这一点也无法做到,拿到这么多支援只想决定比赛。你打出超高的产出呀。就像你在世界杯上做到的那样。都做不到老老实实去踢中锋去。能像职业生涯末期的罗尼那样决定比赛,谁管你的投入度呀,一场跑3000都没人说你。证明作为一个争夺欧冠的核心,他目前的踢法是绝对不行的,他撑不起一支欧冠夺冠级别的球队。他没有罗尼的能力,想要罗尼的地位。问题是当初罗尼都不挑位置,能力、意识哪是姆巴佩能比的?恩里克为什么一直让姆巴佩当中锋?厌恶了他那舒适节奏下在左路杀入进去得分这种模式。他总在舒适区踢球,必须所有人都迁就他,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加强自身的技术细节。为什么明知他缺少中锋必备的抢点和掩护意识,也一定要让他踢中锋呢?因为一个不防守、不牵制也不能策动的球员,不打中锋,在球队运作上等于少一个人。踢着踢着,人员如此鼎盛的法国队发现也支撑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姆巴佩的终结效率似乎也没有理由让德尚继续这样下去。于是德尚也把他往中锋位置上推了。
姆巴佩现在进攻同样太好预判,节奏跟上,防守他并不困难,等他自己横向带球射门就可以了,因为他的射门大多选择脚弓推,摆腿幅度空间大,隐蔽性不高,后卫和门将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并做出防守动作。姆巴佩射门的优势在于发力上,调整上问题不少。但他总在舒适区踢球,必须所有人都迁就他,以至于这个巨婴都不知道怎么去加强自身的技术细节。
安切洛蒂目前是在第二个思路里尝试,就是,只有左边锋这个位置不能给你,其他的,你怎么舒服怎么来。
为什么左边锋只能是维尼修斯,而不能给姆巴佩呢?因为皇马需要维尼修斯干的事情太多了,维尼修斯在左侧的冲击突破、策应,对压制对方防线、给中场赢得空间是必须的,但维尼修斯很多东西需要速度的配合,所以必须在他擅长的左边路。这个作用,队内其他人起不到,特别是姆巴佩。而这事实上也是这些年皇马安身立命直至逐鹿欧冠、联赛的根本和基础,也是皇马目前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而其中有些累活,姆巴佩是从来不干的。
同时,为了将姆巴佩防守意识和投入几乎为零等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安切洛蒂也选择把他尽量放在中锋位置,只让他负责终结这一任务,然而在这单一的任务上,他依然暴露出传停带射、无球跑位等基本功技术意识都不过关,特别第一脚触球质量超级差,对场上形势特别是后卫站位缺乏观察等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的问题。
针对姆巴佩在中锋位置上同样缺乏站位跑位意识,起不到中锋作用的特点,安切洛蒂近些场次似乎都有意要求其他球员(如卡马文加、贝林厄姆等)在兼顾本身任务的同时不时插上到中锋位置替他完成一些牵制压制对方防线的工作,让他更专注于射门得分。即便如此,姆巴佩的效率依然低得惊人且不见改观。
凭心而论,安切洛蒂除了唯一一点坚持(维尼修斯踢左边锋是球队的根本)没有动摇退让之外,已经穷尽了各种努力,去牺牲其他队员迁就、“投喂”他。维尼修斯必要时刻让点让他刷数据、贝林厄姆位置后移让出开火权、罗德里戈大部分场次失去主力位置、诸多队友特别是更多地付出前后跑动加剧消耗来弥补防守……如果所有的牺牲可以换回胜利和姆巴佩的进球,那么也许还算值得,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效率低下、让人泄气。最为糟糕的是,这种全队迁就努力之下依然毫无成果的失败打击着太多人,让人开始怀疑:牺牲这么多人,就继续这么毫无成效地为之牺牲着,值得吗?本赛季已经有太多队友因为超负荷伤病频发了。
这样不惜一切代价拯救巨婴姆巴佩,真的值得吗?
【五】破局之道:相比于“改变姆巴佩”、“引进维尔茨”,“楚阿梅尼换恩佐”显得更现实。
连续惨败、问题爆发,而且迟迟看不到有效的改变和解决办法,各种声音都爆发了出来,有主张换帅的,有呼吁主帅强硬点改变姆巴佩的,也有主张引援“维尔茨”等改变现状的,也有认为皇马钱方面算计不如出楚阿梅尼为引入恩佐等新援变现。
解决任何问题,立足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否则你的奇思妙想、固然可以让人欣赏,却落不到地上。
一、姆巴佩不会变,除非佛罗伦蒂诺变。很难指望一个进攻、跑位方式这么单一、8年来都不改进踢球细节和踢球方式的巨婴能够突然蜕变,恩里克等人都已经敲打过,依然是我行我素毫无改变。
二、换帅也打不开姆巴佩死结。基于对姆巴佩的改变包括佛罗伦蒂诺放弃姆巴佩不抱希望,是否换帅能够破局呢?个人认为,姆巴佩的问题已经超乎教练的能力范围之内。
三、引援治标不治本,但一个懂防守的技术型后腰(比如恩佐)或许迫在眉睫,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皇马的攻防转换质量、重建攻防体系以尽可能实现“带着巨婴姆巴佩也能玩好”的构想。
如果大家这么多年看皇马下来,不难预见,高层意志、甚至可以说是佛罗伦蒂诺的个人意志还是贯穿直至最终碰壁彻底宣告失败的那天。基于此,现在就遗憾断言:皇马的“姆巴佩死结”,无解。拯救巨婴姆巴佩,对于安切洛蒂而言,或者说对于皇马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不过,人有时候总会留有一丝天真:巨婴难道就没有意识到,皇马固然是个名利场和镀金平台,但眼前的处境对于他而言事实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关键时刻,这个时候不改变,迎接他的只有高处坠落,一落千丈。对于他而言,只剩华山一条道。
8条命换1条命,值不值?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的朋友应该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时候现实可能更残酷,比如现在的伯纳乌,安切洛蒂不得不面临拯救一个“巨婴”。
看到有资深坛友在问:“安胖不喜欢不想用姆巴佩,被迫使用,好像已经成了事实依据了。
可是这个有事实依据么?”质疑的理由是主帅安切洛蒂对姆巴佩从来都是夸赞,没有任何的否定、批评,对于他的加盟也没有反对和抗拒的言论和举止。
再简单不过的现实就是:拯救“巨婴”姆巴佩就是安切洛蒂接到的任务,让不让他上场不取决于他的意志,因为这是高层意志。
很难想象,混迹论坛多年的皇马坛友居然理解不了这是“高层意志”的存在使然。至于质疑的理由,似乎也是基于对安切洛蒂一向以来“好好先生”一般逢人一向以夸为主而绝不公开打脸的老好人性格一无所知。
论坛上已经有人戏称姆巴佩为“小佛爷”,以对应弗洛伦蒂诺的“老佛爷”,其实大差不差,除非弗洛伦蒂诺自己否定自己的这一标志性引援,否则他在位一天,姆巴佩的首发和主力位置极其不容挑战的特殊地位是无法动摇和改变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个“巨婴”姆巴佩安胖能不能不救?不能!否则,走人!
【一、最佳团队接纳“巨婴”前锋之后彻底崩盘——皇马的“姆巴佩死结”】
相信看过一个赛季以上球的球迷(甚至都不用那么多)都或多或少明白一点:并不是把身价最高的球星堆在一起,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眼下皇马的“姆巴佩死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姆巴佩顶着“世一人”、“当世第一即战力”的赞誉加盟上赛季欧冠、西甲联赛双丰收的皇马,不但未能取得不少媒体提出的“足坛大结局”双赢局面,发展到现在姆巴佩表现惨不忍睹特别是进球得分方式单一、效率低下,皇马主场连续大比分输掉国家德比(0:4负巴萨)、欧洲德比(1:3负米兰),卫冕前景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对于看球的球迷而言,姆巴佩的问题其实在西甲联赛第一场就暴露出来了(很多人更是在赛季前就有担忧),联赛两连平开局,后来通过安切洛蒂的调整和一些点球进球勉强支撑,虽然战绩有所掩盖,但最终在西甲的国家德比和欧冠的欧洲德比中集中爆发。
一言以蔽之,就是:顶着上赛季“最佳前锋”头衔的大兵“姆巴佩”加入上赛季“最佳球队”,在上赛季“最佳教练”安切洛蒂的执教下,个人表现展现出“巨婴”本质,也拖累着队友和团队。
然而,很遗憾,目前来看,皇马的这个“姆巴佩死结”无解。
【二、无须顾左右而言它,正视、直视问题:“巨婴”是表象,更是原因所在】
球队发挥不佳,分析原因,固然可以从伤病、防守、进攻组织创造机会等各个方面去找,但比赛看下来。
其实简单来说,一言以蔽之,就是姆巴佩处理球的技术不足导致进攻端的低效进而使压力倒灌、防守崩盘。更简单点就是:大兵姆巴佩以一己之力摧毁了皇马的攻防体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需要大家对皇马这支球队、对姆巴佩达成一个共识——现在的皇马虽然踢得是防守反击,但却是以进攻减小防守压力的球队,而姆巴佩体现出来的传停带射、无球跑位等基本功技术意识都不过关。
【三、“巨婴”姆巴佩对体系的冲击或者说摧毁是全方位的,不唯进攻,还有防守】
皇马的防守和中场问题确实存在,很多球迷根据“得中场者得天下”、“防守赢得冠军”之类的名言,提出会不会是这些原因更重要?
这就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说皇马是以进攻减小防守压力的球队。
【1、现在的皇马球员不会防守,一旦没有简单明确的防守目标就抓瞎】
这就不得不提皇马技战术打法特别是防守的变迁以及上赛季成功的关键。
很多人提到之前的皇马,动辄“欧冠三连”、“典礼中场”,殊不知,现在的皇马早已不是之前的那支皇马,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皇马缺真正懂防守的人,没有回收控球、防守的资本。
欧冠三连时期皇马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摩德里奇、拉莫斯、伊斯科、马塞洛,加上本泽马,成绩和观赏性都有保障,摩德里奇和拉莫斯(当然,还有伊斯科,一度还有佩佩)的存在使得皇马完全有回收、守得住、控得住的资本。很多人吹“典礼中场”,其实“典礼中场”盛名之下,克罗斯和卡塞米罗防守有所不足,克罗斯具备一点防守意识(他的移动和防守覆盖面、责任心本身就是问题,导致他所在的这一侧的防守其实很薄弱,加上左后卫马塞洛的存在有利有弊),而卡塞米罗的防守意识仅限于注意和中卫之间的站位,摩德里奇当时至少有一大半的精力放在随时给卡塞米罗填坑,兼顾右路防守,使得摩德里奇无法在进攻中投入更多。这也是齐达内时期这种形势常态化,皇马关键比赛很多时候全队踢得很猥琐、伊斯科上去控球消耗、而后阶段性提速进攻发力搞死对手的原因所在。
所幸,摩德里奇身后有个好中卫拉莫斯。佩佩离开之后,在皇马防线中,真正去判断危险、去防守的只有拉莫斯。瓦拉内这种基本限于自保,只想负责自己区域内盯人、拦截。判断场上敌我动态,根据形势的变化,找准时机,移动选择自己的位置,去防守关键点,这是一个中卫真正的责任心。这就是格局、责任心的区别。在拉莫斯这里,做为一个中卫,自扫门前雪是不够的。他的着眼点在于,怎么防守住对方的进攻。(拉莫斯的偶像是马尔蒂尼。后者也正是这样一个球员。当然这种踢法,也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因为你的着眼点不在于自己不出事,所以要考虑的东西更多。在形势危险时,即便位置不利,也要冒着风险冲过去做出拦截。这种情况下身体的控制无疑也会困难得多。很多不大懂的球迷不理解为何一些声名赫赫的防守球员,在职业生涯中会有一些触目惊心的失误。拉莫斯曾经大致回怼过教练,大意是有些动作明知道失误也要去做。一个真正想防守的人,发现危险,却因位置不利,跑过去后,想要迅速把身体调整过来已经很难了。这种情况下,从下意识就会做出动作,失误也就在所难免。)看看欧冠三连时期后面有个拉莫斯他干多少事?要补左路、盯对方箭头之余随时上抢。拉莫斯之后,皇马有哪个中卫能有效上抢封对方的进攻吗?好中卫实在太难得了,要脑子、身体素质、责任感、技巧兼备。而上抢是中卫必要的部分,好中卫越来越可贵。
其实18年的欧冠决赛已经可以看出皇马的底细。弗洛伦蒂诺是重国际巨星轻(甚至打压)本土球员的,但消耗的前提是你要守得住,所谓典礼中场防守能力不足,摩德里奇必须要把很大精力投入防守,因此必须要有人承担中场的进攻,不得不用伊斯科。那年踢得不轻松,伊斯科到处接应控球,缓解了很大压力,即便如此,皇马前30分钟一次射门都没有。一开始马塞洛进攻中踢的也很谨慎,因为拉莫斯同时兼顾防守箭头萨拉赫,承担中卫本质任务加补左路,因为盯萨拉赫的任务太重,无法给马塞洛更多支援。摩德里奇不敢过半场,他主防蒂亚戈(蒂亚戈那赛季很厉害,是变速和向右转移、给萨拉赫和阿诺德制造一对一的发起者),把红军的变速能力了遏制了。随后基本控制住了利物浦的进攻节奏,尽量减少一对一,当萨拉赫下场,拉莫斯覆盖住了左侧,马塞洛解套后积极压上,伊斯科靠近这一侧逐渐形成攻势,利物浦的防守压力逐渐加大,中场的站位逐渐向防守转向,然后摩德里奇防守压力减轻后逐渐压上,打到这就是没人能防住皇马、等利物浦犯错的局。然后贝尔上马上打穿利物浦。
摩德里奇没有以前那么强悍,随着年龄增加,体能,精力下降固然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在于,过去摩德里奇的身后是拉莫斯、佩佩。
22年拿下欧冠后,安切洛蒂并没有积极地去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在22-23赛季爆发,对战曼城0:4兵败伊蒂哈德球场,他以为可以先上来整体回收、防守,但现实打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根本守不住!
这场0:4粉碎了安胖和大家的幻想,并不是回收就能守住的,你不懂真正的防守,空有人数和身体堆人防守,对方灵活走位、牵扯、转移、调动就可以找到空档实现射门和得分(问题的本质就是防守中防渗透突破,不能贴得太近,而防射门就必须要贴近,本身就是两难的问题,说到底要看防守意识和防守能力的)。
因为这支皇马特别是中后场,除了摩德里奇,基本没有真正懂防守会防守的人。通过大量的比赛,你可以发现,这支皇马队内不乏一众技术不错、身体和防守态度不错肯积极跑动拼抢的球星,但他们的防守仅限于追着球跑,看球不看人,不会去预判真正存在的危险、去防守,始终慢半拍甚至更多,因为你追着球跑很多时候总不如别人球转移来得快,何况像曼城这样的球队传球和接应到位都很快。(所以我们直到上赛季还可以看到队内最高龄的摩德里奇盯防对方重要攻击手地同时一再地扭头观察本方半场的球员站位,不乏第一个全速冲刺回追回防到本方禁区破坏,化解一次足以改变战局的险情等场景。那些摩德里奇替补登场处处补漏的场景,看得人既让人高兴庆幸,也让人心疼:如果和这些年轻人这样踢半场,四处补漏,还不得把摩德里奇累趴下?)
卡塞米罗虽然不懂防守,但他至少还懂得观察本方中卫的站位,而楚阿梅尼毫无防守选位、预判危险的意识,他对防守的理解还始终停留在追着球跑、再把球抢下来的阶段,于是一对一抢球的简单局面是他发挥的时刻,而局面一复杂,他的表现就看不下去了。很多人提出让卡马文加踢后腰,不幸的是,这帮年轻人,巴尔韦德、卡马文加、楚阿梅尼们都是不真正懂防守只会抢球、更适合投入进攻的主儿,更不幸的是一众后卫也大多是缺乏预判真正危险、真正懂防守的主儿,而更多局限在盯着球,一遇到复杂局面基本就交待。(相对而言,如上赛季所见,反倒显得克罗斯这样一个以移动、覆盖不足闻名的老将是对危险预判、站位选择反应最快的一个。)
【2、安切洛蒂中庸之道,立足实际“看菜做饭”取得成功】
那怎么办呢?
安切洛蒂上赛季的应对充分展现了中庸之道,就是:不勉强。既然皇马的中场防守意识、传球组织度不高(克罗斯虽然防守意识和态度端正了,但技术能力不够,使用太局限,强度一大,只能在靠近左边路的区域拿球 会影响整个攻防站位。看去年决赛,多特蒙德做得很不错。在有逼抢压力时,克罗斯只能在左侧安全区域拿球,这会极大削弱中场中路的攻防。多特蒙德狠抓这点,上半场打得很成功。中场中路失势,中路压不上,你又没有中锋,当然难以形成威胁。克罗斯在安全区域拿球,无法形成实质性的组织,卡马文加本身防守时缺少脑子,中路拿球处境就更糟糕了。多特蒙德上半场那强度很凶,不仅抢得凶,断球后在中场线就开始启动加速了,打得就是卡马文加回防不好的点),中卫平庸,安切洛蒂知道强行去弥补,反而会削弱其它方面,但是我可以打边路,尽可能地把丢球区域放在不那么危险的边路。
和瓜迪奥拉这样“我要什么样的球员,我要我的球员怎样踢球”主观性很强的教练不同,安切洛蒂的思路是:我有什么样的球员,我就踢什么样的足球。我有的是一堆身体好速度快不会判断危险但善于抢球的球员,我的球员能跑,丢位置了也能快速回防,手上的牌决定了我要更多在中场甚至前场抢,拉开距离一对一(皇马的球员只适应这种简单的防守),消耗对手、争取得分,摩德里奇这张王牌我留在手里,改变比赛局势用(开场的思路,那种连续的转换和冲刺,拼抢节奏决定了摩德里奇放上去效果不会大,且先上他就失去了这一后手)
对决曼城之前,安切洛蒂其实在淘汰赛首轮对阵莱比锡红牛时特意演练了下整体回收、防守控球,结果证明现在的皇马玩不转,整体回收差点就被莱比锡红牛淘汰。
进攻方面,以侧翼进攻和打身后为主。面对曼城这样的对手,贝林厄姆必须要更多顶上去,因为以的皇马防守能力,没办法受到曼城持续施压。所以,维尼修斯从侧翼向中路的进攻需要中路的相互呼应,正面有牵制,边路进攻也好,打身后也好,才有持续性。
主力中锋缺失(本方劣势的时候,上一个没有个人冲击力的高中锋,等于少打一人),前腰位的贝林厄姆动作一致性强,有中锋的技术和身形,位置必须适当前提,更多压上到中锋位置,吸引对方正面防守火力,应对对方中卫正面对抗,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一人回撤、一人打身后(这两人技术好、灵活、速度快,对方防守如果没有人数优势,就无法跟上回撤的维尼修斯,也无法跟上插身后的罗德里戈)走位和冲击配合贝林厄姆,牵制曼城很大程度的防守。
其实,皇马虽然上赛季踢出了最佳团队的表现,前场三人组更是极限发挥,兼具攻击手和策应中场的特点,但其实成功依然有运气因素,也呈现出劣势与优势并存且同样突出的特点:
第一,人员配置,进攻方面优势在于善于长距离地纵深进攻(这不是说打长传,而是进攻上更加注重纵深打击,依赖于核心球员的大范围扯动),短于局部的劣势弥补,加上板凳深度不足,使得60分钟后拉锯战能力下降。
第二,防守方面,长于个人身体对抗平均素质,短于防守意识,因此尽量要简化防守局面。
第三,摩德里奇替补上场可有效弥补前两点的弊端,既能加强整体防守智商,又可以通过基于出色盘带无死角传球的串联策动,在全队大范围扯动能力下降时,把握住战机,在有限的机会打出进攻威胁。摩德里奇上来前,其实皇马没有守的资本,妄图回收,就有可能造成黑天鹅到灰犀牛的悲剧,必须力争前60分钟取得优势,因为板凳深度不足,确立一定优势后方可退守。
第四,皇马要在90分钟比赛中做出取舍,已不能指望强强对话中,保持70-80分钟的高质量,60分钟是极限,放在哪个时间段,必须权衡好。
以对曼城为例,曼城防守也差,他们防身后球给了皇马很多机会,但皇马和曼城比结阵应战不是对手,以曼城踢球快速的转移和走位,皇马队员的意识和个人的处理跟不上,只能在中场绞杀,真让曼城打到阵地是防不住的。但怎么做到这点?就是从前场就要给曼城后防上强度。这光靠侧翼不行。打身后、侧翼进攻,中锋位要有人,这也是前腰贝林厄姆那么多压上的原因所在。只有给曼城防线强度够了,曼城中场更多回撤,皇马那帮年轻人才有更多在中场身体对抗的机会。中前场的抢断又能加强进攻的威胁。皇马前60分钟不能有缓一缓的想法,没那个能力。等到最后20多分钟,曼城集体的走位传切速度下来了,就能沦为更多一对一的对抗。这又是皇马的机会。摩德里奇的经验、技术这时就能发挥关键作用。问题就在于皇马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这需要运气。
上赛季来看,维尼修斯意识、技术、速度兼备,能力强、观察力好,还很有全队意识,这种人就是豪门核心,而且非常好学、谦逊。他在左路可是防守、牵制、冲刺,为中锋营造空间,累活一点都没少干,但当安切洛蒂需要他更多离开甜点位去引领进攻,他对新角色的投入和拿出的表现,无愧于球队核心,这也是上赛季皇马拿下欧冠的战法根本。皇马因为防守的问题需要前场保持攻击纵深,维尼修斯是决定进攻方向的点,对对方防守、形势的观察做得更好,知道该怎么去移动、发动进攻,对纵深理解好,回撤、扯边、转身前插,他要大范围地跑动接应,这样的踢法消耗很大。罗德里戈就是看着维尼修斯动,还停留在怎么接应拿球队员这个层面。而贝林厄姆、罗德里戈要不断快速插上,还要兼顾防守,消耗同样很大。而全队加强前场拼抢的打法相比于控球、回收防守等也更容易消耗体能,没办法,球员特点决定了技战术,决定了皇马必须付出更多的体能和跑动。所以,成功并不是随随便便到来了,虽然人员配置在不断弱化,但皇马终究通过立足人员特点、扬长避短、增加更多拼抢和体能消耗,用活有限的板凳资源,利用团队的有效互补和团结付出,实现了欧冠、联赛双丰收。
【四、“巨婴”是怎么形成的?管窥体系崩溃下的应对思路】
既然体系已经崩溃,巨婴又必须拯救,那么应对思路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围绕姆巴佩重建体系;一个则是围绕原有体系,让姆巴佩融入。
那么如何围绕姆巴佩重建体系呢?这并不简单。巨婴是怎么形成的?这恐怕要回溯到2018年世界杯,也许成功来得太早也太过容易。当我们回看这些年来,法国队是如何迁就姆巴佩,让他风光无限时,就会发现,德尚是在法国队中锋、前腰、右边锋、后腰都能很好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要求前腰格列兹曼、右边锋登贝莱超额完成防守任务,给姆巴佩不防守擦屁股,而左后卫特奥的助攻又给他限制了对方边路的防守,这种情况下让这个巨婴只需要留着体力拼速度优势完成插上射门完成收割就行。人员鼎盛的法国队对他的迁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即便如此他不回防,特奥也会出现一个人顶不住的情况,法国队的双后腰左移,格列兹曼不拼命防守根本堵不住,登贝莱必要时候回撤到底线附近防守,于是坊间就有了“格兽腰”、“登右卫”的诨号,同时进攻任务也要很好完成,不然影响力进攻,被媒体攻击的也是二人,姆巴佩不粘锅。相比维尼修斯,姆巴佩真是被惯坏了的孩子,只想在甜点位踢球,只想着节省体力决定比赛。姆巴佩的问题在哪呢,他能担当进攻的引领者?这是巴黎曾经期望的,但他从来不是。他只想在自己的甜点位去决定比赛。不防守,边路的阿什拉夫玩命地助攻给他拉开空间。这才有恩里克把他放在中锋位。你不想防守,你想决定比赛,那我把你放在最前面,结果他还是习惯性地拉到左侧。打边路的时候不想防守,想着决定比赛?既然你想当英雄,那你就去踢中锋吧。我们都知道打边路,对方不好限制你正面拿球,也更容易发挥速度优势,但是你要承担一定的防守任务。你不想防守,你想球队无限支援,那你就引领球队的进攻。梅西、罗本都这样。这叫投入与产出匹配。这一点也无法做到,拿到这么多支援只想决定比赛。你打出超高的产出呀。就像你在世界杯上做到的那样。都做不到老老实实去踢中锋去。能像职业生涯末期的罗尼那样决定比赛,谁管你的投入度呀,一场跑3000都没人说你。证明作为一个争夺欧冠的核心,他目前的踢法是绝对不行的,他撑不起一支欧冠夺冠级别的球队。他没有罗尼的能力,想要罗尼的地位。问题是当初罗尼都不挑位置,能力、意识哪是姆巴佩能比的?恩里克为什么一直让姆巴佩当中锋?厌恶了他那舒适节奏下在左路杀入进去得分这种模式。他总在舒适区踢球,必须所有人都迁就他,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加强自身的技术细节。为什么明知他缺少中锋必备的抢点和掩护意识,也一定要让他踢中锋呢?因为一个不防守、不牵制也不能策动的球员,不打中锋,在球队运作上等于少一个人。踢着踢着,人员如此鼎盛的法国队发现也支撑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姆巴佩的终结效率似乎也没有理由让德尚继续这样下去。于是德尚也把他往中锋位置上推了。
姆巴佩现在进攻同样太好预判,节奏跟上,防守他并不困难,等他自己横向带球射门就可以了,因为他的射门大多选择脚弓推,摆腿幅度空间大,隐蔽性不高,后卫和门将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并做出防守动作。姆巴佩射门的优势在于发力上,调整上问题不少。但他总在舒适区踢球,必须所有人都迁就他,以至于这个巨婴都不知道怎么去加强自身的技术细节。
安切洛蒂目前是在第二个思路里尝试,就是,只有左边锋这个位置不能给你,其他的,你怎么舒服怎么来。
为什么左边锋只能是维尼修斯,而不能给姆巴佩呢?因为皇马需要维尼修斯干的事情太多了,维尼修斯在左侧的冲击突破、策应,对压制对方防线、给中场赢得空间是必须的,但维尼修斯很多东西需要速度的配合,所以必须在他擅长的左边路。这个作用,队内其他人起不到,特别是姆巴佩。而这事实上也是这些年皇马安身立命直至逐鹿欧冠、联赛的根本和基础,也是皇马目前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而其中有些累活,姆巴佩是从来不干的。
同时,为了将姆巴佩防守意识和投入几乎为零等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安切洛蒂也选择把他尽量放在中锋位置,只让他负责终结这一任务,然而在这单一的任务上,他依然暴露出传停带射、无球跑位等基本功技术意识都不过关,特别第一脚触球质量超级差,对场上形势特别是后卫站位缺乏观察等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的问题。
针对姆巴佩在中锋位置上同样缺乏站位跑位意识,起不到中锋作用的特点,安切洛蒂近些场次似乎都有意要求其他球员(如卡马文加、贝林厄姆等)在兼顾本身任务的同时不时插上到中锋位置替他完成一些牵制压制对方防线的工作,让他更专注于射门得分。即便如此,姆巴佩的效率依然低得惊人且不见改观。
凭心而论,安切洛蒂除了唯一一点坚持(维尼修斯踢左边锋是球队的根本)没有动摇退让之外,已经穷尽了各种努力,去牺牲其他队员迁就、“投喂”他。维尼修斯必要时刻让点让他刷数据、贝林厄姆位置后移让出开火权、罗德里戈大部分场次失去主力位置、诸多队友特别是更多地付出前后跑动加剧消耗来弥补防守……如果所有的牺牲可以换回胜利和姆巴佩的进球,那么也许还算值得,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效率低下、让人泄气。最为糟糕的是,这种全队迁就努力之下依然毫无成果的失败打击着太多人,让人开始怀疑:牺牲这么多人,就继续这么毫无成效地为之牺牲着,值得吗?本赛季已经有太多队友因为超负荷伤病频发了。
这样不惜一切代价拯救巨婴姆巴佩,真的值得吗?
【五】破局之道:相比于“改变姆巴佩”、“引进维尔茨”,“楚阿梅尼换恩佐”显得更现实。
连续惨败、问题爆发,而且迟迟看不到有效的改变和解决办法,各种声音都爆发了出来,有主张换帅的,有呼吁主帅强硬点改变姆巴佩的,也有主张引援“维尔茨”等改变现状的,也有认为皇马钱方面算计不如出楚阿梅尼为引入恩佐等新援变现。
解决任何问题,立足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否则你的奇思妙想、固然可以让人欣赏,却落不到地上。
一、姆巴佩不会变,除非佛罗伦蒂诺变。很难指望一个进攻、跑位方式这么单一、8年来都不改进踢球细节和踢球方式的巨婴能够突然蜕变,恩里克等人都已经敲打过,依然是我行我素毫无改变。
二、换帅也打不开姆巴佩死结。基于对姆巴佩的改变包括佛罗伦蒂诺放弃姆巴佩不抱希望,是否换帅能够破局呢?个人认为,姆巴佩的问题已经超乎教练的能力范围之内。
三、引援治标不治本,但一个懂防守的技术型后腰(比如恩佐)或许迫在眉睫,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皇马的攻防转换质量、重建攻防体系以尽可能实现“带着巨婴姆巴佩也能玩好”的构想。
如果大家这么多年看皇马下来,不难预见,高层意志、甚至可以说是佛罗伦蒂诺的个人意志还是贯穿直至最终碰壁彻底宣告失败的那天。基于此,现在就遗憾断言:皇马的“姆巴佩死结”,无解。拯救巨婴姆巴佩,对于安切洛蒂而言,或者说对于皇马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不过,人有时候总会留有一丝天真:巨婴难道就没有意识到,皇马固然是个名利场和镀金平台,但眼前的处境对于他而言事实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关键时刻,这个时候不改变,迎接他的只有高处坠落,一落千丈。对于他而言,只剩华山一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