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本人身高178,体重83kg,停止一段时间力量训练并增加增强式训练后,现在50m电记偶尔能破6.3,助跑摸高325,平常码数耐克、aj42.5,李宁42。
aj37:
鞋面部分,按网上说的买的小半码42,初上脚长度刚好,但鞋仓内空间还是偏大,前掌重心又高,脚踝处也收不紧,所以穿上脚几乎没有什么安全感,第一场球体验极差。第一场球过后,终于琢磨出了这双鞋的正确打开方式:选小半码+穿厚球袜+鞋带尽量拉到最紧,完成上述步骤后这双鞋的锁定除了脚趾上方空间多外几乎就是完美的了,而且这双鞋的鞋带系统调节范围极大,可以允许拉的很紧(两边鞋帮都要被我拉的快挨在一起了)。
中外底方面,前掌非常弹而且重心高,非常适合跳投发力,且他的窄中底、窄外底中和了一部分重心高带来的不灵活。后跟tpu上手摸巨硬无比,导致我很担心他的后跟触感问题,但上脚一点问题没有,而且练扣篮这种后跟大角度制动也没有后跟回正过快和缓震极限不足,甚至可以说后跟很出色。足中部的碳板提供了流畅的前后过渡感受和强大的足弓支撑与抗扭,外底刚开始在室外很滑,打两场后抓地属中上,不到顶级但耐磨非常好。
重点说说这双鞋的后跟设计与力线控制,这双鞋的中外底轮廓设计太出色了,后跟外侧往里切了一部分,外侧的触地点也偏前偏低;而后跟内侧tpu变高,触地点也偏后,这种后跟外侧比内侧更容易形变,而我们在起跳和全掌跑法的跑动时就是后跟外侧先触地,所以这样的后跟就不太会出现后跟触地快速回正进而力线内倾的问题。要避免力线出现内倾问题,我觉得后跟设计比足弓支撑更加重要,aj37这种后跟比李宁常见的后跟外侧比内侧中底厚且硬好太多了。
gt cut 2:
新入了一双奥利奥配色42.5码的cut2,穿了三个月也基本摸透了。
鞋面部分,这双鞋前中掌的鞋面包裹和支撑没有任何问题,但后跟包裹并算不上好。这双鞋后跟开口过大,也就是最后一对鞋带孔过低且与后跟距离过长,就算你拉紧最后两组鞋带孔、后跟不会出现上下滑动的情况下,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跟外侧触底时脚踝内侧处的鞋帮会炸开,连带着鞋帮下面的鞋面往外鼓,脚踝内侧下面的鞋面贴合与支撑几乎没有了,但还好的就是cut2的后跟tpu在内侧往前延伸的够长,弥补了一部分支撑性的空缺。
中外底部分,仔细观察cut2的外底轮廓,会发现他和aj37的外底轮廓相当相似,后跟都是窄且短(外侧比内侧更短),前掌都是跖骨下方那一片宽,再往前两侧都相当窄且翘,有理由怀疑这两双鞋外侧设计数据是共用的。cut2的这一套中底真的太出色了,前掌蹬地反馈明显,在几场球后还能踩出场地感,且前掌没有aj37重心那么高,灵活性也要高于aj37;后掌缓震极限极高,踩起来也很灵敏,后到前的力传导也很出色,我只有穿cut2和字母哥3的时候能真正扣进学校295的框。但这双鞋后跟触感一般般,内外侧泡棉形状过于对称,初上脚后跟外侧触地有一定回正过快的问题,不能把形变完全控制在外侧触地侧。
再根据这两双鞋的对比说说碳板在球鞋上的作用。cut2在穿多了之后足中部明显感觉到比aj37要“散”,也就是刚性不够,我们的足弓是难以变形的刚性结构,对于篮球这项足部各向移动都极多的运动来说,篮球鞋的中足部分应该起到的功能就是不轻易形变、配合足弓的刚性结构来完全的跟随足弓运动,碳板这种既能保证轻量化又能保证韧性与刚性的材料就极其适合篮球鞋在足中部的中底支撑材料。
欢迎大家交流!
楼主本人身高178,体重83kg,停止一段时间力量训练并增加增强式训练后,现在50m电记偶尔能破6.3,助跑摸高325,平常码数耐克、aj42.5,李宁42。
aj37:
鞋面部分,按网上说的买的小半码42,初上脚长度刚好,但鞋仓内空间还是偏大,前掌重心又高,脚踝处也收不紧,所以穿上脚几乎没有什么安全感,第一场球体验极差。第一场球过后,终于琢磨出了这双鞋的正确打开方式:选小半码+穿厚球袜+鞋带尽量拉到最紧,完成上述步骤后这双鞋的锁定除了脚趾上方空间多外几乎就是完美的了,而且这双鞋的鞋带系统调节范围极大,可以允许拉的很紧(两边鞋帮都要被我拉的快挨在一起了)。
中外底方面,前掌非常弹而且重心高,非常适合跳投发力,且他的窄中底、窄外底中和了一部分重心高带来的不灵活。后跟tpu上手摸巨硬无比,导致我很担心他的后跟触感问题,但上脚一点问题没有,而且练扣篮这种后跟大角度制动也没有后跟回正过快和缓震极限不足,甚至可以说后跟很出色。足中部的碳板提供了流畅的前后过渡感受和强大的足弓支撑与抗扭,外底刚开始在室外很滑,打两场后抓地属中上,不到顶级但耐磨非常好。
重点说说这双鞋的后跟设计与力线控制,这双鞋的中外底轮廓设计太出色了,后跟外侧往里切了一部分,外侧的触地点也偏前偏低;而后跟内侧tpu变高,触地点也偏后,这种后跟外侧比内侧更容易形变,而我们在起跳和全掌跑法的跑动时就是后跟外侧先触地,所以这样的后跟就不太会出现后跟触地快速回正进而力线内倾的问题。要避免力线出现内倾问题,我觉得后跟设计比足弓支撑更加重要,aj37这种后跟比李宁常见的后跟外侧比内侧中底厚且硬好太多了。
gt cut 2:
新入了一双奥利奥配色42.5码的cut2,穿了三个月也基本摸透了。
鞋面部分,这双鞋前中掌的鞋面包裹和支撑没有任何问题,但后跟包裹并算不上好。这双鞋后跟开口过大,也就是最后一对鞋带孔过低且与后跟距离过长,就算你拉紧最后两组鞋带孔、后跟不会出现上下滑动的情况下,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跟外侧触底时脚踝内侧处的鞋帮会炸开,连带着鞋帮下面的鞋面往外鼓,脚踝内侧下面的鞋面贴合与支撑几乎没有了,但还好的就是cut2的后跟tpu在内侧往前延伸的够长,弥补了一部分支撑性的空缺。
中外底部分,仔细观察cut2的外底轮廓,会发现他和aj37的外底轮廓相当相似,后跟都是窄且短(外侧比内侧更短),前掌都是跖骨下方那一片宽,再往前两侧都相当窄且翘,有理由怀疑这两双鞋外侧设计数据是共用的。cut2的这一套中底真的太出色了,前掌蹬地反馈明显,在几场球后还能踩出场地感,且前掌没有aj37重心那么高,灵活性也要高于aj37;后掌缓震极限极高,踩起来也很灵敏,后到前的力传导也很出色,我只有穿cut2和字母哥3的时候能真正扣进学校295的框。但这双鞋后跟触感一般般,内外侧泡棉形状过于对称,初上脚后跟外侧触地有一定回正过快的问题,不能把形变完全控制在外侧触地侧。
再根据这两双鞋的对比说说碳板在球鞋上的作用。cut2在穿多了之后足中部明显感觉到比aj37要“散”,也就是刚性不够,我们的足弓是难以变形的刚性结构,对于篮球这项足部各向移动都极多的运动来说,篮球鞋的中足部分应该起到的功能就是不轻易形变、配合足弓的刚性结构来完全的跟随足弓运动,碳板这种既能保证轻量化又能保证韧性与刚性的材料就极其适合篮球鞋在足中部的中底支撑材料。
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