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数据来源很早了,而且原文想表达的意思和你截然相反:
1999年8月,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狱内非正式群体的摸底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顺便对犯罪人员的文身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的统计结果如下:
镇江监狱取样男犯200人,有文身的45人,比例为22.5%;
龙潭监狱取样男犯200人,随机观察100人,有文身的24人,比例为24%;
江苏省少管所取样200人,随机观察100人,有文身的15人,比例为15%;
常州监狱女犯大队抽样108人,共发现14人有文身或者已毁文身,比例为13%;
南通监狱女犯共抽样97人,有6人有文身现象,比例为6.2%。
对文身的观察,我们只能统计通过外表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文身,如果考虑一部分人只在比较隐蔽的部位文身,那么罪犯中有文身的人的比例会更大。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感到比较吃惊:罪犯中文身现象比普通人要严重得多!我们在南京大学随机观察了几百位大学生,竟没有发现一例文身。
文身与犯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乍一看起来似乎很难发现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然而,青少年文身与犯罪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有文身的人=罪犯的命题并不成立。
1有文身的青少年容易犯罪。
2大多数文身青少年会犯罪。
3文身的标签作用,可能直接导致犯罪。
4文身是犯罪的前兆。
好好想想1999年纹身人群在总人群中的占比
你这个数据来源很早了,而且原文想表达的意思和你截然相反:
1999年8月,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狱内非正式群体的摸底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顺便对犯罪人员的文身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的统计结果如下:
镇江监狱取样男犯200人,有文身的45人,比例为22.5%;
龙潭监狱取样男犯200人,随机观察100人,有文身的24人,比例为24%;
江苏省少管所取样200人,随机观察100人,有文身的15人,比例为15%;
常州监狱女犯大队抽样108人,共发现14人有文身或者已毁文身,比例为13%;
南通监狱女犯共抽样97人,有6人有文身现象,比例为6.2%。
对文身的观察,我们只能统计通过外表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文身,如果考虑一部分人只在比较隐蔽的部位文身,那么罪犯中有文身的人的比例会更大。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感到比较吃惊:罪犯中文身现象比普通人要严重得多!我们在南京大学随机观察了几百位大学生,竟没有发现一例文身。
文身与犯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乍一看起来似乎很难发现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然而,青少年文身与犯罪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有文身的人=罪犯的命题并不成立。
1有文身的青少年容易犯罪。
2大多数文身青少年会犯罪。
3文身的标签作用,可能直接导致犯罪。
4文身是犯罪的前兆。
好好想想1999年纹身人群在总人群中的占比